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论”的存档

劝方舟子一句话:还是留在学术圈里做个牛虻安全些

2010年8月30日星期一

  方舟子的新语丝都成中国科学界的一面旗帜了。

  不少人开玩笑地说:每天都得先去看看新语丝,看自己悄莫声息干得那点龌龊事上去没?一看没有,那就可以放心地过好今天了。

  学术圈里的人,如肖教授那般“血气方刚”的还是要少,大多还是温文尔雅一些。

  也所以,在学术圈里骂人,顶多有机会穿穿小鞋,而小鞋穿多了也就习惯了,不就有点挤脚嘛,没啥。

  或者,有的如钱老先生那样,把发给自己的信通过种种渠道上缴最高层,表达一下自己的“忠君”之心,获得一点在人家眼中可以轻易给你的蝇头小利,自己就乐颠颠地捧着回去享用了。虽然行为并不大光明,可是并不直接作恶。

  可是,商圈娱乐圈里就不一定了,如果你胆敢揭露人家的短处,辣椒水伺候那是轻的,铁锤子随后就来了。

  这就是我国当下的舆论环境,对于这一点,方舟子本人其实也是清楚的,所以他才说偶尔打打唐骏们的假也属于客串,总还是要回到学术圈,我想这是正确的选择,学术界的人再怎么丑恶,也还基本算得君子,顶多回一句嘴,或者干脆不理做高深状。

  在这样的被袭击事件发生后,俺们还是奉劝方先生一下,还是回来得罪动嘴不动手的“君子”们——虽然君子们做的事情很多算不得好,可是,他们的报复手段还是有限的。

科学基金申请书中这么多“基于”是为啥?

2010年8月30日星期一

  广泛地把“基于”当成帽子戴在研究题目的脑袋上是现在很多论文和申请书的一大特点。

  我简单地统计了一下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的被批准项目,发现乖乖不得了,题目里带“基于”的竟然有847项之多,占全部2000多项项目数的30%还强。

  咋回事?

  ——“基于”就这么热乎吗?

  ——我们应该“基于”吗?

  再次试着讨论一下这个学者喜欢用的“基于”。

  根据我自己了解的背景,大家所以用“基于”,是想强调在研究中使用的所谓新方法,这个基于后面的一般是一种还不错的方法。

  如果把16,17世纪挪到现在,那么我相信,“基于”后面加“流数”、“微分”这类词的申请书肯定特别多。

  把“基于”后面那个玩意如此显著地使用在题目里,意在告诉大家,我可是在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是传统的,更不是古老的,我已经很创新了,您可要手下留情。

  而在“基于”这俩字成为滥觞之前,我们习惯用什么呢?

  我们其实之前也在使用那些“新”方法,尤其尝试用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研究之中,但是那个时候,我们用的句式是“某某方法在某某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那么,两种句式不是一回事吗?怎么就弄着弄着就纷纷“基于”起来了?

  俺的个人看法——其实,采用“基于”这个词本身的含义应该是本着对基于的该方法也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或者要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对方法做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而不仅仅是简单应用这样的一个方法。此时使用“基于”就很显理直气壮。

  而事实上,很多学者的“基于”就纯粹是一种应用,此时用原来的老句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不过,觉得“基于”好听,也就拉过来陪绑了,自己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别人评审的看多了,甚至看烦了,也不觉得有什么错处。

恋爱,婚姻,家庭

2010年8月23日星期一

  恋爱就象下象棋,基本上是两个人的事情;

  婚姻就象下跳棋,如果六方全在跳,那还是很麻烦的;

  家庭就象下围棋,下着下着就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识货“生门变死”或“死门变生门”的事情经常发生。

