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1
2007年
这几天有好几个人来问我是否曾经为一家叫D’TrendsBioinformatics的美国公司工作过,据说还有人为此在调查这家公司,以为抓住了我什么把柄,搞得我莫名其妙,因为此前我从未听说过这家公司。查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是一位在广州工作的美国人JohnKennedy在其网站Global VoicesOnline把今年5月份我和柴静有关干细胞问题争论的文章翻译成英文时,把凤凰网盗版方舟子博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10
11
2007年
20余年来,虽然全国各地一直有人声称在野外见到华南虎,但都没有确证。陕西省更是自1964年就没有野生华南虎的记录。因此陕西镇坪县一名农民突然展示一系列在野外拍摄到华南虎的照片,也就难免令人起疑。我对这些照片的第一印象是,照片上老虎的皮毛鲜艳得不像是真的,与周围环境并不协调。老虎美丽的皮毛并不是为了让人观赏,而是为了伪装,能与周围的植被融为一体,民间称之为“烂草黄”,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老虎需要伪 ...
评论 : 26篇评论 »
分类 : 科普文章
8
11
2007年
“知名教授身陷造假漩涡”追踪:当事教授回应质疑详情周五后回复记者 方舟子坚称不会搞错
本报记者 谭江华春城晚报2007年11月08日
涉嫌论文盗用同名作者的云南某高校知名教授昨日下午初次回应记者,表示:“碰到这事,本身也很诧异,本想简单处理,但似乎一点也不简单。”他说自己在外面出差,详细情况等他会议结束后再回复。但方舟子在给记者的邮件中仍然坚称:打错的可能性为零。
上午,记者接 ...
评论 : 15篇评论 »
分类 : 访谈录
7
11
2007年
世界上什么大型哺乳动物最耐渴?人们马上会想到骆驼。的确,骆驼极其耐渴。在炎热干燥的沙漠中,人如果24小时不喝水将会因为脱水而死亡,但是骆驼却可以长达一周不喝一滴水也能生存下来。骆驼能有这样的本事,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在体内大量地储存水分,一次能够饮用相当于其体重30%的水,然后再慢慢地消耗掉。另外,骆驼也很能忍受脱水,即使身体失去了25%体重的水分也没事,而人一旦失去10%体重的水分,就是致命的。
评论 : 10篇评论 »
分类 : 科普文章
7
11
2007年
云南高校知名教授身陷论文盗名漩涡学术打假作家方舟子的博客贴了一条“卖马”帖
谭江华春城晚报2007年11月7日
核心速读
10月28日,因“学术打假”而闻名的作家方舟子的博客上,查证网友“小锅米线”质疑云南某高校一教授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5篇学术论文的真实性后,贴出《盗名者云南某高校副院长××》,在云南高校内引起关注,更由此引出对该教授留学美国经历的怀疑。
论文与专业背景大相 ...
评论 : 2篇评论 »
分类 : 访谈录
6
11
2007年
以前有个女作家苏雪林,鲁迅还活着的时候对鲁迅推崇备至,但鲁迅一死,就开始以“反鲁斗士”自居,根据她自己的总结是:
“叫我来评判鲁迅,很简单,三段话便可概括:鲁迅的人格,是渺小,渺小,第三个渺小;鲁迅的性情是凶恶,凶恶,第三个凶恶;鲁迅的行为是卑劣,卑劣,第三个卑劣。更以一言概括之,是个连起码的‘人’的资格都够不着的脚色。”(苏雪林《我论鲁迅》,转引自王锡荣《苏雪林为什么骂鲁迅?》,收入《鲁迅 ...
评论 : 29篇评论 »
分类 : 文化杂谈
5
11
2007年
几张华南虎照片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恐怕连始作俑者一开始也没有料到。镇坪县政府用该照片证明当地还有野生华南虎生存并要为其建立自然保护区,但是其划定的保护区范围(140平方公里)不可能维持一个华南虎群体,最多只够两、三头雄虎的活动,就算还有零星华南虎隐藏其中,也不可能挽救短期内灭绝的命运。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争论照片上的老虎究竟是真是假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是在这场争论中各方的表现却很有值得 ...
评论 : 9篇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4
11
2007年
【评】
只打病猫,不打老虎:中土特色!以前的川大副校长,就没有专家出来揭露。
(中土人士)
死老虎,专家们出来了。正在横行的那些老虎呢?没有专家出来打了。
(立鑫)
他们不仅不打,有人打还要谩骂。以前这位傅德志不是长篇谩骂过我们打“基因皇后”吗?这会自己打假倒打得起劲了,还要争优先权。其实最早怀疑、证明假虎的是一些网上摄影爱好者,他怎么只字不提了?
(方舟子)< ...
评论 : 7篇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3
11
2007年
在云南民族大学网站,有一份2007年度“云南省精品课程”申报表,申报的是有机化学课程:
http://www.ynni.edu.cn/jpkc/shengji/huaxue/application/application.doc
其中王锐名列主讲教师,详细列有他的“学术研究”情况。在这份申请表中,王锐的学位为“博士”、最终学历为“博士后”,我们此前已证明这是假的;王锐在表中“公开发表的 ...
评论 : 9篇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2
11
2007年
方舟子摘译自英国智囊机构Demos在2007年出版的《中国:下一个科学强国?》一书第49~50页,作者James Wilsdon and James Keeley
监督不正当行为
如果说生物伦理的架构正在持续改善的话,那么有一个问题在整个中国科学界似乎正变得越来越严重,那就是剽窃和学术造假。至今还没有哪一起像韩国的黄禹锡事件那样在国际上臭名远扬,但是过去的两年里,人们已目睹了一系列学术 ...
评论 : 2篇评论 »
分类 : 访谈录
« 前一页
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