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的存档

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上篇 第五章  古代名医

2021年11月17日星期三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除了上述学说之外,还有其它关于疾病起因的理论。以下几位古代医生的轶事,为同时期作家所述,将有助于我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那个时代的医学思想。

      医缓: 

公( 晋侯 )疾病,求医於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
其一曰:’居肓之上,膏 (心脏和膈肌之间的区域) 之下,若我何?’ 
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1)

    医和:

     晋侯有疾,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
公曰:”女不可近乎?”
对曰:”节之…”。
又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
     出告赵孟,赵孟曰:”谁当良臣?”
     对曰: “主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灾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祸孰大焉?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
     赵孟曰: “何谓蛊?”
     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
    赵孟曰: “良医也。”
    厚其礼而归‎之。(2)

卢氏医:
     杨朱之友曰季梁。季梁得疾,七日大渐。其子环而泣之,请医。季梁谓杨朱曰:”吾子不肖,如此之甚,汝奚不为我歌以晓之?”
     杨朱歌曰:  “
       天其弗识,
       人胡能觉?
       匪祐自天,
       弗孽由人。
       我乎汝乎!
       其弗知乎!
       医乎巫乎!
       其知之乎?”
     其子弗晓,终谒三医。一曰矫氏,二曰俞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矫氏谓季梁曰:”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病由饥饱色欲。精虑烦散,非天非鬼。虽渐,可攻也。”
    季梁曰:”众医也,亟屏之!”
    俞氏曰:”汝始则胎气不足,乳湩有余。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弗可已也。”
   季梁曰:”良医也,且食之!”
   卢氏曰:”汝疾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禀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亦有知之者矣,药石其如汝何?”
    季梁曰:”神医也,重贶遣之!”
    俄而季梁之疾自瘳。(3)

    扁鹊
     扁鹊是最知名的古代名医,他是首位被史家记述的医师。中国的希罗多德(4)司马迁在他的《史记》里立有扁鹊的长篇列传。同时代的著者也记录了扁鹊杰出的医疗事迹。他姓甚名谁?言者不一。有人说他是勃海郡郑人,姓秦,名越人;另有人说他是生于卢国的扁家人,名鹊;还有人说他长着鸟啄和蝙蝠的翅膀,所以叫扁鹊(5)。据说他年少时为人舍长,有一位舍客叫长桑君,扁鹊对他很恭敬,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的人。相识十年后,有一天长桑君把扁鹊叫到身边,对他说:”我年纪大了,有禁方想传授于你,切勿泄露于他人。”扁鹊许诺答应。老人把一本禁方书和一包药送给扁鹊,告诉他饮上池之水服药三十天后(6),将洞晓大自然的奥秘。长桑君是仙人,忽然就不见了。扁鹊遵照他的话去做,最终能透视人体,观察到内脏的疾病(7)。显然,由于他不想被人知道他的本领,便假借诊脉的名义给人看病。
 
    关于他那惊人医术和灵验预言的故事在那个时期的书中俯拾皆是。以下是其中一些:

    晋昭公时,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於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  居二日半,简子寤……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8)。

     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於众事?” 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於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 扁鹊曰:”其死何如时?” 曰:”鸡鸣至今。”    曰:”收乎?” 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  “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於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於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於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於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於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於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言末卒,因嘘唏服臆,魂精泄横,流涕长潸,忽忽承镴,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  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络,别下於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五藏蹙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柰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司马迁评论说:”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於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列子-汤问》中有以下著名的故事: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谓言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于腑脏者,固药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 二人曰:”愿先闻其验。” 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疆,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二人辞归。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不识;齐婴亦反公扈之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识。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鹊,扁鹊辩其子亦弗识。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鹊,扁鹊辩其所由,讼乃已(9)。

    扁鹊被认为是《难经》的作者。《难经》是一部包含81 节解答选自《内经》疑难的经典著作。扁鹊内、外科都很擅长。在辗转列国的旅途中,他以耳目痹医、带下医(妇科)或小儿医等专家身份为人们治病,因为这些疾病在当时很流行。他的名气如此之大,最终引起了秦太医令李醯强烈的嫉恨,指使人将他刺杀。他是脉学公认的最重要代表,脉学在医师诊断时必不可少。

   扁鹊有两位兄长,也都是医师。《鹖冠子》征引他的话说:”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割肌肤.而名出闻于诸侯。(10)”  扁鹊为药师和医师们所崇拜,被尊为灵应药王,每年的四月二十八日他生日这天(药王诞)人们都会上香祭拜。而在道教典籍中他却被尊奉为天医大圣(11)。

   值得留意的是,上述这些轶事,在时间上横跨了近四百年,而且扁鹊在许多相距遥远的地方还同时出现,这是难以解释的。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可能是曾经有不止一个人用过这个名字。扁鹊是远古神话中的名医,而在周代,这个词普适于所有著名的医师,由此产生了混乱。司马迁从各种古代文献中收集了所有系于扁鹊名下的事迹,编缀成一个相连的故事,不知道他们牵涉到几个不同的人。比如,扁鹊从长桑君处获取秘方,以及他如何挽救了虢国太子生命的故事,描述的是名叫秦越人的扁鹊;而预言齐桓侯之死,使赵简子复生,以及遭人行刺的,则纯属另一位完全不同的扁鹊了。
—————————-
注释:

(1)《左传· 成公十年》,《搜神记》里有同样的记载,并且说在医缓诊病后,”晋侯(景公)不逾十日而薨矣。”
(2)译者注:《左传·昭公元年》
(3)《列子•力命篇》
(4)   译者注 :希罗多德 Herodotus 古希腊历史学家。
(5)有人认为他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参见《古史研究》里的讨论。(卫聚贤,《扁鹊的医术来自印度》)
(6)上池水是指没有沾及地面的雨水,比如露水、或落在竹腔、木洞中的水。
(7)翟理斯 (H.A.Giles)在他的《中国文明史 》(The Civilization of China)中说:”显然,这是x射线的先驱”。除上述之外,中国文学中还引用了另外三则与X射线有关的参考文献。
其一与著名的外科医生华佗有关,据说他有透视人体的能力。(译者案:明,何柬  《医学统宗 附 医书大略统体》:”华氏内照图  :内照图,华佗之书。世传先生神目,置人裸形于日中,洞见其人腑脏,是以象图,又移形色于靣,俾后人准之,为论治规范。”)
其二是《西京杂记》卷三:”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硋。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其三是《开元天宝遗事》中的照病镜:   叶法善有一铁镜,鉴物如水。人每有疾病,以镜照之,尽见脏腑中所滞之物。后以药疗之,竟至痊瘥。 
   以如此脆弱的证据,设想它们是现代 х 射线的先驱就太过分了。
译者案:关于透视,在《列子》中尚有一则:龙叔谓文挚曰:”子之术微矣。吾有疾,子能已乎?”文挚曰:”唯命所听。然先言子所病之证。” 龙叔曰:”吾乡誉不以为荣,国毁不以为辱;得而不喜,失而弗忧;视生如死;视富如贫;视人如豕;视吾如人。处吾之家,如逆旅之舍;观吾之乡,如戎蛮之国。凡此众疾,爵赏不能劝,刑罚不能威,盛衰、利害不能易,哀乐不能移。固不可事国君,交亲友,御妻子,制仆隶。此奚疾哉?奚方能已之乎?” 文挚乃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几圣人也!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达。今以圣智为疾者,或由此乎!非吾浅术所能已也。”
(8)中国的一亩约为六分之一英亩。这大约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医酬。
(9)《列子·汤问篇》
(10)《鹖冠子·世贤篇》
(11)《太上无极洞慈真元天心宝忏》,卷30,第56页。
(译者案:未见此书。原文直译是”天医院长”,中医研究院本译做”天医星”,不知所据。现暂据《上清天医许陶相宰救苦济世宝忏》译为” 天医大圣”。)

 

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上篇 第三章    宗教与医学

2021年10月24日星期日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在原始社会中,无论公私万物,事事都与宗教紧密相关。部落首领即是大祭司。人们把他视为天人之际的使者,相信他能呼风唤雨、求神驱鬼、会给他的子民带来祝福或灾难。相传黄帝能召集百神,接万灵于明庭。他还能变化身体,穿越云端飞升上天。(1)还有一个商帝汤的故事:他即位后,恰逢七年大旱。于是帝汤剪去头发和指甲,身穿麻布素衣,头戴白帽,不惜以自己的身体为牺性,来到桑林祈雨,苍天终于降下了倾盆大雨。哲学家墨子和荀子批评说:这些君主利用所谓的神力愚弄民众,以博取他们的拥戴。(2)

   在很早的时候,巫师或祭司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由于人们知识匮乏,人际关系简单,可以推断,当时只有两种公职–文官和巫师。在殷商时代,祭司或巫师掌控了所有的政府、礼拜、祭祀、星占、卜筮和医事。他们的力量无远弗届、无所不至,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事实上,上古历史只是这些人物活动的编年史。直到周朝末期,随着文明的进步,他们的控制力逐渐衰落,才被文官取代。

      这时期的医术主要是 占卜,念咒,祭祀,赎罪,魔法,祈祷和其他迷信活动。这种职业–如果可以这么称呼的话–完全由巫师掌控。从” 巫医”这两个字常常联用便可窥一斑。在古代文献中,可以列举一些相关记载: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3)

“故巫医毒药,逐除治之”。(4)

“巫朋初作医”(5)

“巫咸,尧帝时医”(6)

“盖巫咸者,实以鸿术,为帝尧医”。(7)

“使有司弔死问疾忧,以巫毉匍匐以救之,汤粥以方之。”(8)

“上持筮,好用巫医”。(9)

“武王胜殷,抚国绥民…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畜五味,以备百草。”(10)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11)

     于是,宗教和星占融入了医学。正如所有的早期文明一样,首位医师是巫师;首位巫师也是医师。

     直到公元前1140年的周朝,这两种职业才正式分开。流传至今的周代经典《周礼》规定:”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而医师则”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 然而,这种区别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被严格遵守,因为民众对巫师的魔力深信不疑。甚至连名闻天下的良医扁鹊也被拒绝,以便给巫师让位。此事记载在陆贾《新语》里:”昔扁鹊居宋,得罪于宋君,出亡之卫。卫人有病将死者,扁鹊至其家,欲为治之。病者之父谓扁鹊曰:‘吾子病甚笃,将为迎良医治,非子所能治也。’ 退而不用,乃使灵巫求福请命…”病人终于不治身亡。扁鹊一定对此事记忆尤深,因为在他著名的”六不治”当中,有一句与它有关,这句名言是:”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古汉字 “毉”的结构和变化,可为医道变迁作个有趣的旁证。”毉”字由三部分组成,左上角的”医”表示一匣箭(矢)或一束兵器,右上角的”殳”表示一种手执兵器,下面的”巫”表示巫师或者祭司,全字的意思是巫师手持兵器驱逐鬼怪。后来,下面的”巫”改为表示酒的”酉”,表明医术不再只由巫师操控,已被利用酒醴来治病的医师所取代。现今通用的是”醫”字。

