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让公众越来越糊涂

15 02 2014年

中国科协公布了2013年度十大科普事件,“方舟子和崔永元舌辩转基因”虽然入围,但没能进入最后的榜单。几家报纸都以此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例如:《方舟子崔永元辩论未入选十大科普》http://www.morningpost.com.cn/xwzx/guonei/2014-02-13/550315.shtml ,《科协:”转基因骂战”让公众更糊涂 不算科普事件》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213/c172318-24352759.html 。一个评选,未选上的事件反而成了重点,这是很奇怪的,大概是因为选上的事件没什么可说的(大部分我首次听说),所以就拿落选的来炒。更奇怪的是中国科协官员解释的该事件落选的理由。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表示,“虽然两个人关于转基因的讨论或许是个很重要的新闻事件,但是并不是个科普事件。”既然不是个科普事件而是新闻事件,却能入围初选,莫非一开始要选的是十大新闻事件?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说:“也许双方在法庭上有了定论后,可能有希望入选下一次评选。”我起诉崔永元,是因为他造谣、诽谤我的名誉,法庭能判的是崔永元有没有损害我的名誉权,跟转基因、跟科普有什么关系?难道等法院判决崔永元是否侵害了我的名誉权,这个事件就能变成科普事件?

王春法在另一篇报道中的头衔是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部长,他提供了另一个理由称:“两个人的持续争论,让公众在转基因问题上越来越糊涂,因此算不上是科普事件。”中国科协做过前后对比调查吗?没做过,怎敢断言“公众越来越糊涂”?我看是中国科协越来越糊涂,在转基因问题上,中国科协居然不知道自己的立场在哪里,与美国的“科协”——美国科学促进会支持科学、支持转基因技术的鲜明立场相比,羞也不羞?

崔永元在转基因问题上造谣传谣,没见中国科协吭一声,只有像我这样没拿政府一分钱的民间科普人士出来辟谣澄清,中国科协的官老爷们却对此说风凉话说“让公众越来越糊涂”,既然如此怎么自己不出来辟谣澄清?十几年来从来没有见过中国科协在转基因问题上有过科普行动,完全是靠科学家、科普作家、民间人士的个人行动来抵抗反转基因逆流,中国科协怎么对得起纳税人给的工资?这种尸位素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官僚机构,解散了算了。

2014.2.14.



再揭“中国雨人”在愚人

13 02 2014年

春节假期一过,江苏卫视就开动了宣传机器,继续宣传被称为“中国雨人”的智障患者周玮,多家媒体都刊登了“《最强大脑》公布‘中国雨人’周玮检测报告”的报道,有的还加了“方舟子打假再失手”的标题,称:

“今晚(2月7日)的节目将公布周玮的最新检测报告。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实验室的专家对周玮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后认为,周玮的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上都明显低于常人。经过新的智商测试,周玮的智商仅达到56,远低于普通人的水平,跟此前‘中度智力障碍’的说法相符。但检测中发现,周玮在数学上尤其是数字运算上超出正常人水平。专家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周玮在完成简单数学题时,脑区活动与常人相同,但在完成复杂计算时,脑区活动却小于常人。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周玮已经把乘方开方计算变成自觉加工,不需要或者只需非常少的脑力资源就可以完成。换而言之,周玮的大脑中,似乎有一个乘方开方的‘专用CPU’,使得他成为乘方和开方的超级天才。”

报道没有提到究竟是怎么测试的。不过,2月7日的“最强大脑”节目有一个短片介绍了这个测试。从中我们知道,这并非“最新检测”,而是早在2013年12月27日做的测试(视频见(第6秒):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wNzgyNDIw.html ),而周玮的表演节目是在20天后,即2014年1月17日才播出的。节目中一个研究人员介绍说,周玮做了40道数学题,花了18分钟,对了34道题。镜头对试卷一闪而过,但是通过定格,我们还是能辨认出一些题目(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wNzgyMzk2.html )。我能辨认出的题目和周玮写的答案如下:

3. 36的开方= 6
5. 11的平方=121
7. 900的开方=30
9. 10的平方=100
11. 216开立方=6
13. 7的立方=343
15. 512开立方=8
16. 19的平方=
17. 5的立方=125
19. 125开立方=5
21. 7962624开5次方=24
22. 7的15次方=4747561509943
23. 6的13次方=13060694016
24. 506623120469开7次方=47
25. 1544804416开6次方=34
26. 5的19次方=19073486328125

从中可以看出,前面部分的题目极其简单,的确是连智障都能做,居然拿来考“超级天才”,莫非是为了送分提高他的分数?后面的题目稍难,但是也没难到哪去,乘方只是个位数的十几次方,开方则是大数开高次方,答案只有2位数,这些都是可以背下来的。“周玮在完成简单数学题时,脑区活动与常人相同,但在完成复杂计算时,脑区活动却小于常人。”如果这个大脑活动测试结果准确的话,正说明他在完成简单数学题时,和常人一样是在计算,而在完成复杂数学题时,是靠背答案,没有在计算,所以脑区活动却小于常人。然而“专家”对这个简单的解释视而不见,发明了和一个“周玮的大脑中,似乎有一个乘方开方的‘专用CPU’”的离奇解释,这不是很荒唐吗?

再细看试卷,有两道题特别奇怪:

一,第16题是19的平方,会下围棋的都知道答案是361,不会下围棋的也可以很快心算出来,然后,“超级天才”对如此简单的一道题,却交了白卷(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wNzgyMzk2.html 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这道题的答案是空着的),而后面那些复杂得多的、一般人做不出来的题目,他却答对了。做得出6的13次方和5的19次方,却做不出19的平方,这算什么“超级天才”?不也说明他做那些复杂题目是背的?他总共有6道题没做对,是不是就是没背好?

二,第23题是6的13次方,然而,在20天后的表演节目中,由上海交大数学系副教授徐振礼当场命题,第一道题也是6的13次方。怎么这么凑巧?测试的是北师大专家,表演时出题的是上海交大专家,却出一模一样的题,这不就证明了他只会做特定的“难题”,是靠背或专家作弊吗?

这样的测试,难怪智障也能当“数学超级天才”。这些专家的无耻,超出了我的想像。我说这是一帮骗子,冤枉他们了吗?不服?让我出几道题当面测测。

2014.2.12.



驳斥云无心在人民网毁谤林树坤的专栏文章

9 02 2014年

松鼠会云无心(真名王泽斌)在清华本科学的是化工,在美国普度大学读博士时研究的是食品泡泡,毕业工作了,研究的还是食品泡泡,只不过是换了原料,研究的是大豆蛋白的泡泡,在国内就被媒体吹捧成了“营养专家”。他在人民网开了专栏,此前的专栏文章全都是关于食品方面的,倒也符合其“食品专家”的形象。但是在他最新的一篇人民网专栏文章《林树坤造”国际”期刊敛财被揭能扇醒”SCI论文”狂热吗?》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207/c1003-24291176.html ,他却根据网络恐怖分子“独立调查员”深圳张胜华提供的黑材料,攻击、毁谤与食品领域毫无关系的林树坤及其创建的瑞士MDPI出版公司。为什么云无心突然变成了“学术打假专家”?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MDPI公司资助了新语丝科学精神奖,而云无心由于长期以来发表劣质伪科普文章硬伤累累、为保健品骗子当帮闲、与反转控“同行”受到我的批评,所以就利用人民网的平台来“公报私仇”。崔永元也当即转发了这篇谤文,目的当然是为了抹黑我。

MDPI公司办学术期刊,走的是大综合的路子,所以期刊名称都很简单宽泛。云无心在人民网发文诽谤说MDPI办的Cells, Cancers, Polymers等期刊是山寨著名期刊Cell, Cancer, Polymer,是为了“鱼目混珠”。那么MDPI公司还办了Agriculture, Animals, Antibodies, Applied Sciences, Arts, Atoms, Behavioral Sciences, Biology, Genes, Economies, Foods, Life, Laws, Plants, Religions, Viruses, Water等等同样性质名称的期刊,又是山寨了什么期刊?他这不是裁剪材料罗织罪名是什么?MDPI出的Polymers是被SCIE收录的(2012年影响因子1.687),Cancers是被PubMed全文收录的,云无心还不赶快去告诉这些著名的学术论文索引收录了山寨杂志?Polymers主编、德国RWTH Aachen大学教授Alexander Boker同时也是Elsevier旗下期刊Polymer的编委,在其官方履历中两个身份都列着http://www.ipc.rwth-aachen.de/index.php?id=359 。云无心说Polymers是Polymer的山寨版,谁见过一个人同时在正版和山寨版任职的?

