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的存档

最恨不是福建人——那一杯浓香的功夫茶哟

2011年2月8日星期二
  我知道功夫茶不是因为福建,是因为汕头。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个工作,在汕头,去了之后才发现去错了,因为北回归线上的阳光是我这个北方人有点钉不住的。
  就看见街上有买凉茶的,各种颜色,玻璃杯,且被一块方玻璃盖着,看上去很清火败火的意思。好像是1块钱还是5毛钱一杯来着,我一直疑惑于自己到底喝没喝上一杯,因为,对于我来说,好像1块钱来解决渴的问题依然是一个需要考虑一下的价格。
  一度过过穷日子,且过过中国特色穷日子的人大概才能意识到我的这个犹疑是多么的正常。
  总之是忘记了在汕头到底喝没喝那玻璃杯里的凉茶,不过,在凉茶摊前的那段犹疑却是一直没有忘记的。
  也是在汕头的那段日子,我看到了街边喝功夫茶的老爷子们,当时就以为潮汕人才是喝功夫茶的人。甚至我们科大同去汕头工作的朋友鄙夷道:“还说这边是开放地区呢,我看他们一点没拼命努力工作的意思。”那意思是,看街头的喝茶人就知道了。
     
  很久以后,才知道其实福建人才是中国南方喝功夫茶的最大人群。
  不过,我却没有细细坐在茶社或者街边品过功夫茶,这怕是到目前最大的一个遗憾了。
 
  我一直设想着一个这样的情景:
  ——夕阳西下
  ——温暖的夜色环绕四周
  ——有海风吹拂
  ——一杯永温的茶
  ——一张慵懒的长椅
  还有比这更美好的场景吗?
  
  不过,稍微不太理想的是,福建人喝茶不是“永温”,而是要热,也所以,福建人练就了一只不怕烫的左手手指尖,刚刚在半秒钟前沸腾的水一下子冲入一个放入一小包茶的茶壶,然后,经过两轮倒手,水似乎必须漫过手指尖,然后带了微酽颜色再进入到你那其小如酒杯的功夫茶具中,拿起,一饮而尽,才完成了功夫茶的最后一道工序。
  而为你沏茶的人,每每都是满壶的开水注入,且直接以手倾倒,不练就一双不怕烫的手是根本就无法完成如此只在瞬间完成的工艺活的。
  相对于福建人的手——尤其是左手——来说,我的手真是太娇贵太娇贵了。
  
  其实,第二次的泉州之行才使我真正知道了功夫茶究竟是怎样回事。在华侨大学一个学院的院办,就放了一套功夫茶具,主人说,在华侨大学的每个办公室,都有这样的茶具。
  看到我惊愕的样子,他又告诉我一个趣事,说原来校长嫌这样太浪费时间,一度下文要把所有的功夫茶具全都撤掉,后来好像也这样做了,可是撤后大家一时受不了,慢慢地只好重新恢复了。
  我笑道:这个校长一定不是福建人,尤其不是泉州人。连我这个外乡人都知道功夫茶才是福建最大特色,他怎么会做出“驱逐功夫茶”的举动呢?
  
  当然,功夫茶禁而未禁,今天依然是几乎每个办公室必备的家什。
  
  正喝着的过程中,来了一位陈教授,主人抓紧时间介绍我们认识,寒暄过后,“坐下喝一杯”,陈教授就也坐下。此时,我们已经喝过3轮功夫茶,主人说“得换茶了”。
  啊?刚喝几口呀,而且茶壶里面还有那么多茶,也太浪费了吧?我忍不住出了声:就这么多的茶,我一天怕多喝不完,得分多日喝才可。
  
  主人笑笑,说茶已经没味了,而且来了新客人,所以必须得换。此时,陈教授从兜里拿出两小袋茶包,说“喝我的吧,我这个也不错”。主人连说“也好,也好。”
   
  我顿时又有惊异的表情,陈教授接着说:“陈博士你是没在福建待过吧?我们这里的人,顺手拿几个茶包作为打招呼的东西,也算是一个传统了。”
 
  啜饮的过程,感觉到时间流逝得更加缓慢,虽然过程显得很繁琐,但繁琐是主人的,客人只享受那淡淡的清香和午后难得的闲适就够了。

  功夫茶不是说喝就喝的,它很讲究,需要一整套的茶具,很多没有喝过功夫茶的人会觉得很奇怪,那些喜欢带一个大塑料杯子喝茶的人会更加难以理解。

  说到茶具,如果不是简单到塑料杯子,再加上茶壶茶杯不就完了,难道还需有别的茶具不成?

