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斗士”方舟子嗑上“最年轻市长”

3 07 2009年

2009年07月03日南都周刊

29岁的周森锋当选市长,本来是一件相当惊艳的事情,但网民多疑,非要人肉搜索其出身背景,却意外发现周市长的硕士论文原来是抄袭的。以学术打假著称的方舟子日前也加入对周的“讨伐”队伍。一个原来应该风光八面的官场新星,现在却陷入尴尬的舆论漩涡。

记者·徐珊璞  实习生·吴敏

人肉出“抄袭门”

“总算找出你周森锋的问题来了!”最年轻市长抄袭的消息传出,拍手称快的网友,不在少数。

6月21日下午,湖北宜城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29岁的周森锋为新一任市长。80后、清华硕士、全票当选、中国目前最年轻的市长,当所有的幸运同时指向同一个人的时候,难免让旁观者新生疑虑。新官上任,周森锋迎来的首先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舆论洗礼,公众首先质疑最年轻市长的背景,网友人肉,记者调查,亲友澄清,总算是误会一场,让白岩松也不由感叹“松了一口气”。

但人肉搜索有了一个意外结果。6月23日上午,网友在百度“周森锋贴吧”发表了一个题为《最年轻市长论文抄袭》的帖子。帖子不过几百字,发帖者称,周森锋就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基于价值链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下称周文),与发表于2002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论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相似度超过50%(作者王宇、柯玲,下称王文)。

当晚,署名为“木有下文”的网友在凯迪“猫眼看人”板发表了题为《猛料:周森锋夫妇论文一个抄袭,一个欺诈》的帖子。“木有下文”说,“其中竟然有好几段几乎一模一样。”

6月27日,“学术打假第一人”方舟子发表博文,论证周森锋发表过的两篇论文都是抄袭之作。

方舟子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周森锋一共发表过两篇论文,皆为周在清华读研期间发表,是其获得硕士学位所必需的。除了上述网友曝光的篇目外,还有一篇《购物中心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探讨》,发表于《城市开发》。方舟子指出,该论文是东拼西凑之作。

方舟子称他对比了第一篇论文:“周文分五个部分,前面两个部分是引言和基础知识介绍,最后部分为简短的总结,核心部分为第三、第四部分,而这两部分恰好基本上照抄王文。因此可以说,周市长的这篇论文基本剽窃自王文。”

对于第二篇论文,方舟子表示:“虽然未发现有大篇幅照抄某一篇论文,但也是东抄西凑起来的。以论文的第二部分《购物中心的开发建设管理》为例,主要是抄袭自这两篇论文:王学军,《发达国家购物中心的类型及其管理研究》,现代财经,2002.10;吴泽桐等,《购物中心的开发与经营定位》,商业研究,2002.2。”

周森锋婉拒了一切的媒体追问。宜城市上属的襄樊市组织部表示,周森锋论文涉嫌抄袭,其指导老师或刊发论文的杂志社应该负相应责任,组织部门当时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对周文进行考察。清华方面则表示,会追查此事,但其硕士论文指导老师,清华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的电话,自消息传出后,再也无人接听。

“我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恪尽职守,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贡献给宜城这片热土。”周森锋就任市长后的豪言,在“抄袭门”背景下,使方舟子以及众多网民疑虑重生。

“他能通过作假的手段拿到学位,就说明这个人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造假。我们就很难保证他们以后不通过一些弄虚作假的手段弄出一点政绩。”方舟子说,“估计宜城人民得让一位靠剽窃获得学位的市长领导几年了,下次如果他还在台上讲以诚实守信为荣,你们就在肚里嘘他一声吧。”

6月29日,介入周森锋论文造假事件的方舟子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不仅没真才学,品质也有问题

南都周刊: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周森锋论文抄袭一事?

方舟子:从6月23日网上开始爆出来就关注这件事,当时也有人给《新语丝》(方舟子主持的打假网站)投了稿。

南都周刊:为什么要对一个官员学术造假的“陈年旧事”揪住不放?

