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维纳斯的诞生》译著中的错误

30 12 2005年
  因为《维纳斯的诞生》的译者李继宏在对laoliu的答复中承认laoliu指出的其他错译,但对第1、2条错误提出了异议(《关于《维纳斯的诞生》的说明》(XYS20051228)),我就特地去比较了一下。第2条虽然不太妥当,但问题不大。第1条则除了laoliu已指出的(例如把“拱门下”误译成“拱顶”),还有其他的错误。李继宏的英文水平在国内学者中算是很好的了,比朱振武和反科学文化人之流高出太多,可以胜任翻译。但是语感和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在国内很难得到熏陶,还有待加强。外语再好的人也不能保证整本译著没有偶尔的差错,我们即使读中文也有看花眼或读不懂的时候呢。当然这不能用来为朱振武和反科学文化人那些低级错误百出的劣质翻译辩护——他们去搞翻译是入错了行。

  下面算是帮助李继宏提高英语,钱就不用补交了。

  1. 耶稣也许在加利利出世和死亡,但佛罗伦萨再现了主的生平。在一个布鲁内莱斯基式花园走廊的拱顶上,天使加百列正在向玛利亚传达神谕;城里的墙壁展示着三位贤王在托斯卡纳乡间游行的画面和基督的神迹;画里的那些罪犯与病人身着佛罗伦萨的衣装,围观的人群中不乏名流贤达,他们高鼻深目,眼光落在教堂前排的座位上,俯视着现实中的生活。

  Our Lord may have lived and died in Galilee, but his life was re-created in the city of Florence. The Angel Gabriel brought God’s message to Mary under the arches of a Brunelleschian loggia, the Three Kings led processions through the Tuscan countryside, and Christ’s miracles unfolded within our city walls, the sinners and the sick in Florentine dress and the crowds of witnesses dotted with public faces: a host of thick-chinned, big-nosed dignitaries staring down from the frescoes onto their real-life counterparts in the front pews.

  > 耶稣也许在加利利出世和死亡

  have lived不是“出世”,而是“生活”的意思。

  > 但佛罗伦萨再现了主的生平

  his life was re-created in the city of Florence 指的是画家在再现耶稣故事时,以佛罗伦萨市的生活做为画面背景。下面的话讲的都是该背景。李继宏没有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误以为指的是佛罗伦萨到处都是耶稣故事画像,这就导致了下面的一连串误译。

  > 在一个布鲁内莱斯基式花园走廊的拱顶上,天使加百列正在向玛利亚传达神谕

  原意也是指画面,指画着加百列在布鲁内莱斯基式花园走廊的拱门下如何如何,不是指画在拱门上的壁画如何如何。

  > 城里的墙壁展示着三位贤王在托斯卡纳乡间游行的画面和基督的神迹;

  “城里的墙壁”属于误译,是指“城内”,与“乡间”相对。

  “三位贤王在托斯卡纳乡间游行”和“基督的神迹在城内展示”属于两个不同的分句,即两个不同的绘画内容,“基督的神迹”和后面的那些属于同一个内容。

  内容一:三位贤王在托斯卡纳乡间游行(不在“城内”)  内容二:基督的神迹在我们的城市内展现……

  > 画里的那些罪犯与病人身着佛罗伦萨的衣装

  sinner是基督教说的罪人,而非罪犯。这是基督神迹的一部分,拯救罪人和病人。

  > 围观的人群中不乏名流贤达

  witnesses是指神迹的见证者,不仅仅是围观。

  dotted with意思是点缀。

  public faces不是名流贤达(public figures),而是指“招牌面孔”、“代表人”(比如我就是新语丝的public face :-) )。这里的意思是指画家把佛罗伦萨的权贵当模特画到画中见证者人群里为这些权贵做广告。冒号后面即解释public faces所指。

  >他们高鼻深目

  thick-chinned意思是肥大下巴,不是深目。

  from the frescoes 漏译

  their real-life counterparts指画中的真人原型,与上文public face相对,是万万省不得的。

  最后一句试译如下:

  而基督的神迹在我们的城墙内展现,罪人与病人身着佛罗伦萨服装,见证的人群中点缀着招牌面孔:一群肥大下巴、高鼻子的权贵从壁画上俯视着他们坐在教堂前排座位上的真人原型。

