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的存档

2010年第一期《应急管理汇刊》主编寄语

2009年12月31日星期四
每年的年末,当各个新闻媒体盘点该年度的“十大”时,我们都会发现,入选的多是突发事件。
当然,有时候也有因为应急管理做得出色而入选“十大”的,但是,这样的情形少之又少。
也许,从这样的一个侧面,我们也能够发现人类的应急管理还没有强大到游刃有余地应对突发事件的地步。
不过,我们还是希望2010年能够是一个美好的年份。
而所谓美好,一般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积极要素的加强,比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另外一个则是消极因素的减弱,比如灾害事件,因为可能的风险而付出的成本。
是的!我没有说错,确实如此——
因为可能的风险,我们要实现提前付出成本,而不是在风险事件真正发生之后。那些用于发展积极要素的资金和资源就要被这些可能的事件给浪费掉,而如果你不去为这些风险事件准备,则到时候会付出更多。
那么,准备的资源之一,也许就是一个每个人关键时刻佩戴一个的RFID设备。
而它也正是目前中国的IT界在为“物”们考虑的一个专用设备,构建所谓“物联网”的重要支撑技术。也就是说,虽然是“万物互联”,它一样可以用在“人”上使得“万人互联”,当然,是在关键时刻,而不是平时,平时我们有更多手段将大家联在一起。
于是,我和张雪说:“如果大家都因为灾害事件到来而逃跑,那么,能否采用RFID来在某些特定的地方清点一下人数啊?以使应急管理人员清楚大家逃离的整体情况。”
张雪说:“应该可以吧。”
于是,我把“可挽救性”(Salvability)这个概念改成“可救援性”(Rescuability),对其内涵做了更多的阐发,让张雪考虑了一下怎么基于RFID这类技术考虑衡量疏散过程中的高效救援问题。
张雪完成论文后就把它投给了COINFO‘2009的国际会议,并与200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这次会议上宣读了论文,我们该期汇刊把这篇文章作为最重要的一篇论文刊载在这里,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关于救援过程和相关技术的思考。
这篇论文是关于应急技术的,但是还不纯粹是“技术”,其实,中国大地目前正在对着“应急技术”在各地猛烈地投标,而要投的标内容基本都是所谓“应急平台”。
但是,据我所知,具备“现代”特征的应急平台目前基本还不存在,而现在的所谓“应急平台”基本是应对传统突发事件的,是“信息传输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基本不具备更高级的用于应急的功能。
那么,“现代应急平台”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也做了一个初步的探索,介绍了应急平台的需求分析与总体的样子,以及与传统应急平台相比所应表现出的优势,然后介绍了支撑现代应急平台的理论与关键技术,以及具体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开发方式的选择。
本期刊载的第三篇论文则是关于应急实践的,这是来自浙江某镇应急情况的介绍。在发现了这个镇应急管理的确做得好之后,我还特地派出我的两个研究生——李季梅和武艳南——去当地做了一个星期的调研,对当地应急中更多深刻的东西进行了调查分析。
除此以外,本期还刊载了一篇来自四川省旺苍县公务员对当地应急管理具体做法的介绍,由于旺苍的特殊地理位置,做法有些参考价值。
应急一定需要实践的支撑,也一定需要技术的支持,还需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探寻更一般性的规律。
我们期待着应急管理,尤其是现代应急管理,能够早日在多个方面都有突破,也许,2010年底在总结一年“十大”时,关于如何漂亮进行应急的事情能够成为占据更多的版面。
 
 
 
