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的境界

30 01 2011年

西谚有云:“抄一篇论文是抄袭,抄多篇论文是写论文。”当然这只是俏皮话,但也有其道理。没有哪项学术研究是凭空出现的,论文都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难免要“抄”别人的论文,不“抄”别人的论文反而不正常,论文开头的引言部分就是供“抄”论文用的。只不过在“抄”的时候既要做改写,又要注明出处,才没有抄袭之嫌。

抄袭与正常引用的区别本来很清楚,但是总有人把写论文变成抄论文。最低级的抄袭是拿别人的论文从头到尾一字不改地一路抄下来,或者只改动个别语句,相当于一个复印件。这听上去好像很夸张,但并不罕见,我就见过不少这种案例。这样的抄袭太拙劣,被发现了无话可说。稍微高级一点的抄袭是在大段大段地地抄袭的同时夹杂一部分自己写的段落,一旦被发觉还可以辩解“并不是完全没有自己的东西”。再高级一点的,是东抄西凑,从一部著作抄一段,再从另一部著作抄一段,搅拌在一起,增加被发觉的难度。有时再做一点词语替换,比如从某部外国学者的著作中抄来一段评论梁启超的段落,把“梁启超”替换成“鲁迅”,其他的都不变,这种移花接木的功夫,大概称得上抄袭的最高境界了。

直接抄中文的著作比较容易被发现,如果拿一篇外语论文做一番翻译或摘译,再当成自己的论文,就不容易被发现。不少著名学者都干过这种事,东窗事发之后有人还要感谢他们引进国外学术思想之功。但是要引进国外学术思想完全可以直接标明是翻译,把翻译、编译当成自己的原创,仍然是抄袭。

国内不少人认为只要注明了出处,就可以照抄别人的文字。其实这也是抄袭,只不过不属于抄袭观点(因为已注明出处),而是属于抄袭文字。即使已注明了出处也应该用复述的方式介绍别人的观点,而不能直接照抄。如果直接照抄,就要用引号表示是直接引语,并注明出处。国内还有不少人认为要抄到一定比例(例如占一篇论文的30%以上)才算抄袭,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抄一句有特色的话也是抄,抄袭量的多寡并不影响对抄袭性质的认定,只影响对抄袭情节轻重的认定。

怎么判断某句话是抄的,而不是所见略同的巧合呢?这就要看这句话是否独特到别人如果没有见过,就不太可能出现雷同的巧合。句子越长、越多、越特异,出现巧合的可能性就越低。如果语句太短、太常见(例如只有一、两句日常用语),或者表述非常格式化,例如对实验材料和常规实验方法的描述,不同的人书写的结果都差不多,那么就不存在抄袭的问题。

此外,科普文章和学术论文的标准不完全相同。因为科普文章一般是在介绍他人的成果,即使未做明确说明也不会被读者误会为是作者自己的成果,因此没有必要一一注明观点的出处。科普文章必须着重防止的是文字方面的抄袭,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可见什么情况属于抄袭并不难判定,但是国内很多学者却有意无意地把抄袭和合理引用混淆。甚至连名牌大学的学术规范委员会也试图模糊抄袭与合理引用的界限,为了替抄袭者辩护,发明了“失注”、“漏注”的说法,称之为注释不规范,而不算抄袭。其实用到别人的观点、语句,该注明而没有注明,那就是抄袭,“失注”、“漏注”只是给抄袭换了新说法而已。连负责判定抄袭的学术规范委员会的委员们对抄袭的看法都如此糊涂,更不要说学生和普通学者了。所以中国学术界很有必要来一场学术规范的基本教育,就从学术规范委员会的委员们教育起。

2011.1.26

(《新华每日电讯》2011.1.28)



微博二周(2011年1月16日~2011年1月29日)

30 01 2011年

http://t.sina.com.cn/fangzhouzi

12 关注 495294粉丝 2835微博

我列举的朱学勤翻译错误,都是引言部分,是历史人物说过的话,必须忠实于原意,没有译者发挥的余地,出现的错误都是由于误读造成的。非引言部分类似的误译也比比皆是,我没举这方面的例子,是为了避免朱的支持者狡辩说那不是误译,而是朱自己的观点。
1月16日 14:44

回复@碧声:现在的研究生都是四级、六级、考研过来的,英语阅读能力不至于那么差。所以我相信是年轻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朱学勤亲自翻的。 //@碧声:也或者是交给学生层层分包下去翻译的…… //@方舟子:此致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主任:俞吾金,委员:葛剑雄、华民、王迅、朱绍龙、郭慕依、林祥通。
@方舟子:我把今天关于朱学勤抄袭和翻译错误的微博集中起来,整理了一下登在博客上:《朱学勤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的覆灭》http://sinaurl.cn/hG081h 原文转发(987)|原文评论(497)
1月16日 15:17

看来是一词三用,把bitterness当盐卤又当苦味、苦苦,进入翻译新境界。 //@coolwater:bitter+ness. 他断词错了,就成 bittern:盐卤。明白盐卤怎么来的了吧。 //@方舟子:回复@無極六獸:toward self-exaltation in solitude, toward nourishing himself, with bitterness, on his own virtue.
@方舟子:朱学勤英语水平差的例证六:“在他的道德基础上,自我确证,自我扩张,用一种带苦味的盐卤,苦苦地腌制自己。”应是:“在他自己美德的基础上,孤独地自我提升,苦涩地培养自己。”也不知朱教授哪里看到的“盐卤”“腌制”,是不是夫子自道? 原文转发(703)|原文评论(379)
1月16日 17:49

朱教授据说是柿油主义精神领袖,追随者们如果有点羞耻心不继续歌功颂德就不错了,不能期望太高,真把它们当成客观公正的媒体。 //@虚逐子:南方姿势党前两天刚发表朱学勤得清白的报道。我很期待在方舟子的发言后,他们有什么新的报道。你不会做鸵鸟吧,伟大的南方姿势党!
1月16日 17:53

柿油主义者不会就事论事,不能具体反驳,只会对我这样攻击,才是偏执得不可理喻。 //@邝海炎:存档,方这样攻击已经偏执得不可理喻。
1月16日 18:00

回复@马英文:脱离原意的文采谁不会:“用一种又苦又涩的盐卤,把自己腌个一千天,制个一万天,卤中有我,我中有卤,江湖人称朱盐卤。”这个翻译文采怎么样? //@马英文:说老实话,朱教授这样翻译文采比老方翻译地好。
@方舟子:朱学勤英语水平差的例证六:“在他的道德基础上,自我确证,自我扩张,用一种带苦味的盐卤,苦苦地腌制自己。”应是:“在他自己美德的基础上,孤独地自我提升,苦涩地培养自己。”也不知朱教授哪里看到的“盐卤”“腌制”,是不是夫子自道? 原文转发(703)|原文评论(379)
1月16日 18:28

腌制渐多终不苦,为盐消得人憔悴。 //@太蔟:相见时盐别亦盐,东风无力因缺盐。春蚕到死盐方尽,蜡炬成灰盐始干。盐了个盐。 //@madbyte:回复@北山南人: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制卤会放盐 //@北山南人:回复@madbyte:谁言寸草卤,报得三春盐。
1月16日 19:53

可以制作成视频了。 //@唐博忽:无盐的结局(演唱:朱盐卤):曾经是对你说过 这是个无盐的结局 随着那岁月淡淡而去;我曾经说过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反抗绝望“ 脸上不会有泪滴! 抄袭时候说抄袭 请不要说难翻译 就让那博士淡淡地随风去! 也许我会忘记 也许会更抑郁 也许已没有也许!
1月16日 22:08

这个也能做视频,成赛歌会了。
@madbyte:<万水千山总是情>朱学勤版 莫说学术要诚信/抄也勤抄也频/只要拷贝没揭穿就行/莫说学者要人品/名是亲利是命/不惜扮演岳不群/哪怕穿帮轻松能搞定/学术委员咱很亲/就怕火眼方是民/不徇私不讲情/剥开画皮现原形 @方舟子
1月16日 22:12

横批:腌制腐蛋 //@djjz:春节将至,给复旦大学送一幅春联:上联:朱学勤自取其卤。下联:葛剑雄代为发盐。横批:盐卤孵蛋 //@方舟子:腌制渐多终不苦,为盐消得人憔悴。 //@太蔟:相见时盐别亦盐,东风无力因缺盐。春蚕到死盐方尽,蜡炬成灰盐始干。盐了个盐。
1月16日 22:19

你又揭露了哪个邪恶权势之人?作为《大象为什么不长毛》出版方的总编辑,居然出来攻击、威胁(见另一微博)作者,真够专业的。//@文轩微博:寻找安全的对象进行攻击,搜罗道德瑕疵予以抨击。真的算不上是勇敢,更不谈正义。世间有那么多邪恶权势之人,有那么多违反人性和道德底线之事,却视而不见。
1月16日 22:50

这不就是威胁吗?我倒想看看不忍让不软弱的柿油主义是什么样子,别又是拿锤子过来的吧。 //@文轩微博:这次方舟子有点过了!不要拿忍让当成软弱。 //@方舟子:朱教授据说是柿油主义精神领袖,追随者们如果有点羞耻心不继续歌功颂德就不错了,不能期望太高,真把它们当成客观公正的媒体。
1月17日 13:57

回复@邝海炎:朱学勤不是抄的英文著作,是从法文原著中看到了“盐卤”、“腌制”?能把法文原文亮一亮吗?让我们见识见识这位被拉下水的“朱的老师金重远先生”法文好到何等程度,好到能与英译大相径庭?这种胡搅蛮缠、满口谎言的狡辩还有人当宝贝?
1月17日 14:08

想改来跟我比社科学术?判断朱学勤这种低级的大面积文字抄袭,只要懂中英文和基本学术规范就够了。 //@邝海炎:阿修:方舟子在社科学术方面并不是内行,他写这些话的时候很显然没有看过其他人反驳isaiah的文字,换句话说,没有做过周密调查。打假打多了,心中有刻板化印象也在所难免。
1月17日 14:33

柿油主义新闻道德的覆灭。//@虚逐子:Google了一下,关于@方舟子 对朱学勤抄袭的新质疑和举证,只有广州日报发出了新的报道,新浪搜狐腾讯凤凰网对其进行了转载。南方姿势党确实在保持沉默
1月17日 14:49

视频:北京青少频道:输液有风险!我们真的需要输这么多液吗?http://sinaurl.cn/hbDQ9n
1月17日 15:34

葛剑雄向广州日报记者发来回应:“这个事情,我们只按照上次举报人的举报内容进行核查,我不知道方舟子校对出来的是怎样一个情况。但我们始终坚持这样一条原则,有举报且实名的我们就会认真检查。至于这次方舟子的博客事件,究竟我们会不会重新调查,这也不是由我个人可以决定的。”
1月17日 16:24

朱学勤答复广州日报:“有媒体报道说我多处引用西方著作却未落注释,这是颠倒黑白的说法,如果他看我原著的话,在书的第一页就有对相关引用的注释,最后又写了对Blum著作的引用注释,在序言里也多次说明该著作是本书的参考文献。置这些基本事实于不顾指责我抄袭、剽窃,这是血口喷人”。
1月17日 16:44

葛剑雄曾在媒体上说,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完全独立,即使复旦的院士被举报造假也会调查处理。我于是向他举报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抄袭国外著作,没见回音。后来有一次做节目遇到了,葛教授向我解释说:院士的事还是不好办。朱学勤是不是相当于社科的“院士”?
1月17日 16:59

新语丝网站2010年十大新闻:一、肖氏手术彻底破产。二、方玄昌、方舟子遇袭。三、“打工皇帝”没穿衣。四、“养生大师”神话破灭。五、学界领袖不分左右都抄袭。六、大学校长抄袭成瘾。七、转基因再起波澜。八、井冈山英雄更上一层楼。……http://sinaurl.cn/hGWZP2
1月17日 23:05

中国名牌大学连搞伪科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要当成国宝引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缺乏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土壤,恐怕在很长时间内还只能靠从国外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充门面,只希望下次引进的质量能够高一点。——搞伪科学的诺奖得主来中国献“余热”http://sinaurl.cn/hGYzoY
1月18日 14:50