(XYS2005123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杨玉圣靠什么学术成果当美国政治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24 12 2005年
    大约在两年前,我听一个文科学者谈到,“学术批评网”的主持人杨玉圣因为这几年来专职搞学术批评,放弃了其本行“美国研究”,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评不上教授,转到中国政法大学当教授去了。我本来还以为中国政法大学专门为杨玉圣新设了“学术批评”或“学术打假”教授。今天见到有一网站请杨玉圣等文科学者参加“从SCI反思中国的学术评价体制”研讨会,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笑,文科学者知道什么SCI?恐怕连怎么查SCI都不知道。再一看杨玉圣的头衔,原来并不是学术批评教授,居然是“中国政法大学美国政治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大奇。于是到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把杨玉圣发表的文章全部检索出来看看。自1998年以来,杨玉圣共在中国学术期刊上发表了36篇文章,其中新闻报道1篇,人物纪念文章3篇,书评5篇,剩下的27篇全部是有关学术批评、学术规范、学术打假的争论文章,果然是以学术批评为业。8年来,杨玉圣没有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更没有发表过一篇研究“美国政治与法律”的学术论文。据我所知,他这几年出的著作也都是学术批评、学术规范方面的,并无美国研究方面的学术专著。

    请中国政法大学校方解释一下,杨玉圣是靠什么学术成果到贵校当美国政治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的?也请杨玉圣论证一下,一个早已不搞学术研究,以学术批评为业的人去主持美国政治与法律研究中心,这又是哪门子的“学术规范”?

1 	开展学术批评 反对学术不端 维护学术尊严——关于沈履伟剽窃案的公开信 	杨玉圣 	社会科学论坛 	2005/092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杨玉圣 	社会科学论坛 	2005/083 	与其说是学术荣誉,不如说是学术责任——应正确对待学术论文署名问题 	杨玉圣 	社会科学论坛 	2005/054 	对美国的立体研究——《资中筠集》述评 	杨玉圣 	美国研究 	2005/025 	一个大写的人——写在刘宗绪先生逝世一周年之后 	杨玉圣 	云梦学刊 	2005/016 	壮士断臂 英雄本色——评北大英语系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置 	杨玉圣 	社会科学论坛 	2004/127 	学术规范与青年学者的使命 	杨玉圣 	中国高等教育 	2004/198 	值得关注的学术集刊现象 	杨玉圣 	云梦学刊 	2004/049 	首都中青年学者倡议恪守学术规范 	杨玉圣 	科学中国人 	2004/1110 	学术期刊的境遇与出路 	杨玉圣 	社会科学论坛 	2004/1011 	杞人之忧 忧怀天下——关于学界不正之风与学术腐败的对话 	杨玉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12 	前车之鉴:晚近十大学案警示录 	杨玉圣 	社会科学论坛 	2004/0513 	关于目前高校学术流弊的对话 	杨玉圣 	云梦学刊 	2004/0314 	永远的心痛——怀念刘宗绪先生和顾诚先生 	杨玉圣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3/0815 	大学改革与大学的命运——对有关北大改革方案论争的初步回顾 	杨玉圣 	学术界 	2003/0516 	一部别具一格的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论稿——刘宗绪著《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编后记 	杨玉圣 	学术界 	2003/0217 	厚积薄发 历久弥新——评杨生茂著《探径集》 	杨玉圣 	世界历史 	2003/0618 	三人谈: 当前学风不正的种种表现 	杨玉圣 	中国改革 	2002/0119 	王铭铭事件、新闻媒体与学术批评——兼与“梅林”先生商榷 	杨玉圣 	学术界 	2002/0420 	贵在自律——做学问应坚守学术伦理 	杨玉圣 	学术界 	2002/0121 	学术腐败、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关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 	杨玉圣 	社会科学论坛 	2002/0622 	学术剽窃现象:我们应有的关注与反思 	杨玉圣 	社会科学论坛 	2002/0423 	学术腐败与学术打假 	杨玉圣 	科学中国人 	2001/0624 	程千帆先生的学问人生 	杨玉圣 	学术界 	2001/0425 	我写作《学术批评应当署本名》的来龙去脉——兼答“南水”先生 	杨玉圣 	学术界 	2001/0326 	学术批评应当署本名 	杨玉圣 	学术界 	2001/0227 	为了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学术腐败问题答问录 	杨玉圣 	社会科学论坛 	2001/1028 	知彼知己的益举——评《中美长期对话(1986-2001)》 	杨玉圣 	美国研究 	2001/0429 	学术规范应从基础工程抓起 	杨玉圣 	世界历史 	2001/0230 	学术批评、反批评及其他 	杨玉圣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0/1231 	读书奖、网上论坛与学术批评 	杨玉圣 	学术界 	2000/0632 	铁肩担道义 	杨玉圣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0233 	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学术规范讨论备忘录 	杨玉圣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8/0534 	学术打假与学风建设——1998年4月16日在南京大学的演讲 	杨玉圣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8/0435 	学术苦旅的足迹——兼评《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 	杨玉圣 	美国研究 	1998/0136 	“纪念罗荣渠教授70诞辰座谈会”在京召开 	杨玉圣 	世界历史 	1998/0137 	学术书评与世界史学科建设 	杨玉圣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38 	美国书籍在中国 	杨玉圣 	图书馆 	1997/0639 	中国人的罗斯福新政观 	杨玉圣 	史学月刊 	1997/0240 	在探索中创新——罗荣渠先生的学者气象 	杨玉圣 	史学理论研究 	1997/0341 	历史研究与理论创新——罗荣渠先生的学术探索历程 	杨玉圣 	世界历史 	1997/0342 	《北大史学》印象 	杨玉圣 	中国图书评论 	1996/0943 	罗荣渠教授与美国史研究 	杨玉圣 	美国研究 	1996/0344 	从“友邦”到“死敌”──三四十年代美国形象在中国的演变 	杨玉圣 	太平洋学报 	1995/0345 	学术论文的规范化问题 	杨玉圣 	美国研究 	1995/0146 	美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启示——读《大转折的年代》 	杨玉圣 	中国图书评论 	1994/0147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的美国观 	杨玉圣 	史学月刊 	1994/0148 	中国美国学史: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兼评李本京先生等的新著 	杨玉圣 	美国研究 	1994/0249 	一个美国史研究者的足迹——评邓蜀生著《美国历史与美国人》 	杨玉圣 	美国研究 	1994/0150 	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建设的新收获──评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杨玉圣 	世界历史 	1994/0651 	对美国外交演进轨迹的寻绎——读李庆余著《美国外交》 	杨玉圣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2/0252 	一种极堪忧虑的现象——试评《移民与近代美国》 	杨玉圣 	世界历史 	1992/0153 	卡罗来纳殖民地创建史探微 	杨玉圣 	史学集刊 	1991/0354 	美国史研究的中国特色刍议——从两部美国现代史新著说起 	杨玉圣 	世界历史 	1991/0355 	如何改革我国的美国史研究——从《美国史纲》谈起 	杨玉圣 	九江师专学报 	1991/0256 	是“开展正常的学术争鸣”吗?——读《美国史纲》札记(四) 	杨玉圣 	兰州学刊 	1990/0657 	论美国内战前关税诸问题 	杨玉圣 	世界历史 	1989/0658 	《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评介 	杨玉圣 	世界历史 	1988/0559 	关于《宅地法》开始实施的时间 	杨玉圣 	世界历史 	1986/02