云无心在人民网诽谤说,由于MDPI公司有几份期刊被SCI收录,迎合国内像追星一样对“SCI论文”的追逐,所以林树坤自2002年起开始在国内忽悠。事实上,在2002年时,MDPI还只出了5份期刊,而到了2012年,其旗下期刊才开始成批被SCIE收录。MDPI出的期刊虽然都比较新,但已有16种被SCIE收录,其中有15种有了影响因子,最高3.978,最低0.973。这里有其影响因子以及排名http://www.mdpi.com/about/announcements/398 ,可以看出,还是相当不错的,比云无心发表论文的期刊好多了,云无心自己在一份连SCIE都不收的open access新杂志上发零引用的论文(他工作后总共发过两篇论文,另一篇发在影响因子1.59的期刊上),却敢根据网络恐怖分子的谣言在人民网发专栏文章诽谤林树坤和MDPI公司“敛财”“山寨”“忽悠”。

云无心在人民网诽谤说:“2008年进入中国后,MDPI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越来越多,而这些刊物在国外学术界却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质疑。”所谓MDPI进入中国,只是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在国内设立分公司处理技术事务(例如网站的维护、来稿的登记等等),与中国论文的发表没有什么关系。MDP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美国、欧洲的为主,中国的只占一小部分。按MDPI自己的统计,来自东亚国家的作者只占27%。抽查MDP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这个统计是可信的。现在崔永元、王志安、云无心出于对我的憎恨,配合网络恐怖分子拼命炒作MDPI期刊,将来会为其吸引来更多中国作者,也是有可能的。

云无心在人民网诽谤说MDPI的刊物在国外学术界却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质疑,其依据的只是网络恐怖分子从一些博客网站搜集来的评论,他认为这就能代表“国外学术界”?云无心还诽谤说,MDPI盗用诸如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字作为编委、“为了敛财,所谓的‘同行评议’形同虚设”,依据的也都是网络恐怖分子的谣言。MDPI期刊列的十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当编委,多数都已退休,挂名是有可能,但说是盗用其名义,那是严重的指控,MDPI是在瑞士注册的出版公司,如果盗用别人的名义,那是非法的,你以为是在中国,或是匿名诽谤,不用承担法律责任?MDPI还是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的成员,云无心如果有其从事非法出版活动或“所谓的‘同行评议’形同虚设”的证据,何不向COPE举报?何不要求SCIE、PubMed、Scopus取消对其期刊的索引?而只会在人民网上化名诽谤?亦明给几百名MDPI的编委发了封诋毁MDPI的信件,这些编委都是在大学或其他研究机构工作的,从我见到的回复看,都是支持MDPI的,而且也说明MDPI期刊的“同行评议”并非如云无心诽谤的那样形同虚设。

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教授Paul Tchounwou担任MDPI旗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IJERPH)的主编,刚刚获得了美国科学促进会2013年度导师奖。他获奖后接受MDPI杂志采访时指出,IJERPH实行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和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所以影响因子逐年增加http://mdpimag.com/2013/11/04/paul-tchounwou-to-receive-the-2013-aaas-mentor-award/ 。而云无心却在人民网诽谤MDPI的“同行评议”形同虚设。你是相信一个著名学者,还是相信一个食品泡泡博士?

云无心的老师、美国普度大学食品科学系教授Arun K. Bhunia是MDPI旗下期刊Foods的编委,在其履历中也列出曾为MDPI编过特刊https://ag.purdue.edu/foodsci/Documents/cvs/bhunia.pdf 。云无心敢不敢把他的诽谤文章翻译成英文给他的老师看看,说他与林树坤合伙编山寨期刊忽悠敛财?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教授D. Marshall Porterfield是MDPI旗下期刊Sensors的编委,为其编过特刊,是不是也是与林树坤合伙编山寨期刊忽悠敛财?普度大学生物系教授Donna M. Fekete去年刚刚在MDPI旗下期刊Int. J. Mol. Sci.发表论文http://www.mdpi.com/1422-0067/14/9/18239 ,云无心要不要去告诉她被林树坤骗钱了?

2014.2.8.



转基因大豆油含有转基因成分吗?

8 02 2014年

在《转基因大豆油含有有毒农药残留吗?》一文中,我指出,崔永元自以为“内行”的说法“严格意义上讲转基因大豆油不含转基因成分,但不排除草甘膦残余”恰恰是外行的,事实正好相反,转基因大豆油可以检测到转基因成分,却已被排除了草甘膦残余。崔永元对后者没有做出回应,对前者则引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2013年6月的说法:“严格来讲,转基因大豆油里不应该检测出任何转基因成分。”质问我:“你是否觉得自己比陈君石院士更内行?你自称科学界传话筒,能否与那些转基因专家统一口径后再出来愚弄公众?”并骂道:“况且现在也没几个人再信方科学,让它自娱自乐吧,一个不敢出家门在电脑前混余生的难人。”

陈君石院士是研究食品毒理学的,如果要谈毒理学、毒理实验,固然是内行,但是对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的细节,却并非内行。事实上,陈院士在谈及转基因技术时,经常出现口误,例如出过“基因是蛋白质”这种学过高中生物课就知其非的低级错误。何况,转基因大豆油究竟能不能检测出转基因成分,应该拿数据说话,而不是以某个人的话为依据。

那么转基因大豆油还有没有转基因成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转基因成分。转基因大豆被转入了一段外源基因,例如抗草甘膦基因,其物质是DNA,该基因生产一种外源蛋白质,那么这段外源DNA片段和这种外源蛋白,就称为转基因成分。大豆油由各种脂肪酸组成,如果是纯粹的大豆油,其成分不含DNA和蛋白质,自然也就无所谓转基因成分。但是转基因大豆油是用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生产、加工、提取的,在实际的生产中,无法完全去除DNA和蛋白质,即使是精炼的大豆油,也会含有微量的DNA和蛋白质,能不能检测出来,就取决于检测方法的灵敏程度。要检测微量的DNA要比检测微量的蛋白质容易得多,因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可以无限扩增DNA,让微量变成大量。理论上,即使样品中还残余一分子的DNA,都可以被检测出来。实际上能否做到,取决于多种因素。

1999年,欧洲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新的研究表明,在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精炼大豆油中,能够检测出转基因成分[文献1]。2010年葡萄牙研究人员发表论文,能够用PCR技术定量地检测精炼的转基因大豆油中的转基因成分[文献2]。可见,转基因大豆油中能够检测出转基因成分,是被多方实验所证实的,不管崔永元信不信,事实就是如此。

之所以要研究检测转基因成分的技术,并不是因为转基因食品有害,而是纯粹出于管理的需要。正如欧洲委员会的报告指出的:“本委员会要重申,根据现有的知识,本意见书所评估的所有新型食物,供人类食用都是安全的。因此,目前的问题并非有关健康的考虑,而仅仅是为了处理标识的法律因素。”不管转基因大豆油里含不含转基因成分,它都是安全的。前面提到,所谓转基因成分就是指外源DNA片段和外源蛋白质。在理论上,食用外源DNA片段不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风险,吃基因不可能改变人的基因。但是食用新型蛋白质是可能有导致过敏等风险的,只不过转基因食品在上市前,都已通过成分分析和实验排除了这种健康风险,所以已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

但是国内有些人在讲转基因大豆油是安全时,去强调其中不含有转基因成分,则会对公众造成误导,误以为如果含有转基因成分,就不安全或有不确定因素,那么,明显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转基因食品原料或其粗加工产品的安全性岂不让人疑虑?所以我们要强调,不管是转基因食品原料、粗加工产品还是深度加工产品,不管含不含转基因成分,都是同样安全的。

文献:

1. http://ec.europa.eu/food/fs/sc/scf/out33_en.pdf
2.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3996909003202



方舟子诉法治周末侵权案上诉状

7 02 2014年

民事上诉状

上诉人:方是民(笔名方舟子),男,1967年9月28日出生,汉族,自由撰稿人。
被上诉人:法治周末报社,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甲1号。
法定代表人:伍彪,社长

上诉人因与法治周末报社名誉权、肖像权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12)朝民初字第27314号民事判决,现依法提起上诉。

上诉请求:

一、撤销(2012)朝民初字第27314号民事判决;
二、依法改判被上诉人删除其网站www.legalweek.cn和www.legalweekly.com.cn上的《方舟子涉嫌抄袭总调查》一文;并在法治周末报纸第一版面及网站www.legalweek.cn和www.legalweekly.com.cn首页显著位置刊登道歉信,刊载时间不少于一个月,公开向上诉人赔礼道歉,以消除影响、恢复上诉人名誉;赔偿上诉人精神损害抚慰金10万元、律师代理费8000元、其它经济损失5000元;
三、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事实和理由:

一、一审对被上诉人提交的田松、刘兵等未经出庭质证的证人证言等证据错误采信;判决认为涉案报道“均属有据可查,且来源可靠不存在疑点”,缺乏事实依据。

二、一审判决认为“涉案文章使用的词语均为中性,并无贬低、谩骂等对人身进行强烈情感伤害的用语”。事实上,涉案文章大量引用网络匿名人士对上诉人的攻击用语,更借他人之口对上诉人进行无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的诽谤,严重损害上诉人名誉、声誉,对上诉人造成很大的情感伤害。

三、一审判决认为涉案“文章内容系报道他人的判断和有关争论,通篇无被告的肯定性结论,也没有指称原告存在剽窃的陈述。因此,从涉案文章的语词运用、文字细节等表征看被告并不存在诽谤、侮辱情节,只是在报道关于原告是否涉及剽窃的这一事实争论”。

上诉人认为,涉案报道“我认为那是抄袭”部分,先直接用伯恩斯坦教授电邮中的第一句话(“是的,我认为那是抄袭”)作为标题,误导读者以为伯恩斯坦教授在上诉人是否抄袭的问题有过定论, 而根据被上诉人提交的证据,伯恩斯坦这句话指的是有人将其著作《天才的13个思维工具》逐字逐章抄成了大约10篇文章凑成一本书出版,跟上诉人毫无关系。其次在引言中重点提示读者以“几乎原文引自”的表述诽谤上诉人。后又将四段差异巨大的中英文对比堆砌在一起并确定这是“相同部分对比”。这些情节加之涉案文章的总体基调(一审判决亦认定涉案报道不公正,“有一定倾向性”)决定了,任何一个有正常理解能力的读者看了涉案文章都会得出这样一个正常结论:被上诉人在上诉人是否抄袭这一问题上持肯定的立场。一审判决却仅依据“涉案文章的语词运用、文字细节等表征”认定事实,刻意忽略被上诉人在炮制涉案报道时玩弄的文字编辑游戏已经成功地误导了读者,完成了其对上诉人的抄袭指控。

四、一审判决一方面认定涉案报道“被告的报道方法和素材整理,有一定的倾向性”,另一方面认定被上诉人炮制涉案报道 “本身价值中立,不应被确定为恶意”,对被告的主观状态予以了明显矛盾的阐述。

五、一审虽然认为“新闻报道除真实外,还需要遵守中立、客观的原则”,且一审法官曾发表文章称:“以职业身份的道德要求来判断专业人员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者判断是否应当容忍适度损害,在法律上并不罕见。比如新闻记者关于事实的报道不能是道听途说,或者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对急症重患者即使没有医疗费也不能推出门外仍要进行救治。××的职业道德要求,同样是判断××行为合法性问题的法律依据”,但对本案,一审没有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专业标准来判断被上诉人行为是否合法。

六、一审作出的上诉人有“知名度”、“属于公众人物”的判定是基本正确的;但判称“极高的知名度”,并不妥当;其后的“在涉案文章讨论的主题领域内原告更拥有强大的话语权”的认定,缺乏事实依据。

事实上上诉人的话语平台仅仅是微博、博客等自媒体,偶尔接受采访、访谈发表一定言论,即话语平台有限,在华人文化圈和网络上的话语权十分有限且偏弱。即便是就揭露学术腐败这一主题而言,上诉人亦仅仅以个人名义就有关问题发表意见而已,许多言论并未得到有效反馈而是不了了之,其言论影响力与官方传统媒体不可等量齐观。

七、一审认为的“被告的报道方法易引起读者的误解”显然是正确的,但同时错误认为“相应损害后果可在原告进行回应后有所消除”,并据此不判令侵权人公开赔礼道歉等一审判决内容没有法律依据。

(一)显而易见,一审判决认可被上诉人的行为会因为“误解”造成相应的“损害后果”,即有损害后果却不需负法律责任实在费解。

(二)一审判决也只是认为上诉人的回应会让损害后果“有所消除”,而非大部或全部消除,却又判决侵权人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显然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况且上诉人回应的受众与被上诉人侵权报道的受众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是大相径庭,因此上诉人的回应对损害后果的消除作用是很有限的。

(三)通过何种方式、渠道发表侵权言论,即应当通过何种方式、渠道赔礼道歉。这不仅仅是法律常识,也是人之常情。况且,显而易见,上诉人的微博、博客等自媒体的影响力远远不及法院判决侵权人公开赔礼道歉的法律效果。

(四)一审判决的逻辑如得到支持将陷上诉人于极其被动的法律地位:上诉人不能对任何侵权言论或行为予以回应,否则,上诉人等于自己替侵权人免责了。这不是任何一个自然人或者公众人物应该承担“容忍义务”。

八、一审认为,上诉人拒绝接受《法治周末》的采访,故上诉人也要为《法治周末》的不实报道承担一定责任。该判定,等于是给公众人物设定了必须接受媒体采访的法定义务。且一审判决对《法治周末》发给原告的“采访提纲”内容避而不谈,因为那根本不是正常的采访提纲,而是一篇以诽谤内容为提问前提的、讨伐上诉人的檄文。以一审判决的逻辑,上诉人已经公开拒绝很多媒体的采访,而这些媒体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发表造谣、诬蔑上诉人的报道,而责任都会归咎于上诉人拒绝接受其采访。实在是荒唐!

九、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是严重名誉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之一;上诉人支出的律师代理费是上诉人直接经济损失之一,更理应获赔。

由侵权人赔偿受害人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受害人支出的律师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等法律规定。

十、一审违反法定程序。

本案一审2012年8月6日立案,上诉人迟至2014年1月22日才收到判决书,故审理期限严重超过法律规定。

综上,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故请求二审法院秉公审理,支持上诉人的全部上诉请求。

此致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方是民

二O一四年一月二十九日



转基因大豆油含有有毒农药残留吗?

6 02 2014年

崔永元转了一个匿名微博称:“严格意义上讲转基因大豆油不含转基因成分,但不排除草甘膦残余!你自己认为呢?”并评价说:“内行!”崔永元为什么认为这个说法“内行”呢?因为他的科学顾问、水变油和地震预测“专家”陈一文一直在声称,转基因大豆中的草甘膦残留是万恶之源,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疾病。这里涉及两个问题:草甘膦是不是那么可怕?转基因大豆油有没有草甘膦残余?

