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窃示众】孙学友《“美国排毒基”美国找不着》

15 04 2006年

【方舟子按:这是剽窃中央电视台“生活315”的节目文字稿,拿来当成自己的
调查,许多文字都是照抄。记者窜改了做实验的化学教师的名字,总算没有把
我的名字也改掉。】

“美国排毒基”美国找不着 玩化学游戏坑老年人

记者 孙学友
时代商报2006-4-14 

  ■阅读提示

  “慢性病为何久治不愈?慢性病为何越治越多?是谁剥夺了我们50年的寿
命?”“排除药毒,快速康复慢性病,减少并发症,排毒基——国际第一个排毒
专家”。这是某厂家在介绍他们的“排毒基——强离子排毒仪”时,写在产品说
明书上和宣传单上的开首语,记者觉得这仪器太不可信,便亲自进行了多次试验
和调查,但此时沈阳的众多老人已购买了这种所谓的排毒仪,当记者几天前最终
确定此治疗仪纯是夸大宣传时,厂家的销售人员却神秘地失踪了,沈阳众多购买
此仪器的老人无奈地面对退货无门的局面。

  现场  排队才能得到顺序号

  沈阳市和平区的王老太是通过邻居介绍去“排毒基”销售门市的,也差不多
是沈城最后将它买回家的一位消费者。据王老太讲,这个销售地点就设在联营公
司对面的外汇商品大楼 709房间,这里天天都来很多人,主要是一些老年人,从
早晨6点钟开始,就得开始排队,到8点钟之后,才会有工作人员来给每个人发顺
序号,然后按照顺序号对这种仪器进行试用,一般试用不超过五天,购买后还可
天天来试用。按工作人员说法,这“排毒基”是万能的,差不多啥病都能治,或
只要吃过药的人,就必需买一台这种仪器,说明书上称之为“除了老伴之外最亲
近的人”。王老太和老伴在试用3天后买了一台,优惠价2680 元,而原价是2980
元。

  “在开机通电前,一定要先把脚放在水里。当到了半个小时后,千万要迅速
地将双脚从水中拿出来,不然排出来的毒素就又回到了体内。” 买回家后,王
老太与老伴天天都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坚持使用。

  王老太讲,这仪器不大,其中最大的一个地方就是放双脚的排毒盆。使用也
很简单,将这不大的仪器接上电源,将一个里面装着两根螺旋状铁丝的小泵放在
两脚之间,再往这四方的小盆放入一小匙食用盐,然后倒入温水(浸过双脚即
可)。仪器自动定在半小时,大约在10多分钟后,水就由清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根据颜色就说明得过什么病或者体内的毒素积聚在什么部位。如黄绿色是肾功能
有病、褐色是肝或肺有病、白色有泡沫是淋巴或神经系统有病等等。

  实验 矿泉水瓶也排出毒

  在王老太家,记者亲眼目睹了老人双脚的“排毒”过程,凭着记者的化学知
识,怀疑两脚之间的“泵”就是个电解棒,变色很可能是将盐水电解后生成物的
颜色,于是记者在王老太家做起 了试验。 重新换了水,又换上从末用过的新泵,
这次里面放的不是脚,而是个矿泉水瓶,20分钟之后,水由白色变成了深绿色。
接下来,记者又重新换水,这次什么也没有放,可10分钟之后水也开始变色,到
半个小时泵自动停止后,水变成了深黄色。面对记者这个试验,王老太老两口惊
呆了,他俩几乎同时脱口而出:“怪不得他们再三说,要先把脚放进去,原来什
么也不放照样变色。 ”

  揭秘 一个简单的化学游戏

  从王老太家出来,记者带着这台仪器找到了刚刚退休的教了近二十年高中化
学的赵富义老师,他将记者带进了学校的化学试验室。他将那个泵折开看了看后
对记者说:“这两根铁丝是两个电极,这个泵充当电解器已无疑。”接下来,赵
老师直接将这个泵接在试验的安全电源上,拿来个装水的脸盆,又放进一匙盐,
不一会,这盆水一样的变色了。赵老师给记者解释说,这在化学上叫氧化还原反
应,变了色就是通过电解盐水之后发生反应的结果,这种深绿色的絮状物质是氢
氧化亚铁,反应完成后它最终会变成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在遇到氧化剂的时候,
如遇到空气、遇到氯气,它会转化为三价的氢氧化物,变成氢氧化铁。这是我们
刚才看到的那个红棕色的浑浊物实际就是氢氧化铁。

  那么为什么有时不同的人变成的颜色不一样呢?赵老师解释说,任何人的脚
洗得再干净也带有不同的物质,如脚出汗或有一点汗就带有酸性及碱性物质,穿
着不同材质的鞋,脚都会带有不同的物质,这些东西都会在被电解的水中起到很
大的作用, 这就是不同的人变成不同颜色的原因。

  追踪 销售地已人去楼空

  有了赵老师的结论,记者于上月28日赶到这家销售地,想和他们一起做这几
个试验,再听他们如何解释,但此时的外汇商品大楼709房间早已人去楼空,于
是记者同“中国区独家推广”厂家 ——北京辉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取得联系,
对方接电话的人说, 产品在河南郑州的销售出了问题,所以把沈阳人撤回来了,
记者问出了什么问题,对方说有人给他们曝光了。记者问他们代理的东西到底有
没有毛病,这个人支吾了半天却没有回答,最后对方先挂了电话。

  调查 “美国产品”美国找不着

  在“排毒基”的宣传册上,特别强调这种产品是由美国奥姆尼康集团生化实
验室汇集了全球30余位最优秀的科学家,历经数十年的努力成功研制的。其中,
对这个产品作出突出贡献的有两个人,一个是DR.BASBA(巴士巴博士),他是美国
华盛顿医学院院士,美国纽约医院病理研究室主任,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医学
院客座教授。一个是DR.LEIGH CONNEALY(莱恩科妮娜博士),她曾经在芝加哥大
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86年就在专业领域享有盛名。他们二人不仅是美国优秀的
科学家,而且他们在美国和亚洲还拥有多项发明专利。真的是这样吗?记者委托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在美国进行寻找,方博士回复说:“我
查 了一下Basba,并没有一个医生叫Basba。Connealy这个医生倒是有的,她是
一个普通的、在加州行医的医生,1986年才获得 行医执照,是芝加哥医学院毕
业的,不是芝加哥大学,是芝加哥医学院,这是两个不同的学校。 ”

  广告上说,“排毒基”的研发机构奥姆尼康集团是位于美国加州硅谷的高科
技企业。在加州政府数据库里,记者查到了奥姆尼康集团的注册信息,信息显示:
美国奥姆尼康公司(OMNIQUR INC)是一位叫Qi Yu的华人在2000年12月6日注册的。
Qi Yu还注册了许多家公司,这些公司的注册地址都相同,位于美国加州工业城
山谷东大街。其中有四家公司名字都叫BASBA,分别是BASBA公司, BASBA生物芯
片公司,BASBA工作间和BASBA健康集团公司,目前BASBA工作间和BASBA健康集团
公司已经解散。而在奥姆尼康公司的网站上根本没有这个产品。  

(XYS200604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美国《科学》杂志报道清华大学开除刘辉事件

15 04 2006年

【方舟子按:我在4月12日晚上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演讲时曾提到这一期美国《科学》可能会对刘辉事件有一个比较深度的报道,因为我曾接受过其记者采访并提供了相关图片。据说由于被一个突发事件占了版面,最终变成了一条简讯。】

  美国《科学》杂志报道清华大学开除刘辉事件

  《科学》2006年4月14日

  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由于在2年前用假履历申请到这份工作,已被开除。

  校方在一份声明中说,经查证发现“刘辉提供的个人履历、学术成果的材料存在严重不实,属学术不端行为。”

  46岁的刘辉在中国和日本受的教育。他说他已在纽约工作了十年,是纽约大学医学院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和外科副教授。但是纽约大学校方说,并无这个中心,刘辉也从未是其雇员。

  住在美国的生物化学学者方是民致力于反对中国的“学术腐败”(见《科学》2001年8月10日第1039页的报道),他首先在其中文网站新语丝(www.xys.org)上质疑刘辉的履历。方在上个月也报道了刘辉被解除职务。

  (方舟子译)

Newsmakers
      
Science Volume 312, Number 5771, Issue of 14 April 2006

BOGUS BACKGROUND. Liu Hui, assistant dean and professor of Qinghua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has been fired for falsifying the resume
used to land his job 2 years ago.

University officials said in a statement that an investigation of
Liu’s credentials found that “the resum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provided by Liu Hui … were gravely untrue and constituted academic
misconduct.”

Liu, 46, educated in China and Japan, said he had worked in New York
for a decade and was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Surgical Research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urgery at New York University’s (NYU’s) School
of Medicine. But there is no such center, according to NYU officials,
and Liu was never an employee.

Shi-min Fang, a U.S.-based biochemist who crusades against “academic
corruption” in China (Science, 10 August 2001, p. 1039), first
questioned Liu’s credentials on his Chinese-language New Threads Web
site (www.xys.org). Fang also reported Liu’s dismissal last month.

