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魏于全院士的答复

3 04 2006年

    魏院士新寄来的答复要比前面的答复好得多,对我提出的问题基本上都做出
了回应。答复的全文附后,先把后面的几条提上来评论一下,再评论关键的一条。
最后的这一条我认为这是魏院士答复中的一个重大漏洞,即使是外行也不难看出
魏院士难以自圆其说。

【关于“在可比较的时间内(接种后9~24 d)”的说法,在医学上,给人或者动
物注射疫苗,常常也叫“接种”,在本文中,这里提到的“接种”是指给小鼠注
射疫苗,也即治疗的意思,而不是接种肿瘤细胞。的确本文在这一点上语言上没
有表达清楚,同意您的意见,接种这里应该改为治疗。】

    的确,给人或者动物注射疫苗常常也叫“接种”,但是在魏院士的这篇论文
中的其他地方,提到“接种”都指肿瘤接种,比如图1的说明就也有“在可比较
时间内(接种后12~30 d)”的说法,那里的“接种”明显指肿瘤接种。但既然魏
院士对这一点已承认不妥、应该改正,我们也没有必要再纠缠。

【至于您提到的其他一些问题,如:“对照组小鼠肿瘤迅速长大,第24 天时平均
肿瘤体积> 500 mm^3 ;实验组肿瘤缓慢生长, 第50天时平均肿瘤体积< 500 mm^3
(图2) , 50 %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这里解释一下,本文中50%的意思是
指有50%小鼠的肿瘤体积小于500立方毫米,视为肿瘤生长抑制。当然,也存在
着在语言表达欠准确的问题。】

    从图上看,实验组的肿瘤体积都小于500 mm^3,也就是说该图只体现了实验
组(10只小鼠)中肿瘤受抑制的那5只小鼠的数据,另5只小鼠的数据被排除了。
只在图中体现阳性结果,去掉阴性结果,这算不算修饰数据?而且,“第50天时
平均肿瘤体积< 500 mm^3”,这指的是实验组的全部小鼠,还是仅指实验组中肿
瘤受抑制的那一半小鼠?如果指的是后者,那么这句话就应该挪到“50 %小鼠肿
瘤生长受到抑制”的后面。如果指的是前者,我实在看不出是怎么算出来的。

【肿瘤的大小在国际专业杂志上可以表示为直径,也可以表示为体积,至于怎样
具体测量肿瘤直径,我列了一些参考文献,对其方法有很详细的描述,供大家参
考(Cancer Research 59, 5202-5208 (1999); Cancer Research 61,
1948-1956 (2001); Cancer Research 60, 1326-1331, (2000);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6, 701-708( 2000))。】

    对他是如何测量和处理肿瘤直径的数据的问题,我不知道为何魏院士吞吞吐
吐不愿直接回答(本来一句话就可说明),却要我自己去看参考文献。我看了魏
院士列出的这四篇文献,前面两篇说是测量了肿瘤的垂直直径,没有说怎么处理
数据,后面两篇说是测量了3处正交直径,然后取平均值。魏院士的意思是他也
是这么处理数据的?我问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这篇Nature Medicine
文的图2肿瘤生长曲线与魏院士后面的另两篇论文(PNAS和Gene Therapy)中的
相同肿瘤的生长曲线做个比较。后两篇论文中魏院士改用了体积来表示肿瘤的大
小,曲线相似,甚至不同肿瘤的生长曲线都相似。Nature Medicine的这篇论文
用的是直径表示肿瘤大小的。把直径换算成体积后(没有原始数据,当然只能是
估算),会发现在Nature Medicine这篇论文中,对照组的肿瘤生长速度要比后
两篇论文快上大约一倍,而实验材料、条件是一模一样的。不同的肿瘤在同一篇
论文中出现了相似的生长曲线,而相同的肿瘤在相同的条件下在不同的论文中却
出现了差异很大的生长曲线,我觉得这是很奇怪的。如果是按2000年2月提出的
RECIST标准取长径,还可以解释为何算出的体积偏大,但是按魏院士的说法,又
不是。不知魏院士能否提供Nature Medicine的原始数据让我们比较准确地换算
一下?