我国的科技奖励应该由申请制向授予制转变

2010年8月22日星期日

  我们正在酝酿设立“中国青年应急管理奖”,明年开始评选并在每年的“中国应急管理年度青年论坛”上发奖。

  可是,怎么设立?如何评选,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

  问题大到什么地步?我们看最近20年多来我国科技奖评选结果在科学家们眼中的地位就知道了。

  这个地位如何,我当然不用细说。大家从各个侧面都能观察到端倪,比如,我们国家自然科学类的最高奖(一等)多年内不断出现空缺这一事实就可以来说明一点点的规律性了,当然,中间也偶尔会有科研成果填补一下空缺,出一个两个的一等奖,随后就又被“空缺”的语句给淹没了。

  而所以如此,是我们的科学家确实不好意思评出最高奖来——没有最高奖的成果却老是发出奖去,不让全世界一起来笑话都不可能,而自然科学又是有世界标准的。

  所以,国家就在这个问题上低调下来,我认为,这个低调很好。

  不过国家毕竟还有些不那么低调的奖项,例如科技进步奖,我曾经看到过自己了解过的某人在数年前做的某个CAD的小项目得了二等奖,而得奖者却早就不做这个东西了,估计又费力包装了一阵子,也许中间还得过省里或部里的奖,最后觉得不申请个国家奖似乎对不起这些文字积累,就申请了,就得了。

  包括国家奖和省部级的这些奖,无一例外都是申请后经评审而获得的奖励。

  中国人口多就有这好处,即便是再弱智的啥啥啥(奖励或邪教皆然),只要有人举旗,一定能够招来申请的,崇拜的,或者入伙的。

  那么,怎么发到身上的奖才能够反应真实水平呢?

  我们最了解的奖项是诺贝尔奖,我们还了解菲尔兹或邵逸夫奖。

  这些世界最高级的奖励又是怎么评选出来的呢?怎么申请的呢?

  至少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好像是得申请那么一下的,或者谁来推荐去申请一下子。也所以,王蒙被推荐参与诺贝尔奖的新闻出现了好几年。

  哇,我每每都很惊讶——就王蒙这样一个连一个(不是2个更不是多个)典型人物形象都塑造不出来的多产小说家,竟然会奢求得什么诺贝尔文学奖,简直是可笑之至。

  王蒙有时候还出来表达一下谦虚呢,却让人更加无奈了。看他那表演,似乎王蒙自己当时都不知道诺贝尔奖是怎么评出来的。

  那么,诺贝尔奖这类由某个皇家科学院固定(也会增补,但基本是一退一进)的一些人士评选出来的奖,公信力如何呢?

  应该说,似乎还可以。

  既然似乎还可以,我们中国人可以模仿一下不?咱们不是擅长学习吗,而且在科学上我们也是一直在向西方学习,再多学一个也无妨啊。

  听说国家最高科技奖这样的终身成就奖在设立之初也曾经想过用类似授予制而非申请制来管理来着。

  不过,应该说,从设立者的角度上说,授予制很不爽。

  1,在人家还不知道的时候就把奖给了,万一出了萨特这样的愣头青来个不接受,多没面子啊。

  2,不看看知识分子们主动降低身段为了自己颜面有光而来抢夺个啥啥啥,并为了抢夺这个啥啥啥而争得头破血流,觉得不够过瘾。

  3,自己如果发错了奖,显得多没有判断力啊。如果让知识分子们自己上台来说申请奖励的理由,如果说错了是他的事情,说对了也是他自己的事情,与授奖者无关。

  4,应该谁来求谁?授予制好像是要求着知识分子们似的。本来给钱给荣誉的事,不应该由最后得到荣誉者来主动吗?

  5,得不到的也不会抱怨,谁让你申请的材料写得不够硬,答辩的口才不够好呢,你看,有一万个理由也怨不着发奖的人和机构吧。

  还可以列举另外的N个理由来证明授予制大大地不好,非常不适合国情,而申请制最适合国情。

  当然,我们还是得谦虚点,也许授予制适合瑞典国情,适合香港区情,是和世界界情,可是就是不适合我们大陆陆情,这样说应该显得全面一点。

  但是,我们终于还是想尝试一下了,由申请制转向授予制。

  我们觉得,授予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改变奖励模式过于单一化的现状:

  一,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可以认定在应急管理领域的真正学术贡献和成果水平。

  二,我们为得奖者不需要屈尊而高兴。得奖者享受所有尊严,甚至拒绝的尊严;而授奖者则免费努力为之服务,愿意自己俯首,获得看到别人欣喜时的满足感。

  三,奖励不具备任何官方意义,无法通过它获得任何其他荣耀或金钱。您如果不高兴它的出现和存在,就只当我们在玩好了。

 

  四,奖励数额将向低规格看齐。也所以,从这个奖项上发不了财,见钱眼开的人也不用眼红,不就1000块钱嘛,俺们有M个呢。

  五,评委为通讯评议,连一起开会吃饭的钱都省了。专家不可以推荐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学生,同学,亲属)为候选人,每次评选专家可以考虑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以避免形成“相互推荐的圈子”。

  会试试,如果发现完全可行,也许可以为国家的奖励提供一个具体的中国式的操作模板。

  哪天,等您接到电话说您获得了“中国青年应急管理奖”,那一定能够不是玩笑,而是真的。

ZF是否某种意义上愿意鼓励非法集资?

2010年8月22日星期日

  又看到一起上亿元的非法集资案。

  我们县最近1-2年有点像疯了一般,这类非法集资事件一个接一个,有趣的是,有些破产的非法集资,人跑了,可是也没见ZF有啥作为。

  有时候就有点迷糊,因为看到我国的非法集资有些古怪:

  1,为非法集资辩护的论调说,银行贷款难上加难,有时候就只能从民间借贷,这个渠道其实做了银行应该做而不做的事情。回报总体还不错,偶尔出现出几个问题,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2,另外一个说法则更有趣,觉得ZF想用投资拉动经济发展,GDP的增加,可是中国老百姓太抠门,就是使劲存钱不花钱,把ZF急得够呛。正好有忽悠人士出来,把大家的钱骗出来,给自己买名车,买房,买奢侈品,买地,偶尔也有个把干点实业的,或者搞贸易捣腾东西的,算为繁荣经济做了实事。这些虚事加实事,总之是钱从老百姓口袋里弄出来了,GDP当然增加,一片形势大好。所以,ZF从某种意义上感谢这些骗子(当然,也有个把不骗子在内)

  3,还有说法就是觉得这种做法纯粹祸国殃民了。这个说法最多,因为很多老头老太太把一生的积蓄几万元全部拿了出来弄这个集资,最后鸡飞蛋打,伤心上吊的都有。

  但是,如果真的是第三种,为什么满大街都是非法集资的人,可是就是没人管呢?

  俺们就很费解。

对老曹《提高申请命中率》一文的补充

2010年8月22日星期日

  曹大侠《如何增加你申请基金的命中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5010)一文提出来两个态度或做法:

  1,谦虚

  2,交流

  俺们觉得,老曹这两点需要再进行更多角度的解释。

  比如——

  1,冒充谦虚

  2,被迫加强交流

  对于第一条,做科研的人里,只要很多人确实用了心,一般都会有“老子天下第一”的错觉,能服气别人那得那人比自己强10倍以上才行,强个三倍五倍的都不会去佩服。如此,要在申请书里表达“小可初出茅庐,对世界尚不了解”的谦虚,真是强人所难了。而评阅者往往也持类似的想法,在我手里,还老想称第一,或者竟然不引我老人家的专著论文,找死啊!都是正常的情况。

  所以,必须的装谦虚,装得不好都不行。

  对于第二条,有的学者其实天生就不擅长交流,甚至很多大学者并不擅长交流,一旦有了交流机会,或者给他一个45分钟报告机会,却说不好话,这样的学者更愿意用论文来说明一切,咋整?