  答案是一定需要,而且那还是必备的内容,具体而言,就是用于将茶壶茶杯放置于其上的有度量可以容纳一部分水的或木质或竹质的一套家什。如果经常喝功夫茶,还要有专门用于盛放泡茶过程中沥出的热水以及残水的桶,再现代化一点,还可以有从茶具到桶之间连接的一根橡胶出水管,以及管中间的橡胶空心球,用于将茶具上的水及时排到桶中。

  按照我那一点点喝功夫茶的体会,浪费的水和喝掉的水之比例应在1:1左右,这还是在尽量省水的喝茶模式下。也所以,西北缺水地区是不可能有功夫茶这种喝法的,有那功夫也没那水资源。

  想来想去,也只有福建(或再加广东)可能会有这个东西冒出来,中国其他地区则不会,虽然四川重庆也都不是缺水地区,可是,那里的自然条件与福建广东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茶的喝法也有很大差异,功夫茶也一样不会出现在以上这两个地区。

  我本人其实对于茶并没有什么感觉,5毛钱一两的茶叶和500块钱一两的茶叶到我嘴里都是一个味道,这就是为很多饮茶人所看不上的“牛饮”了,不懂“品”的真正含义,只是使用茶的“解渴”这一基本功能罢了。但是,好在我很愿意享受饮功夫茶时那闲适的感觉,所以,如果真的在福建时,有足够的时间和很好的谈话对象,我是愿意喝一天功夫茶的,设若谈话的人不需要不断地提壶续水当服务员,而有另外不相识的人承担这一任务,聊起来怕会更加惬意。

  看着那熟悉的功夫茶具和它投射在我心头的影子,我才更加了解到作为福建人的幸福,这样的幸福不是佛跳墙可以涵盖的,佛跳墙只是美味,而功夫茶里却满是对生活的淡然、淡定、享受与享用。这又让我想起2003年的前往福建了,武夷山中竹筏漂流时淋了的那一身透雨似乎也带了淡淡的茶香。

  虽然我并不是福建人,可是我家陈热闹的妈妈每每在填写自己的籍贯时都写“福建永泰”,因为陈热闹的姥爷是福建出生长大的,只是后来求学才到了北京毕业后又全国分配到了山东。她随我2003年去福建的那次才第一次踏足自己从来没有来过的故乡,逛完福州之后,她自己跟着二叔家的春雪三叔家的宜超去了永泰老家,奶奶还在,已经接近90的年纪,二叔却已经去世。徘徊于故乡青翠的山林,也应该有功夫茶气息弥漫于其间吧。

  在福建,或者在很多其他地方,我总会想着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定只能选一个地方作为自己的栖息之所,哪里是最好的?

  在城市里,仅就生活而言,我愿意选择成都;就风光而言,我愿意选择杭州;就方便而言,肯定是北京了。

  可是,如果选择的不是城市,是一大片地区,我想了又想,觉得福建应该是最理想的地方,那样闲适的温度,那样闲适的气息,那样闲适的功夫茶,还有哪里会有这样的人间天堂呢?故事里富翁对晒太阳的渔夫说“你应该去做工去挣钱去投资”,渔夫不断地问“那又是为了啥呢?”最后,说来说去,最终答案还是“为了晒太阳”。

  “可是,难道我不正是在晒太阳吗?”

