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爱美腿

7 06 2012年

达·芬奇画过一幅著名的人体比例图,代表着西方传统美术对标准人体的看法,作为人体绘画、雕塑的参考。比如,一个人的身高等于8个头长。这只是“凡人”的标准。在西方传统美术中,如果画到神或英雄人物,身高往往就画成了8.5个头长,以显得威武、高贵。多出来的身体高度,相当一部分来自把腿拉长。而在美国漫画中,英雄人物的身高更为夸张,能达到9个头、15个头甚至20个头那么高。

即使是8头身也只是理想化的人体,在实际上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标准。一般人的身高通常只等于7.5个头长。影响身高的主要是腿长。换句话说,一般人的腿长都没有达到“标准”,至少是西方传统美学的标准。女性对这一点似乎更在乎。穿高跟鞋的目的除了让女性曲线更加突出外,还能让腿部显得更加修长。女模特的平均身高不仅高于一般女性,腿长也相对较长。例如,波兰女模特的平均身高比普通波兰妇女高出7.93厘米,腿长则高出6.54厘米。这还不够。美工在制作广告时,往往还要把画上的模特的腿加工得长一点。

有一些调查也发现,长腿会被认为比较性感。例如,拿一个人的照片,改变其腿部的长度,然后让人对其性感程度打分。腿缩短或过分延长的照片得分较低,得分最高的是稍微延长一些的(比原来长5%)。其他一些调查也发现,女性的腿身比(腿长和身高的比例)较高时,也就是腿部相对较长时,会被认为是比较有吸引力的。男性这点倒不明显。不过,有研究发现,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腿身比低于平均值,也就是腿长相对比一般人短的,都被认为是比较没有吸引力的。

人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大头娃娃,头长占了身长的约四分之一;也是短腿娃娃,腿长也只有身长的约四分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头部相对越来越短,腿部相对越来越长,到成年时,腿长约占了身高的二分之一。在这个发育过程中,不仅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疾病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腿部骨骼的生长,从而影响到腿长。腿身比或腿长是判断儿童营养和发育状况的一个容易测定的指标。生活条件好的儿童,他们的腿相对较长,反之,生活条件差的儿童则腿相对较短。美国的玛雅人往往处于社会的底层,干体力活,但是跟危地马拉的玛雅人相比,他们的生活条件又好了很多,有卫生的饮水、丰富的食物和更好的医疗等。比较在美国出生的玛雅人和危地马拉的玛雅人,发现身高高了11.54厘米,腿长长了6.83厘米,也就是说,身高的增长有大约60%是腿增长引起的。

即使对成年人而言,腿长也与健康状况有关。腿较长的人得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肝脏疾病、肥胖的风险也相对较低。在2005~2006年,对近万名50岁以上中国人的调查发现,在消除了年龄、经济状况、教育等因素后,腿较长的妇女的后代数量也更多,而男人则没有这种情况。这表明女性的腿长可能与生育能力有关。身材高的妇女骨盆也比较宽,这有助于生育,减少难产的风险。

人们之所以觉得腿较长的人有吸引力,可能是因为长腿意味着较好的营养、发育、健康和生育能力。对女性来说,这尤其重要,毕竟,女性是决定后代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女性的腿身比平均来说也比男性的高。当然,人们爱美腿,并不是因为知道美腿的种种好处,而是无意识做出的一种选择,是进化而来的一种本能。如果我们把人和类人猿相比,会发现人类的腿相对较长,而手(前肢)相对较短。相对于前肢骨头长度,人的腿部骨头平均来说比类人猿长了34%。长腿是人类的特征,这个特征在400多万年前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祖先分手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人类开始了直立行走,而只有当腿相对较长,长度达到约占身高的二分之一时,直立行走、奔跑的效率才会最高,才有更好的生存能力。所以我们对腿长的重视,也许是遗传自数百万年前的祖先的一种本能。不管是美感还是性感,都不是神秘的东西,在其背后,一定有其生物学的道理。

2012.5.23.

(《新华每日电讯》2012.5.25.)



