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一下:精子中线粒体的命运

8 06 2009年

以前普遍认为,精子中的线粒体DNA之所以没能遗传下来,是因为在受精时只有精子头部(不含线粒体)进入卵子,而含线粒体的中部(称为线粒体鞘)被排除在外。1996年有两项研究发现这种曾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并不准确。在受精时,精子的线粒体鞘也进入了卵子,但是在随后的两次细胞分裂中,精子线粒体消失。所以受精卵中的线粒体完全来自卵子,但我前面说的“在受精时只有精子头部进入卵子,而精子头部不含线粒体”是过时观点,应该删去。

附文献: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6 Nov 26;93(24):13859-63.
Related Articles, Links
 
Misconceptions about mitochondria and mammalian fertil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n human evolution.

Ankel-Simons F, Cummins JM.

Duke University Primate Center, Durham, NC 27705, USA.

In vertebrates,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 is thought to be predominantly maternal, and mitochondrial DNA analysis has become a standard taxonomic too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vailing view of strict maternal inheritance, many sources assert that during fertilization, the sperm tail, with its mitochondria, gets excluded from the embryo. This is incorrect. In the majority of mammals-including humans-the midpiece mitochondria can be identified in the embryo even though their ultimate fate is unknown. The “missing mitochondria” story seems to have survived–and proliferated-unchallenged in a time of contention between hypotheses of human origins, because it supports the “African Eve” model of recent radiation of Homo sapiens out of Africa. We will discuss the infiltration of this mistake into concepts of mitochondrial inheritance and human evolution.

PMID: 8943026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PMCID: PMC19448

Biol Reprod. 1996 Dec;55(6):1195-205.
Related Articles, Links
 
Fate of the sperm mitochondria, and the incorporation, conversion, and disassembly of the sperm tail structures during bovine fertilization.

Sutovsky P, Navara CS, Schatten G.

Department of Zoolog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53706, USA.

Sperm incorporation and the conversion of the sperm-derived components into zygotic structures dur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of bovine oocytes was explored by combining ultrastructural studies with observations of the fertilizing sperm tagged with a mitochondrion-specific vital dye MitoTracker green FM. The zygotes fertilized by the MitoTracker-labeled sperm were fixed at various times after fertilization and then processed for immunocytochemistry to exa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DNA, microtubules, and sperm tail components, including the fibrous sheath and axonemal microtubules. We show here that the complete incorporation of the sperm, but not sperm-oocyte binding and oocyte activation, depends upon the integrity of oocyte microfilaments and is inhibited by the microfilament disrupter cytochalasin B. After sperm incorporation, the mitochondria are displaced from the sperm’s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sperm centriole is exposed to the egg cytoplasm. This event is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the microtubule-based sperm aster,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union of male and female pronuclei. Concomitantly, the major structure of the sperm principal piece, the fibrous sheath, disappears. After the first mitosis, the compact mitochondrial sheath can be seen in one of the blastomeres. An aggregate of the sperm mitochondria is observed at the entry of the second mitosis, although they remain in the vicinity of the nucleus and can later be seen at one pole of the metaphase spindle. The mitochondrial cluster is occasionally found in one of the blastomeres in the early-stage four-cell embryos, but it is no longer detected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third mitotic cycle.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disassembly of the sperm tail during bovine fertilization occurs as a series of precisely orchestrated events involving the destruction (fibrous sheath and mitochondrial sheath) and transformation (DNA, sperm centriole) of particular sperm structures into zygotic and embryonic components.

Publication Types:
“    Research Support, U.S. Gov’t, Non-P.H.S.
“    Research Support, U.S. Gov’t, P.H.S.

PMID: 8949874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操作

文章信息

21篇回复 to “更正一下:精子中线粒体的命运”

8 06 2009年
AC (15:20:17) :

如果我们的科技工作者都有这样自我批评的严谨就好了

科学的精神比科学的知识更重要

是制度决定了人的品质吗?

看过科学松鼠会在小崔说事的节目,很是热闹

不知会有多少孩子会被他们误导!

一声叹息!

8 06 2009年
胖哥 (17:33:18) :

能公开更正自已以前的错误说法或看法,让我对方舟子老师更加佩服了,也可以更放心地相信他的“科普”给我们的知识了(以前对他科普的一些知识,虽然自己没什么证据, 但有时还是凭直觉地持“保留意见”)

8 06 2009年
张华 (17:50:14) :

学习到东西了,作学术态度就应该谨慎!

