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动辄拿大师说事
10 09 2006年他举了郭沫若中学时的两张成绩报告单为例,“从两张成绩单上的成绩看,郭沫若当时显然算不上优等生。第一张成绩单平均成绩79分,包括国文、图画在内的3门功课不及格,最差的仅35分。第二张成绩单上,图画、习字的成绩也很一般,倒是理科成绩如几何、代数、生理等比较优秀。……如果郭沫若在今天上中学,这样的成绩是难考进大学的,即使考上了,家长和学校也一定要他上理科。像郭老这颗大师苗子肯定会被‘善意’地扼杀了。”
郭沫若有的科目的成绩低,是有原因的,比如他的“修身”课只得35分,就与他桀骜不驯、不服管教有关,他曾因为“纠众罢课”而被开除。不过,假如郭沫若的这份学习成绩能够体现出他的高考水平的话,我倒是觉得他要在今天考上大学甚至考上名牌大学都非难事,因为他成绩比较差的几门功课(图画、习字、修身等)都不是高考的内容,而他的理科和英语成绩又非常好,有的还是满分,主要科目的平均成绩完全算得上优秀,不知朱校长为何断言这样的成绩在今天难以考进大学?
郭沫若后来的确是上的理科,是不是家长和学校一定要他上的就不知道了。他在1913年7月考取天津陆军军医学校,1914年到日本东京考入一高预备班医科,1918年升入福冈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3年3月毕业,获得了医学士学位。
但是这颗大师苗子并没有因为上了理科就被扼杀。正是在留日学医其间他开始了文学创作,发起成立创造社,诗集《女神》也是那个时期出版的(1921年)。
所以我实在不明白朱校长举郭沫若为例想要说明什么问题。从郭沫若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代文学宗师的理科成绩也可以是非常好的,也可以是学理科出身的。文学大师并不需要大学来培养。
当然,文学大师也可能理科成绩非常糟糕,比如朱校长所说的“考清华时,钱钟书数学只得了15分,吴晗则仅得0分,现在他们都不可能考上”。其实现在高考招生时对有专长的学生也向来是网开一面的,例如在重大竞赛中得奖的就可以加分甚至保送,钱钟书、吴晗在今天未必就上不了好大学。朱校长以此为例却是为了批评高考“迫使学生集中全力应付要考试的那几门课程,全面素质教育无法实行”。但钱钟书、吴晗的数学成绩如此之差,岂能做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典范?难道全面素质教育是不包括数学素质的?难道想要鼓励现在的学生向钱钟书、吴晗学习,数学是可以不学的?
朱校长本身也是理科出身,应当知道科学研究重统计而不重特例,何况举出的特例还是个反例。大师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大师们的成长之路也是五花八门的,例子举得再多也只是特例。有的大师还是自学成才,连学都没有上过的呢,恐怕不会有人因此认为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吧。
如果真的想要实行全面素质教育,就不应该以培养大师做为诉求。教育面向的应该是广大学生,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几名大师。把“我国近几十年来未培养出大师级人才”做为教育失败的体现是错误的。教育界急功近利、风气浮躁的恶果是未来公民的道德水平、科学素质的滑坡,那才是更令人担忧的,比少出几个大师要严重得多。
当然,对有天赋的学生可以实行特殊的培养,但是那不是教育的重点。大师往往不是能够有计划地培养出来的,特别是文学大师,更是如此。
我并不是在为现在的高考制度、教育体制辩护。我只是希望,在检讨高考制度、教育体制的弊端时,能够更理性、严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