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的存档

我国四代领导文笔风格之不同

2010年2月11日星期四

虽然我的政治课经常考不好,可是我倒是关注政治,我有个小兄弟还说过这样的话:大哥,男人如果不想当官,那肯定不是男人。

这话当然说得太绝对了。比如,我就不想当官,可是我也确实是如假包换的男人啊。

我翻译他的话应该是这样的:男人们都喜欢关注和自己无切身关系的政治,而女人则喜欢关注和自己有切身关系的化妆品、衣服等。大家的爱好有所不同。

那么,如果我确实不关心化妆品和衣服,那么,关注一下政治也未尝不可了。

我关注的政治是从其他层面,比如,我们国家四代领导人的著作的文笔风格之不同。

一,先从第一代领导说起。我们的第一代领导的文章我还是喜欢看的,由于他本人就是文人出身,喜欢各类中国的古典名著,从小说到随笔,几乎遍读,也算是一个读书种子了。于是,这些东西就深刻影响到了他的文笔,下笔基本可以说是如有神助,写一篇文章的速度也就比我慢一点点,当然,考虑到我现在是用计算机写字,而他肯定用毛笔的时候多些,两人之间具备多大的可比性还真得重新度量一下。

这样,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形成的文字就逐渐积累成风格,文章中嬉笑怒骂皆可,可为诗、可为文,可论述、可抒情,可长、可短,可报道、可评议,很多文章都不错。

不过,这些文章很多写得比较随意,所以,风格倒是具备了,还是有一些不尽完美的地方。

二、再从总设计师说起。

我看他的《文选》,每每看到说实在话的地方就有些忍俊不禁,白猫黑猫论一度甚嚣尘上,虽然显得很可爱,可是道理却是那么朴实。还有,看他接收意大利那一名记者的采访,说到他本人给江青的评价打分,四个字“零分以下”的回答让我又深深体会到简短的话语里那果断的神色。

里面收录的几乎每篇文章都是比较简短,把话说明白就拉倒,绝不纠缠,这我想也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袖却每天只需要工作两个小时以内的关键因素。

总之,他的风格就是言简意赅、果断决然,不需要辩驳和质疑。

三、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其实,第三代领导的文笔已经掺杂了很多的专家风格了,我看到这样的一段描述,说如果从上海的市委书记的任上直接下来,就去上海交通大学去做教授。

这个定位知道从总书记的位置上下来才得以实现,在2008年初,我的学生就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学报上读到了他的论文,一个人署名,且整篇文章结构非常严谨,绝对是论文而不是政府工作报告。大约一周后,新闻媒体注意到了这个事实,才开始跟进,于是,网站上才开始大肆宣传。

我想这第三代领导人的文笔风格就是在残留了一点个人风格的基础上,基本是很学术化的风格了。

四、当前的领导人。

有时候看或听我们当前领导人的报告,讲演,我发现里面的个人风格的痕迹就基本没有了,全是很专业性的说法,滴水不漏,逻辑清晰,内容全面。

我推测,这一方面和人的背景有关,另外一方面,也和一个国家领导人是不是在用专家治国的基本原则行事有关。

 

结论:风格尽其有,用心殊可评。应该说,我们现在的政治文明程度的确在提高,这仅从领导人的文笔风格就能看得出来,我们从个人治国开始变成了专家治国,开始变成了理性、科学治国,这自然是好事。

学生们:第一次滑雪记(续1)

2010年2月9日星期二
李季梅:第一次滑雪记

  话说很久前就看到同学身穿滑雪服,脚踩滑雪板,手握雪杖在蓝天雪地中的照片,甚感羡慕。一直都觉得滑雪是一项高难度、高享受的运动,对那种从高处滑翔的感觉尤为向往,却也心有恐惧,想想摔得手脚朝天的样子还是挺害怕的。如今又到岁末集体出行的时候了,而今年我们活动的主题便是滑雪。

  集合地点定在了五道口附近,我们住在村里的同学也就有了地利之便,早上起来穿上准备好的厚厚的毛衣毛裤,带上手套,以防挨摔,只可惜啊,找来找出还是没找到戴帽子的羽绒服,只能准备好耳朵让风吹了。和黑猫走到站牌那已近八点,左等右等不见车,只好随便先上了一辆车往前走了两站,本来以为准备的时间十分充裕,没想到最后我们还是迟到了一点,看来还真是不能太轻信自己的估算能力,更不能自以为是的把天时地利划为计划之内啊。

  一路上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得无趣,车子在高速上跑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样子就到了目的地。一条条雪道穿行在山上还是很壮观的,远远的望去一个个小黑点飞快的移动,很有意思。检票入门,今天虽不是周末但人还是挺多,有些看起来还蛮专业的样子,穿着专业的滑雪服,带着墨镜,而且老外很多,应该是热爱这项运动的外国人太多的缘故吧。在赵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换上了笨重的滑雪靴,拖着滑雪板变上了“战场”。

  本来很兴奋的我,一站在雪道上便开始害怕了,只想往后退。看着“战友”们自愿或者不自愿的开始下滑,再自愿或者不自愿的摔得七歪八斜,我们大笑的同时也更害怕了,没一会,上面就剩下我和菁晶了。在寻找了一下滑下去的同学、小议了一下该怎么滑,想象了一下摔下去的惨象之后,我就大无畏的往后撑了一下雪杖,于是,悲惨的一幕开始了——前面是长长的雪道,穿着笨雪靴的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耳边的风呼呼作响,只觉的好快,好快,要倒了,要倒了,终于,啪的一声我就坐下了,而这绝不是结束,只是又一个开始,坐着滑雪的开始,想停也停不下来,总算被滑雪板刹住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站也是站不起来的,由于雪靴固定在滑雪板上,我根本就没办法动自己的脚,尝试了几次把雪靴拖下来还是以无果告终。我只能干坐在那,等着教练过来扶我起来。谁曾想,教练刚把我扶起来,我就明显的感觉到下滑的趋势,这也难怪啊,还在雪道中间呢,在我大叫之后教练帮我踩住滑雪板静止了一下,鼓励安慰之后,只能硬着头皮把剩下的滑完。噩梦又开始了,只觉得里前面的人越来越近,“快让开”还没出口,我已经撞上了,于是,我又趴下了。这摔了两次才从上面下来,真是不容易。