这是孤岛效应,伟人矮化、鼠辈巨化,在中国社科界尤其如此,只要懂点英文,善于剽窃,都能成大佬。朱学勤连英文都不怎么懂,也能抄成大佬,比较怪。 //@燕南微博:汪晖、于建嵘、朱学勤等社科学界大腕纷纷落马,诏示出中国的后文革时代教育的彻底失败,导致这个民族步入了文明的低谷。
@方舟子:我把今天关于朱学勤抄袭和翻译错误的微博集中起来,整理了一下登在博客上:《朱学勤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的覆灭》http://sinaurl.cn/hG081h 原文转发(987)|原文评论(497)
1月18日 15:43

这段时间事情太多,顾不上不定期的专栏。等忙完这一阵会继续写。
@明明德先生:对@方舟子 说:方先生,你在《经济观察报》上的专栏还会再有吗?
1月18日 16:16

朱学勤当时是空军政治学院的教师,应该还找不到手下帮着糊弄。这本博士论文算是他的成名作。 //@PeterTrui:我估计老朱是让手下干的,手下糊弄,老朱自己也不明白,就这样上船了。
1月18日 16:32

朱学勤的英语能力应该只是能查字典,单词分开能认得,放在一块就搞不明白了,简单的句子都读不懂,初中水平的低级错误比比皆是,例如能把his father still reading to him from Plutarch(他的父亲还在读普鲁塔克的作品给他听)翻译成“他的父亲则在一旁阅读普鲁塔克的作品”,初中生都不如。
1月18日 16:40

朱学勤英语能力很差,想像能力和文学能力倒是不弱。as the sun rose(当太阳升起)这句他总算看明白了,所以就尽情发挥一下其文学才华:“这时,旭日临窗,冉冉升起。”真“雅”啊。但是那是对戏剧开幕的描述,不知如何表现“旭日临窗,冉冉升起”?
1月18日 17:12

回复@DDD-ON:那是从句,The curtain rose upon the child asleep in a chair, his father still reading to him from Plutarch as the sun rose. //@DDD-ON:“还在读”reading前为何不加is/was?
1月18日 17:14

朱学勤英语能力差的证据之一,是很多地方他把意思恰好搞反。例如but it scarcely extends beyond the world of letters(但是它几乎没有扩展到文学界之外)被翻译成“但是不能扩及到文学界”。这类错误如果偶尔出现还可说是粗心,大量地出现表明他读不懂句子,只认识单词。
1月18日 17:25

有时朱学勤连简单的英语单词都不认识,又懒得去查字典,就自作主张了。例如把animates the majority(鼓舞大多数人)翻译成“联系着大多数人”,就是太懒的表现。但是这是引用别人的话,必须忠实原意,怎么能这么偷懒糊弄过去呢?
1月18日 17:42

朱学勤的博士论文答辩由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主持。王元化称:“主持朱学勤的学位论文答辩这件事,是导致我在九十年代进行反思的重要诱因。”一部连抄都抄得错误百出的博士论文能让学界大佬如此信服,中国人文学界的确好混好骗。
1月18日 20:45

“罗伯斯庇尔签署了一个报复英国的法令:狱中的英格兰人和汉诺威人一律处死。”其实这个法令的意思是“对英格兰人和汉诺威人不留战俘”(no English or Hanoverian prisoners would be taken),本来已经够残忍的了,朱学勤还以为有prisoner就是“狱中”,望文生义一翻,更吓人。
1月18日 22:35

回复@虚逐子:他不说我都不知道傅杰是王元化的学生。又不是谁都像他那样会背柿油主义家谱。 //@虚逐子:柿油主义小棍子的诛心之论。//@邝海炎:当年方舟子与余英时争论郭沫若是否剽窃钱穆的问题,王元化的学生傅杰为余英时说了两句公道话,估计让方舟子怀恨在心。
1月18日 23:12

供复旦大学参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吴明玺毕业于日本广岛大学,获博士学位。最近被发现其博士论文有4000多字是抄袭。广岛大学校长今天发表声明,取消吴明玺的博士学位。出版社”溪水社”社长也发表声明,废弃已绝版的吴明玺博士论文专著《中国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制度》,出运费收回已售书籍,并向读者致歉。
1月18日 23:57

朱学勤的学风其实一直就有问题。4年前他为了攻击鲁迅,伪造鲁迅遗嘱内容,歪曲鲁迅的本意,被我批评过。《朱学勤伪造鲁迅遗嘱》http://sinaurl.cn/hGvOhp
1月19日 15:17

要说这种较真是一种偏执,甚至有人说有病,我觉得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的问题,是社会有病,而不是说较真的有病,较真本来是做学术做科研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我们现在国内的很多科研人员很多学者连这个最基本的素养都丢弃了。我接受搜狐采访全文:http://sinaurl.cn/hGHJfI
http://ww4.sinaimg.cn/large/47406879jw6ddhyds9hiij.jpg
1月19日 18:45

很多科学问题跟公共事物是息息相关的。涉及到打着高科技旗号的假产品、假药、假保健品,最有发言权的是专业人士,因为他们知道猫腻在哪里,本来应该是由这些科学家、医生出来揭露,但是在国内很少听到这方面的声音,反而是这些专业人士在造假或者替他们做虚假宣传。那就需要民间的力量个人力量站出来。
1月19日 22:22

搞“水记忆”伪科学发不了论文没关系,蒙塔尼就自己办刊物。要不来资助也没关系,中国人很乐意花巨资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做研究。蒙塔尼如果足够长寿,很可能以上海交通大学全职教授的身份再获一个诺贝尔奖——搞笑诺贝尔奖。《“水记忆”闹剧》全文:http://sinaurl.cn/hG8Iof
1月20日 13:38

葛剑雄教授代表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向媒体称委员会不接受匿名举报、不接受网络举报、引用他人成果不加注明不属于抄袭,这些说法都违反了《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的具体规定,说明该委员会的做法本身就违规,应该引咎辞职。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http://sinaurl.cn/hGh5El
1月20日 13:51

张耀杰一向和朱学勤一样靠捏造史事攻击鲁迅,也曾以恶毒的语言谩骂我,声称我背负轮子的血债,此时跳出来为朱学勤辩护和攻击我,倒在预料之中。只是这种人竟批评别人既不文明也不理性,未免滑稽,而且不懂基本的学术规范,连引用与抄袭的区别都分不清,还自称学者,更滑稽。http://sinaurl.cn/hGQQma
1月20日 14:23

我说的是朱学勤从Blum著作摘译了一万多字,大部分没有注明引自Blum,所以这部分属于抄袭。而张耀杰竟歪曲成“有一万多字的引用文字,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不知他是阅读能力(或他自称的“逻辑”)太差,还是有意撒谎误导读者?还对别人瞧不起社科愤愤不平,不知败坏社科名声的正是这种“学者”。
1月20日 14:38

葛剑雄对《时代周报》表示:“像方舟子的那些东西,一般主流媒体是不登的。”葛教授认为他能控制主流媒体,还是只有崇拜朱学勤、只对汪晖轮番轰炸对朱学勤抄袭视而不见连起码的公正都没有的柿油主义媒体才是主流媒体?新华网为朱学勤抄袭事件做了一个专题,算不算主流媒体?http://sinaurl.cn/hGv7I9
1月20日 21:27

这种自以为是要当别人的人生导师的话在微博上随口说说也就算了,却在搜狐2011中国新视角高峰论坛在大庭广众如此教训我,还利用主持人的权力不许我反驳,就太不专业了。顺便说一下,我的知识结构恐怕丰富得你难以想像。
@苏小和:和@方舟子 交谈了几句,他是个腼腆、坚持的人,挺可爱。但说实话,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世界太丰富了,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苍白呢?
1月20日 21:42

回复@唐博忽:是的,不信他的神,就认为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世界太苍白了。他要来跟我比基督教知识结构还真不一定比得过我,这些文化人无非赶时髦信信教罢了,有几个能读得下几页摆布经? //@唐博忽:苏小和好象是个神棍
1月20日 22:14

回复@野有蔓草2000:我今天去参加搜狐论坛前只查了与会嘉宾的背景,没想到查主持人。当时只觉得这个主持人莫名其妙,没料到是早有单方面宿怨的。早知道就不去了。 //@野有蔓草2000:各位可到@苏小和 微博搜索关于 “方舟子”言论,你会发现此人很极品的,逻辑极其莫名其妙的,信教信傻了。
1月20日 22:27

信耶稣/入梨花教/我家的门槛/毫无疑问/是最高的 //@苏小和:回复@nchlee:你读不懂赵丽华诗歌的好,那么你注定只能读方舟之这种小县城文学老青年的抒情诗歌。你以为诗歌由汉字组成,就是你随便可以懂的么,告诉你,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诗歌的门槛,无论是写作门槛,还是阅读门槛,都是最高的。
1月20日 22:57

这个大城市文学小青年的小荷体门槛比梨花体还高,应该自创小荷教。//@微博一一看: 【苏小和的诗歌】党支部书记是生产队最勤劳的人, 他名叫李本泉,43岁,光头, 晌午,他卷着裤脚,拖着一脚泥巴, 走进教室,他要在这里批评几个生产热情不高的农民 他的声音很大,语调激越,听他讲话的人都低下了头。
1月20日 23:41

揭露和袒护抄袭都是柿油主义党同伐异的需要。有圈子,无是非。 //@生小白:汪晖抄袭事件时,南方周末连发数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批判。可是到了朱学勤抄袭,南方周末P都不放一个。在各种证据和沸沸扬扬的网络热议中,南方周末竟然只发了一篇通稿:复旦认定朱学勤剽窃不成立http://sinaurl.cn/hGRSLa。
1月20日 23:47

回复@DB2010:我没和他交谈。我昨天去参加搜狐高峰论坛,和王克勤等人讨论,苏小和是特邀主持人,问了我几个问题,然后对我的人生下了断言,还不准我反驳。我如果是李承鹏的脾气,早拂袖而去。我是来当嘉宾的,又不是来听主持人教训的。//@DB2010: 我很纳闷老方怎么会和这种人交谈呢?
@苏小和:和@方舟子 交谈了几句,他是个腼腆、坚持的人,挺可爱。但说实话,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世界太丰富了,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苍白呢?
1月21日 15:41

很多中国人认为商务西装已经是最正式的服装了。其实按西方礼仪,参加国宴这类非常正式的场合,应该穿礼服,小礼服(tuxedo, black tie)或大礼服(white tie)都可以,穿商务西装不庄重,与穿礼服一方不配,被outdressed。不懂得如何穿西装不如都不穿,穿中山装别人反而不好说什么。
1月21日 15:51

回复@为方舟子注册的:着装礼仪主要是为官员、商人设的。学者、艺术家可以不管这些。 //@为方舟子注册的:重着装多是装B人士们崇尚的把戏。重本质寻真理是科学所推崇的。
1月21日 16:58

朱学勤经常看错单词,而且错得离谱。“并且德化所有的民族”,其实是“并且让各民族永垂不朽”,这是把immortalize看成moralize。“罗伯斯庇尔把制度和教育作了区分”,其实是“罗伯斯庇尔把教学和教育作了区分”,这是把instruction看成institution。这都什么眼神啊。
1月21日 17:26

“如果物质上的或是道德上的证据,能够独立于明显的直觉,那末,任何直觉都将沉默下去。”其实是:“如果物证或道德证明独立于人证存在,就不召唤证人。”朱学勤的“直觉”真可怕,能把证人witness看成instinct。
1月21日 17:43

“为了净化司法程序,必须让共和国之手掌握司法程序”,朱学勤只认单词不认句子,其实说的是“让共和党人的纯净之手掌管司法”(by putting the exercise of justice into pure and republican hands” )
1月21日 17:54

“但相信,如果不贯彻这一法令,我们必将背叛卢梭著作中的真理。”朱学勤还是因看不懂leave,又没有读完整句子的能力,把意思搞反,应是“我相信我们必须将这一真理留在卢梭的著作中,不要付诸实践。”(I believe we must leave this truth in the writings of Rousseau and not put it into practice)
1月21日 18:04