    好了,现在来看那个关键的问题了。

【关于您提到的中华肿瘤杂志的图2中“在治疗后该图的实验组从第2个点(第3
天?)开始就与对照组出现预期的差异”。这一现象,实际上在我们的论文投稿
之前,我核对学生的原始数据时就已经发现这一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真正机理
还不清楚。由于中华肿瘤杂志论文中,我们使用的免疫治疗方案与我们其他论文
的方案是不一样的,请参考我们在中华肿瘤杂志一文的方法学中所述的内容,用
了完全福氏佐剂为佐剂。治疗组是佐剂+异种抗原,故对照组是只有佐剂或只有
异种抗原或生理盐水治疗组等。您知道,完全福氏佐剂含有结核杆菌,已知结核
杆菌或佐剂有增强或调节抗肿瘤免疫反应,并抑制肿瘤的生长(Ravindranath,
MH., Int J Cancer. 1998; 75:117-24; Turcotte,R.,Rev Can Biol. 1977;
36 :253-63; Yoo, YC., Arch Pharm Res. 2002; 25: 522-7; Nadler, R.,
Clin Exp Immunol. 2003: 131: 206-16)。这样我们的治疗组含有两种异种成
分,即异种细胞抗原与结核杆菌(也是一种异种成分),这样两种异种成分在注
射给小鼠后,可能在特异免疫反应出现之前,也激活了一定程度的非特异免疫反
应,产生了抗肿瘤效应。有报道异种成分进入体内可以激活强烈的非特异免疫如
巨噬细胞、gamma/delta T细胞,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见Yi, S.,
et al.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03; 170: 2750-2758;  Rossini, A.,
et al. Physiological Reviews, 1999; 79: 99-129; Fox, A., et al.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01; 166: 2133-2140 等)。因此,本文中出现的这
一现象(“在治疗后该图的实验组从第2个点(第3天?)开始就与对照组出现预
期的差异”),在特异免疫出现之前是否这些非特异免疫也产生了较早期抗肿瘤
免疫反应,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简单地说,魏院士认为治疗组(实验组)的曲线之所以一开始就与对照组出
现预期的差异(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主要是由于在实验中注射了佐剂,该佐
剂含有结核杆菌,已知结核杆菌能抑制肿瘤的生长。这个解释非常的奇怪。为什
么呢?因为在这个实验中,论文写明了对照组只有一个,而不是魏院士在答复中
说的三个(“对照组是只有佐剂或只有异种抗原或生理盐水治疗组”),看来魏
院士本人对自己的论文也不熟悉,而这个对照组同样是注射了佐剂的,论文中写
得清清楚楚:“对照组除细胞抗原悬液改为生理盐水外,其余同实验组。”那么,
为什么佐剂在治疗组中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在对照组中就不能呢?请问魏院士
这该如何解释?是不是又是印刷错误呢?

    这个答复其实是魏院士在2003年答复司教授的疑问时,已经用到的,当时他
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关于在其论文中为何对照组的肿瘤生长速度显得比较缓慢
的问题。

【⑨关于肿瘤生长速度。本研究的肿瘤体积比司老师提到的本杂志2002年,第9
期所载的张波等的论文中的肿瘤体积相对要小。有几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我们接
种的细胞数量为每只鼠5×10^4而张的论文中为每只鼠1×10^6个细胞用于抗肿瘤
血管生成治疗。我们用的细胞数量为张的二十分之一。其二,我们的治疗组是佐
剂+异种抗原,故对照组是只有佐剂。本文中使用的完全福氏佐剂含有结核杆菌。
已知结核杆菌或佐剂有增强或调节抗肿瘤免疫反应,并抑制肿瘤的生长
(Ravindranath, MH., Int J Cancer. 1998; 75:117-24; Turcotte,R.,Rev
Can Biol. 1977; 36 :253-63; Yoo, YC., Arch Pharm Res. 2002; 25: 522-7;
Nadler, R., Clin Exp Immunol. 2003: 131: 206-16)。这几方面的原因可能
是本文对照组的肿瘤体积较小的原因。实际上,类似本文肿瘤大小也见其他学者
的报道 (Xiang, R., et al. PNAS, 2000; 97: 5492-5497)。】

    在这个答复中,魏院士是用佐剂来解释对照组的肿瘤为何生长得比别人的缓
慢的,现在又反过来用佐剂来解释为何治疗组的肿瘤生长得比对照组的缓慢,这
真是个万能的佐剂!

附:
魏于全再答方舟子先生

方舟子先生:

今送来一文,对4月1日“方舟子《答魏于全院士答复》”中提到的有关问题进一
步说明,请您全文载在您的新语丝网上。关于中华肿瘤杂志的图2的问题,我在3
月31日给您的答复中,已经对肿瘤生长曲线的起始点作了说明,图2曲线是真实
的。现就其他几个问题补充回答如下:

关于您提到的中华肿瘤杂志的图2中“在治疗后该图的实验组从第2个点(第3
天?)开始就与对照组出现预期的差异”。这一现象,实际上在我们的论文投稿
之前,我核对学生的原始数据时就已经发现这一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真正机理
还不清楚。由于中华肿瘤杂志论文中,我们使用的免疫治疗方案与我们其他论文
的方案是不一样的,请参考我们在中华肿瘤杂志一文的方法学中所述的内容,用
了完全福氏佐剂为佐剂。治疗组是佐剂+异种抗原,故对照组是只有佐剂或只有
异种抗原或生理盐水治疗组等。您知道,完全福氏佐剂含有结核杆菌,已知结核
杆菌或佐剂有增强或调节抗肿瘤免疫反应,并抑制肿瘤的生长(Ravindranath,
MH., Int J Cancer. 1998; 75:117-24; Turcotte,R.,Rev Can Biol. 1977;
36 :253-63; Yoo, YC., Arch Pharm Res. 2002; 25: 522-7; Nadler, R.,
Clin Exp Immunol. 2003: 131: 206-16)。这样我们的治疗组含有两种异种成
分,即异种细胞抗原与结核杆菌(也是一种异种成分),这样两种异种成分在注
射给小鼠后,可能在特异免疫反应出现之前,也激活了一定程度的非特异免疫反
应,产生了抗肿瘤效应。有报道异种成分进入体内可以激活强烈的非特异免疫如
巨噬细胞、gamma/delta T细胞,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见Yi, S.,
et al.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03; 170: 2750-2758;  Rossini, A.,
et al. Physiological Reviews, 1999; 79: 99-129; Fox, A., et al.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01; 166: 2133-2140 等)。因此,本文中出现的这
一现象(“在治疗后该图的实验组从第2个点(第3天?)开始就与对照组出现预
期的差异”),在特异免疫出现之前是否这些非特异免疫也产生了较早期抗肿瘤
免疫反应,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于“在可比较的时间内(接种后9~24 d)”的说法,在医学上,给人或者动物
注射疫苗,常常也叫“接种”,在本文中,这里提到的“接种”是指给小鼠注射
疫苗,也即治疗的意思,而不是接种肿瘤细胞。的确本文在这一点上语言上没有
表达清楚,同意您的意见,接种这里应该改为治疗。

至于您提到的其他一些问题,如:“对照组小鼠肿瘤迅速长大,第24 天时平均肿
瘤体积> 500 mm^3 ;实验组肿瘤缓慢生长, 第50天时平均肿瘤体积< 500 mm^3
(图2) , 50 %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这里解释一下,本文中50%的意思是
指有50%小鼠的肿瘤体积小于500立方毫米,视为肿瘤生长抑制。当然,也存在
着在语言表达欠准确的问题。

肿瘤的大小在国际专业杂志上可以表示为直径,也可以表示为体积,至于怎样具
体测量肿瘤直径,我列了一些参考文献,对其方法有很详细的描述,供大家参考
(Cancer Research 59, 5202-5208 (1999); Cancer Research 61, 1948-1956
(2001); Cancer Research 60, 1326-1331, (2000);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6, 701-708( 2000))。

今天早上,看了司履生先生答我的一文中,关于肿瘤直径和体积的关系,司履生
先生仍然没有搞清楚直径和体积的关系,约10立方毫米的肿瘤,其直径应约为
2.7毫米,而不是司先生说的“1毫米多,不到2毫米”。

魏于全
2006-4-3

(XYS200604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就清华造假教授刘辉事件接受《广州日报》的专访

3 04 2006年

学术打假专家方舟子掀落清华造假教授刘辉

2006年04月02日广州日报

  新闻提示

  去年11月23日,著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在“新语丝”网站中首次披露,原清
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刘辉学术造假。近日,清华大学方面证实已撤销刘
辉教授头衔,解除与刘辉的聘任合同。方舟子凭借“刘辉事件”,再次掀起学术
打假狂澜。前日,本报记者就此事专访了方舟子。

  策划:窦丰昌

  文、图:本报驻京记者谢绮珊 实习生柳建云

  近日,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证实,经过清华大学医学
院3个多月的调查核实,3月10日,决定撤销刘辉清华大学教授头衔,解除与刘辉
的聘任合同。本报记者多方联系刘辉未果,据了解,他目前已搬离清华,并远赴
美国,其清华的邮箱也已被注销。

  刘辉偷到方舟子同学头上

  记者:您是怎么打假打到刘辉头上的?

  方:去年11月份网友向我举报,说刘辉论文有水分,还指出有一篇刘辉论文
发表的时间早于杂志创刊的时间。

  记者:您就相信他了?

  方:我主持的新语丝网站近几年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学术打假网站,每天都
会收到举报信息。为了过滤这些举报,我定了两个标准,一个是举报者以实名表
明身份;另一个是重点关注名牌大学,“学术腐败”从重点大学打起。举报刘辉
就符合第二个标准,我很好奇,就自己去查了一下。

  记者:结果令您吃惊?

  方:对。我一看他的简历,就肯定其中有假。按他的简历来说,他在日本获
得博士学位,在美国医学院曾当副教授,这在我看来是不太可能的,在美国当副
教授一般要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受训才可能。

  记者:由此嗅到造假的味道?

  方:再往下看他列出的论文,其中一篇署名“LiuH”、发表在国际刊物的论
文引起我的注意。他的专业是外科手术,但这篇论文是关于艾滋病病理的,完全
不搭界。这篇论文根本不是他写的。凑巧的是,真正的作者刘宏还是我的大学同
学。

  远不只是冒用论文的问题

  记者:刘辉估计也不知道刘宏是谁。

  方:除了这篇论文,其他论文也有问题,他的博士学位也有假,他自称在日
本东京庆应大学获得医学博士,但实际上他是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的论文博士。

  记者:论文博士和博士有什么区别?