草甘膦作为一种除草剂,是在1970年由孟山都公司化学家John E. Franz发现的,几年后推向市场(商品名“农达”),逐渐成为使用最多的除草剂之一,一度是孟山都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到2000年,有关草甘膦的专利都已失效,其他公司(特别是中国公司)也大量地生产草甘膦,草甘膦目前仅占孟山都年销售额的10%。

草甘膦杀草的原理是,它能够抑制EPSP合成酶的活性,干扰莽草酸代谢途径,植物没法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这三种芳香族氨基酸,就死掉了。这个原理决定了草甘膦的两种特点:第一它是广谱的,因为所有的植物都需要合成这三种氨基酸,所以所有的植物都能被草甘膦杀死;第二它是低毒的,因为动物体内不合成这三种氨基酸(而是靠从饮食中摄入),不存在莽草酸代谢途径,所以低剂量草甘膦进入动物体内的话,不会对动物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草甘膦对人类健康不具有风险[文献1],在最坏的假想情形中,通过食物摄入草甘膦的慢性风险也是极低的[文献2]。多项研究表明,长期接触低剂量草甘膦,未发现引起任何疾病[文献3、4、5],

草甘膦作为一种在很多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的低毒广谱除草剂,转基因品种用,非转基因品种也用。有的转基因品种具有抗草甘膦的能力,例如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这是因为有的微生物的EPSP合成酶的活性不受草甘膦的影响,把这种EPSP合成酶基因转入大豆中,大豆本身的EPSP合成酶被草甘膦抑制了,还有外来EPSP合成酶能继续发挥功能,所以大豆的生长不受草甘膦的影响。那么这种转基因大豆的草甘膦残留是否会比较高呢?检测的结果是否定的。美国的检测表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的草甘膦含量与非转基因大豆的相当,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设定的限量(干重20 mg/kg)[文献6]。根据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及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抽样检测监控数据分析,大多数批次进口转基因大豆未检出草甘膦,少部分虽有检出,但均低于6mg/kg[文献7]。由于草甘膦溶于水,不溶于油,不在油中浓缩,在大豆油中已找不到草甘膦残余(加工因子<0.01),联合国粮农组织因此甚至不对大豆油中的草甘膦做限量,也就是说排除了转基因大豆油存在草甘膦残留问题[文献6]。

崔永元是不是觉得自己比联合国粮农组织更内行?

顺便说一下,精炼过的油是不能完全去除DNA的,所以用高灵敏的PCR方法是可以检测出转基因大豆油中的转基因成分的,所谓“严格意义上讲转基因大豆油不含转基因成分”也是外行的说法。

文献:
1.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0854122
2.http://www.epa.gov/oppsrrd1/REDs/factsheets/0178fact.pdf
3.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1798302
4.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683395
5.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683395
6.http://www.fao.org/docrep/009/a0209e/a0209e0d.htm
7.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zxjz/201109/t20110919_2290532.htm

2014.2.5.



“中国雨人”在愚人

31 01 2014年

江苏卫视节目组的炒作水平还是很高的。这两天到处是《“中国雨人接受测试被证实心算能力超常》之类的报道,新浪微博则搞了一个“方舟子道歉”的话题,貌似这个事件已有定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刘嘉从幕后走到前台,声称节目的科学性由他保证,“周玮是真的天才”,“比如0.738953,他可以立刻告诉你是哪两个整数相除。”(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1/27/c_119156572.htm )——我也可以立刻告诉你这是738953和1000000相除,让人怀疑刘院长应该去重修小学数学。《解放日报》则独家报道,“据专家组介绍,他们给周玮心算的题目类型有很多,包括多位数乘法、乘方运算、开方运算等。方舟子提出的 ‘让他开个3次、4次方’这类运算也测试了,结果周玮都能算出来。”(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1/28/c_126072172.htm )介绍这次测试的报道不少,只有《解放日报》往里塞进了一句“方舟子提出的 ‘让他开个3次、4次方’这类运算也测试了”,所以叫独家。至于究竟开的是多少位数的3次、4次方,精确到几位有效数字,这个最关键的能够驳倒我的题目,该报道却不提了,而只提了一个简单的题目:

【例如,在一张写着题目“321×678”的答题纸上,他写下的运算过程为:“321÷3=107,678÷6=113,107×113×3×6=217638”。上海交大数学系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特别研究员徐振礼表示,对周玮的很多数字分解,他并不理解,因为分解后似乎还是很难心算,但周玮分解后就能得出答案了。】

上海交大数学系副教授徐振礼应该和刘院长一起去重修小学数学了,居然看不懂周玮为什么要这么分解。这么分解后几位数字都变成1和0,很容易心算乘法了。难怪有科大校友呼吁收回此人的学位证(徐振礼是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毕业的),丢科大人的脸。

这个运算过程表明周玮只是学会了一些简单的速算技巧,其运算过程毫无神秘可言。周玮还算了哪些题目,我们不得而知,因为这是一次由江苏卫视节目组的合作方徐振礼和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先春搞的秘密测试,这两个专家只愿意对外公开这一道题。据《新闻晨报》报道:

“为了避免干扰周玮,节目组要求对测试结果保密,记者也被阻拦在门外不得亲眼见证周玮的计算过程。只能在周玮休息的间隙进入与两位专家进行交流。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专家出示了一道周玮算出的题目。在一张写着题目“321×678”的答题纸上,周玮写下来的运算过程如下:321÷3=107;678÷6=113;107×113×3×6=217638。……”(http://sh.sina.com.cn/news/b/2014-01-28/082780013_2.html )

江苏卫视都敢让周玮到舞台上当众表演,却不敢让人见证周玮被测试的过程,理由居然是避免干扰,这是多么智障的理由?但从报道透露出的一些信息,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要“避免干扰”:

“专家表示,在测试之前,周玮先进行了‘交底’,究竟能算到哪一个程度。周玮写下,11能算到5次方,14能算到5次方,19能算到4次方……”

但是周玮在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表演的第一道题是计算6的13次方,相当于36的6次方再乘以6,如果是硬算的话,远远超过周玮“交底”的计算极限,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其在电视上的表演是串通好的。

《新闻晨报》记者事后自己给周玮出了三道题,记录甚详。

第一道题:7×8×3×9×4×6×5,几秒种后,他慢慢写下答案181440。

这道题实际上是3×4x5×6x7×8x9,即9的阶乘除以2,不用挨个挨个算。要硬算的话也不难,因为一个乘数始终只有一位数,做过心算训练的都能做到。

第二道题:78×56×23×12×35。这道题花了20秒左右,周玮写出的答案不对,又重新算了一遍。

这道题要硬算,但乘数只有2位数的心算经过训练普通人也能做到,周玮却算错了。

最有意思的是第三道题。

(第三道题,2的80次方,他也很快写出了答案。)

新闻晨报:你在计算2的80次方时,是怎么算的?
周玮:2……乘以……80次。
新闻晨报:都是一个个乘么?
周玮:是。
新闻晨报:这样好像很麻烦,还有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
周玮:不算……难。我……一个个……乘……80次。

《广州日报》也报道了这个对话,大同小异(http://news.hexun.com/2014-01-28/161826918.html ):

记者:那你在计算2的80次方时,是怎么算的?
周玮:2……乘以……80次。
记者:每次都是一个一个乘的么?
周玮:是……
记者:这样好像很麻烦,还有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比如,记下2的10次方是1024,然后算1024的8次方?
周玮:不算……难。我……一个个……乘……80次。(意思是:每次乘以2算起来更简单一些。)

这个对话表明周玮在说假话。2的80次方如果是每次乘以2硬算的话,总共是乘79次,而不是80次。他号称刚刚算过,要数乘了多少次,不可能搞错,如果像他说的乘80次,那么得出的结果是2的81次方的。但他得出的结果是2的80次方的,这证明他在说假话,他只是背下了结果。如果要硬算2的多次方的话,没有人会去挨个挨个相乘,因为那样速度太慢而且容易搞混,比如算2的6次方,你会把2乘以5次吗?不会,只要算8X8即可。周玮在运算方面并不傻,会做分解找规律,让人难以相信对2的多次方他突然变得如此弱智,只能说明他在说假话。

背2的多次方结果是许多数学爱好者喜欢干的,由于在计算机方面有应用,许多程序员也都能背下2的多次方结果。表演速算的人也喜欢表演2的多次方,不需要全都记下,只需要记住2的10、20、30、40……次方结果,再根据需要相应地乘以2、4、8、16……即可。从报道看,周玮很喜欢表演计算2的多次方,例如,专家测试时他算的是2的18次方:

“他心算速度很快,这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掌握的。5位数乘1位数再乘1位数、2的18次方,这些题目的心算对他来说都没问题,可以马上说出答案,至于怎么算的,他说不出来,我们也搞不清楚,恐怕需要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2的18次方可以马上说出答案,正说明是背的。周玮自己都说了是挨个挨个相乘,“专家”却说“至于怎么算的,他说不出来,我们也搞不清楚”,这不是骗人吗?

