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的存档

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 第二版 序言

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初版不久,随即而来的再版需求使作者认为,本书对医史,这中国史中最引人入胜的主题之一的阐述,满足了国人对这个领域渴望一部简明而权威作品的夙愿。近来,人们对中国和中国的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部总括本土医术发展和现代医学影响缩影的新版的出现,能够得到比初版更热烈的响应。

 

      修订的任务很艰巨,我们尽力纠正初版中已发现的每个缺陷。全部工作采用最新的资料,增加了不少新的事实,而无关紧要的细节描述或者删除,或者移至附录。有些章节已完全重写,还增加了一些新的章节。论述本土医疗艺术的演变和发展的上篇,由二十一章扩增到二十六章。新增了 “古代药物”、“中古时代的文化”、“旧医的衰落”、“清代著名医家”、“新旧势力的斗争”等章节。正文和附录里也做了许多增订。而在论述现代医学的引进和发展的下篇中,对现有各章作了彻底的修改,同时专辟一章谈在政府主持下医疗工作的巩固,描述了医学领域的划时代事件。

 

       尽管努力删去了繁冗无味的细节描述和纯属议论性的文字,但由于新进的内容抵消了本可实现的精简,结果反而增加了两百来页。

 

      显然,数千处参考文献的核查,大量章节的重写和近千页文字的校对这样艰巨的任务,如果没有同事的热心帮助,是不可能完成的。作者向主要承担这些工作的伍长耀博士和伯力士博士致以衷心的感谢。此外,还要感谢宋志爱博士帮助核查了无数的中文资料和典籍,感谢大美印刷所在印刷工作中的精心和耐心。新版采用了新式手写体汉字,是对初版的一点改进。

 

      大多数具有历史价值的初版插图都得以保留,并添加了几幅新图。原书中的几个附录做了整合和增订,希望这样做能给读者更大的帮助。

 

 

 

                                                                     作者

  中国上海。

1936年10月10日

 

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上篇 第二章 中国医学始祖     

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

(说明一下:博客里的译文虽然大体上和新语丝发表的一致,但在细节上还会有各种不断的修改,以期更近完美。)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由于中国人认为华夏古史起于五帝,因此很自然的,其中几位传奇人物也被尊为中国医学的始祖。五帝中的伏羲、神农和黄帝三人常常并举,被称为医学上的三圣(三皇),全国各地的医神庙宇(比如先医庙、药王庙等)里都奉祀他们。

     伏羲,又称庖牺氏,生于公元前2953年,他的帝号是太昊,他是神话传说时期的五帝之首。据说他的母亲以神奇的方式受孕,历12年之久才生下他。他发明书契、制嫁娶之礼,教民结网捕鱼和饲养家畜、烹饪熟食、制作乐器等,但他与医学史的联系,主要是创立了八卦,这是《易经》和中医哲学原理的基础。

      然而,公认的中医始祖是神农,他在位的时间是公元前2838~2698年。据《三皇本纪》记载,他是安登公主之子。安登公主受天龙感应而有孕,在姜水之畔诞生了这未来的君主。他的姓(姜)由此而来。因他起居于烈山,也被称为烈山氏。他的王朝德运属火,所以叫炎帝。他以木为犁,教人们耕作。他发现了植物的性味,并建立了日中而市的交易制度。他慧心独运地将伏羲的八卦推演到六十四卦。就像本都的国王米特里达梯六世(Mithridates)以服毒闻名一样,据说神农也曾经日尝七十毒,并创立了中医体系。(1)

      被认为年代最早的医药书《本草经》也托名神农。毫无疑问,古人知道许多植物的特性和用途,但此书不可能是他所作。因为本草一词要到了公元1- 5年汉平帝时期才首见记载。此书的写作风格和称引的文字都表明它是大约公元前一世纪的作品。

     《本草经》是部三卷的小册子。原书已佚,仅在各家注引里保存了一些残章断片,我们已不清楚它的原貌。在它列举的365种药物中,约有240种是植物类。它们被分为三品,”上药”120种,  “中药”120种,”下药” 125种 ,总数正合于一年的天数。 上药被认为是无毒的,有不老延年的特效,可以久服而无害。中药据说能滋补虚羸,是否有毒取决于剂量。下药只用于治疗疾病,被认为是有毒的,不可久服(2)。

      神农被各地的医药行会奉为守护神。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会在他的神案前烧香和摆上供品。在这些日子里,所有药金一般减收十分之一。在大多数城市,人们会建一座医王庙来纪念他。 他被尊为医学祖师(3)。

      黄帝,是公元前2698年至2598年间另一位中国医学上的著名人物。据说他在臣子医圣岐伯的协助下,撰写了著名的《内经》。因此医学有时也被称为”岐黄之术”。但历史研究证明,此书非他所作,很可能出之较晚,应属周朝末年的作品。有关黄帝的传说,虽然总的基调大体一致,但在起源和许多细节上,却众说纷纭。据说他的母亲附宝神奇受孕而生下他,因为出生在姬水附近,所以姓姬。因为他居于轩辕丘,所以又名轩辕。因为他的世系,所以也称公孙。因为他受国于有熊,所以他也被叫作有熊氏。当时正逢蚩尤作乱争王,废逐了炎帝榆罔,四方诸侯遂推举有熊氏为天子。他的德运属土,故以土色(黄色)为名,是名黄帝。他命大挠作”甲子”,循环以记日;命容成造天文仪器, 定历法; 命隶首作算数;命伶伦取竹于大夏之西,以分别音律;命荣猿铸十二乐钟以示季节;命大容作”咸池”之乐。