     这些巫医具有非凡的魔力:”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挟之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12)”中古之为医者曰俞跗。俞跗之为医也,搦木为脑,芷草为躯,吹窍定脑,死者复生。”(13)而巫咸魔力更大,能”祝树树枯,祝鸟鸟坠”。(14)信仰疗法经常使用。《素问》上说:”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15)”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16)  甚至连贤人智者也采用这种方式治病。《书经》记载:武王有疾,周公在先王的灵前祈祝,愿以身代死,来换取他兄长的早日康复。(17)孔子患病,他的弟子想为他祈祷。《论语》记载:”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18)

      因此,上古时期的医疗实践,主要是魂灵与鬼怪、神符与咒语、本草知识和心理疗法。

注释:
(1)《史记•封禅书》
(2)《墨子•兼爱》、《荀子•大略篇》
译者注:这里最后一句所言或许是指以下两段文字。据原文看,荀子和墨子并没有明说”愚弄”,似乎还颇赞同这些做法。
荀子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
墨子
“是故子墨子曰:”尝若鬼神之能赏贤如罚暴也,盖本施之国家,施之万民,实所以治国家、利万民之道也。”
(3)《论语》
(4)《吕览》
(5)《说文》
(6)《世本》
(7)《巫咸山赋•序》
(8)《说苑》
(9)《管子》
(10)《周书•大武解》(误,实为《逸周书•大聚解》)
(11)《山海经》
(12)《说苑》
(13)《韩诗外传》
(14)《世本》
(15)《素问•移精变气论》
(16)《素问•贼风论》(误,实为《灵枢•贼风》篇)
(17)《书经•金縢》篇
(18)《论语•子路》篇(误,实为《论语•述而》篇)

 

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 第二版 序言

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初版不久,随即而来的再版需求使作者认为,本书对医史,这中国史中最引人入胜的主题之一的阐述,满足了国人对这个领域渴望一部简明而权威作品的夙愿。近来,人们对中国和中国的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部总括本土医术发展和现代医学影响缩影的新版的出现,能够得到比初版更热烈的响应。

 

      修订的任务很艰巨,我们尽力纠正初版中已发现的每个缺陷。全部工作采用最新的资料,增加了不少新的事实,而无关紧要的细节描述或者删除,或者移至附录。有些章节已完全重写,还增加了一些新的章节。论述本土医疗艺术的演变和发展的上篇,由二十一章扩增到二十六章。新增了 “古代药物”、“中古时代的文化”、“旧医的衰落”、“清代著名医家”、“新旧势力的斗争”等章节。正文和附录里也做了许多增订。而在论述现代医学的引进和发展的下篇中,对现有各章作了彻底的修改,同时专辟一章谈在政府主持下医疗工作的巩固,描述了医学领域的划时代事件。

 

       尽管努力删去了繁冗无味的细节描述和纯属议论性的文字,但由于新进的内容抵消了本可实现的精简,结果反而增加了两百来页。

 

      显然,数千处参考文献的核查,大量章节的重写和近千页文字的校对这样艰巨的任务,如果没有同事的热心帮助,是不可能完成的。作者向主要承担这些工作的伍长耀博士和伯力士博士致以衷心的感谢。此外,还要感谢宋志爱博士帮助核查了无数的中文资料和典籍,感谢大美印刷所在印刷工作中的精心和耐心。新版采用了新式手写体汉字,是对初版的一点改进。

 

      大多数具有历史价值的初版插图都得以保留,并添加了几幅新图。原书中的几个附录做了整合和增订,希望这样做能给读者更大的帮助。

 

 

 

                                                                     作者

  中国上海。

1936年10月10日

 

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上篇 第二章 中国医学始祖     

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

(说明一下:博客里的译文虽然大体上和新语丝发表的一致,但在细节上还会有各种不断的修改,以期更近完美。)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由于中国人认为华夏古史起于五帝,因此很自然的,其中几位传奇人物也被尊为中国医学的始祖。五帝中的伏羲、神农和黄帝三人常常并举,被称为医学上的三圣(三皇),全国各地的医神庙宇(比如先医庙、药王庙等)里都奉祀他们。

     伏羲,又称庖牺氏,生于公元前2953年,他的帝号是太昊,他是神话传说时期的五帝之首。据说他的母亲以神奇的方式受孕,历12年之久才生下他。他发明书契、制嫁娶之礼,教民结网捕鱼和饲养家畜、烹饪熟食、制作乐器等,但他与医学史的联系,主要是创立了八卦,这是《易经》和中医哲学原理的基础。

      然而,公认的中医始祖是神农,他在位的时间是公元前2838~2698年。据《三皇本纪》记载,他是安登公主之子。安登公主受天龙感应而有孕,在姜水之畔诞生了这未来的君主。他的姓(姜)由此而来。因他起居于烈山,也被称为烈山氏。他的王朝德运属火,所以叫炎帝。他以木为犁,教人们耕作。他发现了植物的性味,并建立了日中而市的交易制度。他慧心独运地将伏羲的八卦推演到六十四卦。就像本都的国王米特里达梯六世(Mithridates)以服毒闻名一样,据说神农也曾经日尝七十毒,并创立了中医体系。(1)

      被认为年代最早的医药书《本草经》也托名神农。毫无疑问,古人知道许多植物的特性和用途,但此书不可能是他所作。因为本草一词要到了公元1- 5年汉平帝时期才首见记载。此书的写作风格和称引的文字都表明它是大约公元前一世纪的作品。

     《本草经》是部三卷的小册子。原书已佚,仅在各家注引里保存了一些残章断片,我们已不清楚它的原貌。在它列举的365种药物中,约有240种是植物类。它们被分为三品,”上药”120种,  “中药”120种,”下药” 125种 ,总数正合于一年的天数。 上药被认为是无毒的,有不老延年的特效,可以久服而无害。中药据说能滋补虚羸,是否有毒取决于剂量。下药只用于治疗疾病,被认为是有毒的,不可久服(2)。

      神农被各地的医药行会奉为守护神。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会在他的神案前烧香和摆上供品。在这些日子里,所有药金一般减收十分之一。在大多数城市,人们会建一座医王庙来纪念他。 他被尊为医学祖师(3)。

      黄帝,是公元前2698年至2598年间另一位中国医学上的著名人物。据说他在臣子医圣岐伯的协助下,撰写了著名的《内经》。因此医学有时也被称为”岐黄之术”。但历史研究证明,此书非他所作,很可能出之较晚,应属周朝末年的作品。有关黄帝的传说,虽然总的基调大体一致,但在起源和许多细节上,却众说纷纭。据说他的母亲附宝神奇受孕而生下他,因为出生在姬水附近,所以姓姬。因为他居于轩辕丘,所以又名轩辕。因为他的世系,所以也称公孙。因为他受国于有熊,所以他也被叫作有熊氏。当时正逢蚩尤作乱争王,废逐了炎帝榆罔,四方诸侯遂推举有熊氏为天子。他的德运属土,故以土色(黄色)为名,是名黄帝。他命大挠作”甲子”,循环以记日;命容成造天文仪器, 定历法; 命隶首作算数;命伶伦取竹于大夏之西,以分别音律;命荣猿铸十二乐钟以示季节;命大容作”咸池”之乐。

        黄帝作冕旒,正衣裳;教民制造木器,陶器和金属器皿;命令共鼓造舟楫车辆,营造宫殿;他制定了货币;把天下划分为各个州。

     在其它传说中,他广游名山,访仙问药。”中皇真人”授予他”九茄散”方;”黄盖”童子送给他” 金银方十九首”;他入金谷, 在访问了玄素二神女之后,撰写了论诊断和切脉的篇章;他创制了针灸用的九针,撰著了《内外术经》十八卷;终于,他访得了制作”九鼎神丹”的仙方。他参炉定药时,成千上万的虎豹奔来为他视火。神丹炼成以后,一条黄龙从天而降,引他升天。他手下的忠臣和嫔妃七十余人随他上升,小臣则被抛在下面。他活了一百一十一岁。(4)

  与黄帝共行医事的贤能之臣,有如下几位:

(a)  僦贷季 :岐伯的老师,专精脉学。

(b )岐伯 :黄帝最著名的臣子、助手,他验药功,治民病、著医书。

(c)鬼臾区:《内经》中的《太始天元册》为他所作。据说,黄帝在获得金鼎的时候,问询过他的意见。

(d)雷公,黄帝弟子。《内经•至教论》之下的七章,被认为是出自他的手笔。有一本关于配药艺术的书也托名于他。

(e) 桐君:调制春药和炼丹。

     这时期的其他神医有:

      俞跗:技术精湛的外科医生。他治病不用汤药,他能割开皮肤,解剖肌肉,疏通经络(血管),结扎筋腱,甚至清洗肠胃(5)。   

     巫咸:商朝的大臣,帝尧的御医。他颂念咒语(祝)为人们治病祈福。他的力量如此诡异,祝树树枯萎,祝鸟鸟坠地(6)。

   马师皇:著名兽医,医马名家。有一次,有条龙垂耳张口求他治病。他在龙的唇下口中扎针,给它饮甘草汤,使龙痊愈。此后,许多龙来找他治病。有一天,他骑龙而去,不知所踪。(7)

  伊尹:商帝汤的忠诚宰相,公元前1783年商朝的开国元勋,始创汤液。

      中医的始祖是谁,这个问题引发了一些争论。旧派的医生自然主张是神农氏,但现代学者如卢谦、范天磐和李涛和钟敬文(8 )则认为他是虚构的人物,毫无历史证据,完全不可信。在中国古籍记载中,号称始尝百草和创建医道的至少有伏羲、神农和黄帝三人。根据《帝王世纪》:”伏牺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所以六气,六府,五藏,五行,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类。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路史》亦有类似的记载。《史记纲鉴》说:”神农氏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通鉴外纪》记载:”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神农)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十二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史记•三皇本记》则谓:”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据《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之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此事在《搜神记》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帝王世纪》还说:”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 之书咸出焉。”

       在前列参考文献中,有六种归诸于神农,两种归诸于伏羲,一种归诸于黄帝。然而,重点不是谁的记录最多,而是这些记录是否可靠。研究表明,这些引文并非出自真实可靠的历史记录。《帝王世纪》 为热心的道教徒皇甫谧所作,他的著作从史学的角度看来价值甚微。宋朝罗沛的《路史》是一部较晚出的作品, 也有同样的缺陷。而《搜神记》则纯粹是一部神话集,《淮南子》更像一本哲学论著,而不像是公认的史书。《三皇本纪》的确出于《史记》,但它只是司马贞的增补,并非太史公司马迁的亲笔。而且,神农日尝”七十毒”不可能不中毒而死。因此,后来的作者如宋朝的刘恕把这个数字减为十二。所谓的”毒”也不一定是现代意义上的毒物。