  方:日本的博士学位分好几种,课程博士是比较正规的,论文博士类似国内
在博士。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是比较差的大学,而庆应大学医学部在日本非常
有名。

  记者:进一步追查,是不是发现更多?

  方:他还说他得了几个奖,1995年得过“美国科学院杰出科学家证书”,这
是子虚乌有的。还有“1991年获日本外科学会青年外科医师成就奖”,日本网友
查到日本外科学会并没这个奖项。还有他说他于1998年至2004年在美国纽约大学
医学院担任外科副教授、外科研究中心主任,但纽约大学已证实他从没在该校工
作过。

  惩治刘辉是给清华长脸的事

  记者:刘辉申请教授用的就是这份简历?

  方:不清楚,但清华大学证实,他当时也提供了同样虚假的信息。包含这么
多虚假内容的简历,大学当时为何没有查?

  记者:您觉得清华在这件事上不够主动?

  方:是的,因为清华在作出决定之前一直没有公开,直到3月10日校方才在
内部发布通知,我是23日从私人途径见到通知才把它公布的。清华现在都不愿再
谈这件事,似乎这是让他们丢脸的。其实正面处理这样的学术腐败,应该是为清
华长脸的。据说,当时清华处理刘辉事件并不是很果断,最后是在清华教师的强
烈抗议下才处理的。

  记者:也有观点说,刘辉还是有才华的,校方动作过大。

  方:这是两码事,再有才能的人,违了法一样得受到法律的追究。

  记者:韩国惊动世界的克隆造假事件,首尔大学选择主动揭露。您是否更为
认可?

  方:其实谁来揭露都可以,关键是校方的处理态度,但在中国,校方往往不
太愿意主动揭露。到目前我所经手的学术造假案件就有500多起,校方因此去调
查的仅10多起。最后往往是归罪到学生头上,把学生开除。这次清华的处理算是
开了首例,处理也较严肃,结果还比较令人满意,我也很意外。

  记者:刘辉曾将“造假事件”辩解为图书馆索引出错造成的,您的看法呢?

  方:这纯粹是狡辩,涉及自己重要的论文,不可能自己都不清楚,而且也不
只是一篇论文的问题。

  学术腐败经常是有组织的

  记者:您怎么看待国内学术腐败的特点?

  方:在中国发生的学术腐败经常是有组织的行为,比如“包装院士”,某个
学校要把某个院士候选人推出去,觉得他的成果还不够,就要求其他的人把成果
都安到他的头上,把他包装一下。这种事情往往是由校领导来做的,是有组织的。

  记者:有人说,类似“刘辉事件”的频发是制度的缺陷,您是否认同?

  方:虽然造成学术腐败跟制度有一定关系,但个人更应该反省、约束自己。

  记者:是否地位越高的,造假胆越大?

  方:是的,而且也更难以被撼动,假如刘辉安稳升职,过几年才被发现造假,
可能就比较难被撤职。

  将学术腐败降到可承受范围

  记者:中国什么时候能杜绝学术造假?

  方:杜绝是很难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遏制到可承受的最低范围内。要减低学
术腐败的发生率,当务之急是改变官本位的科教体系,因为很多学术腐败都跟其
他领域的腐败挂钩,而在学术评价上,不应光看个人发表论文数,这也是剽窃盛
行的一个原因。

(XYS200604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就南京大学教授潘知常剽窃事件答记者问

3 04 2006年

  方舟子按:就潘知常剽窃事件,我曾在3月初接受过两家媒体的记者采访,
未见登出。以下是部分问答。

  问:张远山的信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寄给你的?你为什么决定发表?进行
了怎么样的核实?

  答:是用电子邮件寄过来的。对张远山的来稿,我向来都发表。他的那篇文
章只是说潘知常选中的5本书和他“所见略同”,并没有具体地指控他潘知常剽
窃,不属于揭露文章,而且他在文中已说得很详细,我没有必要再做什么进一步
的核实。

  问:在刊登了张远山的《略同》一文之后,潘知常向新语丝寄出了反驳文章,
您是处于什么原因没有刊登?包括之后您在新语丝上只刊登了反潘的文章,会不
会有不公正之嫌?

