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论”的存档

峨眉淡扫,让我一生为你画眉

2010年6月21日星期一

  选了毛阿敏来唱《爱上张无忌》是件错误的事情,因为她一张嘴,就使得歌难度和表现力都上去了,其他人无法超越,至少今天的中国女歌手们都无法超越。

  流行的可能性当然也就小了很多。

  歌里的“让我一生为你画眉”用了原来小说里的典故,当然,这个典故还有更老的说法,那就是原始出处“张敞画眉”的故事了,据说皇帝老儿笑话张敞在闺房里为自己老婆画眉的时候张敞不卑不亢地回敬道:“臣知道闺房之私有甚于画眉者。”

  就是!为老婆画个眉毛算啥呀,皇帝老儿也不是白痴,立刻闭嘴不再嘲笑下去了。

  红太郎的眉毛就不错,弯弯的,而灰太狼的眉毛就差了层次,是两抹粗粗的且一边大小,几乎没有啥迷人曲线,很扫帚的样子,这有点像我的眉毛。

  不知道是不是进化的妙处,大多女人的眉毛总是比大多男人的眉毛要淡很多,见过有的女人眉毛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才突然又想起“画眉”的事情,看来,古代开始,女人眉毛就是稀疏淡扫,需要眉笔来好好描画一番才能让人不至于感觉到突兀。

  在肖像画里最著名的《蒙娜丽莎》,经人提醒我才知道,画中的蒙娜丽莎是没有眉毛的,随后仔细去审视才发现果然如此,看来不独东方,西方的女人眉毛大约也是淡到可以干脆消灭了它的,也所以大家不去关注眼睛上面那个部位,反而是正常现象。

  我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蒙娜丽莎那没有眉毛的微笑呢?一则自己本来粗心,二则眉毛也许真的是可以忽略掉的一个部位,按照用进废退的说法,眉毛的缺失应该不至影响太大。

  赵敏的眉毛肯定比较淡,张无忌真要娶了她,为她画眉的时候怕是会越来越多的,而张无忌的眉毛肯定没有任何问题,看他的外公白眉鹰王就知道了,眉毛非但浓粗,且能变成白色,男人突出眉毛的特征可见矣!

  继续瞎猜,男人的眼睛怎么生长也无法和女人的眼睛相比,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使得男人最后选择了长一副惹人眼球的眉毛来弥补眼睛的不足。而女人,基本都长就了一副善睐的明眸,那眉毛有或者没有大约都是没有关系的。

  回到《爱上张无忌》,开头的一段歌词是——

    手托腮,似笑非笑的你

    看着他,期期艾艾…….

  再联想到后面的画眉之说,觉得在“似笑非笑”的表情上,眉毛的作用应该是几乎没有的吧,万千的柔情蜜意只用眼神就可以说明一切了——

科学家伙们“老子天下第一”的精神可以有吗?

2010年6月21日星期一

  有些知识分子是很有意思的。

  有意思一则在于谦虚,二则在于骄傲。

  一般的知识分子,或者大知识分子,多数会同时拥有这两种似乎不一致的品性。

  谦虚的时候,觉得自己的成果不值一提,乃至不敢示人。

  骄傲的时候,老子不是天下第一,谁敢是!

  其实,所谓的矛盾是有统一的地方的。

  统一于在没有把握的成果上会表现出谦虚,而在便览群书后发现确实有先见之明,则毫不客气。

  三国时的军事界著名学者和专家曹操在张松那里就曾经“老子天下第一”过一回,那就是拿出自己的专著给张松看——看你小子还有何话说?

  结果他遇到了一个背诵方面的天才。

  当学者曹操发现竟然自己的书别人会背诵,且人家还谦虚地说“我蜀中小儿皆可背诵”,顿时自信大失,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那就是抓紧把这本涉嫌剽窃的专著给从肉体上消灭了。

  这是从自信到沮丧的一个例子。

  而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从谦虚到自信的例子。

  您让我具体指出一下?您自己难道不是?