       上述人物都可谓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始祖。他们多多少少都是些传说故事中的角色,他们是否存在过本身就非常可疑。在每个国家的早期历史中都可遇到类似的情况。公元前4世纪的哲学家列子说得很好:”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9)(太古的事情湮灭很久了,谁能说得清楚呢?三皇的事情,好像有,又好像没有;五帝的事情,或许是真实的,或许是一场梦…)大家应当牢记,任何体系或制度都不可能由一个人或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它们通常是长期发展过程中集体努力的结果。某些人物可能超越群伦众口交誉,但要形成一个体系制度, 需要许多人的持续支持。因此,不能把任何此类成就归功于某位特定的个人, 尤其是在记录来源存疑的情况下。孟子说得好 :”尽信《书》,不如无《书》”。(10)这才是研究任何国家古代历史的正确态度。

—————————-
注释:
(1)《淮南子·修务训》
(2)据《本草纲目》
(3)关于北京药王庙的详情,请参考 德贞(Dudgeon) “中国的医术”,《教务杂志》第二、三卷。
(4)《路史》
(5)《史记•扁鹊传》
(6)《世本》
(7)《列仙传》
(8)  卢谦 :  明辨医話 ,载《卫生报》 1928年 第25期
范天磐:   中国医学变迁史 , 载《国药評论》一卷一期
李涛:   中国医学之起源  ,载《国学周刊集》 六卷一期。
钟敬文:我国古代民众关于医药学的智识,载《民众教育季刊》二卷一期。

(9)  《列子》
(10)《孟子》

 

 新译 王吉民 伍连德 《中国医史》下篇 引言

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是非颠倒,
                以怨报恩。
                可悲可悯,
                后代子孙。……
                              歌德

 

       上篇对公元前2697年到公元1801年间中国医学艺术和科学发展的研究,可能会使读者不由得产生这样的印象:这个国家的医学在传统的桎梏下已然僵化。然而,我们的任务,不是为了对这种不进步的传统思想状况多所流连,而是试图以它为背景,描绘现代医学是如何胜利地进入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

      我们研究越深入就越清楚地意识到,”西医”在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与其说是因为某些惊人的大事件,不如说是因为每个个人的艰苦努力,才一砖一瓦地累积起我们面前的这座医学大厦。如何适当地突出大事件,同时又不使无数儿女不屈不挠而又进展缓慢的努力黯然失色,我们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虽然我们很自然地愿意强调中国医师的工作,但过去和现在为发展中国最新医学理念做出了贡献的外国同事们也得到了应有的赞美。同时,由于国际联盟和罗氏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密切协作,使得中国医学科学领域里中外力量的合作日见成效。我们相信,这种类似”共生”在未来的进展,将使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下篇试图描绘这段历史的显著特征:从传教士进入中国开始,随之而来的是体现了上世纪中叶特征的极大的个人努力,再续以过去三十年的公共卫生运动,使中国医史的第四时期获得了显著的成就,虽然这些成就是过渡性质的。

       在这个国家,如西方人今天所理解的那种现代公共卫生概念,只是在1910年骇人的肺鼠疫爆发,席卷满洲,夺走60000人的生命之后才开始产生。一个世纪以前,医学的进步主要是由于外国传教士和他们的中国助手在用西医方法治疗病人方面所作的广泛而零散的工作,并努力灌输对现代理念的包容心才取得的。

           过去25年来,有效控制流行病方面取得的成功,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这是个良好的预兆。然而,我们不应忘记,如果不考虑到这片土地上的特殊情况,西医的方法不可能长久兴旺发达。不注意传统背景,不顾群众的特殊需求,把欧美医学整个引进中国,是不明智的,也是行不通的。适应,而不仅仅是移植,应该是未来五十年医务工作者的口号。毫无疑问,如同过去从种族和政治上同化了她的外国征服者一样,假以时日,中国必将吸收新医的精粹,并将之造福所有的人。
      在本书编写进程中,我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中外同事的慷慨帮助。尽管不可能逐一致谢每一个人,但我们很高兴的要向下列先生表示感谢:

     宗座驻华代表刚恒毅总主教,他指示负责不同职务的主教和神父提供有关天主教工作的资料,这项指示已全面执行;

    马雅各二世医师,台湾医疗事业的拓荒者马雅各医师之子,他始终是那么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他为本书的完成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广州的嘉惠霖医师,他不厌其烦地阐明了华南(中国现代医学的发源地) 医史上的某些疑点;

    南京国家卫生署署长刘瑞恒医师多次提出宝贵意见。

                                                           伍连德  

             (   先译出这篇,是因为看见上海三联书店将要出版的《中国医史》译本序言里有这样一段神来之笔:”不要把古代的经验置若罔闻,而要把旧传统视为当代种种伟大成就所赖以成长的土壤,而非其摒弃对象”
         把Background译成土壤,是中医支持者一厢情愿的曲译,实际上《中国医史》序言是这样说的:” 本书的写作有两个目的:一方面,对于付出值得赞许的努力来宣扬和传承国粹的旧学者们来说,书中关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现代理念是如何在这片保守的土地上生根立足的叙述,可以激励和警醒他们,世界(特别是医学科学)自华佗时代以来并不是停滞不前的;另一方面,是要敦促实验医学的倡导者,他们向大众普及科学精神的可贵尝试的同时,不要漠视过去的教训,旧传统不是什么需要摈弃的东西,而是一个可以生动地凸现出当代辉煌成就的背景。”
      而伍连德在 《中国医史》下篇 引言说得更明白: “
    上篇对公元前2697年到公元1801年间中国医学艺术和科学发展的研究,可能会使读者不由得产生这样的印象:这个国家的医学在传统的桎梏下已然僵化。然而,我们的任务,不是为了对这种不进步的传统思想状况多所流连,而是试图以它为背景,描绘现代医学是如何胜利地进入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
《中国医史》仅以四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中医,是把它当作新医发展的背景,这本书的主要任务是介绍现代医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回望中国医学地平线上新黄金时代的曙光。)

 

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上篇 第一章   中国医术的起源

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中国的早期历史上有许多神话和传说。相传世间第一个生灵是盘古,他在图片中的形象是挥舞锤凿开辟鸿蒙,创造万物。有人把他描绘成身披熊皮的矮人,或仅身披树叶,或身着树叶围裙,头耸双角。有的神话认为他长着龙首蛇身,能嘘气成风,睁目为昼。常有四灵–麟、凤、龟、龙与他相伴; 有的描绘里,他一手持日,一手持月,日月是他最初的创世成果。据说天为其父、地为其母,因此他被称为”天子”-皇天之子。(1)
    创世论者对这个原始形象加以改造,添上了各种夸张:盘古花了一万八千年才完成了创世的任务,任务完成后,他为了全世界牺牲了生命。他的头昂作高山,呼吸化成风云,声音响作雷霆,左眼化成太阳,右眼变作月亮,筋脉淌成河流,肌肉化作田土,须发散作星辰,皮毛变成草木,齿骨变成金石,精髓化作珠玉,汗流变成雨泽,身上的各种小虫化成了人类。 (2)
       这个道教的神话不同于佛教的神话。盘古的创世神话起源相对较晚,据说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的任昉。这一神话是公元6世纪一些外国使者从暹罗带来中国的,直到11世纪才由刘恕录入《通鉴外纪》。(3)
       盘古创世后,大约历经了50万年,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登位。在那段漫长的时期里,充溢着无数的神话和传说,描述了人们的风俗、习惯、医学、艺术和制作等的起源。然而,人类学家告诉我们,世界各地的原始人几乎都有类似的神话、习俗、信仰和迷信,差别仅在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人类的种族和风俗习惯正是经过漫长的时空才逐渐从淳朴进展到精致。和其他种族的原始人一样,早期的中国人穴居野处,采食山果,茹毛饮血,用兽皮蔽体,他们不得不与野兽搏斗,时或受伤。加上饥饱无常,食物粗粝,身体暴露于风雨寒暑,胃病和其他疾病自然如影随形。身体出现问题的最初迹象就是疼痛,寻求和使用止痛的治疗方法是最原始的本能。受伤的狗会舔舐伤口或寻找某些特定的药草,孩子会欠伸麻痹的四肢或抓挠受刺激的身体,都是消除不适的本能表现。而这些本能反应就是每个群体在进化中产生成型医疗系统的起源。
      例如,以按摩为例,它是从推搓、抚摸和揉捏受伤或僵直的肢体等本能的动作进化而来。中国人把这种方法,发展到了其他民族无可比拟的高度。外科手术起源于用日常物品治疗病痛的那一刻,用棘刺、鱼骨、贝壳、燧石等物品,可以开放脓肿和放血。艾灸、火罐、烫引和针刺的应用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素问》说: “…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 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4) 扎针用的针最初是燧石所制,随着铜器或青铜时代冶金业的进步而改用金属。(5)燧石使用的遗迹依然可见,在农村,人们用碎陶瓷片代替剪刀切断脐带。”针刺”在古代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发展成为中医的一个特殊分支,高度专门化的”针法”。

    随着原始人经验知识的进步,他们很快认识到物理方法不能解决所有的疾病,特别是内科疾病。自然而然,机遇和经验使他们试着服用各种草药和食物来治病,直到逐渐发现了相当数量的这类药物。《书经》、《诗经》、《周礼》、《山海经》等古代经典,记载了许多药用的动植物名称,但准确的记录并不多,因为这些名称往往无法确定。在《山海经》中,至少列举了八十多种这类物质,包括各种鱼、禽、兽肉、草药、蔬菜、树皮、等等。(6)
     这个时期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a,当时的人们刚刚从渔猎时代进入新兴的农耕社会,与后来的神农时代药物主要来自于植物相比,此时的药物主要来自于动物。
b,虽然绝大多数的药物是内服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药物是供患者佩戴的,这表明巫医法术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希腊和罗马作者留下的许多寓言里,述及我们人类的许多治疗方法和措施来自于动物。中国人也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比如:鹿生病则食薇衔(7); 犬过食则觅稻叶 ; 老鼠中毒了会喝泥水; 猫和蜘蛛吃一种生长在屋顶上的植物瓦松以解蜂螫; (8)鸟的喙被毒浆果沾染,它会啄食牧靡(升麻根(9);老虎受伤时吃粘土;猿猴会用树叶塞住伤口止血(10)。有些传说被详细记录下来,研究医学民间传说的人也许会对以下译文感兴趣。

