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粉丝对钱学森的人体科学和亩产十万斤态度不一样 论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
Feb 01

电视剧《红楼梦》中贾母哭的次数屈指可数,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初见黛玉和宝玉挨打两次,另外的在高鹗续中的不算,电视剧中贾母的哭和前八十回中的次数差不多,后面的情节基本上推翻了高鹗的续作,而是尽量去贴近曹雪芹的原著精神,这里面要提到电视剧中贾母的一次哭,在我看来,这次的哭意义都要大于我们所熟知的两次,因为前两次都属于对后辈的疼爱,而这次的哭则更多的是无奈和气愤,那就是贾母发现全家人都在合伙隐瞒她,包括家族面临的危机以及黛玉的病情,当贾母发现自己被隐瞒的严严实实地时候,哭着说:“都瞒着我吧……”
要我说,贾母的这次哭既有他人的原因,当然也有她自己的原因。她自己之所以要为自己受骗负责,是因为她已经习惯了子孙们所谓的善意的谎言。比如元宵节猜灯谜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家庭游戏,却要贾政先把答案转给宝玉,然后再由宝玉说给自己,这样一来就避免了贾政出的谜面贾母猜不出来的尴尬,这样的游戏大家都欣然接受,连贾母自己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既承认了儿子的孝心,也喜欢自己在大家面前保持了比较聪明的状态。小游戏尚且如此虚伪,当面临重大危机和生离死别的时候,自己的受瞒受骗也就合情合理了。
这样的游戏不仅存在于上辈和下辈之间,还存在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我不知道这种下级与上级之间虚伪的游戏究竟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和心理,我想可能的原因大概是这么几种:第一、将压力承载自己身上,以免自己所孝敬的对象承受更多的压力;第二、害怕一旦将真相透露给对方给对方造成伤害;第三、害怕上级知道了真相会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第四、怀有侥幸心理,或者觉得危机会很快过去,或者觉得即便危机过不去,上级也没有时间看到真相,所以一旦怀有后者的心理,撒谎的人不可避免的要盼望被骗者早点死去或者离开本地。对于第三和第四种,我不做过多评价,只是希望正在撒谎的人和准备撒谎的人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想法。不过我担心,即便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这样的想法,能够承认和鞭笞自己的连少数都达不到。
毕竟第三和第四种想法是拿不上台面的,所以可能没有多少人会承认,我们也没有理由去无端怀疑别人有这样的想法,怀疑太甚了,人家会倒打一耙:“你老这么想肯定是你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我想大概没有人会否认自己有第一和第二种想法吧,这是多么主流化的美德啊。但是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首先,我们大概找不到任何法律依据,法律没有规定对生病的长辈晚辈有隐瞒真相的义务和权利。当然法律不可能事事都规定到,那么我们只能从道德的角度分析这种习惯的合理性。咱们一直以来觉得晚辈向长辈隐瞒不好的消息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么想其实是建立在几个前提之上的:第一、长辈知道真相后于事无补,还可能起到坏作用;第二、生病的或者老人失去了对自己或者家庭其他信息的知情权,这点在农村没有文化的女性家庭成员身上尤其显著。我不否认有些情况下第一条有一定的道理,但第二种则多少有点混帐,或者说得好听一点,是封建残余。在农村,家庭妇女的地位仍然不高,而付出的劳动有一点也不比其他成员少,凭什么她们就没有知情权,甚至连知道以后的处置权都没有。健康的时候做牛做马,一旦生病了,能否得到有效的治疗,还要看丈夫和子女肯不肯花钱和有没有空陪床。然而,即便是对于第一,也不可一概而论。咱们还回到电视剧《红楼梦》中的贾母上来。我曾经写过一篇《忧患教育的缺失是贾府衰败的根本原因》,论述古代政治家庭的兴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长的政治智慧,而《红楼梦》中贾府的两个当家人贾政和贾赦分别是白痴和色鬼,毫无忧患意识和政治头脑,贾元春进宫,又晋级这样的政治手笔肯定不是出自这两人之手,最少是来自于贾母一辈的努力。从贾母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位老太太的智慧。在贾家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几位主事的男人不是寄希望于无信义可言的贾雨村,就是忙着从凤姐手里抢夺那点家庭财权,连一个能够和宫里的元妃传话的人都找不到。而此时此刻,有可能做出正确决策的贾母却被瞒得严严实实。我想贾母的哭,不仅是为她自己上当受骗,可能还包含着对子孙后代的失望吧。

发表评论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