  如果渔夫有第欧根尼的勇气和兴趣,他还可以再加一句“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而福建人不是第欧根尼,甚至不是渔夫,因为任何人到了那里,都会沐了夕阳温暖的光,拿起功夫茶的杯子,啜饮那一壶的优哉游哉了,至于是什么,是个可以忘记的问题——

【论春晚VIII】没有房子娶不到妻,没有离婚拿不到房

2011年2月3日星期四
春晚也想针砭时弊,不过,真的很难。只好笑里藏刀了。
  
娶不到老婆,是因为没有房子:借一套,一骗!【小品《新房》】
娶到了老婆,还想要二套房子:假离婚,再骗!【小品《聪明丈夫》】
  
发不了家,致不了富,小舅子还来添堵,买彩票,瞎碰!【小品《美好时代》】
不知东西,不懂南北,手里却有俩闲钱,找专家,瞎花!【相声《专家指导》
 
不当农民了,怎么显摆,怎么对外显摆?让五洲四海都朝拜!【相声《四海之内皆兄弟》】
有了手机了,怎么使用,怎么随时使用?让街巷风景全进来!【相声《独家录制》】
 
看本草纲目打开青花瓷喝菊花台【歌曲《兰亭序》】
送木兰从军去杭城读书翘兰花指【戏曲《薪火相传梨园情》】
 

【论春晚VII】因为有你

2011年2月3日星期四
  【TVCC的春晚有一首歌,四个漂亮女人一起唱的,《因为有你》,一听就知道是为纪念四川汶川地震的,为了弘扬革命的互助精神,不过,我觉得歌词太直白了,所以,自己在这里写一段。】
  【俺们觉得,写地震却不能着一字于地震,但是人人都看得到在写地震,才是好东西。】
  【因为那不是报告,不是总结,是歌词,或者近乎诗】
  
  是什么使我在午后惊醒?
  是什么使我的泪光晶莹?
  是什么使我不敢回头看?
  是什么使我依然会怀念?
  
  只是那一声地裂的呼喊——
  才是那一阵无助的茫然——
  可是那一片沉重的凌乱?
  于是那一双双关怀的眼——
  
  你从远方赶来到此地才引得风尘满征衣
  你为我杂沓而来抬望眼泪水扑簌撒满地
  你说你为了爱一切皆可世界一定有奇迹
  我说那只是因为有你未来才依然有希冀
  
  哦,因为有你
  只因为有你
 
  【还可以写第二段,不过现在写歌词的人好像都是写一段唱2遍了,看来连第二段都懒得写了,更不要说第三、第四段了】

【论春晚VI】看春晚与写春晚——愉悦自己与显示自己?

2011年2月3日星期四
  本来,今年都不想评述春晚了,没啥意思,还浪费脑细胞。
  其实,俺们春节要看几天《马普尔小姐探案》的15集剧来着,每集都有1小时30分钟,看着一定很过瘾。
  不过,知识分子就这点毛病,容易产生点想法,产生了之后又愿意表达出来——这就恐怕也是全世界知识分子们的通病,好像不表现出自己的知识和智力就会多难受似的。
   
  但是,俺们觉得自己还分得清楚看和写的不同。
  看春晚的时候,一个小的笑话都乐得俺们前仰后合的,这就叫享受简单的快乐。
  可是,在计算机跟前写春晚的时候,您还让俺们表达自己对于演员们和编剧们弱智的敬佩,这怕就有点困难了。此时的俺,正襟危坐,或者斜腰掉胯,要把所有自己的观点可能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显示出来。
     
  高兴时,我们让自己的智商尽量低下,就找一个乐嘛。
  批评时,我们就居高临下,逻辑分明,也骂一个痛快。
  
  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表达的是这个意思不?
  
  记得丘吉尔在战后竞选首相(还是执政党的党首自然就是首相啊,英国的选举制度不太清楚),最后,刚刚领导英国人打败希特勒的他落选了。
  丘吉尔哀叹:一个伟大的国家是不知道感恩的。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报恩”基本做法:既然您老领导我们打败了侵略者救下了全国的前途,那好,您接下来就痛痛快快地统治我们吧,即使您的政策全是错的,我们也不在乎。以前您不是救过我们的命嘛?那您还可以随时把我们的命拿走,我们真的不在乎!或者,您想把我们全家的命全拿走,我们也很高兴地把脖子伸给您。其实,您也不要我们的命,无非是让我们饿肚子而已,那我们就更高兴了,您说饿多少天我们就自愿饿多少天,吃糠咽菜我们非常乐意。
  
  象英国这样,刚刚胜利了就把领导人赶下台去的事情我们绝对不干!
  