  俗语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这滑雪真是“下去不易上去也难”。上去是一个牵引的索道,简单的说,就是用手拽着索道上的一个把手,脚在下面还是滑行往上,我由于滑就不会,所以一滑一顿的,拽着没走两步就又倒下了。唉~真是丢人。只好在从半截路上下来,重新往上走,反反复复了好几次才回到起点,而且已经满头大汗,丝毫不比往下滑轻松。上去的时候我已不敢再往下滑了,此时菁晶同学还在克服往右拐的路线,晓阳同学在改正往左偏的趋势,大家还真是各有各的特色。不过几位男士和赵老师已经可以保证手不着地的从坡顶到坡地了,进步神速。起起摔摔几次,手套已经挂着冰了。还好,午饭时间已到,不管会不会的先解决温饱问题吧。

  早就听说这里的饭很是物以稀为贵,但到了人家的地盘,也只能任人宰割了。众人吃了一餐35元的盒饭,稍作休整,重返战场。

  出了餐厅门,忽然发现一个比较缓的坡,几个小孩子在爸妈的指导下慢慢的滑行,我便也转移阵地,来到这里练习了。不过还真是不一样,这里的坡比较缓也比较短,让人没有怯意,许是上午也摔出一点经验了,我竟然也有了不倒的战绩。又尝试了几次顺利成功后我便回到了上午的场地,想着再挑战一下。果不其然,心里有了底气也就好了,纵然耳边的风还是呼呼作怪,我一直对自己说,没事没事,马上就到,哈哈,成功。有了这么一次后面也就轻松起来,看来人最大的敌人真的是自己,祖宗的话不信就是不行啊。

  由于大家基本都可以顺利从顶到底了,所以滑着滑着也真觉得这边没有多大意思了,和赵老师、晓阳商量了一下,三人决定去尝试一下对面的更长的雪道。话说此时我们的几位勇士们已经不见踪影,不知道去什么级别的雪道上去挑战了。慢悠悠的索道牵着我们走了有近十分钟的样子才到达顶端,也足可见其长度了。站在坡顶,才发现这里几乎没有平地,上来就有往下滑的趋势。而且不知是不是比较高的缘故,风也尤其大。唉~又上了贼船,不管横着还是竖着总要下去的,咬咬牙,噩梦重回。之前虽然不是很溜,我还是可以保持走直线的,谁曾想到了这里一个劲的往右拐,眼看要撞到索道了,我只能选择倒了,而且还是倒了好几次才到底。后来被大家怂恿了一下我又不知死活的上去,又摔着下来了。手脚已经开始酸软了,便先和赵老师走去休息去了。

  站在坡顶,看着下面的人或轻松自如的左右穿行,或笨笨的趴下、起来,别有一番乐趣。虽然是在雪地上,但有暖暖的阳光,竟也丝毫没有寒意。之前总以为自己是一个喜欢刺激性运动的人,还想着可以去试试蹦极呢,不过有了这个经历,我真得慎重考虑一下了,我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呢?

张昊宇:第一次滑雪记

  早上八点半,去南山雪场的班车准时出发,自己终于踏上了注定充满新奇和挑战的滑雪“征途”,兴奋之余,不免有些忐忑,自己能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那些硕大的雪具,那些只在电视上或电影中见过的,五颜六色的东西?能不能像詹姆斯邦德一样驰骋于一座座高耸陡峭的雪山之间,安全逃离直升机和雪上汽艇的围追堵截?能不能……?

  “嗨,你好!”一个陌生的声音打断了我洋溢着自我陶醉气息的一连串的幻想。我转过头去一看,果然是个未曾蒙面的小伙,壮壮的,皮肤黑黑的,带着朝气十足的微笑。谁呢?一个大大的问号飘过。对,想起来了,是赵老师的公子。虽从未谋面,这个小伙子对我们来说早已不陌生:阳光,微笑,朝气四射,兴趣广泛……是个和我性格有几分相似的大大咧咧的北京小伙(嘿嘿,不光以上优点,还包括一些在老师、家长们看来桀骜不驯,但在我们心中属于新时代年轻男人标志的一些独特的品质和品位)。想到这里,心中不免大喜,因为好的旅伴意味着旅途将不再乏味,毕竟,马上将面对没带任何道具(如经典的iPod和《读者》组合)的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一番简单的寒暄之后,我们敏锐地发现了若干个足以聊的非常high的热点话题,从郑洁、李娜历史性闯入四强,麦蒂捉摸不定的赛季转会,皇马巴萨谁更有可能问鼎欧冠等体坛热点,到外企和国企孰优孰劣,实习对于研究生到底有多重要,博士找工作是不是比硕士容易等和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老生常谈……

  “快看!滑雪场!”一个兴奋而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我们的谈话,看看窗外,南山雪场已经矗立在眼前了。今天天气格外的好,在阳光的照射下,煞白的雪道有些晃眼,但确实和想象中的一样壮观绚丽。大家下了车,在一处貌似咨询服务的小屋子里待了一段时间后便迫不及待的冲进雪场。我们大家基本都是“处子之旅”,对进入雪场后的若干程序摸不着头脑。打听了几个貌似工作人员的衣着花花绿绿的家伙后,我们终于来到了一个巨大的“更衣室”(更严格的说应该叫“更衣兼储藏室”),里面除了一排排的更衣柜外,还整齐的摆放着五颜六色的专业滑雪的行头:滑雪板、滑雪鞋、滑雪杖,以及各式各样的滑雪服。大约排了十几分钟队,大家终于领到了自己的道具:两个滑雪板、一双滑雪靴和两根滑雪杖。在短暂的合影留念后,每个人都迫不及待的冲向专门为滑雪盲们准备的初级雪道。

  略懂一点儿溜冰技巧的我,完全没把初级雪道放在眼里,还没等其他人准备好,便哧溜一下滑了下去。开始时的顺风顺水让我悠然自得起来,心想两种运动果然是想通的,滑雪也不过如此,甚至还想着如何向大家传授技巧。随着向下的速度逐渐加快,我猛然意识到自己已身处险境,因为有一项基本技能我还没有掌握,那就是如何让急速飞驰的滑雪板在撞上人之前停下来。上帝仿佛听到了我的祈求,在我思考的瞬间赐给了我达到此种目的最简单也是最为实用的方法:干脆利落的摔倒,用身体和雪道间的摩擦力来结束梦魇般的旅程。随着干脆利落的“啪”的一声,失去重心的我趴到了雪道上,成功“迫降”。拾起掉落在雪道上的滑板,穿着注了铁水般的滑雪靴,我一步一步地踱了回去。