(XYS200604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引发争议的UFO研究报告

15 04 2006年

  北京电视台科技全方位探索论坛2005年10月28日播出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你们好,这里是科技全方位探索论坛,我是主持人仇志,
欢迎您收看我们的节目。在上周五,我们和观众朋友们一起探讨了UFO的话题,
当时的探讨非常的激烈,也没有一个结论。今天我们继续就这个话题进行探讨。

  (介绍:
  本期嘉宾:王思潮: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小行星专家
  本期嘉宾:朱进:北京天文馆馆长、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小行星专家
  本期嘉宾:方舟子:著名科普作家、常年致力于打击学术造假和伪科学
  特别观众:张靖平:公司经理、民间UFO研究者
  现场观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UFO爱好者)

  主持人:一般的科技工作者,都有这样的观点,他们都不否认地外文明的存
在,但是也不能肯定地说现在的这个不明飞行物就是地外文明制造的。那么您
(指王思潮)却是少有的科学家承认UFO与地外文明有关。

  (画外音:2005年9月8日,在我国大连召开了号称首届的“世界UFO大会”。
这个大会被有些人士称为是奇谈怪论的大会。原因是参会代表,不论中外,大部
分不能被称之为学者,因为UFO研究本身还不能登上科学的殿堂。然而,王思潮
却是个例外。做为从事天文研究38年的正宗科学家,戴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
究员、小行星专家头衔的王先生,出现在UFO大会上,并宣读了自己24年来对UFO
的研究成果。他的论文大意是,有一些螺旋状、扇状UFO可能是地球之外的智慧
生命操纵的飞行器。)

  主持人:王老师,您的观点就是,由于您对众多的UFO目击报告的分析,从
它的飞行速度到飞行高度,不可能是自然现象,或者是人类造的飞行器能够达到
的。

  王思潮:人类制造的飞行器是基本排除,自然现象是排除。人类制造的飞行
器是基本排除,因为我现在没有把握说,一个先进的国家,如果它已经掌握了一
种反重力的飞行器,这种可能性很小很小。它的速度已经低到0.29个加减0.05个
公里每秒了,这样的话就是超低速了,在这样的低速下,比7.9公里每秒低到只
有二十几分之一了。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物体,除非它有反引力的作用,反重
力的特性,否则它无法在上面平飞十几分钟。81年7月24号的目击报告,我们选
了一部分,又做了调查,把高质量的目击报告选了38份。第二次1995年7月26号
那次UFO,扇形的UFO,我们做了50几份,又做了跟踪调查,又选了其中24份高质
量报告进行了分析计算,64份的目击报告,这两次。

  观众一:刚才王老师说他已经排除了有关人类飞行器的问题。英国有一种飞
机,鹞式飞机,它就是可以垂直起降的,其实那种战斗机平时就可以悬停在空中,
可以当作直升机一样悬停在空中。所以说王老师分析飞行器,他是当作常规的飞
行器来分析的,但是一些特殊的飞行器,他可能没有考虑到。

  张靖平:王老师分析的这两例,都是高轨道的飞行,它已经在大气层外,所
以它不可能是大气现象,我们完全可以排除。

  主持人:王老师这篇论文发表之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还有的人在一些
媒体上写了文章。我这里就有一个《北京科技报》,在这个报纸上就有一篇文章,
对王老师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今天我们现场的一位嘉宾方
舟子。方舟子,你当时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方舟子:我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这些研究UFO的学者能够更严谨一些,不要
轻易地下结论。

  主持人:你为什么认为王老师的这篇论文不严谨呢?

  方舟子:首先我很奇怪,在这么多UFO事例当中,王老师去选了这么一个例
子。刚才大家也看到了,关于UFO呢有好多的图片资料,有好多的录像资料,但
是王老师选的这个例子,既没有图片,也没有录像,有的只是目击者的报告,而
且是十几、二十年前的目击者的报告。目击者的报告在科学研究上面被认为是不
可靠的。因为我们人在看东西的时候,特别是一些非专业人士,没有受过训练的
这些人,在看东西的时候是很容易产生误解的,很容易看到不一定是真实发生的。

  主持人:那么你认为对目击报告进行研究不科学?

  方舟子:用目击报告进行分析的话,是很不可靠的。

  主持人:怎么不可靠?

  方舟子:刚才王老师一直在说数据,这些数据本身其实不是数据。我们说的
数据,是客观测出来的一些数据,而不是通过一些主观的描述去推导出来的。比
如这个飞行物的高度、速度,它是不是在大气层的内、外,这些都是根据一些人
的一些说法,然后去事后,过了二十年以后再去推出来的。如果这些目击者的报
告描述不准确的话,你得出的这些所谓的数据,也就不可靠。

  主持人:王老师,方舟子对目击报告的准确性提出质疑,您认为这个目击报
告准确吗?

  王思潮:这个目击报告的质量非常高。至于他讲的这个没有图片,可能他没
有看到这个文章,图片当然很多,照片也有【方舟子按:根据王思潮在做节目时
所出示的资料,并无照片,只是一些目击者事后根据回忆和想像描绘的图】。目
击报告呢,应该说它没有一个是造假的,因为这些东西我们不是去领奖,取奖金
可以造假,没有什么利益驱动,都是可靠的。举个例子吧。就拿这个95年7月26
号这次的目击报告,就是张大庆的这个目击报告。

  主持人:张大庆是做什么工作的?

  王思潮:他是著名的天文爱好者,专门搜寻彗星的。他后来发现了池谷-张
彗星,他是发现者之一。他当时正在发现,一看,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光团,出
现了一个环形的东西,他当时马上就把它画在上面去,然后把望远镜掉过来,对
它进行观测。就发现光团中间呢,突然有个小星就跑出来,向西飞过去,是平飞
的,并不是很快掉下来的,而且他当时就把,从做为跟踪到9等星的地方,而且
后来,因为他记忆比较好,所以把22点16分、18分跟25分的位置标在这个星图上
面来。而这个张大庆,他是一个不赞成把UFO跟外星人、飞碟联系在一起。但是
他观测了以后呢,感到确实是太惊讶了,根据他的判断,它的速度是亚音速,就
是跟音速差不多了。他也做出判断来了。而且速度那么慢,在9分钟之内,它移
动了5个角度。当时有一个山东气象研究所所长叫边道同的,正好在山东,他也
看到这个现象,他就发现呢,一个小星变大星以后呢,它就向三个部分方向喷射
物质,这是他的原因。火箭不可能向三个方向喷射物质,最后旋转变成这个样子,
最后一步步怎么变过来的,他把这个整个都描写下来了。

  主持人:那么朱馆长,您也看到这个报告了,您觉得这个报告做为一个结论
的研究数据可靠吗?

  朱进:我正好坐他们俩中间,我觉得他们俩说的都很有道理,因为像方舟子
说的,做为人的观测的误判,其实我们经常会遇到,我们现在和业余爱好者接触
得也比较多了,特别是对高度的判断,我觉得这是人非常容易判断错的。但是像
95年这一次呢我想还是不一样,因为95年这次确实有一些比较专业的观测。像张
大庆我也认识他,我知道他寻彗的情况。像这些比如有星空背景的观测,我想这
种报告还是比较重要的。

  方舟子:我并没有说,所有目击者的描述都不能做为研究的依据。我只是说,
目击者的描述是靠不住的。靠不住不等于说全部都不可靠,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你说的伽利略的观察,为什么靠得住?因为那是可以重复的观察,别人是可以独
立地观察的。像这种一次性的事件的话,是没法重复观察的,所以我们对于它真
实发生的情况,就更要表示怀疑,更要抱着一种存疑的态度。

  王思潮:我觉得目击报告不能说不可靠,不科学。为什么呢?现在我们说,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日常交通事故,公安局还说,希望大家提供交通事故的目击
报告。不能说眼睛出了假,它是办案的一个重要依据。

  方舟子:在法庭上目击者的证词也不是被特别看重的。我们在法庭上,在判
决时,一直强调说,要重物证,不要重人证,就是这个原因。我一直要强调的,
就是这一点。甚至是一些号称有很强的证据的,比如用录像、照片照到的,也不
一定说是真实发生的。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前一段时间在电视台上报道过有飞棍,
好多人都用录像机照下来的,也是通过目测来测出飞棍飞的速度是每小时几百公
里甚至还要快,超过了已知的生物,甚至有的比所有的飞行器的速度都要快。但
是很多人都表示怀疑,我也写过一篇文章,说这很可能是摄像机出了问题,或者
是飞虫从前面飞过,被你记录下来,你把它当成了是什么飞棍。张(靖平)先生
他自己去做了调查,后来也拍到了,说是有飞蛾飞过,被当成了飞棍,当时大家
以为都是什么UFO、飞碟、外星人。即使有这么多人看到,这么多人录下来的,
并不一定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也可能只是一种虚假的事情,一种误判。

  王思潮:UFO的研究,不是这次才研究的。那是刚刚讲的,1971年9月26号,
出现在螺旋状的东西,固定在那,我感到很奇怪,但是我没有什么idea,后来是
积累资料,观察资料比较多的时候,这个时候好办了,为什么呢?对一个人来说,
他可能不大可靠,但是这个目击报告可以相互验证和排除,那这个目击报告,当
你从科学方向去分析它,它精度会很高。刚才朱馆长讲到,它的误差可能比我估
计的大得多,这个好办,为什么呢?我可以随意找出四五份目击报告,算出一个
数据来,然后再找一些目击报告算一个数据出来,看看这两个的误差有多少,就
可以知道误差是不是大了。不管怎么说,几次算出来,都是在比如650公里左右,
那你还说不可靠,你可以通过目击报告,你也可以自己计算。

  主持人:刚才方舟子说,有一些东西是您(王思潮)不知道的,因为终归是
您一个人在研究,那么您怎么能够把所有的因素都排除掉呢?所以他质疑您的这
个观点的可靠性。对吧,方舟子?

  (字幕提示:方舟子认为把结论建立在排除法上是非常危险的)

  王思潮:我来谈谈看。第一个我用了排除法,第二个我对它的基本特性进行
分析的,这两个分析。排除法这是非常危险的,方舟子先生在文章里讲到。我们
公安部门就用了排除法,比如这里有十几个嫌疑人,这几个排除掉,就重点搞那
几个。这就是排除法,不能说非常危险。但是用排除法来肯定它,下结论一定是
它,这当然是危险的。所以说排除法不能说是危险的。用排除法可以缩小目标。
这是一。第二个,我不是完全用排除法,首先要有个基本特性,它基本特性在什
么地方,它可以超低速飞行,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是显物质,不是暗物质,也不
是暗能量,这样的显物质它受万有引力作用。刚才朱馆长讲到,它可能很快掉下
来的,因为他看到持续十几分钟,向西基本上平飞的。

  朱进:这个东西它可能不是飞行器本身,它可能是跟飞行器有关的东西。我
正好看见这个,您看这个,7月27号,前一天人家就在发射导弹,不是,就是当
天晚上,同一天报道,说昨晚发现奇怪光体,旁边就是新华社授权公告,中国人
民解放军导弹发射训练已经结束了。我觉得这些事,其实你可以查查,这东西跟
导弹,当然,不一定跟导弹有关系,但是我觉得你真的可以看看,它不一定是导
弹本身,但是可以是导弹打发了以后呢,某些东西,或者是飞行器的某一部位,
某些碎片。这个东西,我觉得在一定的时间里面,它不一定是严格按照那个,至
少它不一定是自由落体,可能会有一个比较怪的初速度或什么样的。比如它如果
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初速度的话,那它也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是你看到的那个样子,
但是它一定有一个向下,缓慢的变轨的这么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它可能持续
的时间很长,所以当你只是观察一段时间的时候呢,可能不一定能说的那么肯定。