《异苑》记载:
       从前,有位农夫看见一条受伤的蛇僵卧在地里,另有一条蛇,衔着草敷在它的伤口上。一天以后,受伤的蛇就游走了。农夫把余落的草叶收集起来,试着治疗创伤,都很灵验。从此,这种草就被叫做蛇衔草。

         另一个关于蛇会给自己疗伤的故事,可以在《南史 •宋本纪 》中找到。据说,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 小字寄奴。在他穷困未达的年轻时代,在南京北大江中的新州采伐荻竹时看到一条大蛇,就射了它一箭。第二天,他又来到那里,听到有杵臼的声音。循声寻去,他看见几个青衣童子在榛树丛中捣一种草药。刘寄奴问他们这是在做什么?童子回答说,他们的主公被刘寄奴射伤了,他们现在正在准备敷伤口的药。他又问,你们主公是神,为什么不杀死刘寄奴?童子回答说,刘寄奴是要做皇帝的人,他们不能伤害他。刘寄奴怒叱一声,童子们四散惊逃。他收起草药,受伤时用它来涂伤口,都有很好的疗效。从此以后,人们把它叫作刘寄奴草。(11)
        由此可以推测,有些原始治疗是以动物采用的药为基础的。
   
     但是,史前治疗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对超自然力的信仰。这个阶段的原始人知识极其有限,不知道任何物理法则和因果关系,却寻求着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他们只能用仅有的知识来描述。人们把意识和情感赋予所有无生命的事物,幻想它们会以同一方式被同样的事物所影响。这种将所有事物人格化的倾向在原始人中普遍存在。在世界上的早期哲学中,所有的自然现象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人们惊恐于闪电的光、地震的爆发和雷声的轰响。对他们来说,日、 月、 星、云、风暴和火乃是神、魔、鬼、怪或其他超自然力的体现。因此,健康当然也由它们掌控,尤其是疾病。他们认为疾病是鬼怪作祟或进入了身体,只有用恰当的咒语、符篆或其他迷信法术驱逐鬼怪,才能治愈疾病。
     事实上,从古至今,此类鬼怪的数目倍增,以至于现在的中国传统习俗里几乎每种疾病都有一个对应的鬼怪。比如,梦魇是狐狸精魅人,腹痛是保家仙作怪;神经痛是恶魔用铁箍紧箍脑袋引起剧痛;有雷公会用锤凿劈人;有水鬼引诱人溺水;有小儿鬼攫取孩子的灵魂;而疟鬼有三个:一个用桶泼冷水使人寒战,另一个用火炉烤使人发热,还有一个用锤子击脑使人头痛。(12)因此,随着迷信的开始,原始的草药疗法变成了咒语、符篆、巫术、和祝由,而由此产生了巫医、信仰和自然疗法师、以及种种宣称能以千奇百怪的方法治病的江湖游医。
~~~~~~~~~~~~~~~~~~~~~~~~~~~~~~~~
(1)王世贞,《凤洲纲鉴》。
(2)明.董斯张《广博物志》
(3)译者注:暹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许多佛教弘法者从此来到中国。吕思勉《盘古考》认为盘古神话和汉末魏晋间汉译佛经有关;如《厄泰梨雅优婆尼沙昙》、《外道小乘涅槃论》、《摩登伽经》。
(4)《素问》,古代医学经典。
(5)《山海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郭璞注:”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
(6) 钟敬文:《我国古代民众,关于医药学的知识(”山海经之文化史的研究”中的一章)》列有《山海经》里的详细药物表。
(7)多种古代药书里提到薇衔,《素问.病能论》里记作麋衔,也就是鹿衔草。
(8)范天磐(即范行准):《中国医学变迁史》,第一章 原始医学。见 国医评论,1933,(第1期).
(9)《水经注·若水》:涂水 出 建宁郡 之 牧靡 南山。县、山并即草以立名。山在县东北 乌句山 南五百里。山生牧靡,可以解毒,百卉方盛,鸟多误食,乌喙中毒,必急飞往 牧靡山 ,啄牧靡以解毒也。
(10)《蜀志·邓芝传注》
(11)此事并见《异苑》、《述异记》、《鬼遗方》。师图尔(G.A. Stuart )的《中国本草.植物部》(《Chinese Materia  Medica.vegetable kingdom》)认为刘寄奴草”就是”一枝黄花”。(solidago virgo-aurea)
译者按:此处译文根据古籍,对作者原文略有增改,特附古籍出处:
《本草纲目》引李延寿《南史》云:
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州,遇一大蛇,射之。明日往,闻杵臼声。寻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林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主为刘寄奴所射,今合药傅之。”裕曰:”神何不杀之?”曰:”寄奴王者,不可杀也。”裕叱之,童子皆散,乃收药而反。每遇金疮,傅之即愈,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草。
《南史.宋本纪上》
帝素贫,时人莫能知,唯琅邪王谧独深敬焉。帝尝负刁逵社钱三万,经时无以还,被逵执,谧密以己钱代偿,由是得释。后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洲,里闻有杵臼声,往觇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爲刘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刘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杀。”帝叱之,皆散,仍收药而反。又经客下邳逆旅,会一沙门谓帝曰:”江表当乱,安之者,其在君乎。”帝先患手创,积年不愈,沙门有一黄药,因留与帝,既而忽亡,帝以黄散傅之,其创一傅而愈。宝其馀及所得童子药,每遇金创,傅之并验。
(12)王吉民 《CHINESE MEDICAL SUPERSTITIONS》(《中国医学迷信》)《中华医学杂志》 1916.2(4),1917.3(1)

 

新译王吉民、伍连德《中国医史》第二十三章“新旧势力的斗争

2021年6月2日星期三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据说,商务印书馆已经准备正式出版王吉民、伍连德的《中国医史》汉 译本,这当然是个好消息。去年,棒棒医生重金购得此书仅印了十五套的珍贵初 译本之一,在捐献出去前制作了个电子版,我也求得一套。翻阅之下,发现译文 不太理想,当时发愿重译其中有关中西医斗争的那一章。关于这场斗争,《中国 医史》只写到1936年。多少年过去了,倒车开得飞快,回想棒棒医生给我题写在他的新书上的:”几番大国春秋梦,终是无声江 水流。”词句,真是感慨万千。   于是,收集文献,完成此章,以还愿也。引文中的如《废医案》等文献,可 能是目前最准确最完整的,都经过我一字字核对最早或者最可靠的文献。   译者 大海就是一切)
《中国医史》 第二十三章 新旧势力的斗争   
现在我们转向本篇讨论的最后一个方面–新旧势力的斗争。   自从中西往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交通,就有了不可避免的对立与碰撞。 西方科学相对于东方哲学的优越性,很快就能使人感受到它的影响。这种影响, 逐渐在人们的教育、社会、经济生活上体现,最终,影响到了政治,医学也是这样。一开始,外国医术并没有引起多大注意,但随着医院的开设和立竿见影的手术效果,它就牢牢地博得了民众的信任。
1851年起,合信(B.Hobsaon)医师出版了一系列关于这种新医药的书(大多数 译自经典的英国著作),其后嘉约翰(J.Kerr) 医师和其它一些人也作了一些类 似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革命性的思想在传统的教学中引起了决定性的改 变。起初,旧医们以轻蔑的眼光看待此新生体系,一些人抱着冷淡的态度,另一 些人则对它多少有点儿学术兴趣。随着许多留学生从欧美和日本毕业归来,西方 现代医疗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一种新文化产生了,它极大地影响了受教育 阶层的面貌。
1912年共和国(民国)成立后,各行各业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旧秩序被 新秩序所取代。整个政府体系都是模仿外国模式建立的。自然地,”太医院”被废除了,训练有素的现代医生(伍连德)在历史上首次被任命为大总统府侍从医官。
第一次对抗发生在1914年,当时北京的旧式执业医师(京师医学会)推选代 表求见时任教育总长的汪大燮先生,要求立案将中医学会纳入教育体系。教育总 长断然拒绝,并补充说:”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政府倾向西医的态度,使中医起了恐慌,他们组织了一个”医药救亡请愿团”。为了保住在当时倍受尊敬的职业,代表团向内阁和各部请愿,但仍未成功。当局对于中医所持的立 场,可以从教育部对这次请愿的回复中推测出来,批示为:”该会长 等设会研究, 志切维持,用意甚善。惟现在世界大同,科学日精,凡讲授专门科学,须以最新 学说为衡,故此次本部所定医学专门学校课程,借备各种科学,原为解剖化验, 非具有完全科学智识,无从入手。此项规程,系由临时教育会议公同议决,并由本 部延聘医学专家详细讨论,始行颁布;本部对于医学,只期学术完备,求合于世 界进化之大势,然后检疫卫生诸政,冀可推行无碍,并非于中医西医有所歧视也。 所请另颁中学医药专门学校规程之处,应勿庸议。”
1915年9月30日颁布的大总统令(文官高等考试令)使现代医学的地位更加 稳固。公布在《内务公报》上的令文没有提及旧医,而是要求医学、制药和兽医 专科的候选人都需要通过考试,考试标准是和所有先进国家一致的,这相当于藉 此给予了新医官方认可。   1922年2月内务部颁布了首个正式的中医管理条例。这个条例遭到全国各地 中医团体的强烈反对,他们抱团组成了”中医联合会”。 他们认为条例不公正, 有损其利益,吁请内务部废止或修改。由于反应强烈,内务部最后同意该条例暂 缓实施。
“山雨欲来风满楼”,旧医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靠不住了。为了顶住这一潮流, 他们苦心创建国医学校和组织中医学会。但所有的这些努力都得不到官方的认可。 他们意识到若不采取激烈的措施为生存而斗争,危险迫在眉睫,于是着手从各个方面来解决。不时有人试图向当局施加压力,但都没有什么效果。 然而,在 1925年,当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山西太原开会时,江苏全省中医联合会向会议提议: “中医专门学校应该得到教育部作为正规学校的认可。”这一议案被通过并呈请 教育部审议。次年,当全国教育联合会在汉口举行时,浙江和湖北省教育协会提 出了同样的议案,这个议案再次被通过。几乎同时,科学名词审查会在上海举行 一次会议时,俞凤宾医师和余云岫医师两成员提议(以学会名义)致电全国各省 教育会,劝告他们坚持科学医术的立场,不要重回到草药医疗法而阻碍前进的步 伐。中华医学会,中华民国医药学会和上海医师公会一致发出抗议的呼声。结果, 汉口会议通过的议案被教育部搁置下来。
1928 年10月1日,在南京国民政府领导下成立了卫生部,这是新医推广最夺 目的成果。经过100年的呵护和培育,现代医学终于在中国的土壤中扎了根。在 各大城市,例如北平、天津、上海、广州等地也都创设了公共卫生局。卫生部制 定了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所有的公职都由经过现代医学训练的医生担任。医学 和卫生事业的改革道路现在似乎是明朗化了。但是,正如谚语:”罗马非一日 可 建成”所说,传统和习俗是顽固的,这使得前进的道路上充满着障碍。旧势力依 旧活跃,只不过是为了下一次斗争在聚集它们的力量。