  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回到出发点的我,不想在做无谓的“牺牲”,还是先掌握些技巧为好,而要得到技巧最方便快捷的方法便是找一位能把你领进门的老师。可向周围一打听,在这里随便找个教练都要七百元。此时,看到不远处有个教练在教一男一女两个六七岁的孩子,我脑海中猛地闪过一个念头:“何不搭个免费车?”。本着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我选择了在离授课地点五米外的地方旁听。约莫听了十几分钟,我便领悟到了成为一名滑雪高手的几项基本的技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刹车(事后证明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在又陡又长的雪道中,学会如何“拐弯”更加重要,因为拐弯兼具“变向”和“减速”双重功效)。然后便是试验阶段。果不其然,在第三次试航中,我便成功实现了“不摔倒抵达终点”的目标。

  继续在初级滑到巩固了一下刹车和转弯的技巧后,我便不满足起来。扛起滑雪板便冲向了中级滑道。说是中级,其实在坡度方面并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是场地更大、滑道更长一些罢了。刚准备大显身手,便被喊去吃传说中的“雪地餐”:35元一份的“东坡肉”套餐。在和大家兴奋的交流中,一大份套餐不知不觉下了肚。放下碗筷,我变直冲中级滑道,继续上午未竟的“事业”。下午的中级滑道之旅异常的顺利,本来打算在临走之前征服中级滑道的目标竟提前两个小时实现,不安分的我便又打起了高级滑道的主意。

  在长时间寻找李同学和梁同学(李季梅师姐的男友)共赴沙场未果的情况下,不得以用三寸不烂之舌把小武和菁晶骗上了“贼船”——一条可以把游客带到高高山顶的看起来很是危险和恐怖的索道。约莫过了七八分钟,索道成功的抵达峰顶。向下一探头,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这高级滑道果然名不虚传,坡度足足有五、六十度,单是看看就觉得两腿发软。小武和菁晶本就没打算“索道上,滑道下”,这陡峭的滑道更坚定了她们坐索道下去的决心。没办法,堂堂男子汉,既然上来了,总不能和小女子们一般胆识。我抖了抖身上的雪,摆出一副大义凌然、视死如归的神态,向着陡峭的雪道一头冲了下去。在如此陡峭的滑道上,单凭“直行+刹车”一招横行初中级滑道的我终于招架不住,在进入第二个陡坡之前我理智的选择战术性摔倒,第一次高级滑道之旅宣告夭折。

  在艰难的走回起点后,碰到了李铨。原来他也正四处找我,原因竟也是对初中级滑道已没兴趣。当听说我刚从高级滑道“成功“返航的英雄事迹后,便再次力邀我陪他前往。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踱进索道,向高级滑道发起第二次挑战。依然是“直行+刹车”,依然是坡度五、六十度的雪道,我却近乎神奇地完成了任务,看来,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果然是成功的一大利器。在滑到终点的一霎那,居然为小武和菁晶感到一丝惋惜,概叹她们错过了一道视觉、听觉和触觉盛宴。

  成功的征服初、中、高级雪道后,我的第一次滑雪之旅成功谢幕。

  晚上,车内出奇的安静,大家都选择让绷紧兴奋了一整天的神经放松一下,白天热火朝天的交流场景已经被东倒西歪可爱的睡姿所取代。在中关村下了车,赵老师请大家去呷哺美美的饱餐了一顿,大家又来了兴致,又变成了那个充满生机、活力和欢笑的“喜洋洋”和“灰太狼”们。

  值得回忆的快乐的一天,期待着第二次滑雪。

第二次在海外去理发馆

2010年2月9日星期二

  一、香港是国外吗?

  我在读博士期间曾经去过一次香港。

  那时候,因为身份毕竟还是学生,所以,去香港的过程非常繁琐非常困难。一开始申请的时候研究生院根本就不让去,说学校里有明文规定,去国外必须如何如何——

  我就拿着学校的“明文”反驳道:现在都1999年,香港还是外国吗?要不,就把规定里的“外国”改成大陆之外,要不就把香港当国内处理。

  话是这么说,道理是这么讲。可是,人家研究生院根本不理你,随你讲,就是不行,你又能如何?

  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前段时间看到了中国和国外一些国家关于相互签证的协定和做法,更加让人无奈了。看上去,好像任何一个国家,给中国的签证政策都比我们给他们国民的签证政策要难度都大,一点都体现不出外交对等的原则。

  每思及此,就觉得我国的外交部无能——至少人家为难你你也可以为难对方吧,偏偏连这点都做不到。

  不过,不说它了,我们的政府是把香港人、澳门人和台湾人都不当中国人看的,有时高看有时低看,就是不平视。

  二、从香港跑到深圳理发

  第二次去香港就是半年,从夏天到冬天。于是,半年的时间就一定需要理发,可是,按照在香港求学的大陆弟兄们的做法,都是到深圳理发的,原因自然是便宜。

  既然都这样,我也别跟着省几十乃至上百港元吧。于是,就去了一次深圳,好像花了15块钱解决了问题,并从深圳带了十个大馒头回去。

  香港的日子,总是惦记着如何节省一点钱,细节一直到理发、打电话、吃饭。而中国人长于节省的习惯不但在香港这样的地方可以体现,还在海外几乎所有国家都能体现。

  对于我们大陆出生长大的人来说,基本上除了花公家的钱不心疼,自己那点收入到了海外真是属于高阶无穷小,在八十年代如此,九十年代还是如此,直到2000年左近,才有了中国人也开始奢侈的一些说法,而又过了十年到今天,奢侈的说法已经比较广泛了,甚至有社会主义要救资本主义这样的说法了。据说西方国家在经济危机面前也开始盼望中国的购物团前来。

