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等部门的专家们自己先要有科学素养

23 04 2016年

科技部等20个部门制定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号称是“经组织专家研究,在部分省(市)试点测评,并广泛征求部门、地方和社会各界意见,在形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制定的,要求全社会据此学习、培训,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然而里面的错误比比皆是。我们先来看一些事实错误。

【(45)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专家们对此的认识还停留在19世纪,以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实际上有很多物质并不是由原子组成的,而是由比原子更小的基本粒子组成的,比如中子星、黑洞,它们都不是由原子组成的。

【(48)知道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能描述牛顿力学定律,能用它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专家们对此的认识还停留在伽利略之前的时代。“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那是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说法,早就被伽利略推翻了。学过初中物理就知道,运动并不需要力,改变运动状态才需要力,牛顿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讲这个的。专家们要大家能描述牛顿力学定律,自己却不知道牛顿力学定律在讲什么。

【(49)知道太阳光由七种不同的单色光组成】

专家们对此的认识还停留在牛顿的时代。牛顿认为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蓝靛、紫七种不同的单色光组成,那是因为他认为“七”是一个神秘数字,太阳系有七个天体(当时的认识)、一星期有七天、音符有七个,所以颜色就要有七种。这种划分当然是非常主观的,比如一般人是分辨不了蓝光和蓝靛光的,所以现在通常只说六色光。这些颜色的光也不是“单色光”。物理学上说的单色光指的是单一频率的电磁波,太阳光含有无数种单色光。

【(60)知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为一日,形成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形成四季更迭;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月,伴有月圆月缺。】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这是公历;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更准确地说是月相变化周期)为一月,这是阴历。公历的月和月球公转周期没有关系。专家们是要大家恢复使用农历?

【(69)知道生物可分为动物、植物与微生物】

把生物分成动物、植物与微生物,那是十九世纪的分法。微生物不过是微小生物的统称,并不是一个生物分类,微小的动物、植物也可被归为微生物。生物怎么精确地划分大类(界),还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但一般人至少也该知道生物可分为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细菌这几大类。

【(72)了解遗传物质的作用,知道DNA、基因和染色体。】

遗传物质不就是DNA和RNA嘛,还要大家怎么“了解遗传物质的作用”?是不是专家们自己不知道什么是“遗传物质”?

【(75)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生理现象,知道心、肝、肺、胃、肾等主要器官的位置和生理功能。】

专家们忘了最重要的器官——大脑,难怪这么无脑。

再来看看观点的错误。

【(9)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

提起阴阳五行,大家想到的可不是什么唯物论,而是风水、算命。某个大人物死了,就天地同悲、巨星陨落、阴雨连绵,这就叫天人合一,这是唯物论吗?当然不是。关于格物致知,有个很著名的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对竹子思考了七天七夜,想从竹子里格出什么道理,没格出来,病倒了。这是唯物论吗?也不是。关键是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这些哲学思想观念和科学素养能扯上什么关系啊?说是文化素养还差不多。科学是没有国界,没有文化属性的。外国人不懂什么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难道就都没有科学素养了?

【(87)了解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疗手段,与西医相比各有优势。】

“西医”是俗称,在这么严肃的文件中应该叫“现代医学”。中医与现代医学相比是不是有优势且不说(如果真有优势早跟现代医学一样风行全世界了),关键是了不了解中医药和有没有科学素养能扯上什么关系啊?外国人不了解中医药,难道就都没有科学素养了?科学界很多人在批评中医药,是不是他们都没有科学素养?

【(20)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农医天算以及近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这也属于文化素养,跟科学素养无关。

同样:

【(5)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科学和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许对认识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认识自然、发展科学和技术能有什么作用?外国科学家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是就妨碍了他们认识自然、发展科学和技术?

还有像:

【(6)知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能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32)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是检验科学真伪的重要手段。】

这属于中国官方哲学的内容,与科学素养无关,用来作为政治素养的基准还说得过去,用来作为科学素养的基准就莫名其妙,等于说不承认中国官方哲学的人,就没有科学素养。世界上大部分科学家岂不都没有科学素养?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中医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辩证法……如果这也叫科学素养的话,那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素养。

这么多权威部门组织专家搞出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却充斥着科学常识错误,充斥着与科学无关的东西,说明这些专家自己就没有科学素养,他们首先就应该成为科普的对象,可见要提高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多么艰巨的使命。

2016.4.23.



谁去参加肖传国的晚餐?

21 04 2016年

xiaochuanguo6.jpg

(后排:左1吴飞鹏,左3张生家,左4刘兵,左5王志安,左6肖传国,左7吴宝俊,右1田松,右2蒋劲松。前排:左1吴彤,左2叶菁(龙晓阳),左5夏嫣(杨虚杰),右2潘颖。)

“堂堂央视记者”王志安同志发了条微博,肖传国做了回应,我们才知道肖传国近日“巡视”北京,与王志安共进晚餐,筹划在“调查安保资金”之后下个阶段要怎么对付我,同时宣布自己成了“亿万富翁”。随后晚餐照片流出,我们才知道原来是个“武林大会”,除了肖传国、王志安这两个并肩而坐的主宾,还有众多陪客,总人数达18人之多。经过各个网友辨认,参加者能被认出的有这些人:

肖传国、夏嫣夫妇。按:在肖传国因雇凶被抓之后,夏嫣曾接受采访,造谣说肖传国是因为我侮辱她才雇凶。

王志安,“调查安保资金”的马前卒。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师刘兵、蒋劲松、吴彤,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师田松。这些都是十几年前被我揭露过的“反科学文化人”,肖传国不久前还对这些“反科学文化人”在其落难时的力挺感激涕零:“2010年9月20号我被方舟子为之分忧的周/永/康党逮扑并全国游街示众时,以刘华杰为首的这几位教授居然逆潮流而动,公开大声为我这全中国历史上最坏、最黑、最可恨的囚徒鸣冤叫屈,全力支持。更有甚者,我被判刑后,刘华杰等几位居然还去监狱看我继续支持我这坏人。当然,他们的计划没有得逞:不是直系亲属谁让你看?!最后几位只好待我刑满释放那天早上守在监狱门口接我这刑满释放犯。我出狱后,南下深圳办肖传国医院,现在医院市场估值2个亿;马上要在北京、成都、上海、哈尔滨办肖传国医院连锁上市;由于又救了成百上千病人,更由于周/永/康倒了方舟子臭了真相出来了,我似乎变成了好人(至少科学网大多数网友们现在同意我是好人吧?),可是,刘华杰、刘兵、田松、曹彤等却好像人间蒸发了。蒋劲松在我刚出狱时还在网上多有鼓励,现在也只顾讲科学不理我了。他们成天满世界到处飞,到深圳也躲开我。显然:当我是坏人时,刘华杰、刘兵、田松、曹彤、蒋劲松和我紧密抱团;当我成好人了,刘华杰、刘兵、田松、曹彤、蒋劲松和我划清界限;结论:刘华杰、刘兵、田松、吴彤等不是好人。蒋劲松也够呛。他妈的!你哥几个快来深圳喝酒啊!茅台都放臭了!”肖传国这一撒娇,这几个“哥们”赶快去拜见肖传国了。不过为首的刘华杰为什么没去呢?

吴宝俊,肖传国被抓时他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读理论物理专业博士,以“医学专家”的身份发表大量的网文为肖传国鸣冤,声称肖传国遭到我的迫害。

吴飞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曾经在科学网肖传国博客后面留言吹捧肖传国,据说该留言因为骂饶毅、施一公是骗子被科学网编辑删了,宣布退出科学网,肖传国也扬言要退出科学网:“如果飞鹏兄不回来,这是我在科学网倒数第二篇博文。希望小编们道个歉,希望飞鹏兄别和小孩子们计较。 ”不过后来两人还是继续在科学网上演双簧。例如2013年美国NIH因无效果且不安全而终止“肖氏手术”临床试验时,肖传国谎称是因为NIH已经认定肖氏手术安全不用再做临床试验了,吴鹏飞就凑上去献媚:“祝贺。今天我遇到的最高兴的事情了。”

上述都是跟肖传国有渊源的,都是当过肖传国吹鼓手的。难怪有人说是“恶人大会”。此外还有:

潘颖,《赛先生》编辑。此人与肖传国的关系不清楚,不过我们也明白了为何《赛先生》经常出现反科学、伪科学的文章了。

张生家、叶菁夫妇,原是清华大学的教师,去年闹出抢发论文的丑闻后被清华大学开除了。本来对张生家夫妇与北大谢灿的纠纷谁是谁非还不好判断(我还登了张生家的学生写的辩护文章),现在清楚了。有底线的学者谁会去朝见雇凶杀人的罪犯啊。

可惜还有六个与会者没能辨认出来,没法给他们来个立此存照。最后录网友“阳光照耀大榕树”的配图打油诗一首:“堂堂锤子相见欢,觊觎安保血蚂蟥。学术骗子齐上桌,砸嘴称赞粪坑香。”

2016.4.21.

更正:
据读者反映,其中两人辨认有误。照片中的“夏嫣”应是杨虚杰,反科学文化人的同伙,十几年前担任《科学时报》编辑期间就组织过一批攻击我的报道,现在不知在何处公干。照片中的“叶菁”应是张生家的学生龙晓阳,强发论文丑闻中的另一关键人物。特此更正。2016.4.30.

 



也说说特朗普和马云是不是大学教育的目标

11 04 2016年

在博鳌论坛举行的“大学校长对话——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分论坛上,耶鲁大学校长Peter Salovey在发言中引用了马云的话,似乎认为马云可以教导我们如何进行高等教育。这引起了享受校长待遇去参加会议的北京大学教授饶毅的异议,在发言时说:

【苏校长刚讲的故事,高盛公司欢迎耶鲁的英文专业毕业生,他们能说会道、还会交朋友,学校应该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听起来很有道理。让大学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成功,对很多学校和家长来说,可能是大学教育的目的。但是,像耶鲁或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也应该以毕业生在社会上“成功”为教育的目标吗?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你们美国应该是很成功,正如马云在我们中国很成功,至少目前看来他们两人在权力和金钱方面非常成功。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确实经常出现个人无需具备太多的智识积累,就可以在今天的社会获得成功的例子。现实简单而庸俗:靠耍嘴皮子可以获得权力,改变商业模式也可以获得金钱。但是,我们所有的大学都应该为培养这样的人而自豪吗?所有的大学应该将培养这样的成功人士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吗?】

虽然说得很委婉,但饶毅显然认为大学不应该将培养特朗普和马云这样的“成功人士”作为追求的目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写了一篇《和饶毅商榷:大学教育的目标凭什么不能是特朗普和马云?》,文章非常长且没有条理,大部分内容都与话题无关,我努力了几次都没能读下去,不过有几句话我倒是很同意:

【大学应该主要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社会的现实就是普遍缺乏科学精神和“泛”科学化共存,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是社会的主流,……如果科学精神能够深入到整个社会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追求科学规律的理想主义有可能会普遍地得到认可和实践,那么中国完全可以在科学方面也成为世界第一,……】

也就是说,张双南认为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对于中国来说这个目标尤其显得迫切。那么马云和特朗普是不是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呢?

马云拜过“活神仙”李一,曾经如此吹捧他:“李一道长他的才华,他的技艺,他的融会贯通,我觉得是一个奇迹。就是有人跟我说,往往是几百年才有可能出的一个奇才,李一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奇才。”马云还拜过王林“大师”。马云虽然会赚钱却非常迷信,被各路“大师”骗得团团转,还迷信风水,正是中国社会普遍缺乏科学精神的体现,能够说是具有科学素养吗?马云身为大自然保护协会全球董事会董事,却参与很不环保的高消费狩猎活动,能够说是具有人文精神吗?特朗普否定全球气候变暖,也说明了他不具有科学素养,他那些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的奇葩言论,更说明他不具有人文精神。

赚到大钱,被人们视为“成功人士”,也许算得上在社会上很成功,特别是在一个拜金的社会。但是社会的成功未必就是教育的成功。有很多大富豪并没有上过大学或者大学没有毕业。而一个大学毕业但不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精神的“成功人士”,只是意味着大学教育的失败。大学教育不仅不应该以特朗普和马云为目标,而且应该把他们作为反面教材,以之为戒,教育学生,一个人如果没有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即使能赚到再多的钱,也是一个失败者,是穷得只剩下金钱的失败者。

2016.4.11.