武夷山校的那本《司马贺传》

2010年6月20日星期日

  前年去中信所的那次,武夷山老师送我一本《科学技术的测度与统计——1920年至今》,书是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的,武老师是这本书的序作者以及丛书顾问。

  好像有王老师评价说,武夷山老师是科学网上典型的“书生”,读书多且不说,很多出版的书也和他有关。当然,他送给我的这一本是译作,加拿大的一位学者撰写。

  这本译作里定义了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并对如何测量科学与技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所谓测度,可以认为就是评价,里面玩的其实就是指标和权重,我早有说过一句这样的话:评价在数学里可以认为是已经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评价永远是难题。当然里面也包括科学与技术的测量,谁大谁小在很多时候是很难衡量的。

  那本书我只是大致翻了一下,没有细看。毕竟,测量本身和我所关注的应急管理还有些距离,而科学技术测量是每个行业都会涉及但是不会太深的一个内容,人人都懂,人人都说不清楚。武夷山老师他们那边主要的业务范围之一就是进行科学与技术的测度,所以大量撰写和译介的书于此有关非常应该。

  后来,又得了一本武夷山老师校的《穿越歧路花园——司马贺传》,这本就是我有兴趣读的了,5月10日那次去成都,我就带了这本书,并在路上读了三分之一。

  赫伯特-西蒙很有趣,竟然有这样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正如香港的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一样,看上去似乎是中国人,其实是名不副实的老外,司马贺也一样。

  这位老先生是有点类似冯-诺依曼那样的天才,同时在多个领域中均有革命性建树。记得杨振宁好像说过:费米是最后一位可以同时精通实验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的科学家,我大学时一位王老师则说过:庞加莱是最后一位在数学多个领域都是大师的人物。这“最后”一位的提法让人不禁肃然起敬。而冯诺依曼估计也是“最后”一位啥,而司马贺也许是他之后的另外“最后”一位什么什么,至于是什么,我还真说不出来。

  对于司马贺,最得大名的当然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过,在管理学界他的名声也很大,至少我很早之前就知道他的贡献。

  不过,科学家的传记很难写,也许是我个人读书还是有限,至今我都还没有见过特别引人入胜的科学家传记,王元先生的《华罗庚》反倒成了我目前心目中最好的一本书,我猜想其中的原因,觉得也许是我心中的“华罗庚情节”在作祟,加之王元本身是在华先生领导下的大科学家的原因,而不就是《华罗庚》确实写成了大家都能够愿意看的书。

  看得出来,《司马贺传》显示了作者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感觉整本书几乎把司马贺所有能搜集到的东西都集成在了这本书里,详尽得不得了,为读者理解司马贺在多领域的创新提供了资料。

  不过,糟糕的是,从这本书里我没有读出快感来,因为希望读所以硬着头皮读就是了。

  这让我想到罗曼罗兰的传记写法,还是写主要故事,传主那灵机咋现的一刻,至于出生如何、父母如何、童年如何,则似乎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了。

  也许是这样的缘故,《穿越歧路花园——司马贺传》我到今天也还是没有读完它,我觉得也许可以通过改写,使得科学家传记更具可读性,是个可以去做的选择。

  虽然对于这本书我个人觉得有可读性方面的问题,但是这多半是当前科学家传记群体存在的大问题。需要另外说明的是,《穿越歧路花园——司马贺传》在语言的流畅方面没有问题,应该归结为译者的用心,里面也肯定有武夷山老师的贡献。

输了的侯耀华如何从道德上赢得了官司?

2010年6月16日星期三

  新闻上说:侯耀华在和侯耀文的两个女儿的官司上输了,但是律师说他们从道德上赢得了这场官司。

  咋啦?

  俺们以前其实就特别写过一篇文章了,来阐述这个遗产纠纷的实质之所在。

  这个官司的实质在于:封建流传下来的女儿无继承权的实际做法与现代遗产继承法律之间的矛盾。

  侯耀华的委屈在于:在相声界,从来都是按照封建社会那一套来处理事情的,所以,在侯耀文去世后,是侯耀华的儿子侯军摔的盆子,这是因为侯耀文没有儿子,这也就相当从形式上确立了侯军继承侯耀文财产的正当权利。

  侯耀华肯定要问:此时你们姐俩在哪里?你们怎么不去给亲爹摔盆子呢?

