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应急”的存档

我们为什么使用突变论来描述突发事件的发生现象

2010年8月21日星期六

一,关于非常规突发事件

  我们所研究的突发事件主要指所谓的“非常规”突发事件。

  因为,如果对于常规类型的突发事件,那么它的发生、发展总还是会按照某个领域中本来就认识到的规律出现。但是,一个事件演化为另外一个事件,即便是常规的突发事件,也依然难以刻画。进一步地,如果是未曾遇到的事件类型,那就更是非常规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常规什么又是非常规呢?现在并没有一个确切并让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所以有时候可能会用到循环定义。比如,难以预测预料预警的事件,不符合以前认知规律或当前的知识无法涵盖,且造成巨大损失的事件,就是非常规突发事件。而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说到非常规突发事件,那就是它很难预测预料和预警,现在还不知道其发生发展演化规律,当然,还有损失巨大这一要素。

  这是相互解释,就仍然是一笔糊涂账。

  或者用例子说明,比如汶川地震就是非常规,SARS就是非常规,911就是非常规。象这类事件的都属于非常规。

  我们这里不去谈它的概念,就先认为大家有个基本的统一认识好了。

  那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可以选择突变论来解释突发事件。先对突变论做一简要了解。

二,突变论简介

  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是由法国数学家勒内·托姆创立的,用于研究动态系统在连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然变化的现象,解释突然变化与连续变化因素之间的关系。它以拓扑学、奇点理论和结构稳定性理论为主要工具,建立突变模型,可以成功描述现实世界某些事物形态、结构突然变化的规律。突变理论认为,突变、渐变的本质区别是系统势函数在临界点的附近有无“不连续”,并通过分析分叉集的性质来实现对突变现象的界定与控制。

  1972年,法国数学家勒内托姆发表专著《结构稳定和形态发生学》,运用微分映射的奇点理论研究自然界中各种非连续性突变,标志着这一学科的正式问世。著名数学家齐曼等人将这一理论应用于社会学、生物学、医学和胚胎发育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

  法国科学家居维叶首先将其引入了生物学领域。居维叶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十分剧烈的,地球曾多次发生巨大的变化,一次又一次灭绝了地球上古老的物种,随后大自然又创造出新的物种。19世纪末,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的连续变异进化观,既无法解释古生物学中大量存在的“化石断层”现象,亦无从说明变异的遗传本质,而由它派生的形态学传统又严重束缚和限制了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荷兰植物学家雨果·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1848~1935)于1900年建立了以“物种的突发产生”为主要内容的进化学说突变论,为世纪之交生物进化思想的转折注入了新的活力。德弗里斯在突变论中赋予“突变”以全新的内涵:“新性状的产生过程既不是缓慢的,也不是难以观察到的,而是存在于诸如现今一般所用的跳跃(sport)这个词所表达的概念中,现在可称为突变。”

  德弗里斯系统阐述了突变的主要特性。它们包括:

  1)突变的突发性。在进化过程中,突变体的产生是无法预见的,新突变体一旦出现,就“具有新型式的所有性状”,且“在正常个体和突变体之间,完全没有过渡形式”。

  2)突变的不可逆性。突变一旦产生,就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它不具有“逐渐返回其起源形式的倾向”,这种不可逆性可导致突变体直接形成一个新物种。

  3)突变的周期性。不管研究的材料及其性质是什么,突变出现的几率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月见草(正常型)的7个变种出现的几率为1%~3%。

  4)突变的随机性。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体的任一部位,且突变的发生与外界条件影响之间没有联系。

  今天,突变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应用极为广泛的现代方法论之一,它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应用于哲学、社会学、管理等领域。突变论的观点具有普遍的意义,指导着人们在广泛的领域中用突变的观点看问题。

三、突变模型

  任何一个动态系统都可以用势函数表示系统具有某种趋向的能力。势是由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对关系决定的,突变论把系统势函数的变量分为两类:一类是系统的行为变量或状态变量,即系统的内部变量;另一类是控制变量,即系统的外部变量。

  突变论指出:系统的势函数表示了系统任一状态的值,而系统的任一状态则是状态变量与控制变量的统一,突变势函数可表示为

V= f (x, c)