(XYS2005122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评黄禹锡涉嫌造假

24 12 2005年
(北京青年报2005年12月17日)

  为什么造假多出于生物医学领域

  著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昨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造假各国都比较多,这里有经济利益的驱动。

  他说,美国一年平均发现大约10起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造假事件,而方舟子网站上也有许多起中国的学术造假事件,其中大多数都是生物医学领域的。“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生物医学领域与物理等其他自然科学领域有区别,它更为复杂,科学研究结果造假不易被发现;第二,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广泛的用途,可在医学、保健、农业产业等方面应用,学者可以很容易获得投资,迅速获得经济利益。所以一些缺少科学道德的学者会铤而走险。”

  对于黄禹锡涉嫌造假的指控,方舟子并不觉得很惊讶。因为此前就发现他在卵细胞来源上隐瞒实情,他还因此辞去行政职务。“但我想黄禹锡再次出事在韩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在基础科学领域,韩国的水平远不如美国,韩国能出黄禹锡这样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很难得,能在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发表论文也很难得。他的论文也很有影响,干细胞可用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器官移植等多个方面。”

  既然《科学》所登论文有假,他相信韩国首尔大学和政府机构会严肃调查和处理的。他举例说在美国卫生部专门有监督生物医学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办公室,如果发现有学术造假,政府会作出几年内禁止科学家向政府申请科研资金的处罚,如果事情严重,还有可能终身禁止申领资金,甚至追究刑事责任。“遗憾的是,在中国发生了学术造假却很少受到处理”。

  他估计,如果此事是真实的,黄禹锡将身败名裂,因为科学领域最重视的就是诚信,被发现缺乏科学道德的学者即使再有学问仍然不为学界所容,但这不影响他今后的生计,他可以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


我曲解“不明飞行物专家”了吗?

