网上流行“老军医”

4 05 2016年

【方舟子按:这是我十年前写的一篇文章,现在再拿出来,除了提到的那些医骗网站已经没了,内容居然还很应景。时间流逝,而中国永恒。】

改革开放之初,在街头巷尾、电线杆上经常能见到“老军医”专治疑难杂症,特别是皮肤病、性病的小广告。为何“老军医”在当时会成为游医的招牌,不得而知。现在的游医都升级为“专家”、“教授”了,小广告也上网了,不过还经常能看到打着“军医”的招牌的,让人联想起那段岁月。

最近就有一家号称专治牛皮癣、鱼鳞病、白癜风的“全国最大的皮肤病研究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生物基因研究院”在各大门户网站上做广告。到它的网站上看一看(www.pfbzl.com),会有些很有趣的发现。

这家研究院号称是“全军唯一一所集科研、临床研究为一体的从事基因测绘、生物生命研究的超大型最权威医疗机构”,但是据我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的是军事基础理论和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并不从事生物医学研究,没有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倒是从事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但是也没有一个叫“生物基因研究院”的研究所。搜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生物基因研究院”,出来的全都是类似的广告网页。

据该网站介绍,该研究所的所长叫:“纪哲锋:62岁,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政协委员,世界中医药研究员。”还附了一张纪所长戎装照。但搜索“纪哲锋”,却只有这么个网页。看来这位当上了“政协委员”的名人只是在这个研究所默默无闻地看病,社会活动、学术活动都是一概不参加的。

这么个来历不明的研究所的网站上,居然悬挂着前国家主席特地为它写的题词手迹:“建设一流的生物基因研究院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我看着眼熟,到301医院的网站一对(http://www.301hospital.com.cn/),果然是改编自给该医院的题词笔迹:“建设第一流的解放军总医院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甚至美术设计也是一样的:黄字绿底,背景是中国地图。签名的笔迹一模一样,让签名人再写一遍都写不出如此相似,显然是复制过去的。题词的笔迹倒没有复制,是模仿着写的,但是模仿得太差劲了,用的居然是简体字。

该网站推销两种药,号称是该研究所的独家秘方:“本系列药品为纯中药制剂,不含任何激素,无任何副作用,但与普通的纯中药是不一样的。区别之处在于制作过程中渗入了基因疗法,即通过磁谱因子制作将中药内的有些微粒成份改变了,安全性比普通的纯中药更高,此法属世界首创。”只听说有对人进行“基因疗法”的,没听说对药也能进行“基因疗法”的,不过我不想在这里替他们润色广告词,让他们变得更专业。我们只来看看,这究竟是什么药。

一种是专治牛皮癣、鱼鳞病的“丹神十八味欧曲丸”,一种是专治白癜风的“朴素白癜风丸”。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基础数据库查询这两种药的名称,都找不到。再用该研究所网站上公布的该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7808和Z22024001查询,倒是查到了,原来正式的药名分别叫“十八味欧曲丸”和“白癜风丸”,不过生产单位不是什么“生物基因研究院”,而是分别为内蒙古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和长春经开药业有限公司,该研究所只是把两种市场上常见的药物用“基因疗法”、“纳米技术”加工了一下名字而已。我还查到中蒙制药有限公司曾经声明过与该研究所毫无关系。

在调查时我还有点惊讶地发现,类似“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生物基因研究院”这样的机构并不是独此一家,手法都很相似:

有一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疑难皮肤病研发中心”(www.zhongyikf.com)在推销通过“基因修复”专治“牛皮癣”的新药——“克银消”。查询国家药监局的数据库,没有这种药物,用该药的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2025183)查询,原来是吉林涌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银屑灵”。该研发中心的负责人是“刘瑞武教授,男,70岁,研究院院长,医学院院士,政协委员,世界中医药研究员。”但同样查不到这位当“政协委员”的名医。比较搞笑的是,这家研发中心的大楼照片一见而知是301医院的大楼照片,只不过把大楼顶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牌子模仿前国家主席的笔迹改写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疑难皮肤病研发中心”。

还有一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医研究院”(www.010120.cn),也在推销专治牛皮癣的“纯天然的高科技中药产品”——“百草银癣净”,同样在国家药监局的数据库查不到这种药,用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2020393)查,同样能查到药物的真实名称是“白癜风丸”,只不过是长春银诺克药业有限公司镇赉药厂生产的。那位同样号称是“研究院院长,医学院院士,政协委员,世界中医药研究员”的“薛新东院士”同样查无此人。这个网站比较有创意的是还搞了一段“央视《科学与中国》栏目对中国解放军中医研究院薛新东院士和杨静之教授进行专访”的文字稿,还有采访的照片,并且有视频链接,可惜打不开链接,不知真假。

欺诈手法如此雷同,不知是同一批人马所为,还是互相借鉴的结果?这么拙劣的骗局就在首都频频发生,而且大做广告,连“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义、前国家主席的题词都敢盗用,执法人员都干吗去了?真想管的话其实不费吹灰之力。那些“所长”的名字是假的,公布在网上的银行帐号、收款人姓名总是真的吧?就诊地点也是一查就到的吧?

2006.3.12.



吃胆固醇对健康无害吗?

22 04 2016年

    这几天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火了。这篇文章的题目很耸人听闻,叫《关于胆固醇的说法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医学欺骗》。文章中说,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膳食指南不再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美国政府部门最终接受胆固醇并非令人担忧的营养物,那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从现在起被认为是安全食品。关于胆固醇的说法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医学欺骗,根本就没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分,胆固醇在我们体内不会导致任何阻塞,不会导致心脏病,等等。有好几个人都把这篇文章转给我,问我这篇文章说的是不是真的。

    医学界对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入的。以前只是泛泛地说,如果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高。后来发现,胆固醇好不好,要看它是跟什么样的脂蛋白结合在一起。如果跟低密度脂蛋白相结合的胆固醇多,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如果是跟高密度脂蛋白相结合的胆固醇多,反而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通俗地叫做“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通俗地叫做“好”胆固醇。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高是低,看“坏”胆固醇和“好”胆固醇的比例,要比泛泛地看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更准确。那篇文章说根本就没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分,说胆固醇不会导致心脏病,完全是无稽之谈,如果相信它,会害人的。