式中,x为系统状态变量(系统输出变量);c为系统控制变量(系统外部输入变量)。

  当势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则其Hessen矩阵不等于零时的点称为孤立临界点(morse点),系统的状态呈连续光滑的变化;当势函数一阶导数及Hessen矩阵均为零时的点称为非孤立临界点(非morse点),系统的状态可能发生突变。因此突变理论的关键便是寻求非孤立临界点构成的集合(分叉集),对其进行分析以揭示系统突变的形式及发生的机理。

  托姆证明,任何动态系统,如果控制参数中的元素不超过4 个,则系统势函数最多只有7种突变形式见下表

       表  系统势函数突变形式来源:程不时<突变论及其应用>

突变模型

控制变量

状态变量

势函数

折叠突变

u

x

x3+ux

尖点突变

u, v

x

燕尾突变

u, v, w

x

蝴蝶突变

u, v, w, t

x

双曲脐点突变

u, v, w

x, y

椭圆脐点突变

u, v, w

x, y

抛物脐点突变

u, v, w, t

x, y

  当控制变量有两个时,最简单的突变模型就是尖点突变,其平衡曲面容易构造,直观性又强,所以应用广泛。尖点突变的势函数为F(x)=x^4+ux^2+vx

  状态空间是三维的(xuv),状态变量为x,两个控制变量是uv。给定控制变量,使得势函数最小的状态是平衡状态,它满足方程:dF(x)/dx=0

  其平衡曲面(定态曲面)M的方程为4x^3+2ux+v=0。

  中(此处略,可以参加我们的《现代应急管理应用与实践》一书第三章或任何一本突变论的书)所示的尖点突变模型,看上去像一块打了折皱的布料,曲面由3层组成,可分为上、中、下三叶,在折皱以外部分,曲面的上叶、下叶都是平滑的,从而是稳定的,这时行为从初始到终止是状态的渐变过程;而在折皱的部分即中叶,曲面折叠部分的边缘会发生突变,这时行为状态从初始到终止是突变,它可以直接从曲面的上叶跌到下叶,或者直接从下叶跳至上叶,而不经过中叶,表现出状态的不稳定,即为突变。

四,事故灾难的发生可以使用尖点突变来描述

  突发事件具有突变的明显特征,因而用突变模型描述突发事件发生机理是非常自然、也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人们用各种突变模型研究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如火灾、瓦斯爆炸、水灾、地质灾害、航运事故等具体突发事件的发生模型,袁大祥在《事故的突变论》、董华在《事故和灾害预测中的突变模型》中分别讨论了事故与灾难的突变模型。

  董华等把事故与灾害的发生可看成是人的因素(人的主观性、安全意识、应变能力、管理水平、安全教育程度及身体素质等)和物的因素(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状况、机器的故障、自动化程度以及是否有保护装置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把人的因素(h)和物的因素(m)作为两个控制变量,把系统的功能状态(f)作为状态变量,则可利用尖点突变来建立事故、灾害原因分析模型。

  事故与灾害是由人、物两个控制参数和系统功能状态这个状态参数组成的系统,在控制参数作用下,状态参数所发生的突跳,其突跳的程度决定了事故与灾害的规模。也就是说,事故与灾害的发生是由人和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人和物两个因素同处于恶化状态时,容易导致事故与灾害的发生,且其大小取决于人和物两个因素各自恶化的程度,恶化的程度越大,则事故与灾害的规模越大;当物的因素处于良好状态,而人的因素急剧恶化时,往往不会有事故与灾害的发生,但导致系统功能状态逐渐减退(系统安全性降低,危险性增加)。

   

五,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对策略,可以参考突变理论模型

  根据突变理论可知,突发事件的发生主要是能量聚积造成平衡状态势函数发生突变,在突发事件发生阶段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避免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延缓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减轻突发事件发生的烈度,或者选择相对有利的方向发生,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策略:

  1. 扩容策略
  在能量集聚前增加系统的容量,使其可以承载更多的能量,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突变的概率,推迟发生突变的时间。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增加水库容量、挖宽河道等方法。扩容策略虽然可以有效降低突变的概率,但不可能完全避免发生突变,因为容量不可能无限增加,同时扩容也会带来很大的投入。

  2. 加固策略
  加固策略与扩容策略类似,都是增加系统对能量的承载力。扩容策略是从量上增加,而加固策略则是从质上增加承载力,使系统更加牢固,更能承担能量的冲击。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突变的概率,推迟发生突变的时间。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加固河堤、库坝等方法。加固策略需要成本,而且不可能无限使用。一般来讲,加固策略和扩容策略可以结合使用,从多个方面增加系统对能量的承载力。