        黄帝作冕旒,正衣裳;教民制造木器,陶器和金属器皿;命令共鼓造舟楫车辆,营造宫殿;他制定了货币;把天下划分为各个州。

     在其它传说中,他广游名山,访仙问药。”中皇真人”授予他”九茄散”方;”黄盖”童子送给他” 金银方十九首”;他入金谷, 在访问了玄素二神女之后,撰写了论诊断和切脉的篇章;他创制了针灸用的九针,撰著了《内外术经》十八卷;终于,他访得了制作”九鼎神丹”的仙方。他参炉定药时,成千上万的虎豹奔来为他视火。神丹炼成以后,一条黄龙从天而降,引他升天。他手下的忠臣和嫔妃七十余人随他上升,小臣则被抛在下面。他活了一百一十一岁。(4)

  与黄帝共行医事的贤能之臣,有如下几位:

(a)  僦贷季 :岐伯的老师,专精脉学。

(b )岐伯 :黄帝最著名的臣子、助手,他验药功,治民病、著医书。

(c)鬼臾区:《内经》中的《太始天元册》为他所作。据说,黄帝在获得金鼎的时候,问询过他的意见。

(d)雷公,黄帝弟子。《内经•至教论》之下的七章,被认为是出自他的手笔。有一本关于配药艺术的书也托名于他。

(e) 桐君:调制春药和炼丹。

     这时期的其他神医有:

      俞跗:技术精湛的外科医生。他治病不用汤药,他能割开皮肤,解剖肌肉,疏通经络(血管),结扎筋腱,甚至清洗肠胃(5)。   

     巫咸:商朝的大臣,帝尧的御医。他颂念咒语(祝)为人们治病祈福。他的力量如此诡异,祝树树枯萎,祝鸟鸟坠地(6)。

   马师皇:著名兽医,医马名家。有一次,有条龙垂耳张口求他治病。他在龙的唇下口中扎针,给它饮甘草汤,使龙痊愈。此后,许多龙来找他治病。有一天,他骑龙而去,不知所踪。(7)

  伊尹:商帝汤的忠诚宰相,公元前1783年商朝的开国元勋,始创汤液。

      中医的始祖是谁,这个问题引发了一些争论。旧派的医生自然主张是神农氏,但现代学者如卢谦、范天磐和李涛和钟敬文(8 )则认为他是虚构的人物,毫无历史证据,完全不可信。在中国古籍记载中,号称始尝百草和创建医道的至少有伏羲、神农和黄帝三人。根据《帝王世纪》:”伏牺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所以六气,六府,五藏,五行,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类。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路史》亦有类似的记载。《史记纲鉴》说:”神农氏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通鉴外纪》记载:”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神农)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十二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史记•三皇本记》则谓:”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据《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之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此事在《搜神记》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帝王世纪》还说:”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 之书咸出焉。”

       在前列参考文献中,有六种归诸于神农,两种归诸于伏羲,一种归诸于黄帝。然而,重点不是谁的记录最多,而是这些记录是否可靠。研究表明,这些引文并非出自真实可靠的历史记录。《帝王世纪》 为热心的道教徒皇甫谧所作,他的著作从史学的角度看来价值甚微。宋朝罗沛的《路史》是一部较晚出的作品, 也有同样的缺陷。而《搜神记》则纯粹是一部神话集,《淮南子》更像一本哲学论著,而不像是公认的史书。《三皇本纪》的确出于《史记》,但它只是司马贞的增补,并非太史公司马迁的亲笔。而且,神农日尝”七十毒”不可能不中毒而死。因此,后来的作者如宋朝的刘恕把这个数字减为十二。所谓的”毒”也不一定是现代意义上的毒物。

       上述人物都可谓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始祖。他们多多少少都是些传说故事中的角色,他们是否存在过本身就非常可疑。在每个国家的早期历史中都可遇到类似的情况。公元前4世纪的哲学家列子说得很好:”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9)(太古的事情湮灭很久了,谁能说得清楚呢?三皇的事情,好像有,又好像没有;五帝的事情,或许是真实的,或许是一场梦…)大家应当牢记,任何体系或制度都不可能由一个人或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它们通常是长期发展过程中集体努力的结果。某些人物可能超越群伦众口交誉,但要形成一个体系制度, 需要许多人的持续支持。因此,不能把任何此类成就归功于某位特定的个人, 尤其是在记录来源存疑的情况下。孟子说得好 :”尽信《书》,不如无《书》”。(10)这才是研究任何国家古代历史的正确态度。

—————————-
注释:
(1)《淮南子·修务训》
(2)据《本草纲目》
(3)关于北京药王庙的详情,请参考 德贞(Dudgeon) “中国的医术”,《教务杂志》第二、三卷。
(4)《路史》
(5)《史记•扁鹊传》
(6)《世本》
(7)《列仙传》
(8)  卢谦 :  明辨医話 ,载《卫生报》 1928年 第25期
范天磐:   中国医学变迁史 , 载《国药評论》一卷一期
李涛:   中国医学之起源  ,载《国学周刊集》 六卷一期。
钟敬文:我国古代民众关于医药学的智识,载《民众教育季刊》二卷一期。

(9)  《列子》
(10)《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