陈安
2010年1月8日

个人2009年的十件值得记忆的事情

2009年12月31日星期四

按照重要程度,总结下自己在2009年的10件大事。

一、父亲甲状腺出现问题,一家人都很紧张,后去医院手术,非常成功。此为第一件大事。【突发事件】

二、父亲母亲和陈热闹共同飞去海南旅游5天,这也是他们初次乘坐飞机。【新体验事件】

三、现代应急管理的研究有所突破,《现代应急管理》系列丛书第一本出版。【建设性事件】

在这一类里,还有其他一些事情,随后要写“应急管理研究”的十件大事。包括:举办和参加了多次会议、研讨、课程班等,中韩双边会议,出版《应急管理汇刊》6期,组里成员发表论文20余篇,拿到项目多个,获得“创新团队”荣誉一个,受聘兼职教授,客座研究员,邀请国内外学者前来我处访问。

四、第一次踏足欧洲,包括属于东欧的罗马尼亚和西南欧的国家。【新体验事件】

五、陈热闹的幼儿园“事业”开始,且很顺利,没有闹事。这个应该归结为面向未来的风险评测和应对工作做得好。【意外好事】

六、给自己的学生提供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两名同学分别前往韩国和罗马尼亚。(这个其实也是应急管理的事情,也可以并入“三”中)【建设性事件】

七、哥哥在北京买了一辆北斗星,比当地便宜数千元。嫂子也到北京逛了鸟巢,随后从北京开车返回老家;侄子大学二年级,也开始交女朋友。【家族新事】

八、写了各类文章很多很多,继续产生和扩大影响。包括一些报刊、杂志、学术期刊的约稿,以及博客文章。【文人文事】

九、给导师刘家壮教授办了70寿辰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会。【感情事件】

十、继续走遍全国的计划。今年新去了山西平遥和乔家大院、太远,辽宁沈阳,浙江杜桥,四川的绵阳、绵竹、汉旺、北川,河南的平顶山和淇县,重游了四川成都、广州、河南的开封和焦作、海南、杭州、南京、泉州、福州、天津、济南等地。同时,二赴韩国。【新体验或旧体验事件】

“憨傻”航空公司和“昏傻招”

2009年12月24日星期四

那天在法兰克福的时候,看着Lufthansa这个字就发了傻。

为什么我们要把它翻译成“汉莎”呢?一看,原来是后面的五个字母是hansa,莫非是当年的翻译者没看到前面的四个字母,直接就按照汉字的拉丁字母给翻译了过来?

费解中——

按照德文的念法,这个念作“露富谈啥”,和“汉莎”基本没有关系。

就又想起了另外一个说法:“婚纱照”,突然某一天就觉得是“昏傻招”了,或者“混啥招”?唉,也许这个解读才更加地符合现实?

谐音真是个美好的东西,我喜欢谐音。

应急管理专业大一的学生如何做相关研究?

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

今天收到一封信,如下:

敬爱的陈安博士:

我是广东XX大学09级应急管理的学生,作为一个大一的学生,虽未能深入了解应急管理这一新专业,,是也深明其重要性,我已组织了一个大学生团队,欲研究与应急管理有关的领域的方向,望得到你的建议,好是告诉我们(作为我们这些新生)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

谢谢!打扰你了。

对于这封信,我先无奈了一下,原谅我之前还专门写过一篇博文《没尾巴的信后面是有尾巴的人》,对现在的学生写信从来不告诉对方自己是谁的古怪做法提出批评。

可是这样的信依然很多,看来人从有尾巴进化到没有尾巴真的很困难啊。这样,有的无尾巴的信来了,我就直接把我的那篇博文给对方发过去,有的学生比较懂事,很不好意思,抓紧时间再写一封信告诉你他是哪里的人名字叫什么,于是,交流得以继续。

有的则不理你了,这样也好,省得浪费双方的时间。

有的更让你无奈,告诉你一个名字,然后其他的东西还是啥都不说,好似国家秘密一般。

其实,象这般的希望获得一些建议的信,最好还是把自己的情况已经环境情况(在哪个大学读书等)交代一下,以方便别人根据你的情况回信。

这封信倒是交代了自己的背景,缺的是自己的名字,不过不想去计较了,想来这是目前的90后的学生的统一问题,计较也没有意义,就认可吧。

于是,准备好好地就提出的这个问题回答一下。

首先,我的建议肯定并不新鲜,即便对于一个大一的新生有新鲜的地方。那就是,按照研究的一般规律去做,就可以。那么,研究的一般规律是什么呢?