朱学勤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不仅大量地抄袭Blum《卢梭与道德共和国》一书,而且立论、总体结构也都是剽窃自Blum,甚至连论文标题也是改自Blum著作最后一章的标题“道德共和国的覆灭”。http://sinaurl.cn/hGEpCH
1月21日 18:24

学术规范的失落,学术道德的沦丧,造成了如今学术环境混乱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即便是被揭露出来的作假者和抄袭者,也很难得到严厉惩处。我们一年打假上百起,真正处理的只有几起。——我接受《北京晨报》的采访就朱学勤抄袭事件谈学术造假问题,全文:http://sinaurl.cn/hGmo71
1月22日 13:54

我把这两三天新发现的朱学勤博士论文中的翻译错误整理一下发在博客上。这只是朱学勤连篇翻译错误中的一部分,但已足以说明朱学勤并不具有阅读英文原著的能力,如此大面积的、低级的翻译错误,也说明了其博士论文不合格,据此出的书是劣质出版物。http://sinaurl.cn/hGwMF6
1月22日 14:07

明天我会以实名给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寄举报信要求他们重启对朱学勤抄袭事件的调查。大家先欣赏水木社区读书心得版部分网友就朱学勤博士涉嫌抄袭问题致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公开信(如果署真名会比较严肃一些)http://sinaurl.cn/hGn8VM
1月22日 14:39

今天的新京报登吾非羊文章《批美国国家形象片》,称世博会美国馆播出的美国国家形象片“看片子的内容,拍摄的成本也是很低的,最多也就几千多美元。”其弦外之音且不论,例子举错了:这部短片共花了接近2400万美元(包括设计费、安装费等)。
1月22日 14:53

前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鲁培新:1990年,我国某位领导人访问印尼。对方提出,对方领导人的欢迎宴会十分隆重,男士要穿“Blacktie”。外交部的人错以为指深色西服扎深色领带。结果,晚宴时,我国领导人及陪同人员均穿深色西装出现,而对方却是所有男士都穿着黑色晚礼服出席。给宴会带来了一丝尴尬的气氛。
1月22日 15:19

美国有专门出租礼服的店。实际上很多美国人也不买礼服,需要用的时候去租一套。新郎、伴郎的礼服通常是租的。礼服的面料、做工比一般西装高档。 //@为方舟子注册的:是不是出去访问都要带“Blacktie”?还是临时定做?
1月22日 15:42

宴会请帖上会注明着装要求(dress code)。比如小布什宴请英国女王的国宴要求穿white tie and tail,即最正式的大礼服(白领结燕尾服)。奥巴马的国宴要求大概是black tie, tuxedo或dinner jacket,意思一样。 //@为方舟子注册的:一般穿着都是在去之前就双方协定好的?
1月22日 15:49

前礼宾司司长其实也没说对。black tie是指黑色领结小礼服。礼服一般就是黑色的。千万别把white tie理解成白色礼服,那是指最正式的白色领结大礼服。//@Elfin-: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Blacktie不是黑色领带而是黑色礼服 不过外交部应该深入了解别国的国情、礼仪等等,都属于外交常识
1月22日 15:53

美国一般人家的聚会发请柬通常也会注明着装要求。通常分几档:formal(正式)或semi-formal(半正式)指要求穿礼服,informal(非正式)指要求穿商务西装,casual(休闲)指穿休闲服装。有时会有更具体的要求。如果聚会通知里没提,最好也问一下dress code,免得到时候尴尬。
1月22日 16:06

我是不讲究。但入乡随俗,在美国平时随便穿,参加婚礼、葬礼、论文答辩、毕业典礼、工作面试就不能不穿西装套装。在国内总算可以由着我乱穿了,呵呵。//@自由飞鸿影下: 看来今天方先生心情不错!谈起了礼服,我的印象方先生平时也不怎么注重自己的穿着,没想到谈到这些还一套套的。
http://ww2.sinaimg.cn/large/47406879jw6ddlbfp548ej.jpg
1月22日 16:33

说起礼服,想起Jerry Seinfeld的妙语:礼服的设计思想就是女人认为男人都是一样的,所以都让男人穿一样的服装。婚礼就是美丽的新娘和某个男人的结合。礼服是女人发明的结婚安全装置,因为她们知道男人都靠不住。如果新郎跑掉了,另一个男的穿上礼服上前,就可以代替新郎结婚。
1月22日 17:01

郑州卫生局违法注销骗子医院,至今未答复骗子医院出资人情况。绝不要放过。欢迎民法、刑法、行政法、卫生法专业学者、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媒体记者、自由撰稿人、卫生和权利保障领域非营利组织代表参会。联系电话59627171电邮huahuan@china.com
@彭剑律师:为了维护受害患方的权益初步定于2011年2月22日上午在北京华欢律师事务所所在的北人泽洋大厦会议室召开“肖氏术患方维权方案研讨会”,届时邀请民法、刑法、行政法专业学者、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讨论1.控告肖传国诈骗犯罪2.申请卫生部、卫生局行政赔偿3.追究神源医院出资人、清算责任人等民事责任等问题
1月22日 17:07

回复@姜太文:1995年毕业典礼上照的,学校请了克林顿总统做演讲。 //@姜太文:这是上个世纪的照片了吧,有型
1月22日 17:27

回复@shch999:博士袍是晚上学院毕业典礼颁发博士文凭时才穿的。学校的毕业典礼是本科生穿袍坐下面。 //@shch999:毕业典礼居然穿“商务西装”而没有穿博士袍 //@方舟子:回复@姜太文:1995年毕业典礼上照的,学校请了克林顿总统做演讲。 //@姜太文:这是上个世纪的照片了吧,有型
1月22日 21:56

朋友的短信:朱学勤抄袭事件在证据不断被网友揭露之后,南方报系不仅集体失声,《南方人物周刊》居然还在刊登所谓“对其剽窃抄袭的指控不能成立”的新闻(1月25日出版,第15页),其厚颜无耻的程度令人咋舌。如此混淆视听,怎能让人相信其他的报道是否真实?
1月22日 22:18

现在流氓都去协和当妇产科医生了? //@拟南芥:这就是传说中的自言自语吗? //@协和张羽:典型的他妈的在美国装B,回国装牛B //@协和张羽:自作孽,不可活,@方舟子 ,别以为谁都知道你是谁,我就不知道你是谁,我看你更不知道自己是谁?真讨厌。 //@协和张羽:他妈的,@方舟子,你埋汰谁呢?
1月23日 14:11

有图无真相,我一口酒没喝,怎么会醉呢。 //@易艳刚:一些同事和我们的作者,后排左起:我、@铁永功 @沐童 @雪茄雪茄 、Somebody、@方舟子 @田朝晖 @何边走 ,前排左起:@李坤晟 @周劼人 @paney-w @灵儿吉 @刘晶瑶 和Somebody2//@柴晓静 :请介绍一下照片上都是谁,呵呵。
@易艳刚:今晚“饭醉”有图有真相。呵呵,@方舟子 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人,很多没有见过他、没有与他面谈过的人可能会有误解。
http://ww1.sinaimg.cn/large/64b9465fjw6ddlmy8ecmhj.jpg
1月23日 14:18

龙灿是个好记者。 //@王亮:只转不评
@邓飞:【@成都商报 开除龙灿】因该文“复旦18驴友被困黄山”真相调查,三次报警无人应一条短信惊两地,夜上黄山谁让救援队变敢死队? http://sinaurl.cn/hGwgkM ,被相关部门认定是假新闻,导致成商开除供职十年,贡献多篇影响教大稿件的记者,完成切割。之前,报道李刚门事件的记者殷玉生从该报离职。
1月23日 14:25

背靠我母校的吉祥物是斯巴达人,母校战歌的最后是“Fight! Fight! Rah! Team, Fight!“,现在知道我的精神从哪来了吧,呵呵。 //@平凡大树:转发微博。
@方舟子书坊:@方舟子 毕业怎么会不穿博士袍?上图(1995.5.)
http://ww3.sinaimg.cn/large/6c17b4d0tw6ddll37bjxbj.jpg
1月23日 14:32

回复@yyyyy围脖:应是1月24日出版,但是已经上市了。现在的杂志都是提前上市的。 //@yyyyy围脖:今天才1月22号啊,咋回事?
@方舟子:朋友的短信:朱学勤抄袭事件在证据不断被网友揭露之后,南方报系不仅集体失声,《南方人物周刊》居然还在刊登所谓“对其剽窃抄袭的指控不能成立”的新闻(1月25日出版,第15页),其厚颜无耻的程度令人咋舌。如此混淆视听,怎能让人相信其他的报道是否真实? 原文转发(409)|原文评论(459)
1月23日 14:43

这个,我半年前就已经预言过:一个人如果连履历都可以捏造,而且捏造得很低级,习惯性地造假、说谎,不断地用新的谎言掩盖旧的谎言,那么我们如何相信他的其他方面就都是真实的?他的企业业绩、发展方案、财务报告还值得信任吗?(2010-7-8 15:40)
@新浪科技:昨日,新华都公司公告其在2009年业绩中“注水”742.85万元的净利润,占公司原审定200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868.59万元的10.82%。随着新华都2009年净利润的减少,公司2009年业绩将发生质变,将由增长变为下降。财务专家表示其存在故意把利润做高的嫌疑。http://sinaurl.cn/hGmJgd
1月23日 14:48

2010年10月14日,数名“肖氏手术”受害者或家属到卫生部反映意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叫停“肖氏手术”、赔偿手术失败患者等4点请求。今年1月21日,收到卫生部信访处的答复,称:对于来访人反映的肖氏手术医疗纠纷,请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请调查处理,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月23日 16:04

华商报读书周刊要我推荐去年出版的中文书,我去年看的中文书不多,都是作者或出版社赠送的,就从中选了土摩托这本。如果像袁越被妖魔化的那样,在日常生活中事事都要问有什么科学根据,当然是很乏味的。但是在面对科学问题、科学结论时,抱着怀疑的态度寻求有什么科学根据,却是科学素养的体现。
@土摩托:谢谢@方舟子 为我那本《生命八卦》写了篇书评:http://sinaurl.cn/hG2Jb5 还是那句话,中文科普界还是老方水平最高,他的文章不一定最具科学性,也不一定最具通俗性,但却是把两者结合得最好的。更可贵的是老方的文章水平非常恒定,这一点尤其可贵。
1月23日 16:10

已通过邮局快递给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主任俞吾金:贵委员会《关于朱学勤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的调查结论》既违反复旦大学的相关规定,又不符合学术界对抄袭认定的共识,且未注意到关于朱学勤剽窃、抄袭的新发现,应予撤销,重启对朱学勤抄袭案的调查。http://sinaurl.cn/hG2ESR
1月23日 16:25

我接受羊城晚报的专访:朱学勤的性质比汪晖的严重。朱学勤基本上是拿起一本书从头抄下来的,这是低级的抄袭。 朱学勤除了抄袭的问题外,还存在大量的低级翻译错误。即使不认定抄袭,也可以认定他的博士论文不合格,这样的书也是劣质的出版物。全文:http://sinaurl.cn/hG2r1C
http://ww4.sinaimg.cn/large/47406879jw6ddmj2s1vhaj.jpg
1月23日 17:48

你们的智慧当然是极高的,相应的智力就极低了,低到连我说的“弦外之音”都看不明白,还以为别人读不出那篇文章在讽刺什么,自我感觉如此之好,还真有喜感。 //@康国平:所以,智力不等于智慧。 //@杨早:通篇都在正话反说,方舟子义正辞严地去纠正,好有喜感……
@方舟子:今天的新京报登吾非羊文章《批美国国家形象片》,称世博会美国馆播出的美国国家形象片“看片子的内容,拍摄的成本也是很低的,最多也就几千多美元。”其弦外之音且不论,例子举错了:这部短片共花了接近2400万美元(包括设计费、安装费等)。
1月23日 20:09