    那篇文章有一点说得倒是对的,那就是最新版的美国膳食指南不再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以前的美国膳食指南建议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的量不要超过300毫克,这个量很容易就超了,比如说,吃一个鸡蛋,里面胆固醇的含量就高达200毫克。最新版的美国膳食指南把这个限制取消了。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给胆固醇平反,承认胆固醇不再令人担忧呢?不是的,美国膳食指南里头说得清清楚楚,取消胆固醇摄入量的限制,并不意味着膳食中的胆固醇不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美国膳食指南引用美国医学科学院的报告说,在采用健康饮食模式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地少吃胆固醇。美国膳食指南还说,有强证据表明,低胆固醇的饮食模式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有不那么强的证据表明,低胆固醇的饮食模式能够降低肥胖的风险。

    可见美国膳食指南并没有为胆固醇平反。那么为什么取消了胆固醇摄入量的限制呢?美国膳食指南对此的解释是,关于膳食胆固醇和血液胆固醇含量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来推荐应该对胆固醇怎么限量。也就是说,目前还不清楚吃多少胆固醇会增加多高的健康风险,所以不知道怎么限量,没法给一个定量标准,只能定性地说尽可能地减少摄入胆固醇。

    的确有一些研究发现膳食中的胆固醇对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影响不大,有些人也据此想给膳食胆固醇平反。但是这还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更准确的说法就是美国膳食指南说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研究结果有定论之前,尽量减少摄入胆固醇,是明智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胆固醇虽然在人体内执行着重要的功能,但是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胆固醇都完全可以自己合成,即使不从饮食中摄取任何胆固醇,也不会对身体健康有任何影响。而且,那些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往往还含有饱和脂肪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其他物质,即使胆固醇无害,本来也应该少吃这些食品。

2016.4.20



中国特色医疗之:新生儿“退黄”

22 10 2015年

大多数的新生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我的女儿在出生几天后也有黄疸,我见不严重,没去管它,十几天后就消退了。但是其他中国宝宝未必就都这么幸运了。在中国很多医院,新生儿一旦有黄疸,就都要“退黄”,黄疸不退不给打疫苗。“退黄”的方法是喝以茵陈为主的中药,但给新生儿灌汤药毕竟不方便,所以很多医院干脆是用中药注射剂,用得最多的是“茵栀黄注射液”。西医的“退黄”方法则是光疗。如果家长有疑问,医生就会吓唬说如果不及时“退黄”,发展下去,就可能出现核黄疸,脑受到永久伤害,甚至死亡。

网上有一个颇有口碑的儿科医生绘声绘色地写了一则亲身经历的故事,说有家长因为听信医生亲戚的话,坚决拒绝“退黄”,新生儿发展成核黄疸,抢救无效死亡。该儿科医生警告大家说:“某些儿童常见病,表面看来很平常,但潜伏巨大风险,例如新生儿黄疸。危重状态不太容易识别,只有儿童专科医生才清楚其严重性。救治孩子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往往不是疾病,而是孩子的亲属。”吓得很多读者纷纷表示以前不知道新生儿黄疸的严重性,这种人命关天的问题一定要听医生的,该打中药就打中药,该做光疗就做光疗。被科学松鼠会吹捧为“科普大家”的云无心也评论说:“想起飘飘出生的时候就照了五六天蓝光,每天抽血。虽然我也会查资料,但进了医院,最多只提问,不会去干扰医生的决定。”

    新生儿黄疸是不是这么恐怖呢?

新生儿容易出现黄疸,是因为新生儿的红细胞数量多、更新速度快,因此红细胞死亡后产生的胆红素的量也高,但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很低,胆红素就会在血液中累积起来,到一定的量皮肤、眼白就会泛黄。可见对绝大部分新生儿来说,出现黄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称为生理性黄疸。少数新生儿黄疸跟某些疾病、损伤有关,称为病理性黄疸,例如出生时受损伤导致头血肿或皮下出血、弓形虫或病毒感染、红细胞增多症、溶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新生儿肝炎、胆管阻塞等。

新生儿黄疸是否严重,是否需要接受“退黄”治疗,取决于黄疸值的高低。如果黄疸过于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胆红素有可能造成脑损伤,也就是所谓核黄疸。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第2天开始出现,第3~4天达到高峰,黄疸指数(血液胆红素值)大多在5~6mg/dL,很少超过12mg/dL(血液胆红素值有时也用umol/L,换算公式为10 mg/dL=171 um/L)。在这种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的。医生以极端病例吓唬人接受不必要的治疗是不道德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呢?根据美国儿科学会指南,如果足月健康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黄疸指数达到12,48小时后达到15,72小时后达到18,96小时后达到20,5天后达到21,应做光疗。当黄疸指数降到13~14以下时,即可终止光疗。如果黄疸非常严重,第二天超过19,第三天超过22,任何时间超过25,或表现出了急性胆红素脑病症状,应考虑换血(文献1)。足月新生儿如果出生第1天就出现黄疸,每天黄疸指数增加超过5,黄疸指数超过17,黄疸持续时间过长(配方奶粉喂养的新生儿超过2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超过3周需要重新评估),或有严重疾病征兆(例如发烧、哭声尖),可能是病理性黄疸,更应该治疗(文献2)。在治疗时应找出可能的病因。早产儿的治疗标准与足月儿不同,本文不涉及。

那么要怎么知道黄疸指数呢?准确的测量应该验血,在黄疸指数不是很高时(低于15),皮测胆红素仪也能给出较可靠的数值。通过目测可以有个大致的判断。在明亮的房间用手指挤压新生儿皮肤,看看表现出来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颜色是否泛黄。如果黄疸局限于脸部,黄疸指数大约是5;如果黄疸蔓延到胸部,黄疸指数大约是10;如果黄疸到了腹部,大约是12;如果手掌和脚底都出现黄疸,超过15。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测并不可靠,只能作为初步的判断。不过有一点是非常可靠的:如果黄疸只局限于乳头以上部位,就意味着黄疸指数不会超过12,如果没有其他症状,不管医生怎么吓唬你都无需做任何治疗。万一延误治疗得了核黄疸呢?足月新生儿只有黄疸指数超过25(无溶血)或20(有溶血)才考虑有核黄疸可能(文献2),那时已全身黄透了。如果是健康、足月的新生儿更不必担心,在没有发生溶血时,他们出现核黄疸的概率极低:1979年到1991年间全美国只记录了6个病例(母乳喂养),他们的黄疸指数都高得惊人,出生4到10天时黄疸指数为39~50(文献3)。大样本的调查表明,对没有溶血的足月婴儿来说,并无证据表明胆红素过高对其智商、神经功能或听力有影响(文献4)。