他接受《三晋都市报》采访时,算的是2的81次方:

“周玮告诉记者,他最高能算2的81次方,一共25位数。他随意拿了一张纸,写道:2417851639229258349412352。25位数,没问题。记者还专门用计算器算了一遍,准确无误。在场的人无不叹服。”(http://sn.people.com.cn/n/2014/0123/c340887-20462288-2.html )

他算都没算,随手就写下了2的81次方的结果,说明是背的。既然能背下2的81次方的结果,除以2就是2的80次方,他却说算2的80次方要一个个乘,这不是在说假话吗?

由此可见,周玮只能心算一些简单的题目,而且速度不快,还会出错,这与2009年央视《走进科学》对他的测试结果相符。对那些听上去吓人的题目,例如16位数开14次方根,2的多次方,是靠背的。背的却说是一个个地硬算,这就是骗人了。那些“专家”在如此明显的事件中的弱智表现,让人怀疑他们要么自己才是智障,要么是在合伙欺骗。这不禁让人想起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场特异功能闹剧,简单的小魔术就能骗过很多科学家,而现在,简单的心算训练加上记忆就能让“专家”惊呼为“数学天才”。特异功能当时有一些著名科学家力挺,而现在在前台力挺“数学天才”的,只是几个副教授,还有一个姗姗来迟的院长。当时几乎全民相信特异功能,而现在网上则是一片质疑声。时代还是进步了。而现在吹捧“数学天才”的这些“专家”,也将会像那些力挺特异功能的著名科学家一样,成为笑柄。

2014.1.29.



我与崔永元的争论(续十四)

31 01 2014年

【崔永元】

肘子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臆造出”方黑方学”,不知大家感兴趣是因为百年才出这么个标本。其实它的骗术并不必江湖术士高明,只是脸皮更厚而已。如果非得找出区别,那就是骗子只是骗,而肘子骗还要耍流氓。

【方舟子】

“方黑方学家”不过是对像崔永元这种人的恰如其分的称呼。自称以摁倒我为人生奋斗目标,上网除了造谣、谩骂、攻击我就基本不干别的,还有比“方黑”“方学家”更恰当的叫法吗?崔永元只是入门才干了几个月,有的人已十年如一日天天如此,还有他学的。一帮人会恨一个人到这种地步,的确是百年不遇的怪现象。

【崔永元】

正规的科研机构都怕肘子,它胡乱告你就得认真查。查完没问题,它依然胡搅蛮缠。负责人会选择让大家远离肘子,安心科研。当然也有人迫于压力违心迎合肘子。一个机构维护不了自己工作人员的尊严,让步于一个流氓骗子,真是悲剧。这次,俺一定会痛打落水狗让肘子现形。

肘子耍流氓,男女老少都被它谩骂。 || 静若溪: 其他暂且不论,就打假朱毅这件事,肘子的地痞流氓逻辑显露无疑!谁要对转基因质疑肘子的矛头立码对准谁开炮且不依不饶还连及人家单位,这什么打假斗屎?

【方舟子】

崔永元这是又要当科研机构的发言人?我哪一次举报学术造假不是有根有据证据充分?有的造假者被处理,例如合工大杨敬安、清华刘辉、厦大傅瑾、北京化工陆俊,有的没有被处理。崔永元说处理这些学术骗子的机构是“违心”“维护不了自己工作人员的尊严”,他这是打算为学术骗子维护尊严?

崔永元说我攻击国家领导人,还说我说中国是中华骗子共和国(其实我是说国外有这种说法)。他以为现在还是文革,要告我一个“恶攻罪”借刀杀人?他不是早就置顶多日说我攻击国家领导人吗?不是有律师号称已经报警了吗?怎么公安、国安不来找?为避免被外星人征用,我这次就破例不附崔永元原微博了。

【崔永元】

肘子骂中国被揭明显变怂,这回也不链接原文了。你也就是跑到国外敢骂骂咧咧,你在国内骂一个试试?你也只敢骂慈悲为怀的佛教,你把所有宗教都骂骂试试?

【方舟子】

我作为战斗的无神论者,当然“骂”所有的宗教,“骂”得最早、最多、最狠的是基督教。崔永元竟以为我“只敢骂慈悲为怀的佛教”,不过看网上那些佛教徒对我的咒骂,可是一点也看不出“慈悲”。崔永元这种想借刀杀人搞政治迫害的,当然更与“慈悲”无关。

因为崔永元的微博指名道姓散布关于国家领导人的负面消息,我在评论该条微博时破例没有引用其微博,以免被搜狐外星人征用(即便如此,我那条微博被人转到新浪微博时也立即被删除)。我破例了一次,崔永元就说我不链接原文是“明显变怂”,那么崔永元在攻击我时从未链接我的微博原文,岂不是他自己从头怂到尾?

【崔永元】

肘子只做过黑基金,没做过阳光下的公益慈善,所以对此一窍不通。让你再瞎掰一段,法庭上给你上课。

【方舟子】

我没有做过任何基金,不管是黑的白的,都没做过。倒是崔永元的所谓“阳光下的公益慈善”,第一和慈善没有什么关系(“口述历史”算什么慈善?),第二绝大部分账目至今没有公开,小部分公开的也不清不明,何来“阳光”?他还想着上法庭上课,法院是他开的?

【崔永元】

看新闻,海淀法院受理讼案,于是去理发,理发师夸我头发好,可以出庭。

【方舟子】

崔永元现在值得骄傲的,也就剩他的头发了,不停地拿这说事。要是碰上个谢顶的法官,他还敢出庭吗?

【崔永元】

再发!

大洋彼岸的绅士

【评方舟子的“中华骗子共和国”】方舟子曾辱骂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华骗子共和国”,抹黑和诬蔑缔造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昨日竟抵赖谎称“我是说国外有这种说法”。试问方舟子,你一个扯着正义旗帜专营欺世盗名勾当的假斗士,有何资格侮辱全国人民为骗子?又有何脸面因崔永元斥你为骗子而恶人先告状?

【方舟子】

韩寒去跟马英九“久仰5秒”,有人评论说韩寒代表的是“中华围脖民主共和国”,我纠正说他代表的是“中华骗子共和国”,有阅读能力的人都知道这是在讽刺骗子集团。崔永元却说我是在辱骂中华人民共和国、侮辱全国人民玮骗子,难道他认为韩寒去与马英九“久仰5秒”,是代表中国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去的?

【崔永元】

三打白骨精。

谢佑平: 哈哈。原告不一定嬴,被告不一定输。长打官司的人应该最清楚。

【方舟子】

用论文行贿检察官、大面积学术造假被我揭露过的复旦大学法学教授谢佑平跳出来与崔永元一唱一和,对朝阳法院的离奇判决幸灾乐祸,这不是意料中的吗?

【崔永元】

是吗?麻烦你上农业部网站上查一查有没有人非法种植转基因水稻? || 眼睛乌珠: 崔永元不懂装懂反对转基因被掌脸后,找个知情权来下个台阶吧!转基因所有审批监管内容农业部网站一直是公开的!

【方舟子】

原来崔永元不是要找政府部门要知情权,而是要找非法的人要知情权。有人违法,最多只能说明政府监管不力,跟知情权有什么关系?

【崔永元】

没这么复杂,就是骗子流氓。 || 宁财神: 表述不准确,重说一遍 : 方舟子概括起来,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厚黑学为代表的糟粕,和中国现实生活中法律不健全政治不透明的阳奉阴违的官场文化,以及现代文明中的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纯商业逐利模式的大杂烩。

宁财神

准确的概括方舟子,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代表厚黑学,和中国现实法律不健全政治不透明的阳奉阴违的官场文化以及整个世界现代文明中的糟粕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纯商业利益驱动的典型代表。

【方舟子】

崔永元转腾讯宁财神骂我的微博,结果正版宁财神声明腾讯宁财神是假冒的(用了宁财神的头像),他本人不敢招惹我。这算不算是崔永元抱错了大腿?冒牌宁财神声称要出钱让我吃一辈子转基因大米,我正准备找宁财神要钱呢,这下找不到金主了,崔永元愿意替冒牌宁财神赞助吗?反正他有公益基金。

【崔永元】

|| 大洋彼岸的绅士: 方舟子,你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的虚假头衔在河南大学举办讲座,为何被揭后才匆忙发文进行狡辩?上海交大何士刚多年来涉嫌捏造履历并将博士后夸大成哈佛医学院/HHMI研究员,为何你对如此大假视而不见?你的“较真”精神在哪里?你究竟是打假还是护假?