1)深入学习该领域的基础知识,比如,阅读该领域的经典作品(著作、教材或论文)。【如果厚着脸皮说话,我会也向你们推荐我自己写的那本《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随后出版的第二本书】

2)寻找其间存在的问题。问题可以是应急管理本身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行业、领域、区域、企业中尚存的问题。当然,如果要去寻找问题,则必须对现状有所了解,那么第1.5步就是对现状有所了解。

3)如果确定了要做的范围,那么,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将自己学到的基础知识想法向实践中应用,二是根据问题去寻找其他解决方法,而这些解决方法可能是基础知识中没有涉及到的。

4)你当然也可以考虑去做理论问题,不过,对于一个大一的学生来说,我个人的建议还是从具体领域入手考虑。

说了这么多,读到的人可能觉得等于白说。确实有这个问题,任何人说大概都是这几条,那么,接下来我说点具体的。

比如,对于暨南大学的学生,你们又得天独厚的地方,那就是广州市面临着明年的亚运会,这里有许多值得去考虑的问题,完全可以从广东的实际出发,面向亚运会可能的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来考虑对策研究。

一、北京当年的亚运会和去年的奥运会一度面临什么类型的风险?这个可以简单地理一下。

因为风险肯定很多,大家可以分工去整理,比如你整理赛事风险(如果太大,可以局限到田径赛事的可能风险),我整理服务方面(可以具体到宾馆服务、电力供应领域)的风险。

二、对于这些风险,北京当年是怎么做的?亚特兰大当年是怎么做的?上一届亚运会的举办地是怎么做的?

三、除了可能的风险以及规避的问题,去年北京的奥运会出了事情,上一届亚运会也出了事情(一个运动员死亡是最大的事情),那么,广州更大的可能是出什么事情?可以根据当年广州的情况做个估计。

四、然后就是对策研究了。如果出现这个类型的事情,则最好的处理策略是什么,如果出现那个类型的事情,则可能的对策又是什么。这个可以去做比较多的研究。是事先给出一个方案来应对,还是形成一套处理逻辑,而不是考虑具体方案,等等,都值得去考虑。

我的这个建议是应景式的建议,刚好广州离你们最近,而且广州确实在操心这些事情,不希望到时候应急,而要在事先就把问题搞清楚,尽量预控。

不过,现实中也还存在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也需要进行研究。就一般性的问题而言,可以是机制设计,这个问题我正在考虑。目前的机制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

1,什么东西搁在一起就可以组成机制?是一些政策条文还是应该包括更多的东西?

2,机制可以分为多个类型,比如,启动机制、协调机制等。其间肯定存在机制间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究竟体现在哪些地方?真的使用时,谁优谁后?相互间能“容错”运行吗?

3,行业的应急机制和区域的应急机制设计逻辑有何相同或差异?大家之间要不要衔接?可能衔接起来吗?你找出两个处置机制来(一个来自电力,一个来自航空),看看成都机场出现的停电事故大家如何来协调?

当然,成都的事情是教训了,可是,这样的教训在今年11月初雪灾的时候全国很多地方再次重现了,而此时的协调又变成了哪些主体间的协调?问题出在哪里?能否解决?都值得去考虑。

4,再简单到大学生身边这样的具体场景。大学食堂或者开水房有没有拥堵现象,如果设计一个吃饭机制或者打水机制,使得这一的拥堵尽可能地减少?哪里做得好?为什么?我们做得不好,又是怎么回事?