  3. 隔断策略
  造成系统突变的原因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往往是二者的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森林大火,就是树木长期干旱的情况下遇到火星的结果,如果没有火星,森林自燃的可能很小。同样,如果树木非常潮湿遇到火星也很难燃烧。一般来讲,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一种有效方法是让内因和外因不能同时发生作用,也就是把内因和外因有效地隔断。有些情况下二者是可以隔断的,如在容易着火的地点严禁烟火。而有些时候二者无法隔断,如地震造成的土质松散和大雨会造成泥石流,而地震造成的土质松散和大雨都无法人为改变。

  4. 减缓策略
  在能量开始聚集的时候,通过人为力量减缓能量聚集的速度,延迟能量的聚集过程,从而推迟发生突变的时间。常见的例子包括通过水库错峰调水,延缓水流下泄的流量,从而减轻对下游河道的冲击。

  5. 释放策略
  在能量集聚过程中给能量寻找出口,让能量聚集的速度减缓,从而达到推迟发生突变的时间或者避免突变发生的目的。如在洪峰到来时加大泄洪力度,使洪水尽快通过,避免水位上涨和减少对河道的冲击,从而可以降低决堤或漫堤发生的可能。减缓策略与释放策略出发点都是减缓能量聚集的速度,但二者着手点不同,减缓策略是从能量输入的过程入手,而释放策略是从能量输出的过程入手,两种策略可以分别采用也可以同时采用。

  6. 引导策略
  在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突变发生的概率不断增加,处于高危险期时,为了避免最不利的突变发生,人为主动引导系统发生突变,使突变在相对有利的方向发生。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滞洪区的使用,在下游发生决堤或漫堤的可能增大到一定限度后就会启用滞洪区,让洪水在影响最小的方向决堤,避免影响大城市或人口密集区。引导策略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后的选择,是为了避免最坏的损失而选择了较大的损失。引导策略的实施存在风险,因为不实施引导策略也存在不发生突变的可能。

  上述策略是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的,它们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组合采用,具体选择要看实施的难度和投入成本,一般会选择其中的几种策略。

  

六,总结

  对于所谓非常规突发事件,我们目前几乎还没有什么恰当的模型来描述它的发生,发展,更不要说事件间的演化。在这样的情况下,突变模型可以从某种意义上对各种发生的不同情形做一个稍微深刻些的刻画,给大家一些关于事件发生的启示,而应急管理者也可以据此对发生后的应对或发生前的防范有个基本的思路。

第四届危机与应急管理国际会议 通知

2010年8月17日星期二

第四届“危机与应急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CEM’2010)

第二届现代应急技术,应用与实践国际研讨会(EMTAP‘2010)

通知

各位专家:

  由韩,中,日,美,印等多国从事危机与应急管理的学者发起并组织的危机与应急管理国际学术会议系列开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该次会议将于10月中旬在中国北京举行,届时,来自南美,欧洲,北美,亚洲等国的专家学者将在会议上进行学术报告与交流,我们也竭诚欢迎国内对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有兴趣的学者和行业人士热情参加,并欢迎组织专题workshop。

  在本次会议上,将主要讨论以下主题:

  • 风险管理
  • 预警管理
  • 危机管理
  • 应急管理

  具体则涉及到相关领域20多个专题内容。

  被会议录用的学术论文将刊载在中国目前唯一一份应急管理专业学术期刊《应急管理汇刊》第五卷第五,六期。

  会议时间:2010年10月15-17日

  会议地点:中国 北京

  会议联络:张昊宇(13426390411) 王光辉(15098787145)  

  E-mail: emergency_china@163.com

 

  邮寄地址: 北京8712信箱,100190

欢迎各位光临!

系列:机制的故事【13】

2010年8月10日星期二

  东平兄和刘立兄分别写了一篇博文,来论述暑期时的“奥数”班办班机制和评奖机制。

  成都是一个喜欢在基础教育领域创新的一个地区,我因为它们基础教育领域做的探索而去过两次参观学习。

  它比较著名的一个举措还是关于取消奥数的机制设计,而这一个机制被认为是彻底失败的一个探索。

  这个机制的基本内容是,各个学校都不可以用奥数成绩作为小升初的依据。

  这一机制的彻底失败原因当然可以找出很多来,其中我认为最关键的一条其实是一个比较完善的选拔机制缺失,使得原来依赖奥数这一选拔标尺的手段一旦被遏制,就会陷入混乱不堪的境地。