当国家卫生部于1929年2月25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 议上通过了限制批准旧式执业医师的议案时,发生了一场公开的冲突,立时引来 了一片哗然和责难。上海中医协会一马当先,立刻电吁全国各地,要求在3月17 日于上海举行群众集会。来自于13个行省的131个团体的262个代表,在商 业总会举行了三天的集会。更有超过2000位的旧式执业医师停诊半日,表示对抗 议活动的支持。评论和整版的广告出现在各大报章上。整个中医界处在强烈的震 动中。由谢利恒、随翰英、蒋文芳、陈存仁和张梅菴组成的五人代表团乘夜班火 车于3月21日直赴南京,代表团携带着联合会(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的请愿 书,提交给正在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谒见了主席和 其他重要官员,并对卫生部施加压力。结果是:这个著名的议案被搁置了。就这 样,旧势力经过数次徒劳无功的尝试之后,终于压倒新势力赢得了首场胜利。为 了纪念这个意义重大的事件,联合会决定将此后每年的3月17日设立为国医节。
国家卫生部这一次会议具有历史意义, 有鉴于此,我们将它的会议记录做 一个摘要:  
日期: 1929年2月23- -26日.
地点: 南京卫生部大楼。【案:议决废医案有两次,分别是2月24日上午9时 鼓楼教堂和2月24日午后5时卫生部临时会场】   主席:刘瑞恒医师,卫生部常任次长。
出席:褚民谊博士,中央执行委员。
颜福庆医师,上海特别市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
伍连德医师,东三省防疫总处总办
胡宜明医师,铁道部技正
余岩(云岫)医师,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上海分会会长。   
杨懋医师,陆军军医学校校长。  
陈方之医师,卫生部技监  
胡鸿基医师,上海特别市卫生局长。
黄子方医师,北平特别市卫生局长。
全绍清医师,天津特别市卫生局长。
胡定安医师, 南京特别市卫生局长。
何炽昌医师,广州市卫生局长。
牛惠生医师,上海。  
俞庆恩(凤宾)医师,上海。  
周君常医师,上海。  
宋梧生医师。上海。
方擎(石珊)医师,中华医学会北平分会会长   【案:根据原始记录《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汇编》,方石珊医师没有 到会。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一共十七位,其中方石珊和林可胜因事未出席会议。 由于卫生部部长薛笃弼 卫生部常任次长刘瑞恒 卫生部政务次长胡毓威 卫生部 技监陈方之四人是法定当然委员,所以有投票资格的委员一共是二十一位 。在 会议记录里,卫生部部长薛笃弼虽然有一个开会词,但此后再无记录,他应该没 有参加会议表决。事实上会议一直由刘瑞恒主持,因此实际与会的中央卫生委员 加上当然委员一共是十八位。本书此处误入了方石珊,失记了胡毓威。】  
废除国医的决议  
提案人:余岩  
议题 : “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
(理由): “窃以个体医学其对象在于个人,其目的在于治病,而治病之必 要条件在于认识病体。况在今日,治疗医学进而为预防医学,个体医学进而为社 会医学,个人对象进而为群众对象;今日之卫生行政,乃纯粹以科学新医为基础, 而加以近代政治之意义者也。
今旧医所用者,阴阳 五行 六气 脏腑 经脉,皆凭空结撰,全非事实,此宜 废止,一也。
其临证独持桡骨动脉,妄分一部分之血管为寸、关、尺三部,以支配脏府, 穿凿附会,自欺欺人。其源出于纬候之学,与天文分野,同一无稽,此宜废止, 二也。
根本不明,诊断无法,举凡调查死因,勘定病类,预防疫病,无一能胜其任, 强种优生之道,更无闻焉。是其对民族民生之根本大计,完全不能为行政上之利用,此宜废 止,三也。
人类文化之演进,以绝地天通为最大关键,考之历史,彰彰可按。所谓绝地 天通者,抗天德而崇人事,黜虚玄而尚实际也。〔北伐后〕政府方以破除迷信, 废除偶像,以谋民众思想之科学化,而旧医乃日持其巫祝谶纬之道以惑民众;政 府方以清洁消毒训导社会,使人知微虫细菌为疾病之原,而旧医乃日持其冬伤于 寒,春必病温,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等说以教病家。提倡地天通,阻遏科学化, 此宜废止,四也。
要而言之,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
本委员十余年来研究我国医学革命,对于旧医底蕴,知之甚悉,驳之甚详, 为民族进化计、为民生改善计,不可不取断然手段,此乃国家大计,非区区出入 主奴之见也。其干旋枢纽,全在今日,乞大方注意为幸!”  
办法:   第一条 处置现有旧医,现有旧医为数甚多,个人生计社会习惯均宜顾虑, 废止政策不宜过骤,爰拟渐进方法六项如左:   
一、 由卫生部施行旧医登记,给予执照,许其经营。  
二、政府设立医事卫生训练处,凡登记之旧医,必须受训练处之补充教育, 授以卫生行政上必要之智识,训练终结后,给以证书,得永远享受营业之权利, 至训练证书发给终了之年,无此项证书者,即应停止其营业。  
三、旧医登记法,限两年为止,在民国十九年底取消之,以后不再登记。  
四、旧医之补充教育,限五年为止,在民国二十二年取消之,是为训练证书 登记终了之年,以后不再训练。  
五、旧医研究会等,任其自由集会,并宜由政府奖励,惟此系纯粹学术研究 性质,其会员不得藉此营业。  
六、自民国十八年为止,旧医满五十岁以上,且在国内营业至二十年以上者, 得免受补充教育,给以特种营业执照,但不准诊治法定传染病,及发给死亡诊断 书等。且此项特种营业执照,其有效期间,以整十五年为限,满期即不能适用。
第二条   取缔反对宣传,眼红耳热,动曰火旺,烦扰易怒,辄称肝气,严格言之,都 属反动,然变易习俗,改革思想,操之不能过激,宜先择其大者入手,谨举三项 于下:宜明令禁止,以正言论而一趋向。  
一 禁止登报介绍旧医以制造空气引诱迷信。
二 检查新闻杂志,禁止非科学医学之宣传,勿使扩大阻力。   
三 禁止设立旧医学校流传谬种,毋使延长其卫生行政上之障碍。   
根据上述决议,会议通过了下列措施(即《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提交 卫生部实行:
旧医登记限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底为止。
禁止旧医学校。
其余如取缔新闻杂志等非科学医之宣传品,及登报介绍旧医等事由卫生部 尽力相机进行。
一个月后,当动乱勉强平息时,教育部发布了一项命令,指示所有中医学校 改名为”"传习所”或”中医学社”。随后,卫生部发布公告,命令将执业中医 的”医院”改为”医室”。同时,还起草了一些新的法规,禁止中医参用西械西 药,颁布了管理药品交易的特别规章和条例。对于一再要求取消上述命令的呼吁, 两部置若罔闻。他们的拒绝激起了众怒,1929年12月1日,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 在上海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形势变得更加紧张,出席会议的人数超过了上一次。 有223个组织的45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甚至有人来自菲律宾和南洋等遥远的地方。 会议一连开了五天。通过了若干决议,其中主要的是:
(一)改组联合会。  
(二)确定中医的地位。
(三)拒绝将”中医学校”改为”传习所”  
(四)反对限制中医医院发展。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会议选出张梅菴(江苏)、方亦元(浙江)、王子勤(安 徽)、吴公陶(江西)、王和安(湖北)、程前鹓(湖南)、杜鹤年(四川)、包识生(福 建)、卢宗强(广东)、郭瑞廷(广西)、孙大睿(河北、山东和辽宁)、梁炳煃(吉林 和山西)、朱松(河南)、伍耀庭(南洋)、程调之、祝味菊、谢利恒、陆渊雷和蒋 文芳(大会增选)等先生们组成代表团,于12月17日赶到南京,向中央执行委员会 和五院院长请愿。结果,政府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停止实施这些办法,从而恢复了和平与秩序。
联合会意识到他们的地位仍不巩固,因为这样的命令随时可能会撤销,因此, 他们敦促依照”中央国术馆”之例设立”中央国医馆”。其目的是限制完全由受过 现代医学训练的医生(新医)控制的卫生部的权力,并将相关权力移交给一个更同情旧医的机构。   在中央执行委员会几位有力成员的支持下,国民政府于1930年1月批准设立 中央国医馆,并着手进行。但是,由于它与卫生部和教育部等部门相抵触,它的 设立依然遇到很大困难。
后来,行政院长谭延闿先生等人将此事提交中央执行委员会讨论,最终得到 了圆满结果。3月17日(国医节那天),中央国医馆在所有相关人士的祝贺声中 宣告成立。由于该馆的建立是中国医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因此,我们将它完整的 章程给出,以供参考。
中央国医馆组织章程
民国二十年八月三十一日奉国民政府核准备案
第一条:本馆以采用科学方式整理中国医药,改善疗病及制药方法为宗旨。  
第二条:本馆设馆长一人,总理本馆事务,副馆长两人,辅助馆长处理馆务。  
第三条:本馆置左列各处:秘书处 医学处 药学处 推行处   
第四条:本馆秘书处,设秘书主任一人,秘书若干人,掌理本馆文牍、会计、 庶务、调查、统计等事务。  
第五条:本馆医学、药学、推行各处,各设主任一人, 处员若干人,分任 各处事务。
第六条:本馆馆长、副馆长由理事会推举。秘书主任、秘书、各处主任、处 委由馆长委任。
第七条:本馆得聘医药专家设立各种委员会,其办事规则另定之。  
第八条:本馆为便利病家治疗及养成医药人才,得附设医院及医药学校。  
第九条:本馆经费除由政府拨给外,经理事会之认可,得向各方筹募。
第十条:本馆对于各省、市,得筹设国医分馆,其组织章程另定之。  
第十一条:国内各医药专家,如将特别发明,或秘传方法贡献本馆,试验著 有成效者,由本馆呈请政府,分别给予奖金或特许专利。  
第十二条:凡在本馆担任委员或各处主任、处员二年以上,卓著成绩者, 由本馆呈请政府给予奖励。  
第十三条:本章程如有未尽事宜,得由理事会议决修改之。  
中央国医馆理事会章程
民国二十年四月十七日奉国民政府核准备案  
第一条:本会由中央国医馆筹备大会公推九十八人呈请政府圈定四十九人为 理事,二十五人为候补委员。   前项理事之推举各省市至少须有一人,理事任期为二年,期满由理事会召集 大会改推。   
第二条:本会由理事公推九人至十一人为常务理事,并由常务理事互推一人 为理事长。  
第三条:本会每三个月开理事会一次,每月开常会一次,遇有特别事故,得 由理事长召集临时会。   
第四条: 本会之职权如左  
一.推举中央国医馆馆长及副馆长。  
二.筹募中央国医馆经常临时各费。  
三.议决中央国医馆预算及决算。  
四.议决设立各省市国医分馆。  
五.督促中央国医馆及各省市分馆之进行。  
六.召集全国医药会议。议决国医国药之整理方法。  
第五条:凡在社会负有重望,热心赞助本会进行者,得推为本会名誉理事。
第六条:本会设秘书一人至三人, 由理事长委任,分掌文牍,会计、庶务、 交际等事项。   
第七条 :本会办事细则,由常务理事会定之。
第八条:本章程如有未尽事宜,由理事会议决修正之。

“国医馆”的首任馆长是焦易堂, 他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当时是候补委员),同时也是立法院成员。他是新医最坚定的反对者之一,主要是通过他的努力,国医馆得以建立。发起人对这个新的组织寄予厚望。然而,他们注定要收获失望,因为在建馆后不久,各分馆和现有的医学团体之间就出现了严重的意见分歧。此外,”中央国医馆” 与卫生部的职责和权力也没有及早界定。因此, 在相互错位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频繁发生冲突。