热爱科学,远离科骗——评“科学公园”之“科普”

6 04 2016年

有一个自称在做“科普”的网站“科学公园”几个月来发表的文章几乎每篇都被发现有低级错误,因为错误实在太多,没法在此一一列举,只从其近日发表的四篇文章中各举一例。

【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这种习惯跟正确、神圣无关,其实完全是历史上政治力量博弈后妥协的结果。因为不这样的话就会流血冲突,生灵涂炭。现在对宗教信仰的尊重已到了荒谬的地步,只是人们已经习以为常所以不觉得了。假如有人的政治观点是左派或右派、或者经济学上是市场自由派或者政府干涉派,我们可以随便嘲笑攻击他们的观点;但是要是有人相信地球只有几千年历史,同性恋违反自然,忽然间我们就得尊重了,就因为这是他们的宗教信仰。这非常的扯淡。】(oztiger《无神论者随笔——我不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

虽然有些人口口声声说要“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但是并不存在这种“习惯”。无神论者在批评各种宗教信仰,各种宗教之间在互相攻击对方的宗教信仰,甚至同一种宗教内部的不同派别也在互相攻击对方的宗教信仰,何曾相互尊重了?那么是不是一直在“流血冲突”、“生灵涂炭”?现在在西方国家正如火如荼的新无神论运动,正是以抨击各种宗教信仰为己任,可谓极其不尊重宗教信仰,难道是政治力量的博弈失灵了,就要“流血冲突”、“生灵涂炭”了?该文作者自称是强无神论者,却只是对“对宗教信仰的尊重已到了荒谬的地步”不以为然,也就是说只要没到荒谬的地步他是支持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的,因为在他看来不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的后果极其可怕,“不这样的话就会流血冲突,生灵涂炭”,如此荒谬地鼓吹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还好意思自称“强无神论者”?

不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不等于不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该文作者可能将二者混为一谈了。但是信仰自由的权利也并非“完全是历史上政治力量博弈后妥协的结果”,而是启蒙运动的产物,恰恰是“正确”、“神圣”的。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没有信仰自由,但那些国家并非就“流血冲突,生灵涂炭”。

【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实际上一直在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始终。面对生存压力时,人类在狩猎、采集、探险、避害等方面显示出充分的科学精神。如何取火也是这样,我们祖先一面崇拜火神,牺牲禁忌讨好神灵;另一方面,现实中取火、用火却是彻头彻尾的科学方法。】(七是《播火记》)

稍微有点科学史常识的人就知道,科学是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才诞生的。如果要把科学的前身自然哲学当作“古代科学”,那也是在古希腊才有的。科学精神包括哪几方面,众说纷纭,但是对科学方法则有公认的定义,《牛津英语大词典》对其定义是:“科学方法是自17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以之为特征的一种操作方法,包括系统的观察、测量和实验,以及假说的构建、检验和修改。”科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伽利略的发明。

然而该文作者却把科学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相提并论,声称“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实际上一直在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始终”,实在骇人听闻。按该文作者的逻辑,动物面对生存压力时,也会狩猎、采集、探险、避害(有的是本能,有的是后天学习而得),岂不也显示出充分的科学精神?黑猩猩会草茎钓白蚁,岂不和取火、用火一样也是“彻头彻尾的科学方法”?那样的话,应该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实际上一直在伴随着动物的发展始终嘛。

【有意思的是,文特尔和柯林斯,这两个曾经的竞争对手,一个是公开的无神论者,一个是公开的基督徒。我无法理解作为基督徒的柯林斯是如何做到在人类对生命以及整个自然界的认识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保持对神的信仰的,但是作为无神论者的文特尔,应该无意充当上帝去创造新的生命,媒体最好不要把这样的角色强加于他。】(线粒体也《文特尔和他的“人工合成新生命体”》)

该文作者声称作为无神论者应该无意充当上帝去创造新的生命。如此看来要创造新生命需要先去信上帝了,创造新生命成了有神论者的专利。

【给病人吃了药,然后看看病好了没有,这属于科学观察范畴;而选取病情相同或相似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群,一群吃药,一群吃安慰剂,然后分析对比两群人的病情变化情况,就属于科学实验范畴。中国传统医学拥有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这一点没有人否认。但是,这几千年与病痛作斗争的历史只是观察的历史,并非几千年科学实验的历史。因此,中医理论迄今为止基本上还是没有经过科学实验验证的,我们并不能把它当成科学。】(飞蠓《何谓科学实验?》)

中医也会给病人吃药看看病好了没有,该文作者说这叫“科学观察”。然而又说中医不做科学实验所以不是科学,都能做“科学观察”了还不是科学?谁告诉他是不是科学必须看做不做实验?该文作者声称会做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这个“科学实验”才叫科学,而实际上现代医学也是迟至上个世纪40年代才开始做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那么在那之前现代医学不是科学?流行病学调查只做观察不做实验,是不是科学?很多科学学科都主要依赖于观察而不是实验,天文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等都是如此。认为实验才算科学而观察不算的,完全是无知。听说了一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就以为懂了现代医学,要靠它包打天下了。中医的问题不仅是不会做科学实验,更不会做科学观察。什么样的观察是科学的,参照前面说的科学方法。

限于学识以及疏忽,写科普文章难免会有错误,甚至低级错误。我自己写的科普文章有时也会被发现有错误。有错误改了就是。然而几个月来,“科学公园”登的“科普文章”被挑出了大量的低级错误,对此他们几乎不做纠正,而是狡辩、攻击、谩骂给他们挑错的人,听任谬种流传,说明他们完全不在乎这些错误的内容会打着“科普”的名义误导读者,说明他们完全没有科普责任感,根本没有科普的资格。名为“科普”,实为科骗。热爱科学,远离科骗。

2016.4.6.