视频:辽宁电视台北方今日谈《“打通任督二脉”真伪之辩》

7 06 2012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5MTMyODAw.html



另类名人不易做

6 06 2012年

另类名人不易做
访“中国学术打假第一人”方舟子

□本报记者 石海娥
《图书馆报》2012.5.11.

    他是文人,也是名人,他因打假而“树敌众多”,他因屡次“找茬”而身处险境,他就是因打假而声名鹊起的另类名人方舟子。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曾在美国留学和工作,是《新语丝》月刊和同名网站的创办人。他揭发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学术腐败现象、他批判新闻界的不真实报道,他同时是许多知名平面媒体的专栏作家,并出版了多部以科普和反学术腐败等为题材的著作。

    不会因为受到打击报复就退缩

    “没有谁的假我不敢打。”这是方舟子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采访时说的话。如此坦率和直接,难怪有媒体称方舟子为“中国学术打假第一人”。

    “我之所以打假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事实的真相,推动中国诚信体系的建立和中国科学领域的健康发展。”方舟子说,学术打假有别于学术争论,涉及的是学术真假的问题,不存在灰色区域,也不应该有灰色区域。正常的学术争论才会涉及灰色区域。

    众所周知,不管是方舟子的作品还是他创办的新语丝网站,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为了打击学术界或者新闻界的一些“虚假”现象。那么,方舟子的打假证据从何而来?他又是如何来支撑这些证据的呢?对此,方舟子表示,打假的证据基本上都是由举报人提供的,“我也会通过网络搜索来获得初步的核实,在和举报人互动的过程中往往还会发现新的证据。”为了做到有根有据,方舟子会在文章中把证据和证据来源一一罗列出来,方便他人了解和查证。在这一方面,方舟子从来不会敷衍了事,“想要让人信服,就要做到有理有据。”

    在打假的过程中,方舟子屡次碰触诸如教育、食品安全以及科学等“雷区”,也因此受到过袭击,而且因为在评判时言语过于犀利,方舟子本人和他的言论在社会上也引起了极大争议。“事实上,在打假的过程中,我也有自己比较关注的领域,例如生物学、医学领域等。”“但没有可以回避的领域,退缩的念头更是从来没有过的。”方舟子说,自己不会因为受到打击报复就退缩。

    我是被动地被韩寒拉上擂台的

    作为当下颇有争议的名人,方舟子坦言,“做事就不用怕引起争议。如果做一件事情是所有人都没有异议的,那么这件事大抵是用不着自己去做的。”对于颇受各界关注的“方韩之争”,方舟子表示,“我对韩寒本来不感兴趣,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娱乐明星。”

    “我开始感兴趣是因为韩寒在应对麦田时的方式,他用2000万元重金悬赏,赌咒发誓等等。”方舟子认为,韩寒可以说麦田的有些分析可能有漏洞、不准确,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一个作家,面对这种合理质疑,你应该心平气和地回应,而不是显得气急败坏。“因此我去看了麦田的文章,觉得挺有道理,所以就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发了几条微博来调侃韩寒的悬赏。原想也就这么几条,说了就完了。没想到韩寒马上写了《正常文章一篇》来攻击我,捏造了一些我根本没说过的话。后来韩寒又写了《人造方舟子》《孤方请自赏》等文章继续攻击我,我当然要写文章回应他。”对于“方寒事件”方舟子说,“一开始我是被动地被韩寒给拉上擂台的,但是等到我去看他的成名作,发现是别人代笔之后,性质就变了。”

    我国图书馆的服务和美国相比差距很大

    “我是一个科普作家,也是一个互联网的居民。”除了打假以外,作家是方舟子的另一个身份,至今,他已出版了《进化新解说》《方舟在线》《叩问生命——基因时代的争论》《江山无限——方舟子历史随笔》《科学成就健康》《批评中医》《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大象为什么不长毛》《我们为什么不长尾巴?——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等多部著作。通常而言,作家都是喜欢阅读的,方舟子也不例外。“在我成长的阶段,有两部书对我影响很大,即《鲁迅全集》和《约翰·克里斯多夫》。”方舟子说,《约翰·克里斯多夫》在年轻的时候读一遍就够了,《鲁迅全集》则可以一直读下去,因为它是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和预言书。“以前还在做科研的时候,我主要阅读中文读物,现在不做科研了,则主要阅读英文科学读物,比较喜欢理查德·道金斯和爱德华·威尔逊的科普作品。”似乎,方舟子的阅读兴趣也在随着自己的工作逐步改变。