纯哺乳喂养的新生儿要比配方奶粉喂养的新生儿更容易出现严重的黄疸,黄疸持续时间也更长。在这种情况下,可尝试暂时停止哺乳喂养(但不要停止挤奶),改用配方奶粉。如果的确是因为母乳引起的,在两天内黄疸指数就会迅速下降,之后可以恢复哺乳。不应给哺乳喂养的新生儿喂水或糖水,那样无助于黄疸的消退(文献1,2)。

如果医生非要让你的小孩接受“退黄”治疗,必须先验血,拿出表明黄疸严重的验血结果证明治疗的必要性。如果要治疗严重的新生儿黄疸,规范的治疗方法是光疗和换血。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中药会有任何“退黄”效果。由于新生儿黄疸绝大多数都能自行消退,所以造成了中药能够“退黄”的假象。恰恰相反,对新生儿使用中药反而能够对其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药物进入人体后需要经由肝、肾解毒,而新生儿肝、肾功能都不健全,中药对他们的伤害就会更大,甚至因此死亡。医学文献、大众媒体都有国内医院为“退黄”给新生儿注射“茵栀黄注射液”导致新生儿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大量报道。虽然换血也有可能导致死亡(概率大约万分之3),但是那是不得已采取的必要治疗的难以避免的意外,而中药则是完全没有必要使用的,每一例因中药引起的新生儿死亡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剧。新生儿成了国内医院、医生道德沦丧、谋财害命的牺牲品。

2015.10.22.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Subcommittee on Hyperbilirubinemia. Manage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Newborn Infant 35 or More Weeks of Gestation. Pediatrics. 2004 Jul;114(1):297-316.
2. Porter ML, Dennis BL.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Term Newborn. Am Fam Physician. 2002 Feb 15;65(4):599-607.
3. Maisels MJ, Newman TB. Kernicterus in otherwise healthy, breast-fed term newborns. Pediatrics. 1995 Oct;96(4 Pt 1): 730-3.
4. Newman TB, Maisels MJ. Does hyperbilirubinemia damage the brain of healthy full-term infants? Clin Perinatol. 1990 Jun;17(2):331-58.



中国特色医疗之:感冒验血

10 08 2015年

你的小孩如果喊喉咙疼、鼻塞、咳嗽、发烧,你推测可能是得感冒了,然后赶快带他上儿童医院去看病。有点医学常识的读者会说,既然是感冒,会自己好的,上医院干什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感冒会自己好的常识,而且有不少疾病的症状跟感冒类似,因为担心会是更严重的疾病耽误了,很多人还是会把疑似感冒的小孩带到医院让医生检查。国内各儿童医院对疑似感冒小孩的通行做法是让他们去采指尖血做血常规检查,然后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宣布有炎症,属细菌感染,开抗生素口服乃至输液。北京、上海、全国各地医院莫不如此,在中国已成理所当然、不容质疑的“医学常识”。

一般人说的感冒,指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普通感冒,还有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少部分是细菌感染引起,例如急性中耳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无药可治,只能是用药物或其他手段缓解症状,等着自愈,使用抗生素并不能治病也不能预防并发症。但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使用抗生素就有可能缩短病程或治愈无法自愈的疾病。所以区别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是有价值的,这关系到有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如何快速地诊断“感冒”、发烧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是一个世界难题,然而中国医生却声称早就发现了一个简单的诊断办法。网上一个医生如此说:

【如果感冒发烧要去查血常规,白细胞高证明有细菌感染的炎症,当然得用抗生素!如果只有淋巴细胞高说明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方舟子所谓感冒用抗生素就属于欺诈治疗,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常识性错误!】

还有个据称在美国西雅图行医的杨姓中国医生也如此“科普”:

【早劝他(方舟子)不听,现在来秀1+1=3的错误了。科普:白血球增加是感染的表现,淋巴亚类白细胞占多数的话就是病毒性的,中性粒细胞亚类增加就是细菌性的。】

也就是说,中国医生认为相当于1+1=2的医学常识就是:通过采指尖血做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总数增加或嗜中性粒细胞增加就是细菌性感染,要用抗生素,而淋巴细胞增加就是病毒性感染,不要用抗生素。如此简单明了。

如果人体这么简单就好了。首先,除了感染,还有很多因素会导致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增加,例如身心压力、非感染性炎症、癌症、组织坏死等等。其次,即使仅就感染而言,也不存在如此简单明了的关系。虽然有很多细菌感染会导致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增加,但是也有很多细菌感染不会导致它们增加,还有病毒感染也会导致它们增加,例如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同样,虽然很多病毒感染会导致淋巴细胞增加,但是细菌感染也会导致淋巴细胞增加,例如结核杆菌、百日咳杆菌感染。

所以从原理上,可以知道是不存在这样简单的医学常识的。那么在临床上,血常规检查是不是对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有参考价值呢?多项临床研究的结果都是否定的。对用淋巴细胞增加判定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很少(可能是因为从原理上就太不靠谱),我只找到一项,其结论是淋巴细胞数量对区分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毫无价值(文献1)。该研究认为白细胞和粒细胞的增加可作为细菌感染的证据,而没有增加不能排除细菌感染。但是后来的几项研究认为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增加并不适宜用来判定细菌感染(文献2,3,4)。在最新的(2014年)这项研究中(文献4),调查了3893名患儿,发现白细胞总数对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仅为47%,即有53%的严重细菌感染测不出来,而特异性为76%,即没有细菌感染反而有24%被测出。嗜中性粒细胞与此类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1%和78%。检测C反应蛋白和前降钙素来判定严重细菌感染要准确得多,但这不属于血常规项目,而且只适用于诊断菌血症、脓毒症这类严重疾病。

可见用血常规检测来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不靠谱的,没有诊断意义,不仅让患者白花钱,让患儿白挨痛,而且为滥用抗生素提供了借口,实际上就是医疗欺诈。国内医生为此辩护的一个理由是,全世界医生都这么干。例如微博认证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的“刚强胆壮777”以全世界儿科医生代表自居如此宣称:

【不只是上海、北京的儿童医院这么干,全世界的儿科医生都这么干。发烧小孩不验血,就是医生的失职。】

只要在国外有过看病经历的,都知道这是谎言。医学文献也可以证明这就是谎言。例如美国儿科学会对如何鉴定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中耳炎、细菌性鼻窦炎、急性咽炎)有详细指南,都是根据症状做的鉴别(急性咽炎还可做抗原检测和细菌培养鉴定),没有一条要验血(文献5)。这个宣称全世界儿科医生都验血的同济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是活在哪个世界?

