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评“于保法针锋相对反驳真相”
3 08 2006年Adjunct Professor,Without
salary”字样。经询问,于保法告诉记者,其可
直译为:“副教授,无薪水”。“在美国无薪水的教授很常见,一般不做到终身
教授是可以没有薪水的。我在
1994年曾获美国海军总司令科学前途发展奖,这
些奖金得以资助我研究的费用。”于保法说。
于保法表示,他在美国期间曾发表过多篇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且也在圣地亚
哥医学院做过副教授。对于媒体“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师生通讯录中,找
不到于保法”的质疑,他解释,或许是他在美国的英文名字记者没写准确,或许
是他在医学院通讯录上的名字因年久没有了。
这份聘书证明了我以前的揭发无误。聘书上的”Assistant Adjunct
Professor”
直译就是“助理附属教授”或“助理兼职教授”,于保法居然能“直
译”成“副教授”(副教授比助理教授高一级,英文是Associate
Professor),
也不怕天下懂点英文的人耻笑?说美国“一般不做到终身教授是可以没有薪水的”
更是好笑,除了于保法这种无薪水的“助理附属教授”空衔,还有哪种教授没有
薪水的?美国教授喝西北风啊?】
创建人于保法针锋相对反驳真相!
人士向记者证实,于保法确曾在该医院进修过,但并非正式分配工作。”
证书》,证书上写有“于保法……在我校已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
成绩合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授予医学硕士学位”的字
样。
瘤防治研究所工作,1985至1988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并取得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他在1988至1990年间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从事核医学临床工作。1990年,他向该院辞职,应邀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
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辞职人员证明书》复印件。证明书上标明:于保法为该院的主治医师,户口所
在地为“和平街派出所”,于1990年2月15日以到出国留学为由辞职。
舟子,曾在于保法待过的salk研究所学习、工作过,对于保法的海外履历,方舟
子早就进行过调查并撰文发表在新雨丝网站上。”
(Salk)研究所做过博士后研究……期间,曾经发表过一篇作为倒数第二作者的论
文。这是他在美国期间发表的惟一一篇可以查到的论文。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
校的师生通讯录中,找不到于保法。根据他的履历、论文发表记录,他也根本不
可能在该校当正式的教授。”
过教授,直到1997年4月,还是实验室中的附属助理教授,而非如他所说在
1994(或1993、1995)年被破格提拔为圣地亚哥医学院副教授。”
的偏颇意见得出,该报记者在发表报道前,既没向其本人核实,更没有要求本人
出示相关证件,而是直接使用个人网站的信息。
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为他颁发的聘书复印件,以证明他确实在美国进行过博士
后研究,并取得了圣地亚哥医学院副教授的职位。
Adjunct Professor,Without
salary”字样。经询问,于保法告诉记者,其可
直译为:“副教授,无薪水”。“在美国无薪水的教授很常见,一般不做到终身
教授是可以没有薪水的。我在
1994年曾获美国海军总司令科学前途发展奖,这
些奖金得以资助我研究的费用。”于保法说。
哥医学院做过副教授。对于媒体“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师生通讯录中,找
不到于保法”的质疑,他解释,或许是他在美国的英文名字记者没写准确,或许
是他在医学院通讯录上的名字因年久没有了。
行的是博士后研究?他的博士学位是从哪来的呢?
规定,凡是修完7年学业的人员在美国可直接承认为医学博士,所以可进行博士
后研究。由于两国的规定不同,他的最终学历在中国为硕士,而在美国可以承认
为博士。
技缓释库技术”不但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没有任何记录,在美国
专利商标局的官方网站上,也没查到任何与其相关的专利资料。同时文章写到
“住院患者不知道医院在自己身上用的是什么药。”
的专利。他同时表示,“高科技缓释库技术”是一种新的用药方法,不是药品,
所以并不需要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且该技术治疗所用的主治疗药物
都已经张贴出来为Ara-C。
示还不能确定报道所称的保法肿瘤医院存在的问题是否属实。卫生、药监等部门
还表示,将尽快联合调查予以核实。
需要有关部门尽快介入详细调查后才能得出公证的评判。目前,省市有关部门尚
未对此事公开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