  王思潮:任何物体,在这样1000公里的高度,到0.23公里这个速度很快掉下
来了,不可能像平飞的,任何显物质,暗物质也是受万有引力作用的,我们看不
到它,按人家说,我们还不清楚。这种情况下可以判断,它有一个基本特性。它
可能会有反重力的作用、特性,就是这样。

  朱进:这个我觉得比较玄。

  王思潮:除了反重力特性,你现在无法用别的东西解释它。你刚才讲时间很
短,不是很短,有十几分钟这样往前飞的。我算过的,要掉下来的。

  朱进:您说那个十几分钟掉,你是看不出来的,就是说即使在你的视线范围
内运动。

  王思潮: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他是不是掉下来。

  朱进:至于平飞这件事我觉得这个……

  王思潮:二分之一GT平方,十几分钟,就说十分钟吧,就是600秒了,二分
之一GT平方,你可以算算掉下来多少。

  朱进:但是就在你几百公里的,在你的视线方向上看,它所谓的平飞,实际
上是已经投影了。我觉得,对目击报告来说,就是说看见这个东西在那,那是对
的,但是比如说像类似平飞这些描述,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这是极其不可靠的。
他怎么能知道是平飞?你看到一个东西,包括像他们刚才说的,有锐角的东西,
很可能是个钝角,你在这面看就是个锐角。因为我们判断的时候,我们真正的天
文观测,你是不知道距离的。当然你这种情况,你是事后你能算出来它的距离。
但是呢,比如它距离改变了,你是不可能知道的。

  王思潮:现在不是单点观测,而是多点观测。

  朱进:你最后综合的是一个点,你不可能是一开始就好几个点,你结束的那
个点又有好几个点,你这次有这样的情况吗?

  王思潮:你刚才看到的那个,这不是一个点吗?这边有一个点,一共四个点。

  朱进:是不是在另外一个地儿,还有这四个点的观测?

  王思潮:它这个整个方向测出来了,其他点有这个目击报告判断。

  朱进:你由这四个点和其他的观测,你能得出一个平均的距离,这是你能得
出来的,对吧?但是因为它是一个投影啊,你不能假设说在整个过程中,它离你
的距离是不变的。这肯定是不对的。就是说它可能离你的距离在变化,而且有可
能变得很大。

  王思潮:但是方向我们是测出来了,它是262度的方向飞行,我们算出它是
平飞的。

  主持人:刚才你(方舟子)谈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目击报告是不是可靠。
对王老师论文的质疑还有第二个理由,你第二个理由是什么呢?

  方舟子:我的第二个理由就是,虽然王老师是专家,但是做为专家都是有自
己的专业的领域的。王老师的专业领域是行星研究,从事小行星研究。我相信他
在他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很合格的专家。但是没有人是万能的专家。你出了自己的
领域以外,你就不是专家了。你说出来的那些判断,不一定要比一般人的可靠。
我一开始提到,美国科学界在60年代去研究UFO的时候,是组织了各个领域的一
批专家,而不是由某个人出来。那么,王老师对天文现象也许是很熟悉的。但是
对其他的现象,比如气象,比如生物现象,物理现象,是不是也很熟悉呢?这个
我们心里就要有一个疑问了。

  主持人:但是对UFO研究,大多数专业没有人专门从事UFO研究的,只是对
UFO感兴趣,所以他们就去研究这个UFO的。

  方舟子:所以他们这种研究的水准,就很不专业,很不严谨,没有什么学术
价值,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说过了,以前美国科学界是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的,
让各个领域的专家都来看,都一起来判断,这个图像有没有别的什么解释。因为
你做为一个天文学家,只能是从天文学的角度来发表意见,说它不是天文现象。
但是不是天文现象不等于说它不是其他自然现象,更不等于说不是人类的飞行物。
所以你光靠一个人的能力,要说排除这些现象,已知的自然现象,天文现象,气
象这些现象的话,或者人工飞行物的现象的话,我觉得是不可能光靠一个人。

  主持人:也就是说,王老师他不是百科全书,他只是对于小行星很有研究,
而他排除了所有自然现象,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地外文明,你认为这个结论得的有
点不合适。因为你无法把你不知道的事情也排除掉,是这个意思吗?

  方舟子:对。

  朱进:我还是有点赞同方舟子一开始说的那些话,就是目击报告本身,特别
是对于这些东西的描述,比如样子的描述,是不可靠的。这个我有两个例子可以
说一下,一个就是你看这些飞机的证据,最开始播的不是好多飞机吗,这些飞机
如果你去看,看它们的目击报告,当观测者他不知道它是飞机的时候,不知道它
是尾翼的时候,他也有很多很详细的描述,比如说喷火,火焰,喷多长,多高,
多少公里啊,这些东西,我觉得本身都非常不可靠。另外还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就是上次山东泰安的那个事。实际上它就是一个灯罩,灯罩然后经过光学系统反
光了以后啊,拍出来一个很像飞碟的东西。你去看当时大家写的报告,那就是五
花八门,说得很多很多,很多细节都出来了,甚至包括画出来飞碟的样子。但是
这事后来发现,它确实就是一个灯罩。这事它是能重复的。所以对这些事还要仔
细看。我觉得特别对目击报告一定要仔细。另外对刚才方舟子谈的第二点,我觉
得确实是。你比如说,我举个例子,上次新疆伊宁那个事。我没有直接和王先生
通过电话,但是我直接看的媒体报道,说是在新疆伊宁有一段录像,这段录像贴
在网上了,而且说王老师已经看过了,说是肯定不是自然现象,也肯定不是人工
的现象,当然言外之意是跟外星人有关。对这段现象,我当时看了第一眼就说,
这肯定是一颗星。当然这最后是能证明的,因为我最后能知道它的时间、地点、
方位,全都能知道,也能算出来,就是织女星,能看出来。因为每个人确实不一
样,因为我老干这事,我天天在那观测,我用过这个事,我以前拍过这个东西,
所以我一眼能看出来,而且我能重复地拍出来,我拍出来的东西跟他拍出来的东
西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确实有这个问题,就是说当你下结论的
时候,他肯定取决于每个人的不同的研究的领域,也取决于你不同的经历。所以
对我们不知道的事,我们最好还是感兴趣,这很重要,而不是说对我们不知道的
事他肯定没有,就是说还是要感兴趣,但是特别是下结论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要
慎重,最好能再仔细地多考虑一下。

  主持人:我想这两种观点再争论下去,就是再争论三天三夜,大概也不会有
什么样的结果。但是您看完我们的节目,我想一定有您自己的想法。

  (字幕:目前,还没有地外智慧生命存在和光临地球的任何确凿证据,但也
许未来的某天,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踪迹。有关UFO的研究和争论还将继续下
去……)

(XYS200604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人体需要“排毒”吗?

13 04 2006年

    中央电视台“生活315”栏目近日揭穿了市场上正在热销的一种名叫“排毒
基强离子排毒仪”的产品的奥秘。该产品号称是来自美国尖端科技产品,能把体
内药毒排出去。该仪器像一个普通电动脚盆,使用时往注满水的盆中放入双脚,
加一些精盐,启动仪器,过了一段时间,盆中开始出现绿色、棕色的絮状物质,
据说就是从脚底排出的体内毒素。

    据称,其作用原理是,通过离子能量泵分解的超强离子,从脚迅速进入人体
血液循环系统,凭借其带负电荷的特性,强力通过细胞单离子通道,吸出长期在
脏腑带有正电荷的药毒离子,再经血液循环系统,由足底毛细血管和毛孔排出体
内。正负两种离子有机结合,最终形成颜色不同的絮状物质,检测结果表明离子
核能物能与体内瘀积药毒科学对应,让人一目了然……

    说得玄乎其玄。但是记者发现,即使不放入双脚,往水里注入精盐后让仪器
空转,过一段时间同样会出现黄色的絮状物质。向专家请教后得知这其实是个只
要用高中化学知识就能戳穿的骗局。它是一个很简单的电解实验。精盐溶于
水后形成了电解质溶液,在通电的情况下,在两个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先
是形成了深绿色的絮状物质,那是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遇到空气中的氧气,
会转化成棕色的氢氧化铁。在节目中,中学化学老师和同学们用一系列实验验证
了这个解释。

    但是很多人常常忘了中学知识。事实上,央视记者就此事采访我时,我一
开始也没想到它会是个电解反应,而是怀疑在“排毒基”的某个地方偷藏了化学
药品,等启动后再释放出来。但是我知道这种所谓“排毒基”是骗人的东西,因
为它的所谓科学原理根本就是用一套似是而非的科学术语包装起来骗人的伪科学,
体内的毒素不可能通过什么“超强离子”从脚底排出。

    而且我还发现,“排毒基”的发明人“巴斯巴博士”其实是个华人的化名,
并非生物医学方面的科学家,不曾发表过任何生物医学的论文,也不是医生,而
是一个在美国开皮包公司的商人,利用美国注册公司名号之便,用同一个地址注
册了许多家公司。这个号称来自美国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闻所未闻,在美国专
利局的数据库查不到该专利,也没有查到“巴斯巴”的任何专利。“排毒基”反
而是做为中国的发明,在网上做英文广告,要向国外销售。

    中国市场上的“排毒”产品非常多。随便找一份报纸翻翻,都可以见到这类
广告,特别是针对女性的“排毒养颜”药物、保健品的广告,更是做得铺天盖地,
长期服用者不少,我认识的人当中就有其消费者。“排毒基”是假的,这些“排
毒养颜”药物真的就有用吗?

    这类“排毒养颜”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中药大黄和芒硝,其实是用于治疗便秘
的泻药。有些“排毒养颜”的广告把便秘说得非常可怕,发明了“宿便”一词用
以指在肠管内停滞淤积了几天的大便,声称宿便可产生毒素,被肠道反复吸收后
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危害健康,特别是影响美容。这种说法也没
有任何科学依据,同样是伪科学。

    便秘固然是一件很令人烦恼的事,会造成精神负担,容易发生痔疮,也会导
致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发生紊乱,造成营养不良,可能还会引发其他疾病。但是并
不像那些广告说的那么可怕。没有证据表明所谓“宿便”能引起人体中毒,也没
有证据表明所谓“排毒”会有助于养颜。

    事实上,经常服用泻剂或洗肠有害健康,反而能够引起药源性便秘。因为习
惯了用泻药、洗肠来通便,会减弱直肠反射的敏感性,以后即使有粪块进入
直肠,也不足以产生导致排便反射的神经冲动,结果就造成了便秘。因此长期服
用“排毒养颜”药物,不仅养不了颜,反倒有加重便秘的可能。

    在食物、药物和体内新陈代谢产物中,的确含有毒素。但是人体有两个解毒
器官——肝脏和肾脏——就是专门用来处理这些毒素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毒
素不会危害健康,正常的人不必特意去“排毒”。要减轻肝、肾的负担,应该从
减少毒素的摄入入手,例如不要滥用药物,包括“排毒养颜”药物。如果毒素摄
入过多、过重,引起了食物或药物中毒,那么就应该及时就医,用可靠的医学手
段解毒,而不要轻信什么排毒产品。

2006.4.9.