由于政治原因和各方面的压力,卫生部于1931年 4月改组为卫生署并入了内 政部,但在1935年7月,它的范围又扩大了,直接隶属于行政院。
1933年12月15日,立法院在激烈的争论之后,通过了一套管理执业中医的条例。然而,行政院并没有实行。经过两年的波折,条例终于在1936年1月22日由 国民政府颁布。中医们松了口气,这无疑标志着那些坚决主张完全禁止中医执业的政府领导者的失败。   条例内容如下:  
中医条例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一月二十二日国民政府公布
第一条 在考试院举行中医 考试以前,凡年满二十五岁,具有下列资格之 一者.经内政部审查合格给予证书后,得执行中医业务。   
一 曾经中央或者市政府中医考试或甄别合格得有证书者;  
二 曾经中央或者市政府发给行医执照者;   
三 在中医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  
四 曾执行中医业务五年以上者。   
前项审查规则由内政部定之。  
第二条 凡现在执行业务之中医 ,在未经内政部审查前,得暂行继续执行业 务。   
第三条 凡经审查合格之中医 ,欲在某处执行业务,应向该管当地官署呈验 证书,请求登记。  
第四条 中医非亲自诊察,不得施行治疗 ,开给方剂或交付诊断书。非亲自检验尸体,不得交付死亡诊断书成死产证明书。   前项死亡诊断书及死产证明书之程式,由内政部定之。  
第五条 中医如诊断传染病人或检验传染 病之死体时,应指示消毒方法.并 应向该管当地官署或自治机关据实报告。  
第六条 中医关于审判上,公安上及预防疾病等事,有接受该管法院 ,公安局所及其他行政官署或自治机关委托,负责协助之义务。   
第七条 西医条例第四条 、第六条、第七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 条、第十五条及第十七条之规定,于中医准用之。  
第八条 受停止执行业务处分之中医 ,擅自执行业务者,该管当地官署得 处以一百圆以下罚款。  
第九条 中医违反本条例之 规定时,除已定有制裁者外,该管当地官署得 处以五十圆以下之罚款.其因业务触犯刑法时,应交法院办理。  
第十条 本条例自公布日施行。   —————————-  
附:   余云岫 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  
谨以医之为学,由经验而进实验,先实际而后理论,其研究方法,完全不出自 然科学之范围。故其预备智识,为数学、理学、化学、生物学四者,其基本智识, 则有解剖学,组织学以明人类之构造,胎生学以明人类之生成。进而为生理学, 生化学,以明人类构造与理化之关系,而探其生存于自然界之条件。再进而病理 学以明疾病之原因、本态,现象,以及对于人身之贼害,此医学之基本智识也。 后根据基本之智识,利用数理化生物学之法则,以求认识疾病之个性,定其吉凶, 审其缓急,是为诊断学。诊断既定,而后用种种辅助品,以补偏救弊,是为治疗 学,此医学之临证程式也。自预备智识以至临证程式,铢积寸累,无不循科学之原 则,迈进遐举。未尝背自然之不防,故有进步、有发展,情伪日明而方术日备以 成世界共趋之轨也。
今之旧医,以言乎预备智识,则阴阳,五行,六气,八卦,乃古来之定想哲学, 背乎自然科学之法则矣。以言乎基本智识,则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异乎解剖学之实物矣,营卫气血之论、五行分合之说,违乎生理病理之真生理矣。 以言乎证,则寸ロ切脉 ,分部侯藏,诊断之方谬矣,用药施治,以寒热升降色味 根叶,定其功用,治疗之术妄矣。其所以犹有小效者,一部分因多言之中也,贪天 之功以为己カ也;一部分则纯粹经验之所积也,与菽粟疗饥、汤水止渴,同为人 类本能之所发明,无学理可言也。以六气为致病之原,而不信微生物之传染,疫疠之行,委之天行则卫生防疫之法,遂无下手之处。混虚损于痨瘵,合种种热性 病于伤寒温热,而不能识別疾病之个性,则调查统计之术,于是乎穷,更何论乎强种,更何论乎优生。是其对于民族民生之根本大计,完全不能为政治所利用, 此等医学,保守之必要何在?而犹日取其荒诞无证之师说,多言幸中之小效,不治 自愈之天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经验,荧惑社会,罣误青年,传谬种,开倒车, 其为医学文化上之大阻力,党国政治下之怪现象,彰彰明矣。稍有头脑,罔不惄 忧,伏请明令禁其传习,废其学校,取其四千年经验所得之部分,归之医学院药 学院中,以真正科学实验之方法,整理而亭毒 之。如金之就范,刃之发硎,则上 之可以为国利,下之可以为民福,内之可以正社会之趋向,外之可以争国际之位望。 而于先总理谆谆以科学启发中国之旨,尤为符合。似为当务之急,而非轻小之事。
是否有当、伏乞 钧裁。

附原文误引的”中央国医馆组织章程草案”  
第一条:本馆以采用科学方式,整理中国医药,改善疗病及制药方法为宗旨。
第二条:本馆设馆长一人,总理本馆事务,副馆长两人,辅助馆长处理馆务。  
第三条:本馆置左列各处组:秘书处,研究组,训练组,编辑组, 化验组,治疗组,卫生组。   
第四条:本馆秘书处,设秘书主任一人,秘书若干人,掌理本馆文牍、会计、 庶务、调表、统计等事务。  
第五条:本馆研究、训练、编辑、化验、治疗、卫生各组,各设主任一人, 专门委员若干人,分任各组事务。  
第六条:本馆馆长、副馆长,由理事会推举。主任秘书及秘书由馆长派任。 各组主任及专门委员由馆长聘任。  
第七条:本馆为便利病家治疗及养成医药人才,得附设医院及医药学校。   
第八条:本馆经费,除由政府拨给外,经理事会之认可,得向各方筹募。   
第九条:本馆对于各省、市,得筹设国医分馆,其组织章程另定之。  
第十条:国内各医药专家,如将特别发明,或秘传方法贡献本馆,试验著有 成效者,由本馆呈请政府,分别给予奖金或特许专利。   
第十一条:凡在本馆担任各组主任或专门委员二年以上,卓著成绩者, 由本馆呈请政府给予奖励。
第十二条:本章程如有未尽事宜,得由理事会议决修改之。
附原文误引的”中央国医馆理事会章程草案”
第一条:本会由中央国医馆发起人开会,公推九十八人组织之,政府于此九 十八人中选择一半作为理事会会员,二十五名为候补委员。   上述提名中每省市至少有一名,理事任期二年,期满由发起人开会改推。
第二条:本会由理事公推九至十一人为常务理事,并推一人为理事长。  
第三条:本会每半年开理事会一次,每月开常会一次,遇有特别事故时,得由理事长召集临时会。  
第四条: 本会之职权如左   
一.推举中央国医馆馆长及副馆长。  
二.筹募中央国医馆经常临时各费。  
三.议决中央国医馆预算及决算。  
四.议决设立各省市国医分馆。  
五.监督中央国医馆及各省市分馆之进行。  
六.召集全国医药会议。议决国医国药之整理方法。  
第五条:凡为社会公众尊敬,而对本馆有显著帮助者,得提名为理事会名誉理事。  
第六条:本会设秘书一人至三人, 由理事长派任,分掌文牍,会计、庶务、 交际等事项。  
第七条 :本会办事细则,由常务理事会定之。  
第八条:本章程如有未尽事宜,由理事会议决修正之。  
附,节录西医条例
第四条 西医之开业歇业复业或转移死亡等事应于十日内由本人或其关系 人向该管官署报告。  
第六条 西医执行业务时应备治疗记录 记载病人姓名年龄性别 职业 病名 病历及医法   前项治疗记录应保存三年  
第七条 西医处方时应记明左列事项   
(一) 自己姓名地址并盖章或签字  
(二) 病人姓名年龄药名药量用法及年月日  
第十条 西医当检查死体或死产认为有犯罪嫌疑之情况时应于四十八小时内 向该管官署报告  
第十一条 西医应负填具诊断书检案书或死产证明书之义务但有正常理由得 拒绝之   
第十三条 西医除关于正当治疗外不得滥用鸦片吗啡等毒质药品   
第十五条 西医于业务上行为不正当或精神有异状时该管官署得停止其执行 业务   
第十七条 西医受停止执行业务之处分者应将证书送由该管官署记载停止理 由及期限于该证书背面 该管官署于前项记载完毕后仍将证书交还

 

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初版序言

2021年6月2日星期三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审校

早在十五年前,我们就想撰写一部《中国医史》,内容既要涵盖起初的本土神秘艺术史,又要包括所谓的”西医”传入中国以及此后中国医学的长足进步。从 一开始,我们的编写工作就遇到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首先,只能收集到少量零碎杂乱的资料。散存在几个国家,以多种文字写就 的期刊、图书、报告等等需要考证和整理:还要对所需的资料内容进行细致的校 核。这种困难从以下例子中便可窥见一斑。1887 年创刊的《博医会报》只能在 上海找到一套完整的一一即”博医会”(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 办 事处所保存的一套。

其次,虽然近来得以相聚,此前却一直天各一方,深入交流格外费力,消耗 了不少宝贵的时间。另外,可以想见,由于本书包括无数汉字的人名和地名,在 欧、美出版纵有可能,也会面临不少困难。

一本中国医史,不仅应当考察历史悠久的本土艺术的理论和实践,还应当结 合自上世纪以来进展非凡的现代医学成就。要了解中国医学,估量其意义,就必 须把两者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中国医学把它的根深扎在四千年经验主义的厚土 里,只有当以观察,实验和统筹协调为特征的现代科学医学被移植过来以后,它才开 始了生机勃发地舒展。否则,就不会有任何进步。在我国,再没有什么其它领域 的努力,能比医学对实验方法的认识获得更具体、更深远的成果了。

读者也许会惊讶地发现上下两篇的篇幅相差如此悬殊。上篇概述了从最早有 记录的时期到十八世纪末的医学全景,只占全书四分之一;而下篇仅仅叙述了过 去的一百三十年的医学,却占了400多页。 原因很简单。除了对上篇所涵盖的时 间段里中医学发明发现的记录,本来就存在保存和收集的困难,正当欧洲医学以 哈维的发现(血液循环)为原动力,取得硕果累累的时期,中国医学在十七世纪 以前的漫长时期里,实际上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只有随着医学传教的到来,它 才得以复苏。

本书的写作有两个目的:一方面,对于付出值得赞许的努力来宣扬和传承国粹的旧医学者们来说,书中关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现代理念是如何在这片保守的土 地上生根立足的叙述,可以激励和警醒他们,世界(特别是医学科学)自华佗时 代以来并不是停滞不前的;另一方面,是要敦促实验医学的倡导者,他们向大众 普及科学精神的可贵尝试的同时,不要漠视过去的教训,旧传统不是什么需要摈 弃的东西,而是一个可以生动地凸现出当代辉煌成就的背景。

在写作进程中,因为两位作者都有着繁重的本职工作,需要有一位能比我们 投入更多时间的同事来专事收集资料。我们很荣幸地得到了伯力士博士(维也纳 的毕业生)的帮助,他是作者之一(伍连德)十余年来在科学与文学研究方面的 得力助手。没有他不懈的努力和合作,本书的完成势必遥遥无期。

作者还要声明,虽然关于本书多年来我们一直反复商讨,但各人都对自己所 写的部分负全部责任。本书撰写过程中,曾引用下列各种资料:《博医会报》、 《中华医学杂志》、《教务杂志》等刊物、中国古代文献以及许多中外友人的个 人叙述。精挑细选的插图,不少来自作者个人收藏的古画和版画。北平协和医学 院的伊博恩博士也慷慨地提供了他所珍藏的照片。我们尽可能地在每一张插图下 面注明出处。

人名、地名的索引和医事年表共约一百来页,是我们精心编写的。但愿它们 不会是本书最多余的部分。

伯力士博士和Alice.Wu小姐为本书的印刷付出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作者向他 们和印刷者(他们对印刷这样一部书体现的极致耐心)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王吉民

伍连德

上海,1932年7月15日

 