  不过,由穷到富的时间太短,所以,即便奢侈都不太会,表现基本就属于暴发户乱花钱的样子了。

  三、在澳大利亚理发

  去澳大利亚也是半年的时间,于是,也一定得理发,即便头发不多,可总还是长长了的,就理了两次,第一次事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21,第二次则是由女房东帮着理的,事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632。这样,其实也就是在体验了一下理发的感觉,第一次理发后我才突然有了兴趣,开始恢复停了8年之久的作文写作,而这第一篇“作文”发给了威海的朋友,她帮着联系发表在《威海日报》上。恢复了写作文之后,回国后才开始了博客生涯,到现在已经7年多的时间了。

  因此,理发和我的博客之间有特别大的关系,不得不记之。

  四、第二次的海外理发馆理发

 

 

  尽管来到海外之后中间回了一次国,可是,因为仅仅1个月的时间,所以,头发还没有长到影响生活,而我的朋友因为我的头发日渐稀疏的缘故,认为我的头发宜留不宜理,也就打消了理发的念头,觉得也许可以撑到再次回北京。

  可是,尽管稀疏,头发还是渐长了,3个月的时间终于使得不理就要影响生活了,也浪费洗发水,在这样的考虑之下,就准备找个周日去理发。

  到了理发馆跟前,却发现了高挂免战牌“Fechada”,怕自己认错了字,还推了推门,结果果然是关了,又刚好一个老太太在一边说了几句,没太听懂,看那意思也应该是今日关张的意思,就悻悻地走了。

  结果,周一到周五都没有出门,又多熬了一个星期。这次周六一定不能再错过机会了。

  就又去,还是进的上周日那一家,一进门先把自己买的菜放下,一幅不把理发馆客气的架势,问了一句,“多少钱?”结果人家笑了,说不对“O Senhor”服务,看来人家开店的时候就没有打算挣男人们的钱,只好再次不好意思地拿走了放到门口的菜,悻悻的样子——

  回住处的路上还有两家店,看到一家,刚好开着门,而且门口贴了优惠的告示,且肯定是为男士服务,这次可逮着了,毫不犹豫,仔细研究了门口的告示,发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价格,只有6块钱,继而昂首而入。

  里面坐了三个老太太在等待,里面似乎有两个老太太处于被理发的状态,我也就坐下等候,好像除了等候也没有别的办法。毕竟,再找下一个怎么样也难说。按照那个老故事的说法,第一次老师让去树林里找一颗最长的树,开始总觉得最好的应该在后面,结果走到头,只能胡乱挑一颗了;而第二次进树林,在最开始的时间里看到一颗还不错的,抓紧砍了再说,别到时候连这颗都不如。

  我在理发馆耐着性子等下去就是因为有了前面的那次“fechada”以及今天在那里吃了闭门羹。

  这一等就是1小时40分钟,我几乎把所有的杂志都翻了一遍,还看了一堆美女的新发型的书。

  在自己依然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可算叫我了,一个胖胖的大嫂喊我进去,我脱掉羽绒服之后,她从后脖领子向前给我围了一个毛巾,把我的脖子塞在一个洗头盆的中间有豁部分,我又使劲向盆沿挤了挤,以防水沿着脖领子留到身上。

  这里的洗头盆和北京的颇有区别,北京的是让你躺倒,然后把脖子也卡在一个豁口处,但是这样做脑袋就会悬空,很是不那么舒服。感觉好像这里的更科学些,而且整个过程也没有出现水流进脖子的现象,看来设备还是基本靠谱的。

  洗头是件简单的事情,随后她就把我按到一张椅子上,刚才还在处理一个老太太的另外一个年轻点的姑娘一分钟不到解决了老太太,持了一件围裙给我围上,接着就准备开始动她的剪刀。

  动刀之前,问了我一句,我按照预想的回答:Cabelo Curto。她就剪刀比量了一下,我发觉似乎还不够短,就又加了一句:mais curto,她点点头,立刻开始拾掇我的头。

  先动剪、后动刀、再动电动器具,还是果然是熟手,最后三下五除二,也就十分钟的功夫,立刻持了一个镜子让我看自己的后脑,问“bem?”,我用那没戴近视眼镜的眼睛一下,发现自己的头发真是到了“黑发搔更短”的地步了,这样模糊都隐隐可以看到头皮,真是廉颇老矣。

  这当然和理发师的水平无关,所以我还是夸了一句“Muito Bem”,当然,还得加一句“Obrigado”,最后起身,付账,走人。

  回到住处才又好好打量了一下头发,又让Shopping猫给评价了一下,结果说还应该mais mais curto,这个明显还有能够继续剪断的潜质。不过,我摸了摸自己的头颅,感觉比之前舒服多了,而且在我的坚持之下,没有在中国人之间采用互理的方式,感觉似乎体验到了海外理发的快乐。

S教授也挺不容易的

2010年2月5日星期五

在《中国教育报》记者的新作《“大牛”科学家的舍与得》中,提到这位大牛科学家的坦言,“刚到美国时,他没有想过一定要回国。1987 年,令他深深敬仰的父亲遭遇车祸,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去世,因此怀有不满情绪的他当时对祖国没有什么留恋。”

看来,S教授父亲的这个事情不是传言,是真的。原来看网络上有关于此事的说法,不过,因为毕竟事涉亲情和隐私,总是不方便在文章里就这样的事情说来说去。这次应该是S教授本人亲自告诉的记者此事,否则不会在报道里用了“坦言”二字。或者,竟然又是记者自行决定进行了改造、拔高与升华?

S教授真是挺不容易的,这里深深为他车祸后没有及时获得救治而去世的父亲感到难过和惋惜,自己即便是今天依然觉得完全能够理解他当时的极度愤怒。

文中随后写道,“然而,到美国后,他遭受了一系列更大的刺激:参加聚会时,有些中国人支支吾吾不愿说自己是中国人;办签证时,中国人不仅签证费高,还总被查户口似地盘问;过境时,外国人把护照晃一下就可以了,而拿中国护照的人,常常被移民官严格地翻包。更为过分的是,美国主流媒体经常出现妖魔化中国的报道。”

按照记者的写法,后面这些事要比前面的那个事情要严重得多,对S教授的刺激更强,这个却是我无法理解的,也许因为后面这些事是S教授亲身体验,而前者不是?

