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的“中国母乳奶粉”

2 02 2018年

伊利集团联合中山大学发布一项惊人的成果,他们发现中外母乳营养结构在本质上存在差异。发布这个发现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推销产品,据说伊利的金领冠奶粉就是根据中国母乳营养成分研制的奶粉。他们发现了什么样的差异呢?在广告上只列了一条,号称是“成果提炼”,应该是最主要的一条了。这个差异是:中国母乳中阿尔法-乳清蛋白含量略高于国外均值。阿尔法-乳清蛋白专业的说法应该叫阿尔法-乳白蛋白,它是乳清蛋白的一种成分。乳清蛋白由多种蛋白质混合而成,其中一种是阿尔法-乳白蛋白。为了跟伊利的广告一致,我就也跟着把阿尔法-乳白蛋白不专业地说成阿尔法-乳清蛋白好了。

 

伊利和中山大学说中国母乳中阿尔法-乳清蛋白含量略高于国外均值,注意,是跟国外的均值比较的。所谓均值,就是说测得的数据不是都一样的,有的高有的低,平均出来的一个值。那么另外再拿一个数据来跟均值比较,刚好一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不是高一些就是低一些。拿了很多数据做对比,发现有一个略高一些,又有什么奇怪呢?国外配方奶粉标准里头并没有阿尔法乳清蛋白这一项,并没有根据国外均值在添加阿尔法乳清蛋白,那么发现了中国母乳中阿尔法-乳清蛋白含量略高于国外均值,又有什么意义呢?

 

阿尔法-乳清蛋白在母亲体内的作用是调控乳糖的生产,它分泌到了乳汁当中,被婴儿吃下去,和乳汁中的其他蛋白质一样,就是作为给婴儿补充氨基酸的营养成分。有些研究发现阿尔法-乳清蛋白有抗菌和抗癌的作用,这些都是体外的初步研究,并不能说明在体内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即使能起作用,在奶粉中含量略高一点,婴儿多摄入了一点,又能造成什么大不同?何况婴儿要抗癌作用干什么?一出生就怕很快得癌症,要抗癌吗?

 

伊利既然研究出了中国母乳中阿尔法-乳清蛋白含量略高于国外均值,又说它的金领冠奶粉就是根据中国母乳营养成分研制的奶粉,那么金领冠奶粉中的阿尔法-乳清蛋白含量应该比国外奶粉高吧?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金领冠第一阶段配方奶粉的成分,和美国嘉宝第一阶段配方奶粉做个比较。先看金领冠,它注明每100千焦含有蛋白质0.52克,其中阿尔法-乳清蛋白0.08克。美国配方奶粉能量单位用的是千卡,为了便于比较,把金领冠的这个数据换算一下(1千卡=4.186千焦),就是每100千卡含有蛋白质2.18克,含阿尔法-乳清蛋白0.33克。美国嘉宝奶粉注明含有蛋白质2.2克,和金领冠一样,但是嘉宝没有注明阿尔法-乳清蛋白的含量——没有哪款美国配方奶粉把这当卖点。不过,嘉宝在配料里注明了它们的蛋白质全都是乳清蛋白,乳清蛋白通常含有大约25%的阿尔法-乳清蛋白,这样一算,嘉宝奶粉中阿尔法乳清蛋白的含量大约是0.55克,是金领冠的1.7倍。不是说中国母乳阿尔法乳清含量比较高吗,怎么金领冠中阿尔法乳清蛋白含量反而这么低?从金领冠注明的配料可知,他们不是完全用乳清蛋白,蛋白来源比较杂,还用了脱脂牛奶、生牛奶、脱脂奶粉等,阿尔法乳清蛋白当然比较低了。明明比较低,却要标榜符合中国母乳阿尔法乳清蛋白含量比较高的特点,这不是骗人吗?

 

母乳中的成分含量高低和遗传因素、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变化很大,不同族裔、地区、家庭、个体的母乳成分都不一致,不存在一种中国人母乳,更不存在一种外国人母乳。伊利的广告说“世界各国的奶粉全部根据本国母乳营养成分配方而成”,这个完全是胡说。配方奶粉标准是根据婴儿的营养需求制定的,各种成分变化范围很大。以蛋白质含量标准为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每100千卡奶粉中蛋白质含量1.8~4.5克,欧盟规定是1.8-3.0克,中国规定是1.88-2.93克,除了美国标准把上限放宽了一些,实质是一样的,并不是根据什么母乳蛋白质含量均值规定的。难道伊利和中山大学认为这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和外国人两种人,中国人全都一样,外国人也全都一样?那样的话中国人移民国外的怎么办?难道还得买中国奶粉?中国人和外国人通婚生下的小孩怎么办,该买什么样的奶粉?甚至不需要专业知识,仔细推敲一下,就知道“中国母乳奶粉”有多么可笑了。

 

2017.12.19

 



智商高低并非都是天生的

1 02 2018年

最近美国出了一本披露白宫内幕的畅销书,让美国总统川普的精神状态和智力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川普发推特怒气冲冲地宣布他最大的财富是精神稳定和聪明,自己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天才”。有媒体向白宫索要川普智商测试分数,当然是没有回音。

 

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并不是靠自己说的,别人能够通过其言行感觉出来。但感觉毕竟是很主观的,人们希望有一个客观标准来衡量人的智力,智商测试因此诞生。实际上智商只是测试了智力的某些方面,并不能全面评估一个人的智力。智力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没有什么简单的测试能够全面反映,也难以定量。但是在找到更恰当的评估智力的方式之前,智商测试还是可以作为评估智力的一项指标存在。

 

智商测试是想要测出一个人天生智力的高低,理论上不应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大约只有一半是基因决定的,营养、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同样重要,智商高低也不例外。

 

从1932年到1978年,美国人平均智商每过十年就上升3点,这被称为弗林效应(这个现象最早是詹姆斯·弗林发现的),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现象。这显然不可能归为基因改变的结果,只能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教育。学生们对智商测试这种考试方式更为熟悉,也就容易获得更好的成绩。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营养的改善。营养不良会对胎儿、儿童的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智力低下。其中很关键的一个营养素是碘。孕妇、儿童缺碘是儿童智商低的重要原因。美国在1924年开始推广碘盐。有学者比较了在1921-1927年出生的美国军人的智商,发现在1924年之后出生的军人比1924年之前出生的智商高出15点,在全美范围内,碘盐平均让美国人智商增加了3.5点。

 

但在发达国家,智商增长趋势可能已经到头,甚至出现下降。例如,丹麦军人的智商从1988年到1998年增加了1.5点,但是从1998年到2004年反而降低1.5点。英国14岁儿童的智商从1980年到2008年降低了2点多。

 

有人把这归咎于人类遗传质量的下降,这是说不通的,人类基因库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出现大的改变。更合理的一个解释是发达国家近年来接受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移民,发展中国家因为营养、教育比较差,平均智商相对较低,其移民拉低了发达国家的智商。这些国家的极右势力因此把这作为反对接受移民的理由之一,这是误把智商当成是天生决定的。移民的后代在享有发达国家的营养、教育之后,智商又会上升。

 

发达国家的智商下降可能还有别的因素,例如,发达国家的儿童虽然无营养不良之忧,但是高糖分、高脂肪、高盐分的不健康饮食也许也会对儿童智力发育有不良影响。而且,现在的小孩沉迷于电子产品,阅读能力不如以前的小孩,也会影响智商测试结果。这些因素如果是真的,更值得重视。

 

2018.1.17.

 

(《环球时报》2018.1.21。按:该天的《环球时报》评论版没有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