  丘吉尔说“英国是伟大的国家”,那是讽刺的话吧?俺们咋觉得英国是忘恩负义的国家呢?

【论春晚V】西单女孩:承载的是全体国民的梦想

2011年2月3日星期四
   任月丽,西单女孩,在西单地下道唱了若干年之后,终于走上了TV的舞台,而且一TV就是CC的。
   昨天晚会结束后,网上还疯传说她演出时在舞台上被人打了一耳光所以直播用了备播带,很象谣言。
   总体来说,长相一般,唱功一般,歌本身也只能算一般,咋就行了呢?
    
   其实,旭日阳刚也好,深圳街舞团也好,这些“我要上春晚”板块承载的其实是中国国民“农村人进城”的苦涩梦想。
   这就和我们中国梦想进入发达国家集团,又是G77,又是G8,最后还想玩G2一样,我们国家农村的时间太长了,有了些希望,就特别需要城里人早点隆重地认可我们。如果是美国这样的高级城里人认可我们,那就更理想了。所以,我们看着G2的提法那个乐呀,可是咱们一向喜欢玩深沉,嘴里说的还是“我们还是农民,话语权还没到哪个份上。”
   不过,当美国佬不断地跟我们借钱,我们也会在一些私下里的场合里“得瑟”下。
        
   中国融入世界的欲望和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欲望有着相似的急迫度。也所以,西单女孩的故事隔段时间就会上演一次,我们看西单女孩的眼神,和我们看自己的眼神,又有何不同呢?!

【论春晚IV】赵本山小品的四个类型

2011年2月3日星期四
一、男女类:《相亲》、《送水工》、《捐助》、《同桌的你》
二、卖傻类:《红高粱模特队》,《卖车》、《卖拐》、《有钱了》
三、正剧类:《三鞭子》、《牛大叔提干》
四、正常类:《昨天今天明天》、《不差钱》、《策划》、《火炬手》等

【论春晚III】”宋丹丹+赵本山“的组合怎么就可以摆脱粗俗呢?

2011年2月3日星期四
【说宋丹丹不粗俗,也是相对而言,所以,别在这里和俺较真。】
   
  宋丹丹其实也很农村姑娘,她演农村姑娘(或者是竟然在城里做保姆的农村姑娘)或者农村老太太都可以认为是本色演出。
  
  我还看过一次宋丹丹出演的话剧,虽然也是演的农村媳妇,不过那也是话剧呀——首都剧场的《白鹿原》,宋丹丹在里面饰演一个有些二百五的女人。
  这样的“二百五”女人每个村里都有。《白鹿原》里的这个女人经历坎坷,开始给大户当小妾,除了伺候老头和大房之外,还有一个很恶心的工作需要做,那就是泡枣。具体情节您可以去看小说《白鹿原》获知细节,这里我就不具体介绍了。
  
  再后来,她跟了在这家大户人家做长工的小伙子跑到了白鹿原,住在村口的破窑洞或破房子里,但是经常会被一些男人骚扰,在话剧里,还受由郭达饰演的人面兽心的鹿家大家长的强奸或诱奸。土改了,解放了,村里一定还需要妇女队长或妇联主任一类角色以体现代表性,这个女人几乎是没有任何悬念当仁不让地要跳出来充任这样的角色。我自己小时候在农村待过,联想到村里当这个角色的女人,也差不多就是《白鹿原》里的这类女人——中国其实还是很逻辑的,正如《芙蓉镇》里一运动就要冒出来的王秋生之类,他在那种时候的出现就是一个必然。
   
  好,以上是一个长长的引子,在我的文章里,引子一般都比正文重要。
  
  宋丹丹一直在话剧圈子里混,后来也偶有去演出电视剧的情况,比如《爱你没商量》之类,不过,比起她的话剧角色来,电视剧角色明显不出彩,甚至差很多。
  杨立新也是一样,多好的话剧演员呀,出演《我爱我家》,几乎驾轻就熟,手到擒来。我的一个学生去年秋天某天还跟我这样说呢:《我爱我家》里那个谁来着,演得挺好,可就是没火起来,可惜了。
  我回答他:这就是你的不懂了,他在话剧界是响当当的大腕,你不知道杨立新在话剧界的地位,其实他完全没有必要去什么电视剧行当里去混什么名堂,要“火”,如果真这样,反而会让一些真正的艺术家看轻了。
  