Mandell, Douglas & Bennett《传染病原理与实践》(Principles and Practics of Infectious Diseases)第八版第750页说得很清楚:“医生照看感冒病人的最重要任务是区分普通感冒与其他有类似感冒症状的更严重或可治疗的疾病。”但是这种区分应该根据病史和症状来做,“常规实验室检测对于普通感冒的诊断和处理是没有帮助的。”

国内医生还吓唬大家说,有一些严重疾病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类似,例如白血病、肺炎、心肌炎,血常规能从这些“感冒患者”中发现这些严重疾病的线索。且不说国内医院对来看感冒的患者查血常规是为了“鉴别细菌还是病毒感染”而不是为了排查别的严重疾病,仅有感冒症状加血常规也无助于区分白血病、肺炎、心肌炎、感冒或别的类似症状疾病,是不是还要对来看感冒的患者一概做骨髓穿刺以排除白血病,做X光胸片以排除肺炎,做心电图以排除心肌炎……否则据说后果会很严重的?

所以,对疑似感冒、发烧患者一概做血常规检查,就是只有在中国医院才会发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欺诈。我这么说,并不是一概反对对疑似感冒、发烧患者做血常规或别的检查。如果有病史、体征表明疑似感冒或发烧患者可能患有别的严重疾病,例如肺炎、白血病,当然可以做血常规以及别的必要检查。想要让患者做检查,应该告知理由和必要性,而不是靠谎言和恐吓,那是江湖医生才干的事,虽然很多中国大医院医生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道德水平其实都和江湖医生差不多。

文献:

1.Scand J Infect Dis. 1993;25(4):435-40.
2.Am Fam Physician. 2007 Jun 15;75(12):1805-1811.
3.Ann Emerg Med. 2003 Aug;42(2):216-25.
4.Arch Dis Child. 2014 Jun;99(6):493-9
5.http://m.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early/2013/11/12/peds.2013-3260.full.pdf

2015.8.10



不用担心疫苗中的抗生素残留吗?

20 06 2015年

上海疾病控制中心有一个叫陶黎纳的工作人员,经常以“疫苗与科学”为笔名在网上做“免疫科普”,但其“科普”的内容,却主要是跟权威医学机构唱反调,例如自以为比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卫生部还专业,反对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中国卫生部组织的强化免疫运动,认为这是在残害中国儿童。还曾经和著名“方学家”、美国一家医院的会计寻正合写过一篇反对强化免疫的“论文”。以“专业人士”、“免疫工作者”的身份误导公众,破坏公共卫生事业,是只有中国才有的怪现象。

最近此人在科学公园网站发了一篇“科普文章”《理性看待疫苗中的抗生素残留》,文后附有评审意见,盛赞该文称:“本文介绍了疫苗中可能残留的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分析了残留剂量的抗生素可能对接种者造成的影响,梳理了接种者对疫苗残留抗生素的担忧,排除了对疫苗残留抗生素的不必要的过度恐慌。是一篇很好的科普文。”

某些种类的疫苗(不是所有疫苗)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细菌污染,会使用抗生素,之后通过纯化将其清除,但或多或少都会有残留。有些人会对某种抗生素过敏,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乃至休克、死亡。那么疫苗中的抗生素残留有没有可能让接种者过敏呢?这篇“很好的科普文”告诉我们不用担心,其结论是:

【目前,含抗生素的疫苗在说明书中都将“对抗生素过敏”写入禁忌症。人们往往会疑问,那我没有用过这种抗生素,不知道是否过敏,是不是应该先做皮试后接种呢?科学而合理的回答是:①不知道是否对抗生素过敏,那么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当作不过敏来处理(即正常接种);②即使对抗生素过敏,考虑到接种的收益巨大,疫苗中抗生素实际引起过敏的风险极小,抗生素过敏者(曾休克或喉头水肿的过敏者需要谨慎)仍应接种疫苗。接种后注意观察,如有过敏,对症治疗。】

科学上并不存在“疑罪从无”的原则,那是司法的原则,不是科学的原则。实际上在医疗中经常要“疑罪从有”,例如如果某种药物能够导致致命的过敏反应,而病人又不知道会不会对其过敏,那么就可能需要先做一下皮试。疫苗接种之所以不先筛查是否会过敏,或者是因为没有可靠有效的筛查方法,或者虽然有方法但是成本太高,总之,是可行性的问题,而不是原则性问题。如果将来发明了某种快速、便宜的筛查是否会对疫苗过敏的方法(例如将来有一天每个人都有了全基因组序列,而通过查序列可以知道是否会对某种疫苗过敏),那么我相信在疫苗接种之前都会查一下的,毕竟疫苗接种过敏反应有时会非常严重,能避免就尽量避免。

但这只是该文的一个小问题。该文更大的、有可能害人的问题,是其结论的第二点。虽然疫苗说明书把“对抗生素过敏”列为禁忌,陶黎纳却认为不用去管它,抗生素过敏者仍应接种疫苗,即使是严重过敏者也应接种,只是“需要谨慎”(不知“谨慎”是什么意思,随时准备抢救吗?)。陶黎纳是怎么得出这个可以不管说明书列举的禁忌的结论的呢?理由有二。我们先来看他的第一条理由。他说疫苗中抗生素残留的量极低,比皮试用到的量还低,既然人们不担心皮试会导致严重后果,就不必担心疫苗中抗生素残留会。这个“专业人士”缺乏免疫学常识。过敏反应是一种与剂量无关的反应,理论上只要有一分子的过敏原进入免疫系统,就能引起过敏反应。有些对青霉素极其敏感的人,甚至只要吸入空气中的青霉素,就会发作过敏性休克。虽然青霉素用于皮试的量极低,但因为青霉素皮试而发作急性过敏反应、抢救无效死亡的例子,在临床上屡见不鲜。所以,以抗生素残留含量低就认为不用担心会导致过敏,是无稽之谈。

陶黎纳的第二条理由,说“没有疫苗中的抗生素引发过敏的证据”。这也是无稽之谈。疫苗中的抗生素引发过敏的证据是有的,这些证据有的强有的弱。例如,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会残留青霉素,有确切的证据表明青霉素残留引起了过敏反应。当时有临床报道称,有6名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注射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后,出现了类似的过敏症状,注射能破坏青霉素的青霉素酶后这些症状迅速消失,给他们注射不含青霉素残留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则不会出现过敏症状(文献1)。后来在疫苗生产中不再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改用其他抗生素,特别是新霉素。有临床报道称,麻腮风疫苗中的新霉素残留可能引起了急性全身过敏反应(文献2)。