【方舟子】

2005年我和当时是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的何士刚一起去河南大学做讲座,写海报的工作人员想当然地以为我也是生物物理所的人,海报贴在校园内,我没见到,等讲座完了,去办公楼和学生座谈时,我才注意到该海报。我当时做过澄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00n7.html 。邀请我的生物系老师当然知道我不是生物物理所的人,讲座开始时介绍我也没有那么介绍。崔永元说我冒充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好像以为谁都和他一样以教授头衔为荣似的,这就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崔永元】

肘子认识的世卫组织不是这种观点。

南方周末

【世卫组织:“转基因食品应该进行具体个案的严格风险评估”】阿瓦艾达拉供职于世卫食品安全与人畜共患病部门,她其中一个研究领域是转基因。“我们并没有一个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总体说法。WHO的态度是,转基因食物应该进行具体个案的严格风险评估,包括上市前和上市后。”http://url.cn/OakmJi

【方舟子】

该世卫组织工作人员后面还有话:“我们WHO知道现在市场上的转基因产品经过了严格的风险分析程序,因而它们是安全的。”“南方周末:你是说现在市场上所有的转基因食物经过了评估过程,我们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了,是吗?阿瓦艾达拉:是的……那些产品都经过了严格安全性检测——否则是无法进入市场的。”这些话被崔永元和南方周末微博给吞了。这个观点和我引述的WHO官方文件观点没有任何区别,也和我的观点没有任何区别。WHO和我的观点一直是,已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而崔永元以及其他反转控认为已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也是不安全的或有疑问的。崔永元想通过对WHO观点断章取义来误导众人,再次抱错了大腿。

【崔永元】

既然选择了与肘子恶势力挑战,一百个诉讼也不怕。

【方舟子】

那就请崔永元再多诽谤一些人,我们一起创造条件让崔永元成为史上被诉侵害名誉权最多的全国政协委员。

【崔永元】

可以这样理解。 || 又见5毛: 世卫组织的观点很清楚:转基因在米国安全的,在其他国家不一定安全。

【方舟子】

世卫组织说:“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产品均已通过由国家当局开展的风险评估。这些不同的评估在总体上遵循相同的基本原则,包括环境和人类健康风险评估。这些评估是透彻的,它们未表明对人类健康有任何风险。”http://t.itc.cn/yjU 原来在崔永元的心目中,“国际市场”只指“美国市场”,“国家”只指“美国”。

【崔永元】

骗子的骗术并不高,脸皮再厚也嫌薄。

大洋彼岸的绅士

【网络畸骗方舟子(四):“生物医学出身”考】方舟子经常凭借谷歌+百度+雅虎问答,将自己装扮成史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和数学家等,如为了诋毁中医,竟给自己封了一个“生物医学出身”头衔。试问方舟子,你真的是“生物医学出身”吗?难道你所谓的“鸿鹄之志”,就是为了充当“中国第一骗子”?

【方舟子】

崔永元转“方学家”文章,引英文维基对“生物医学”的定义,说生物医学不是我研究过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说我自称“学生物医学出身的”是骗人。但英文维基的“生物医学”词条后面明明说:“它包括许多生物医学专业和领域,例如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http://en.wikipedia.org/wiki/Biomedicine 崔永元欺负大家像他一样不懂英文吗?“骗子的骗术并不高,脸皮再厚也嫌薄”这句话,崔永元还是自己留着吧。

【崔永元】

|| 曹明华2010: “生物医学” 跟“生物化学”区别非常大。我本科是生物医学工程,5年时间有1年半在上海医科大学学临床~从上海交大搬去医科大学住的。这绝不是听几堂课,更不是像“方科学”那样搞个网络搜索,“网络坐诊” 就自以为懂“生物医学”了 ||

【方舟子】

崔永元找了个已被多次证明的学术骗子曹明华来证明“生物医学”跟“生物化学”区别非常大。生物医学是各个与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相关的生物学专业的统称,这个骗子以为是生物医学工程呢?崔永元看不懂后面多了工程两字?比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如果研究的是植物,当然不属于生物医学领域,但是如果研究的是动物、人类,有应用于医学的可能性,就属于生物医学。饶毅几年前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时,北大发的新闻通稿是:“饶毅教授到任,是我国历史上在生物医学界第一次招聘到已经在海外功成名就的科学家、第一次招聘到国际名牌大学生物医学领域的讲席教授。”崔永元、曹明华现在要跳出来,研究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的饶毅冒充“生物医学领域”科学家、讲席教授。

【崔永元】

所以我说,大家去日本看一次,胜过我做100个纪录片。 || 编剧赵华: #转基因五毛#骗子@方舟子 看到日文写着:“不分是否 #转基因#,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的照片就以为捞到稻草了。若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算谁的证据?小崔的? 呲牙 || 鬼故事集:

梦梦

这是日本便利店的食品 无论是饮品 甜品 油炸食品 甚至日本人离不了的纳豆都有标识”遺伝子組み換えでない “意思是非转基因 我翻遍了超市所有关于豆制品的成份,客观的说目前没发现有转基因标识的产品。在这留学的两年里我也从没见到超市有转基因 @崔永元-实话实说 大洋彼岸的绅士 编剧赵华

|| 大洋彼岸的绅士: “遺伝子組み換えでない ”翻译成中文就是“非基因改造”或“非转基因”。

梦梦

崔叔叔好 博士叔叔好 ,我在日本留学所以我觉得我对日本人吃不吃转基因食品有发言权 日本人他们真的是不吃 他们食品都得标的清清楚楚 尤其豆制品 奶类制品 甚至薯条有时都得标明 我挺你们 加油 肘子真的是害人编剧赵华 @崔永元-实话实说 大洋彼岸的绅士 @韩寒 精

【方舟子】

已经有那么多在日本的网友贴出了他们在日本买到、看到的转基因食品,崔永元还在那里借一个新注册的方黑马甲之后在那里造谣说日本人“真的是不吃”转基因食品,证据是有的日本食品标着不含转基因成分。美国、中国也都有食品标注不含转基因成分,崔永元是不是要说美国、中国也没有转基因食品?

【崔永元】

谁要不想过好春节,可以试试和肘子讲理。

【方舟子】

崔永元这是在哀叹自己过不好春节了?天天在那里造谣、诽谤他人,自找的。倒是应该感谢他的表演又让我们可以过上一个让微博充满笑声的春节。

【崔永元】

你可以谷歌一下”肘子 “,结果也不会是人。|| 曹明华2010: 我怎么一查就查到:“Moms across America” 看到了吗?这就是在美生活过20年的人教你怎么google。这点毫无变通能力都没有!还能靠google 来打假?难怪”肖氏反射弧“英文不会查,就说不存在||

曹明华2010

(方舟子:我google了一下Mama across America,出来的就只有南方周末采访崔永元的网页,没任何其他网页)果然,方舟子看家本领就是只会在网上google。而小崔是真正深入到这些美国妈妈们中间去的。等这些妈妈的采访片子播出了,方舟子看完后不知还会不会说:因为我google不到, 所以这些妈妈们不存在?