  但是,这些延续下来的封建做法在某些领域(比如传统演艺界)是很多人都认可的,可是法院不能认可,它和现代的遗产继承法根本就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在一开始,就知道侯耀华必然要输官司,但是他心里的苦从我个人的角度上也是理解的——毕竟弟弟的丧失完全是侯耀华才操办的,此时,这样的操心就是应该的啦,从侯耀文的两个女儿身上怕现在也没有了感激之情了,有的只是和二大爷在财产争夺上的仇恨。

屈原:是否一个可笑的知识分子?

2010年6月15日星期二

 

  不先论述,先说答案:是!

  爱国主义(还伟大的)诗人成了可笑的人物,很多人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觉得不是博文作者在追逐点击率,就是脑子出了毛病。

  其实,这根本不是我的观点。天下之大,关于屈原的看法都多了去了,肯定会有人认为他并不那么正襟危坐的是多么“好”的人。

  鲁迅先生就把屈原看作“想帮忙而不得的知识分子”。

  应该说,这个定位其实还是很毒辣的了,我举双手赞成。

  中国的知识分子总是有很奇怪的“我不帮忙你们就不成”的主观意愿。岂不知,屈原这般知识分子们根本没搞清楚天下是谁的,那是楚王的,根本就不是你的,甚至你都没有M分之一,你只是个楚王的表亲罢了,给你碗饭就算是格外的恩典了,还想发表点不同看法,那不是可笑又是什么!

  我有时候真是很不明白知识分子的主人翁意识究竟有何依据,要说在一些一人一票的地方,你还能和别人一样,用一票来改变点什么,可是在一人不止一票的地方(有的精英知识分子觉得自己能有N票呢,N大于100),且同时有的群氓一票都没有的地方,这个错觉尤其要命。因为你在被重视的那开始一刻,会觉得自己能拥有N票,可是糟糕的是,当你不受待见的时候,那你连一票都要“被”没有了。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可笑的知识分子,他自以为自己至少应该有一些说话权(一票权),而且作为楚王的表亲,也许还应该有更多的说话权(N票权),我们从后人的角度看,作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和洞察力超强的知识分子,他似乎还应该赋予再多一倍的说话权。

  最后的屈原,结局也就只能是悲剧了。

  在鲁迅先生眼里:屈原老想去帮忙,可是人家有忙也不让你帮,更别说人家从来不觉得“忙”啊。

  楚王本来觉得自己很“闲”,更需要帮闲者,绝对不需要帮忙者,你越帮他觉得越忙。

  所以,楚王其实需要郑袖,需要才华横溢的宋玉,而不是满面烟火色的屈原。

  另外,为什么端午节会时兴到今天呢?我个人觉得,其实是因为历史上中国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都有屈原的感觉,觉得自己能帮忙,也有的知识分子们似乎帮上了一点“忙”,但是,他们也和屈原一样可笑,其实帮的是“闲”。而当最后发现自己帮的根本就是“闲”的时候,会不仅悲从心来,觉得屈原就是今天的自己了。纪念屈原就是可怜可笑的自己。

  在中国,为什么庄子的那些东西可以始终很风行?因为作为知识分子,你只被允许“曳尾于泥涂”,如果你想从泥里爬出来抢那块腐肉,那对不起,就一定会大叫一声让你走开。

  这也正是我预料老庄的东西还会继续风行的缘故。今后,我们更应该把老庄的东西奉为国教,儒家那套东西其实是有害于当下的。

炼金促进了科学——《牛顿传》的一个观点

2010年6月11日星期五

  昨天晚上回到家,已经有点晚了,可是还是看了几页《牛顿传》。

  这本书我初看之下,觉得很不错,应该也是科学家传记里少有的有文采的一本。

  里面对于牛顿与胡克、牛顿与莱布尼茨等的争端做了相对客观的描述。当然,还有那个著名的苹果砸落地上(头上)的故事,也有看上去还算客观的评述。

  作者并对为什么之前的牛顿传记对老牛同学充满了溢美之辞的探究,认为很多作者都是出于对老牛的无比热爱与敬仰,当历史记录里出现对老牛形象抵牾的内容时,自动由作者进行了过滤。