不过,根据上下文,再根据之前S教授自己不断宣扬和不断忽略的东西,我好像理解S教授为什么回国了。

——没有永恒的亲情,只有永恒的XX。

根据记者的上下文,XX在这里应该是“对‘身份平等’的追求”。

衷心希望S教授在中国和世界各国都是护照一晃就可以走的感觉。

学生们:第一次滑雪记

2010年2月3日星期三

  周四,“应急管理创新团队”全体成员前往京郊某滑雪场滑雪,这是所有成员第一次涉足雪场,所以,大家都很兴奋,回来后我又给大家布置了作文题目《第一次滑雪记》,纷纷动手写作文,就有了几篇。

  都是理工科的研究生,可是,我一再希望并试图使他们增强文字表达能力,写纪要远远不够,也就逼着同学们写作文,初时大家还不太乐意,不过当发现驾驭文字并非难事时,就有了兴趣。

  其中一位同学,前年总结时谈到自己的进步,已经从开始的写几百字都避之唯恐不及到写上千字跟玩儿似的。让我很是感慨,这就是理工科同学不可偏废人文知识及能力的一个方面吧。

武艳南:第一次滑雪记

时间:2010年1月28日 地点:南山滑雪场 人物:八人,赵老师领队
人生有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滑雪的分量似乎轻了很多。不过,如果有机会记下来,想象自己老来翻开的镜头,可能也会老泪纵横吧。呵呵,写这几句完全为了增加深度,见谅。
值得纪念的第一件事:早上6点起床
晓洋、菁晶、我住在玉海园,离集合的地点有1个多小时的路程,或许还不够,因为不知道星期四早上堵车是什么样子。于是我跟菁晶前一天晚上就把汤圆做好放满了三个盘子,再约好谁早起就先烧水。果然是晓洋起得早,一切都比较顺利,大概6点40我们就吃得差不多了,结果我们还是7点多才出门。菁晶总结说,因为只有一个卫生间,呵呵。时间又变得紧张了,还好正点到达了。上车后,我和菁晶都睡了一路,也不知道窗外有什么好看的风景被错过了没。
值得纪念的第二件事:第1次没摔倒滑下坡
第一次滑雪不是我自愿开始的,是我不小心挪到了坡边,控制不住自己就滑下去了。当然是马上就摔了,而且起不来了。被驻扎的教练扶起来之后还是一摔再摔,最后还是脱了鞋走上来了。第二次滑就好一点了,不过还是摔了。第三次跟第二次之间隔了很长时间,遵照别人的经验,使劲蹲着,尽量保持着重心不变。速度越来越快,我心里也怕了起来很像坐下,不过为了鼓励旁边一直不动窝的菁晶同学,我就想象自己不是自己,克制自己,还真的就滑到底了。然后就顺了,一直就都可以顺顺利利地滑下去了。
值得纪念的第三件事:菁晶可以滑直线了
菁晶同学一直站在坡的顶端不动,后来看见她终于下来了,嘴里大叫着怎么办怎么办,马上就坐到地上了。然后就又不动了,我下去很久了回头了很多次就只看见她还坚持站在那里。就决定帮助一下后进同学,呵呵,结果在她旁边好说歹说还是不动。后来她说不是胆小,是觉得不会滑没意思。可在当时的我看来就是胆小。再后来终于又肯滑了,不过滑不远就拐弯了,不能滑直线,就又不动了。直到吃完饭以后,到了另一个缓和些的距离也短的坡练了一下,终于可以滑直线了。我觉得跟我的支持密不可分,哈哈,虽然我也就帮她搬搬滑板什么的。
值得纪念的第四件事:坐缆车
我跟菁晶正享受可以不摔倒一直滑下来的快感时,昊宇出现了。说在山的另一边有一个S型的缓坡专门为初学者练拐弯设置的,我们可以一起去。我俩经不住昊宇推销员般的说辞,就决定跟他一起去。要坐缆车上山,可以俯视这里的风景。但是其实没有这么多闲心,最恐怖的也不是缆车行进间,而是上缆车和下缆车的时候。因为缆车是被设定成固定路线固定时间到达的,要在它会到达的地点站好,在它到达的那一刻保证坐上去并且坐稳。上了山顶之后,果然有一个S型道,但是并不是为我们这么初级的初学者设计的。我和菁晶站在旁边观望,直到看见一个人滑进了旁边的护栏出不来才决定还是坐缆车坐回去,呵呵。也没看见别人回去,跟我们一起回去的只有空的缆车们。
值得纪念的第五件事:回来的路上
原因从略。天慢慢变黑了,有些事在想象中变得美好。
Over。