新译 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上篇  引言

2021年6月2日星期三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中国是现存最大、同时也是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当欧洲和美洲的居民还在半裸着游荡,栖止在树林里,划着独木柳舟捕鱼,中国人已经身着丝绸,享受着较高文明的生活。在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穿越旷野,走出埃及之前,中国人就拥有比埃及人更强的法律、文学和宗教知识。荷马创作和歌吟《伊利亚特》的时候,中国的行吟诗人也正在歌颂她的古代英雄,这些英雄的陵寝已经陪伴了他们将近十三个世纪(比如禹陵)(1)。在北风吹过大卫的竖琴之前的一百年,中国的一位哲王(周文王)已经写下了经典著作(周易),这部经典至今仍为共和国的每位博雅学者所谙诵。(2)
      中国文学在英国被诺曼征服者入侵前就得到了充分发展。中国人比施瓦茨更早发明了火枪,在卡克斯顿诞生前五百年就发明了印刷术。中国人还率先发明了火药、航海罗盘和制造瓷器。在耶稣诞生于伯利恒的二百二十年前修建的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奇迹之一,它所用的材料足以环绕全球建造一堵高五、六英尺的墙。四方诸国崇仰的榜样,东方世界最高的文化中心和源泉,无怪她在东方赢得了这个名字–中国,中央之国。

       中华民族的真正起源至今没有定论,还是一个谜。他们的祖先是谁?他们来自哪里?有人认为,他们最早是东突厥斯坦西南部绿洲和阗的居民(3)。另一些人则断言,他们的老家在一切民族的发源地,丰饶的幼发拉底河盆地,他们的文明大部分来自于古迦勒底人。还有一些人从语言、 举止和风俗上的巧合得出结论,巴比伦就是他们的故乡。(4) 这些多少建立在宗教神话基础上的理论,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证明。可靠的记载是,黄河流域才是中国人的摇篮。五、六千年前,他们从亚洲西北部迁移定居到了今天的陕西省。一九二九年三月在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5)以及近年来考古学、人类学的其他成果,可以证明在遥远的古代,史前时期的人类就已经在这一特定区域繁荣生息。
       
      今天的”中国人”是多个族群(炎黄)的结合体。他们并不是这片土地最初的占据者,而且他们对原住民的驱逐只是逐渐逐渐地取得成功,中国南部和西南部的大片土地,仍然被这些原住民所占据。同犹太人和迦勒底人一样,他们也是游牧民族,在从土著手中夺取了居所以后,就开始从事农耕。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历经漫长的岁月,中国不断发展壮大,持续向外扩张。终于,她的疆域下延到长江流域,并以高度先进的文化同化了其他民族。到了元朝,在忽必烈可汗统治时期,中国的疆域广袤到了极点- 北至朝鲜,南达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直到缅甸。今天的中国,国土面积约为五百万平方英里,是世界第二大国, 有大约四万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6)
       现在来讨论我们的主题,历史背景。中国历史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她是世界上最古老民族的历史。和她同时代的其它古国,埃及、巴比伦、亚述都曾强盛一时,旋即消亡了。而她却一脉相承到如今。
      中国历史的第二个特点是她在三千多年前就进入了文明发展的极盛期,随后却鲜少进步。如人所言,中国是个科学家所谓”停滞发展”的突出范例,一时间,在政治、艺术、手工业、文学、宗教和各种文化相关等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发展,但随后就陷入了停滞。直到最近,她才开始复苏。
      其三,近代以前,这个国家的历史几乎没有受到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人由于他们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基本上没有和其他大陆的人民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分离,使他们发展出了自己特有的文明,而对外国人的排斥和轻慢也在他们的天性中根深蒂固。(7)

        研究中国历史困难重重,中国的史家并没有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只是留下了一大堆的史实记录。他们丝毫无意追溯前因后果,最琐屑的和最重要的事件在书页里同行并列。他们所谓的历史就是简单的记录,而不是一门学问艺术。换句话说,他们记下的是流水账,而不是历史。这些记录之多可以举二十四史(正史)为例、他有煌煌三千二百六十六册,一万六千三百三十卷(8)。此外还有别史、编年史、纪事本末、传记、杂史、诏令奏议、史钞 、时令、地理、目录、史评等等。如此浩繁的史料,我们应该如何估量它们的价值呢?医史研究尤其困难,我们的前人没有任何此类叙述或专著。筛选整理这海量的资料,追踪其间来龙去脉的艰巨任务,还有待于将来的史家们去完成。

      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历史也可分为神话传说、古代和现代等时期,但各时期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传说时期什么时候结束,历史时期什么时候开始,说法各异。有些汉学家把神话时期的开端定在公元前三千年,另一些汉学家则认为周朝才是中国文化的起点,他们不承认一切早于信史的说法。近二十年来,考古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古代史上的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有:殷墟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地之简牍、千佛洞之六朝唐人所书卷轴、清内阁大库之书籍档案等等。在这些重要发现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国历史研究的新方法,形成了一种新史学,出版了有关这些发现的大量文章和书籍。随着新研究结果的逐渐公布,在不久的将来,更多中国历史的真实将被揭晓(9)。
      
       由于中国历史的记载方式和医疗实践几千年来的停滞,有些人轻率地得出结论,断言中国医学没有任何真正的进步。然而,更深入的研究表明,中国医学思想和演进中的诸多重要变化可以清楚地溯源和区分。中国医史大致可分为下列四个时期:

一、上古或神话时期(公元前2697-1122年)。
二、历史或黄金时期(公元前1121年-公元960年)
三、中古或争鸣时期(公元961-1800年)
四、现代或转型时期(公元1801-1936年)

       神话时期是指从文明的拂晓到商末。这期间无数的神话传说,虽然在史家眼里没有多少价值,但却引起了神话学者的兴趣。
     此后,随着神话时期走向历史时期,历史记录渐近真实可靠。从周朝到唐朝可说是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涵盖三大王朝,延续近两千年,其间每一个朝代都各有特色。周朝医学的特点是它的玄论空谈,医学实际上被当时的哲学教义所支配。汉代是中国医史上最辉煌最值得纪念的时代,尤其是仓公、张仲景、华佗这三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医生,他们注重实际观察,使医学建立在更科学的基础上。直到此时为止,中国医学可以说是纯粹的本土艺术。但到了唐朝,外来的佛教传入了印度的医疗思想和方法,同时,时兴的道教发明了一套用于治疗疾病的符咒。于是,有了各式各样的治疗形式,人们开始尝试千奇百怪的治疗方法。简而言之,周朝可称哲学时代,汉代可谓科学时代,唐朝则为迷信时代。

      从十一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国医学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时的许多医书有好辩的特点。它们一反古人迂腐的经典崇拜,对旧籍颇多攻讦 ,彼此之间也是互相论战。这一时期,医学专科化广泛出现,产生了多种重要的专门医书。到了金元时期,中国医学逐渐分化,各立门户,最后发展为四大流派。其后的作家,环绕它们,各宗其一,总不出这四家范围。这一时期可称作中古或争鸣时期。

       随着”西医”的引进,进入了现代或转型时期。这个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旧医和新医两股力量争夺优势的斗争。然而,后者正在缓慢和稳步地取得优势。尽管可能还需要时间,但中国的医学地平线上,已初显出另一个黄金时代的曙光。

    本书,正如它的副标题所言,是一部中国古今医事编年史,分上下两编。上编内容是纯粹中国本土的治疗艺术与实践(10);下编内容是西洋医学在中国的发展。作者们已为它付出了十六年多的光阴,查阅了数以百计的中英文书籍和文献,咨询了好几位旧医学者。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最强烈的感受是图书馆藏的严重匮乏,尤其是在编写书目提要的时候,任何机构都没有足够的中国医学文献。因此,寻找文献、收集资料消耗了我们大量研究的精力和时间。我们现在收集到的图书资料或许是国内最全最完备的。

关于本书的体例,说明如下:

1.在用罗马字母音译的中文名词或短语后面缀以汉字原文,以便参考。

2.除了约定俗成的 Hangchow,、Swatow、Canton、 Soochow(杭州 、汕头、广州、苏州)等习惯用词以外,我们用罗马字母音译时使用威妥玛拼音法。

3.为了使外国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时序,编写了一份历朝历代对应阳历时间的简要年表。

4.时间日期主要依据上海商务印书馆刘大白先生所著《五十世纪中国历年表》,1929年版。

5.一般名词为普通印刷体,书名用斜体字。

—————————-

(1)译者注:荷马的生活年代大约是公元前七百多年,因此这里所说的是大约同时代的《诗经》歌颂的大禹等神话英雄的诗句,比如:《诗经.长发》”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诗经·韩奕》:”奕奕梁山,维禹甸之”。《诗经.文王有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2)译者注:圣经和合本 箴 25:23 北风生雨,谗谤人的舌头也生怒容。  史记周本纪原文:崇侯虎谮西伯於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乡之,将不利於帝。」帝纣乃囚西伯於羑里。”文王拘而演周易”,可见文王正是被谗谤人的舌头送进了监狱,才有了《周易》。时间上,大卫王的年代是大约公元前一千年,而公元前一千一百年正是《五十世纪中国历年表》里所认为的周文王的时代。

(3)费迪南‧冯‧李希霍芬 男爵(Baron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 ):《中国》《China》第一卷,49页,引自夏德(Hirth):《中國古代史》(The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 To The End of the Chou Dynasty)