新霉素因为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现在内服的很少,但外用的很多,用来处理外伤、烫伤的非处方软膏以及眼药水普遍使用新霉素。新霉素过敏非常常见,大约10%的人在使用新霉素药物之后会出现过敏,主要是接触性皮炎,极少数人则会出现能致命的急性全身过敏反应。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建议是,如果曾经有过对新霉素严重过敏(急性全身过敏反应),那么就不应该接种那些会残留新霉素的疫苗(包括麻腮风疫苗、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流感疫苗等)。如果只是对新霉素有过接触性皮炎反应,可以正常接种(文献3)。

接种疫苗对个人、社会都有好处,但是对个人也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应该权衡收益与风险之后做出决定。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对新霉素过敏,或者只是有过因新霉素导致的接触性皮炎,由于新霉素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本来就很罕见,碰巧因疫苗中新霉素残留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就更低了,在这种情况下,接种疫苗的收益大于风险,应该正常接种。如果对新霉素有过急性全身过敏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疫苗中新霉素残留引起严重过敏的风险大大增加,接种疫苗的收益小于风险,就不应该接种那些含有新霉素残留的疫苗。这种人人数极少,他们不接种疫苗不会降低接种率,不会造成社会危害。

陶黎纳作为免疫工作者,先是抗拒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现在又无视权威机构建议的疫苗接种禁忌(称美国疾控中心的说法“并无证据支持”),打着科普的招牌误导读者,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这种反科学的妄人,本来就不适合从事公共卫生工作。而科学公园作为曾经有一些公信力的科普网站,把事关人命的伪科普文章称赞为“一篇很好的科普文”加以推荐,更是不负责任。

退一步说,即便陶黎纳的这篇文章不存在什么问题,一个“科普网站”也不能为反科学、伪科学的人提供发表平台,更不能表扬其“科普文章”写得好。因为这样做,是在帮助他把自己打扮成“科普人士”去迷惑、误导读者,帮助他推销反科学、伪科学谬论,破坏科普事业。在科普问题上不能搞“对事不对人”,而要看作者品质。对没有专业识别能力的编辑、读者来说,对已知劣迹累累的“疫苗与科学”、蕨代霜娇、“希波克拉底的学生”、顾中医、朱毅、云无心之流的“科普”一概不要相信,是最省事的。不是说不靠谱的“科普作者”每篇文章都错或每句话都错。但更可怕的是十句话里给你塞一句私货,一般人是没法识别的,有识别能力的人又未必注意到或注意到了未必有兴趣有时间去澄清,毕竟没有义务来替读者一一把关。所以最省事也可靠的办法是远离这些“科普作者”。

文献:

1.Zimmerman MC. Penicillinase-proved allergy to penicillin in poliomyelitis vaccine. J Am Med Assoc. 1958 Aug 9;167(15):1807-9.
2.Kwittken PL, Rosen S, Sweinberg SK. MMR vaccine and neomycin allergy. Am J Dis Child. 1993 Feb;147(2):128-9.
3.General Recommendations on Immunization: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http://www.cdc.gov/mmwr/preview/mmwrhtml/rr6002a1.htm

2015.6.20



锻炼会不会损害膝盖?

2 06 2015年

我住在山下,每天都要花一个半小时去爬一趟山当作锻炼身体,美国人之所谓hiking。按iphone6自带软件的测算,每走一趟,共15000步,10公里,相当于爬70层楼高。有一些人担心,每天都这么走,膝盖受得了吗?更有人言之凿凿,某某年轻时喜欢爬山,年老膝盖就得了关节炎。关节炎极为常见,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报道,18岁以上的美国人有22.7%患有关节炎,年龄越大,患病比例越高,65岁以上的美国人有一半患有关节炎。[文献1]身体最容易出现关节炎的部位是膝盖。几乎一半的美国人早晚都会得膝骨关节炎,肥胖者会得膝骨关节炎的比例则高达三分之二。[文献2]所以喜欢爬山的人,难免有很多后来膝盖会得关节炎,然后就很容易把病因归咎于爬山。

关节炎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关节发生了退行性病变所致,由于损伤或反复的撞击让关节软骨磨损越来越厉害,变得越来越薄,最终关节两头的骨骼失去了软骨的缓冲,直接撞到一起。人们想当然地以为,下肢的运动会压迫膝关节,磨损关节软骨,长期下去,必然会出现骨关节炎。

这种想法低估了关节的适应性。在正常情况下,施加在膝关节上的力大部分被肌肉吸收,剩下的部分则分散到骨上,并不被软骨吸收。如果发生了损伤、错位、肌肉功能障碍或半月板被摘除,力才分散软骨上,导致软骨磨损。[文献3]那么运动是否会导致关节软骨磨损?

运动能否损伤膝关节,与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大小有关系。研究表明,人的关节软骨能够承受25兆帕的压强而没有出现明显的损伤,压强超过25兆帕后,会导致骨细胞死亡和软骨出现裂缝。这样的力量已足以导致股骨骨折。也有研究发现外力只达到导致骨折所需的力的一半时,也能使关节软骨的某些地方承受的压强超过25兆帕。[文献4]不过,在一般的运动中,如果关节没有受到意外的创伤(例如摔伤、撞伤),是达不到这么大的力的。

在关节没有受创的情况下,长期的运动反复地给关节施压,是否会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呢?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适度的运动不仅不会损害关节,反而能保护关节。例如,让狗每天跑4千米,每周跑5天,持续40周后,发现关节软骨不仅没有受磨损,软骨厚度、蛋白聚糖含量反而增加了。但是如果增加运动量,让狗每天跑20千米,每周跑5天,持续15周,则软骨厚度、蛋白聚糖含量都下降了。不过,让狗每天跑40千米,持续一年后,这些狗并没有出现退行性关节病。这表明虽然长期的高强度重复运动会让关节软骨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但可能是一种适应性,未必是骨关节发生退化的征兆。[文献4]

当然,动物实验的结果未必能应用于人类。但我们没法拿人类来做这种实验,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对退役运动员进行跟踪调查,看看他们是否比一般人更容易患骨关节炎。这与退役运动员原来从事的体育类别有关系。对117名男性退役高水平足球、举重、赛跑、射击运动员(45-68岁)做X光照相检查的结果表明,原足球和举重运动员更容易患膝骨关节炎,这可能与足球运动员膝盖容易受伤、举重运动员体重比较重有关。足球运动员患膝骨关节炎的风险是一般人的5倍。[文献5]有的研究发现,在退役顶级足球运动员中,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高达60%~80%。[文献6]其他接触性体育项目运动员也有类似的高风险,例如膝部受过伤的美国橄榄球运动员在退役10~30年后超过80%患有膝骨关节炎。[文献7]