由“韩寒”作品改编电影《喜乐长安》票房惨淡想到的

2 04 2016年

今天看到一则报道《韩寒作品改编电影〈喜乐长安〉票房惨淡 投资方怒斥韩寒不作为》称:

“还没来得及听说,一部全新的‘韩寒’电影就要下映了。这部改编自韩寒小说〈长安乱〉的〈喜乐长安〉,号称打磨五年,上映一周,票房刚过160万,豆瓣评分3.3,从没见微博4000多万粉丝的韩大V为其宣传,羸弱得简直不像亲生的。……(影片投资方)称如今没有讨论电影本身质量的必要,更多的问题是电影宣传力度不够,并质疑韩寒本人从未公开为电影进行过任何宣传,未出席《喜乐长安》电影首映礼并亲笔撰写影评,怒斥韩寒的不作为。……面对投资方质问,导演竹卿一度潸然泪下,称自己也和韩寒方面有过沟通,但一直没有结果。‘我之前和韩寒妻子联系,称韩寒在某县城拍戏,之后又和韩寒的助理联系,看能否为电影宣传站台,但得到的回应是不能保证通知到(韩寒)’。3月23日影片上映前2天,在首映发布会上,导演表示,五年以来,她一直在和韩寒进行精神对话。”(http://m.guancha.cn/Celebrity/2016_04_02_355823.shtml )

这事其实跟我有点关系。

2012年,揭露韩寒被代笔事件正风起云涌之时,广西卫视在赵忠祥的居所安排了一次对我的采访,也就是赵忠祥在节目的最后忠告以“当代鲁迅”自居的人“好自为之”的那一次。现场看热闹的人不少。节目录制结束后,广西卫视安排车送我回去,同车有一个在录制现场旁观的人自我介绍是一名电影导演,一年前购买了“韩寒”小说《长安乱》的改编版权,正在筹拍电影,我揭露韩寒没有写作能力,凡是署名“韩寒”的上得了台面的作品都是他人代笔之后,他感到压力很大,问我究竟有没有证据证明《长安乱》不是韩寒自己写的。

我问,韩寒在接受凤凰卫视“非常道”专访时亲口说的话能作为证据吗?他说可以。

我告诉他,韩寒在节目里说,《长安乱》一书是他在国外参加赛车比赛期间,用十几天时间一气呵成的,你觉得有可能吗?导演说,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也不能排除韩寒是一个天才,能够一边赛车一边快速写作啊。

我再告诉他,如果他是个写作天才,应该也会记得很清楚自己都写了什么吧?而在“非常道”节目上,主持人转述网友的现场提问,问他“有没有计划给《长安乱》写续集”时,韩寒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长安乱》写的什么内容,我已经忘了……”导演几乎要跳起来:“糟糕糟糕,看来真不是他写的。版权已经买了,怎么办怎么办?”停了一下,他问:“他真说过这些话?”我说,你可以自己把节目视频找来看看,就知道了。

这则报道称:“〈长安乱〉最初的版权由著名导演张艾嘉买走,后转手现在的导演竹卿(本名张竹)为法人的公司。”

张艾嘉是来自台湾的女导演,而询问我的是个男导演,可能是张艾嘉在大陆的合作者。很可能他真去看了“非常道”的视频,确认《长安乱》不可能是韩寒自己写的,就把版权转手了。现在的导演明知是假货还以为有剩余价值可赚,还以为有很多“韩粉”会捧场,赔惨了只能说活该。

“从没见微博4000多万粉丝的韩大V为其宣传,羸弱得简直不像亲生的。”不是“不像亲生的”,而是本来就不是亲生的。《长安乱》根本不是韩寒写的,而是路金波找人代笔或从别人那里买来的冠名权,韩寒连这本小说写的什么内容都不清楚,哪敢去参加其宣传活动?被人一问岂不全露馅了?

有人可能会说,即使《长安乱》不是韩寒写的,他不会把它看一看,熟悉了其内容去应付宣传啊?别忘了韩寒是一个有学习障碍的人,根本不可能读进去一本书,读了也记不住内容。2012年春节刚过,韩寒接受凤凰网采访时答应了和我一起上视频网站做直播回答我的质疑,突然又取消了。据韩寒的好友后来发微博透露,韩寒妻子请他们吃“海底捞”时说,她曾经对韩寒进行模拟训练,让他阅读《三重门》,然后假设我问他十个相关问题,他一个都答不上来,于是赶快取消了直播。

2016.4.2.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福院士请慎言

24 03 2016年

“山东疫苗案”引起广泛关注后,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接受了《新闻晨报》记者贺莉丹的独家专访(http://tech.gmw.cn/scientist/2016-03/23/content_19406922.htm )。访谈的主旨总体是好的,但是其中暴露出高院士的知识缺陷,则令人担忧。例如,高院士是这么介绍疫苗的“偶合反应”的:

【高福:个别人打了疫苗以后会有副反应,这不是所有人都会有,个别情况下这种副反应还会出现极少极少的死亡事件,这也是很正常的;另外,个别情况下也有疫苗的偶合反应。偶合反应就是打疫苗的时候,某个人正好同时得了某种病,而这种病跟疫苗会有相互作用导致死亡或致残,这种偶合反应是有的;还有,个别人会有一些过敏反应,这也是有的。】

偶合,英语叫coincidence,指的是两件先后发生的事没有因果关系,纯属巧合。因为几乎所有的婴幼儿都要接受疫苗接种,而婴幼儿又有一定的比例会生病乃至猝死,那么在概率上,只要样本足够大,必定会有一小部分婴幼儿碰巧在接种疫苗之后的短时间内会出现疾病甚至死亡,而其实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疫苗接种毫无关系,是别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容易让人归咎于疫苗接种。例如,根据澳大利亚婴儿猝死综合症发病率估算,澳大利亚每年发生1.7起婴儿在接受疫苗接种之后一天内猝死,3.5起在两天之内猝死(Pediatrics. 2005 Jun;115(6):e643-6.)。中国人口比澳大利亚多多了,发生这种偶合的死亡案例当然也多多了,必然会有一些父母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宝宝是打疫苗打死的,为此不断地投诉、索赔,还有媒体义愤填膺地打抱不平。实际上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接种没有关系。