  不过,在客观地引用资料并多角度阐释观点的同时,作者给出了一个这样的观点:

  炼金术士的身份对于老牛同学成为伟大科学家有促进作用。

  而不是象大家所猜测的那样,认为科学家和炼金术士这两个身份是相互矛盾的,炼金术士的身份对牛顿成为再伟大一点的科学家有负面影响。

  对于这个观点,我个人从内心里有点认同。也许如果没有对炼金术的兴趣和投入,老牛的科学贡献就会降低很多,甚或,那些牛氏定律都不见得能出来。

  于是,纯粹的迷信与科学在这里似乎成了两个亲兄弟。

  要知道,老牛的时代那可是17世纪,在中国又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那时候,至少我们在经济上还是很发达的嘛。

  所以,17世纪的英国还算处于一个科学萌芽的状态,人们对物理世界的深刻认知也才刚刚起步。

  老牛同学的贡献就是在于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影响至今的理论,对于世界真相的认知提前了几十上百年。

  而这些认知却是圣经以及炼金术驱动的,也还是一件有趣的事。

  不过,从错误的地方出发,最终却到达了光辉的顶点的例子还有很多。

  更何况,实际上老牛对于自己玩炼金术还是很羞愧的,甚至都不好意思把炼金实验室告诉大家,看来他也还是知道这个玩意儿和科学本身是不搭接的嘛!

  如此,总体上还是值得表扬的。

  而且,我觉得这些东西其实并不影响牛顿的伟大。

邓小平的“出国换脑子”和杨振宁的谦虚

2010年3月9日星期二

  最近一周没怎么写文章,不过还是在关注科学网的,偶尔评论评论,推荐推荐,觉得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就看到了中学校长和教师是否需要出国的讨论。

  我做过一段时间的“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研究,接触了不少基础教育界的人士,还知道些中国基础教育行当的事情。

  所以就这个问题插一句话,不过由于正忙于他事,只讲两个简单的小故事吧。

  先说说邓小平先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坚持花费巨资(当时中国穷得叮当响)让高官们出国的事吧。我们的总设计师一度在法国打工,所以,知道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究竟是什么个样子,当时永庆轮(是这个名字吗?)事件中,他看到江青们有个万吨轮船就高兴地不知道姓啥了,觉得很可笑。

  他老人家主政后,开放了一大堆门啊窗的什么的,而在最一开始其实他做了一件这样的事情,那就是:派党和政府的各级高官去外国看看,说是看,实际就是玩,而邓小平先生希望这些土包子出身的高官看看人家资本主义究竟是多发达的。

  结果,每个人看了回来,全都激动不已,尤其是从来没出过国的人,更是如此。甚至,有部级领导说:“我去英国一看,发现如果再换上共产党执政这一条,那里就是完全的共产主义了。”

  现在想起这样的话来,都让人不禁莞尔。

  那个被禁锢的时代,为了让大家开眼界,即便浪费了国家的公币,也是值得的,毕竟高官们可以不再坚持只要社会主义的苗了,思想的变化是最核心的变化。

  这里,我顺便问一句——中国的基础教育现在还是1978年那个对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模式一无所知的状况吗?尽管我还研究过基础教育,可是总体来说对于基础教育还是有些许迷惑,所以特此请教于方家。

  说完邓先生,再说杨振宁。

  大约在2003年左近,北京的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一次“第一届中学校长会议”,我因为正在进行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就也去参加了。

  会议的规格是参会人的身份,这在中国是常例。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出席了,所以,会议应该是“副国级”的了吧?!

  更有趣的是,请了两位科学届大牛,一位是杨振宁先生,众所周知,另外一位则是王选先生,不知道他的人也不多。

  杨振宁先生还和许嘉璐他们在上主席台谁走第一的问题上推让了半分钟,最后还是他走了第一名,观众们也乐了。

  在轮到杨先生讲话的时候,我记忆比较深刻的就是这样的一段开场白,大意是:我本人不在基础教育这个行当,只做过学生和学生家长,所以,就从学生家长这个角度谈谈见闻吧,在座的都是中学校长,其实都比我更有发言权,我有讲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多多原谅。