亓菁晶:第一次滑雪记

期盼已久的滑雪活动28日终于成行。虽然是第一次,心里并没有很激动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对这项运动了解太少,没什么概念吧。
失去控制的脚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家都是往下面滑,而我总是向右拐弯,所以场地就变得不够宽了,眼看着就要冲出边界,只能赶紧摔在地上增大摩擦力,真担心衣服会被磨坏了。一个上午,滑出了好多向右的曲线。心里颇觉无趣。开始赵老师还安慰说可能是鞋子的问题,换上小武的鞋还是向右进行到底,看来是我的脚的问题。
午饭后去一个更初级的道滑了几趟,跟小武分析了一番脚和身体的用力方向问题,终于可以走直线了。于是去了更长更陡的坡,刷刷下去的感觉确实不错,可是后来发现只会走直线,不会拐弯了。
坐缆车上去,坐缆车下来
会走直线之后,在昊宇同学的鼓动下,我们决定坐缆车上去看看初级大S道。上去之后即被告之,不会刹车不会拐弯最好不要尝试。昊宇同学顺利地进去,很快不见踪影。我们继续观望,看见好几个人刚进道区就摔了一跤,决定还是稳妥的回去吧。于是又坐上缆车往下走。
 除我们之外,大概没有别人采用这种方式下山了。
上坡十分钟,下坡十秒钟
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滑雪,而是在爬坡。不知道运动员训练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先进的节省时间的方式。
各个不同的场地,有千奇百怪的帮助行动不便的人们爬上坡的工具。
最先尝试的是传送带,上下都很方便。上去的时候做好往前运动的准备,下来的时候用雪仗支着地面,靠传送带的力量就能很轻易的滑出来。要想在这里摔跤比较困难,也不知道昊宇同学怎么好好的就坐到传送带上了,半天爬不起来。
第二种是缆车。上车还好,瞅准两辆车之间的间隙滑到合适的地方等着。我们开始还担心位置不对或者座位太高坐不上去,结果车来的时候,座位沿一碰我们的膝盖弯,人就不由自主的往后倒,正好端端正正地坐上去。
途可以欣赏一下风景。想当年小学的时候坐缆车,都是新奇的感觉,会把头到处乱扭,现在在缆车上却有点不敢轻举妄动了,只紧紧地把雪杖攥在手里。
中途下车的时候有一点小慌乱,想站半天没站起来,就很担心缆车会升空了,好不容易挣扎起来,也没站稳,两个人叽里咕噜的滚到了地上。
还有两种都不知道名字。一种比较奇特,是像凳子一样卡在两腿之间又不能坐的东西。有一次太放松,在路上东张西望,结果两个脚叠到了一起,几乎摔到地上,到的时候又放开太早,差点倒着滑下去了,幸亏手里有雪杖可以固定一下。另一种跟这个差不多,只不过是用手拽着让它拖上去。
总之,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入口和出口都有工作人员守着,以防不测。
累的不是腿,是胳膊
场地里也不是处处都是斜面,在平坦的地方,想要移动就变得很困难,只能把手里的雪杖插在地上靠胳膊的力量一点一点的向前挪动。雪杖在我们手里的作用也就仅限于此了。没挪几步,胳膊就有了酸痛的感觉。第二天一早,哪里都不疼,只有胳膊疼。
第一次——如何知道爱与不爱
在一次又一次向右滑的时候,我想我大概不会喜欢这项运动了。可是在能滑直线的时候,我想,如果能较自如的拐弯,会不会更喜欢滑雪一些呢。
如果只接触一次,会不会错过可能会喜欢的东西?可是如果会喜欢这个东西,是不是接触一次就已经足够了?可以肯定的是,只接触了一次就很喜欢的东西大概是真的喜欢吧。如此说来,我确实喜欢肚皮舞。

从初七凤到匡三朵——说说两部女人成堆的电视剧

2010年2月2日星期二

一,从“初五凤”——刘佳说起

  演员刘佳凭借电视剧《任长霞》获得了比较高的荣誉,最近她在《密战》里又当了一次女主角。

  可是,这些女主角虽然戏份很大,我个人却觉得并无多大艺术价值,反而是她在《家有九凤》中女配角的表现要比《任长霞》里强很多。

  而且,不仅刘佳,《家有九凤》几乎所有角色都有出彩演出,包括那个演主角始终不行可是演配角非常棒的姜武(姜文的弟弟)。

  在《家有九凤》里,这些优秀演员的杰出表现让人分辨不出来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这就是好的艺术品所蕴含的内在魅力吧。

  刘佳出演的是初五凤,而她的双胞胎姐姐初三凤则由刘莉出演,后者曾经在《篱笆女人狗》等电视剧里屡屡出现过。

  有意思的是,最近新出的电视剧《鲜花朵朵》有一个和《家有九凤》完全一致的故事架构。出演双胞胎姐姐匡三朵的是女主角,由《蜗居》为了房子天天吃面条的那位以及《媳妇的幸福时光》里出演毛豆豆的那女主角出演。

二,两部女人剧的相似点

  《家有九凤》和《鲜花朵朵》两部电视剧的相同点太多,而后者又拍得有些拙劣,所以,我准备不看其余的部分了。

  1)家庭结构类似,九个姐妹<——>七个姐妹。两个家庭都没有儿子,都是在第三代才出现了男孩;

  2)这多女儿里面都有一对双胞胎。不过,前者特意岔了顺序,是三凤和五凤,也就是说,其实四凤才是五凤。而《鲜花朵朵》里,特意安排让双胞胎的妹妹四朵为了救人而牺牲了。

  3)都有其中一个女儿未婚先孕。《鲜花朵朵》是女主角三朵,《家有九凤》则是初七凤(后来还升任了处长),这个角色由李媛媛出演。当然,孩子的爸爸都爱这个女人,而且是一直在爱,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才无法结合。

  4)都有一个玩艺术的小妹。初九凤学的是美术,考的美院,最后和比自己大很多的学院教授怀了孕,最后生了一个儿子;而匡六朵退学考了戏剧学院,找了一个已婚大款,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5)都有一个瞎折腾的妹妹。初八凤玩的是以拆航空母舰为名的集资,而匡五朵啥都不干,天天在家或逛街,后来玩的是骗婚,还是还是骗了外国人。

  6)大姐基本算是任劳任怨的。

  7)都有一个女儿对家庭有些疏离。刚巧都是老二,初二凤和匡二朵。

  8)都有一个女儿不是这家的,也就是说,是老太太和别的男人生的,按照《家有九凤》的说法,大家“不是一锅的馒头”。

  9)都有一个男人瘫痪了。初七凤孩子的爸爸,以及匡三朵正在谈离婚的老公。

  不说了,还有很多很多一样的地方。

  中国的家庭里,在一个镇的范围内就会出现一家生了九个女儿的情况,至少我是认识我爸爸单位那九姐妹中的四妮的。而拿这个做结构来编写电视剧,大概也就很难脱了俗套。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先做的容易更精彩。从刚才说的这两部电视剧来看,除了这一特征,还可以看得出积聚一堆一流演员和集合一堆刚入道的演员的差距,电视剧在塑造人物方面,同样的架构,表演效果却差别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于是,《鲜花朵朵》基本不给我留下印象,而《家有九凤》则深刻到不敢遗忘。

  难怪有那句著名的话呢,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朵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材。

  再比如,当我们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无法不一下子想起来《雷雨》的基本故事结构,《黄金甲》未免也太像了,只有细微的不同。也因此,《雷雨》作为艺术品可以永久,而《黄金甲》也就热闹一时罢了。