方舟子:有人为周森锋辩护,认为只要他本职工作做好了,没必要追究他以前是否学术造假的问题。我觉得这种辩护的理由不太成立。第一,周森锋能够一毕业就到襄樊担任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就是因为他是作为硕士博士人才引进的。如果他当时的硕士学位是有水分的,也就是说他走上仕途的过程本来就是不对的,是利用了不正当的方法当上了副主任后来当上市长。因此,周森锋论文有没有抄袭跟他现在的地位是有直接关系的。

另外,一个人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能通过抄袭的方法发表两篇论文,就说明这个人不仅没有真才实学,而且品质是有问题的。

南都周刊:也有的网民认为论文抄袭是很普遍的事情,不值得惊奇。一个本应“奇怪”的现象怎么被当成了“不奇怪”?

方舟子:我觉得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小学中学上作文课的时候,老师就逼学生要抄范文,这个教育本身就出了问题。然后到了大学、研究生阶段,又缺乏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很多人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写论文,不知道合理引用和抄袭的区别,或者是知道,没有意识到抄袭的严重性。

南都周刊:很多人认为周森锋肯定不是唯一一个学术造假的官员,在官员任命的过程,所谓的学历背景,在你看来,水分到底有多大?

方舟子:这里面的水分是非常大的。我们一直在揭露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所谓的在职读研。本来已经当了官的,非要再去读一个学位,他们也没上几天的学,论文都是秘书代写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学术造假。实际上这种学位的含金量可以说是零。

这件事很可能不了了之

南都周刊:周森锋事件已经在网上传开了,你觉得这件事会影响周的仕途吗?

方舟子:这件事很可能会不了了之。如果要有实质性的进展的话,就是清华大学把他的学位撤销,但从清华以前的表现来说,这种可能性不大。第二种就是行政上的处分,当然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因为现在比周森锋地位高的人有很多学历也是假的,他们肯定是不敢也是不愿意去处理的。所以等媒体不关注了,这件事就会不了了之了。

从造假者的角度看,不回应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因为出来辩解只会越描越黑,等大家发现别的造假的事情,就把他遗忘了。但从公众的角度说,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因为周森锋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市长,是有义务回应公众的质疑的。

南都周刊:你为什么认为清华大学不大可能撤销周的学位?我在你的博客看到,你说已揭露过许多起涉及清华大学师生的抄袭案,但绝大部分都不了了之。是这样吗?

方舟子:清华大学老师造假的案例很多了,清华大学从来没有对这些人进行过处理。2006年,他们开除了医学院的院长助理刘辉,他是履历造假,把同名的别人的论文当成是自己的学术成果写进简历,简历上还把一些不存在的论文列上去。这个被《新语丝》发现了,清华大学把他开除了,但根本没有向外界公布,只是内部发了一个通知。

南都周刊:为什么名校对学术造假不闻不问不处理?

方舟子:我觉得一方面是观念的问题。他们认为,学术造假爆出来会败坏学校的名声,所以干脆假装不知道。他们觉得处理了就相当于承认了存在学术造假,因此他们装不知道或者想办法掩盖过去。刘辉的事情也是因为很多老师不满才处理了,但也是偷偷地不想让别人知道。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学校的、系里的领导本身就不干净,所以他们不敢去处理,怕处理了之后别人反过来揭露他。还有可能因为现在抄袭太多了,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

南都周刊:既然学术环境这么糟糕,那么你觉得你的学术打假有前途吗?

方舟子:我现在不抱太大的希望,免得到时候太失望。但我觉得,还是会慢慢好转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会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学生造假,有时候是因为糊涂,不知道学术规范,不知道引用和抄袭的区别,或是不知道抄袭的严重性。学生以后也会有人变成老师,会有人变成科学家,这种慢慢形成的学术规范会让他们以后的学术生涯做得比较好,从长期来说,会成为推动整个学术界改观的力量。


操作

文章信息

18篇回复 to ““打假斗士”方舟子嗑上“最年轻市长””

3 07 2009年
彭霆湖 (12:24:18) :