  而他的介绍也基本是围绕着自己观察到的孩子们上中学究竟是怎么回事展开,不过,因为是大师讲话,所以大家都洗耳恭听。想来,大家尊重的依然是他在科学上的贡献,而不是他在基础教育领域被临时抓差过来现场提出的“真知灼见”吧。

  杨振宁先生比较受尊重的一个方面在于他的物理和数学成就,我个人也认为他具备哲学成就(尽管是零散的,没有象爱因斯坦那样整理得很成体系),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他本人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吧,对于自己并不熟悉也并未研究过的领域,不胡乱谈什么建议,还知道保持谦虚。还需要说明的是,杨振宁曾经在国内教过中学,杜致礼就是他班上的女生。

  再补充一句,有个中学校长朋友那天和我聊起他每年多次出国考察基础教育的事情,说让学校里的哪个老师去都不合适,这些老师水平相当,都很牛,特级啊一级啊啥的,荣誉也有,让谁去另外一些都不高兴,最后我校长只好勉为其难,亲自去了,其实我也知道这样做我自己会挨骂,可是,唉——没别的选择!

博士究竟和硕士有何不同——重申陈式兔子定理

2010年3月8日星期一

   不少人还是对于硕士和博士的区别有所不清,甚至对本科和研究生的区别也总是弄不明白,这里有必要再把陈式兔子定理详细介绍一下。

    陈式兔子定理来源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提出的“华氏兔子定理”(这个名字却是我来命名的),其基本内容如下:

【华氏兔子定理】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是“指兔子”和“打兔子”的关系。

    将这一定理具体化,可以这样认为:导师负责给研究生指出兔子在哪里,并指导学生学会打兔子的本领。反之,研究生则是从导师那里了解到兔子的位置、大小、肥瘦,并采用从导师那里学到的打兔子本领擒获一只兔子(也就是做完论文)。

    华氏兔子定理是我从数据库领域的专家周龙骧先生那里知道的,他作为当年华罗庚先生领导下的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待了数十年的时间。

    我觉得华先生的这个兔子定理充分地说明了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但是稍显美中不足的是:定理没有对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的递进关系进行总结说明,就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嘿嘿),把这一定理进行了推广,变成以下:

【陈式兔子定理】本定理分为以下四个情形。

    情形一:本科及以前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学习捡“死”兔子的过程,这里的“兔子”指的是知识,本科及以前所学知识都是别人已经发现、并经过了反复验证的知识,是固定、稳定的,属于“死兔子”。此阶段的学习训练只是学会找到一条比较便捷的路径把已经死在那里的兔子拿回来。做作业、考试,乃至做一篇简单的毕业论文,进行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都属于这一范畴。

    情形二:硕士生阶段。此时,需要面对一只活的、在视野里奔跑的兔子【代指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还没有被反复确认的知识】。这只兔子在哪里?需要导师指给你,或者需要导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其位置及是否容易抓取?导师在“指兔子”的同时还应该告诉学生瞄准并射死兔子的本领【也就是所谓的科学研究方法】。硕士生需要遵从自导师处学来的方法和技术,去把这只尚在活动中的兔子打死,然后再通过以往已经具备的方法把兔子擒在手中【论文完成】。

    情形三:博士生阶段。此时的兔子也是活的,但是可能不在你的视野里跑着,而是在树林里跑——导师可以确认一定有这只兔子存在,可是,需要你先从树林里把这只兔子撵出来,判断是否值得去猎取,再用更高级的猎取技术去射击并沿用原有方法将兔子取在手中。

    情形四、博士后阶段。此时,导师叫合作导师,他就要和博士后一起来确定究竟到哪里去寻找兔子,此时面对的可能是不一样的森林,需要一起商量后确定是否需要在这里伫足,并重复以上过程。

    以上的四种情形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后面的过程严格地依赖于上面的所有过程,当你超越了这些过程之后,就到了“指兔子”的阶段了,恭喜你成为华氏兔子定理的另外一个主要角色。

    至于面向导师的另外一套兔子定理,甚至一些从其他角度出发的“反兔子定理”,我这里就不提出了,以给后人留下些创新的空间,呵呵。

    至于说到有些导师根本就不会“指兔子”,甚至自己都从来没有真正猎取过活兔子。或者,研究生学不会打兔子的本事,最后经常拿只死兔子、或半死不活的兔子糊弄过去交差,那也属于这一定理的其他可待推广的情形了,此处不赘。