  而纯粹指望小升初的考试成绩,不是各个学校所希望的选拔机制,尤其那些传统名校更是如此,他们之前一直都是有先挑权的。

  这样,暗地里还是得依赖某个东西来强化自己的先挑权,究竟依赖什么呢?没有更合适的,那就还是奥数吧。所以,奥数私底下成为各个学校挑选学生的标尺。成都市教育局的举措当然彻底失败了,而且倡导该措施的副局长远调其他单位,为这个失败添加了一个重重的注解。

  像北京这样的地方,除了成都存在的问题这里都存在意外,还有就是大量“例外”的存在。

  你奥数你的,我什么都没有照样上最好的学校,你要问为什么?你得问我爷爷去,他是人大副委员长。

  怎么样?服不服?

  也所以,北京的所谓教育均衡于公平机制根本就建立不起来,而且是永远也建立不起来。

  好在北京的好学校多,所以,即便领导干部也多,还是满足得过来,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也就有资格有机会凭借自己的能力来接受优质教育。这些爹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能力不济的孩子还能靠什么?奥数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电脑排位云云,都是给不幸的百姓的子女准备的说辞。

  而其实解决这类问题的机制设计太简单了,只要公布各个学校的所有学生的亲属关系图,让全民来看,也让总理来看。

  就足够了。

  当然,你要说总理的孙子也在——

  这个,就别说了吧?总不能让他去民工子弟学校吧?!那会严重影响办公积极性的。

事中评价中“可减缓性”还需要细分吗?

2010年8月6日星期五

  我们考虑“可减缓性”的时候,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的考虑:

  1,主体(应急管理者+承灾者)可以干预和影响灾害本身的进程。比如火灾等。

  2,主体(应急管理者+承灾者)没有能力干预和影响灾害本身的进程。比如地震、飓风等。

  看到焕东兄留言说“君子爱词 取之有道”,我乐了,因为这个“可减缓性”是我自己造出来的词。它所对应的英文mitigability和reducability也是我造的,后面这个英文则是杜克大学陈立博士启发出来的。

  就又多想了关于文字游戏的事情。

  其实,我们分的那两类,想在这个概念之下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如果我们不能干预灾害本身,那么只能通过掩护受灾主体来实现“减缓”,例子就是飓风来临前我们可以跑,可以躲。

  而对于可以干预的,则有两个角度可以考虑,一个是时间的推迟,原来灾害发生作用在N个时间单位之内,我们努力了,变成N+M个时间单位,这就使得我们有更加充裕一点的时间进行准备和应对;第二个则是价值保全,我们也一样可以躲、跑,把人财物都安放到相对安全的地区,而且由于前面这个时间的推移,使得我们更加可能做到后面这一个,也就是说,两者是有依赖性、相关性的。

  如果我们文字游戏一把,再把这个必须分成两类情形的“可减缓性”继续细分,则是否可以这样:

  1)可减性:比如“釜底抽薪”这种情况,减少灾害扩大的可能,还比如,对于多点离散性的灾害,可以先解决一个两个的,尽量减少;

  2)可缓性:火灾即是一个例子,即便现在没有足够的救火设施和工具,只有一盆水,也得先泼了再说;

  3)可避性:台风要来,先跑到结实的房子里呆着;

  4)可逃性:可以开车或乘其他交通工具逃离这个区域。

  如此,可减缓性的表达我们也许可以更加清晰,处置起来自然也就可以分类相应处理了。

  只是,这个太像文字游戏了,我还没有想明白是否真的有研究或实用价值。

《应急管理中的灾害保险》一文在《中国应急管理》刊载

2010年8月6日星期五

  我们早就想写一篇灾害保险的文章,从2005年开始就想写了。

  一直没有动笔,是因为我在现代应急管理中布的局太大,无法兼顾灾害保险这个问题。

  当然,灾害保险这个话题一点都不小,只是在我的现代应急知识体系的构建中,暂时没有把它放在首先要研究的对象上。

  我在2008年收了一个工程硕士研究生,她是水科院的,刚好那段时间在日本做地震方面的科研助理,还是在据说注定有大地震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发作的仙台市,藤野先生在的那个地方。

  但是她接着就是结婚生子,就没有了时间来写,后来孩子稍微大一点,又琢磨开始写,但是进展不快,半年找我一回讨论1,2个小时的,我本来计划着把灾害保险的研究着落在她身上的想法就落空了。