回复一条短信内容,或许适用。
内容稍稍有一点点下作,请包涵!
内容如下:
老师让同学回家后写一篇有关“国家“、“党“、“社会“和“人民“的作文。小明不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就去问爸爸。
  爸爸告诉他:“国家是最大的,就象你奶奶。党是最有权利的,是一家之主,就象我。社会就是为党和国家干活,
还得听党的,就象你妈妈。人民就是最小的,说什么也没人听,就象你。”
  晚饭后,小明想写作文,可是还不是很明白这些事,就去想问奶奶,可是奶奶已经睡了。小明去找爸爸,
爸爸和妈妈正忙着“床上运动“,爸爸一看他来,两个耳刮子就给打出来了。小明没有办法,只好抹抹眼泪,
回房间自己写作文了。
  第二天,爸爸接到老师的电话:“你是小明的父亲吧”?
  “是啊,什么事”?
  “关于 小明的作文”
  “是写的不好吗”?
  “不,是写的太好了,我怀疑不是他自己写……”
  小明的作文是:国家已沉睡,党在玩社会,社会在呻吟,人民在流泪……

3 07 2009年
隔山客 (14:29:06) :

方舟子,你能不能写写潘庆林?这哥儿们大牛吹得很响,其实都是假的。我写了点,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d5f530100e97k.html
太忙,没时间写下去。

3 07 2009年
thented (19:52:49) :

何怀宏抄袭(《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09年4月5日

高山杉:何怀宏考辨《沉思录》版本的“来历”
《后汉书•西域传》记曰:“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瑇瑁,乃始一通焉。”《后汉书•桓帝纪》亦载:“(延熹九年九月)大秦国王遣使奉献。”据近代东西交通史家考证,延熹九年为公元166年,“大秦”指罗马帝国,“大秦王安敦”或“大秦国王”相当于公元161年至180年之间在位的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121-180),即时下家弦户诵,汉译本已经多达二十六种,并有“员工版”及“青少版”面世之《沉思录》作者,罗马皇帝、斯多噶派哲学家马可•奥勒留。

  《沉思录》汉译本最流行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所译,其所据原本为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丛书重印的英国古典学家George Long(1800-1879)英译本。关于何教授译本的质量,我十分赞同网友启钧先生的评论:“喜欢《沉思录》是一回事,喜欢《沉思录》中文版又是一回事。至少我相信,那些外国名人喜欢的不是中文版。”(启钧《化神奇为腐朽的〈沉思录〉中文版》)去年年中,何教授趁热打铁,隆重推出《何怀宏品读〈沉思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他所“品”的,正是自己的何氏译本,也就是启钧先生所说“又是一回事”的本子。这样一来,这本书的绝大部分内容,对我或者启钧先生这类读者来说就失去吸引力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品读》一书全无价值,比如最后四页(第249-252页)的短文“《沉思录》的流传与版本”,就提供了很多以前不见于中文文献的版本学知识。《品读》不是一本严格的学术著作,可是“《沉思录》的流传与版本”却包含了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内容,表现出作者是充分意识到传播这类版本学知识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的。唯一可惜的是,何教授没有明确标出这些版本学知识的来源。我想,它们应该不是何教授自己独立研究出来的罢。细读这篇文字,我逐渐发觉很多句子十分面善,应该在哪里见到过。这里斗胆问何教授一句,我猜您该不是从George Long《沉思录》英译本译者导言,以及Pierre Hadot(法国人,古代哲学史大家)的权威著作《安敦帝〈省身录〉研究》(The Inner Citadel: The Meditations of Marcus Aureliu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第二章前两节(pp.21-25;分别讲《沉思录》版本源流和得名因缘)里面抄译过来的吧?

  讲道理不如摆事实,下面我就把Long英译者导言、Hadot《安敦帝〈省身录〉研究》与何教授《品读〈沉思录〉》中极为相似的文句对照排列在下面,共得十条。让我们同Long、Hadot与何教授一起来考辨《沉思录》的版本源流!

  何怀宏:在他死后,这些笔记可能由其亲友或崇拜者保留下来了,但它当时是否就已经被复制,我们不得而知……

  Hadot:At his death,the notes Marcus wrote in this way were saved and conserved by a family member(亲), a friend(友), or an admirer(崇拜者). Was it ever published, that is to say, copied down(已经被复制)and distributed to bookstores? It is difficult to say.