回望前尘,曲终人散——怀念大学同学魏步峰

2010年3月8日星期一

今天收到一封信,如下:

陈博士

你好!我是你的大学同学魏步峰的弟弟,我哥已于1999年在新加坡去世,我深感悲痛,时时不能忘怀。
我想知道的消息是他在上科大五年间的事情,如能蒙您见告,我将不胜感激。
我哥去世时,未留下只言片语,我想为他写个传,告诉他的子侄辈们他的事迹,对他88-92年的事我一无所知。希望您能帮上我这个忙。

谢谢!


前段时间,因为我的大学同学王卫军在网络上随意搜索找到了我的这个Blog,于是,在那篇列了所有大学同学名字的文章后留了言,随后不久,又有了一个注册名为“魏步峰”的留言,让我惊诧了一下,因为在2000年时就知道他在新加坡因为在办公室的一次意外而不幸离世,所以看到这个名字心里就咯噔一下,不知道怎么把这个帖子接下去了。

今天收到他弟弟的来信,我发现我需要写一段文字来纪念我的这个同学了。


《回望前尘——曲终人散》

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的年轻学子多是很有风格的人,或自信孤傲,或多才多艺,或智商高或读书多,但是不管怎样,这些在中学里一般都是第一名的学子们有宽厚仁心的人不多,而我的同学魏步峰却恰好是具备这个少有优点的一个。

他总是头发短短地竖起向天,从背后看应该是非常很个性的一个人,但是,真的到了面前,却发现如鲁迅先生般的头发之下,是一张很宽和的脸。

我们数学系里有29个同学,后来转系走了3个人,就剩下26个人,等到最后选择专业的时候,只有5、6个同学选择了基础数学,而其他的同学则都选择了偏向应用一些的概率统计专业,我之前原本以为魏步峰会选择基础数学来着,但是他最后出于就业的考虑,还是选了概率统计,这样,和我也是一个专业,我们算是一直是很近的同学了。

印象很深的三件事情分别是这样的。

第一件事情是暑假各自从家里回到学校,谈沿途的见闻,他告诉了我们一个很让人心生疑虑的经历。他在福州坐火车的时候,发现车上有几个人,反反复复地说到子自己坐错了车,然后又要换车下车又要继续行程而不断犹豫的样子,他们就曾经和魏步峰答话,说到自己坐错车的事情,尤其提到因为身上钱不够而不知所措,当然,会谈到大约需要多少钱就可以摆脱当前的困境。

魏步峰恻隐之心顿生,就把从家里带在身上准备去合肥花用的钱拿了300给他们,那些人千恩万谢地留下了地址,也让魏步峰给他们留了学校的地址,说一定在回去后把钱邮寄给他。

我第一反应是骗子,而其他听到这个故事的同学可能没有我这么猜疑,但是总还是带了疑问的神情,而魏步峰看到了我们的疑问,但是还是坚持说那些人有了多次表现,应该不是专门为骗钱设的局。当时我记得自己还说过,看看是不是给邮寄回来钱才能够做最后的判断。

这件事情最后就没有去追究了,我个人还是认为自己原本的猜测是正确的,可是,我确希望魏步峰的想法是对的,因为他的为人和个性大家都了解,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这样的事伤害到他。

其实,我当时虽然年纪也不大,但是充满了对于世界的不信任感,正如在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一样,充满热情也充满怀疑精神的年轻有活力的男主角总是对世界有种不信任感。

在这样的驱使下,也就很难去帮助别人,因为总会认为那些看上去需要帮助的人是骗子。

后来的处事风格则变化了,基本还是用了魏步峰的路子,先相信,然后当不值得相信的时候,再去质疑。等事情知道得更多,知识的拥有量也跟着多了以后,发现先质疑的交易成本太大,而其实,和你交往的非陌生人的可信度还是很大的,所以,即便出现个别的骗子,也是经历中的个案罢了。