高院士说的疾病跟疫苗相互作用导致死亡或致残的情况不属于偶合,而是属于疫苗接种导致严重异常反应。那么会不会是记者误记或高院士口误呢?我曾几次接受过贺莉丹的长篇专访,她碰巧是那种记录访谈很准确的记者,而且高院士在后面再次谈到“偶合反应”,表明不是口误:

【高福:但是疫苗确实会有偶合反应,就是在极低极低比率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死亡,但你从群发病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几率总会有的,就像你开个车,也可能会有车祸的发生,一样的道理。】

看来高院士的确不知道什么是偶合,他把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异常反应而死亡的低概率事件叫做偶合反应,比做开车出车祸。出车祸与开车有因果关系,但是偶合死亡与疫苗接种没有因果关系,属于巧合。2010年让王克勤暴得大名成为“良心记者”的“山西疫苗案”,2013年导致乙肝疫苗接种率直线下降的“乙肝疫苗致死案”,以及这几天在网上传来传去耸人听闻的“疫苗之殇”,此前免疫专家、科普工作者都已反复解释过它们全部或大部分是偶合事件,与疫苗接种无关,而现在高院士却以权威的身份说偶合事件与疫苗接种有关,是疫苗接种导致了病情加重、死亡,这不是让以前的科普努力毁于一旦吗?

高院士对防疫工作的陌生还不限于此。例如他是这么介绍破伤风疫苗的:

【高福:我们国家过去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在农村生个孩子可能会得破伤风,现在孩子一生下来就会给打破伤风疫苗,就再也没有出现因破伤风会死孩子的情况了。】

过去农村新生儿容易得破伤风的主要原因是不洁分娩(例如用没有消毒的剪刀剪脐带)和产后卫生条件差。破伤风疫苗可以预防新生儿破伤风,但是新生儿对破伤风的免疫是通过对孕妇注射破伤风疫苗来实现的,而不是靠一生下来就打破伤风疫苗,打完疫苗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出现抗体,哪来得及?婴儿打白百破疫苗是为了对以后起保护作用。

有人说,高院士是学兽医、生化出身的,现在研究的是结构生物学,其实对卫生防疫是外行,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但是一个卫生防疫的外行却要主管全国卫生防疫工作,主管了又不好好补课仍然缺乏卫生防疫常识,缺乏卫生防疫常识却偏要以权威的身份乱发言,这不是很可悲吗?

2016.3.24.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朱毅的造假问题为何得不到处理?

29 01 2016年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是我们的“老相识”了,不仅其博士论文、期刊论文充斥了各种惊人的造假和惊天的水分,其所谓的“科普文章”也是硬伤累累、贻笑大方,参见:

方舟子《呼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撤销中国农大副教授朱毅的博士学位——朱毅博士学位论文造假案》(XYS20130806)
方舟子《向中国农业大学举报朱毅副教授期刊论文造假》(XYS20130927)
方舟子《农大朱毅的“科普”笑话》(XYS20140222)
方舟子《就农大朱毅问题致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的公开信》(XYS20140424)
    方舟子《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机构举报季宏兵、朱毅夫妇互送论文》(XYS20140504)
    方舟子《为什么说农大朱毅是超级“天才”?》(XYS20140504)
    方舟子《朱毅有能力写英文论文吗?》(XYS20140510)

近日见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发微博盛赞朱毅的“科普文章”:

“不得不说,朱毅老师的科普文章不是急就章的传播产品,而是有工匠精神的文学作品,是有科学,还有情怀的精品。推荐阅读,在不动声色的娓娓道来中,体会语言和布局的艺术。”

不由吃了一惊,难道几天不见,朱毅就如得神助,从只会胡诌一些既缺乏科学常识又没有写作水平的“科普”,一步登天登上科普写作的巅峰了?于是把罗院长推荐的那篇“精品”《不是猴子搬来的救兵》找来看了一下,不由笑喷,只举一例好了:

朱毅:“查来查去没问题,但胃还是不舒服的,就要清楚一个事实啦:胃可是最懂感情的器官,我们心理上的起伏跌宕,胃都悲喜与共。”

中医说心是思维器官,朱毅说胃是感情器官,而且还是比大脑还懂感情的最懂感情的器官,还说这是一个事实,并被罗院长赞为很科学,这个是中国农大食品学院最伟大的发现,是不是要报告党中央申报诺贝尔奖?

朱毅的“科普”篇篇都是这样的“精品”,不仅很符合其教育背景地缺乏科学素养,而且也很不符合其教育背景地不具有基本写作能力,比如朱毅最新发表的“科普精品”《春节前重要的丑话说三遍》,就是把她知道的优美词句半通不通堆积在一起,每个句子都不通,中学生都可以帮她修改(参见刺客一止《一个中学生帮农大朱毅博士改文章》(XYS20160128)),也只举在网上引起成语接龙狂欢的一例:

朱毅:“春节海鲜河鲜云集,尤其三文鱼成了都市新宠。凭心而论,三文鱼生吃为好,丰美微甜,朗朗上口。”

“都市新宠”、“凭心而论”、“丰美微甜”、“朗朗上口”,都是乱用词语,短短两句话,就用错了四个词组,当然最离谱的是“朗朗上口”,不知朱毅是不是边吃三文鱼边读自己的“科普精品”,所以就“朗朗上口”了。

这种连中学生都能识别的劣文,却被罗院长捧上了天,只能说明两人之间存在利益关系。在朱毅一篇造假论文中,通讯作者是罗云波,我当时曾推测有可能是朱毅盗用了罗云波的名义投稿,罗云波可能不知情(见《向中国农业大学举报朱毅副教授期刊论文造假》(XYS20130927))。现在看来,罗云波很可能是知情的,甚至是两人联手造假。

也由此知道了为什么如此造假水货还能混得风生水起,我一再举报也得不到处理,因为上面有人嘛。

2016.1.28.