长跑不是接触性体育项目,但却是膝关节活动最频繁的。许多人相信,膝关节频繁的活动会导致磨损,容易患膝关节炎,以致有“跑步膝”的说法。由于长跑运动员或业余爱好者的膝盖很少会严重受伤,而且他们往往能很好地记得参加跑步的时间长短和频率,长跑就成了研究锻炼对骨关节炎的影响最佳案例。有多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都表明,长跑并不增加膝骨关节炎的风险。[文献3]

有的研究甚至发现,长跑不仅不增加膝骨关节炎的风险,反而能降低其风险。1984年起,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开始对比研究51名长跑俱乐部成员和62名对照对象的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这些人的年龄都已超过50岁。到2002年这项长达18年的研究告一段落时,有些研究对象退出或死亡,还剩下45名长跑爱好者和53名对照。在设计该研究时,研究人员设想长跑组膝骨关节炎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都会高于对照组。结果却出乎意料。1984年研究刚开始时,长跑组有6.7%患有轻微膝骨关节炎,对照组没人患关节炎。18年后,长跑组有20%膝部有关节炎,其中2.2%为严重关节炎,而对照组却有32%膝部有关节炎,其中近9.4%为严重关节炎。[文献8]1997年,奥地利多瑙河医院研究人员对参加维也纳马拉松比赛的7名运动员和1名因伤退役的前运动员的膝部做磁共振造影。10年以后,他们对这些人的膝部再次做磁共振造影。与10年前相比,7名现役马拉松运动中有6名的膝关节并未出现新损伤,有一名发生了关节炎病变,但属于自然退化。而那名前运动员的膝关节则严重恶化。[文献9]

我未能找到有关休闲式登山对膝骨关节炎的影响的研究。但可以将休闲式登山与长跑对膝关节的影响强度做一个比较。根据各种体育和锻炼活动对骨关节的撞击和扭力负荷的程度,可以将它们的强度分成三类:[文献4]

低强度:休闲式游泳、静止划船或滑雪、健身操、高尔夫球、散步、交际舞、水中有氧运动。

中强度:保龄球、击剑、骑自行车、划船、滑冰、攀岩、网球双打、爵士舞和芭蕾舞、有氧运动、举重、帆船运动、快步走、越野滑雪、乒乓球、皮划艇运动、野外远足、骑马、纵列式滑冰、高山滑雪。

高强度:棒球、垒球、篮球、排球、足球、橄榄球、手球、壁球、网球单打、跑步、长曲棍球、滑水、空手道。

既然休闲式登山(包含在野外远足中)对膝关节的影响强度低于跑步,而跑步并不增加甚至降低膝骨关节炎的风险,那么经常登山应该也会降低膝骨关节炎的风险,如果关节没有受伤的话。但是,下山和负载过重也会增加下肢关节疼痛和受伤的风险,下山时使用登山杖可以有效地减轻下肢关节的负荷。[文献10]在陡峭的山坡,放慢步伐能有效地减轻下肢关节负荷,从而避免疼痛和受伤,特别是在下山时效果更为明显。[文献11]许多人认为使用护膝能够在登山时保护膝关节不会磨损,这并没有研究依据。所以,在爬山时负载不要太重,步伐不要太快,必要时使用登山杖,避免膝盖受伤,应该是不用担心会增加患膝骨关节炎的风险的。锻炼,只要适度,总体上是有益于膝盖健康的。

参考文献

1.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November 8, 2013 / 62(44);869-873. http://www.cdc.gov/mmwr/preview/mmwrhtml/mm6244a1.htm
2. Murphy L, et al. Lifetime risk of symptomatic knee osteoarthritis. Arthritis Rheum. 2008 Sep 15;59(9):1207-1213.
3. Bosomworth NJ. Exercise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benefit or hazard? Can Fam Physician. 2009 Sep; 55(9): 871–878.
4. Buckwalter JA and Lane NE. Does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cause osteoarthritis? Iowa Orthop J. 1997; 17: 80–89.
5. Kujala UM, et al. Knee osteoarthritis in former runners, soccer players, weight lifters, and shooters. Arthritis Rheum. 1995 Apr;38(4):539-546.
6. Kuijt MT, et al. Knee and ankle osteoarthritis in former elite soccer playe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Sci Med Sport. 2012 Nov;15(6):480-487.
7. Rall K, et al. A study of the long term effects of football injury in the knee. Mo. Med., 1964. 61:435-438.
8. Chakravarty EF, et al. Long distance running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A prospective study. Am J Prev Med. 2008;35(2):133–138.
9. Krampla WW, et al. Changes on 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y in the knee joints of marathon runners: a 10-year longitudinal study. Skeletal Radiol. 2008 Jul;37(7):619-26.
10. Bohne M, Abendroth-Smith J. Effects of hiking downhill using trekking poles while carrying external loads. Med Sci Sports Exerc. 2007 Jan;39(1):177-183.
11.Schwameder H, et al. Effect of walking speed on lower extremity joint loading in graded ramp walking. Sports Biomech. 2005 Jul;4(2):227-243.

2015.5.28.



警惕害人的“营养师”

31 05 2015年

新浪微博上有一个很火的“营养师”——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顾中一,因时不时地会在网上和电视节目上宣扬中医养生,写软文推销保健品,人称顾中医。顾中一还经常以专家的身份“科普”营养学了,但其“科普”的内容很多似是而非,比起宣扬中医时更容易误导相信科学的读者。

顾中一最近在其所在医院孕妇学校给备孕妇女上了一堂营养课,将上课ppt上网,号称取阅次数上百万,但里面就有似是而非的内容,如果轻信,就有可能对孕妇、胎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以下列举顾中一讲座中的三条误人之处。

顾中一称:“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应多吃鱼,不要吃方头鱼、鲨鱼、旗鱼、鲭鱼等汞多的鱼,可以吃虾、鱿鱼、三文鱼、凤尾鱼、沙丁鱼、马鲛鱼。”并注明出处为“FDA/EPA, 2014”,后来他列出具体出处,是丁香园翻译的FDA/EPA在2014年发布的一份新闻通稿。

FDA即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EPA即美国环保署。听上去颇为权威,你要是因此就信赖他,多吃鱼,每天都吃上一条,那你就上当了。事实上,FDA和EPA一向认为孕妇不能多吃鱼,对吃鱼的种类和数量要有限制。鱼肉是营养丰富的食品,但是鱼肉也很容易受汞污染,孕妇如果摄入汞太多,会影响到胎儿发育。所以FDA/EPA的一贯立场是,孕妇要避免吃含汞量高的鱼,选择吃已知含汞量低的鱼,而且每周吃鱼不要超过12盎司(340克),大约相当于两、三餐鱼的份量。