5,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做些更多的理论方面的探讨,不过,对于一群有热情的大一学生来说,应该从具体问题入手,慢慢寻找感觉,在高年级的时候再进入抽象点的理论研究,应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了。

最后,如果你们的研究可以逐渐获得进展,我很愿意把我们的“应急管理研究网”和你们共享,你们的阶段性调查或研究报告可以上载到我们的网站,以使你们的研究保护段获得更多关注和建议。

随便说一句,开始对我的称呼“敬爱的”我有点承受不起,在我小的时候,我们都说“敬爱的华主席”,呵呵。那是很高的称谓了。

多谢你们!也期待着你们丰富现在的应急管理研究队伍,给这个队伍增添更多的活力,开始的批评显得我心胸不够宽广,你们也多多见谅。

华罗庚先生的最后20年[二]

2009年12月18日星期五

上文书说到人到了45岁以后,创新的可能性降低了。

对于华罗庚先生来说,其实也有这样的问题。

王元院士的《华罗庚》一书中对于华罗庚先生在50岁的时候开始将目光转向优选法与统筹法做了这样一个看似不敬的解释,那就是华罗庚先生即便想继续做纯粹的数学问题,也颇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了,至少和以前相比,很有今不如昔的状态了。

于是,开始全面转向数学的应用,甚至是数学的简单应用。

关于这个转向,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不见经传的说法,那就是当时数学所的党委书记有时候会说到知识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强大做贡献的问题,暗示华先生做的纯数学研究其实距离国家需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说者也许有意,听者更是有心。华先生心中不太高兴,但是人家说的也有道理,所以就把无名之火先憋在心里,想着等自己在数学在国民经济中获得应用之后,再来和你等理论理论。

自然,这一段经过了我的演绎,不过,虽然是演绎,却是符合逻辑的。

从1965年左右开始,华罗庚招兵买马,进入现在称为“管理科学”,当时被华先生定义为“统筹法”“优选法”的具体应用之中。

其中的统筹法,按照1965到1985年一直追随在华先生身边的计雷老师的说法,那就是CPM的通俗化,广泛化。

而CPM就是关键路径法,是项目管理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要在整个的工序网络图中找到那条时间最长的路径,因为它决定着整个工作的完成时间。

为了推广这一方法并使得全国人民都听得明白,华先生写了不止一本小册子,这些内容发表在人民日报,并最后单独成书,成为中国科普史上笔墨浓重的一件事。而且他使用喝水泡茶这一的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了统筹法的精义,我爸爸当时年轻的时候就听曲阜师范大学的老师讲过,而曲阜师范大学的老师则不是从华先生那里倒了几手了。

由于华先生本人的影响,而且加之这一思想非常有用,优选法在工厂的生产组织中特别有价值,“用了都说好”,当然两好加在一起,就变成了一股中国建国后管理科学化的传播洪流。甚至可以说,至今,各类管理思想的传播都无法和当年相比。

既然在一地一个行业可以使用,当然就可以推广了,毕竟,大家在工作的时候,尤其是做项目的过程中,都需要类似的思想。

于是,这一过程持续了接近20年的时间,遍及全国26个省市区,工程浩大,怕只要政治运动才可以和它相比。

而推广双法的小分队,其中有些学者成为了中国管理学界的重要人物,有的后来虽然转行,但是也为当年受益于华先生的小分队而念念不忘,比如,后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长李未教授就是当年小分队的成员之一。

除了优选法统筹法之外,华先生还对中国的经济学不太满意,纯粹的政治经济学有时候无法具体分析经济中的一些数量化的规律,可是,当时的中国对于西方经济学处于无知或者不愿知的状态,华先生从“大道定理”入手,开辟了华氏经济数学理论,又是一朵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鲜花怒放了。

实际上,我本人的硕士导师刘家壮先生就一直在华氏经济数学理论并在中国当代经济改革的情况下进行推广和拓展。这怕也是中国经济学家里少有可称学派的一支。

华先生在经济数学方面的论文随后发表在科学通报,而且一发就是7篇论文,基本奠定了整个华氏经济数学理论的整个框架。

做理论就可以做到最好,做应用则可以达到全国学习推广,记得自己读书时常看到一些“最后”人物的消失,比如,有人说庞加莱是世界上最后一个集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于一身的大数学家,费米是最后一位集理论物理与实验物理于一身的大物理学家,还有谁谁是最后一位什么什么。