为讽刺中国形象片花了巨款,把花两千多万美元拍的美国形象片说成花了几千元,这叫幽默感?文中说黑人歪瓜劣枣一定也很幽默了?长见识 //@卡李:是幽默感还是恶毒哟//@落花风满袖:报纸刊登假新闻说是需要幽默感?不知道啥时候报纸由传播事实改为传播笑料的功能了。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此微博已被原作者删除
1月23日 20:14

回复@艾小艾-jr:袍子是租的,只有帽子是送的,现在还塞在箱底。你却说是假的,难道我也是西太生。 //@艾小艾-jr:这应该不是博士袍吧,哪里有博士袍还戴方帽子的~~~
1月23日 20:30

重情轻理是国内教育特别是文科教育的通病,不过对学生要宽容。 //@小路春:对比一下可以发现方舟子的信更有力度,希望水木清华的年轻学者们能吸取有益的东西,从你们的信中可以看出你们受中国教育的影响:过多地从自我的感觉来谈一件事,而不从事实。这样分散了对原则性问题的注意力,让人感到信心不足
@方舟子:已通过邮局快递给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主任俞吾金:贵委员会《关于朱学勤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的调查结论》既违反复旦大学的相关规定,又不符合学术界对抄袭认定的共识,且未注意到关于朱学勤剽窃、抄袭的新发现,应予撤销,重启对朱学勤抄袭案的调查。http://sinaurl.cn/hG2ESR 原文转发(343)|原文评论(294)
1月23日 21:46

能否把对比放到博客上或发给我?我有兴趣看看。不过要注意普及性读物和学术著作的写作标准不同,指责别人抄袭要慎重,要有根有据不误导不懂英语的读者,不要跟“方学家”学。 //@爱伺机摸人:哈哈,原来@薛涌 也是抄袭达人,转@方舟子 老师继续打假。
@胖太君猪头:抄了国外的东西拿到国内当原著贩售是很常见的事,尤其是在互联网不太普及的年代。6年前看过一本书《右翼帝国的生成》,薛涌写的。观点上是批判美国保守主义阵营。3年前看了一本书《The Right Nation》,两位英国记者写的书。通过对比发现薛涌直接照抄了相当多章节和内容。
1月23日 22:33

编童话故事?Newark那么大的城市,市长一人忙得过来吗?其实只是从twitter发现情况派人去干活而已。这当然也很亲民。不过别因此就想搬Newark,它曾经是美国的犯罪之都和最危险的城市(现在好多了,也还危险),也是最腐败的城市,前几任市长都因腐败被判刑了。 //@彭代勇
@雾满拦江:推特:美国人爱玩Twitter,怎么个玩法呢?新浪网报道:美国东北部大雪,新泽西州瓦克市有人在网上抱怨家里没尿布,须臾,市长布克将尿布送到。又有个82岁老太太在网上抱怨没人替她铲雪,布克市长已经赶到,呼哧呼哧开始铲雪。还有位居民的车子陷在雪堆里,布克市长疯跑来帮助掏车…美国的领导不好混。
http://ww2.sinaimg.cn/large/56b7c6e9tw6ddmgxylsgrj.jpg
1月24日 17:53

明后天(25、26日)早上7点28分东南卫视“东南新闻眼”栏目播出《方舟子:十年揭假路漫漫》和《方舟子:将科普进行到底》,每集12分钟,当天下午3点35分福建台新闻频道重播,新浪网和凤凰网可搜到视频。
1月24日 20:42

如果搅局是为了重新洗牌设更好的局,建立更好的游戏规则,那才有希望。
@八微:崔永元说 @方舟子 就是个搅局的人,人家按照潜规则相安无事其乐融融,他偏要跳出来东咬一口西咬一口,让人不得安宁。正是这种搅局的人让中国充满希望!
1月24日 21:16

蒋介石谱名周泰,幼名瑞元,学名志清,30岁时自取名中正。留学日本时用笔名介石发表文章,后来用做字。有请朱大仙再一一对蒋的这些名字测字,把三联生活周刊办成八卦算命周刊,发行量一定大涨。
@朱伟:蒋介石的失败,很大原因在名字。介于石,不终日,中正为吉,出自<周易>豫卦。豫是大象,为建侯行师之卦–有大而能谦必豫。介于石,金石为开,显然是刚愎。<周易>中离卦为日,是光耀。此句应理解为,因终不能光照,中正才吉。中正是将介石的硬转为柔,使忧、悔、吝存于介。蒋介石由此才优柔寡断。
1月24日 22:47

汪晖周围的同志其实也被烧到了,谁让他们自己(或是汪晖背后指挥的)跳出来想要灭火呢。
@荒川围脖:看到汪、朱在抄袭事件中的反应,就想起了邱少云和黄继光。 汪晖是邱少云,任凭烈火在身上燃烧,就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吭,自己烧得只剩下胸前一块棉袄,周围的同志都保住了。 朱学勤是黄继光,以为自己冲上去能堵住抢眼,想不到枪弹还是穿透他身体,导致葛剑雄也中弹,连带复旦大学也被打成了筛子。
1月25日 13:51

这让外行也明白,华大基因的项目虽然听上去很唬人,其实没什么学术含量,中学生也能去当领导。十年前我和他们打交道时,他们雇了一大批大专生。现在据说雇了一大批中专生。技术进步了。//@白用白吃:老方怎么看这个报道http://sinaurl.cn/hG42ab里说的17岁的学生成为华大基因组项目负责人的事情呢?
1月25日 14:05

昨天晚上升级成了颁奖嘉宾,和大美女@瞿颖 一起给可爱的周笔畅和可敬的杨光颁发青春偶像奖。瞧这样子我要进军娱乐圈啦,砰砰砰!这台晚会初六在北京台财经频道播出。
1月25日 14:33

蒋介石原名有人说是郑三发子,外国人叫他常凯申。朱大仙悠着点,慢慢测,一个一个来。 //@方舟子:蒋介石谱名周泰,幼名瑞元,学名志清,30岁时自取名中正。留学日本时用笔名介石发表文章,后来用做字。有请朱大仙再一一对蒋的这些名字测字,把三联生活周刊办成八卦算命周刊,发行量一定大涨。
1月25日 14:46

回复@简单冲刺:昨天下午客串了选秀评委,点评民间发明家。结果几个娱乐明星评委偏跟我对着干,给某个号称推翻了所有物理定律、要得诺贝尔奖的科妄大发红包支持他。这活我以后还是别接了。 //@简单冲刺:大家说方舟子做选秀的评委怎么样?最起码能保证公正性!
1月25日 16:34

回复@瞿颖:有时说了真话效果适得其反。娱乐圈的人喜欢煽情,听搞这发明创造多苦啊、亲人病多重啊这类不知真假的温情故事,我指出这所谓发明有什么问题,就被说是“有理性没人性”、“刻薄”、“破坏过年气氛”,偏要力挺他。//@瞿颖: 能敢于说真话的人可不多,别不接啊方老师。
1月25日 17:20

是“街头十四行歌”,当歌词写的,等着哪天被哪个音乐天才谱一曲。 //@桃叶仙2010:好诗!诗中有画!感觉就像 又听到了《时光》———那首于我而言百听不厌的老歌。只是,直到毕业那年才听到方先生的名字,之后慢慢读了他的几篇文章,猛然发觉那四年的时光虚度而过……
@方舟子书坊:旅途中常有这样的时候/梦中的女孩匆匆擦肩而过/俊俏容颜刚在心湖激起涟漪/轻盈身影已被人海淹没……她的消失是茫茫人海中最闪亮的一粒泡沫/ 我的叹息是喧嚣人潮中最孤独的一支老歌 ——@方舟子 《街头十四行诗》,我很喜欢的一首诗。http://sinaurl.cn/hGBSgT
http://ww3.sinaimg.cn/large/6c17b4d0tw6ddnmglfay0j.jpg
1月25日 17:29

那是我上的第一个电视节目。其实这集是顺便拍的,重点是一集揭露纳米产品的,和我辩论的化学所江雷去告状,被和谐了。此人现在也成院士了。 //@伽莫夫:多年前崔永元主持的20集系列节目《揭秘》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优秀科普节目,@方舟子 第19集做为嘉宾出场。http://sinaurl.cn/hGrzQi
1月25日 20:39

《大象为什么不长毛》勘误:第25页,插图中的说明两处“夜晚”、“白天”都应该是“深肤色”、“浅肤色”。原图是英文论文的插图,编辑给翻译成中文时翻译错了,我校对时没有注意到,非常抱歉。还有零星一些编辑错误,我会发一个勘误表。
1月25日 21:59

《大象为什么不长毛》第27页插图说明中的“核磁共振扫描”应是“计算机化断层扫描”。这是我自己搞错了,感谢一位医生读者在微博上的指正。
1月25日 22:10

我还以为是恶搞,原来是真的。那我手上囤积了这些,岂不是要发财了?
@一网网:对@方舟子 说:哈哈,发现收藏新方向—囤积方舟子的书,几年时间价格平均翻5倍,升值潜力等同于囤房子。《溃疡 直面中国学术腐败》 80.40元 ,《爱因斯坦信上帝吗?》67.20元 ,《进化新篇章》66.00 元《叩问生命》57.6元http://sinaurl.cn/hGLM38
1月25日 22:17

《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和《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将更改书名(原书名做副标题)和封面,于今年7月之前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再版,内容不变。台湾版《你在吃补还是吃毒》也将在近日更换封面再版,内容也不变。《进化新篇章》将更新内容后出新版。今年我至少还会出两本全新的书。大家不要着急。
1月25日 22:36

回复@湿液青年:《你在吃补还是吃毒》是《科学成就健康》和《批评中医》各抽一半合起来的,没必要再出内地版了。 //@湿液青年:《你在吃补还是吃毒》有没有内地版?
1月25日 22:41

回复@kezhang1201:我今天新关注了袁钟,新浪说:老袁一个顶俩。 //@kezhang1201:好!出多少买多少! 对了,为什么你明明只关注了10个人,但是却显示关注11人啊?
1月25日 22:46

淘宝网上这些6~9元钱的《大象为什么不长毛》为盗版,其特点为把腰封当成封面的一部分,“你的”错打成“人铁”,作者简介开头缺“方舟子”,直接就是一个逗号,全书只有两百多页。正版有300页。http://sinaurl.cn/hGGZ7m
1月25日 23:20

对这类伪科学妄想家,最人道的做法是无视他们。媒体去关注他们,乃至给他们发红包鼓励他们的“探索精神”,实际上会让他们越陷越深。所以我昨天对那些娱乐明星说,你们这不是在救人。而是在害人。
@莫华璋Frank_Mok:今天錄了一期新春特別節目,內有一些’發明家’。有兩位比較另類,這令我想到有一年我在山東某高校演講,來了一位拄著拐杖的老先生,交了給我一疊他手寫的書稿,希望我轉交美國大使,我看了看滿是胡言便有點明白是什么情況。實在不忍心拿走他的心血,冒著令他失望也還了給他。當時心里很無力,今天也是。
1月26日 14:40

回复@樊登:你的要是也是盗版,那就是监守自盗了。怎么一夜之间淘宝网上那些6~9元的盗版书都没了,是被清理掉了,还是盗版涨价了? //@樊登:我有正版,好像还是签名本。
1月26日 16:04

谢谢!这个规定动作看上去像是在投降。本来计划领了奖就离开,结果耗了一天到现在还在现场。最高检察院的人做事就是严格。不过听听其他获奖者的事迹也很不错。这应该是今年最后一个奖了。
@SOS森:方舟子当选2010年度正义人物乃实至名归 祝贺@方舟子http://sinaurl.cn/hGDhwy
http://ww1.sinaimg.cn/large/6b41431egw6ddpwznaymrj.jpg
1月26日 16:30

美女配恐龙。
@名人堂:堪称史上最调TONE颁奖嘉宾!@瞿颖 @方舟子 美女配()方舟子老师自己来填空吧! 开奖形式也是绝无仅有的哦!
http://ww1.sinaimg.cn/large/4bdc7a8ejw6ddpx8fd4urj.jpg
1月26日 16:45