但是此前FDA/EPA只是给孕妇吃鱼规定了上限,没有定下限。而美国农业部制定的美国人膳食计划则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周吃8~12盎司鱼肉。鱼肉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胎儿发育,而美国孕妇吃鱼数量偏少,多数没有达到美国人膳食计划的建议。所以FDA/EPA在2014年修改了吃鱼建议,与美国人膳食计划一致,建议孕妇每周至少吃8盎司鱼肉,这就是所谓“多吃鱼”的由来,仅仅是与多数美国人现状比较而言,并非是指吃鱼多多益善,仍然要每周限量12盎司。原文见:http://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397929.htm

总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应该多吃鱼,而是应该适量地吃一些鱼,每周至少吃8盎司,但不应超过12盎司,而且避免吃已知含汞量高的鱼,选择吃含汞量低的鱼,吃鱼种类要多样化以降低风险。如果不知道鱼的含汞量高低怎么办呢?FDA/EPA建议在这种情况下每周吃鱼的量不应超过6盎司。

顾中一称:“少吃猪肉多吃鱼虾禽肉”,“孕前期:畜禽肉50-75g, 鱼虾50-100g,蛋类25-50g”,“孕早期:鱼禽蛋肉150-200g(每类至少50g)”。

他建议备孕妇女每天只吃“畜禽肉50-75g”,同时又建议少吃猪肉多吃禽肉,这50-75g里头禽肉要多于畜肉,就算畜肉全当成猪肉,那也不到25-38g,也就是说,顾中医要求备孕妇女一天吃猪肉不能超过半两。而对于孕妇,他的建议是鱼禽蛋肉150-200克,每类至少50克,连畜肉都不包括了。也许他要辩解说“鱼禽蛋肉”中的“肉”指的是畜肉,但鱼、禽、蛋这三类每类至少50克的话,就已达到其150克的要求了,哪里还有畜肉的空间?所以顾中一其实是建议孕妇不要吃猪肉的。

顾中一说孕妇要少吃乃至不吃猪肉,理由何在?他说是因为有一家福州医院的调查发现孕妇吃猪肉偏多。但是他建议孕妇不吃或只吃半两猪肉,这针对的显然不是偏多。如果是因为红肉不健康,那同时也该少吃牛羊肉。而且红肉之所以被认为较不健康,是因为有研究认为长期吃红肉增加癌症风险,但孕期营养是不应该考虑这种长期风险的。恰恰相反,孕妇应多吃红肉,因为有助于补充孕期急需的铁。女性本来就比男性需要摄入更多的铁。一个成年男性一天需要摄入的铁是8毫克,而一个成年女性一天需要铁18毫克,孕妇需要的铁则一天高达27毫克。所以孕妇对铁的需求压力很大。很多蔬菜水果都含铁,但植物中的铁不容易被人体吸收,肉中的血红素铁最容易被吸收。红肉中含铁量比白肉高得多,猪肉中的铁含量是鱼肉的两倍多,而牛肉的含铁量又是猪肉的三倍。所以孕期多吃一些红肉特别是牛肉是有助于补铁的。当然,孕妇最好能补充铁制剂。在补铁的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C制剂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帮助铁的吸收。

顾中一建议孕妇一天吃300-500克绿叶蔬菜,这是要把孕妇当兔子来养?他说是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编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不是他本人编的。但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说的是“推荐我国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指的是各种蔬菜,而不是特指绿叶蔬菜。膳食指南建议尽可能选择多种蔬菜食用,并没有特别提到绿叶蔬菜,只是建议深色蔬菜占一半,而深色蔬菜指深绿色、红色、橘红色、紫红色蔬菜,除了绿叶蔬菜,还包括西兰花、空心菜、西红柿、胡萝卜、南瓜、辣椒、红苋菜、紫甘蓝等等。另一半蔬菜种类更与绿叶蔬菜无关,包括豆类、菌藻类、瓜菜、菜花、芦笋、竹笋、萝卜、马铃薯、芋头、莲藕、山药等等。顾中一却把种类如此繁多的蔬菜篡改成绿叶蔬菜,把每天吃300~500克蔬菜说成每天吃300~500克绿叶蔬菜,原来在其心目中蔬菜就等于绿叶蔬菜,真是把人当兔子啊。

不知道为何顾中一要建议孕妇一天吃一斤绿叶蔬菜,难道绿叶蔬菜里有别的蔬菜没有的有益怀孕的神奇成分?绿叶蔬菜的特点是富含叶酸,叶酸对孕早期的确重要,但医学界共识是备孕妇女应通过服用叶酸制剂补充叶酸。顾中一也难得正确地建议孕妇服用叶酸制剂,为何还要孕妇一天吃一斤绿叶蔬菜?他家是卖菜的?

总体而言,孕妇的营养需求和平时差不多,也要注意饮食均衡和多样化,需要特殊注意的只有两条,也就是水产品的限量和铁的摄入,而偏偏最重要的这两条顾中一都搞错了,这不是害人吗?

2015.5.30



方舟子:人乳对成人不是很好的食品

5 03 2015年

凤凰健康综合 2015/02/27 10:29

昨日,一则源自国际在线的新闻“美国健身界掀起喝人奶热潮,愿意出售多余奶水的年轻妈妈们每月可获得1200美元(约合人民币7511元)额外收入”。这些健身人士究竟是看重人乳汁的哪些好处呢?

原来,是因为他们认为喝人奶有助于加速增长肌肉。并且,认为喝人奶有益健身的人数之多出乎人们的意料。谷歌上一搜,就能搜索到几十个在线论坛和喝人奶有益健身的相关文章,一些网站甚至宣称人奶是“最好补品”。

人奶健身的支持者认为,人奶中含有大量人类生长激素,这些营养可帮助婴儿长大成人;还有人认为,人奶可能帮助治愈一些健康疾病,比如牛皮癣等。

然而,真的是有如此功效吗?

方舟子:人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对成人却不是很好的食品

凤凰健康:人乳和牛奶比,对于成年人,哪个更有营养?哪个更是优质的蛋白?

方舟子:人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对成人却不是很好的食品。对成人来说,人乳的营养价值不如牛奶。人乳中没什么营养价值、对许多人会导致乳糖不耐的乳糖含量比牛奶高,而有营养价值的蛋白质、钙的含量则比牛奶低很多,牛奶的蛋白质和钙的含量大约都是人乳的3倍。

凤凰健康:对于健身人士的“人奶中含有大量人类生长激素”这一点,您怎么看?