如果我们将这样的说法映射到中国版本,那么,华罗庚先生怕就是集纯粹数学与数学应用成就于一身的大学者。尽管他所应用的数学并非自己创新的数学体系,而是借用了很简单的数学工具和方法,但是,他所推广的东西又确实是对于中国当时在管理科学上处于无知状态下的启蒙知识,这个意义怎样估计都不过分。

下文书我们继续来分别谈华先生在数学应用方面的成就,会稍微具体些。这里先做概括性介绍。

环佩叮当

2009年12月18日星期五

女子优雅的风度是怎么培养起来的?

无法确知,或者说,对于我来说,这是无法确知的事情。

看山西的话剧《立秋》,知道山西的大户家女子当接近婚嫁年龄时就要被关到一个绝对与外界男人没有机会接触的绣楼之上,吃饭睡觉上厕所都是不能下楼一步的,以保证其纯洁的程度不受任何怀疑。

但是,绣楼上培养出来的怕多是哀愁而非优雅吧。

于是,会想起苏小小的故事,她的成长似乎就是没有任何阻碍的疯长,西泠松柏下是恣意的挥洒青春,个性随风张扬。

有时候冥想一个悠远的古代,一些不必为吃饭发愁的人,一个平和平静的年代,女子们又是怎样被家庭培养呢?

突然有一个词就从脑子里跳了出来——环佩叮当。

其实,环佩怕并非古代女子们必备的衣服装饰品,也是贾宝玉这类公子哥们会带的东西,但是,和这些大老爷们应该且肯定不同的是,古代女子身上的环佩是不能随意叮当的。

这些“叮当”是无意间出现的一些动静。

“叮当”声虽然不是刻意追求的效果,可是,我的心里总觉得在用优雅的步态去控制那环佩使其尽量不发出声音的同时,女子们内心里是否总在盼望着突然的一阵风会是环佩碰在一起呢?

如果是,这就是外在与内心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平衡了。

从小处看哥本哈根的争吵——暖气的五个档位

2009年12月18日星期五

前天,一到办公室,立刻就觉得很温暖的样子,原因是外面有些冷。

此时的阳光尚好,蓝天上偶有散布的云朵,在阳光里也就能够感觉得到暖意,可是,总还是温度不高了,所以,避开阳光,就觉得寒意缤纷。

户外和户内就有了明显的差别。

其实,我的办公室是没有阳光的,刚好在办公楼的内侧,窗外是天井,自然无法见到阳光。

那么……进屋后温暖的错觉也许是有暖气的原因。就去摸了下暖气,发现是凉的,脑子里一片糊涂。

再仔细一看,原来暖气竟然是关着的,怎么打开呢?再仔细看了下,发现了开关之所在,就拧了一下,轻轻的哗哗流水声立刻响起来,再拧大一些,拧到最高的五档,用手触摸就感觉得到烫手了。

又试用了其他档位,发现手感上能够有明显的差异。想了下,就把档位定在了3档。

北京家里的暖气是陶瓷覆面的,显得很高级,可是,没有这样的档位设计,也就使得温暖始终居高不下,一般穿衬衫都没有问题。不过,仔细一想,觉得有时候能量肯定地被浪费了。

哥本哈根正在热闹,我们国家的谈判代表正在为国家发展而大力排放的利益拼命力争,但是,怕是首席谈判代表也知道,我们其实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真要下功夫,单位GDP的排放降低40%,怕降低48%都是可能的。

也许我们国家在单位GDP排放上面力争就是这样的背景了,我们知道我们有这个潜力。

华罗庚先生的最后20年[一]

2009年12月17日星期四

1910年,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中国到目前为止最伟大的数学家(没有之一),华罗庚先生,出生。