(北京科技报2006.4.12)

(XYS2006041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评《中科院出现“中国版黄禹锡”?》

13 04 2006年

【方舟子按:《东方早报》在报道中居然把新语丝网站称为“某学术监督网站”,
违反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原则,有鉴于此,我以后不再接受该报的任何采访或为其
提供任何信息。以后对凡是利用新语丝的资源而不给新语丝应有的credit的媒体,
一概照此处理。将心比心,如果有人在提到《东方早报》的报道时,称为“某报
报道”,《东方早报》的编辑、记者做何感想?】

  中科院出现“中国版黄禹锡”?

  早报记者 徐德芳 责任编辑 黄维嘉
  东方早报2006-4-13

  从3月初开始,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司履生的一封公开信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
泛的关注。信中,司履生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副校长、长江特聘教授魏
于全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和《自然医学》(NatureMedicine)杂志上的两篇
重要论文提出质疑,称其涉嫌在实验数据上造假。

  “要么是小鼠不合格,要么是肿瘤细胞不合格”

  司履生在这封公开信中,对魏于全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上的论文《异种
黑色素细胞疫苗诱导小鼠恶性黑色素瘤免疫反应》提出了7项质疑,内容涵盖了
这一论文所据实验的诸多细节,包括观察方法、数据统计及对照组设置等内容。
并得出结论,“这是一篇十分拙劣的假科学论文”。

  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司履生着重描述了其中一个疑问。根据肿瘤
实验的经验,小鼠在接种了肿瘤细胞20天以后生长出的肿瘤,体积应该超过4000
立方毫米,至少也要有核桃大小,而且到这个时候,小鼠存活的几率已经很小了。
而在魏于全的论文中,肿瘤细胞接种了20天以后,小鼠的肿瘤只有绿豆般大小,
仅为正常情况的十分之一。由此可知,“要么是他用的小鼠不合格,要么是肿瘤
细胞不合格”,司履生甚至认为有人伪造了这一实验数据。

  司履生还提出,魏于全发表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的另一篇论文同样存
在严重的造假嫌疑。在这篇奠定其学术地位的重要论文中,魏于全系统介绍了他
的研究思路。司履生把它归纳为“将异种组织细胞作为肿瘤疫苗注射到动物体内,
预防和抑制肿瘤的发生”,并对文章提出了6点疑问。

  司履生的公开信由某学术监督网站发布,并在中文网络大量转载以后,魏于
全在3月底陆续向该网站发送了4封实名回复,他坚持自己的“实验是严肃的,而
实验结果也是准确的”。他表示,司履生之所以对自己的论文产生质疑,部分原
因是杂志刊登其论文时,一个公式发生了排版错误,而司教授也不完全清楚自己
在论文中对实验条件的限定,并且双方在对实验数据的计算方法上也存在分歧。
此后其秘书向媒体证实,这些回复确实是魏提供的。

  司履生称魏于全曾携礼物求情

  司履生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魏于全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论文参与了
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作为评审组成员,他当时就对论文提出了质疑,
并反对将基金发放给魏于全,但基金委最终还是批准了这笔总额100多万元的基
金。

  此后,司履生将质疑文章发给《自然医学》,该杂志将其删短以后,安排在
2003年9月发表,“刊物都已经把清样给我发过来了”。司履生称,魏于全则在
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多次携带礼物赴西安向司履生求情,并承诺提供科研经费。
由于多方压力,司履生暂时收回了这篇文章。2005年夏季,他将所有质疑内容改
写成中文,并向中科院及多家媒体投书,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发布了
这一公开信。

  魏于全在公开回复中强调,自己赠送的礼物只是一些“成都的小特产”,而
阻止司履生发表那篇评述性文章的原因则是他认为司履生对自己论文的很多质疑
“不妥当”,如果发表可能会影响司履生本人的学术声誉。

  原项目主审周爱儒建议重复实验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多方联系,找到了当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工作的
部分专家。

  第四军医大学教授黄高升告诉记者,当时的条件没有现在好,所有评审专家
都只能看到参评者送交的论文摘要。当时司履生对魏于全的论文提出了一些疑问,
认为魏的实验思路非常奇怪。这一评价也引发了评审组其他老师的关注。“我记
得有一位老师就说,魏于全的这个实验,在思路上有一点像文革时候曾经风靡一
时的鸡血疗法。”

  当时魏于全申报材料的主审、原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周爱儒现已旅居美国,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通过邮件与他取得了联系。昨天,他在回邮中称,当年他也对
魏于全论文存在疑问,并由司履生通过电话向魏教授求证,但“未能获得满意回
复”。后来,评审组给出的结论指出:“建议组织一个专家组对魏的工作,包括
原始实验记录进行检查与核实。若确证事实,则同意资助。”事后,这一检查是
否进行,结果如何,自己均不知道。他建议魏于全提供当时实验的原始记录,并
在专家监督(如中科院组织专家组)下,重复有关实验,以澄清疑点。

  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副主任冯雪莲表示:
“他(司履生)已经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了,魏于全老师也有他自己的应对方式,
这个事情我不想进行评价。”她只强调基金的评审、发放是合乎程序的。

(XYS2006041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七问魏于全“论文迷局”

13 04 2006年

本报记者 赵亚辉 武卫政 杨 健 王乐文

《人民日报》 ( 2006-04-13 第14版 )

  编者按:3月底,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司履生致信中国科学院,称中科院院士、
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涉嫌“论文造假”,在科技界内外激起波澜。

  近段时间以来,对于科技界学风道德建设滑坡的批评日渐增多,论文抄袭,
成果造假,骗取经费,评审拉关系、走后门……种种来自科技界内部的揭露和抨
击,引发人们对科技工作者学术品德的关切和忧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批
评大多停留在“泛指”的层面,监督仲裁部门很难据此对具体的人和事进行调查
及处理。

  司履生教授对魏于全院士的举报,是近年来少有的实名举报,涉及的内容比
较具体,加之双方都是肿瘤免疫学领域有一定声望的资深专家,所以无论最终调
查的结果如何,都将成为举报学术不端行为的典型案例,对我国正在完善中的科
技界学术规范和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本报记者对当事双方和有关方面进行了初步调查和采
访。应该坦承,由于举报涉及的核心内容专业性较强,新闻媒体很难也无权对是
否“论文造假”作出最终的评价。我们将了解到的内容和疑问予以公开,是希望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推动有关主管部门和学术机构对这一事件的进一步独立调
查、公正裁决和信息公开,还清白者以清白之身,给违规者以应有惩戒。

  日前,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司履生致信中国科学院,公开举报中科院院士魏于
全发表在国内学术刊物《中华肿瘤杂志》和国际学术刊物《自然·医学》(Na
ture  Medicine)的两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引起学术界的广
泛关注。

  在司履生看来,魏于全有什么错?

  3月31日上午,我们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楼二层办公室见到了司履
生。

  司履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免疫病理及肿瘤免疫,曾先后两次赴美进修和协作
科研,历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分会常委,《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中华肿瘤
杂志》特约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生理病理学科学基金
评审组副组长。

  司履生在信中说:

  “《异种黑色素细胞疫苗诱导小鼠恶性黑色素瘤免疫反应》(发表于中华医
学会主办的《中华肿瘤杂志》2001年第23卷第2期,编者注)一文,介绍
了他们用猪的黑色素细胞做瘤苗对小鼠进行主动免疫预防和治疗小鼠的黑色素瘤
的实验研究结果。只要稍稍认真阅读一下,就不难发现实验设计中的明显错误,
实验结果的不真实性和实验结论的不可靠性。十分明显,这是一篇十分拙劣的假
科学论文。”

  “另一篇论文《immunotherapy of the tumors
with xenogeneic endothelial cellsas a
vaccine》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 2
000,6(10) 1160),这被认为是奠定魏作为院士的基石之作。的确,
这一篇论文没有出现像上一篇论文那样的设计错误。从文字上看,这也的确是一
篇结构十分严谨,英语水平修养很高的文章。但是,只要使用免疫学和病理学的
基本原理认真思考一下,就不难看出其中的诸多破绽。这一论文同样是一篇虚假
的编造出来的赝品。”

  更令司履生感到诧异的是:

  “2003年,我给《自然·医学》写了一篇评述性文章,当编辑部接受我
的短文以后,要他写回复文章时,他一连5周,每星期五从成都飞到西安,星期
六到我的办公室恳求我一定不要发表这一文章。”

  “他说,这对他十分重要,关系到他的个人名誉。只要我将文章撤回,他愿
意给我资助100万元的科研经费。”

  “除了他亲自来以外,他还动员我的朋友,以至我认识的熟人,对我进行劝
说,要我放弃发表那一篇评述。”

  “我迫于形势,向《自然·医学》写了信,只是要求推迟发表。然而,编辑
来信说,既然有这么多麻烦,他们就决定不予发表。于是,这一问题就不了了
之。”

  这一年,魏于全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1月底,魏于全成为四川大学华西
医院50年来的第一位院士。

  司履生为何要“旧事重提”?