  这样,我和自己的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确定了要撰写的主要内容,在今年年初在成都举行会议之前,把这篇文章提交了。

  到达成都的时候,发现论文没有印在论文集里,每篇都给印成了单页。随后,《中国应急管理》杂志社来电话说希望刊载这一篇,就答应了下来。

  以下是论文的引言部分。

不论传统应急管理还是现代应急管理,资金配置都是应急处置中的关键环节。这不仅因为资金是应急管理的重要支柱,更重要的是,资金短缺是每一次应急处置中难以避开的瓶颈,尤其在巨灾应对中,有限的资金通常难以应付无预兆的巨额损失。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资金的来源来缓解症状,而保险资金即是我国最有潜力的来源之一。

目前,我国的自然灾害保险还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例如,汶川地震中,虽然有些保险公司也对部分灾民进行了赔付,但在救援资金总额中所占比例甚小。玉树地震中,一些保险公司采取捐赠的方式支援灾区。显然,灾害保险在我国的应用还没有形成规模,缺乏有效的实施机制。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对保险资金产生足够的重视,而是灾害本身的突发性及破坏性,使大部分保险公司望而却步。

本文拟通过分析不同种类灾害保险的优化组合实现灾害保险的可行性设计,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此时的应急资金配置。

  这篇文章应该刊载在杂志最近的一期,2010年第7期,有兴趣者可以前往阅读全文。

最近做的科研:可减缓性可挽救性可恢复性的逻辑统一

2010年8月5日星期四

  在网上写博客,经常要被质问:你做科研吗?你这么多时间写博客,还有时间做科研吗?

  当然,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的。”

  所以,虽然我写字快,做科研也不是慢手,可还是得不时地向网上的各位朋友汇报一下科研进展情况,以免被认为天天白领工资。

  这段时间我在统一“可减缓性”、“可挽救性”和“可恢复性”这三个“事中”或“灾中”评价策略。这三个东西可以算是我提出来的。

  看得出来,这三个概念是相继的关系,也就是说,有个时间的先后顺序。从左到右,依次后移。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真在事中做评价的时候,前两者或后两者之间可能有时间上的交叉。

  三个东西啥意思呢?

  1,可减缓性。解决灾害本身可否通过主动措施被减缓,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减缓的问题,以及灾害影响能够避免或通过预先的措施减少的问题。2008年在韩国的国际会议报告了这个东西,引起了一堆问题,数数人头,问问题的人应该有6个人,使得会议不得不拖延。

  2,可挽救性。解决值不值得投入资源去救,在资源有限约束下哪个更值得去救的大问题。我已专门写了多篇博文(包括《老婆老娘先救谁》那个),当然学术论文也发表了2篇。

  3,可恢复性。尤其是快速恢复,解决第一步安全系统的快速恢复,不能再让受灾者觉得危险;第二步解决生命保障系统快速恢复,不能再忍饥挨饿;第三步则解决精神依托问题,让人产生希望。而这三个系统则是混杂的,在大灾难面前不可偏废哪个。那么,我们就要提供工具来回答能否快速恢复?在多大程度上多少资源保障下多长时间内可以完成快速恢复?等问题。

  三个东西有意思吗?

  答:有!

  因为之前做评价,多是风险评价(没出事预兆的情况下主动做的评价),预警信号的评估(根据某个或某几个信号的值的变化和阈值相比做的评估),损失评价(看看这次灾害损失多少人多少钱)。

  除了第一个是面向未知世界的,算是面向未来的,可是未来不可预期,所以纯粹是估计。

  第二个算是面向不远的将来,但是这个将来何时到来,不能完全清楚。预警信号设置是否合理,也不能确认。

  第三个都是面向过去的,根据灾害发生过后的情况,看看损失情况。

  这三个东西都不是在灾害事件发生后,根据当前烈度面向未来进行评价。所以,一定是缺了什么。

  就刚好是缺我们提出的这三个东西。而现在损失评价还在大行其道,让人觉得这是在应急吗,这不在清点战场吗?

 

  面向灾害损失还是面向可救对象,这是简单问题,可是真的落实到现实的应急过程中后,发现其实逻辑并未清晰起来。

  三个东西逻辑一致吗?