  学生做顿悟状。我就告诉学生,这个世界并不是说露脸最多才叫有影响,本质的东西露脸再少也会保持持久而重大的影响力。做学问也无非如此,热闹的那些(比如得了多少重大项目有了何等荣誉)都属于“电视剧”这个层次,我们尽量不要去追逐那些。
  
  不好意思,这是第二个引子。
 
  其实,我的意思是说,和赵本山不同,宋丹丹本人并非是为小品而生,她原本就是演话剧的,而且算是门里出身。大家也许知道的是,她的前夫英达还有英达的爸爸英若诚都是正经学戏剧出身的,宋丹丹自己出演主角的话剧《芭芭拉上校》还是英若诚翻译的呢。英家自几代前就一直在吃英语这口饭,至少在英达这辈子也还是在吃“英文”这碗饭,宋丹丹耳濡目染,总还是在农村丫头基础上有些进步吧。
    
  包括杨立新、濮存昕这样的一线话剧演员,宋丹丹这样的二线话剧演员,偶尔出来演出个电视小品啥的,都应该说是轻车熟路,而赵本山相对来说则算野路子出来的,全凭自己对于艺术的那点感觉和热爱,才慢慢地从完全粗俗的二人转到了TV们的平台上。但是,如果不去涉及到男女间那点事,就能够给人以美感和笑感,对于赵本山是本质困难的。但是,当他和宋丹丹对练,男女间暧昧或器官类玩笑的成分就可以减少到最低比例,我个人推断,在整个排练过程中,宋丹丹对于台词的品味和选择是能够左右整个小品的艺术高度的——她有这个基本训练并见过大世面。否则,为什么只要她在场,赵本山小品就能在角色上比较均衡,且在内容上可以摆脱些低级趣味呢?除了宋丹丹本人的艺术修养外,我很难推断到其他理由上去。
 
  赵和高秀敏、范伟都搭档过,也还好,至少比和赵的那些学生们搭档要“高雅”得多,高秀敏和范伟都属于有基本艺术感觉的人,和赵本山一样,可是,和门里出身的宋丹丹依然不同,赵和高秀敏、范伟的组合节目也会有卖傻的情节不断重复,而在和宋的合作里,没有需要卖傻才能获得笑料的症结,他们只要正常出演就足够吸引人了。这也充分说明,艺术行当的门里出身是非常重要的,只凭感觉和自身素质,而不是经过认真长时间培训的过程,要从粗俗到高雅,基本不太可能。
  我们所以提倡“专家治国”而不是“农夫治国”、“军人治国”,道理是类似的。
 
“赵本山+宋丹丹”组合的小品:
1,昨天今天明天
2,火炬手
3,策划
4,钟点工
5,昨天今天明天II——说事
6,老伴

【论春晚II】为什么林志玲这样的女人会有TV的市场?

2011年2月3日星期四
【本话题稍微有点颜色,希望能在您容忍的范围之内】
    
  那次,听说某个女子群体舞蹈节目排练,领导告诉参加排练的各位:你们回去都戴上有海绵的Bra,让胸显得大大的。
  啊?我听说了这样一句话之后,稍微呆了一下——这是舞蹈必须的设备吗?!
  
  本次的春晚,请来了台湾的林志玲小姐(在这里,“小姐”这个词无其他含义,我总不能说林志玲女士吧),结果,看到春晚结束后的一些调侃说法,就有这样的:“这次春晚最大的魔术就是把林志玲的胸变小了。”
  我的天!
   
  不过,有意思的是,如林志玲这样的所谓“台湾第一美女”,歌唱得不好,舞跳得一般,不会写字,表演也谈不上,除了长相和腿比较匀称之外,别无优点的一类美女,凭什么就能在TV(还是CCTV)上火呀?
  原因也简单呀,就是她老人家的发嗲做派使得男人们(不是全部,不过有可能是大部分)兴趣盎然嘛?!
  再继续设想,如果天底下没有了所有男人,林志玲的“嗲”还有地方去发没?是不是男人之外,天底下的女人们也都爱听她那发嗲的声音、看她夸张的做派?!
   