  现任四川大学副校长的魏于全院士,198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
学专业,1996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1997年国家杰出青年
科学基金获得者,是“十五”“863”生物与农业技术领域生物工程技术主题
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
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司履生说,他看到魏于全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论文,是2001年评
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时。当时,魏于全“申请了一个关于‘抑制肿瘤血
管生长’的重点项目,资助金额是150万元。”

  “我当时看了他的申请书,觉得有很多东西不可靠。他在申请书后附上了2
000年他在《自然·医学》上面发表的那篇文章。粗粗看下来,觉得这篇文章
不可信,其中有不少问题。”

  “二审的时候,分了两个小组。在组里面,我是病理方面的专家,讨论的时
候,我对魏于全的文章提出了一些意见,提出他的研究结果不可信,组里的不少
专家都同意我的意见。”

  “我提出在这种情况下,没办法进行评审,应该让魏于全来答辩,落实后再
说。因为当时找魏于全来有困难,基金委有关负责人就拨通了魏于全的电话,让
我和他在电话里沟通查证。我在电话中说出了自己的疑问,但是对话没有解决我
的疑惑。”

  司履生说:“在那次的基金评审中,经过我们的坚持,形成了一个决议,必
须组织一个专家组,对魏的工作包括实验记录进行认真的检查以后再决定是否给
予资助。”

  对于这次评审的过程,记者找到了当时参会的一位当事人。这位当事人说:
“当时的确有些争论,但是有个很重要的细节:最后决议是一致通过对魏于全的
资助,事实上所有专家,包括司履生教授都投了赞成票。同时,在决议中也的确
有这样的建议,就是要组织专家对魏于全的实验进行检查后再确定资助。”

  记者还采访了当时参加评审的另一位专家,据这位专家回忆,当时司教授提
出这些问题之后,大家的确有些讨论,但因为在那个时候,中国科学家在《自然
·医学》这样的顶级杂志上能发一篇文章并不容易,也不多见,大家觉得《自然
·医学》杂志的编辑应该还是有水平的,于是投票时还是赞成给魏资助,同时也
在决议中提出建议,要先组织专家对魏的实验进行检查,以确定其真实正确。

  专家事后是否对魏于全的实验进行了检查,司履生表示并不知情。可是后来,
他又在《中华肿瘤杂志》上看到了魏于全发表的另一篇文章。“我看到这篇文章,
十分失望。”司履生重新找到魏于全在《自然·医学》上发表的论文,进行了较
为仔细的研读,发现了更多的问题,“于是给《中华肿瘤杂志》和《自然·医学》
写了评述文章。”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文章都没有刊发,这件事情也最终耽搁下来,一拖就
是3年。”司履生说:“这件事憋了这么久,我的心里也很难受。我马上就要退
休了,这在我心里总是个事。现在,国家对科技事业这么重视,对学术腐败的治
理会更加重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而且,我也希望能在自己退休之前,
把这个事情解决。”

  《中华肿瘤杂志》是什么态度?

  2003年,司履生给《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写信,就魏于全的论文《异
种黑色素细胞疫苗诱导小鼠恶性黑色素瘤免疫反应》撰写了评论文章。

  “这篇评论文章差不多1000字,对那篇论文提出了一些质疑。” 司履
生说,“后来,杂志社给我回信,说已经将我的信转给了魏于全,待魏答复后一
并刊登。”

  “不久,我接到了魏的电话。魏说他已给《中华肿瘤杂志》的主编打过电话,
对方说让我们私了。当时我说,不存在私了的问题,这是学术问题,又不是我们
之间的个人问题。我写出自己的疑问,你回答就可以了。”

  司履生说,魏于全“承认他的细胞株可能有问题,质量是可能不合格,他在
实验中有错误,并说因为论文是研究生写的,他没有很好把关,今后他要汲取教
训,很好注意等等。”

  但是,魏于全近日表示,他已经圆满回答了司教授的提问。“在接受司先生
对论文质疑的两封信后,我发现他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有很多误解,其中一部分原
因是由于司先生没有仔细阅读我们的论文及当前国际上相关专业的科学进展,另
一部分原因是对我们的实验过程和细节不太了解造成的。”

  那么,《中华肿瘤杂志》对司履生的质疑和魏于全的论文到底持什么态度呢?
记者找到了该杂志编辑部2003年7月18日给司履生的复信。信中说,“罗、
魏的那篇文章确实存在着错误疏漏之处,您严肃地予以指出,这对于青年科技工
作者实属关心爱护之举……我们很敬佩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精神,这正是一
个科技工作者最宝贵的基本素质,但愿它能在新一代的研究人员中得到发扬光
大。”

  《自然·医学》为何未登司履生的评述文章?

  与《中华肿瘤杂志》的论文相比,魏于全2000年6月发表在《自然·医
学》的那一篇论文无疑更加重要。

  在认真研读过这篇文章之后,司履生和他的学生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了历时
约两个月的重复实验。“结果与魏的论文很不同,也验证了我的疑问。”司履生
说。于是,他给《自然·医学》杂志写了一篇评述性文章,历数了自己的疑问。
杂志编辑回复说,接受司履生的文章,并将和魏于全的回复文章一起刊发。

  然而2003年9月3日,司履生致函《自然·医学》,要求推迟刊发这组
文章。他在给编辑的信中写道:“魏博士在收到我的评述之后,很多次给我打电
话,并在一个月内3次到西安拜访我。魏承认其实验中的欠缺和错误,但希望我
撤回评述或致信《自然·医学》推迟文章的发表。魏说,这对他非常重要,我的
文章让他非常紧张,他每天难以入睡,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同时,他还动员
朋友们来劝我,这让我感到很大的压力。为此,我写信请求您在可能的情况下推
迟对我文章的发表。”

  不明就里的编辑多次向司履生询问推迟发表的时间和原因,往复的邮件将近
10封。最后,杂志社决定,不再刊发司的这篇文章。司履生对编辑部的这个决
定感到不满,他多次致函编辑,说明自己只是要求推迟发表,而非撤销文章。

  今年3月31日,记者当面向魏于全了解论文的情况。魏于全几次提到,自
己被司履生指出问题的两篇论文,在科学上是站得住脚的。“目前,科学上的问
题,应该是说得很清楚了。因为我那个东西是国际公认的。为什么说是国际公认
呢?在我们这个基础上,又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国外做类似研究的有170篇,
就是人家做了,引用我的。这种文章是很多的。”魏于全表示,“国外没有哪一
个教授说反对我的,人家还在用。这个领域现在非常火。”

  相反,魏于全认为司履生提的问题倒是有明显的常识性错误。“他提问的方
式错得太多了,他给《自然·医学》去信,几个问题里边有明显错误。”

  “后来两个杂志都是有决定的,觉得我还是很有道理的。《自然·医学》也
没有登他那个。就是说人家认为不值得登。”魏于全说。

  司魏二人见面究竟谈了什么?

  司履生介绍,《自然·医学》表示接收他的文章并请魏于全写回复文章时,
魏于全“一连5周,每星期五从成都飞到西安,星期六早上到我的办公室,恳求
我一定不要发表这篇文章。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在2003年中秋节前,每一次
来都带着不少礼物,主要是一些四川的土特产。”

  “他说,这篇文章求您别发表了,对他影响太大,关系到他的个人名誉。我
说,你的文章我有些看法,我提出意见是很正常的,你回答就行了,也不会有影
响,这是正常的学术讨论。”

  “魏说,可国内的人不这么看,这样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恳求您别发表了,
我知道您的科研经费紧张,我愿意给您支持100万的科研经费。”

  提到几次到西安找司履生,魏于全的说法是:“因为我看了他那个信,可能
误解得太多了,就想面对面跟他交流交流。”

  因为觉得司文的问题很多,“我想这样的评述文章如在国际一流杂志发表,
对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先生会留下遗憾,国外从事学术的人士可能会误认为这是中
国教授的水平……我当时的本意的确是不希望他发表这样的评述,或者至少是应
该进行大的修改以后再发表,以维护老先生的学术声誉。”魏于全说。

  “至于我给司先生送了什么‘大礼’,说来可笑,但是不得不澄清,是我在
去西安路上,在候机厅买了一点成都的小特产,总共不到100元钱。”魏于全
说,“司先生作为一个长辈,他也是我导师的好朋友,按人之常情,带点家乡小
特产也是对长辈的尊敬,总不能空着手去。”

  “在我与司先生的交流过程中间,他谈得最多的是西部的科研人员缺少科研
经费。”魏于全说,“我考虑他是不是想与我们一起合作,于是建议我们与他们
合作,发挥他们病理学的一些优势,做些研究,以便将来能有更好的基础共同申
请一些大的项目,例如100万以上的项目,他听了我的建议以后很高兴。后来,
在我与司先生的交往中,我发现我与司先生很难沟通,当然主要还是缺少共同感
兴趣的研究内容,这个事情就不了了之。”

  司履生否认魏于全曾与他深入探讨学术问题:“他来了之后,始终就是那几
句话,只是让我撤回文章,始终没有和我讨论学术问题的实质。每次提到争议问
题,他都不直接回答,不说明自己实验的细节,只是说谁谁的文章也是这样。往
往,我们俩面对的时候,是长时间的沉默。”

  哪些人介入了司魏之争?

  “正常的学术争议,应该说不会对作者产生任何不好的影响。”一些专家在
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如果将非学术的因素引进来,事情就变味了。”

  “魏于全第一次来我这里的时候,带来了一封我的老朋友、原华西医科大学
校长的信。”司履生说。这封信司履生还保留着,信中说:“年龄不饶人,我们
这些老人按自然规律都将陆续退出历史舞台,而由年轻有为同志取代。年轻人有
很多优点,也有不少缺点,如心高气盛,学术上不够成熟,对老年同志不够尊重,
处理问题上不够审慎等。作为老一辈的同志首先应该爱护他们,在此基础上严格
要求他们,使他们能健康成长。”

  来信最后说:“时间过得很快,回忆当年我对您们成立博士点的支持,要求
任校长看重您就支持您的工作,建议CMB Sawyer博士支持您的科研工
作等,已成过眼烟云。眼见您在学术上的成就,感到衷心的高兴。我相信您定会
取得更大的成绩。”

  除了魏于全亲自来以外,“我的不少朋友,以致我认识的熟人对我进行劝说,
要我放弃发表那一篇评述。其中,还有我的好几个学生和其他专家。我的一个学
生给我来电话说,别发了,你弄不过他们;另一个学生说,把文章撤了吧,别惹
这些事了。还有一位院士也给我打来电话,说都是同行,希望我算了。”司履生
说。

  “当时我还是没有动摇,就在我要给《自然·医学》杂志发电子邮件,签署
发表合同的时候,我的朋友、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的一位教授专程到我家,他受
我们交大主管科研的领导的委托对我说,上头有人说啦,不要弄了,让我不要发
表那一篇论文。”

  司履生办公室同楼的一些教师和科研人员向记者证实,的确见到过魏于全来
拜访司履生。至于“朋友和熟人劝说”的事情,有些人承认,有些人否认。司履
生的一位学生在电话中说:“不要问我这个问题,有关事情我不会回答。”司履
生的同事王教授说,的确有人给他说过相关的事情,让他有机会劝说司教授,但
是他拒绝了。那位到司履生家劝说的教授告诉记者:“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细节都记不清了,是哪位领导说过也记不得了。是有这么回事,只是当时和司教
授聊的中心意思,是请他要把问题搞清楚,搞扎实,要慎重行事……”

  魏于全与川大的说法为何不一致?