恐龙没男的?难怪灭绝了。这是前天晚上给周笔畅、杨光颁奖的现场。 //@刘杨帆-:男人不叫恐龙的, //@方舟子:美女配恐龙。
1月26日 16:55

回复@樊登:是啊,最高检察院常务副院长就坐在我后面,感觉特安全。 //@樊登:被检察院奖励还是挺给人安全感的。
1月26日 17:04

回复@leon8081:不想让麦的线露出来,两个扣子全扣上了。等会儿不戴麦补拍扣一个扣子的。 //@leon8081:老方真帅,就是以后西装纽扣最好不要全纽哦
1月26日 17:15

回复@赵一胡:有当场采访,没让发表获奖感言。我本来计划说:我想把这个奖献给因为揭露造假而受到打击报复的其他人,比如同样遭到肖传国买凶追杀的方玄昌。还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肖氏手术受害者的维权行动。 //@赵一胡:老方,有没有抢鲜版的获奖感言
1月26日 19:31

回复@迷因:我是一头漫步在互联网上的恐龙。英语用法。 //@迷因:恐龙一般指mm,应该是美女配青蛙 //@方舟子:美女配恐龙。
1月26日 20:20

邮局昨天已通知有人签收了这封EMS。但《新京报》今天报道说俞吾金教授说还没有收到我的举报信,只是在网上看到了。
@方舟子:已通过邮局快递给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主任俞吾金:贵委员会《关于朱学勤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的调查结论》既违反复旦大学的相关规定,又不符合学术界对抄袭认定的共识,且未注意到关于朱学勤剽窃、抄袭的新发现,应予撤销,重启对朱学勤抄袭案的调查。http://sinaurl.cn/hG2ESR
1月26日 21:40

【视频】福建东南卫视《方舟子:十年揭假路漫漫》(用“揭假”比“打假”准确多了)http://sinaurl.cn/hGD9Jz
1月27日 10:44

【视频】福建东南卫视《方舟子:将科普进行到底》(采访了我的中学老师,中学、大学和研究生同学,也就家乡的电视台会做这种事)http://sinaurl.cn/hGGm9K
1月27日 10:57

这是一个网友给《街头十四行歌》谱的曲,他不愿意署名,并说曲调可以自由修改。新语丝网友whoami说:“唱起来很别扭,而且通篇切分音,节奏单调不说,感觉和原诗不符。”steven说:“这个照着谱唱,常人根本唱不了. http://sinaurl.cn/hqZ0Hz ”
http://ww3.sinaimg.cn/large/47406879jw6dds5sfk48pg.gif
1月28日 14:38

海外网友看新浪视频有问题,土豆网有了:http://sinaurl.cn/hGq94P
1月28日 14:41

已被上传到土豆网,看不了新浪视频的可试试:http://sinaurl.cn/hqPMtk
1月28日 14:42

来一个专业的:1995年美国黑人作曲家Gary P. Nash给我写的歌词《最后的恋曲》谱曲,由我的朋友罗抒冬在其毕业音乐会上演唱。Gary不懂中文,我提供了三个歌词版本:拼音版、英译版和逐词中英对译版。这首歌后来收入专辑在美国出版。Gary和抒冬现在都在美国大学教声乐。 http://sinaurl.cn/hqZqQX
http://ww1.sinaimg.cn/large/47406879jw6dds6lnrr0qg.gif
1月28日 15:06

因为听说和鉴(和菜头)被腾讯开了,刚才去腾讯微博转了一下,见识了腾讯高管孙忠怀投身微博骂架的职业风范,以后不去了。不过腾讯微博在技术上有一点比新浪微博的好:帖子自宫虽然内容没了,但发帖ID还在,这样大家还知道谁自宫了。不像新浪微博一自宫就彻底焚尸灭迹了。供新浪微博技术人员参考。
1月28日 16:34

回复@阑夕:投身骂架,不一定自己要开骂,前员工满地打滚骂街的时候在一旁很“当然”地“做个证”,这也算“投身”。 //@阑夕:【孙忠怀转播: 做个证吧:菜头是自己辞职寻求新的发展,腾讯很遗憾百般挽留未成功的同学之一。当然也欢迎方先生再来腾讯微博交流。】这是骂架?方舟子又偏激了。
1月28日 16:51

回复@虚逐子:当然不是我主动过去的,我又不缺发言的地方。 //@虚逐子:老方怎么想到又去腾讯转呢,即使@和菜头 被开了也没必要去。 //@方舟子:回复@阑夕:投身骂架,不一定自己要开骂,前员工满地打滚骂街的时候在一旁很“当然”地“做个证”,这也算“投身”。
1月28日 17:14

回复@老牛20102010:因为黑人音乐有自己的传统,所以就特地说一下,没有别的意思。 //@老牛20102010:”1995年美国黑人作曲家Gary P. Nash” 需要把“黑人”两字写出来吗? 我相信在美国,没人会写我们的黑人总统什奥巴马么什么的。。。 “Our black President Obama………”
1月28日 17:16

回复@菜田除草浇水:当然了,作为嘉宾我肯定骂不过主持人,作为用户我肯定骂不过管理员,作为学者我肯定骂不过小流氓。骂不起还躲不起吗? //@菜田除草浇水:转发此微博:还有你骂不过的啊,厉害啊
1月28日 17:41

导火线是和菜头跳出来骂我食言回来 //@虚逐子: 腾讯微博的管理者水平太低。我想故事大概是:腾讯来邀老方:方先生,对你不敬的和菜头已经被我们开了,希望你摒弃前嫌,再来腾讯微博交流….老方是直接的人,被人问及为何回来,就说了因为和被开…结果跳出个孙某作证说和不是被开的.一番努力付之东流,太傻逼
1月28日 18:16

你们孙总都已经作证说和菜头是“腾讯很遗憾百般挽留未成功”的撒泼骂街之天才,你还敢说和菜头不地道?我还再去腾讯微博欣赏小混混满地打滚的表演,那不是自讨没趣嘛。 //@Anlanyu:和菜头不地道,希望老方不要介意。作为腾讯人和方粉,非常希望老方也去腾讯微博转转
1月28日 18:25

又得了一件防身利器: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指挥刀设计者沈从岐老先生送给2010年度中国正义人物的“正义之剑”(其实是三军仪仗队指挥刀)。
http://ww2.sinaimg.cn/large/47406879jw6ddsevf146wj.jpg
1月28日 19:52

《大象为什么不长毛》的封面设计风格像少儿读物,其实主要还是面向成人,每篇文章都有鲜为人知的知识点。当然少儿也能看。
@五人儿:昨儿买了两本书,@方舟子 老师的《大象为什么不长毛》和Hans(徐瀚)的《阿狸.永远站》。前者充满了知识,让我自惭又欣喜,原来三十多年来,还可以学习;后者令人伤感却释怀,“相信我,世界上没有永远,只有没有安全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永远,却不知道永远站到底在哪里”。
1月29日 14:56

推荐达尔文曾曾外孙Randal Keynes写的Darwin, His Daughter, and Human Evolution. //@SSX先生:为了满足好奇,也为了诚心地表示对方博士科普工作的支持,昨天在书城买了一本“大象”(2011年买的第一本书)。果然好看!受到方博士影响,俺对达尔文越发感兴趣,您能否推荐一本他的英文传记?多谢!
1月29日 15:02

乌有之乡的反转基因控不久之前还在以此为例说美国已经开始禁止转基因作物了。他们对后续的发展会假装不知道的,知道了也会说吃转基因苜蓿奶牛产的牛奶美国人不喝,专门出口给中国人喝。
@土摩托:美国农业部周四宣布:允许转基因苜蓿在美国”无限制种植”.这种苜蓿转了一种抗除草剂基因,使得农民可以不用人工除草.该苜蓿2005年就被批准种植,但因有机农业人士投诉,2007年一位美国联邦法官要求政府重新进行环境评估,上个月这份长达2300页的评估出来了,再次证明转基因苜蓿无害。http://sinaurl.cn/hGxt8r
1月29日 15:05

找不同:老太太的右手掌位置、男人的右手指和男人头上的树。 //@楠小楠先生:拼接得如此无耻,文章我都懒得理它。我还不习惯这些恶心的事情,看来我还没长大。
@青岛横枪立马:中国现在有神马是真的?看了篇感人的文章,让上面配发的照片给恶心了。现在新闻都要写成小说吗?我想起我一个老朋友闲聊时告诉我的:“中国现在只有骗子是真的!他们真TMD骗你”。我为很多人脸红………,你要是转正了,国人遭殃!http://sinaurl.cn/hGxTCN 我不是@方舟子 担我对欺骗同样厌恶!
http://ww3.sinaimg.cn/large/6cbb2f51tw6ddsdmowspfj.jpg
1月29日 15:14

哪里有我的踪迹,哪里就有“莫名其妙”的反转基因控跟踪而来。 //@网好燃:回复@莫名其妙地:转基因技术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方向,请关注@方舟子 和农业部网站有关转基因技术的言论http://sinaurl.cn/hboDUY //@莫名其妙地:@关凌 你对转基因怎么看,了解过转基因的风险么?
@关凌:我觉得方舟子老师是年度最给力人物!
http://ww1.sinaimg.cn/large/4834d3a0jw6ddp2mu15u5j.jpg
1月29日 15:21

回复@野草4737:解说错误,是82年初中毕业。我们这届最亏了,从我们开始初中由二年制改三年制,上了高中,高中又由二年制改三年制。 //@野草4737:83年初中毕业,85年高考,老方高中只读了两年?
1月29日 15:30

福建的假我们打得多了,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州农林大学的教授、院士造假都被我们揭露过,还揭露过福建一位政协副主席为当院士造假。 //@Bennnnnn:你打次福建的假 他们就不会做你了
@方舟子:【视频】福建东南卫视《方舟子:将科普进行到底》(采访了我的中学老师,中学、大学和研究生同学,也就家乡的电视台会做这种事)http://sinaurl.cn/hGGm9K 原文转发(308)|原文评论(225)
1月29日 15:40

这不要过年了嘛,偶尔和娱乐界搞搞联欢的啦。 //@阿力克狮:舟子进军娱乐界? //@安普若-安校长:我靠,我才发现,原来舟子和美女站一起,也能这么帅啊! //@方舟子:美女配恐龙。
1月29日 15:59

有关蜂王浆的保健、治疗功效的说法都没有确凿的科学依据,它们或者只是想当然,或者只是有一点初步的体外实验、动物实验的证据,都不足为凭。从蜂王浆的成分看,它对人体不太可能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蜂王浆的神话》全文:http://sinaurl.cn/hGowQq
1月29日 16:16

蜂王浆成了滋补强壮、益肝健脾的中药是现代中医发明的。中医的典籍(例如《本草纲目》)根本就没有提到蜂王浆,似乎不知道有蜂王浆这种东西,否则不会不把这种神奇的东西囊括进去。中国人第一次把蜂王浆当成药品或保健品是在1962年,这是受国外的影响。 //@飞天雾:一切和中医相关的都是假的
1月29日 18:36

冬虫夏草是毛毛虫身上寄生了真菌,它的价值等于毛毛虫加真菌的价值。//@wz4g: 方老师能不能也分析下冬虫夏草的药用或保健价值,我们这里简直当宝贝了,10万一斤买的很疯狂,谢谢!
1月29日 21:32

冬虫夏草其实不是传统的中药,《本草纲目》没有记载。它被中医当药用的历史很短,首见于清朝乾隆年间出的《本草从新》,也只是把它当成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治咳嗽的药。所以中医粉不要拿“中药是千百年的经验结晶”说事。
1月29日 22:00

燕窝是金丝燕及同属燕子的窝,主要成分是凝固的唾液,掺杂一些海藻、羽绒的杂质。没有任何特别成分。见我以前的文章《物以稀为奇》http://sinaurl.cn/7ccXM //@XMU蔡玮:那燕窝呢?
1月29日 22:12