评施一公“大师”忽悠“生命科学”

20 01 2016年

近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做大师状要给生命科学发展指一条明路。我们来看看施大师的一些高论。

【施一公:不要说我们对老年痴呆症的病因不清楚,对大脑这样一个神秘的器官我们也知之甚少,我们基本上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在用我们的五官,就是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理解这个世界。这个过程是不是客观的呢,肯定不是客观的。我们的五官感受世界以后,把信息全部集中到大脑,但是我们不知道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所以在这方面也不能叫客观。……不管你怎么做研究,都无法解释人的意识,这超越了我们能说出和能感知的层面。】

施一公是结构生物学家,如果他要讲讲蛋白结构测定什么的我们还可以听听,然而他却要抹杀二三十年来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的进展,以为他不知道的神经生物学家也不知道,听这种妄言,还不如听神棍吹牛有娱乐价值。难怪我一个研究神经生物学的同学评论说:“我们对神经系统的了解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力。感觉他睡得太少,长期缺觉太多,已经到了不知所云的状态。有点替他的健康状况担心。”施大师的健康状况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施大师忙于当官、当明星、当大师,倒是可以肯定。

【施一公: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著名的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Matthew Fisher就笃信,人的意识、记忆和思维是量子纠缠的,要用量子理论来解释。那怎么证明呢?他说我一定要在实物上证明,要寻找量子纠缠的实体。很多科学家找了很长时间,发现神经细胞里面的微管可以形成量子纠缠,但是微管的时间尺度是10^(-20)秒到10^(-13)秒,远远小于人的记忆和意识的形成 时间。但是他通过理论的实践,以模拟的方式找到了,他正在进行实验验证。】

Matthew Fisher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主要是研究量子凝聚态物质理论,以前从来不研究生物学问题,在2015年他心血来潮玩票发了一篇论文《量子认知》(Quantum Cognition: The possibility of processing with nuclear spins in the brains, M.P.A. Fisher, Annals of Physics 362, p. 593-602 (2015)),是他唯一一篇与生物有关的论文(他发表的全部论文记录在此:http://www.kitp.ucsb.edu/mpaf/publications ),就被施大师当成了宝贝,拿来大谈特谈。实际上这篇论文的观点就是施大师该演讲的主要内容。为了增加其信誉,施大师楞是给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加上“实验物理学家”的头衔,而且胡说“他正在进行实验验证”。实际上Fisher在那篇论文中只是提出了一个假说,以及简单地提出了验证或否证该假说的一些可能实验,可没有说他自己要去做实验验证,更没有说他正在进行实验实验。施一公如果不是没有仔细看过该论文,就是看了仍然要夸大其词误导听众。

【施一公:比如把磷和钙放在一起,也就是磷酸钙,当磷酸钙以波斯纳分子集群(Posner molecule or cluster)形式存在的时候,它的量子纠缠时间可以长达10^5秒!能把这样一个极其脆弱的,对声、光、电、热都极其敏感的量子纠缠现象的持续时间提高15个数量级,那么如果再提高5个数量级,就可以达到年的水平,以年为单位来保存量子纠缠现象。那么依此类推,你们觉不觉得,有一天我们人类会发现量子纠缠也是一个可以进化的现象,它可以保存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也就是说,量子纠缠,它在远古的时候就存在了,在进化过程中被保存了下来。】

关于磷酸钙的说法,施大师是从Fisher论文搬来的,但Fisher论文只是从理论上做了估算,而施大师却把它当成了事实。施大师的创新是说“量子纠缠也是一个可以进化的现象”,这就莫名其妙了。一个东西要能够进化,至少要有自我复制(遗传)和变异两重性,请问量子纠缠要怎么自我复制和变异?

【施一公:我要问你们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们相信有第六感官吗?很多人会说不相信。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可能,两个人会以未知的方式进行交流?你会说也许,不会像第一个问题那样肯定地说不信。第三个问题,量子纠缠是否存在于人类的认知世界里面?存在于大脑里?我相信听了我的讲座,你会觉得很有可能。第四个问题,量子纠缠是不是适用于地球上的物质呢?你一定会说一定适用,因为我们已经证明了。但其实简单讲,这四个问题是完全一样的问题,倒推回去就说明一定有第六感官,只是我们无法感受,所以叫“第六感官”。那么我们人究竟是什么?我们只不过是由一个细胞走过来的,就是受精卵,所有受精卵在35亿年以前,都来自于同一个细胞,同一团物质,一个处于复杂的量子纠缠的体系,就这么简单。】

因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玩票写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一个用量子纠缠解释大脑认知的假说,就被施大师当成了真理,就认为是一个“已经证明了”的事实,然后就觉得可以解释人类的认知,甚至连“第六感官”都成了实际存在的现象而且可以解释,然后我们就成了“一个处于复杂的量子纠缠的体系”,还“就这么简单”呢。施大师这是要创建一个“量子纠缠”教吗?已经有潘建伟这个“量子纠缠”教主在前面等着他了。

一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测测蛋白晶体结构的包工头,非要做思想大师状,就是这个样子了。

2016.1.19



新语丝网站2015年十大新闻

18 01 2016年

一、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领衔的“透明计算”课题被揭露通过造假、夸大国际影响等手段骗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引发了关于其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作用、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的争议,并被发现存在篡改文献和论文署名的问题。

三、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被揭露存在多处数据造假和歪曲事实。

四、美国佛罗里达儿童医院、德国图宾根大学先后宣布他们做的“肖氏手术”临床试验完全失败,无一例有效。至此国外“肖氏手术”临床试验全部失败。肖传国再次扬言要对方舟子“报仇”。

五、北京海淀区法院就方舟子与崔永元名誉权纠纷做出一审判决,判定双方互相侵权,相互赔偿四万五千元。双方分别上诉后,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维持原判。