    在方舟子的博客中,有一篇其他媒体采访方舟子的文章,在文章中,方舟子这样介绍自己:“我不像萨特那么幸运,并非出身于书香之家,父母连知识分子都算不上(我父亲高中毕业,母亲则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他们很注重子女教育,很鼓励子女买书、读书。我从幼儿园开始就养成了买书的习惯,零花钱大都用于买书了。”由此可见,方舟子从小就和图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如此喜爱图书的方舟子又是如何看待图书馆事业的呢?

    方舟子认为,虽然到了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重要性降低了,但图书馆在人的生活中的地位依然是举足轻重的。而对于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方舟子认为,我国图书馆的服务和美国公共图书馆差距非常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图书馆是作为藏书馆存在的,服务读者不是其首要目的。“我举一个例子,美国小孩从小就泡在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也以各种方式吸引小孩借阅,中国图书馆有这样的胸襟和眼光吗?”即使在谈论图书馆事业时,方舟子那直言不讳的个性也表露无遗。

    《神秘现象不神秘》是方舟子近期出版的一部新作,其内容是分析、批判伪科学的。在该书的“关于作者”一栏,笔者看到,方舟子新浪网的博客点击量高达6000万,看来,方舟子其人其作都备受关注。而自小就喜爱图书的方舟子也表示,“阅读无非两种,为长知识的,为消遣的。如果是为了前者,那么应该具有怀疑精神,也就是古人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尤其是在风气浮躁的今天,尤为重要。”这大概也是方舟子的著作中多以分析、批判伪科学为主的缘由之一吧。

    ■记者手记

    最早关注方舟子是他因打假遇袭,再之后是因为“方寒之争”。当然,牛博网创始人罗永浩对“方舟子打假基金”的质疑,也让笔者对方舟子的关注进了一步。而促成此次采访的主要因素则是方舟子新作《神秘现象不神秘》的出炉。

    此次采访方舟子可谓“一波三折”,耗时良久。最初通过出版社和方舟子取得联系说明采访需求后,方舟子爽快地答应接受采访,并约定了时间。作为时下颇受关注的名人,方舟子对我报工作的积极支持,着实令记者感动。但之后的时间里,采访出现了一些“意外”,原本约定的时间被一再延长。经过电话沟通,方舟子很真诚地向记者表示了歉意,同时也说明了拖延的原因是因为对采访提纲中关于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话题不太感兴趣。但最终经过沟通,方舟子还是为读者们呈现了一些其作为文人的内容,这也让读者看到了抛却名人身份之后,方舟子作为文人最本真的一面。



当你被蚊子叮上

3 06 2012年

天气渐渐转暖,蚊子也多了起来。我不幸属于特别招蚊子的人,尤其是每次回南方老家,总要饱受几种蚊子的叮咬之苦,而且反应激烈,被叮咬处往往鼓起大包,多日之后叮痕犹在。

为什么同处一室,有的人成为蚊子的食物,有的人却安然无恙?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蚊子是怎么发现人的,或者说,人是怎么吸引来蚊子的。蚊子头部大部分由眼睛组成,有数以百计的小眼,不过蚊子并不靠眼睛找人,而是靠“化学仪器”——通过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流动以及热量的散发,来发现远处有活人在呼吸,然后向他飞去。即使你是躲在一个密闭的房间内,蚊子也能轻易地找到缝隙、通风孔钻进去,因为你呼出的二氧化碳从这些出口流出时已告诉蚊子入口在哪里。