  我以前让三个学生(后来又增加了几个)分别做这三个问题,每个问题给予了明确的思考导向和具体做法,因为开始的时候我根本不想考虑其逻辑一致性,但是,三个东西毕竟都是事中评价,又具有很多共同的性质,当然应该在逻辑上是一个风格。进行评价也都是按照一套完全可以参照的做法。

  但是,我们这三年左右的时间,却把这三个东西做花花了,它们的模型目前在逻辑上有不一致的地方,那就是问题了,所以需要进行评价逻辑和具体应用逻辑的统一。

  至于如何统一,现在暂时不说,论文一旦发表,马上告诉您我们的思路。

系列:机制的故事【11】

2010年8月5日星期四

  上课时候,老师最讨厌的是学生们交头接耳。

  当然,上朝的时候,皇帝也不喜欢大臣们嗡嗡一片。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学校的教室比较大,学生数量也没有可怕到70,80个的地步,则可以把桌子分得开一点,如果要交头接耳,则需要移动身体,或倾斜或移步,总之行为就可以透露出信号,老师不需要听到声音后再定位,而直接用眼睛看就可以知道端倪了。

  皇帝呢?

  我没有考察过皇帝和大臣们开会时用的会议室究竟是什么样子,不过,我却知道宋代皇帝的做法。

  那就是给每个大臣必须戴的帽子上装一个长长的帽翅。这样,你和其他人的距离因为这个帽翅的缘故而不可能离得太近,如果要进行语言交流,嗡嗡声自然得变大,知道是谁的声音就是件简单事情了。

  我们大家看包公戏,就应该很明显地注意到这个特征。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机制设计思路,可以解决问题,而且也不产生很大影响,无非做帽子的成本增加了一些罢了,这个钱朝廷出得起。

  【自然,很多会其实开得很无趣,让人不得不听,此时,如果不能和邻居说话,就得自己昏睡或冥思。如果要抗议的话,倒是可以把交头接耳的声音提高,这属于另外一个问题,不在我们的考虑范畴之内。】

  还记得合肥包公祠的对联: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立姓名尊

  作为小文章的结束吧

系列:机制的故事【10】

2010年8月4日星期三

 在我写到的驾驶学校学费之外为了再多挣点学员吃饭的钱上费了不少功夫,设计了直接或间接机制(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5912),最后发现那样的办法容易招骂,于是又设计了再间接些的机制,那就是通过改变时间规制而使得学员相对主动地走向食堂,几乎没有怨言地购买餐卡就餐(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7858)。

  我之前还转过一个笑话,那个笑话讲的是怎么来解决上班老有人迟到的问题。

  当然,一看就是西方风格,因为涉及到停车场的问题,在我国,广泛地开车来上班的情形还不算多。

  那个例子所面对的问题是:

  两个公司老板聊天,A公司的老板说:我们公司每天都有人迟到,我简直不知道怎么办。

  另外一家B公司的老板说,我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我给员工准备了20个车位。

  A公司老板很奇怪:怎么?这和迟到不迟到有何关系?

  B公司老板骄傲地说:可是我们公司有25个人啊。

  这个笑话可以改写成一个管理学案例,让大家分析。怎么怎么改写我可以简化一下:

  1,现象:总有人无故迟到

  2,问题:迟到罚款等策略无效或不好

  3,目标:让员工很自愿地按时上班

  4,机制:怎么设计才是最好的?

  B公司老板的机制就是故意造成资源稀缺,迟到的人一方面要到处找车位而耗费时间成本,另外还要付出金钱成本。

  但是,B公司老板却忘记了这样的一个事情,如果大家都及时来到,那么,必然还会有最后5个人要付出这个成本,这个就相当不公平。

  那么,是不是公司要为他们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买单呢?

  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机制设计思路,可以使大家全部愿意按时上班且没有奖励和惩罚成本呢?

  我没有想到特别好的方法,觉得B公司老板的做法是拿空间来说事,可以一时有效,但是有致命的漏洞。

  要不您试试——

欧夏娃:为什么不研究你祖国瑞典的突发事件呢?

2010年7月29日星期四

  和Eva-Karin Olsson(欧夏娃)谈到2个小时,应该说还是有点充分的,毕竟,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在一家咖啡馆外面的桌子边,她持了一杯葡萄酒,我则要了一杯啤酒。

  谈到酣处,我拿出打印的欧夏娃的简历和发表文章列表,她拿过去看了一眼,笑笑说这个已经过时了。

  我说,那应该是的,你现在那些forthcoming的作品怕已经正式印刷出来了。她说还有一些新的没列上。

  我就不怀好意地问:夏娃博士你写的论文里咋就没有你们祖国的突发事件的危机与应急管理的文章呢?!莫非还真没了突发事件不成?!