  在四川大学采访,记者还向魏于全提起一件旧事。

  2004年新年前后,本报报道了几位中科院新当选院士的事迹,其中就有
魏于全,这就是刊登于2004年1月15日本报第十六版的《魏于全:不负众
望》。

  当时,本报两位记者根据在四川大学的采访记录和校方提供的材料写出初稿
后,1月13日,魏于全发来传真,称此文“与事实存在多处不符。目前该稿正
在人民日报社编辑部编辑中,尚未发表,请通知二位记者撤销该稿件,以体现贵
报社尊重事实、客观、公正的办报宗旨,也同时是对我本人的尊重和爱护。”

  经过沟通,魏于全同意报道,但删去了原稿中的一些内容。

  对照原稿和见报稿,记者发现被删去的内容,其中有两点。一是介绍上世纪
80年代至90年代初,他在肿瘤的病理学和免疫学方面发表科研论文27篇。
二是介绍他在日本留学5年,在美、英、日等国杂志上发表论文42篇,成果频
繁出现在国际医学界,他的知名度在世界肿瘤研究领域不断提升。

  事实上,这些素材都是四川大学在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发放的,其中一份材
料是川大内部刊物上刊登过的文章,另一份材料是校方专门整理的《魏于全院士
材料》。

  今年3月31日,记者把这两份文字材料的复印件给魏于全看,没想到他当
面把它们撕了。

  “这些内容是从哪儿来的呢?”记者问。

  “是抄来的。1996年我回国后,有个记者写我,报道刊登后,学校的一
些人就抄下来。从来没有哪个人给我看了。乱七八糟什么都给你弄上去,你说那
多危险。”魏于全说。

  “当年我们登了你的报道,你删了一些。介绍你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成
果的数量,也不行吗?”记者又问。

  “那都是过时的,都不是确实的。”魏于全说。

  “事实也不怕去说啊。科学家讲成果,成果不怕说。”记者说。

  “不愿媒体炒来炒去嘛。”魏于全说。

  川大华西医院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他们了解,司履生和常人不一样,
他在学术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但性格偏激,行为偏激。至于魏于全为什么几次
到西安找司履生,这位负责人认为,2003年,魏于全要评院士,司履生写信
提出不同意见,“大家也知道,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魏于全为了顺利评上院士,
去找司履生,拉拉关系,沟通沟通,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评价魏于全成果时,这位负责人还说,在华西医院,肿瘤生物治疗这几年
发展得很快。刚开始时只有十几张床位,现在是140张床位。老百姓非常欢迎。
所以,应该到病房里了解一下这些年来肿瘤的治愈率、好转率,看看魏院士的方
法是不是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是不是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对于这位负责人的说法,魏于全却郑重否认:“那个是两回事。不能扯在
一起。基础研究是一回事,临床是另外一回事。”记者提到上午找他时,学校有
人说他经常在门诊,魏表示:“差不多半年没有去了,他们不了解。”

中科院学部已向四川大学正式发函

  中科院院士工作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司履生在网站上发表的致中科
院的信,学部非常重视。经过核实,那封信确实是司履生所写,但他在把信投给
网站之前,并没有给中科院专门寄过纸质的信,也没有发过电子邮件。在网站发
表后,3月29日,司履生已将纸质信件发给中科院学部。

  中科院学部有严格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规定和处理程序,学部科学道德建设
委员会已与四川大学电话沟通并正式发函,请对方严肃、认真地调查此事。学部
将根据四川大学的调查结果,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做。

 
四川大学“我们会把事情说清楚”

  “中科院给我们学校党委来了函,要求调查这个事情,希望我们组织力量核
实,给予答复。”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在向记者介绍情况时,证实中科院学
部已介入调查。

  谈到魏于全院士的为学和为人,杨泉明说:“我们相信魏院士。魏院士的人
品、科研贡献,我们都了解。就这个事情的过程,我们也了解,不会有问题。我
们学校一定会组织人员,十分认真地用科学的办法,把这个事情说清楚。科学的
事情就是得用科学的办法,科学的手段,包括科学的过程,来获得科学的结论。”

 



智商的傲慢与偏见

12 04 2006年

    近日一则“英国研究者声称中国人是智商最高的人种”的报道在国内媒体上
流传,让一些国人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似乎“中国人最聪明”的说法获
得了国际承认。

    做出这项研究的是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退休教授理查德·林恩。他从上个
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发布类似的发现,陆续出版了几部专著。在统计了世界各国
智商调查的结果之后,他得出结论说,欧洲人的平均智商刚好不多不少是100,
而东亚人(包括中国、日本和朝鲜人)的平均智商最高,达105。

    林恩谦虚地把自己所属种族的智商放在第二位的用意倒不是为了讨好东亚人,
而是为了给自己歧视黑人的种族主义主张打掩护。根据林恩的统计,非洲黑人的
智商低得不可思议,平均还不到70,而非洲丛林人和俾格米人更是只有54。即使
是美国的黑人,平均智商也只有大约85,而这也不是因为美国的生活、教育条件
比较好,而是因为他们与白人通婚混杂了白人的血缘。林恩声称,美国黑人的
肤色深浅与智商高低存在相关性,肤色越浅,则智商越高。

    林恩认为一个种族、民族、国家的强弱都与其平均智商的高低有关,他的研
究也就一再被当代种族主义者引用做为“科学依据”。林恩还是一个性别歧视主
义者。学术界一般认为,在根据身材大小进行校正之后,女性的平均脑容量与
男性相同。但是林恩坚持认为女性的平均脑容量就是比男性小,而女性的平均智
商也要比男性低5。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林恩是个种族主义者和性别歧视主义者就简单地否定了
他的研究成果。即便是恶棍有时候也能做出科学发现,而科学的事实即便令人不
舒服,我们也不得不去接受它。那么林恩的研究成果究竟有多少科学性可言呢?

    林恩号称在收集研究了130个国家的智商测试后加以统计而得出结论。但是
他在收集别人的研究成果时,做了巧妙的取舍,只选用有利于自己的结论的数据,
而舍去不利的数据。这在处理非洲黑人的数据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有一篇
研究报告报道了两项对非洲黑人的智力测试结果,一项低于白人,一项高于白人,
林恩便只选取前一项。更有甚者,在6项有关非洲黑人的测试结果中,林恩只从
中选符合自己的结论的1项。《科学美国人》在1995年2月发表的一篇书评曾尖锐
地指出:“林恩对数据的歪曲构成了真正恶毒的种族主义行为,以及对科学客观
性的可耻蔑视。”

    即使是被林恩选用的数据,他也没能做到诚实地加以使用。我曾经核对过他
引用的一组有关欧洲各国平均智商的统计结果。他对该统计结果取整数时,大部
分都遵循四舍五入的惯例,但是有的地方却奇怪地变成了五舍四入,意大利的
103.8变成了103,而爱尔兰的99.2却成了100。还有的出入更大,挪威的101.8成
了100,而希腊的99.4竟成了97。

    退一步说,即便林恩统计的结果无误,各个民族、国家的平均智商存在差异,
就能说明他们的智力天生就有高低之别吗?

    智力是极其复杂的现象,不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的角度,都没有人
能对智力下一个能被学术界公认的、恰当的定义,更没有人能够提出一个关于智
力的理论解释极其多样的与智力有关的种种现象。因此智力的高低,是不可能简
单地以一个数字来表示的。智商测试以及当代其他学习能力测试所测量的,只是
数学、推理和语汇能力,这最多只能说是智力的一小部分。

    智商的测试结果,并非就反映了遗传因素,并非就能说明天生比较聪明。事
实上,环境因素同样能影响到智商的测试结果。某些人在智商测试中得分高,是
因为有良好的营养、家庭、教育,甚至不过是他们更熟悉智商测试的内容和方式。
智商测试的结果显然与文化背景有关。林恩曾经引用过一项对非洲黑人进行智力
测试的研究结果。但是这项研究的研究者却认为,非洲黑人的测试结果偏低并不
能说明他们的智力低下,因为测试是用英语进行的,而大多数受试者的英语水平
极其低下,使得某些试题实际上无用。而且该测试假定受试者熟悉电子设备、显
微镜和西式女装等文化产物,对非洲黑人不利。

    智商测试是可以通过培训而提高分数的,在某种程度上测的是一个人的应试
能力。所以,如果东亚人的平均智商比较高,也许不过说明了他们的应试能力较
强,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特别骄傲的事。为此沾沾自喜而去支持种族主义论调,就
很可悲了。

2006.4.9.