蜂王浆的神话

29 01 2011年

蜂王浆和蜂蜜不同,它并不是用花蜜酿造的,而是工蜂的喉咙里的一种腺体分泌的。和一般人设想的不一样的是,蜂王浆并不是专供蜂王的食品。其实,所有蜜蜂幼虫一开始吃的都是蜂王浆。吃了三天之后,才有了区别:大部分雌幼虫改吃蜂蜜和花粉,它们发育成工蜂,个别的雌幼虫继续吃蜂王浆,它们发育成蜂王。一只雌蜜蜂是发育成工蜂还是蜂王并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完全取决于它后天吃的东西。换句话说,同一只雌蜜蜂如果按蜂王来喂,就成为蜂王,否则就成为工蜂。“吃什么就变成什么”,这话对蜜蜂无比正确。

蜂王和工蜂的差别极大:蜂王有旺盛的生育力,产卵是它唯一的工作,一天能下几千个卵,而工蜂却丧失了生育力;蜂王能活几年,而工蜂只能活几个月。为什么蜂王和工蜂有着相同的基因,结局却如此不同呢?最近的研究表明,这和“DNA甲基化”有关。DNA是组成基因的化学物质,如果它的某个地方被加上一个甲基(叫甲基化),那个基因的功能就被抑制住了。将蜂王和工蜂的大脑细胞中的基因做比较,发现有近600个基因在工蜂中被甲基化了,而在蜂王中没有。DNA的甲基化是由一种酶来控制的,如果让蜜蜂幼虫中的这种酶失去作用,蜜蜂幼虫就发育成了蜂王,和喂它蜂王浆的效果是一样的。可见蜂王浆的作用就是让控制DNA甲基化的酶不起作用,并不神奇。

但人们总觉得能让幼虫变蜂王的蜂王浆很神奇,就会想到,如果我们也吃蜂王浆,是否也能像蜂王那样长寿、生育力旺盛?由于这样的逻辑,蜂王浆成了常见的保健品。中国人有时还结合中药的补药,做成人参蜂王浆。蜂王浆也成了一味中药,据称其功效为“滋补,强壮,益肝,健脾”,不过这是现代中医发明的。中医的典籍(例如《本草纲目》)根本就没有提到蜂王浆,似乎不知道有蜂王浆这种东西(“蜂王浆”是外来语,是对英语royal jelly的翻译),否则不会不把这种神奇的东西囊括进去。中国人第一次把蜂王浆当成药品或保健品是在1962年,这是受国外的影响。在上个世纪50年代,欧洲(特别是东欧)开始有人把蜂王浆作为滋补品推销。蜂王浆后来又陆续被赋予了各种保健、治疗功效,例如抗肿瘤、降低血脂、降血压、升血压、抗炎、抗病毒、美容等等。这些说法传到东方,与原有的滋补文化一结合,更被发扬光大了。这种“蜂王浆文化”又传回了西方,在美国曾经多次发生过由于华人经销商宣扬蜂王浆的保健功能而受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警告、处罚。

有关蜂王浆的保健、治疗功效的说法都没有确凿的科学依据,它们或者只是想当然,或者只是有一点初步的体外实验、动物实验的证据,都不足为凭。从蜂王浆的成分看,它对人体不太可能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蜂王浆大部分是水,所以和含水量很少的蜂蜜不同,蜂王浆很容易腐败,在没有冰箱的年代没法保存,传统上也就不采它。蜂王浆和蜂蜜的另一区别是,蜂蜜的成分主要是糖,而蜂王浆的蛋白质、脂肪酸含量比较高,糖的含量则比较低。一次对蜂王浆的典型测量结果是这样的:水占67%,蛋白质占12.5%,糖占11%,脂肪酸占5%,此外还有一些矿物质、维生素。这些物质当然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其他食品更便宜、更大量地得到,没有必要通过吃蜂王浆来补充。

我们现在并不清楚究竟是蜂王浆中的哪种成分让蜜蜂幼虫变成蜂王的,也许是某种特殊的脂肪酸在起作用。有人想当然地认为蜂王浆中含有很多雌激素,并以此警告儿童不要吃蜂王浆以免性早熟。事实上,蜂王浆不含有任何雌激素,只含有极其微量的雄激素,一克蜂王浆所含的雄激素的量只相当于一个男人体内一天合成的雄激素的量的几十万分之一,微不足道。

也许蜂王浆里头含有某种微量的未知物质对蜜蜂幼虫变成蜂王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那也只是对蜜蜂很重要而已。蜜蜂和人的生理构造差别这么大,对蜜蜂有效用的物质未必就能应用到人身上。即使那种物质对人体也会有作用,它在蜂王浆中的含量那么少,而我们又不是像蜜蜂那样把蜂王浆当饭吃,每次只吃一点蜂王浆,神奇物质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值得注意的是,蜂王浆能引起过敏反应,会出现荨麻疹、哮喘,严重的还会致命。有人吃了蜂王浆后觉得全身暖呼呼的“很补”,或“补过头了”而烦躁不安,除了心理作用,说不定也是一种过敏反应。

2011.1.24.

(《中国青年报》2011.1.26)



中国之声:方舟子获“中国正义人物”

26 01 2011年

zhengyiwang.jpg

中广网北京月2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10年度中国正义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今天下午3点在北京星光影视园隆重举行。此前在网络上包括平面媒体当中对中国正义人物有很多猜测。

比如打假斗士方舟子、公益律师康健、”裸捐富豪”陈光标、还有被称为”冒死爷”钟吉章都曾经是候选者。

到底花落谁家?马上连线中央台记者孙莹。

主持人:首先介绍一下最终十位获奖者是谁?

记者:很幸运的是刚才主持人所介绍的这几位已经获得了2010年度中国正义人物【按:没有陈光标】。还有一个集体就是南平“校园凶案”见义勇为的五位勇士,还有勇擒劫匪富豪刘柏权,还有良心医生杨国梁,DV观察员吕建福,“金哨子”孙葆洁,人民调解员柏万青等等。

主持人:在获奖者中,谁的入选具有戏剧性?或者说他故事性更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是哪几位?

记者:实际上今天下午我们一到颁奖典礼现场,大家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说到底谁会第一个走上领奖台。当时当主持人开始介绍这个人的时候,他说有人说这是一位科学界的坏孩子,但我们倒更愿意称他为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一位专门向伪科学和伪知识分子开战的知识分子,当说到这块的时候,现场已经掌声开始响起来了,实际上他就是大家关注的方舟子。十年来方舟子为我们拿出了一个又一个真相,掀倒了一个又一个的偶像,而很多公众还没有做好迎接真相的准备。他多年揭发的就是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学术腐败现象,批判新闻界的不真实报道,批判伪科学、伪气功、伪环保等等,都引发了舆论的监督。在打假,打名人假的过程当中,也把方舟子打成了名人。主持人问他,你打假,特别是打名人的假是为了出名吗?方舟子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我们听一下录音:

方舟子:关键是看你怎么利用这个名声,你出了名以后,说出来的话分量不一样,你关注什么问题,说出来会更多的人愿意倾听。同样一个假由别人来打和由我来打不一样,比如说唐骏,唐骏其实在前面已经有人揭露他了,没人关注,我在微博上随便说一句话,很多人关注。

主持人:一石激起千层浪。

方舟子:对,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不是很好的出名的方式,虽然出名了,但是带来的是巨大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人跟着我学。

主持人:风险就是有可能遇到辣椒水跟铁锤。

方舟子:对,这是人生当中的风险,还有其他方面的风险。

记者:比如呢?

方舟子:比如一直在遇到各种各样的攻击,人身攻击,在网上几乎每天都有人在骂我,这是一方面。还有司法方面,比如来告你说因此侵犯了的名誉权,我因此染上的诉状也十几起,因为我们现在的法制也不健全,涉及到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等等,有时候还要被判败诉还要赔偿,赔偿他们的精神损失,这些都是风险。



福建东南卫视“东南新闻眼”的两期节目

26 01 2011年

方舟子:十年揭假路漫漫

方舟子:将科普进行到底(采访了我的中学老师,中学、大学和研究生同学)



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朱学勤的性质比汪晖的严重

23 01 2011年

yangchengwanbo.jpg

2011-01-23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记者 吴小攀

1月13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对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博士论文涉嫌抄袭一事作出指控不成立的结论,朱学勤在随后接受本版记者采访中表示,这为解决学术混战开了一个好头,开了中国学术史的先例;但与此同时,著名打假人士方舟子却在网上不断发文指责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袒护朱学勤,并指朱学勤的论文中存在大量涉嫌抄袭和翻译错误的问题。就此我们专门采访了方舟子

要向复旦正式投诉

羊城晚报: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对朱学勤涉嫌抄袭一事作出了指控不成立的结论,您为什么觉得不公正、不权威?

方舟子:可能是人情的原因吧。无论如何,朱学勤也算是著名学者,又是复旦的博士,跟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里面的某些人关系可能也不错,所以由他们来作鉴定,肯定也要给他面子。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学术规范委员会里的人没有进行仔细对比,可能是没有时间,或者英文程度不行,还有几个人根本不是这一行的,是理工科专业的;委员会里起作用的可能是一两个社科领域的人。估计葛剑雄起主要的作用,而葛剑雄跟朱学勤的关系又很好,因此抹不开面子。另外,可能他们对抄袭存在错误的看法,葛剑雄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朱学勤在序言中提到这本书因为这样,所以后面大段大段地照抄,也不算抄袭这个理由是很荒唐的。朱学勤自我辩解说,他作了注释了,这些注释其实是直接抄自原书的注释,根本不是自己读了原始资料后的注释,他没有看过原著,却让人以为是他看了原著后作出的归纳。

羊城晚报:您在博文中认为朱学勤的性质比汪晖的严重,为什么?

方舟子:汪晖的抄袭还算是比较高级一点,他是这里抄一点那里抄一点,而朱学勤基本上是拿起一本书从头抄下来的,仅根据网上举报的,他就抄袭了1.8万多字,根本没花什么心思,这是低级的抄袭。

羊城晚报:您有没有通过什么渠道向复旦方面提出您的意见?

方舟子:我在我的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但据葛剑雄说,这个不算正式投诉。这一两天内我要再写一篇文章,用我的真名,通过快递的方式寄给他们。

羊城晚报:您希望有一个怎样的结果?

方舟子:理想的结果是,朱学勤要认错。去年,朱学勤说网上对他的指控没有一条是成立的;前几天,他接受采访说我是“血口喷人”。他的这种态度是不对的。但我可以理解他为什么要硬扛着,因为之前他把话说死了,说如果被认定为剽窃,他要退掉博士学位,辞去上海大学教授职务。

对于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一方来说,它应该认定抄袭是成立的,至于怎么处理,可能要由更高的机关来做。朱学勤除了抄袭的问题外,还存在翻译错误的问题。被指涉嫌抄袭的这1.8万多字,我仔细比较过了,且不说叙述的部分,直接引用部分错得十分低级,只要有基本英语能力的,不可能出现如此大量的低级错误。因此,即使不认定他是抄袭,也可以认定他的博士论文不合格,这样的书也是劣质的出版物。

中国学术“非常差”

羊城晚报:您一直在做纠错打假工作,但您对于结果是否乐观?

方舟子:我不乐观。我估计最后他们不是不给结论,就是维持原来的结论,不了了之。但中国的现实就是这样。

羊城晚报:您对汪晖涉嫌抄袭至今相关机构不置一次辞一事有什么看法?

方舟子: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汪晖抄没抄袭,小学生都知道》。那是很明显的抄袭,但我对这件事没有一直追究,因为追究的人太多了。

羊城晚报:从严谨与否方面对中国学术进行判断,您持怎样的看法?

方舟子:我觉得非常差,特别是在人文学界、社会科学界。像朱学勤、汪晖这样的,不是个别的现象,他们那时候的人可能大部分都是这样写作的,所以他们也许觉得特倒霉吧。我们最近还发现北大教授杜小真也有论文涉及抄袭。

羊城晚报:但好像很多事情最后都不了了之,您会不会觉得很受挫折?