方舟子:有人以为人乳中含有能促进婴儿生长的生长激素,其实人乳中几乎不含生长激素,婴儿生长需要的生长激素都是婴儿自己合成的。即使含有生长激素,也不会被人体吸收利用,因为它是蛋白质,口服它会被消化成氨基酸。



保健品就是安慰剂

26 02 2015年

近年来从美国进口的各种保健品在中国卖得很火,特别是一些大品牌,例如号称美国保健品第一厂商GNC(健安喜)生产的产品。很多人以为,国产的保健品质量无保障,美国的保健品一定会比较可靠。其实不然。最近美国纽约州检察长主持了一项调查,抽查、检测了美国市场上最流行的一些保健品的成分,包括GNC、沃尔玛这些大品牌,结果出乎意料:这些厂商生产的人参、银杏、圣约翰草(贯叶连翘)、紫锥菊、锯叶棕等保健品分别都检测不出这些草药的DNA,也就是说,它们都不含有标识的有效成分,不管贴什么标签,成分都差不多,都是用辅料制成的,主要成分是大米、小麦等。其实就是同一种用辅料做的药片给不同厂商贴不同标签。只有大蒜保健品真的含有大蒜。

这些保健品其实就是安慰剂。什么是安慰剂呢?现代医学要认定一种新药的疗效,要求做有对照的临床试验,把患同一种病的病人随机地分成两组,一组服用要试验的新药,另一组服用与新药外观相同、但不含有效成分只含辅料的假药,但是“欺骗”病人那是真药,这就是安慰剂。对许多疾病来说,服用安慰剂的病人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也有一部分病情会好转甚至痊愈。只有当服用新药的那一组病人好转的比例明显高于服用安慰剂的,才能证明新药的确是有疗效的。

吃安慰剂的病人如果以为自己吃的是真药,病情也会好转,这叫做安慰剂效应。对保健品来说,安慰剂效应会更明显,因为吃保健品的人本来就大多是没病找病的健康人,对保健品效果的评价更为主观。在卖这些保健品的美国网站,可以看到很多消费者的正面评价,纷纷作证这些保健品如何有效、管用。这里面有些也许是托儿,更多的则是真正的消费者,他们吃了不含任何有效成分的保健品也觉得有效、管用,这就是安慰剂效应。所以在现代医学看来,个案是证明不了疗效的,消费者、患者的证词更不足为凭。要证明一种药物、保健品是否真正有效果,必须通过有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

即便保健品含有其标识的有效成分,也不能说明它就真的管用。目前并没有哪种草药类保健品被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明了的确有效果——如果证明了,在美国就会获得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批准成为药物了,之所以作为保健品而不是药物来卖,就是因为还没有被证明了的确有效。按照美国的法律,药物上市前必须证明有效性和安全性,保健品则不必证明,其实也就是让消费者吃个心理安慰。但是保健品并不是纯粹的安慰剂。作为安慰剂不能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而保健品虽然一般来说不含有明显的毒性(否则会被下架),但不等于就没有毒副作用。实际上很多保健品都已被发现了有很多毒副作用,例如上述草药保健品中,人参、银杏能抗凝血,圣约翰草能降低体内雌激素含量,紫锥菊能引起严重的过敏,锯叶棕能干扰性激素代谢等等。美国那些大品牌厂商把这些保健品的有效成分完全去掉,让它们变成纯粹的安慰剂,避免了毒副作用,可谓“业界良心”。

2015.2.11.

(《新华每日电讯》2015.2.13)



百岁老人的养生经验可靠吗?

14 10 2014年

在微信上看到一份《江苏省百岁老人调查报告》,号称是“颠覆性的调查结果”。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到2010年底,江苏百岁以上的老人共有2153人,居全国前列。江苏这次调查了2095位百岁老人,将其生活经验归纳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经常进行锻炼、喜欢吃豆制品、喜欢喝白开水吃腌菜荤菜、大多爱喝粥、多吃江海河三鲜和当天菜、主食粗杂粮、常吃凉拌菜、爱吃白菜萝卜葱姜蒜等。其中有的生活经验,例如不经常锻炼、爱吃腌菜荤菜,与现代保健常识不符,所以称之为“颠覆性”。
在中国和世界上,还有很多长寿之乡,那里的老寿星的生活经验此前也有人总结归纳过。对比这些长寿经验,五花八门,极具地方特色,很少有共同点。如果非要找共同点的话,就是往往发现有的长寿老人有很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不抽烟、少喝酒是公认的保健常识,但有的长寿老人却抽烟、酗酒。例如活了122岁的法国卡门夫人是有可靠记录的最长寿的人,但是她21岁就开始抽烟一直抽到117岁。又如,心态好历来被认为是长寿之道,但《江苏省百岁老人调查报告》发现,固然有的百岁老人性格温和从不发脾气,但也有的百岁老人性格倔强、常发脾气、遇事想不开,他们只好把后者归结为“能通过宣泄达到心理平衡”,从不发脾气好,常发脾气也好,正说反说都有理。
其实这些所谓长寿之乡的长寿经验,归纳的是当地的生活习惯,当地大多数人都是那么生活的,但是当地大多数人并没有因此长寿。在任何一个地方,特别长寿的百岁老人都只是少数。他们特别长寿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些生活习惯,更不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而是因为他们碰巧有某种长寿基因,使得他们对不良生活习惯有更强的免疫力,如果他们有更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话,说不定能活得更长、更健康。某个地方之所以有比例相对较高的百岁老人,是因为那里碰巧有些人携带着长寿基因,那个地方相对较闭塞,小范围通婚的结果让当地某种长寿基因的频率比较高。所以所谓长寿之乡,往往是在偏僻的地方。何况一些所谓长寿之乡其实是炒作出来的。
也就是说,百岁老人得以长寿,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基本没有关系。如果对真正的长寿之乡进行基因普查,寻找长寿基因,借此发现长寿机制,是有科研价值的;但是去归纳总结百岁老人的生活经验,则没有什么意义。你是不具有长寿基因的普通人,梦想遵循这些所谓长寿经验就能长寿,是要落空的。如果连某些百岁老人的不良生活习惯也照搬,则是找死。
科学保健知识并不是根据百岁老人的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来的。而是用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离体实验、动物实验、人体临床试验等科学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它不能保证每个人能因此健康长寿,但是对普通人群来说,它提供了健康长寿的最大可能性。

2014.10.7

(《新华每日电讯》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