  何怀宏:在奥勒留身后近两百年,约公元350年,的确还是有一位哲学家Themistius在其讲演录中谈到过奥勒留写过“自我训诫”的作品。有些历史学家也谈到奥勒留的一些哲学思考片段……

  Hadot:It does seem that, two centuries after Marcus, the philosopher Themistius knew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work: he speaks of paraggelmata or “exhortations” written by Marcus. The historian Aurelius Victor and the Historia Augusta claim that Marcus…had publicly set forth the precepts of his philosophy in the form of a series of exhortations.

  何怀宏:……但只是到公元十世纪拜占庭帝国时期,我们才发现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奥勒留的著作在被阅读和复制。在一本当时出版的拜占庭的大辞典《苏达大辞典》中,有大约30条来自《沉思录》的引文,并明确提到奥勒留的著作有十二卷,称之为“个人生活的准则”。书中还有几个条目也提到了奥勒留的著作,其中提到了皇帝的名字,但是没有作品的名字。

  Hadot:It was not until the Byzantine tenth century that we find testimonies to the reading and copying of Marcus’ works. The great Byzantine lexicon entitled the Souda, which dates from that period, contains several extracts from the Meditations, and specifies that Marcus Aurelius’ work consists of twelve books.

  Long: Suidas notices a work of Antoninus in twelve books, which he names the “the conduct of his own life”;and he cites the book under several words in his Dictionary, giving the emperor’s name, but not the title of the work.

  何怀宏:而且,有一位小亚细亚的主教Arethas也在907年的一封信中提到他有一本这位哲学家皇帝的著作抄本,在他自己的著述中,他也引用过《沉思录》的一些段落。

  Hadot: In addition, the bishop Arethas, in a letter of 907 addressed to Demetrius, metropolitan of Heraclea, speaks of a copy of the philosopher-emperor’s work in his possession…There are, moreover, several literal quotations from the Meditations in Arethas’ works.

  何怀宏:然而,在西方世界,奥勒留的书到了十六世纪才开始流行。1559(一说1558)年是一个里程碑,这一年,一个印刷的版本在苏黎世出现,它是根据一个现在已经遗失的希腊文手抄本出版的,这个版本还包含了由Xylander翻译的拉丁语译文。除了这个最早的印刷版本以外,梵蒂冈图书馆现在还藏有一个十四世纪的完整的手抄本。

  Hadot: In the West, we do not find quotations from Marcus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It was not until 1559 that a printed edition appeared, brought out by Andreas Gesner of Zurich. Based on a now-lost manuscript,this edition was accompanied by a Latin translation made by Xylander(Wilhelm Holzmann). Besides this edition, we have only one complete manuscript of the Emperor’s works, the Vaticanus Graecus 1950, which dates from the fourteenth century.

  何怀宏:其中最完整的一个版本是托马斯•盖特克于1652年出版的。盖特克作了许多重要的订正,还做出了一个新的拉丁文版本。他在每一段的空白处都加上了附注,指明其他与之类似的段落,并写了一个评注。这是古代学者的评注中最为全面的评注,包括了编者对某些较为困难的章节的说明,还引用了所有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学者对这些文本的说明。

  Long:The most complete edition is that by Thomas Gataker, 1652…Gataker made many and suggested many good corrections, and he also made a new Latin version…He added in the margin opposite to each paragraph references to the other parallel passages; and he wrote a commentary, one of the most complete that has been written on any ancient author.[何怀宏的话如果译自这里,那译文就有错误,应该翻成“(盖特克评注为)关于古代文人的评注中最完备者之一”]This commentary contains the editor’s exposition of the more difficult passages, and quotations from all the Greek and Roman writers for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text. [情况同上,译文大误,应该翻成“(盖特克评注中)包含了所有有助于解明《沉思录》原典的散见于希腊罗马文人作品中的《沉思录》引文”]

  何怀宏:而其原来的希腊语版本也得到进一步的整理出版:在德国,希腊语版本由J.M.舒尔兹于1802年在莱比锡出版;在法国,由AdamantinusCorai(按:原文如此,拼写有误)于1816年在巴黎出版。所以说,《沉思录》的传世,可以说是一种奥德赛式的历险和回家。

  Long: The Greek text has also been edited by J.M.Schultz, Leipzig, 1802… and by the learned Greek Adamantinus Cora■s, Paris, 1816…

  Hadot: The odyssey of Marcus Aurelius’ Meditations seems to have been particularly risky.