  答:我们的网站就像所有的媒体,有自己的发稿标准,并不是什么来稿都登
的,对那些无理取闹、弄虚作假、造谣炒作、威胁恫吓的文章我们不会登。对于
被我们批评到的人,我们会给他辩解的机会,但是如果被批评者是匿名假装中立
为自己辩护,或者是威胁要对我们采取法律行动,那么我们就只好请他到别的地
方要“话语权”去了。张远山一开始并没有明确批评潘知常剽窃,本来就不是非
给潘知常一个辩解他没有剽窃的机会不可。在张远山的文章登出后第二天,我收
到的替潘知常辩护的文章是以潘知常的学生的语气写的,其中涉及到的一些证据
(例如潘知常演讲的时间)无法确认是不是真的,而辩护者又是匿名,不符合我
们发表的标准。此人此后几天又寄了几次。2月15日,我第一次收到以潘知常名
义寄来的文章,文前有一封信称:“我的回复文章已经发过去几次,你们为什么
不登?张的文章已经构成对于我的名誉的损害,你们作为刊登他的文章的网站。
事先没有对他的文章进行严格的审查,也已经构成了对于我的名誉的损害。你们
如果再包庇他,并且拒发我的答复文章,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由此可知前面
我收到的那些以潘知常的学生的名义写的文章,其实是潘知常捉刀的,我就觉得
此人品质有问题,不值得信赖。而且他对我们进行法律威胁,不符合我们的发稿
标准。此后他一天给我寄一封威胁恐吓信,语气一次比一次激烈,我更不可能给
他登,让他以为他的威胁恫吓真的有效了。至于以后刊登了一系列揭露、批评潘
知常的文章,一则是因为我只收到这类的文章,没有收到有替他辩护的,连潘知
常本人也未再来投过稿,二则我也不知道对他的这种行为,别人如何能有理有据
地为他辩护。我们不会为了假装公正而故意去刊登胡搅蛮缠的文章。

  问:你觉得文科领域的打假跟理科的有什么不同?(没有实验数据之类的,
好像不好认定哦),你认为潘是剽窃吗?你怎么确定呢?

  答:仅就潘与张的“所见略同”这一件事而言,的确不好认定就是剽窃,因
为证据还不充分。但是随后潘知常又被揭露出以前多次剽窃多人的著作,那些指
控的证据非常充分,属于剽窃是毫无疑问的。在文科领域要认定剽窃其实是非常
容易认定的,就是看文字的雷同是否到了不可能属于巧合的程度。潘知常的那些
文章,许多段落就是未加注明地照搬别人的文字,略加改动而已,根据常识就可
以判断属于剽窃,而不可能是独立创作的。

  问:六名博士生的信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发给你的?你能确定他们是南大
的博士吗?(有人怀疑只是潘的对手在造势)

  答:是用电子邮件寄来的。我没有去核实他们是否就是南大的博士,一则核
实起来不太方便,二则我对来稿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如果是属于揭发造假的、
涉及到新的事实的,那么我要求实名举报(可以化名发表),会去核实揭发人的
身份;如果是属于不涉及新的事实的评论文章,那么我不要求作者必须实名,甚
至匿名也可以。这封信未涉及新的事实,只是对已公布的事实做了评论,所以我
没有必要去确定作者的身份。从信的内容看,我相信就是南大的博士生写的。说
潘的对手在造势,这和潘把新语丝上面揭露他的文章都说成是我写的一样可笑。
信的作者只是要求南大校方对这个事件给个说法,甚至还请求媒体不要炒作,这
是很中立的立场。难道只有潘的对手才会希望南大校方做调查吗?

  问:这些博士生为什么不署名?他们跟你讲过原因吗?

  答:信的后面原来有署名,我登出时删了,因为我不想让他们因此惹上不必
要的麻烦。即使是向校方提出正当的要求、呼吁,也有可能被秋后算帐。

  问:你觉得公开潘的“恐吓信”是不是侵犯了他的通讯自由?

  答:绝对不是。通信自由指的是公民在通信活动中涉及的所有内容都是其个
人秘密,未经收件人(注意,是“收件人”而不是发件人)同意,任何组织和个
人都不能私自拆阅或者偷看,他人也不能强迫通信人公开通信内容。这都是针对
发信人和收信人之外的第三者所做的规定,没有哪一条法律是禁止收信人公布通
信内容的。收信人如果不经发信人允许而公布私信的内容,最多只能说收信人没
有对得起发信人的信任,不尊重发信人。但是对那些发信威胁、恫吓、谩骂的发
信人,并不值得收信人的“尊重”。

  问:南大校方有没有与你进行过交涉?你有没有问过南大的意见?

  答:没有。以前我们已经几次对南大的学术丑闻曝光,南大校方或者充耳不
闻,或者袒护造假者(如朱涵事件),我不觉得有去和他们打交道的必要。我只
愿意公开地建议南大校方为了南大的声誉,开除一贯剽窃的教授。

  问:您现在怎么评价潘知常?以及这场争论?

  答:从一个并不算很严重的“所见略同”而能引出一个有极为严重的剽窃行
为的教授的曝光,我对此感到有些意外。潘知常事件是到目前为止我遇到的性质
最为恶劣的剽窃案。潘知常剽窃不是个别的、一时的行为,而是长期的、反复的
行为。从已被揭露出来的情况看,可以说他的学术成果相当大一部分(如果不是
全部的话)是建立在剽窃别人的观点乃至文字的基础上的,他的学术地位是靠剽
窃而得的。我后来才知道这并不是潘知常首次被发现剽窃,其实几年前潘知常就
已经被发现存在严重的剽窃行为,但是却并没有对他做任何处罚,反而让他成了
博导,难怪潘知常不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更恶劣的是,他还利用在新闻学
院当教师之便,号称全国媒介有许多学生充当“打手”可保护其剽窃行为,而且
现在也的确在利用南京本地的报纸为他文过饰非、攻击批评者。我建议南京大学
开除这样的剽窃教授。如果这么恶劣的剽窃教授都能继续当教授,那么其他有剽
窃行为的教授就更无法追究了。