22 12 2005年

12月初新华社南京分社、《金陵晚报》差不多同时发出报道称,中科院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国际UFO研究专家王思潮向记者通报,今年在新疆上
空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基本上可以确定不是人类的杰作,可能与地外文明有关。

我当即写了一篇文章《“外星人”又到中国来了》,再次批评王思潮做
为职业天文学家,频频发表中国某地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可能是外星人的飞行
器的惊人说法,研究态度极不严谨,与其身份不符。文章于12月7日在《北京
科技报》登出后被广为转载,不知是否巧合,12月10日数名中国各地“多年
研究UFO的专家”汇聚南京参加南航科幻学会组办的“UFO与探索系列讲坛”,
与会者除了王思潮,还有一位来自北京的“国际UFO研究专家”张靖平也曾
经和我打过交道。据南京的报纸报道,二人都批评我曲解了王思潮的观点。

张靖平告诉记者:“王思潮的话是非常严谨的,而方舟子显然是曲解了
王思潮的话。王思潮说的‘不排除与地外文明有关’,说明是有这个可能性,
但是这个可能性很小,小到比‘可能与地外文明有关’这句话所包含的可能
成分小得多。方舟子把王思潮说的这句话直接演绎成‘外星人来中国’实在
是太荒谬了。而且,方舟子还以‘只是研究小行星的专家’这一理由来反驳
王思潮,则更没有道理,因为方舟子本人只是一名生物学博士。”

首先需要说明,我指出王思潮只是研究小行星的专家,和我本人只是一
名生物学博士,这二者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系。我对王思潮的批评,是对其
逻辑推理错误和治学态度的批评,不需要用到专业知识,和我本人是什么专
业毫无关系。但是王思潮本人对不明飞行物现象的研究,却需要用到天文、
气象、物理、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只是研究小行星的专家”
显然是难以胜任的。

其次,我曲解了王思潮的观点了吗?文章标题“外星人又到中国来了”
是我本人读了媒体报道之后的一句感慨,虽然我认为这其实反映了这些“国
际UFO研究专家”的真实想法,但是我并没有说那是王思潮的原话,王思潮
的观点是什么,我在正文中说得清清楚楚,是认为“不明飞行物可能和
外星人有关”、“外星人可能光临过中国”。在这次引起争论的媒体报道中,
王思潮是这么说的,他在以前也多次对媒体这么说过。我的批驳也都是针对
这种可能性。现在王思潮后退了一步,强调他的观点是“不排除该UFO与地
球外智慧生命的飞行器有关的可能”,就严谨了吗?

说某个现像不排除某种惊人的可能性,固然令人难以否证它,却也成了
没有信息量的废话,和说“不排除该UFO与孙悟空有关的可能”、“不排除
王思潮、张靖平是外星人的可能”并无两样。何况,按王思潮的研究方法,
排除某种自然现象或人工现象的可能性,与不排除外星人飞行器的可能性之
间,并不存在任何的逻辑关系,正如你不能通过“排除王思潮是猩猩的可能
性”而推理出“不排除王思潮是外星人的可能性”。

王思潮却声称这“属于科学分析的常理”,“就像医生对疑难病症诊断
时,排除或基本排除一两种最相似的已知病后,提出不排除癌症的可能一样。”
我不知道有哪个医生会做“不排除癌症的可能”这样不负责任的诊断,即使
有这样的诊断,和王思潮的说法也没有可比性。人会得癌症是一个已被充
分确立的事实,而且也有多种可靠的方法可以做出诊断,因此我们会认真对
待某个疑难病症可能是癌症这种可能。而不明飞行物是外星人飞行器的说法
却不是一个确立的事实,也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做独立验证,没有确凿的证据
而提出这种耸人听闻的可能性就不值得认真对待,更何况是“不排除这种可
能性”?“不排除外星人的可能”和“不排除孙悟空的可能”才有可比性。

