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常涉嫌诈骗在台湾遭检方起诉并求刑七年

5 09 2007年
排毒教父夸大疗效 遭起诉【联合报╱记者何祥裕/台北县报导】曾被称为“排毒教父”的林光常,四年前以“无毒一身轻”及“排毒餐”等著作掀起养生饮食风潮,但有癌症患者听信他“只要吃我的排毒餐,不必化疗”的说法,导致延误治疗,病情恶化;板桥地检署昨天将林光常依常业诈欺等罪起诉,并具体求刑七年。

林光常宣称自己是医师、教授,向民众推广他的“排毒餐”、“地瓜餐”、“喝好水”、“备长炭”、“瀑布负离子”等声 ...



穷光蛋大摆夸富宴

5 09 2007年
【方舟子按:从牛博网每天最热门的帖子的点击率可以推测,牛博网现在每天的阅读人数也就千把人左右(考虑到看评论的重复点击之后),不过是新语丝邮件列表订阅人数的零头,更不要说和新语丝网站的每天阅读人数相比了。新语丝登一下柯南的文章,一天的读者数就足够牛博网赶大半年的了。一个富豪夸富还算是正常的,一个穷光蛋却大摆夸富宴做富豪状做施舍状,那只能说是变态。谁要没事儿,即使把点击贡献给新浪也不该贡献给这么变态的 ...


植物真的有感情吗?【图版】

4 09 2007年
(摘自《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陕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植物会有象人一样的感情吗?这本是一个傻问题。人以及某些其他动物会有感情、知觉,乃是因为有中枢神经系统,而植物则连最简单的神经都没有,又如何能够有感情?某些众所周知的植物“情感变化”,例如含羞草之闭叶“含羞”,早已被证明不过是机械振动等自然因素所致。但是有人不仅提出了这个傻问题,而且给出了言之凿凿的肯定答案,甚至将之做为科学普及的依据。 ...


FDA这块金字招牌

3 09 2007年
   最近我在华盛顿参加了一个生物制药的会议,见到美国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代表在会上报告说他们正在中国试验新药,称赞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新药试验非常灵活,不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那么死板、苛刻。

   由于FDA的苛刻,使得在美国开发新药是一个非常费时也非常费钱的过程。在美国,一种新药从开始研发到获得批准,一般需要十年 ...



清华大学剽窃教授刘兵又来找打了

2 09 2007年
   清华大学的剽窃教授刘兵又在媒体上抬举我了:

   “方舟子的打假和批判的问题也在这里,他自己集审判、判决、执行于一身……”

   我一介民间人士,不过利用我的言论自由和掌握的资料揭露了刘教授剽窃国外资料,什么时候掌握了“集审判、判决、执行于一身”的大权?虽然刘教授剽窃一事铁证如山,还不是照样 ...



岂能拿翻译凑文章

2 09 2007年
   《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13日发表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兵的文章《穿行在科学发现的历史丛林中——伦敦科学博物馆撷英》。此文据说收入新近出版的刘兵著《剑桥流水》(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我没见过此书,不知在书中是否有改动,这里根据的是《中华读书报》刊登的版本。

   这篇文章,据称是刘兵教授在伦敦用半天时间,“ ...



关于《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一书的看法

31 08 2007年
方先生,您好

  我自从2001年在日本经朋友介绍您的新语丝后,在新语丝里面潜水看帖已经有6年了,可以这样讲,您和这个网站改变了我全部的人生。现在才提笔给您写信真是思绪万千不知该从何开口。

  我买了您的《科学成就健康》一书7本,爸爸妈妈岳父岳母老婆兄弟和我一人一本,所有人都认真学习仔细研读获益非浅。上周我又买了您的《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一书,呵呵,让我少年时污七八糟的思想得到了彻底的 ...



评丘小庆“超越世界水平”的新发现

30 08 2007年
   丘小庆的这篇新论文,所用的材料与那篇造假论文完全不同,甚至研究方向也不同:这篇是抗癌的,那篇是抗菌,又如何能用这篇论文证明他的前一篇论文没有造假?我比较过丘小庆的造假论文所用的原始数据,发现有几处窜改、捏造,所以我敢断言丘小庆的前一篇论文就是造假,丘小庆再发一百篇论文也洗刷不了他的造假前科。反而会因为其造假前科,让人们不得不怀疑其新成果的真实性。至于“美国一家专 ...


评“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科学进步法删去伪科学提法”

29 08 2007年
【方舟子按:“科学进步法”要不要有涉及“伪科学”的规定,本来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因为即使规定了,也不过是一纸空文,不可能得到实施;不规定,也不妨碍人们继续反对伪科学。但是人大常委卢瑞华要求删去“伪科学”规定的理由却值得注意。卢委员显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伪科学”,他对“伪科学”的看法来自于国内那些搞伪科学的人的狡辩。略评如下。

一、伪科学与科研上的弄虚作假不同。科研上的弄虚作假是表面上遵循公认 ...



反对学术腐败不靠做秀

29 08 2007年
   不久前我接到一封邀请函,邀请我参加某个专业学会为反对学术腐败而举行的专家道德规范承诺书签署仪式。我不在国内,自然无法躬逢其盛。即使在国内,我并非该学会的成员,也不打算去凑热闹,何况我实在想不明白搞这样的仪式有什么实质意义。

   一个专家如果一直遵循学术道德规范,当然无需再来一个公开承诺。如果自己以前在搞学术腐败,签这种没有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