(XYS200604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答魏于全院士的答复

1 04 2006年

  我在《为什么我认为魏于全院士的论文有假》一文中,针对魏于全院士在
《中华肿瘤杂志》论文中的一张图提了三个问题。现收到魏院士的来信,回答了
其中的一个问题:

  【您认为图2是编造的,是因为您用了带有排版或印刷错误的肿瘤体积计算
公式,用您计算出的错误结果来解释我们的图2,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专业人士
不会用这个带有排版或印刷错误的公式来计算肿瘤体积,他们可以判断图2的真
实性,如您用正确的公式计算,也同样可以得出与我们相同的结果。具体解释如
下:
  图2就像我在2003年回答司先生的第4个问题中提到的,确为疫苗治疗后肿瘤
生长曲线,时间是指治疗后的时间,图2标题已经注明了这一点。是因为您用了
带有排版或印刷错误的肿瘤体积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故得出直径3毫米时其肿
瘤体积为50立方毫米的错误结论。而我们在图2的结果是用正确的国际上通用的
公式来计算的(肿瘤体积(立方毫米)=1/2×a×b×b, 详见Cancer Research
63:7232-7240,2003等)。约3毫米直径的肿瘤其体积约为13立方毫米。我们在
中华肿瘤杂志论文中的方法中提到的是肿瘤直径约3毫米开始治疗,图2中显示的
起点的肿瘤体积约为9立方毫米,其平均直径约为2.7毫米(专业内的人都知道,
实际上如此小的肿瘤很难精确测定其大小,并且也没有必要对如此小的肿瘤进行
高精度测量,肿瘤在3毫米直径与2.7毫米直径是难以作出统计学上的差异)。所
以我们作出的曲线是正确的,而不是如您所说“起点的肿瘤体积为0 或接近0”,
您可以用excel软件输入前面我们提及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使用类似的坐标体系
及标记符号,也会得到同样的图示效果,所以不存在您说的图2为编造的问题。】

  这似乎是在讥讽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士”,不知道计算肿瘤的正确公式。不
过我早就知道计算肿瘤体积的正确公式(其实是通用的近似公式),即使不知道,
司履生教授也已在公开信中指出了魏院士论文中的计算公式是错误的,并给出了
正确的公式。但是魏院士在答复司教授的质疑时,并没有说那是个“排版或印刷
错误”,我也很难想像在2001年中国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的论文还是让别人打字、
排版而不是由自己提供电子版本,而且排版完了还没有让作者校对清样,以至会
有“排版或印刷错误”。所以我当然以为魏院士论文中的数据是用文中所写的错
误公式处理的,并在文中特地强调是“按文中的计算公式”。现在魏院士用“排
版或印刷错误”回答了“起点”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回答另外的两个问题:

  正文部分对该图的说明中有“在可比较的时间内(接种后9~24 d)”的说法,
那么这个“接种”是不是也是个“印刷错误”,应该改为“治疗”?

  该图的实验组从第2个点(第3天?)开始就与对照组出现预期的差异,第3个
点(第6天?)的差异进一步扩大,这是否说明疫苗治疗是立杆见影的,而不需要
连魏院士也承认的“初次免疫反应约需一周”?或者,对实验组小鼠接种的肿瘤
数量本来就少于对照组?或者,这也是个“印刷错误”?在魏院士的其他论文中,
在这一点就处理得比较好,在治疗后的几天内,实验组的肿瘤大小和对照组都没
有区别。

  但是魏院士没有回答这两个问题,却提醒我不要把Nature Medicine中的图2
和《中华肿瘤杂志》的图2“混为一起”,而这本是我在文中提醒他的啊,他为
什么反过来要提醒我?

  魏院士论文中的问题当然远不止我已提出的这三点。即使是《中华肿瘤杂志》
论文的这张图,也还有别的疑问。论文正文对这张图有如下说明:“对照组小鼠
肿瘤迅速长大,第24 天时平均肿瘤体积> 500 mm^3 ;实验组肿瘤缓慢生长,第50
天时平均肿瘤体积< 500 mm^3 (图2) , 50 %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抑制。”那么,
另50%小鼠肿瘤生长未受到抑制的数据是否体现在这张图上?在这张图上,第50
天对应点的误差棒的最大变量为500mm^3,这是属于受到抑制的还是未受到抑制
的?既然这时候已经没有对照组可做对比(24天时对照组已全部被处死),如何
判断有没有受到抑制?