【方舟子】

崔永元自己把Moms across America写成Mama across America,还要怪别人不会搜索不到,对了,他不懂英语,以为美国人叫妈妈也是mama。我在文章中说了:倒是有一家叫Moms across America的反转非正式组织(未注册),是有机食品推销组织,其赞助者包括多家有机食品商。她们把自闭症、过敏、艾滋海默症、哮喘、自身免疫疾病、癌症、不育、躁抑症、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疾病都归为“美国食品中80%含有转基因成分),声称改吃有机食品就可以让这些疾病都消失。

【崔永元】

《肘子给大家拜年了!》:肘子新春寄语:相信方科学的网友们,大家过年好!方科… #长微博#http://url.cn/LYgfkf

【方舟子】

这算是崔永元憋了一个月的三句半的升级版?除了把各种谣言复述一遍再骂骂街之外,还能有什么?我给改几个字:春天年年来人间,网上网下乐翻天,老吹调查转基因,不圆。



评崔永元在南方周末的呓语

30 01 2014年

《南方周末》在2014年1月23日刊登了一篇对崔永元的长篇专访《如果是场赌博,他押对了吗?崔永元实话实说转基因》(记者 鲍小东 朱红军),篇幅长到刊发时要做删节,只在网络版登出全文。《南方周末》一如既往地以造谣、抹黑我为己任,例如在导语中如此说:

【南方周末:(崔永元)对于方舟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战终于演变成了“文革式”的骂战。】

只见到崔永元对我搞文革(说我攻击国家领导人什么的),除了长着氪金狗眼的黑方周末,谁还见过我对崔永元搞文革?而且还是我先这么干的?黑方周末之无耻,创记录了。

该专访之精华,在于崔永元的“实话实说转基因”。以《南方周末》惯于为了自己的目的歪曲被采访者言论的“口碑”,人们当然可以怀疑它是否忠实记录了崔永元的话。不过,崔永元自己在微博上推荐了这篇专访,可见他本人是认可这篇专访的忠实性的。那么我们就来逐条欣赏崔永元在该专访中的呓语。

【崔永元:就是从一条微博开始的。当时(2013年9月8日)我在网上浏览新闻,看到转基因食品试吃活动,方舟子说要创造条件让国人都吃上转基因。我一听这话就反感,因为我从“文革”过来,就烦人说非得干什么。我就发了一条微博说,公众有吃和不吃的权利。当然他现在改口了,说什么“让想吃转基因的人都吃转基因”,他要这么说我估计当时就不吱声了,又跟我没关系了。】

我在转基因玉米品尝会的发言,有视频,有录音,有很快就整理出来并在网上刊登的文字记录(该记录最初发在基因农业网和我的新浪博客上,最近我将它转到百度百家:http://fangzhouzi.baijia.baidu.com/article/3362 ),我说得清清楚楚,由于反转控攻击我们搞品尝会只吃一两次不能说明问题,“有种天天吃转基因食品”,我说我们是想天天吃,但目前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让我们能够天天吃到转基因食品,这是对参加品尝会的人说的。媒体报道时出现偏差,变成了“要创造条件让国人能够天天吃到转基因食品”,我在微博上纠正过。崔永元到处造谣说我要逼他吃转基因食品,现在又造谣说我后来改口。再好的东西,他不吃,谁逼他吃?他又不是我儿子。如果他只是要争没人剥夺他的不吃转基因食品的权利,他传播各种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谣言干什么?他跑美国、日本做“调查”干什么?难道是要去美国、日本争权利吗?

【崔永元:我最早转的那些关于转基因的微博中,连点名骂我的,而且骂得非常难听的,我都转了。我觉得作为一个职业记者就应该公正,把支持的、反对的声音,都放在我的微博上,让大家看看。是谁把我逼到不能转发支持转基因观点的境地的?】

崔永元最早关于转基因的微博,我全都收录,都是反转的谣言,有谁见过他转过反对的、骂他的?又有谁逼他不能转发支持转基因观点的?难道是被反转控逼的?

【南方周末:因为软肋,你说为此请教了很多专家,都是哪些专家?
崔永元:蒋高明、佟屏亚、陈一文、顾秀林等等。还有很多人联系上我,用各种方式提供资料给我。我说你们都用化名,省得被纠缠,我一个人出面。】

蒋高明是搞生态农业的,佟屏亚原是记者,退休前在农科院搞“战略研究”,陈一文学机械出身,“研究”水变油、地震预测,顾秀林是“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这些就是崔永元请教的研究转基因的“专家”。他还有很多“专家”,不过都是匿名的。

而崔永元特地拿出来说的三个反对转基因的美国科学家,一个是研究艾滋海默症的(崔永元此前曾造谣说此人是我的老师,这回不好意思这么说了),一个是退休物理学教授,一个是声称发现“不明病原体”成为美国学界笑柄的退休植物病理学教授,哪一个是转基因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关于转基因的言论,有何专业性可言?

【崔永元:我在日本费尽周折,一件转基因食品都没买到,我们甚至采用了网购,都买不到。】

    在日本的网友们纷纷亮出了他们家中买到、在超市看到的标有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崔永元会不会说:“写的不是汉字‘转基因’。”?这里还有篇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是世界第一的转基因进口大国,但本国不生产,日本农民面对来自低成本的转基因作物的竞争很痛苦。http://www.huffingtonpost.jp/2013/08/13/dna_tpp_n_3749775.html

【崔永元:国内的挺转派不是说转基因已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广泛种植了吗,那为什么在日本商业化种植的只有蓝色玫瑰?我觉得这说明一些问题。】

截至2012年共有28个国家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并没有人把日本包括在内。日本并非农业大国,玉米、大豆主要靠进口,棉花全部靠进口,这三样作物恰恰是转基因最成功的,但非转基因的同类作物日本也不种或种得很少。所以日本没有种转基因作物,有什么奇怪的?崔永元想说明什么问题?

【崔永元:美国大使馆推荐一个学者给我,叫马蒂纳,是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她是科学家,支持转基因。这是我的第一个拍摄对象。采访完我就特别疑惑,难道有一本支持转基因的宣传手册吗?为什么所有支持者说的都是一模一样的?】

崔永元到处找人问: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科学家告诉他是圆的。采访完之后他就特别疑惑,难道有一本支持地球是圆的宣传手册吗?为什么所有地球是圆的支持者说的都是一模一样的?

【崔永元:我在美国调查期间,一个朋友转告我说,美国政府想跟我联系。然后就联系了,对方想邀请我来华盛顿,让我了解所有想了解的情况,让我全面地了解转基因。我还写了一个微博夸人家政府。但时间来不及了,我要回来录节目。我说,我一个月以后会再来。】

一个中国前央视主持人,在洛杉矶超市揪着店员问有没有zhuanjiyin,美国政府马上就知道了,而且还辗转托人邀请他去华盛顿了解他所有想了解的情况,中国政府高官、大科学家都没这待遇。我在美国这么多年,还没有听说过有这么神秘、殷勤的联邦政府部门。是移民局吗?

【南方周末:这次采访到了美国政府吗?
崔永元:没有,因为他们拒绝了我的采访。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采访完美国大使馆推荐的马蒂纳,可能觉得我采访的时候倾向性特别强。】

崔永元采访了加州大学一个没什么名气的科学家,美国政府马上就知道了其采访的内容,而且对其态度来个大转弯,从主动邀请他了解他想了解的所有事情变为拒绝其采访要求,是因为FBI对崔永元搞了窃听,还是因为FBI在崔永元身边安插了线人?崔永元应该找其心理医生探讨一下是为什么。

【崔永元:我在采访美国科学家的时候,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我都能从他们那里听到“我不了解”。有一个科学家居然说了六次“我不了解”。敢于说不了解,这才是科学态度。】

“你知道我是谁吗?”“我不了解。”“知道我得过国际大奖吗?”“我不了解。”“你听说过zhuanjiyin吗?”“我不了解。”“知道不明病原体吗?”“我不了解。”“知道美国政府对我的行程了如指掌吗?”“我不了解。”“知道我的公益基金花了多少钱吗?”“我不了解。”

【崔永元:我去美国做了两次调查,第一次去了五天,去超市,售货员都不知道什么叫转基因。第二次是去的时候,有些超市非转基因的标识出来了,这中间只差了一个月。(崔永元给记者出示他用手机在美国超市拍摄的照片,照片显示,非转基因食品的货柜上标识着”Non GMO”的字样,即“非转基因”。–记者注)】

事实上崔永元第一次去美国“调查”时发的超市食品照片上面就有NON GMO标识,只不过他不认识,闹了笑话。所以不是因为过了一个月美国超市特地为崔永元贴非转基因标识了,而是因为过了一个月在我们的教育下崔永元认识他手上拿着的NON GMO是什么意思了。