  何怀宏:Collier的译本流畅易读,流行了相当长时间,但后来被批评为不够准确且“粗糙鄙俗”……

  Long: There is one by Jeremy Collier, 1702…a most coarse(粗糙)and vulgar(鄙俗)copy of the original.

  何怀宏:古代的作家,尤其是哲学家往往并不给他们的著作起名。《沉思录》作为一种私人的写作,作者看来更没有打算为它起一个名字。他有可能是想把这本书最后留赠给自己的儿子康茂德,但康茂德对哲学思想毫无兴趣。

  Hadot: Moreover, it was not uasually the philosopher who gave the title to his writings…It is highly likely that when Marcus was writing what we now call the Meditations, he had no idea of giving a title to these notes intended only for himself.

  Long: He may have also intended the book for his son Commodus, who however had no taste for his father’s philosophy.

  何怀宏:在Arethas的信中,他是如此称奥勒留的这本书的:“写给他自己的伦理著作。”拜占庭的辞典则这样描述:“他在十二卷书中思考了他个人生活的原则。”梵蒂冈的手稿中没有书名。另外一些有其引语的手稿则是标明“有关他自己的写作”或者“私人写作”。

  Hadot: When Arethas wrote his scholia on Lucian, he quotes the work as follows: Marcus in “the ethical writings addressed to himself.”The Byzantine dictionary called the Souda says of Marcus: “He consigned the rule of his personal life in twelve books.”…The Vatican manuscript gives no title to the Emperor’s work. Some manuscript collections of extracts from it do bear the notice…which could be translated: “Writings concerning Himself, “or “Private Writing.”

  就举这么些了!如果我所猜不错,“《沉思录》的流传与版本”这篇文章,一多半内容几乎可以说“无一字无来历”。这些个“来历”,就是好几代西方学者像Long和Hadot那样的人一点一点研究和积累起来的。在使用人家的研究成果时,为啥不就手儿写上几句“据某某研究”、“据某某考证”呢?这不是举手之劳的事吗!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09年4月5日

4 07 2009年
假日 (00:58:10) :

在中国学术造假是很普遍的事,而且这个现象是永远没办法改过来,就是国家政权交接或颠覆也改变不了—–人为了各自利益而所选择各种手段(“儒学”一种可以把自己当君子,以掩盖自己做小人的勾当)。在中国要不懂用“儒学”来做事,生存会很困难,会四处碰壁。这也就解释了当外族对汉人入侵时历朝历代—-为什么会出那么多汉奸。

4 07 2009年
spk (08:08:18) :

搞死他个狗日的东西,败类!

4 07 2009年
aidang (20:00:56) :

方舟子是在有理有据陈述,有的小人没有任何道理辱骂方舟子,那一小撮就是社会垃圾,见不得阳光,支持方舟子!!!!还社会阳关、公平、正义!!!

“他能通过作假的手段拿到学位,就说明这个人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造假。我们就很难保证他们以后不通过一些弄虚作假的手段弄出一点政绩。”说得好!支持!!
“有人为周森锋辩护,认为只要他本职工作做好了,没必要追究他以前是否学术造假的问题。我觉得这种辩护的理由不太成立。第一,周森锋能够一毕业就到襄樊担任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就是因为他是作为硕士博士人才引进的。如果他当时的硕士学位是有水分的,也就是说他走上仕途的过程本来就是不对的,是利用了不正当的方法当上了副主任后来当上市长。因此,周森锋论文有没有抄袭跟他现在的地位是有直接关系的。”说得好!支持,我党从历史上看,和别的政党的区别就是求实、求真。现在这种靠投机钻营捞取执政党好处的伪份子,应该对人民有一个交待。

4 07 2009年
huashendun (20:16:50) :

方舟子先生:您可否谈谈对“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ef10540100cczn.html 世上是不是有神仙?”的看法。