  俺们自己倒是一个擅长交流的人,不过,俺们也有不擅长交流的时候,比如,一上酒桌就晕菜,很多人酒桌上就可以办成的事情到了俺这里就会办砸,于是,俺们从此害怕酒桌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还是需要大家有公心,他不谦虚,那好,我不看他的态度,只看他的申请书内容好不好,偶尔表达个鄙睨天下的语气也不去在意,这是从评审人的角度讲;而从申请者的角度,那当然还是需要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评价,不得不做,但可以“排排座,不吃果果”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俺们早(至少5年前)就说过:评价,尤其是多指标专家赋权的排队评价,基本上每次评价结果出来,就会很容易地找到一个或多个反例,证明这个评价结果是荒谬的。

  对于人,对于机构,几乎所有的评价都面临如此困境。

  那么,究竟哪些评价才能避免这个问题呢?

  答案是:明确的单指标评价,且有一个公认的度量技术。比如评价人,可以只用身高毫米数来分高矮,这个指标就很清楚。

  比如:姚明就是比你高,你不服,那就站到人家跟前比比看。

  可是,你如果要评价谁的篮球水平高——

  此时把迈克尔-乔丹和姚明拉到一起评价,那姚明大概就不怎么占优了。

  对于篮球水平这个东西,你会用什么指标来评呢?

  老王说:应该看进球数和得分数。

  老李说:应该看本队落后时这个人的表现,能否挽狂澜于既倒。

  老赵说:得看他所在队得冠军的次数,或者本队胜过对手所在球队的次数。

  老林说:还是看球员的身价比较合适,这个钱数是做不得假的。

  如此等等,有更聪明的人出来说,那还是这些指标都拿来吧,综合一下不就全面了。

  好,我们拿10个指标过来,可是接着就要解决权重设置问题,到底这四个方面是同等重要呢,还是某个更重要些?重要多少呢?

  这就得弄来若干所谓的专家来合计合计了——这就是专家打分。

  可是,这一拨专家觉得应该这样,那一拨意见恰恰相反,你准备听谁的?这就有选择专家的问题。

  如此荒谬的过程,让了解评价内情的人去相信都困难。所以,在很多评价中,我们只能当它是“排排坐”。

  可是,排排坐可以,你却不能真按照这个排排坐的顺序来确定谁优先吃果果!

  幼儿园里,在排排坐的小朋友那里,因为大家都能吃上果果,无非是有1分钟的前后次序差异而已,这个没有关系,大家都能等得,且早吃和晚吃一分钟没有本质差别。

  而现实中非小朋友们的排序之后,却是排到前面的有果果吃,后面的要么是很差的果果,要么就干脆没果果吃。

  矛盾立刻凸显!那么,大家对于你的这个排队结果就可以去质疑一下了,如果发现其中有明显的反例存在还挺多,有的人还不得跟你急啊,并且抓紧时间嘲笑你一通还算轻的。

  所以,我主张评价,但是主张在这个基础上一定要增加“申诉”机制。如果大家愿意申诉,则随时提供这样的渠道和答辩机会。

  记得前段时间徐州师范大学和徐州医学院争夺博士点的授予权,结果,徐州医学院胜出。但是,徐州师范大学不服,不服就申诉,正常渠道不通,于是就申诉到新语丝上去了。

  最后引起了更大范围的关注——江苏的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官员们究竟是干什么吃的?!他们的智商是否在50以下,大家看了公开的申诉之后大可去怀疑一番。

  当然,现实中在我国的申诉往往是不给你渠道的,或者你去申诉他说收到了,然后用时间老人来把你拖到自己都感到没劲,也算一个解决方式。

  可是,问题却依然存在,并没有解决或消除。

  我建议,评价的时候分成档要比一个一个你前我后地评更好一些,人和人,机构和机构,即便有些差异,还能是革命性的?

  比如,大学排名,更可以按照一档30所(985),二档100所(211),三档500所,四档1500所这样的层次拉开。

  而我们的大学排名,还是喜欢第一和第二截然分来,哪怕分数差十万分之一呢,而结果最好是我是第一所以获得经费就比你多10个亿。直接将这样的排队结果和“吃果果”挂钩,那自然会带来一大堆的负面影响。

  我在研究香港RGC资助项目的结果审定时,发现他们只有两档,合格和不合格,要说有的人做得很好,应该分个优良中差才对,或者百分制打一下分数,多清楚啊。

  老兄,你是上学还没上够吧?