【崔永元:我最初的想法就是想把他们的声音全都释放出来,无论是FDA还是美国农业部,我甚至跟他们说,你不用派什么高级官员,只要能代表政府的声音就可以了。最后呢,他说,我们不是什么采访都接受。我就跟助理说,向他们提出严正抗议,是你们要请我去的,不是我找你们的;以后,你们如果邀请我,我也会告诉你,我也不是什么国家政府都采访的。】

谁代表美国政府邀请崔永元了?是奥巴马吗?把美国政府的邀请函亮亮,把他们后来如何拒绝的信函亮亮,把抗议信亮亮嘛。崔永元还对美国政府“提出严正抗议”,他以为自己代表中国政府啊?还梦想着美国政府以后会求着他采访,美国政府知道他是谁啊?哦,也许移民局的知道。

【崔永元:我们偶遇一个叫做Linda的美国人,她告诉我们,她得了癌症,医生劝她吃有机食品,吃了以后也没做化疗,就好了。这是我们采访中遇到的,当然要记录下来了,信不信由你。】

我们碰到一个叫做陈一文的英籍华人,说他能预测地震,能让水变油,能用有机食品治百病,信不信由你。

【崔永元:有一个叫“妈妈纵横美国(Mama across America)”的反转组织。我问她们,科学家们、美国FDA都说转基因食品没有问题,为什么你们觉得有问题?她们脸都涨红了,非常愤怒。她们给了我们一百个人的名单,都是可以到法庭作证的,告诉你转基因食品对身体健康有害。】

崔永元找的翻译能把Mama across America(美国各地的妈妈)翻译成“妈妈纵横美国”,难怪美国科学家不停地说“我不了解”。我google了一下Mama across America,出来的就只有南方周末采访崔永元的网页,没有任何其他网页。这是一个秘密抵抗组织让崔永元给挖掘出来了吗?倒是有一家叫Moms across America的反转非正式组织(未注册),是有机食品推销组织,其赞助者包括多家有机食品商。她们把自闭症、过敏、艾滋海默症、哮喘、自身免疫疾病、癌症、不育、躁抑症、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疾病都归为“美国食品中80%含有转基因成分),声称改吃有机食品就可以让这些疾病都消失。

【崔永元:这个例子可以反驳“美国人放心地吃了二十年”。我现在给你找出一百个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有害。凭什么说放心?】

这个例子可以反驳“美国人放心地喝了牛奶几十年”。我现在给你找出一百个人认为喝牛奶有害。凭什么说放心?

【崔永元:比如说没有一个人吃了转基因得病,要我就问,吃了转基因有病是什么症状,如果你连症状都不知道,你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有人做过流行病学的跟踪调查吗?把数据拿出来看看。】

比如说没有一个人吃米饭得病,要我就问,吃米饭有病是什么症状,如果你连症状都不知道,你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有人做过流行病学的跟踪调查吗?把数据拿出来看看。

【崔永元:有科学家说,世界上没有一种食品是绝对安全的。你觉得这是科学家说的话吗?这是哲学家说的话。】

食品的安全性是个相对的概念,这是科学常识。认为世界上有一种食品是绝对安全的,那不是科学家说的话,是电视主持人说的话。有请电视主持人举出一种绝对安全的食品。是有机食品还是肥肉?

崔永元前面一直强调自己是个“职业记者”(“我觉得作为一个职业记者就应该公正”“作为一个职业记者,这两件事都值得去干,所以他们约我采访让我很兴奋。”),到最后突然说:“这么多年当主持人,没上一线了,当回记者过把瘾。”原来他这个“职业记者”是客串的,多年来就过了这么把瘾,难怪意淫得这么厉害,真把自己当成了号令天下的无冕之王,很爽是吧?

2014.1.27



“笔画达人”是不是天才?

28 01 2014年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在把一个智障患者包装成“数学天才”之后,又推出了一个经营小卖部的“扒鸡大妈”当“笔画达人”,向她念一句话,她略作思索就能报出这句话的汉字的笔画总数。节目的“科学判官Dr.魏”魏坤琳声称“扒鸡大妈”可能患有艾斯伯格症候群,又称学者症候群,他需要带她做个测试,测试之前,“我作为科学家没法打分”。

这个说法很奇怪。江苏卫视品牌推广总监在对我破口大骂之后曾声称,魏坤琳代表的是一个由院士、特聘教授组成的强大科学团队,打不打分怎么又由他一个人现场决定了呢?上场选手不是都预先挑选、评估过了吗,怎么真上场了又不给打分了呢?上次魏坤琳也说周玮患有艾斯伯格症候群,给他打了满分,为什么这次怀疑“扒鸡大妈”患有艾斯伯格症候群,就不给打分了呢?

实际上艾斯伯格综合征和学者综合征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疾病。艾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全部都是自闭症患者,学者综合征患者又叫做“智障天才”、“白痴天才”,大约一半是自闭症患者,剩下的也有其他方面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有社交和沟通上的障碍。但是“扒鸡大妈”在节目中的行为表现完全正常,甚至可以说非常开朗,在社交和沟通上不存在障碍,怎么可能是艾斯伯格综合征或学者综合征患者?可见魏坤琳只是知道一个术语就胡乱套用,根本就不具有艾斯伯格综合征和学者综合征的常识。这也难怪,别看魏坤琳打着的是“北京大学心理系副教授”的招牌,开口闭口“科学家”,其实他是研究运动控制和运动康复的,其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包括对艾斯伯格综合征和学者综合征的认识,并不具有任何专业性,说不定比一般人还差。幸好“扒鸡大妈”听不懂魏坤琳说的术语。如果他通俗地说是“白痴天才”,大妈可能就要上去打他耳光了。人家不过是背背汉字笔画上节目玩玩,楞给“科学家”说成是白痴。

我在2011年也接触过一个“笔画达人”,是个男保安,他号称能在一秒钟之内报出任何汉字的笔画,在其他电视节目上的表演非常成功,也被称为“天才”。我当时在贵州卫视参与制作一档专门揭露各种“天才”、“超能力”的节目“亮剑”,这个“笔画达人”也被请到录制现场,第一关让他看写在黑板上的常用汉字,他果然能不假思索地写下各个字的笔画数,全部正确。第二关我拿出罕见字、不规则字、错字、西夏文(结构仿汉字的方块字),他就懵了,要么花十几秒才报出一个字的笔画数,要么回答不出来。最后他不得不当场承认是背的,练出来的,不是什么“天才”。

“扒鸡大妈”还不如这个男保安,她不是看字而是听字,这就保证了都是些比较常见的字,背的范围缩小了很多。她的反应速度也较慢,可能是因为还需要做简单的加法运算得出笔画总数。有一道题还答错了,把总笔画数87说成了89,可能是因为在背的时候写错了字,把11画的“捭”错写成12画(右边的一撇写成了一竖一撇)。一个汉字的笔画数是人为定下的,个别汉字的笔画数还有争议,它不是天然存在的东西,不可能有人天生就能知道汉字笔画数,必然是后天训练、记忆的结果。

常用汉字不过三、四千字,结构有一定的规律帮助记忆,把常用汉字的笔画数全部背下来,并不需要什么超能力、天才。有很多人能背几千个汉字的电报编码、四角号码、五笔编码等等,那比背笔画数难多了,在魏坤琳看来,这些人岂不更应该是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

魏坤琳自称是“科学家”,却不懂得做实验要有对照,测试要用盲法,连基本的科学思维都没有,只会在那里乱激动、瞎嚷嚷。我用一个简单的对照试验就揭穿了“笔画达人”,在“亮剑”的其他节目中还通过设计对照、盲法测试揭穿了其他“天才”、“大师”,到最后没有哪个“天才”、“大师”敢上我们的节目,节目也就办不下去了。有人说“最强大脑”应该请我去当“科学判官”才对。开什么玩笑,我要真去了,这个节目还办得下去吗?他们是要吹捧天才的,这种愚弄观众而不是开启民智的娱乐节目,还是让Dr.魏去那里装“科学家”比较合适。

20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