三,两部电视剧的家长

  想来,《家有九凤》的主角应该是老太太,由著名的反派女演员李明启出演的。

  所以说李明启是反派,是因为她在《水浒传》里出演了撮合西门庆和潘金莲的王干娘,后来在押赴刑场的过程中被人扔了一身的白菜帮子。

  在《还珠格格》里的演出就更不用说了。

  老太太后来还演过《双面胶》里的东北老太太,也活灵活现的,老演小角色,真是委屈了这个功底深厚的老演员。

  《家有九凤》充分把老太太的潜力挖了出来,就象英达把彭玉给挖掘出来一样。

  和《家有九凤》的老太太相比,《鲜花朵朵》里的老爷子有点接近,也是东北人,连有些胖的身形都相差不多。不过,后者就过于简单,基本上只要他一出现,没几个镜头就开始大吼,角色的性格有点过于单一,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我一直以为,凭借《家有九凤》出色演出的老太太应该得个什么奖的,可惜的是,最后好像还是失之交臂,那个角色应该是老太太获得公众和专家认同的唯一机会了,我悲观地想。

  评价角色出演的如何,我想是件有趣的事情,现在再重新看那些50年代-70年代左右拍出的所谓经典,简直已经没法再看,好像是《柳堡的故事》吧,镜头里看见女主角从远处走过来,走到镜头跟前,就特意做了一个动作,然后又离开了,看得我无奈地笑了——也许这就是当时的演员水平吧?难怪江青同志在主管文艺工作的时候这个看不上那个看不上,我觉得要是我也看不上。

  当然,也许正是因为江青同志,才使得文艺战线如此缺乏人才的,那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不说。

四,女人剧里的男人们

  既然是女人剧,男人的角色有会有点尴尬。

  《家有九凤》除了七凤的老公(姜武饰演)之外,其他的男人戏分要少很多。

  五凤的老公稍微有点痕迹,记得五凤(刘佳饰演)笑了笑说:“现在你也升了副股级了”,把我给乐的。其实,把副股级换成“副处级”,“副部级”,效果一样可笑,可见有些中国人在意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五凤的男人原来因为不是副股级,在家里就老受五凤的欺负,经常因为五凤忙于国家大事而被迫做家务以及倒洗脚水。后来他自己也升了副股级之后,就明显硬气多了。

  三凤的老公原来是个厂长,退休后有失落,后来疯了,也是个悲剧角色了;四凤的丈夫则是个没生育能力的农民,角色出场不多,却也很有意思。

  《蜗居》里的“宋思明“在《鲜花朵朵》里出演一个三朵爱且为他怀过孕,之后四朵也爱上为了救他而死,最后七朵也爱得死去活来的这么一个角色,可惜的是,这位先生在整个演出过程都显得太呆板窝囊,让人很觉无趣,这样的男人在电视剧里竟然能赢得这么多女人的爱情——不可思议。

  二朵的老公则是一个脸谱化的知识分子形象。而和六朵同居的“李秋实”之前在《媳妇的美好时光》里演一个类似的角色,也是有钱不知道怎么花的男人,看来,他的戏路给固定了。

  大朵的老公则由《炊事班的故事》里的班长“洪剑涛”出演,为这部比较闹心的电视剧增添了一些喜剧色彩,这是这部剧中少有的感觉。

五、整体感觉

  看了十几集《鲜花朵朵》之后,发现每集都有让人很不舒服的地方,一大家子基本都是在为一些事情发愁,幸福的时光很少,看得没了兴致,就去上网查了查结局,发现最后一集还有点大团圆色彩,不过前面太没劲了,不太让人舒服,且每集均如此,我已经决定放弃看后面的内容。

  人即使选择看一部悲剧的电视连续剧,也希望有很多亮色的内容在里面,至少有些场面是让人荡气回肠的,这一点《家有九凤》、《大宅门》、《亮剑》都有,使得它们具备了很好的可看性,而《鲜花朵朵》怎么就没做出来这样的效果呢?我有点费解。

  主角感情的始终压抑可以是一部电影的格调,如《棋王》等,可是,在一部很长的电视剧里,如果每集都是类似的格调,我想还是失败的,看完之后,除了不舒服就很难有别的东西留下来。

  对于一个艺术作品,读者或者观众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收获积极的东西,能够回味很多的场景,除了闪耀悲悯的人性光辉,还应该有一些向上的力量蕴含在流动的剧情中。

  从这一点上说,《鲜花朵朵》不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尽管它借鉴了《家有九凤》的基本架构,可是,细节做得太差,以至于给人以天上地下之感。

  如此,还不如看几集《武林外传》呢——

中国科学界的上民、人民和屁民

2010年2月2日星期二

  以下阿拉伯数字是“或”的关系

  一、上民:

  1,拥有资源或分配资源的权力,且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使用这些权力

  2,取得过一定成绩,自然就容易拥有伪精英意识,自以为自己智力水平很高,觉得自己应该凌驾于人民或屁民以上

  二、人民,或叫中民:

  1,知道自己是人,同时把自己和别人当人,有尊严,有责任心

  三、屁民

  1,自愿与上民修好,愿意仰上民之鼻息

  2,自愿为上民喝彩,即使上民侮辱的正是自己

中国科学界的脊梁会是伪精英分子吗?

2010年2月1日星期一

  有一个不知道究竟低水平还是高水平的海龟说要高声呼唤高水平的土鳖。当然,“呼唤”是假,继续其“伪精英”表演是真。就他那点小心眼,希望通过这文章表达出这中国所有土鳖实在是没啥高水平的意思可谓昭然若揭,否则怎么会让他这样一个一般“低”水平的海龟来假装呼唤呢——也许他老人家愿意通过文章告知大家,就他这样的水平,土鳖里还没有一个能超过的呢。

  今年是华罗庚先生诞辰100周年,逝世25周年,就还是拿他来说说吧。华先生也许应该算海龟,毕竟他当时是在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任上来的中国,可是,他回来后,一直都从身边的土鳖培养起,大家耳熟能详的王元、陈景润先生,还有更多名字响亮程度并不亚于这两位的学者,都在华先生这样的海龟培养下逐渐成长起来,而当时中国的环境又是怎么的环境,大家想必也是知道的。

  反倒是这个海龟本人,自己在海外的起点不知道差到了哪里,可是,一回到国内,又是这计划,又是那基金,还能利用博士这些资源,比当年的华先生强了很多倍。可是,十年来,他培养的学生,或者说学生培养出来的他自己,又达到了怎样的层次呢?