  她回答道:那倒也不是,前几年瑞典的总理被人杀害,到现在不也没有破案吗?警察总是语焉不详,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然,她补充到,总理遇害的事情在贵国就不太可能发生吧?

  我不好意思了一下,记得好像这个遇害的瑞典总理是自己出去逛街的时候遇刺的,而在很多国家(不只我们中国),总理是很难享受到逛街的快乐的,他们的日子过得可不如人家瑞典总理啊。

  不过,我补充了一个例子,说我们国家一位副总理曾经出过车祸,不过那次完全是因为警察事先的工作没做完备,一般这个级别的官员出巡,在交叉路口多少时间多少距离之内是不准有车交叉通过的,那一次应该是警察的疏忽。所以,我们的副总理和你们的总理在这个突发事件上还有的一拼。考虑到瑞典的人口才900万,也就和我们的一个城市相当,所以我们拿个副总理和她们对应一下就已经算是高抬对方了。

  欧夏娃又说了一个海上灾难的例子,一趟瑞典运客的轮船曾经倾覆,约千人遇难,这个也算得一件突发事件,很大。

  我点点头,心头不由又觉得骄傲起来,就你们瑞典那点灾害,和我们相比,那简直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我估计,欧夏娃同学发表的那些论文其学术水平和我比起来那也够呛能比得过——她才见过几个事啊?!

  不过,我却沉默了,还是回到原来的问题,如此,是否你的眼光就比较国际化一些呢?比如我看你的论文都是关于911,关于中国的SARS,关于欧盟之间的问题等等。

  她点点头,表示基本同意我的看法,眼光只好再放宽一点,盯着世界范围内的灾难吧。夏娃的硕士方向是政治科学,博士才读了传播学与危机管理,所以,她论文的角度也多为危机传播。倒是和我国新闻方向的研究人员更贴近一些,或者,换句话说,夏娃算是文科傻妞

系列:机制的故事【9】

2010年7月27日星期二

  在《系列:机制的故事【8】》(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5912)中,我讲了一段在驾校里怎么想方设法挣学员饭钱的机制设计。

  其中最简单最让人难受的机制就是先把你吃饭的钱收到手中再说。

  稍微好一点的是让你的教练诱惑你去吃饭,当然,教练吃饭是不要钱的,他才有动力。

  这篇小文章将讲述第三种方式。

  这也正是我去驾校学习时发现的方式,并因此促发了我思考机制设计的一个完整框架。我认为,经过这3个月的努力,我们已经想清楚了,论文也已经写成,算是一篇完整的working paper了,这个月经过稍微修订,就要投稿了。

  大家都知道,经济学中的机制设计理论得了诺贝尔奖,也可见这类问题是多么重要,而在管理中的机制设计和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都是不同的,所以有它另外的研究价值,而且这个意义一定不小。

  那么,在如今的驾校吃饭机制设计中,驾校巧妙地转移了压力之所在。

  他们的课程一般是在11点15分左右结束。

  而回城的班车则是12点15分开动。

  于是,有1个小时的空档被留了出来。

  看看,学员们在这一个小时里会做什么?

  您老说:他们可以开车回去。对不起,他们都是来学车的,如果开车,那一定违规,也不太可能。

  您老又说:有的学员可以找人的车带走他们。要知道,这里距离城里20公里呢。谁有这么大的谱呢?

  您老还说:可以坐公交车。首先,这里的公交车很少,其次,很差的那种,第三,大约半个多小时一趟。您还不如等到12点15分坐驾校班车回城更快呢。

  您老再说:打车就是。要知道这里的出租车很好,基本都是黑车,而且打车到最近的地铁站需要60元。而且如果您老要便宜,人家黑车一般要拼车的,拼够四个人才走。

  好了,这里有1个小时,您说您老人家会怎么安排。

  好吧,吃饭吧。

  于是,基本上几乎所有的学员都会走向驾校的食堂,慢慢吃完饭,等着班车来接。

  这个机制要比原来的两个机制漂亮得多。基本上没有人主动抱怨,虽然心里知道驾校这是想方设法多挣钱,但是整体安排还算让人接受。

  刚好,这正是我们定义的第三类机制,后面还有集成机制设计模式和最优机制设计模式,我们在以后的文章中还会涉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