  我们的基金委则是按照特优,优,良之类来评分,这个特优就可笑得很,我见过几个所谓得到特优评价的项目,主持项目的人抓到下一个方向的课题,这个方向就完全扔了。像这样的项目,给个不合格都可以。

诸葛亮应该值多少钱?老吴同学你先说说

2010年8月16日星期一

【博客主人按:老吴同学最近被猎头公司聘去,专门给各位人才估价,他先做了几个案例,其中就包括诸葛亮同学】

【看看他估得准不准】

http://cwufp.blog.sohu.com/157439562.html

  今天,认真学习了一个人才发展规划,很有气魄,战略目标有三个“世界级”。实现的方略貌似非常的复杂,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给钱,给户口,封官,一个字:买。

  看来有人是真的急了,就是不知道为啥着急。当年刘备很急,那是屡屡打败仗,为了给自己找个立锥之地,更是为了匡扶汉室。刘备急就遍访民间,寻找帅才,找到后,三顾茅庐而迎之;现在咱们急,似乎不是为了找个立锥之地,也不是为了“匡扶汉室”,还真不能明说为了啥。如果真是为了有用的人才,去找就是了,何必这么多的说法?再说,古往今来,还真的没有听说过人才是可以买来的,买来的还真的没有一个是人才,更不要说是世界级的。曹操要是活着,非气死不可,他对关公上马提金、下马赠银,居然留不住一个只会拼杀的将才。他要是活在现在这个时代,会非常的羡慕,世界级的人才原来这么简单,给点钱,给个官位就能够获得。想必徐庶也该很后悔,有点不识抬举,像他这样的人才,算不上世界级的,给钱给官位还不干,一言不发,就是为了报答玄德那个可有可无的知遇之恩。

  吕不韦,一个商人,辅佐襄王建立了强大的秦国,为后来的秦王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不知道当年的秦襄王怎么想的;李冰父子,一个官僚,当太守的,修了都江堰,成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专家,秦昭公当年是否知道李冰这个太守还有治水和建坝的高超技艺;汉淮南王刘安想成仙,炼丹炼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豆腐,真不知道当年他自己有没有想过,他的发明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年,现在还开始影响全世界;黄道婆,一个农家妇女,让中国老百姓穿上了更容易种植,产量更高,比麻纱更舒服的棉布衣服,不知道该不该算个什么人才;……

  过去有过的这些世界级人才,似乎没有人是被规划出来的,也没有人是用钱买来的,即便是爱因斯坦,在欧洲的时候创造了世界级的成果,被抢到了美国以后,过着“像冬眠的狗熊一样”的舒服生活,却再也没有世界级的成果。

  俺真的不知道,啥叫世界级的人才,怎么才会有世界级的人才。

  以下为文章的评论们(复数,哈哈)

  天朝急需的所谓世界级人才,是用来一统江湖,争霸世界第一的。
  古往今来,国人一直歪曲了对人才理解。
  辉哥说,中国人崇拜智慧,却根本不了解智慧的起源。

  发布者 无维 (http://noway01.blog.sohu.com/)
2010-08-03 13:09 


  一统江湖?世界第一?是不是那个夜郎国的才子又回来了?
  谁说国人一直曲解人才?刘邦就很明白,张良、韩信,一个高贵,一个贫贱,都是人才。刘备不是也很明白?让一个农民当了军师和宰相?不明白的只是我朝的大官和那帮无脑的奴才(他们自称公仆)!
  别提你那个辉哥,一个商人,不好好做生意,整天胡说,想当吕不韦,他得有那个慧眼哪!