2010年,一个世纪过去,终于到了华罗庚先生的百岁诞辰。

因为我本人老在很多场合下自称华氏传人,而且还常自称所谓“正宗”传人,且是第三代(就差衣服上缀上三个布口袋了),而自称之下,总要有所为记,就准备好好地对华罗庚先生的最后20年做个追忆。

说到华罗庚先生的最后20年,其实我并无多充分的资格去评述,毕竟我甚至连其本人都没有见到过,更不要说追忆和他相处的时光了。也就是说,这里的系列文章其实是在“论”华罗庚先生的最后20年,从我个人的认知角度去看华先生对于管理科学的贡献。

是以为记。

一、华罗庚先生最后20年之前的事

华罗庚先生对自己有个基本的总结,如下:

——20岁成名,30岁成家,40岁而声名震天下。

虽然这话看上去有点“大”,这事实上是非常贴切的。

且不说第一句,20岁成名,他从一个初中生到发表论文被慧眼识英才,被请到清华大学当资料员,然后又破格成为清华大学的教师,接着到英国学习。其间尽管坎坷,却几乎没有被耽误。名气虽然不能和网络时代相比,一谷歌或百度就好几万个网页,当时在行内却是非常知名的。当然称得上“成名”。

30岁,由于英国的机会,他接触到了更多的学科前沿并利用自己的智力解决了不少问题,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知名专家。

40岁,1950年,在伊利诺伊做教授的他回到国内,开始了对于中国数学界奠定基础性的一些作为。并在随后的日子里提拔了一大批人才,中国当代知名的数学家几乎半数以上都和华罗庚先生有关,可见其影响力。

我还知道杨乐先生在某次说到:自己没有能成为华罗庚先生的入室弟子而深感遗憾。

这就是大师的魅力了。

万哲先院士在山东大学数学院讲演的时候,提到中国人在运筹学(还是图论?我有点记忆不确切了)方面的第一篇论文是华罗庚先生最先发表的,而实际上,这样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多个学科的学者把自己学科的首创归因于华先生,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读书的时候,当时的数学系副主任苏淳博士(中国文革后首批18博士之一)邀请了一位俄罗斯的博士来合肥访问,这位先生说到自己还解决了华罗庚先生在概率论方面提出的一个公开问题。

除了用论文等影响学界外,包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创立也直接来自华先生的远见。

这些华先生的早期论文和作为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数学界乃至中国的其他学科方向。

当然,华先生赖以成名的可能还是数论,在这一领域,他是中国乃至世界数学界都不可回避的名字。

中国第一个得到数学界最高奖励——菲尔兹奖——的丘成桐先生多次提到华罗庚先生的贡献,说他在数论上的成就当然很高,但是他还有更高的成就,那就是在多复变函数论上的创举,那是华先生创立的学科,世界的多复变领域的学者都是沿着华先生开辟的道路前进的,这个伟大和仅仅解决了几个公开问题不可同日而语。

也因此,因为华先生的百岁诞辰,很多学科方向都会拿出很大的精力来纪念他。我甚至都可以断言,明年将会是一个到处充满华先生名字的科学界“华罗庚年”。

从彼岸到此岸,从黎明到夜晚【欧行漫记1】

2009年12月17日星期四

《欧行漫记1——从彼岸到此岸,从黎明到夜晚》

一、引子

北京西山八大处中的一处我从来没有去过,上次带了学生去八大处游玩,想这次该去一处了吧,结果到了一问,在装修中,不开放,就悻悻而离开了。还是从二处向着七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

奇怪的是,八处却不在最高处,而是在和二处基本平行的另外一个地方。因为好奇,我在第二次去西山的时候曾经专程去过这个八处。

八处有一些现代石刻,刻了很多故事在上面,没有标点,文字却也一般,似乎不是精选之作。上面故事不少,只有一个是给了我印象的,那就是一位高僧撑船去宣扬佛法,他却没有从此岸到彼岸的目标,而是船靠哪里,就在哪里驻足,宣扬佛法。

而人们生活的目标不是为了由此岸而升登彼岸吗?