但是,我终于还是没有能知道那些向魏步峰借钱的人究竟有没有再还钱给他了,有时候会有好奇,但是还是没有很好的机会去去了,也就罢了。

第二件事情则是他拥有了第一个工作机会。那时候我们不上研究生的人都再设法找工作,而有幸的是,魏步峰是第一个确定工作去实习的人,让我们羡慕不已。

我们除了几个要出国的同学和确定要上研究生的同学外,还有10几个同学需要去找工作,那时候有一些单位来合肥招聘,我们还一起去试过宝洁公司,参加了那类似于GRE风格的考试,最后都没有去成。

然后,寒假里,魏步峰就在自己的老家福建找到了工作,回过头放假回来,那家单位要求他前往实习,在老师们的许可下,他也就很快去了这家公司,此时,我们其他人还都没有工作,于是知道着他的消息就很羡慕,当听说还能挣不少钱的时候,就更加羡慕了。

当然,他的毕业论文也还得继续做,那时候还没有E-mail,好像还是用磁盘什么的存数据,就有人向他单位邮寄过数据,在他的单位因为上机很方便,也就做了不少的上海股票市场数据分析的事,应该说,做得很好,在工作之余能如此,很不容易了。我记得当时的老师方兆本副教授很欣赏魏步峰的表现,让我们都向他学习。

后来方兆本当了商学院的院长,还成了全国政协常委,不知道他是否还会记得自己夸奖过的这样一个学生。

大学毕业全体同学做了鸟兽散,大家的消息就都在确知未知之间,偶尔耳朵里会刮过一点同学的消息,但是,犹豫都处于比较一般需要努力奋斗的时候,也就很少有聚会的事情考虑。

魏步峰的影子在我的心里却没有淡化过,作为一个和自己的同学没有过任何过节,反而大家想起他来就会觉得温暖宽容,应该说,这样的同学在我们班里也是绝无仅有的——毕竟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刺头的更多些。

考厨师一般这样考,考教授呢?

2010年3月1日星期一

  我父亲告诉过我这样一个事情,我现在都没有太去验证,就先当真理理解着了,这个事情就是饭店考厨师究竟考什么菜式?才能一把看出厨师的综合水平。

  在书法界,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要考一个字,来验证一个书法家是否基本功扎实,就考“永”字就可以了。它有“点”、“横”、“竖”、“撇”、“捺”、“勾”,几乎所有汉字比划,“永”字都有,而且,永字又很简单,所以,如果哪一笔不顺,就能立刻看得出来,比划复杂的字则很难看得出来每一笔是否恰如其分地安排在一个空格中。

  厨师的考试也有类似于“永”的试题,那就是一道菜“醋溜土豆丝”,一道主食“蛋炒饭”。

  其中——

  “醋溜土豆丝”可以考厨师的

  1,刀工的技法,切土豆丝究竟匀不匀,粗细合适不合适

  2,火候的掌握,稍微一过,就不脆了;而不到火候,则不熟

  3,味道,咸淡合适,香酸配比恰当

  当然,还有其他需要考核的内容,由于我本人不够专业,就不去描述了。

  “蛋炒饭”据说要达到这样一个考核目标——

  1,每个米粒上都必须沾有鸡蛋碎

  2,每个鸡蛋碎上有米粒

  也就是说,基本要是一个一一映射的关系。这个如果在开始的米饭中加入生鸡蛋拌匀了再炒,比较容易些。如果米饭是一坨,鸡蛋是一个,还要求做到这一点,那难度可就没得说了。

  就想到如果要考教授,我们有没有1个或2个非常合适的考题呢?让俺们给出两个考题,大家看看合适不合适?

  1,自己做的研究究竟是什么?

  2,现拉一个研究生做个报告,中间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如何改进?

  当然,我说的是教授,不是研究员,研究员对于2这个问题可以考很久,但是教授应该计时考试。

  但是1一定是一个通用要求,如果自己在什么基础上作了什么研究,都无法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内说个大致清楚,一般也许可以认为是个糊涂人了。

  凡事都有例外,也许写不好“永”的人却能自创一个书法门派,也许做不好那两个规定菜的厨师有另外的绝活,如此,还要考虑对于这些偶有的例外,有没有更好的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