  发布者 大漠孤魂的blog (http://cwufp.blog.sohu.com/)
2010-08-03 13:56


  吴老师好!胡乱点评几句^_^
  1、【爱因斯坦被抢到了美国以后,过着“像冬眠的狗熊一样”的舒服生活,却再也没有世界级的成果。】虽然老爱没再做出世界级的成果,但他影响了一批一流的学者来到了美国,来到了普林斯顿。
  2、【啥叫世界级的人才,怎么才会有世界级的人才】能做出诺贝尔、图灵、菲尔茨、沃尔夫等公认的国际大奖工作的;取得的成果能惠及普罗大众的人应该属于世界级的人才吧。
  3、人才肯定不是规划和刻意培养出来的!规划和刻意培养出来的多数不是奴才就是恶才^_^

  发布者 难得糊涂 (http://pukinnb.blog.sohu.com/)
2010-08-03 17:46


  赵老师,欢迎来着蛮荒之地看看。
  关于老爱在美国的生活,最好不要看成是一流人才的作用,而是一个民主而富有的国家的吸引力加上老爱此时的名声具有的号召力。即便没有老爱,在战争刚结束不久的世界大萧条中,只有美国充满活力,这个吸引力远远超过老爱的作用。
  得奖的不见得是世界级的人才。别的我不知道,化学界很多得奖的并不是最有成就的,很多是算不上很大成就的,甚至是错误的授奖。我从来不认为获奖可以作为一个标准。依靠获奖评判一个人的成就,其实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无能和无知,依靠别人(评奖委员会)的判断,那是放弃自己的判断能力。
  人才不能规划是谁都知道的常识,可就是有人不知道,还搞出这么多的政策,这种事真正的国际笑话。
  俺们天朝需要的不是人才,而是奴才,这点已经非常清楚。否则不会这么把人分类。

  发布者 大漠孤魂的blog (http://cwufp.blog.sohu.com/)
2010-08-03 20:59


  刘邦这个痞子做得的确不错。
  刘备不行,太狭隘,把鸡蛋丢在一个篮子里。
  我想说的是,国人一直把诸葛亮捧成神了,却把曹操黑成鬼了。
  诸葛亮的才能其实比老曹差上至少一个数量级,孔明连把刘禅这样的痴呆赶下台的野心都没有,还谈什么复兴汉室,拯救苍生。老曹心地就不好么,也一心想统一,手段更加丰富强硬,拉拢人才花样百出。
  一个成神,一个变鬼,还不是因为一个忠君爱国,一个谋权篡位。
  老曹都被涂成这样了,更不要说去理解屈原他为什么要投江。
  董仲舒搞出来的一根筋,独尊儒术,统治阶级的宣传纲要啊。
  辉哥心甘情愿做鬼啊,做啥鸟不韦,做鬼风流着呢。

  发布者 无维 (http://noway01.blog.sohu.com/)
2010-08-03 21:53 


无维 在上文中提到:
辉哥心甘情愿做鬼啊,做啥鸟不韦,做鬼风流着呢。

  是啊,老曹为了民族和国家做得更好,比诸葛眼界更宽。在人才问题上政策更开明。
  董仲舒属于马屁精学者,为了讨好皇上,不惜牺牲民族的未来,可恶。
  李鬼最近表现不错,但愿他能够挣点钱,也为民族做点事情。

  发布者 大漠孤魂的blog (http://cwufp.blog.sohu.com/)
2010-08-04 06:02


  吴老师对人才的定义有点高。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人才都应该是普遍性的,连续分布的,每个行业每个岗位都需要人才。您提到的那几个历史的特例,都是超级人才,几百上千年才出一个的。要求太高。
  干自然科学技术的,都只能起到零件的作用,如果得不到体制的合理组装,都会沦为废铁。

  发布者 天鸟之翅 (http://birds1234.blog.sohu.com/)
2010-08-04 08:58


  嘿嘿,天翼兄,这可不是俺对人才的定义。俺对人才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做出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并达到某种有益于社会的效果的人都是人才。
  上面那些人都是“世界级”的人才,“世界级”是天朝对人才的定义,俺找了几个不同类型的,让天朝的奴才(公仆)们比较一下,他们需要哪种?吕不韦?还是黄道婆?
  俺最恨那些动不动把人分成很多“档次”的政策,按照他们的逻辑,董存瑞和黄继光就不是人才,也不知道他们的天下是谁给打下的。一群忘恩负义的混蛋。可惜了那些年纪轻轻献身的烈士们,打下天下给了这么一群混蛋。

作为研究生博士生,最需要导师为自己做什么?