  对Nature Medicine中的图2,我也有个问题。在这张图中,魏院士采用肿瘤
直径来表示肿瘤的大小。如司教授在公开信中说的:“在魏文中,肿瘤的大小均
用直径表示。我不知道作者是如何测量肿瘤的。因为当肿瘤细胞接种至小鼠皮下
后,长出的肿瘤决不会是球形的,只能是扁圆形的和不规则形的,所以一般都测
量两个径线,使用前述的公式进行计算,难道魏院士所用的瘤细胞株或小鼠就是
和普通的大不一样,所接种的肿瘤都会长出球形。”魏院士曾经答复说,用肿瘤
直径表示肿瘤大小是可以的,别人也这么做,并举了别人的两篇论文为例。但是
魏院士并没有正面答复他是如何测量的问题。在我读过的魏院士以后的论文中,
他也不再用肿瘤直径来表示肿瘤大小,而全都改用肿瘤体积来表示了。我的问题
就是,魏院士在这篇论文中,究竟是如何测量肿瘤的?肿瘤的形状不是球形,直
径有长有短,魏院士采用的究竟是长径还是短径?可千万别是对对照组用长径,
对实验组就用短径。

  魏院士在答复中向我提了三点建议:

  【通过这个事件,我建议方先生在处理很专业的问题时,第一,多听听专业
内的专家的意见;第二,在没有与当事人核实有关细节之前,不要急于在网上公
布“某人论文有假,某某编造了数据”等结论性语言,这样不利于真正的学术探
讨和学术打假。在处理与我有关的这个事件中,包括司先生及有些读者没有仔细
阅读我的论文和我的2003年答司先生的信,就急于在网上发布了不少错误的评论,
例如,把我对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回答的信件内容当成我对Nature medicine 编
辑部的回答,造成了不少的误解。我一人应付不了那么多各种网上的评述,明知
道许多评述是一种误解,加上我打字也很慢,不可能一一答复来澄清事实,并且
对我日常工作是很大的干扰。第三,我仍然认为科学家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也是解
决学术争论及对一些科学问题认识上的误解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大家也可以理
解,为什么我愿与司先生面对面的交流。如司先生愿意,我愿再次去西安,进行
当面交流,澄清学术上的误解,推动相关专业领域内的科学进步。】

  这还是在暗示我不够专业。有的人的学术成果一受到质疑,就以“专业”搪
塞,这也是常有的事。不过这一招并不能用于这一事件。魏院士的论文用到了生
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这些方面,我还是算得上专业的,在其中某些方面,
比如在免疫印迹的制作技术方面,我可能比魏院士还要“专业”。即使我一闲散
人员不够专业,司教授总够专业了吧?虽然现在魏院士的一批支持者持续不断地
在网上谩骂司教授如何如何不学无术,也是无济于事的。在新语丝网站上从理论
和技术方面质疑魏院士论文的网友,哪一位不是生物医学的专业人士?我登出的
还只是我收到的来稿、来信的一部分,还有不少专业人士这几天读了魏院士的论
文之后也都来向我反映其中的确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甚至在魏院士的论文刚发表
时,就已读过并认定有问题了。在这里我翻译一封我才收到的英文来信:

  “做为一名在肿瘤免疫学领域已树立了学术地位的研究者,我有充分的资格
来评价魏于全博士的某些工作。我清楚地记得,在魏博士的《自然·医学》论文
刚刚发表的时候,我的许多同事就已在一次论文讨论会(journal club)中对这
篇论文做了坦率的讨论,并得出结论说,它的数据是不可信的,没有人会认真对
待它。进一步引起我的注意并更加怀疑他的品质的是他发表在《基因疗法》上的
另一篇论文(A gene therapy for cancer based on the angiogenesis
inhibitor, vasostatin”,Gene Therapy 2002 9, 1207 1213.)。当时我本人
正在从事类似的项目……(按:略去可能泄露身份的部分)在看了这篇论文之后,
我的同事和我立即得出结论说,它的数据好得不像是真的。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他
的数据是伪造的,无法被重复出来的。(以下还有对该论文的具体评述,略)”

  当然,再专业的人士也有可能出错,也会有自己的无知之处,没有关系,辩
论就是了,科学的问题,总是越辩越清楚的。魏院士还建议“与当事人核实有关
细节”,但是,一则我看不出有这么做的必要,我做事情更愿意都公开地摆出来,
二则司教授不是已经和“当事人”多次接触过了吗,结果又如何呢?魏院士所举
的那条“错误的评论”(“把我对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回答的信件内容当成我对
Nature medicine 编辑部的回答,造成了不少的误解。”)恰恰是与我们没有任
何关系的,而是一个臭名昭著的网人“白字秀才”写的,从未在新语丝上登过。
所以,魏院士以“白字秀才”的所为来批评我们,向我提建议,是很不恰当的。

    诚然,魏院士不可能答复网上的所有质疑,但是对那些比较严肃、专业的质
疑,还是至少应该综合起来给个答复的。但是,魏院士对新语丝上这些比较严肃、
专业的质疑基本上不放在眼里,从未给个答复(除了答复过司教授和我),为何
却独独对“白字秀才”的弱智质疑情有独钟,两次给了答复?魏院士抱怨没有时
间答复这些网上质疑,却愿意再去和司教授见面交流,难道那不更花时间?现在
早就不是魏院士和司教授两个人之间的事了,即使他能说服了司教授改变观点,
也不能堵住众人的嘴。