但是二氧化碳能把蚊子吸引到人的身边,却无助于蚊子找到下嘴的地方——裸露的皮肤,特别是脚部的皮肤,更是某些种类的蚊子的最爱。蚊子是靠汗液散发出的体味来找到落脚下嘴的地方的。新鲜的汗液是无味的,生活在皮肤上的各种细菌把汗液中的营养成分分解了,才释放出味道。不同种类的细菌分解汗液产生的成分不尽相同,制造的味道(更确切地说,是挥发性气体)也不一样,对蚊子的吸引力也不同。有的细菌在环境中也有,而有的细菌则几乎只生活在皮肤上,后者是皮肤的最佳标志,才是蚊子最感兴趣的。身体不同部位生活的细菌的组成也不尽相同,蚊子能据此找到自己最喜爱的落脚点。

汗液中的乳酸、氨、羧酸等成分都是吸引蚊子的成分,不同的人的皮肤上的细菌组成不同,汗液成分的含量也有差异,导致了他们对蚊子的吸引力的差异。有的人的汗液中还含有令蚊子讨厌的成分,例如乙醛、辛醛、壬醛和某些酮等都是天然的驱蚊剂。特别是汗液中的两种酮类,以1:1比例混合时,其驱蚊效果甚至超过了被视为驱蚊剂金标准的避蚊胺(DEET)。所以有些人天生就不怕蚊子,因为他们的身体不停地在制造、释放最强的驱蚊剂。

蚊子在叮人时,要往人体里注入几种蛋白质,统称蚊子唾液蛋白。这些蛋白质抑制人体的血液凝固系统,防止血液凝固,防止血管收缩,这样蚊子才能顺利地把血吸上来。吸完血,蚊子飞走了,蚊子唾液蛋白却留在了人体内。人体免疫系统被调动起来,试图清除这些外来物质,发生了免疫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一种物质叫组胺,它能让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管壁的通透性,让细胞之间充满了液体,也就出现了炎症。这时被蚊子叮咬的地方才发痒、红肿。

如果蚊子没有携带病原体的话,被蚊子吸走的那点血对人来说可忽略不计。让人难受的是叮咬处的发痒,而这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没有必要地对蚊子唾液蛋白大动干戈造成的,其实是过敏反应。蚊子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有三类,有的反应很快,被叮咬几秒后就出现,但消失得也快,一天后就没了;而有的反应则一天后才出现,持续几天甚至很多天才消失。

不同种的蚊子引起的过敏反应并不一样,有的重有的轻。和其他过敏原一样,不同的人对蚊子叮咬的反应程度也不一样,有的过敏非常严重,甚至严重到全身都起反应,有致命的危险;有的过敏非常轻,轻到不引起注意。有的人觉得自己不招蚊子,其实是对某种蚊子的叮咬不过敏,不知不觉地被蚊子把血吸走了,并不是蚊子不叮他,而是被叮了却不知道。

被蚊子叮咬的地方一旦过敏就会发痒,让人忍不住要去挠,挠的结果刺激分泌更多的组胺,所以往往是越挠越痒越肿。很多人被蚊子叮了,习惯涂万金油、风油精之类,其实它们刺激毛细血管扩张,也会让过敏更严重。反倒是对叮咬处冷敷,能促使血管收缩,缓解过敏症状。如果过敏严重,可考虑服用抗组胺类的抗过敏药物,例如扑尔敏、苯海拉明、仙特明,它们都是通抑制组胺的作用,来抑制过敏反应。也可在红肿的地方涂抹皮质类固醇激素(例如氢化可的松),起到使炎症部位的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反作用。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使用药物,只好忍着。或许能让你略感欣慰的是,如果长期在某个地方生活让某种蚊子叮咬,有可能逐渐对其脱敏,过敏变得不那么严重。民间传说蚊子爱叮客人,其实就是因为主人对自家的蚊子脱敏了。

2012.5.2

(《新华每日电讯》2012.5.4.)



北京电台《新闻面对面》关于“打通任督二脉”事件的讨论

3 06 2012年

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2050&start=201205302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