2010年8月14日星期六

  始终觉得研究生(graduate student)和博士生(PhD candidate)有不同似的,在本文的题目里就都列了。

  我经常想,人们不管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都会有需求,但是不可能所有需求都得到满足,那么作为你这个位置上的人来说,你觉得哪个才是最要紧的需求呢?

  这个弄清楚了,如果能够得到满足,那么,其他的需求可以稍微慢点,别着急一下子都要到手里,真要到了也不见得能消化下去。

  作为研究生和博士生,你觉得最需要什么?我这里给简单列一下,如果只能选一个,你究竟会选择哪一个呢:

  1,导师或单位给足够的补贴(3000元人民币感觉怎样);

  2,导师给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的机会,使你认识更多本领域比较活跃的学者?(一年两到三次可以不?四五年内还可能有一次出国开会的机会);【注意:此时一个月只能拿400元】

  3,导师提供给你非常sharp比较有趣的科研方向和具体问题,让你一步进入研究的前沿,三四年内获得好的进展,领域内有点小名声;

  4,导师让你参与很多类型的研究或实践项目,接触很多人,积累工作经验和人脉,为你未来工作做些铺垫;

  5,导师的作品(专著或论文)让你署名,为你申请学术奖励,让你获得荣耀。

  当然,很多学生说,这些都好,我都要。

  对不起,只能选一个,两个都不可能,那么,亲爱的,你告诉我,你觉得哪个更是你在读书期间想要的。

科研成果的署名问题【七】——“让”是风格还是违规

2010年8月6日星期五

  其实,在科研成果署名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您第一吧!

  ——别介,还是您第一。

  还有的则是投稿前不和第二人商量,直接将第二人署名为第一作者,而自己甘做第二。甚至,自己干脆不去参与署名的情况也是有的。

  问题出来了,对于这类高风亮节的行为,是赞扬还是贬斥?这是风格还是违规?

  很多人肯定不会认为这和“违规”有牵扯,我们自愿,虽然我的贡献大,可是我乐意让他署名,他虽然会推让,但是心里还是乐滋滋的,这是科研合作中的佳话啊。

  这种情况往往来源于以下几个理由:

  1,A已经不再需要第一作者论文。不依靠这个第一作者去获取什么。所以,第一作者论文已无实质价值。

  2,A不认为所做研究产生的这个成果有多大意义。你第一我第一都是在生产垃圾,要它不要它都无所谓。给别人第一作者还算是一个人情。

  3,长辈不屑于和晚辈去计较这点小事。“让”还显得自己宽容大度,何乐而不为?!

  4,晚辈对于长辈的尊重。觉得受到了长辈的提携,无以为报,就在论文署名上完成报恩行为。

  5,A谦虚低调君子。觉得自己的工作对于成果有贡献,可是对方贡献更大。【虽然事实并不是这样】

  其实,如果大家明知道谁的贡献更大,而不是在贡献大小上有分歧,又没有用第一和通讯作者的身份进行区分,却违背事实而署名,虽然看上去有“佳话”的风范,可是究竟也并非规范之举。

  我说的规范规则原则的“以贡献区分”的作者顺序排名策略,其实是可以为科学家们所认可的,在科研上实事求是,在荣誉和责任的获取上当然也应该实事求是,这自然不会有争执。

  争执无非在于“虽然事实如此,可是我乐意让出,又有何不可。”

  我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甚至我相信,只要是那些曾经合作发表过几篇论文的人,都会遇到类似问题。

  “让”还是“不让”,也许就一度困扰过大家。

  对于究竟如何,我倾向于依然照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去做,这是最踏实的一种做法。不过,在科研的过程中也有人情感情亲情爱情产生,有人愿意让出,同时有人也愿意接受这样的让出,也未尝不可,只是千万不要在未来的时间里因为当年的“让出”而起争执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