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应干预学术争论
21 07 2008年多数学术争论只是象牙塔里的游戏,适合于在专业的期刊上进行,媒体也不会感兴趣。但有些学术争论涉及到国计民生,例如某地是否应该建大坝,地震灾区是应该原地还是异地重建,公众对此有兴趣了解,媒体也有义务尽可能客观、中立、全面地报道不同的声音。
对这种正常的学术争论,与揭露学术造假、伪科学不同,媒体不应该有预设立场。但是有些媒体记者、编辑却高估了自己的辨别能力,滥用媒体话语权、影响力。他们当然不具有辨别学术争论的真假对错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有的只是直觉和偏见,让他们选择立场、倾向于争论一方的,是与学术无关的东西,例如那些对抗学术界主流的、敢于和官方或利益集团唱反调的、大唱爱国爱民高调的、宣扬“普世价值”的、紧跟时髦思潮的、态度和蔼可亲的、有明星派头的、善于煽情的,就很容易获得媒体的好感和支持,要为其打抱不平。
因此在这类学术争论中,媒体会倾向于一面倒地报道它们支持的那一方的声音。即使为了表现公正而同时报道另一方的观点,也是做为靶子来打的,用南方一家刊物被泄露出来的采访策划书的话来说,叫做“树立一个敌人表达一种观念”,采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群起而攻之、故意激怒采访对象让其失态、利用灯光效果进行丑化等方法,诱导读者、观众觉得此人可恶可恨,从而排斥其观点,不知不觉地接受媒体想要给出的结论。这就不只是缺乏科学素养,连新闻素质、新闻道德也大成问题了。
但是,一个人的观点符合官方立场,或一个人表现得武断专横,并不意味着他的观点就是错的,而一个人表现得很有良心、勇气、温文尔雅,也并不意味着他的学术观点就站得住脚。事实往往相反,正因为其学术观点难以站得住脚,所以才更需要借助其他的招数加以打扮博取外行的好感,以便能利用媒体左右舆论。媒体一旦去干预学术争论,即使出于良好的愿望,也往往会好心办坏事。学术争论本来应该遵循学术规范,靠证据和逻辑去解决,媒体不应真把自己当成能裁决学术争论的无冕之王,把学术争论变成了煽情表演,甚或变成了对某个专家学者的大批判。与其不自量力去做裁判,还不如做一个中立的旁观者。
2008.7.17.
(XYS20080721)
最后一段话点的最为透彻。
中国媒体哪有半点客观、公正,除了娱民,就是自娱!
有位希腊古哲人(好象是柏拉图)曾说:暴君来自人民。意思是: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有什么样的君王;也只有那样的君王,才能统治得了那样的人民。
究根刨底,还是社会大环境使然。在一个“只要名利,不问是非”的社会环境里,媒体所关心的只是点击量、发行量和收视率,所以他们会只关心这里的人们想看的东西而可完全不顾自己所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
有位资深的传媒人士说:外国的媒体可以用很大的篇幅去谈论政治,而我们是“我们能谈论的政治问题民众不喜欢,民众所关心的政治问题而我们又不敢谈”的这种特殊情况,于是我们就干脆少谈甚至不谈政治。把空出来的这部分“篇幅”量用于一些不着边际的八卦论坛也实属无奈之举。
仔细想想这话也并非全无道理。
中国的学术争鸣,最大最严重的,还是文人还做不到”论事不论人.”一但别人提出不同,马上火冒三丈,很快就开始对骂起来;不能从老中青三代心平气和地辩论一个方向一个问题,一旦有两个人掐起来,大部分冷眼旁观,小部分添油加醋,最后导致两个人都夭折.
所以我的建议是:请院士们出来牺牲一下自己的身份和声誉,就某一个小问题和当代年轻人公开辩论一下,院士都能这样俯下身来,为年轻人指点方向,中间的教授们又有什么可炫耀可张狂的呢?
国内的学术是在让人不忍睹。事实上,何止是学术界?!
6楼不知所云
但是,一个人的观点符合官方立场,或一个人表现得武断专横,并不意味着他的观点就是错的,而一个人表现得很有良心、勇气、温文尔雅,也并不意味着他的学术观点就站得住脚。
————————-说的成都山地所的张信宝吧。。。。。
昨日,恰逢”outdoor science talks”.由学校里最受尊敬的四大教授之一 Stephen H. Schneider 讲解.题为:"Global Warming: How Do We Manage the Risks?"尽管料到这是针对普通公众的演讲,不会有特别的科学信息,但还是怀着无比的心情,席于Cantor Arts Center幽幽的草坪守侯.
在此碎言以上,是因为对Stephen当场的问题印象颇深.他问大家,在座有多少人是通过'nature'或'science'杂志来关注和了解'全球变暖'的.举手者约占20%."那是因为我们身处Stanford,这个比例在全美已经算很高了",Stephen笑着说.然后又问有多少人是通过大众媒体来了解,举手者大约占70%.接下来,他便用自己跟记者,或身边好友和媒体接触的一些经历,以笑话的方式,让听众明白:美国的大众媒体到底做了多少荒谬可笑的报道.
再读方文,不觉感慨;老教授的笑话也还在耳边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