六、方舟子向北京海淀区法院起诉原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记者王志安造谣其通过安保资金“诈骗”。

七、原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宣称医学不是科学、提倡与中医结合的“整合医学”,被批评是在宣扬伪科学、反科学。

八、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生态学系主任方精云自己长期兼职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却要解决植物所其他人员的兼职问题,引起争议。

九、清华大学张生家实验室和北京大学谢灿实验室先后发表相同课题的内容,声称发现了与动物磁感应有关的蛋白质。张生家被指控违反合作协议抢发论文,被清华大学解聘。

十、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获得2015年新语丝科学精神奖,以表彰其近年来致力于普及转基因技术知识,澄清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误解。



方舟子、崔永元名誉权纠纷二审判决书(判决部分)

29 12 2015年

【方舟子按:北京二审法院认定崔永元骂我“骗子”是侵权,也认定我说崔永元“造谣”“说谎”是侵权,然后各打五十大板。这意思就是说,别人用谣言、谎言攻击你,你不能说那是“造谣”“说谎”?“坑蒙拐骗”“脸皮奇厚”“疯狗“等用语是我引用崔永元攻击我的用语进行反讽,居然成了我对他的人身攻击,这种判决,真是神奇。然后各个媒体纷纷报道方舟子骂崔永元“坑蒙拐骗”“脸皮奇厚”“疯狗”也被判侵权,中国法官、记者水平都这么高、这么专业,怎能不让人对中国充满希望呢。而且二审法院认为我有能力删除自己的微博,是不是还得判决管管解禁我的帐号? 】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15) 一中民终字第0 7 4 8 5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反诉被告)方是民,男,1 9 6 7年9月2 8日出生,汉族,自由职业者,住北京市石景山区……。
委托代理入彭剑,北京华欢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李国华,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被告、反诉原告)崔永元,男,1 9 6 3年2月2 0日出生,汉族,中国传媒大学高级编辑,住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
委托代理人岳运生,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郑伟,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方是民、崔永元因名誉权纠纷一案,双方均不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2014)海民初字第0 7 5 0 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方是民之委托代理人彭剑、李国华,上诉人崔永元之委托代理人岳运生、郑伟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中略)

原审法院判决后,方是民、崔永元均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方是民的上诉请求是:撤销原审判决第一、二、四、五、六项,依法改判附件1中的微博内容均构成侵权,崔永元赔偿方是民精神损害抚慰金1 5万元及诉讼合理支出2万元并驳回崔永元的全部反诉请求。上诉理由:1、原审法院没有平等公平适用法律,对于双方微博内容是否构成侵权的认走标准不统一。方是民的微博或是对崔永元侮辱、诽谤言论的正常合理的还击,或是对崔永元的调侃揶揄,不存在侵权故意,另一方面是基于一定的事实对相关事件进行合理质疑和批评,不存在侵权情形。按照原审判决确立的判断标准和法律适用原则,方是民涉案的1 4条微博内容均不构成侵权,崔永元的涉案微博均应构成侵权;2、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对崔永元提供的证据引述不准确、断章取义且没有对方是民所提供的对抗性证据进行全面分析;3、方是民现在无法进行相关删除操作,原审判决部分内容无法执行,且判决崔永元赔偿的金额过低,不能抚慰方是民的精神损害,也不能弥补方是民实际诉讼开支。

崔永元答辩称:崔永元涉案微博均不构成侵权,方是民要求确认涉案微博构成侵权的上诉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崔永元的微博内容均有事实依据,是基于公共利益进行的质疑和批评,不具有侵犯其名誉权的主观恶意也未给方是民造成名誉上的损害,因此不构成侵权。

崔永元的上诉请求是:撤销原审判决第一、二、三、五、六、八项,依法改判驳回方是民的全部本诉请求,支持崔永元的全部反诉请求。上诉理由:1、崔永元发布的涉诉微博均具有充分的依据,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质疑、驳斥方是民的不当言论是基于公共利益,没有主观恶意,而且公众对网络用语的接受度较高,崔永元提交的证据可以证明涉诉微博不会造成方是民的社会评价进一步降低,原审判决认定崔永元发布的微博部分构成侵权属认定事实及适用法律错误;2、原审判决认定方是民的部分微博不构成侵权属于认定事实及适用法律错误,且本诉、反诉针对同样的内容认定标准不一致,有失公平。

方是民答辩称:本案的纷争完全是崔永元在完的不当言论引起的,其不当言论没有任何证据支撑,且方是民社会评价的高低不能成为崔永元进行侮辱诽谤的理由。本案的证据能够证明方是民往往是不得不进行的后续反击,方是民的微博言论并无主观恶意,崔永元上诉请求和理由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应予以驳回。

二审审理期间,崔永元向本院提交:1、新浪微博“烹肘” 账户发布的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回执单微博截图,证明崔永元说方是民“黑基金黑到家了”的陈述有事实依据,不构成侵权。2、调查取证申请书一份,申请本院向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分局白沙派出所调查核实有关徐宥箴向派出所报案安保基金涉嫌诈骗一案的相关情况。方是民认可证据1的真实性,但不认可其证明目的,不同意崔永元的调取证据申请,认为其证明目的与本案不存在关联性。

方是民向本院提交徐宥箴的微博截图及网页公证书,证明徐宥箴的举报不可信。崔永元不认可微博截图的真实性和证明目的,对网页公证书的真实性认可但对其证明目的不认可。

本院认证意见:因司法机关未对安保基金问题作出明确结论,故崔永元、方是民在二审期间提交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各自主张,崔永元提交之证据不能成为其在2 0 1 4年以确定性的表达方式发表“黑基金”言论的事实依据,故本院对双方在二审期间提交的证据均不予采纳,对崔永元的调取证据申请亦不予准许。

本院经审理查明:原审判决认定的证据真实有效,据此认定的事实无误,本院予以确认。以上事实还有当事人在二审期间的陈述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本案二审争议焦点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问题:一、双方所发布的微博内容是否构成侵权。二、原审刿决对于侵权微博的具体认定是否适当。三、原审判决确定的责任承担方式以及赔偿数额是否适当。本院分述如下:

关于争议焦点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侵犯名誉权属于一般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针对崔永元上诉认为其所发布的微博不构成侵权的理由,本院认为,本案纠纷虽是由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争论所引发,但是借公共议题的名义贬损他人人格尊严没有任何正当性。崔永元在其微博中使用“公开无耻,天生下流”、“流氓肘子”、“人渣”等带有明显人格侮辱性的言论辱骂方是民,或是夸大、歪曲事实称方是民  “坑蒙拐骗都干过”、“网络流氓暴力集团的头目”、“黑基金都黑到家了”均已经脱离了基于公共利益进行质疑、驳斥不同观点的范畴,构成侵权。

网络语言确实比较随意和不规范,但是作为公众人物,其言行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面对网络环境的现实情况,公众人物更应当提升自身的言行标准,而不是“随波逐流”。崔永元称方是民为“肘子”并非善意,其以该用语是网络公认对方是民的俗称作为免责理由不能成立。崔永元在其微博中使用的侮辱性词语,即便是接受度较高的网络环境,也依然超越了就事论事的理性基调,逾越了网络用语的合理边界,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公民社会评价的高低显然不能以部分人的好恶作为判断标准。方是民的言行纵然曾引起过较大争议,甚至为此承担法律责任,但其人格尊严仍应受到法律保护。本案中,崔永元所提交的证据均不能支持其对方是民人格作出的概括的否定性评价,更不能成为对方是民进行侮辱和诽谤的依据,因此崔永元关于其涉诉微博不会造成方是民社会评价进一步降低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针对方是民上诉认为其所发布的微博不构成侵权的理由,本院认为,对他人不当言论进行回击仍然应当遵守法律规范。回击性言论是否构成侵权不能以对方言论的用语强度和主观恶性作为“参照系”,更不能将回击者地位视为当然的“庇护伞”。具体到本案,如在附件2中的第6 3条微博,确系崔永元率先使用了“坑蒙拐骗”、“三无人员脸皮又奇厚”等用语,原审判决认定该微博言论构成侵权是正确的。方是民在对该侵权言论进行回应时,同样使用了“坑蒙拐骗”、“脸皮奇厚”的用语,综合上下文的语气、内容进行整体分析,方是民也是借这些用语对崔永元进行人身攻击,同样构成侵权。

网络用语纵使率性随意,也不能超出法律底线。方是民主张系调侃揶揄的语句,如“诽谤成瘾”、“造谣成性”、“疯狗”等已明显超出调侃揶揄的程度,是对崔永元的恶意侮辱。此外,在对公共话题进行评论时,纵使对质疑批评的言论宽容度有所放松,质疑批评者仍应秉持主观善意,依据一定的事实和证据发表意见。本案中,方是民恶意歪曲事实、断章取义,使用“一笔德艺双馨的好交易”、“忽然对崔永元的正常收入很感兴趣”的表述,实际是在误导公众得出崔永元存在利益交换、谋取私利的判断,其言论本身已经偏离了质疑批评性言论的轨道,构成侵权。

综上,方是民与崔永元上诉认为其所发布的微博不构成侵权的理由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均不予支持。

关于争议焦点二,双方在上诉中均提出原审判决在认定侵权微博时适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对此,本院认为,微博言论由于受到字数限制加之网络用语随意率性的特点,其言论所要传达的真实含义往往无法通过片面理解个别字句加以明确,言论之间的差异亦不宜简单通过字句类比作出判断。因此,在判断微博言论的表达是否构成侵权时,言论所表述的真实意义不能专由某个词语加以确定,而应纵观微博全文,综合考虑上下文语境、言论关涉的话题领域、发言入主观目的及身份等多方面因素。具体到本案,崔永元在微博中使用“肘子就是个骗子,灭了骗子才能科普”的言论已经超出公共议题的探讨和质疑范畴,是其纯粹主观的对方是民的评价和定性,是对方是民人格尊严的恶意贬低。方是民虽然在其微博中使用“不要传谣阻碍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用谣言、谎言来妖魔化转基因技术”、“撒谎欺骗中国公众,妨碍中国推广国产转基因作物”等语句,但纵观完整微博内容,方是民是基于公共议题的讨论而进行的指责和批评,即使尖酸刻薄、不留情面,仍属于法律要求公众人物应当保持适当宽容度的言论,因此不构成侵权。然而,方是民在其微博中攻击崔永元“造谣成性、诽谤成瘾”、“张嘴就造谣、说谎的家教”等言论虽然同样涉及“造谣”、“说谎”的词语,但明显具有主观恶意。另外,如附件1第1 0条崔永元转引“大洋彼岸的绅士”发布的微博,原审判决考虑到方是民作为公众人物的容忍义务未认定侵权,基于同样的标准,方是民转引“平衡与对称”、“北山南入”的微博言论也不构成侵权。本院认为,纵观本案纠纷的背景及双方涉案微博的具体内容,原审判决基于其所确立的判断标准和法律适用原则,对双方的侵权微博作出具体认定,掌握的裁判尺度是适当的,方是民、崔永元的此项上诉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关于争议焦点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原审法院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侵权情节以及侵权行为后果等因素酌情确定的责任承担方式符合法律规定:同时考虑到双方受到的精神损害与负担的诉讼合理支出,判决双方赔偿的数额是适当的,本院予以维持。删除侵权微博是方是民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原审法院判决方是民删除侵权微博可通过执行程序解决,并非无法执行。

综上所述,公众人物对公共议题之科学理性的讨论,为社会所提倡,亦为法律所保护,一旦转变为互相谩骂和恶意的人身攻击,不仅要受到法律制裁更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原审法院根据本案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对侵权微博作出认定并判决双方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本院予以维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第一百二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三千九百五十元,由方是民负担七百二十五元(已交纳),由崔永元负担三千二百二十五元(已交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李晓龙
代理审判员  张  琦
代理审判员  王国庆

二O一五十二月二十五日

法官助理  刘雅璠
书 记 员  杜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