方舟子:没有。这是意料中的,我对处理结果并不抱太大的希望。把真相揭露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能做到的就这一步,至于他们要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这不在我的权限范围内。我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但它们不做,我也没办法。

羊城晚报:您原来是理工科专业的,后来您的打假深入到人文领域,您还发表了对于中药的看法,对宗教的看法,有人说您对一些问题的判断过于主观和宏观甚至于偏执,您认为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呢?

方舟子: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作判断的时候我都把证据列出来了,特别是涉及到人文社科方面的,专业性也不强,一般人都看得懂。

至于对于中药的看法,可能有些人误解了,我并不是一概否定中药的效用,我只是强调要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是否安全、有效。至于宗教,我认为在某种情况下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强调的是在现代社会的环境里,它更多地有消极的一面。

反击程度看对方攻击程度

羊城晚报:有人觉得,您在做法上是否可稍作改变,比如对某些人某些话宽容些?对某些媒体人及其报道宽容些?

方舟子:我的反击程度是看对方的攻击程度的。有些人造我或者我的家人的谣,我就会奋起反击。有些几乎是整个刊物编辑部的人都来对付我,我只能把他们列为敌意的媒体。有些内幕旁人不知道,就会以为我太过分了。

羊城晚报:打假一事似乎永远也打不完,既费时费力又费钱,而且树了很多敌,有没有想过一些更有建设性的办法?

方舟子:更有建设性的办法其实应该是政府部门去想,我们民间人士只能是把造假者一个一个地去揭露出来。这几年,我们其实也促成政府做了一些事,比如,教育部和科技部都颁发了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条例,科技部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但好像没有看到更多实际的行动。该管的没有管,不该管的乱管,或者还进行包庇,这种时候,还得要继续依靠民间的力量、个人的力量。

羊城晚报:您有没有反省过,有时候您与别人“骂架”的过程中“骂”错了或过了?

方舟子:“骂”错的情况基本没有,“骂”过头的情况可能是别人没看到对方是怎么“骂”我的。

羊城晚报:这样没完没了甚至没有结果的过程,您会不会觉得烦躁?

方舟子:基本是一个惯性的过程了,因为我对于结果并不抱太大的希望,所以反而轻松。必要的时候出手还是能起到一点作用。就像复旦这次事情,如果我不出来,可能它的结论就是定论了,媒体上就是一片颂扬之声了。

羊城晚报:包括上微博,您现在每天有多少时间用在打假的事情上?

方舟子:我在家里的时候都挂在网上,看资料,写东西,并不一定都与打假有关。

羊城晚报:把很多时间花在似乎没有什么收入的打假上,日常收入来源?家人支持您打假吗?

方舟子:收入主要来源于版税和稿费。家里人有时候会替我担心,但都能理解我。



请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重启调查朱学勤抄袭案

23 01 2011年

(已通过邮局快递给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主任、哲学学院教授俞吾金)
请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重启调查朱学勤抄袭案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台鉴:
贵委员会于1月7日做出的《关于朱学勤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的调查结论》既违反《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又不符合学术界对抄袭认定的共识,且未注意到关于朱学勤剽窃、抄袭的新发现,应予撤销,重启对朱学勤抄袭案的调查。
一、朱学勤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的立论、总体结构都是剽窃自美国学者Carol Blum《卢梭与道德共和国》(Rousseau and the Republic of Virtue: The Language of Politics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Carol Blu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甚至连论文标题也是改自Blum著作最后一章的标题“Death of the Republic of Virtue”。详细比对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5efaba0100pt30.html
据《处理办法》规定:“剽窃:将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冒充为自己所创;”朱学勤应被认定为剽窃了Carol Blum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
二、朱学勤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的第5章第3节,第7章第2、5节, 第8章第1、4、5节,共一万八千多字,基本上逐段摘译自Carol Blum《卢梭和道德共和国》一书。在这些部分朱文共有51处文献注释,仅在个别地方(14处)注明引自Blum,大部分未注明引自Blum,而是注原始资料,让人以为是朱本人阅读原始资料的结果,其实这些注释也是照抄Blum的,内容则是摘译自Blum。详细比对见: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918827194_0_1.html
贵委员会的调查结论称:“朱文的确存在一些注释不规范(如漏注、误注、将间接引文注为直接引文等)之处,还存在外文翻译上的一些错误或不确切之处。但朱文在《序》中已对国内外相关的学术史作了概述,对前人的贡献与已有论著基本都已说明。在第一章开头就注明了布罗姆《卢梭和道德共和国》一书,全书同样的注释有十多处,失注的部分属一般性叙述。”
可知贵委员会并不否认朱文大量引用布罗姆一书却未一一注明的事实,却认定朱学勤未抄袭布罗姆,令人不解。《处理办法》规定:“抄袭:将他人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不注明出处,而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使用。”既然贵委员会认定朱文对布罗姆一书存在“漏注”、“失注”,那么就是把布罗姆的作品不注明出处而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使用,根据《处理办法》对“抄袭”的定义,就应该认定朱文抄袭了布罗姆。虽然朱文在开头和十多处地方注明了布罗姆一书,但是那只能说明这些地方没有抄袭布罗姆,不能据此否认朱文在没有注明引自布罗姆一书的三十多处地方抄袭了布罗姆的事实。
贵委员会似乎认为对“一般性叙述”不存在抄袭,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一般性叙述如果不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是作者自己特有的归纳,或者虽然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作者用独特的文字进行表述,那么照抄别人的“一般性叙述”而不注明,同样是抄袭。事实上,朱学勤注明引自布罗姆的部分与未注明的部分并无实质性区别,也可说都是属于“一般性叙述”,可知朱学勤也知道对引用别人“一般性叙述”的部分本来应该注明的。如果贵委员会坚持认定“一般性叙述”不存在抄袭,那么如果有人大段大段地照抄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中的一般性叙述而不注明,或仅在开头部分说明参考了葛著,以此成书,葛教授是否也不能说其抄袭?
三、朱学勤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的附录抄袭美国学者Susan Dunn著《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中译本(杨小刚译),具体比对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17ys3.html
贵委员会的调查结论称:“杨小刚于8月8日证明,朱学勤《阳光与闪电》一文系为其所译《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一书所作序言,而此书的翻译即出于朱学勤的推荐。他认为,序言本应与该书一起出版,引用该书部分内容而未予注明实属正常。以后朱学勤的序因故未能为该书采用,故单独发表于《万象》杂志,后又作为附录收入朱文。对此,朱学勤在朱文的《跋》中已作说明。在此序未与原书一起发表的情况下,朱学勤未核对原书,并做出相应的说明或注释,确系学术上不够严谨,但不能据此断言他抄袭原书。”
即使是为别人著作写序,在序中照抄其内容而不注明,让人误以为是其本人的观点、文字,这同样是抄袭。何况朱学勤还把《姊妹革命》中相关部分的注释也一一照抄过去,让读者误以为是朱学勤自己阅读这些原始资料后所写,更说明其刻意抄袭。更何况这是作为附录收入博士论文,已不具有序的性质,以序的特殊性为其辩护更无法成立。
四、朱学勤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在摘译Carol Blum《卢梭和道德共和国》一书时,有大量的低级翻译错误。我已列举了其中15处对历史文献引言的翻译错误,具体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17ysu.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17yw4.html
这只是朱学勤博士论文中翻译错误的一小部分。朱学勤的翻译错误如此之多,如此之低级,表明他的英语水平很差,并不具有阅读英文学术著作的能力,更表明这是一本不合格的博士论文,据此也应该撤销其博士学位。
《处理办法》规定:“对于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络等媒体公开报道的我校人员违反学术规范的事件,校学术规范委员会为纯洁学术、维护学校声誉,可以积极主动地和相关媒体联系,展开调查核实,将调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在相关的公共传媒上公布。”
朱学勤从贵校获得博士学位,应属广义的“我校人员”,其抄袭事件已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络等媒体获得广泛的公开报道,在贵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公布之后不仅未平息,反而愈演愈烈,而且舆论主要是质疑贵委员会的说法,这极大败坏了贵校的声誉。敬请贵委员会为纯洁学术、维护学校声誉,再次展开调查核实。
方舟子(真名方是民)
联系方式:100022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48号北人泽洋大厦10层1005室彭剑转
2011年1月23日




你有什么科学根据?

23 01 2011年

“你有什么科学根据?”网上风传这是《三联生活周刊》特约科技记者袁越(网名土摩托)的口头禅,经常有人拿这句话来取笑他。据袁越说,这其实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对其稿件提出的要求,传来传去成了他的名言了。但这句话很符合人们心目中一位“理呆”的形象,不管袁越怎么撇清,也是跟定他了。其实袁越并非典型的“理呆”。十年前他和我在美国同一个城市生活,给《新语丝》投过稿,写的是音乐评论。当时他一边在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上班,一边研究美国民歌,追随过一些乐队的现场演出,印象中似乎还和本地的一支乐队走得很近。在这方面他更像个痴迷艺术的“文傻”,有这种经历的留学生估计找不出第二个。
留学生涯更多的是一种历练,留学生改行的不计其数,有做投资、做生意、搞政治的,也有当医生、当律师、当作家的,但袁越后来回国当记者做科技报道,选择又与众不同。由获得理科高等学位的人做科技报道、写科普,这在美国是常态,在中国还是新鲜事,留学多年归来当起科技记者的就更罕见了,我不知道有第二个例子,这又让袁越在国内媒体圈中显得很另类。
“生命八卦”是袁越在《三联生活周刊》开的专栏,名称虽然八卦,内容其实很严肃,是普及生命科学的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进展。据袁越本人的介绍,他每天都要浏览国际顶尖的几个科学杂志、科普杂志的网站和国外主流媒体的科学板块,从中寻找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最新报道作为写作的素材。这虽然算不上是根据学术论文等一手资料写作,但消息来源毕竟是比较可靠的。又由于袁越有多年学习、研究生命科学的专业背景,对素材能够融会贯通,不像某些科技记者只会对外电报道进行一知半解的编译,内容大体准确无误是可以保证的。有些人见多了那种天马行空似的科技报道、科普文章,读到较为严谨的科普作品反而不习惯。把科普文章写得通俗有趣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为了迎合读者而牺牲严谨,把科普变成了纯粹的娱乐,真的成了八卦,却是本末倒置,丧失了科普的应有之意。在趣味与严谨之间的度,袁越把握得比较好。
袁越很清楚,一篇优秀的科技报道、科普文章,不仅仅只是提供新的科学知识,而且通过展示这些知识的获得过程,能够让读者领会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这种写作能力,没有多年的科学研究训练是难以达成的。如果像袁越被妖魔化的那样,在日常生活中事事都要问有什么科学根据,当然是很乏味的。但是在面对科学问题、科学结论时,抱着怀疑的态度寻求有什么科学根据,却是科学素养的体现。科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在中国公众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只有3%的今天,尤其显得迫切。如果读者在阅读时,能在内心不停地追问“你有什么科学根据”,我想那正是袁越所希望看到的。
《生命八卦》
袁越 著
三联书店2010年1月出版
定价:50.00元
2010.12.30
(删节版刊于《华商报》)



朱学勤低级翻译错误再举例

21 01 2011年

我在《朱学勤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的覆灭》一文中已列举了朱学勤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6则低级翻译错误的例子。这些都是引用历史文献的部分,必须忠实于原意,没有译者发挥的余地,出现的错误都是由于误读造成的。非引言部分类似的误译也比比皆是,我没举这方面的例子,是为了避免朱的支持者狡辩说那不是误译,而是朱自己的观点。

我再举出该书中一些错误翻译的例子。这只是朱学勤连篇翻译错误中的一部分,但已足以说明朱学勤并不具有阅读英文原著的能力,如此大面积的、低级的翻译错误,也说明了其博士论文不合格,据此出的书是劣质出版物。

朱学勤的英语能力应该只是能查字典,单词分开能认得,放在一块就搞不明白了,简单的句子都读不懂,初中水平的低级错误比比皆是,例如能把his father still reading to him from Plutarch(他的父亲还在读普鲁塔克的作品给他听)翻译成“他的父亲则在一旁阅读普鲁塔克的作品”,初中生都不如。

朱学勤英语能力很差,想像能力和文学能力倒是不弱。as the sun rose(当太阳升起)这句他总算看明白了,所以就尽情发挥一下其文学才华:“这时,旭日临窗,冉冉升起。”真“雅”啊。但是那是对戏剧开幕的描述,不知如何表现“旭日临窗,冉冉升起”?(该句完整句子:The curtain rose upon the child asleep in a chair, his father still reading to him from Plutarch as the sun rose.)