(4)拉克伯里 (Lacouperie):《中国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Western Origin of the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1893年,伦敦。

(5)步达生 (Davidson Black):《在周口店发现成年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初步报告》(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Discovery of a Skull AdAdult Sinanthropus pekinensis at Chou Kou Tien)猿人专号,1930年  3月。并见《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Th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48卷 12号(步达生纪念号),真实地点在北京西南32公里处。

(6)翟理斯 (Giles)《中国文明史 》(The Civilization of China)中说:”如果中国人依次排队,它将没有尽头。不用等三亿人走过,新诞生的一代就会源源不断地延续这无尽的长列。”   
波乃耶(Dyer Ball)在《中国风土人民事物记》( Things Chinese)中也说:”倘使中国人以每秒一位的速度都通过一点,那也需要十二年以上。”

(7)卜舫济 (Hawks Pott)《中国历史大纲 》(A Sketch of Chinese History)

(8)译者注:原文如此,应该有误。二十四史的总卷数,因不同的算法略有出入,都是三千多卷,有种算法是三千二百六十六卷。一万多卷,除非是四库全书史部。

( 9 )  详情请参阅王国维、顾颉刚、郭沫若、卫聚贤等人的著作。

(10)译者注:本书提到中医反复出现的”艺术”一词,是”进乎技矣”的意思,就是比技术要高级。微妙之处反应出作者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吾国之医学,固有颠扑不磨之艺术者在也”,见王吉民《中国历代医学之发明》绪言中文原文。

 

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第四章 疾病的哲学

2021年3月27日星期六

      中国人的信史只能追溯到公元前722年的周朝中期(春秋时期),那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政治以及一切通常属于”文明”的东西都得到了蓬勃和高度的发展。这个时代被准确地称为”哲学时代”(百家争鸣),管子、庄子、列子,以及许多著名的哲学家都出现在这个时代。其中最突出的是三个中国最伟大的人物,老子、孔子和孟子。从来没有如此多的圣哲出现在同样短暂的时空里。他们的影响如此巨大,波及所有典籍的枝枝叶叶。因此 ,我们发现医学不再是建立在观察和知识基础上的有效的、实用的、有限的艺术。相反,我们看到,虚妄的治疗学说假借医学之名达到了谬悠荒诞的地步; 殚思竭虑构筑的理论,不断向繁杂而无意义的方面发展,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无效。医学的研究主要是由玄学家的引经据典为主导,它的特点是对权威的崇拜、僵化的形式主义、迂腐地执着于细节。种种关于疾病的理论和起因的推测,形成了两种学说,构成了整个中医学的基础。    

      其一是 阴阳   

     阴阳化生一切。《易经》所谓:无极生太极,太极表示为一个点;太极分两仪,阳仪表示为横线,阴仪表示为断线;两仪生四象,分别是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以此类推 ,四象生八卦,分别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下图可以较清楚地说明这个过程:

     相传八卦由伏羲首创,他是在黄河里跃出的神兽龙马背上发现的这张图,因此叫做”河图”  ,以区别于大禹治水时在神龟背上发现的另一张图”洛书”。它是一个新图系统的结构基础。伏羲八卦是《易经》的核心。据说周文王在狱中由此推演出六十四卦 ,他撰写的卦辞叫做”彖”,加上进一步的,文王之子周公所作叫做”象”的爻辞,是为《周易》。孔子为两者加上了解说(叫做”十翼”),形成了流传至今的《易经》。《易经》受到了中国人的极端崇拜。八卦被用来解释宇宙现象在中国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是哲学、占星、占卜和医学的理论基础,也被认为是算学和文字的源头。
            如今应用的八卦  ,已不同于原始的样式。通常它是个被一条蜿蜒的曲线中分为两个梨状体的圆,圆外环绕着八个由三层线图–整线或断线–组成的各不相同的符号。它被作为一种常见的法宝、护身符以各种方式用于辟邪。 

            每种线每个符号都有一个特殊的名称,也各有神奇的意义。历代的学者都致力于对这些奇妙的图形推演解释。但即便有上千种解释,它们的真义依然不清。孔子很沉迷于这些图形,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些图形符号的一般解释如下:

一  阳仪,阳的符号,比如明、天、父

- -   阴仪,阴的符号,比如暗、地、母

⚌   太阳,比如  日、暑、性、目、元、皇

⚏   太阴,比如  月、寒、情、耳、会、帝

⚎   少阳,比如  星、昼、形、鼻、运、王

⚍   少阴,比如  辰、夜、体、口、世、霸

☰   乾 , 比如 健或纯阳、天、圜、罗盘的西北

☱   兑,        泽、 润  、云雾、 悦、 正西

☲   离,        火、 丽、  燥、  暄 、生、正南

☳   震,        雷、 电、  动 、正东 

☴   巽,        风、 散、  柔、 东南

☵   坎,        水、雨露、 刚、凉、 正北

☶   艮,        山、 成、坚 、重 、止、 东北

☷   坤,        地、纯阴或顺、 疾、均、旱、西南
      就这样,阴阳最广泛地代表着两大力量–阳性和阴性。它们代表了天地、日月、昼夜、热冷、生死、正负、强弱、心物、酸碱、左右、广狭、直曲、动静、主从、红黑、繁简、乐忧、宽严、高低、善恶、福祸、圆方、长短、重轻等等,就像袄教 的阿胡拉.玛兹达和阿里曼,埃及人的奥西里斯和伊西斯,又如毕达哥拉斯的偶数与奇数。医学上的一切事物都划归这两者。人体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属阳,腹属阴;腑属阳,脏属阴。五脏之中,心、肝属阳,脾、肺、肾属阴。所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例如,背属阳,但肺属阴,是为阳中之阴。腹属阴,但肝属阳,是为阴中之阳。同样,背属阳,心亦属阳,是为阳中之阳。同样,腹属阴,脾亦属阴,是为阴中之阴。由外因引起的疾病为阳。由内因引起的疾病为阴。因此,发热、上身不适、呼吸系统疾病、急性病、病人不能弯曲身体时,都为阳病。而寒战、下身 不适,循环系统疾病、慢性病,病人不能仰卧,都为阴病。阳脉强劲、有力幅度大,阴脉虚弱,幅度小。当阴盛而阳衰时,则患阳病,当阳盛而阴衰时,则患阴病。阳盛引起发热,阴盛引起寒战。甚至药物也有这种区别。刺激性的、溶解性的、祛痰的,辛辣的和热服汤剂都属于阳药。止血剂、泻药、清血药、苦药和冷服汤剂都属于阴药。医者在治疗病人的时候这些都应当牢记。

       其二是 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中国人认为人体是由这些元素均和相济而成。只要它们的比例得当,人体自然康健;如果比例失衡,就会生病。五行相生相克,彼此影响,即:

    木生火              木克土   

    火生土              土克水   

    土生金              水克火   

    金生水              火克金   

    水生木              金克木           
    与五行相对应的有五脏– 脾 、肝、 心 、肺、 肾,它们又与一系列复杂的系统,如五星、五色、五味、五气等一 一对应,如下表:

          五脏与五行及其它事物的对应关系
                      心       肝       脾       肺        肾

1:  五行     火       木       土       金        水

2:  五星   火星   木星   土星   金星    水星

3:  五色     赤      青        黄       白        黑

4:  五味     苦       酸        甘       辛       咸

5:  五气     暑       风        湿       燥       寒

6:  五方     南       东       中央    西       北

7:  五臭     焦       膻        香       腥       朽

8:  五志     喜       怒        思       忧       恐

9:  五畜     马       鸡        牛       狗       猪

10:五数     七       八        五       九       六

11:五果     杏       李        枣       梨       栗

12:五声     笑       呼        歌       哭       呻

13:五谷     黍       麦        粟       稻       菽       

       五脏被认为分别上通于面部五官,所谓心主舌、肝主目、脾主口,肺主鼻、肾主耳。       

         中国人有点像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字应用在医学的方方面面。例如: 有三魂。又有三尸,分别居住在人的头部、腹部、足部。有四种诊病方法–望、 闻 、问 、切。但是, 五这个数是使用最广泛的,除了上面己列举的,还有:五种不幸的残疾–瘖、聋、跛躄、断者、侏儒;五种苦–生、老、病、死 、爱别离;许多疾病如淋病、痔疮、黄疸和消化不良都有五种类型;人有五劳,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天有六气 –阴、阳、风、雨、晦(月黑)、明(月圆)。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女子七岁换牙,十四岁来月经,二十一岁发育成熟,二十八岁身体盛壮,三十五岁开始掉头发,四十二岁逐渐衰老长白发,四十九岁绝经。 男子也一样定期发生类似变化      — –以每八年为一个 周期。
         阴阳交合的宇宙是个大天地,而人是个小天地,小宇宙。由此,我们就能看到:因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人的头是圆的,而脚是方的。天有日月、星辰、风雨及雷电,所以人有双眼、牙齿、喜怒和声音。地有高山深谷、 石头、树木、灌木丛和杂草;所以人有肩膝腋腘、高骨、筋肉、须发与毫毛。四肢对应四时, 十二个关节对应十二个月。地有九州,人也有九窍,就是两耳、双眼、二鼻孔、口、谷道及尿道。有髓海(脑)、气海(冲脉)、血海(膻中)和水谷之海(胃)来对应四海。有十二经脉,来对应十二经水。心有七窍,可以对应北斗七星。人有360块骨节,仅仅因为一周天是360度。    (即一年有360日。《淮南子.天文训》云:”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   关于骨数,中国古人有365、366、360等不同说法,中医基本遵循《灵枢·邪客》”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