(中国青年报2006.4.12)

(XYS2006041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报道:清华教授学术造假案折射高校人才引进泡沫

12 04 2006年

2006年04月12日第一财经日报

  学校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还是要务实一些,不能将条件定得太高,那是不切
实际的需求,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让求职者有意无意造假。清华大学引进人才的审
核机制是存在的,至于审核机制是不是被严格遵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本报记者季谭发自北京

  2005 年11 月23 日,学术打假人方舟子在“新语丝”网站上发表《清华大
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教授如此伪造论文发表记录》一文,揭露清华大学医学院
原院长助理、教授刘辉学术造假。

  此后迫于舆论和校内其他教师的压力,清华大学取消了刘辉的教授头衔,并
解除聘任合同。

  然而,当初刘辉如何凭借造假简历,通过学术审查机构的严密考核,最后获
得教职。有清华大学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私人推荐或许能帮助刘辉越
过层层把关,让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内部举报造假行为

  有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向方舟子举报刘辉的是他的一位同事,当时举报者
在信中是匿名举报,因此方舟子就去自己查证。

  由于清华在211工程之后国家拨款相对比较多。因此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
定了很多优惠条件。海外博士进入清华,待遇相当优厚。

  “所以在学校内部也会经常收到一些举报信件,说某人又学术剽窃了,或者
谁的某章又抄谁的了,或者学历有什么问题了,但一般关注的对象都是从海外归
来、花大价钱引进的人员。”该人士透露。

  清华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于5年前,由生物系一部分师
资分流过去。一般来说,系里老师多为留洋回来的,因此“美国帮”、“英国帮”
也分得比较清楚,相互之间学术上的争论亦较为激烈。

  刘辉在被揭发“造假”之后曾经表示:“论文是由图书馆提供的电子版索引,
其中有一篇论文作者与我英文名字拼音缩写完全相同,所以图书馆在检索过程中
误将该篇论文收入了我的论文索引电子文件。我在向医学院网站提交时也未详细
核对。”

  但正是这篇论文,发表于2001年,正值刘辉在纽约大学“当副教授”,这期
间所有论文应是在申请清华教职时就已列出。也就是说刘辉2004年加盟清华后,
如果清华医学院网站需要在其履历中列出代表性论文,就不必图书馆为他做索引。

  “可疑”的推荐

  2006年4月3日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经过清华大学医
学院3个多月核查,3月10日该校校务会作出决定,撤销刘辉清华大学教授头衔,
解除与刘辉的聘任合同。

  4月5日,为调查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论文、简历伪造一事,记者来
到清华大学医学院办公地,发现在医学院门口有专职人员把守。知情人士告诉记
者,这是原清华同方办公地点。记者获知,不久清华大学医学院就将搬到即将完
工的三层红楼。

  2001年10月清华医学院成立之后,两院院士吴阶平担任首任院长,常务副院
长是赵南明,他曾任清华大学生物系主任,裴兆宏为党委书记。据称,清华建医
学院是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刘辉,男,1959年5月31日生,自2004年6月起在清华大学医学院任教。”
第12次校务会议查证,“刘辉在申请清华大学职位、职务以及在个人网页中提供
的个人履历、学术成果的材料存在严重不实,属学术不端行为。”

  “当时是根据学校在学术方面的相关规定处理的。”清华新闻中心人士说。
这个规定是指《清华大学教职工处分暂行规定》和《清华大学关于学术不端行为
的处理办法(试行)》。

  本报记者通过多种途径联系刘辉,但未找到他。据医学院学生说,刘辉目前
已去美国。该生说,本来学院成立时间就很短,刘辉来了只有1年半时间,而且
只带研究生,不带本科生,教学上反馈的信息是比较少的。

  记者了解到,2004年刘辉进入清华,同时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信医院)
工作。

  审查制度为何虚设

  “对于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因为简历造假问题被辞退一事,”清华
大学一位内部人士在4月5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透露,“在从海外引进
人才时,一般性的问题可以经过学校的审核机制查出来。应该说清华这种严格的
审核机制是存在的,至于审核机制是不是被严格遵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尤其引进教授,该人士说,这要由学校的学术委员会来进行最后评定,程序
是非常严格的。“至于说有的清华新兴院系在引进人才时,是否能把好关,那就
是院系自身的问题。”该人士强调。

  据记者了解,一般大学在引进人才时,都会有一个审核委员会。

  “比如我进入清华时,就经过了严格的审核,第一道审核首先是向院里人事
部门提交简历和论文,他们先审查一遍;在这个基础之上,院务会议进行第二轮
审核,审核完之后,最后要在清华大学校长办公会议上再次审定才能通过。”该
人士告诉记者, “这还是对进入清华的普通教师的审核过程。对于刘辉来说,
他是一个教授,所以对他的审核应该是更加严格的。”

  该人士介绍,“清华对于一个教授的进入,要专门召开学校的学术委员会进
行讨论,而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应该是该学科的权威人士。他们在进行审核之
后,学校校长办公会议还要把关,最后交到人事部门形成完整的审核过程。这一
系列手续下来之后,如果还没有审查出像刘辉这样的教授学术道德上有问题,那
就有特殊性了。”

  人才引进中的“泡沫”

  据记者了解,当时刘辉是作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顶级专家和中青年
骨干人才”而被引进的“器官移植外科专家”。

  “刘辉那篇掺假论文,是他履历中最重要的一篇论文,也是发表刊物档次最
高的一篇。”4月2日,方舟子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履历掺假是一种不正当
竞争,对申请同类职务者不公平。”

  至于在当前学术体制下,像刘辉这样的教授因学术造假而被学校辞退,是否
还会在其他地方谋得相应职位。方舟子对记者说:“一个科研人员最基本的必要
品质是学术上的诚实,那些有意在学术上造假的人并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

  方舟子表示,刘辉履历中的虚假并不限于此,而是处处有假,例如他的其他
论文也有假,他的博士学位、国外职务、获得的奖项都是有问题的,或者是虚构
的。“如果把他的履历中的这些虚假部分都去除掉,他就成了一名没有什么成就
的学者,我想是难以被清华大学聘用的。”

  2001年10月清华医学院刚建不久,虽求贤若渴,但是当时的招聘标准还是和
国际接轨的,即教授申请人须有理学博士和5年经验或医学博士以及10年临床经
验。刘辉的简历很吻合清华的要求:日本医学博士,还有就是在美国纽约大学医
学院10 年的外科医师、副教授、研究中心主任经历。主要科研领域是消化外科、
肝胆外科、移植外科、血管外科、人工脏器、移植免疫。

  “学校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还是要务实一些,不能将条件定得太高,那是不
切实际的需求,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让求职者有意无意造假。”清华大学一位教授
告诉记者。

  教育部严治学术腐败

  2005 年12 月15 日,在刘辉论文事件之后,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副书
记张再兴召开院系主管人事和科研的系副主任会议,要求年底前落实3件事:
“检查所有教师上网的信息是否正确;要求各位教师将上网信息的内容制作一份
文字稿件,由其本人签字确认无误后上交各院系备案;各院系指定专人负责教师
网上信息的发布和更新。”

  “除了刘辉事件,我们以前也披露过很多起类似的事件。所以弊端不在于引
进海外人才的时候‘求全、求大、求名气’,而在于没有去核实那些‘全、大、
名气’是不是真实可信的。”方舟子直言。

  记者了解到,刘辉之所以会在方舟子打假之后被清华大学辞退,一个重要原
因是由于来自清华大学内部教师的压力。

  就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涉嫌学术造假,被校方撤销教授职务一事,
3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告诉记者:“刘辉被撤销教授职务,据我所知,
并不是我们国家第一例。比如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沈履伟,还有其他高校涉嫌
学术腐败的教授也被解聘了教职。”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在3月11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亦表示,治理学术腐败
要从机制、体制上改革。他说,目前学术造假呈严重趋势。他表示,解决措施除
了加强教育,还要从机制体制上进行有效改革。

  王旭明表示,教育部的态度是始终坚决反对各种学术腐败行为,并且采取许
多措施来加以制约。“目前学风监督委员会的筹办和组建仍在继续。”他说。

(XYS2006041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报道:中科院院士魏于全学术论文遭造假质疑调查

12 04 2006年

文/本报记者 施剑松
摄影/本报记者 崔浩
2006年04月12日竞报

此次在针对魏于全院士的质疑事件中,处于双方“中介”位置的新语丝网站备受
关注。相当多热心学术人士对该事件最新进展的了解与传播,都源自该处。记者
看到,在新语丝首页,讨论此次事件的文章数量占了大半

  院士魏于全遭造假质疑

  魏于全,这个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四川籍中科院院士如今陷入了巨大的学术道
德争议中。

  本周,司履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在北京开会评审他的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申请书时看到了他的研究,当时我就认为魏院士的研究结果是不可信的。”
“我后来查看了他2001年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上的论文,发现魏于全在实验
设计中存在严重而低级的硬伤”。

  在百度上输入“魏于全”三个字进行搜索,会发现 “魏于全假论文”、
“魏于全作假”这类搜索词出现很多。
    
    从3月份一直持续到现在,西安交通大学司履生教授质疑四川大学魏于全院
士学术造假的公开信,已经成为学术圈里的热点话题。

  “鉴于魏于全能够在200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主要由于他发表在国内外科学
刊物上的两篇论文,如果司履生教授对这两篇论文的质疑成立,中科院应该严肃
处理,取消魏于全的院士称号。”知名科学打假人士方舟子日前表示。

  “科学试验竟没有对照组”

  “就在魏于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评审过程中,我发现他(魏于全)
的研究有很大问题。”司履生日前对记者说。

  司履生解释,“我发现,魏于全在实验中竟然没有设立不用任何治疗的对照
组。”“要知道,一项科学实验如果没有这样的对照组,那么这项实验的所有结
果都是不能成立的。实验出现这样严重而低级的硬伤,论文竟然也能够发表,我
对这样的学术造假实在感到义愤填膺。”

  司履生在写给中科院院部的公开信中,一共列举了7项质疑理由,涵盖了魏
于全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上的论文所依据实验的众多细节。包括实验观察方
法、数据统计公式以及实验动物选择等。基于这些理由,司履生认为,“这是一
篇十分拙劣的假科学论文”。

  称魏院士“从事伪科学”

  年已70岁的司履生教授对魏于全教授的研究思路也表示了强烈的不认同。他
解释说,魏于全教授的研究方向是采用异种组织细胞作为抗原给动物接种,以预
防和抑制肿瘤。这样的理论其实早已经在上世纪40年代就被国外的实验证明是不
可能实现的,而他现在只不过是将这种思路进一步重新包装后,旧事重提。

  魏于全2000年发表在国外著名科学刊物《Nature Medicine》上的一篇论文,
在业内被看成是奠定其学术地位的重要论文。在这篇论文中,魏于全系统介绍了
自己的研究思路,然而就是这篇发表在国外顶级学术刊物上的文章,司履生认为,
同样存在严重造假嫌疑。

  “凡是稍稍有一点实验肿瘤学常识的人,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这
些文章是彻头彻尾编造出来的、反科学的谬论。”司履生解释说,人们进行疫苗
免疫接种,实际上就是向人体内注射一定剂量的特定蛋白质,蛋白质可以引起身
体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形成对相关疾病的预防。魏于全教授的研究思路,简单
地说,就是把异种组织细胞作为肿瘤疫苗注射到动物体内,预防和抑制肿瘤的发
生。

  他举例说,“魏于全曾当面告诉我,他在试验中用牛的肝组织细胞对试验鼠
进行肝癌免疫,取得了成功。但问题是,魏于全在试验中使用的组织细胞,以论
文里提到的黑色素细胞为例,一个细胞中就含有几千种蛋白质。这就好比一下向
一个动物体内注射了几千种不同的疫苗,而人体的免疫系统竟然只对其中的几种
发生符合人类需要的反应。要知道,人体免疫系统遇见外来细胞,会对细胞中的
大多数具有抗原的蛋白质起反应而产生抗体”,“否则,免疫学就没有规律可循
了,医生也没有办法看病了。所以,如果不是免疫学的基本规律错了,就是他的
实验造假”。