那些宗教多数宣扬的都是这些内容,你要行善,你要修炼,甚至你要苦修,才能荣登彼岸,而彼岸——妙不可言。

于是,人们为了这样的一个虚幻而去工作和学习,而去修行和做事。

我的个人经历是从小村庄开始的,每一次觉得这次总应该到了彼岸了,可是,又是一股力量在牵引我,冥冥中的声音告诉我说:“你所在的依然是此岸,彼岸在另外的地方,还要继续行走。”

于是,我就继续行走。

此岸如何清晰界定?彼岸又当如何描述?这终于要成为一个问题了吧,至少我似乎依然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而我向往着的亲爱的欧洲,你会是我的彼岸吗?

第一次来欧洲的罗马尼亚,我一直都是在追逐夜晚的脚步。那个下午,在北京登机之后,就不断地在追逐着暮春强劲的太阳,太阳太快而飞机太慢,最后则变成追逐太阳残存的微光了,那光亮由灿烂而暗淡,最终在慕尼黑转机的过程中消失得没有痕迹。

我的心也就随之沉寂下去了,会想起阿波里奈的《蜜蜡波桥》——

让黑夜降临让歌声吟咏
时光流逝了我没有移动
 …….
会也有自己作诗的冲动。
夜晚缓缓降临的过程
耳畔会有轻轻的歌声
曼妙的旋律舞蹈在更深的深夜
天光黯淡时尘世的灯光却在变亮
照耀了寂寞守候着的心灵
——上下起伏不定

二、一路风尘

这次的前来欧洲则是追随黑夜。凌晨2点的航班,起飞后的窗外自不必看,一定是浓墨一样的黑,频繁闪烁的微微的光只是来自飞机的翅膀,而与天空无关。

睡,漫长的睡,甚至连飞机上准备的电影都没有了看的兴致。

而抵达法兰克福时已经是晨曦初露的时分,吃了一碗稠如米饭的稀饭后也倒不觉得多饿,就开始了漫漫的转机过程。

好像飞机有点晚点,本来计划中达到的时间应该是5点半,可是下飞机后已经是7点了,而8点20分就要等上前往波尔图的班机,我就有点紧张了。

紧张归紧张,队还是要排的,只好随着刚刚睡醒的大队人群慢慢移动吧。

先是验证过关,德国的小伙子问我去哪里,干什么,我轻轻说了合作研究,他说那你应该是个教授吧,我说是。就盖下戳记过关了,不到1分钟,而等待时间则是25分钟。

接着再去行包安检,又是30多人的队伍,只好继续等待,轮到我的时候人家查验的特别仔细,几乎翻了个底朝天,好在也没有什么,就重新收拾好去在北京就已经知道了的登机口。

又是一段漫漫长路,这次稍微好一点的是路上有两段特别长的平路扶梯,不过,也嫌太慢,就在上面走了起来。又是楼梯上下,折腾个够,才算到了我候机的A区。

而我在A32,似乎还有继续走路下去,我苦笑了一下,但还是加快了脚步,好在每个区之间也都有扶梯,而且扶梯在开始及结束端都有个起伏,不完全是平路,德国人真行,扶梯要不特别长,要不就是这种样子,总之能够为你考虑的方便都考虑了。这样,走两步走上扶梯,再走两步再上,也算不得多累。

其间,听到多次航班消息,德语加英语,我学过一年的德语,所以即便是德语我也还能听几个数字没问题,经过摘耳聆听,发现每个通知都与我的航班无关,就加紧了脚步继续前行,过安检后大约又经过了15分钟的样子,才到了A32,刚要松口气,又发现怎么这里的登机口写了一个9点多起飞的航班,倒是汉莎,可是是去奥地利的,一定与我无关,头上就开始冒汗了——难道我注定要坐不上这一班飞机了吗?