8 06 2009年
Boating (18:32:19) :

学到了,这两篇比松鼠会的强了不知道多少条街。佩服方舟子先生的严谨

8 06 2009年
gdhbwq (18:54:59) :

很好

8 06 2009年
toe (20:00:07) :

楼上诸位莫非是方先生的马甲?

8 06 2009年
ronaldfree (20:08:00) :

toe (20:00:07) :

楼上诸位莫非是方先生的马甲?

=================================
不知道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想法?
提前说一下,你不会因为我上面这句话把我也归入方先生的马甲吧?

8 06 2009年
lonsoufi (22:42:04) :

几年前被证明错误的东西就拿出来更正,很好的态度。而有些人,几千年前就不很灵的东西现在还弄得无所不能了。

8 06 2009年
sky (23:25:18) :

第一次见识了方先生的删贴神功,佩服

决定从自己的Google Reader中删掉此博

8 06 2009年
万度 (23:32:57) :

sky (23:25:18) :

第一次见识了方先生的删贴神功,佩服

决定从自己的Google Reader中删掉此博
——————————————————————————————————————
这位是什么意思?貌似对自觉改正错误的行为看不惯?

中医信徒们一定有这样的说辞:过十年,你方舟子也会改变对中医和东方科学的看法的! 屁股决定思维。

8 06 2009年
gdhbwq (23:57:29) :

我比方先生还大十岁。但你说我是“马甲”是太抬举我啦。谢谢!!因为我很多方面还不如方先生。

9 06 2009年
dugusword (02:33:40) :

看到一位网友在方先生另一个博客上的留言,很是有同感
转一下,希望方先生能够看到
当然,希望也不会被误会为那位网友的马甲
————————-
这篇博文似乎是承接上一篇对松鼠会的批判来的,那么我不妨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方先生,作为一个斗士,无疑您是勇敢的。但是争斗之余,您是否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态度,来实事求是反思一下自己的“硬伤”?

1. 您很有名气,但是名气建立在您又“打倒”了谁,又“批评”了谁,您的形象是“与伪科学做斗争”的都是。换言之,您是一个“破坏者”,可是,中国老百姓科学素质的提高,更需要的是“建设”。您博客的“科普”分类里有240篇博文,为什么您在媒体上还只是一个与人斗嘴争胜的形象?您的名气、学术地位、学术水平比松鼠会一群研究生当然要高,但是为什么他们被看做建设者?仅仅因为他们很能炒作?会到处行骗?建设永远比单纯的破环要难。您需要自问一下:“我为什么不停的批评、不停的争斗?我这种破坏者的战斗方式对吗?我的斗士形象,到底是中国科普的胜利,还是中国科普的悲哀?”

2. 您需要建立一个的自己的“假学术”标准,并公之于众,最好放在博客首页上。我不能认同“方舟子说他是伪科学,他就是伪科学;方舟子说他是学术造假,他就是学术造假”。自然科学的魅力不就在于它的客观性吗?如果您有这样的标准并被认同,那么人人都能识别真“伪”科学,您的反伪打假事业不是能更好开展吗?

3. 您的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可是胸襟是否太小?您有些评论不是对事情的批评,而是对人的直接攻击,这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态度。我注意到您的博客分类里有“打假”,“骗局”,“批判”,恰恰没有“讨论”、“商榷”。我注意到您将对松鼠会的批评放入“学术打假”类,在文章中对松鼠会冷嘲热讽,却没有拿出他们造假的确凿证据。他们在论文造假了?他们实验数据造假了?最多,只能算您和姬十三的科普路线不同,他们在科普中的硬伤,能算做“造假”么?对不起,给我这个小人之心的人的感觉,好像是您在争风吃醋一样。

最后,我订阅松鼠会的RSS不过大半年,也不是他们的会员,也不是他们的枪手。我希望您能对我提出的疑问本身做出回答,而不是讨论我的身份立场或者给我扣个大帽子,我可承受不起。

9 06 2009年
尤里卡 (02:43:33) :

to dugusword :
方先生是破坏还是建设是他的自由。但是松鼠会的文章的确是犯了大错(很不靠谱),指正其中的错误无可厚非。

9 06 2009年
assdonkey (04:27:44) :

to dugusword:
方先生的破坏是不少,但是你没看到它的建设吗?如果说没有,那只能说你的眼睛有问题了。方舟子的科普工作难道不是一种建设吗!!是一种在人们心目中的建设,是更崇高更伟大的建设。