  魏院士实名回复质疑

  司履生表示,自己质疑魏于全学术造假的公开信早于2005年8月就递交给中
科院,只是一直没有收到回复,才于今年3月最先公开发表在知名科学打假人方
舟子的网站上。

  当这封公开信在“新语丝”发表后,魏于全教授及时做出了公开回应,据方
舟子和魏于全的秘书王建分别证实,魏于全于3月29日、3月31日和4月1日,三次
向新语丝发去自己的回复,回应司履生对自己学术造假的质疑。

  这也是遭到学术质疑的中科院院士首次公开回应所遭到的学术质疑。

  当记者向王建提出希望采访魏于全院士时,他表示,魏于全院士对质疑的回
复发表在致“新语丝”网站的几篇回复中。

  针对司履生教授对自己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上论文的7点质疑,魏于全
在回复中表示,司履生教授之所以对自己的论文产生质疑,部分原因是杂志刊登
其论文的时候,由于排版错误将一个错误的公式印在了论文中,而司教授也没有
完全清楚自己在论文中对实验条件的限定。并且双方在对实验数据的计算方法上
也存在分歧。

  魏于全教授坚持自己的“实验是严肃的,而实验结果也是准确的”。

  司履生曾分别向发表魏于全论文的《中华肿瘤》杂志和《自然医学》杂志发
出评述文章,提出自己的质疑。根据学术讨论的惯例,杂志社将这两篇质疑文章
都转给了论文作者魏于全,并要求魏于全教授对两篇评述文章的质疑进行解答。
但司履生发给两家杂志的信件和魏于全的回复最后都没有在杂志上发表。

  在此次公开回复质疑的过程中,魏于全也将自己4年前答复两家杂志的信件
在网络上公开。答复中强调了双方对实验方法的理解差异。

  方舟子:他有篡改数据可能

  方舟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魏于全院士的论文用到的实验技术是现代生
物学常用的技术,“在这方面我比较熟悉,可以做出一些判断。我认为,在其论
文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漏洞和可疑之处,有的
前后自相矛盾,有的过于完美,让人怀疑至少存在篡改数据的可能,而篡改数据
在科学界也被认为是造假。”

  司履生呼吁中科院调查

  方舟子表示,揭露学术造假,有的容易,有的难办。“像一稿多投、伪造学
历、抄袭这类的造假,是很容易发现和认定的,我们揭露得也比较多,但是对捏
造、篡改实验成果这类的造假,要发现就很不容易,所以在国际权威的学术期刊
上也时不时会出现可疑的论文,而要认定造假,就更难了,需要有权威机构的介
入,进行调查,核实原始数据才行。”

  他认为,严格地说,如果没有查看实验的原始数据,都不能得出肯定有假的
结论。

  司履生表示,他也要求魏于全公布实验的原始数据,但至今魏于全并没有公
开实验的原始数据。而要真正通过实验验证魏于全的实验造假将是一个庞大的工
程。

  他举例说,魏于全在2000年到2003年之间一共发表过7篇外文论文。“我统
计过,要支撑这些论文在实验中他一共要使用上万只实验鼠。据我所知,以魏于
全实验室的规模,不可能在三年的时间里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实验”。并且,在论
文中,“他的很多数据据说都是长期观察的结果,有的观察期长达两年。内行人
一看就知道,这对于他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要验证他的论文造假,验证
者就必须按照他的论文描述,重新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实验,这对于个人来说,是
很难想象的。所以,我呼吁中科院能够介入调查此事。”

  针对魏于全院士的质疑事件过程备忘

  ■3月26日

  西安交通大学司履生教授实名发表《就魏于全院士发表假论文问题致中国科
学院的公开信》。公开质疑魏于全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和《自然医学》杂志
上的两篇重要论文造假。

  ■3月28日

  四川大学学校网内BBS上发表声明,“鉴于杂志编辑部2003 年就已经对文中
提到的魏于全院士的论文进行过核实并证明了魏院士论文结果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此事已有确实的证据,在没有其他新的证据之前,为避免以讹传讹和不必要的误
解,关于此事件的讨论做了合集,希望大家理解。同时希望大家爱惜自己学校声
誉,不要人云亦云,做别有用心者的帮凶。”

  ■3月29日

  魏于全院士向“新语丝”网站发去实名回复,回复中附有其2003年答复杂志
编辑部疑问的原文。

  该文表示,“司先生很多问题的提法本身是不准确的,甚至还是错误的”。

  ■3月31日

  魏于全再次实名向“新语丝”发去“魏于全对拜访司先生的情况说明”。说
明自己劝阻司履生在杂志上发表相关评论文章是因为“我认为他的两篇评述文章
如果发表,对于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先生是不利的,可能会影响他的学术声誉。我
当时的本意的确是不希望他发表这样的评述论文,或者至少是应该进行大的修改
以后再发表,以维护老先生的学术声誉。”

  ■3月31日

  新语丝网站主持人方舟子发表“为什么我认为魏于全院士的论文有假”一文。

  该文指出在魏于全院士学术论文中所公开的实验数据图表中发现疑点,表示
“鉴于魏院士的论文中至少有造假的嫌疑,为其论文提供科研基金的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应该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对其原始实验记录。”

  ■4月1日

  魏于全就方舟子提出的疑问,在新语丝网站上发表答复。指出质疑者使用了
论文中由于印刷问题而导致的错误公式。并解释了实验中具体实验手段的部分细
节。并表示愿意前往西安交通大学,与质疑者司履生面对面交流。

  ■4月1日

  方舟子公开发表对魏于全答复的答复,认为魏于全院士并未能圆满解释疑问,
并引海外专业人士的话表示“魏于全论文中的实验数据好得不像是真的”。

  ■4月3日

  魏于全院士再次在新语丝网站上发表应答文章,解答质疑者对论文的疑问。
同日,方舟子发表应答,发现魏于全论文中出现新的疑点。

  ■4月10日

  魏于全院士在新语丝网站上发表“三封信”。就有关自己的部分新闻报道,
解答网友疑问。

  从3月26日司履生教授在新语丝网站上发表致中科院的公开信后,网友讨论
一直非常激烈,并逐渐成为众多科学论坛里的热门话题。

(XYS2006041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魏于全《三封信》

10 04 2006年

【方舟子按:近日收到一些以四川大学校方或工作人员的名义发来的信,但是发信
地址可疑。以后这类来信请务必用四川大学的邮箱发来,或留下联系电话以供查证,
否则一概不予登出。魏院士还曾经给哪些报刊写过类似的信件,最好也提前公布,
免得被人发现一篇,就答复说都曾经去函要求从网站上删除,太被动了。仅要求删
除网页,是否是怕被同行发现?而且该不实宣传的责任显然至少是在四川大学宣
传部门,不能怪罪给报刊。既然在2004年1月12日就已经发现了不实宣传的问题,
为何还会让四川大学宣传人员继续在2月在《神州学人》做更为夸大的宣传?】

方先生:

  请将如下三封信在您的新语丝网站主页上登载,我再次重申,神州学人和文
汇报登载的有关我的报道不是实事求是的,未经我本人核实,我本人对那些内容
也是及其反感的,早已多次去信,望两个杂志编辑部删除这两篇文章。

魏于全
2006-4-10

第一封信:这是我的助手于2004年替我发给文汇报主编的信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Tian Ling
To: editor@wenweipo.com
Cc: Wei Yuquan
Sent: Monday, January 12, 2004 3:19 PM
Subject: 请从网站删除“魏于全全力解读死亡密码”(2004-1-5)一文
  尊敬的文汇报主编:
  非常感谢贵报对我的关注和报道,但贵报于2004年1月5日刊登的报道“魏于
全全力解读死亡密码”一文,于事实存在多处不符,有损于贵报的声誉。为了尊
重事实,体现贵报真实、公正、客观、公平的办报精神和理念,也为了对我本人
的尊重和爱护,我慎重要求贵报尽快从网站上删除“魏于全全力解读死亡密码”
一文。
  非常感谢您们的合作,也希望我们未来的合作更愉快。
  魏于全
  四川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E-mail:yuquawei@vip.sina.com

  第二封信:是我的秘书昨天给方先生的信

  方先生:
  你好.我是魏于全教授的秘书王建,请将我发给您的此信及附件在新语丝上
发表.
  当年记者并未直接采访魏教授本人,也未经魏教授审稿,该文刊出后魏教授
发现报道不实,其内容与事实存在多处不符.魏教授为此委托我多次与神州学人
编辑部联系,强烈要求删除《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一文.至今我的
电脑上仍保留着当年信件的原件(见下面的第三封信),随时备查.也请您与神
州学人编辑部,《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文章的作者及华西医院宣传
部联系,以便澄清此事缘由.另:在公开附件内容的时候,请将魏教授的手机号
码做删除处理,其它的三个座机号码因实验室搬迁等原因已作废.附件1为当年
与神州学人编辑部的原信,因邮件传输,文件创建时间会改变,附件2为我电脑
屏幕抓图,可以清楚看出该信最后的修改时间为2004年3月17日9:52.
  当年此事是我一手经办,我为上述情况的真实性负法律或者道德上的任何责
任.
  四川大学
  王建
  13072800339
  2006/4/9

  第三封信:这是2004年我写给神州学人主编的信

  尊敬的神州学人主编杨长春老师:
  我于2004年3月2日已发传真,要求贵刊从网站上的报道删除“魏于全:破译
癌症‘死亡密码”一文(刊于2004年第二期刊登),虽然暂时消除了一段时间,
但现在从“Google”网站上搜索,仍能从“神州学人”网站上看到全文,并且被
其他多个网站转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现我郑重声明,该报道不实,报道人未
亲自采访本人,于事实存在多处不符,有损贵刊的声誉。为了尊重事实,体现贵
刊真实、公正、客观、公平的办刊精神和理念,也为了对我本人的尊重和爱护,
请贵刊从网站上彻底删除此文。非常感谢贵刊对我的关注和报道,非常感谢您们
的合作,也希望我们未来的合作更愉快。

  魏于全
  2004年3月17日
  四川省 成都市 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人类疾病生物治疗实验室,
610041

(XYS2006041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