4 07 2009年
Ffs (21:34:38) :

骂人的这些个东西,太明显了,要不就是骗子,要不就是脑残。
好大一部分骂人的明显有情绪,那就是它们怕方舟子,恨方舟子。
它们明显受害于方舟子,被方舟子揭露过。
骂人的还连带骂了著名院士何祚庥先生,不就是因为他老人家也揭露过你们吗?
有人说:
“你从小到大没抄过作业? 大学论文谁没有抄袭? 这事中国教育制度的缺陷 不是个人的原因!”
简直不要脸!
你自己抄过作业,就说明别人也抄过?抄作业还有理了?你也只能靠骗人生存了!!!起码说明,你一定考不上好的大学,你也就是个学中医的脑袋。

4 07 2009年
Ffs (21:36:29) :

骂人的它们!
宫廷秘方?过去的吃宫廷秘方的皇帝们,有几个活过60岁的?
看看骂人的它们的嘴脸!
为抄作业叫好的,为中医叫好的,为骗子叫好的,为抄论文叫好的…….
怎么都是些这么些东西?

4 07 2009年
Ffs (21:37:46) :

看看骂人的那些贴吧,怎么好像大部分都和中药有些关系?莫非它们都是卖中药的?
不顾事实,不说这个事情对与不对,反正就是个“骂”。
骂人的它们,都很明确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它们喜欢骗子,它们喜欢骗子领导它们。
简单推理一下,那它们只能是它们——人里边没有它们!

4 07 2009年
Ffs (22:44:10) :

那些骂方舟子的肯定不是什么托,因为太没有水准了。要真是托,也太那个了,笑死·······
基本可以肯定,一部分是被方舟子捎带打残的,太明显了。
一部分么那基本是靠抄袭中学毕业之类,仇视正常社会的,没有是非观念的,没有能力辨别真相的······
起码可以肯定,它们中大部分读不懂原文说什么!
问问它们,肯定大部分不知道现在的数理化是外来文化的一部分。
你要告诉它,马克思其实也是外国人,它们大部分会翻脸,说你崇洋媚外!就像你说中医的不是时,反应是一样的。

5 07 2009年
feiyang (00:27:38) :

中国最大问题就是假货太多,支持打假!

5 07 2009年
Ffs (01:35:15) :

没想到,正龙的亲戚这么多!!!
雷死人了!
正龙有福了!
用正龙亲戚的逻辑推理一下,这周市长一定和周正龙有亲戚关系了?
正龙的孙子们呀!
你们好可怜呀!正龙骗你们一把,现在又甘心让市长爸爸骗一把?
共骗?没那么聪明吧?
这里边骂人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喜欢骗子的,但却不一定能达到他们师傅的境界!可怜啊!

5 07 2009年
范东平 (06:27:08) :

鼓励揭露并打击学术造假,不管作用有多大,但是我们相信中国在一天一天的进步,说的多了,自然会引起各界的关注的。

5 07 2009年
Ffs (10:28:27) :

反对方舟子的,当年都是拥护周正龙的,现在又拥护周市长,哈哈······,O(∩_∩)O哈!真搞笑!
看看它们骂的那些话,都是些什么呀?
都是些吃虎鞭的,哈哈······
吃什么补什么么,祖传秘方呀!宫廷秘方可能也吃了不少,都吃成这样了,都变成它了!
它,它们!
正龙的亲戚们!哈哈·······

5 07 2009年
付昆明 (19:51:00) :

只会谩骂的人,
不会讲甚道理,
因为他们没有道理,
所有只有歇斯底里!

16 07 2009年
叶先生 (23:59:39) :

西安工程大学机电系高晓丁老师在《机械》期刊2002年第6期p.20发表的《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基本尺寸的一种求解方法》严重地抄袭河海大学吴玉光老师在《机械设计》期刊1996年第5期p.14发表的《摆动滚子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精确求解方法》。
请你们明察!

18 09 2009年
石叻坡 (00:57:36) :

学术真,做事即真?哪有那么简单。学术假,往后做事或真或假,还难预料。

人是复杂的动物,基本上用金钱就可试之。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