9 06 2009年
LizzyG. (05:31:55) :

这样很好。大家写科普,方先生找其中的假处。然后其他胸襟宽广的人都能进步,方先生却停滞不前。

9 06 2009年
Metaverse (10:57:21) :

方老师给松鼠会审稿了,好事~~出了错始终还是要改正的。对后辈们做科普,希望方老师能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建议。

9 06 2009年
Fe (15:23:13) :

【1. 您很有名气,但是名气建立在您又“打倒”了谁,又“批评”了谁,您的形象是“与伪科学做斗争”的都是。换言之,您是一个“破坏者”,可是,中国老百姓科学素质的提高,更需要的是“建设”。】
——不把忽悠老百姓的伪科学和伪科普“破坏”干净,“建设”必将事倍功半。

【您博客的“科普”分类里有240篇博文,为什么您在媒体上还只是一个与人斗嘴争胜的形象?】
——与假、伪斗争,胜得光荣,在广大求真、求知的民众心目中,方舟子是英雄和大侠的形象。

【您的名气、学术地位、学术水平比松鼠会一群研究生当然要高,但是为什么他们被看做建设者?仅仅因为他们很能炒作?会到处行骗?建设永远比单纯的破环要难。】
——伪科普是一种“豆腐渣工程”。豆腐渣工程也是一种“建设”。豆腐渣工程建筑商是不是也可以以“建设永远比单纯的破坏要难”为由反对清理豆腐渣建筑?

【您需要自问一下:“我为什么不停的批评、不停的争斗?我这种破坏者的战斗方式对吗?我的斗士形象,到底是中国科普的胜利,还是中国科普的悲哀?” 】
——总是有人喋喋不休地提出这种文傻问题,到底是社会的悲哀,还是社会的变态?

9 06 2009年
Fe (15:23:49) :

【2. 您需要建立一个的自己的“假学术”标准,并公之于众,最好放在博客首页上。我不能认同“方舟子说他是伪科学,他就是伪科学;方舟子说他是学术造假,他就是学术造假”。自然科学的魅力不就在于它的客观性吗?如果您有这样的标准并被认同,那么人人都能识别真“伪”科学,您的反伪打假事业不是能更好开展吗?】

——对于科学知识,方舟子不止上千次说过他是在介绍科学界的主流观点了吧?方舟子打假向来以事实、以科学界主流公认的观点为依据,这一点文傻们总是听而不闻,胡说什么“方舟子说他是伪科学,他就是伪科学;方舟子说他是学术造假,他就是学术造假”——你以为方舟子像你一样屁股决定脑袋?

9 06 2009年
Fe (15:24:06) :

【3. 您的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可是胸襟是否太小?您有些评论不是对事情的批评,而是对人的直接攻击,这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态度。】
——如果对明知一些东西是假的、错的进行批评时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而是“胸襟开阔”地视而不见,那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态度”?将方舟子处处讲证据的批评看作是“对人的直接攻击”,正是典型的文傻思维。

【我注意到您的博客分类里有“打假”,“骗局”,“批判”,恰恰没有“讨论”、“商榷”。我注意到您将对松鼠会的批评放入“学术打假”类,在文章中对松鼠会冷嘲热讽,却没有拿出他们造假的确凿证据。他们在论文造假了?他们实验数据造假了?】
——松鼠们是基本功和科学素养不过关,所以写出来的“科普”是豆腐渣。方舟子何时说过他们“造假”?方舟子的文章用大量篇幅指出松鼠们的硬伤,并介绍了准确的科学知识,这不是“打假”的确凿证据是什么?文傻,只有文傻,才会选择性失明地只看到“对松鼠会冷嘲热讽”。

【最多,只能算您和姬十三的科普路线不同,他们在科普中的硬伤,能算做“造假”么?对不起,给我这个小人之心的人的感觉,好像是您在争风吃醋一样。】
——何止小人之心,还外加屁股决定脑袋。科普文章可以存在硬伤,莫非这就是被松鼠们所推崇的“科普路线”?

9 06 2009年
fzz (19:15:09) :

dugusword ,方舟子没有兴趣听取关于为人处事的任何忠告

14 04 2018年
Muscle Steroids for Sale (01:09:10) :

[…] […]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