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未必为实

6 07 2006年
   几天前我去了一趟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的科学博物馆,那里有不少
简单的视觉实验让人亲身感受人的眼睛是多么容易被蒙骗,同样大小的

图形会被看成大小明显不同,静止的物体会被看成移动的,黑色的图形

会被看成彩色的……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体验到这种错觉。一个著名的例子
是太阳或月亮在地平线上时看上去要比在高空中大得多。对古人来说,

对这个现象最明显的解释是太阳或月亮在地平线上时更靠近地球,就像

“小儿辩日”的寓言所说的那样。在有了较为正确的天文知识之后,就

可知这种解释是错误的,日月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在早晚都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这种大小变化只是人眼的错觉。通
过纸筒观看月亮,调节纸筒的大小,直到与月亮刚好吻合。用这个纸筒

在不同的时间观察不同位置的月亮,会发现月亮的大小并没有变化。用

固定的照相机多次曝光拍摄月亮在天空中的不同位置,更可以直观地显

示月亮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可知其大小没有变化。

   
由此可见,月亮在不同位置时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都是一样
的,是人脑做出了不同的判断而产生错觉。如果人脑觉得月亮距离较远,

月亮就会显得比较大,反之则比较小。

   
那么这种距离错觉是怎么产生的呢?最常见的解释是月亮在地平线
上时,因为有房屋、树木等做为参照物,会使人觉得月亮比较远。但是

坐在飞机上没有这些参照物时,人们还是会觉得地平线上的月亮比较大,

这就没法用这个理论解释了。

   
按照上面的解释,人脑在面对地平线上的月亮时错误估计了距离。
不过实际的情形可能恰恰相反。在我们面对高空中的月亮时,人脑判断

不出它距离我们有多远。在不知道一个物体的距离时,人脑会把它假定为

大约200米远,并据此计算出它的大小。当月亮在地平线上时,有地平线

做为参照,人脑知道它的距离肯定是远远多于200米,并计算出它的大小

要大于在假定200米远时的大小。

   
月亮错觉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有时候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错
觉。社会心理学创始人穆扎菲·谢里夫在1937年曾经做过一个经典实验。

他让几名学生坐在暗室中,观察一个小亮点。那个亮点实际上是固定的,

但是由于没有任何固定的背景可做参考,人脑将没法稳定它处理的图像。

人们会觉得那个亮点在移动。如果分别问每个人看到的情形,他们描述

该亮点移动的方向、距离都各不相同,因为本来就是出于想象。但是谢

里夫发现,如果让这些学生对他们看到的情形进行一番讨论,他们的意

见会逐渐变得一致,最后他们全都报告看到了向同一方向、距离移动的

亮点。即使是不同的人产生的不同错觉也会在经过讨论之后变得一致。

   
这种“自主运动错觉”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碰到。如果盯着一颗孤独
的明星(例如金星)看,虽然它是静止的,也会让人觉得是在移动,从

而以为那是一个不明飞行物。许多不明飞行物报告显然都是由于视觉错

觉产生的,即使是号称有许多目击者的报告也是如此。谢里夫实验已经

证明了,在一群人同时目击一个现象之后,在议论时会互相影响,不知

不觉地修正自己原有的看法,最后会形成一种共识,也就是说,即使是

诚实的人,甚至是一群诚实的人的一致描述,也不一定可靠。更何况,

人们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为了吸引听者的兴趣,容易无意之中加以夸

大,叙述的次数越多,间隔的时间越长,越不可靠。

   
有的“不明飞行物专家”却偏要根据目击报告进行研究,甚至计算
出“不明飞行物”异乎寻常的高度和飞行速度,从而得出“不明飞行物”

与外星人有关的结论。这些“专家”显然过分信赖人的视觉和心理。他

们不懂得,人们所感觉到的世界,其实并非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一个

“虚拟世界”,是大脑根据感官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重建出来的,

在这个处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觉乃至幻觉。

2006.7.3.
(中国青年报2006.7.5)
(XYS20060705)

操作

文章信息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