  当年的华先生面对木讷的陈景润,土气的王元(不时在思源楼看到先生,直到今天依然土气),以及更多甚至连饭都吃不饱的学生,励精图治,专心治学,可谓要项目没项目,要房子没房子,终于还是取得了多个方面的成就。

  当然,如果按照这位海龟伪精英的说法,也许把华先生算到他们的队伍里都有点勉强,因为华本人没有什么“各论比牙”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也没有在海外做什么博士后,充其量只是算在英国进修过几年罢了。或者,即便算海龟,也大概算不得他们这样纯种的海龟。

  华先生回到国内的时候,国内的情况应该说非常不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尤其是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到了生命的后期,华先生开始致力于推广现代管理的思想和做法,则更是没有什么科学管理的土壤。但是,艰苦如此,先生还是依赖于身边这些土鳖,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把中国的数学界和管理学界建设成一个还能在某些方面和国际对话的学界。

  按照今日这位海龟的呼唤的思路,华先生也许当时也应该更加大声地呼唤呼唤高水平的土鳖,而不是从身边抓起,从自己做起。

  土鳖的平均水平自然是不高,可是也有很多踏实做事、一步一趋的人,达到高水准的也可以列举一大串,写到这里,就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那篇论中国脊梁的老文章,究竟谁才是中国的脊梁?是默默奔跑不放弃的科学家伙们(包括土鳖和海龟),还是站在一边自以为拥有了指手画脚资格的伪精英们(里面有海龟也有土鳖)?

我知道你那沉默的情意

2010年2月1日星期一

  本文题目,我在引用的时候一时迷糊了,不知道是“情义”还是“情意”?

  是啊,情后面跟着“义”还是“意”,仔细琢磨,应该是不同的。

  原来写过一篇小文,说南方的女子多情,北方的女子多义,后者指的:北方女人完全可以以命相托,更不要说你那上面数额有限的存折和银行卡了,所以,“义”为北方女子的标志性词语。

  不过,“义”与“意”比,“意”也许有默契存焉,最是那一低首的温柔,似一朵白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不过,“雨巷诗人”戴望舒应该用的“意”字,他在乎的一定是江南温柔细雨中的柔情蜜意。

  大学时才听到盒带的费玉清,高中时只能偷偷从香港电台的一个聊天听歌节目里录下几首,其中还没有这首《初恋女》,而有另外的《拨动尘封的琴弦》、《故乡的女孩》之类。

  发现,以诗入词更加隽永些,欧洲是常把名诗反复谱曲的,席勒、歌德的诗都有这样的故事,而中国几乎没有这样的习惯,当然,《明月几时有》这样的词除外,不知道是不是唯一的例外。

  到了近代,名诗谱曲到是颇时兴了一段时间,可是,当我们开始把领袖的诗、词或者随手写下的散乱的句子谱曲时,就距离艺术愈远了。

  徐志摩的诗大概是谱曲最多的,余光中的诗在台湾也一度是谱曲的首选。

  而其他诗人,则少多了,除非你是专门为电影电视剧写歌词。

  《初恋女》据说就是戴望舒为一部电影写的歌词,后来收入他的诗集里,我发现,很有歌词的韵律,仔细想来,是否是诗呢?好像也可以算得。

  这诗或歌词的最后一句很奇怪,我一直费解,在听到这歌的时候还没有网络这个东西,就猜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

  先照录这最后两句:

    终日我灌溉着蔷薇
    却让幽兰枯萎

  我当时的猜想是也许是愿意浇灌爱情之花,而让道德之花枯萎?

  终于停留在猜想了,现在,我再次上网翻出这首歌,知道,原来的蔷薇河幽兰都是有所指的。网上说——

  据说,幽兰指诗人的初恋女友施绛年(施蛰存之妹),而有刺的蔷薇则指当时的妻子穆丽娟(穆时英之妹,现居上海)。

  如果如上一段所说,我的猜测就刚好反过来,浇灌的是道德之花,而枯萎的才是爱情。

  对于那爱情,诗人在同一首诗的前面写道——

    我难忘你哀怨的眼睛
    我知道你那沉默的情意

  果然,是情意而非情义。这大概就是雨巷诗人当时的爱情吧。

中国科学界与中国足球界:比比看

2010年2月1日星期一

  中国科学界与中国足球界,真是两个中国最发愁的“界”啊,记得以前就有学者对二者进行过比较。

  俺们觉得,最近两界的相似度好像在增加,要不,今儿咱们也试着比比看?

  先说相同点吧:

  1,都想冲出祖国,走向世界,让人家认可认可。

  可是,都非常困难。

  科学界只是论文数量冲出去了,可是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科学贡献,就给外国人查缺补漏了。偶有个把能为人家认可的,也属于稀有事件。

  足球界也时常和外国队来个友谊比赛热身赛啥的,可是,基本属于陪太子读书。偶尔冲出去一回,很快就一球不进铩羽而归了。

  2,都不断派年青人到海外去学习。

  结果,这些年青人在海外表现都还可以,可是多数人一回国就完蛋,同流合污的速度那叫一个快,甚至还不如不出去呢。

  3,都不断地请外援。

  开始时请来外国人当教练,后来觉得不过瘾,也请了运动员过来。

  结果,来当教练的拿把钱就走,甚至还是兼职的。德国那把乙级队带到甲级第六名的教练施拉普那,都用德语声称了很爱中国,报纸也不断宣传他的爱国情操,可是现在理性地去看,他似乎更爱中国的工资。

  如果是请来运动员呢,就期待着他们好好踢,也带带我们的人,结果——不说了。

  4,足球界踢假球赌球已经成为风气,科学家发表假论文或抄论文成为习惯。

  且两界中的很多个人都用这个假的东西换了很多真金白银。

  5,足球界从高层就烂得不行,还天天出台这个宣布那个,可是根本性的问题没人管。

  科学界呢?手段也有很多,不断地在宣称要使用,可是,最基础的问题没人操心。

  当然,两界也有不同的地方

  1,足球已经开始从高层“抓”起了,科学界还从小萝卜头开始惩罚

  2,足球我们已经可以随便开口骂人了,包括CCTV也开始明目张胆地骂足球;可是,科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