  魏院士倾向于靠面对面的交流解决争端,我认为是比较奇怪。当面的交流固
然有时候会有助于同行之间的相互了解(所以还要开学术会议),但是科学方面
的争论历来都是靠打笔墨官司来解决的。公开发表的论文就应该承受公开的质疑。
靠面对面的交流,一则成本太高(如果世界各国都有人对魏院士的工作有异议,
他还得满世界跑不成?),二则口语的表达不如文字的表述严密,三则当面许多
比较严厉的批评可能就不好意思提出来,特别是对中国人更是如此,四则两个人
私下交流时发生的事,外人是难以知道真相的。所以,如果有人要来跟我面对面
交流解决争端,我是从来退避三舍的,万一没谈拢,我可不愿意有人说他跑来请
我不要批评他,是好心好意怕我本人出丑,或者暗示说我曾当面向他勒索一百万
元。

  附:
  魏于全对方舟子《为什么我认为魏于全院士的论文有假》一文的答复

  方舟子先生:

  首先声明,中华肿瘤杂志文章中的图2肿瘤生长曲线是正确的,不存在您说
的“造假”问题。您认为图2是编造的,是因为您用了带有排版或印刷错误的肿
瘤体积计算公式,用您计算出的错误结果来解释我们的图2,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专业人士不会用这个带有排版或印刷错误的公式来计算肿瘤体积,他们可以判断
图2的真实性,如您用正确的公式计算,也同样可以得出与我们相同的结果。具
体解释如下:

  图2就像我在2003年回答司先生的第4个问题中提到的,确为疫苗治疗后肿瘤
生长曲线,时间是指治疗后的时间,图2标题已经注明了这一点。是因为您用了
带有排版或印刷错误的肿瘤体积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故得出直径3毫米时其肿
瘤体积为50立方毫米的错误结论。而我们在图2的结果是用正确的国际上通用的
公式来计算的(肿瘤体积(立方毫米)=1/2×a×b×b, 详见Cancer Research
63:7232-7240,2003等)。约3毫米直径的肿瘤其体积约为13立方毫米。我们在
中华肿瘤杂志论文中的方法中提到的是肿瘤直径约3毫米开始治疗,图2中显示的
起点的肿瘤体积约为9立方毫米,其平均直径约为2.7毫米(专业内的人都知道,
实际上如此小的肿瘤很难精确测定其大小,并且也没有必要对如此小的肿瘤进行
高精度测量,肿瘤在3毫米直径与2.7毫米直径是难以作出统计学上的差异)。所
以我们作出的曲线是正确的,而不是如您所说“起点的肿瘤体积为0 或接近0”,
您可以用excel软件输入前面我们提及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使用类似的坐标体系
及标记符号,也会得到同样的图示效果,所以不存在您说的图2为编造的问题。

  另外nature medicine中的图2,与中华肿瘤杂志的图2时间的表述是不一样
的,nature medicine中的图2时间是指接种肿瘤后的天数(Days after tumor
injection),这个图示中间已经清楚地说明了。请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起。

  通过这个事件,我建议方先生在处理很专业的问题时,第一,多听听专业内
的专家的意见;第二,在没有与当事人核实有关细节之前,不要急于在网上公布
“某人论文有假,某某编造了数据”等结论性语言,这样不利于真正的学术探讨
和学术打假。在处理与我有关的这个事件中,包括司先生及有些读者没有仔细阅
读我的论文和我的2003年答司先生的信,就急于在网上发布了不少错误的评论,
例如,把我对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回答的信件内容当成我对Nature medicine 编
辑部的回答,造成了不少的误解。我一人应付不了那么多各种网上的评述,明知
道许多评述是一种误解,加上我打字也很慢,不可能一一答复来澄清事实,并且
对我日常工作是很大的干扰。第三,我仍然认为科学家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也是解
决学术争论及对一些科学问题认识上的误解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大家也可以理
解,为什么我愿与司先生面对面的交流。如司先生愿意,我愿再次去西安,进行
当面交流,澄清学术上的误解,推动相关专业领域内的科学进步。

  至于方先生来信中说到 “这两封信所回答的问题与司教授的公开信所提出
的问题并不等同”。广大读者可以知道,我2003年的两封信已经圆满回答了司教
授的2003年的提问,司先生2003年信件中的内容,实际上也是这次公开信的最主
要内容。至于此次公开信中提出的一些新问题,我仔细看了一下,还是由于司先
生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有很多误解,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司先生没有仔细阅读我
们的论文及当前国际上相关研究的进展,另一部分原因是对我们的实验过程和细
节还是不太了解造成的。如有必要,我愿意继续与司先生面对面继续交流,消除
他的误解。

  至于您提到的2003年司先生发送给中华肿瘤编辑部的质疑信件,编辑部转给
我一份原件的复印件,但能不能给您或者发表在网上,则需要司先生和杂志编辑
部的同意。

  魏于全

  2006年3月31日

(XYS2006040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