好在可以问,凑近拿了自己的机票,人家告诉我转到A24登机口。看看时间,已经8点25了,没有别的选择,那就抓紧疾步前往A24吧。

于是,又往回走,这次连坐扶梯的兴致都没有了。

到了A24,发现人们正从登机口里走出来,又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字样,放心了,肯定是还没有开始登机。

看到了登机口边上报纸栏,就取了一份德文的一份英文的,不过也实在没有什么看下去的心思,还是继续等待并观望着。

不放心时又去问了一下,这个柜台的服务员告诉我“Just take a seat”,我才完全放下心来。

看着飞机上的人下光之后又过了15分钟的样子,我们开始了登机的过程。估计,这15分钟里,飞机上要打扫打扫卫生、上些食品饮料什么的。

汉莎的班机明显不如中国国际航班的飞机新一些,不过稍微好一点的是座位间的空隙要大,而来时的国航班机都无法伸开腿,觉就睡得很不舒服。更好的是,三个人的座位只有两个人坐,于是把中间的座位空了下来,当然显得比来时宽松多了。

评价在数学上是易题,在管理科学中是难题

2009年12月15日星期二

关于评价,我有名人名言一句,又自称其为陈氏评价困境,这句话说道——

完全可以决然地说,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多准则排队评价,都能在结束后很容易地找到一个很漂亮的反例,来证明这个评价结果是荒谬的。

怎么会出现如此困境?评价真的如此之难吗?

其实,评价在数学里是易题,象上述多准则排队评价,基本可以等同为多维空间中在确定约束下寻找一个最优向量,这个向量一般是存在性没有问题,甚至还可能具备唯一性。

但是,怎么在管理科学中就成了难题呢?

这与管理科学和实践息息相关是分不开的。

管理科学中的评价问题,并非是要找到一个最优“向量”,更多是为了在评价结束后进行资源的分配,当然,这一所谓的资源可以是广义的“资源”。所以,评价都带了目标的,评价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后面的其他目的。

即便管理中的评价是为了评价,那么选取的指标中也很难找到完全反应某个准则的具体化的属性。甚至,再远一步,即便是找到确定性的指标和属性,因为权重的不同选择也可以造成后果的极大差异。就如评价健康与否这样的一个简单问题,如果我们选择身高、体重或者某些身体上的比例,也无法说明是否真的如此,所有的这些数值都会有一个适用范围,超过了范围,即便比例依然是黄金数,也一样是不健康的。

更不要说素质方面的评价问题了,更是无法说清楚。

也因此,如果参与排队评价的人多,对于任意一个结果找到一个反例的可能性也就陡增。

所以,考试中要按分,因为如果要按所谓的素质,要冤死很多人,只好按分,而分有时候也说不清楚,比如作文的分数,就是个太弹性的东西,也就需要标准化试题,尽量减少主观性带来的偏差。

于是,荒谬的事情就愈发增加,当要参与排队的人群大到可怕的地步(中国国情的最大特点就是所有排队中人数都多到可怕),其间荒谬的事情就更多了。

最后,如果很多大佬在一起确定了一个评价准则,则大家就会按照这样的准则去努力,而如果这样的评价可以机械化,则很好,比如生产产品的质量控制。而反之,如果这样确定出来的准则本来就不能沿袭机械化的路子,则全体排队人员还是会按照这样的准则去行事做事,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被迫机械化”。科学的创新在这样的机械化面前就根本没了机会。

中国的科学界或者教育界,因为不管什么事情,排队的人都太多,而准则的确定却是机械的,根本不给不愿意被机械化的人以机会和空间。

“钱学森之问”当然无解。

钱学森自己所以脱离了被机械化,是因为他的主要科学生涯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经历,而回到中国就是老大,国家对于武器的强烈需求又不会限制他思想上的发挥,一旦限制,就很可能造不出来,这个风险远远大于限制的风险,所以干脆放手。

所以,钱学森本身脱离了成为“钱学森之问”背景的可能性,可是,长期在学术上自由思想的他却不知道更多其他学者没有这样的机会,他的困惑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