朱学勤英语能力差的证据之一,是很多地方他把意思恰好搞反。例如but it scarcely extends beyond the world of letters(但是它几乎没有扩展到文学界之外)被翻译成“但是不能扩及到文学界”。这类错误如果偶尔出现还可说是粗心,大量地出现表明他读不懂句子,只认识单词。

有时朱学勤连简单的英语单词都不认识,又懒得去查字典,就自作主张了。例如把animates the majority(鼓舞大多数人)翻译成“联系着大多数人”,就是太懒的表现。但是这是引用别人的话,必须忠实原意,怎么能这么偷懒糊弄过去呢?

“罗伯斯庇尔签署了一个报复英国的法令:狱中的英格兰人和汉诺威人一律处死。”其实这个法令的意思是“对英格兰人和汉诺威人不留战俘”(no English or Hanoverian prisoners would be taken),本来已经够残忍的了,朱学勤还以为有prisoner就是“狱中”,望文生义一翻,更吓人。

朱学勤经常看错单词,而且错得离谱。“并且德化所有的民族”,其实是“并且让各民族永垂不朽”(and they immortalize nations),这是把immortalize看成moralize。“罗伯斯庇尔把制度和教育作了区分”,其实是“罗伯斯庇尔把教学和教育作了区分”(He address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这是把instruction看成institution。这都什么眼神啊。

“如果物质上的或是道德上的证据,能够独立于明显的直觉,那末,任何直觉都将沉默下去。”其实是:“如果物证或道德证明独立于人证存在,就不召唤证人。”(If proofs, material or moral, exist independently of witness’s evidence, no witnesses will be heard.)朱学勤的“直觉”真可怕,能把证人witness看成instinct。

“为了净化司法程序,必须让共和国之手掌握司法程序”,朱学勤只认单词不认句子,其实说的是“让共和党人的纯净之手掌管司法”(by putting the exercise of justice into pure and republican hands” )

“但相信,如果不贯彻这一法令,我们必将背叛卢梭著作中的真理。”朱学勤还是因看不懂leave,又没有读完整句子的能力,把意思搞反,应是“我相信我们必须将这一真理留在卢梭的著作中,不要付诸实践。”(I believe we must leave this truth in the writings of Rousseau and not put it into practice)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不仅大量地抄袭Blum《卢梭与道德共和国》一书,而且立论、总体结构也都是剽窃自Blum,甚至连论文标题也是改自Blum著作最后一章的标题“道德共和国的覆灭”。(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5efaba0100pt30.html)

朱学勤的博士论文答辩由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主持。王元化称:“主持朱学勤的学位论文答辩这件事,是导致我在九十年代进行反思的重要诱因。”一部连抄都抄得错误百出的博士论文能让学界大佬如此信服,中国人文学界的确好混好骗。



方舟子:学术打假如何更给力?

21 01 2011年

2011-01-20北京晨报

就在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对朱学勤博士论文涉嫌抄袭做出“无罪”判决之后不久,“打假斗士”方舟子近日在其微博上再次力举上海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博士朱学勤抄袭的例证,他在微博上说:“朱学勤的大部分摘译都有低级错误,甚至错得离谱,看不出他有阅读英文原著的能力。朱学勤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如果是原创,属于抄袭;如果是翻译,属于劣质译作。这样一本在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上都大成问题的著作,竟成了‘名著’,被当成教材、参考书……”

近年来学术丑闻频发,被揭露的抄袭、作假事件也不少。对此,方舟子感叹:“学术规范的失落,学术道德的沦丧,造成了如今学术环境混乱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即便是被揭露出来的作假者和抄袭者,也很难得到严厉惩处。我们一年打假上百起,真正处理的只有几起。”

风起云涌的学术打假和学术争端背后,暴露的是当下学术规范以及调查制度的缺失。惩戒学术不端行为,打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最终期盼的东西。

腐败表象 有章可循分四种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学术不端事件的日益频发,却让原本是“小众名人”的方舟子成为了“大众明星”。作为从事学术打假多年的方舟子,他对于学术界的腐败问题可谓感触颇深,他对记者表示,“现在呈现在大众眼前的这些被揭露的学术问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但方舟子同时表示,尽管学术腐败的案例很多,不过就其表现,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学术腐败的表现无非几种,第一种是造假,包括抄袭、一稿多投、成果造假。抄袭很清楚;一稿多投就是改头换面,多处发表,这样一个成果就变成了多个;成果造假也好理解,一些看起来像学术成果的其实是假的,根本不能实现。第二种表现是浮躁,有一点儿成果就拼命地吹嘘、夸大。第三种表现是学术资源过分集中,比如有些规定某种课题的首席科学家必须为拥有某种‘头衔’的专家和学者,这样便可能出现控制资源的情况,可能把某项学术资源分配给跟其比较亲近的人,像学生、下级等,别人则无法染指。第四种表现就是行政干预,本来行政是为学术服务的,但是现在有时会反过来,学术权力掌握在行政人员手里,而不是学者手里。”

学术腐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泛滥成灾。方舟子对记者说:“不管是汪晖事件,还是朱学勤事件,其实仅仅是其中的几例,这些年来我们每年打假都要上百起,其中学术腐败就占了很大的部分。”

惩处无力 抱圈子互相袒护

在任何国家,学术腐败都是不可避免的。方舟子说,其实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学术腐败的案件,但问题是,我们一年中揭露的上百起事件中,真正能够得到严厉惩处的可能只有几起,绝大多数都不了了之了。比如汪晖事件,汪晖始终不做声,是不是就没有人去调查和处理了呢?而朱学勤如果不是自请调查,是不是就不对其进行调查了?

另外,对于学术界知名人士的不端行为好像更难处罚。对此,方舟子认为:“真正因为学术腐败被处理的,大多是学生或者不太知名的研究人员,而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和学者则很少受到惩处。这就会给人一种感觉,一个人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声誉到了一定的程度,即使他出现了抄袭、造假等不端行为也很难得到严惩。现在的学术界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很多专家和学者会抱团、抱圈子,并形成利益共同体,霸占某些学术资源,互相维护、袒护等,甚至有些学术腐败案件就是因为不同圈子之间出现矛盾而被揭露出来的。”

学术圈子的形成让更多的造假者安枕无忧,方舟子说:“这些圈子里的人缺乏是非观念,只有圈子意识,有问题出现不是看是非而是看圈子。”

问题根源 私利和体制缺陷

近些年,被媒体关注和报道的学术腐败案件越来越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术界的沉疴难治,方舟子用了两个词“利益、体制”。

方舟子说:“首先是体制问题,中国的科研体制不独立,是官本位的学术体制。它的问题在于,学术权力不是掌握在学者手中,而是行政人员手中,这些学术权力的掌握者往往没有精力或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去评估学术成果,于是便出现了对学术成果只看重数量不看质量的问题,即只看你发表了多少论文、出了多少成果,而且这种评估方法直接和研究者的待遇、职称、获得项目和经费的机会有关,这就导致研究者们互相攀比论文的数量。但研究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的,为了追求数量,有人就会选择抄袭、一稿多发等手段。其二是受浮夸风气的影响,以多为好,以大为好,却不管这些学术成果的质量究竟是什么样的。”

实际上,腐败成本的低下也是很多研究者不惜造假的原因之一,方舟说:“我们对于学术造假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太小,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包庇,比如朱学勤抄袭事件,朱学勤公开邀请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调查,看起来坦坦荡荡,但是一开始就有人指出,复旦大学委员会内一些人和朱学勤关系很好,会不会包庇他?因此,朱学勤涉嫌抄袭被判‘无罪’也在某些人的意料之中。”

此外,学术失范与我们教育尚存的某些问题有关,方舟子说:“很多造假其实源自学生,但是我们缺乏相关的教育,学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往往糊里糊涂就犯了错,而其他学生与老师也没有引以为戒。”

学术失范 丧失信誉难发展

学者、专家和教授原本是一个让人仰望和崇敬的群体,然而现在这个群体却接连被曝抄袭、造假等让人很难接受的行为。方舟子说:“学术环境的恶化,学术腐败的泛滥,将会让最后一片净土沦陷。”

学术腐败的恶果不仅仅是让学者失去崇敬,“而且,学术腐败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使我们的学术研究水平受到影响和削弱。其次,凭借抄袭、造假等不端行为的人不但得不到严惩,往往还会掌控更多的学术资源,这对于那些老老实实做研究的人是很不公平的,而且因为论文、成果数量没有造假者多,导致其在待遇、职称等方面自然也比较低,比不上造假者。其三,一旦造假者获得了更大的利益,便会变本加厉地去控制学术权力,控制学术资源,打压那些真正下功夫做研究的人。最后,腐败还会影响学术风气,使学术界丧失应有的信誉。因为学术界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一个社会的良知,如果学者、教授成为了知识的造假者,学术这片最后的净土也将沦陷。”方舟子说,学术失范将让学术界失去尊严。

矫正手段 让规矩真正给力

那么,面对学术腐败现象,该如何矫正呢?方舟子认为有效的方法不是很多,他说:“规范并非没有,监督机制也不缺席,奈何起作用的太少了。”

方舟子进一步分析:“长期的治理办法,无疑是体制的改革,打破行政管理学术的现状,割断学术和利益的纽带,并加强学术规范的教育。短期的方法则是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不能光靠民间的揭露,民间的揭露不仅力量小,而且也没有公信力。国外的方法可以借鉴一下,比如有一套严格的规范、严厉的处罚制度和严密的监督机制,还要有完善的教育系统,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设有专门学术规范的课程。”

然而即使采纳了这些办法,方舟子认为要想矫正学术腐败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他说:“其实我们并非没有规范,也并非没有检查监督机制,很多部门都公布过相关的学术规范,也成立过专门的机构,但是学术腐败事件未见减少,学术不端者依旧我行我素。所以,不是没有规范,而是执行不力,是人的问题,怎样解决人的问题,让规矩真的能起作用,才是减少、杜绝学术腐败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我国的学术环境,而那时我们的学术研究才更有看头,更有水平”。

晨报记者 周怀宗

方舟子学术打假大事记

2000年8月

美籍华人科学家陈晓宁携带三大基因库回国,方舟子发表公开信,称同等产品在美国用3000美元至4000美元就可以买到。随着媒体的报道,“基因皇后”的追捧声在一片质疑声中迅速消退。

2001年1月

方舟子发文揭露当时国内流行的珍奥核酸等“核酸营养品”不仅没有保健作用,还会有副作用,掀起轩然大波。之后,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珍奥核酸虚假宣传。

2004年10月

方舟子调查发现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的“西安翻译学院被美国50州高等教育联盟授予中国最受尊敬大学第10名,而其校长丁祖诒则高中最受尊敬校长第2名”只是一个付费广告,而不是《洛杉矶时报》记者采写的报道。

2005年9月

方舟子揭露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候选院士肖传国简历有假,称肖所谓“国际公认的”“肖氏反射弧理论”是利用国内外信息不对称的“自吹自擂”,并引发社会对肖传国所治愈患者的关注。

2005年11月

方舟子在“新语丝”披露,原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刘辉履历造假,导致刘辉被清华大学开除。由此掀起一场关于学术腐败的大讨论。

2006年3月

方舟子发表《为什么我认为魏于全院士的论文有假》一文,一场关于“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涉嫌学术论文造假”的风波席卷整个中国科学界。

2010年7月

方舟子在其微博上向“打工皇帝”唐骏“开炮”,称他学历造假,随后网上流传开一份唐骏校友通讯录,同时一些企业高管和公众人物的学历问题也被抖了出来。

方舟子在其微博上首先揭露“神仙”李一表演的“神通”有假,其养生班有骗财骗色的嫌疑,并涉及到一大批被认为是李一弟子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