  也所以,“抓住了男人就抓住了世界”,林志玲还是挺明白挺聪明的一个女人,至少在我眼里是这样。
   
  这次林志玲没白来,她的语录都给演绎出了别的意思。比如她在说董卿在给魔术当“托儿”方面比她有经验时,网络就有人演绎出了这样的版本:
  “脱,你比我有经验。”
   
  还是说到林志玲,有一个笑话稍微隐晦一点,不过意思也表达了——
  “春晚安检比较严格,填充物是不能带进场的,即便林志玲也不行。”
  还有一个笑话版本,和前面这个有联系,算是续集,还把蔡明给扯了进来:
  ——林志玲:那为什么蔡明的填充物过检了呢??!!是不是歧视我们台湾同胞??!!
  呜呼!

【论春晚I】赵本山:当不涉及男女关系时,小品就高雅

2011年2月3日星期四
  赵本山今年在小品里实在是有点受不了了,干脆直接调侃起自己来了,涉及到的内容还是高雅与低俗的那档子事。其实,这是老赵的一块大心病。
   
  有一次,开老赵版本的电视剧研讨会,请了几个教授来装门面。
  老赵说:请大家多给我们的东西提宝贵意见,我们也确实想提高层次。
  一位教授就很深刻且尖刻地提了几条。
  老赵听完之后,总结发言时恼了,说:某些专家,不懂得老百姓的需求,还以为自己多高雅呢。
  教授顿时就傻了:难道这次请我们几个来,不是你老赵欢迎大家来提意见的嘛。
  他忘了,老赵依旧还是一典型中国农民,而且,中国最高层次的人大多还是农民习气呢——谁会听你意见,一边去吧。
  联想到教授们这次来还顺手领了老赵手下发的劳务费车马费的事情,教授们的傻那就更显而易见了。
   
  摆脱农民风格是老赵的夙愿和第一心病,虽然他一直在演农民,且以演活农民而自得,可是他希望别人说他不象农民,而且他还觉得自己的艺术品位远远超越了农民。
  糟糕的是,现在艺术评论界没人有这“马屁敏锐感”,所以,老赵这都多少年了,一直都在苦苦地等着这个高级马屁精的出现。
         
  实话实说,从我这个博士农民的眼里看老赵的小品,确实也有很多不错的,比如前年的《不差钱》就很好;去年,在CCTV被枪毙后,辽宁台拣了一个《不差钱》的续集演,毕福剑继续出现,我看了,觉得也还不错。
  今年,糟糕的是,老赵们又回到男女关系这一二人转里每每在不断涉及的话题了。稍微具体一点,就是苞米地里那被删去的多少多少个字了。
  我是在长春看过二人转的,所有的演员,80%以上的话题,全是男女间这点事儿。
  糟糕的是,都老赵了,都CCTV了,说别的话题老赵们就是不能很擅长,非得最终落实到男女关系上来方能得心应手,二人转人才看来真是“科研”方向过于单一啊。
    
  老赵其他比较优秀的小品,如《昨天今天明天》,涉及男女关系的也很少,虽然有一点点,也所以,就这几个非男女关系小品算是有点超越。
  本来今年应该上一个叫做《星球会议》的小品,因为过度曝光,被拿下了。于是,又一个男女关系小品登堂入室,唉,我稍微感慨了一下——老赵你看来这辈子离粗俗二人转的距离总是在接近于0的位置啊。
  去年的《捐款》,最后那个寡妇的出现就再度让整个小品继续进入到二人转男女关系的老套中去,俺们前面看着,还笑得挺发自内心,看到那位提了国窖1573的寡妇,笑意就整个凝固了——老赵,您老可真是纯农民、纯东北农民呀!
 
  对了,今年辽宁台老赵演了一出《相亲》,依旧是男女关系,男配角的样子像极了我在二人转大舞台看到的演员形象,让大家可以好好地审丑审丑。而当你历数老赵以前的小品作品,会发现70%以上的作品在大多数时间还是在掰扯男女之间的那点事儿。
  我短叹一声,中国的“农民们”啊,我们近年以及未来几年就指着这一个事当艺术形式来活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