把不相关的事情混为一谈,是“UFO研究专家”们的拿手好戏。比如,
张靖平为了反驳我说的“王思潮作为当今世界上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一个)
相信不明飞行物可能是外星人的飞行器的职业天文学家”,提到有几名国外
和台湾的天文学家支持对UFO现象进行研究或观察到UFO。这和相信UFO可能是
外星人的飞行器并不是一回事。支持UFO现象研究的人有可能是认为其中或许
有某种人类未知的自然现象,并不一定就是相信它们可能和外星人有关。张
靖平又提到“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李竞、卞毓麟,他们都不否认有地外文明存
在的可能性”,这也是在搅混水。我本人也多次声明过,我并不否认地外文
明存在的可能性,张靖平怎么就不把我拉为同伙呢?存在地外文明,和地外
文明光临地球,这是两码事。

张靖平向记者谈到他曾经给我打电话要给我寄UFO图片资料,而我表示
没有兴趣看。这是真的,我没有兴趣看的原因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经说过。在
那次电话中,张靖平还向我提供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我和王思潮在北京电
视台辩论UFO的当天,中国有个地方发现了UFO。他并提到,教育电视台有一
次播出我在《实话实说》节目中谈UFO的节目,结果当天中国某地也发现了
UFO。他认为,这表明外星人和中国媒体可能存在某种互动,很关注我们怎
么议论他们!

我对外星人如此关注我,或“不排除外星人如此关心我的可能”,颇感
受宠若惊。不过,不知北京电视台的那个节目在全国各地相继播出时,是不
是也在什么地方发现了UFO?我在制作《实话实说》的节目时,以及该期节
目在中央电视台、地方台多次播出时,是不是也都发现了UFO?我已在《北
京科技报》三次批评了UFO现象研究,有没有得到外星人的青睐?国际UFO研
究专家还需要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2005.12.18

(北京科技报2005.12.21.)

(XYS200512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再问东方文化凭什么统治世界

20 12 2005年

    拙文《东方文化“统治”世界?》在8月18日《南方周末》发表后,据说反
馈不少,有一未署名读者更是对之逐条“指摘”(见9月22日《南方周末》)。
文章能引起反馈,是作者所乐见的,如果原文有不妥之处,也欢迎读者指正。但
该读者的“指摘”却使人更生“疑惑”,多属于对拙文的误读和对西方文化的误
解所导致,现亦逐条答复如下。

    第一,季羡林先生是否可称为“国学大师”,其实是个无关宏旨的问题。拙
文写完、寄出后,我读到葛剑雄《季羡林先生是“国学”大师吗?》一文,才知
道自己的确“孤陋寡闻”,学术界原来也早有人对季先生被称为“国学大师”持
有异议,乃至有“现在印度归咱们中国了!要不,专门研究印度学的季老怎么成
了‘国学’大师呀?”之讥。该读者并不否认季先生偏重印度研究,但是认为该
研究“对我们了解、认识和研究佛教弥足珍贵”,而佛教文化亦是中国文化的一
部分,因此认定季老先生对国学有重大贡献。按照这种兜圈子的逻辑,国内外其
他研究印度文化、南传佛教文化、日本佛教文化卓有成就者,也都“对我们了解、
认识和研究佛教弥足珍贵”,岂不是也都应该称之为“国学大师”?“佛学大师”
岂不个个更是“国学大师”?国学本来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国学大师应
该指的是对国学有直接的重大贡献的学者,岂能为了季先生一人就随意扩大国学、
国学大师的含义?

    第二,季先生所谓“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它照顾了事物的整体,有整
体概念,讲普遍联系,接近唯物辩证法”,不过是在中国学过政治课、哲学课的
人都听说过的老生常谈。拙文并没有想否定这一老生常谈,无非是指出唯物、辩
证法在西方也是古已有之,并非东方人的专利,因此西方人要学唯物辩证法,也
就无需非得来找东方人不可。该读者却说我“想证明唯物辩证是西方人的专利吧,
我们自己没有”,真不知从何说起?你说咱家有几个钱,我说别人家并不穷、不
必找咱家借钱,你就认为是在否定咱家有钱吗?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今西方学术
界仍称显学,信奉、提倡唯物辩证法的西方学者并不少见,只不过西方国家没有
将其定为官方哲学依靠政治力量来推行而已,所以该读者所言“唯物辩证法作为
‘最纯粹的西方思维、西方文化’在西方却不能开疆拓土,倒是在中国得其所
用”,并不是什么怪事。最纯粹的西方思维、西方文化多矣,在崇尚自由、多元
的西方社会未必都能“得其所用”,反过来,如果一种最纯粹的西方思维、西方
文化都不能在西方社会“得其所用”,却寄希望于东方思维、东方文化,那才叫
怪事。

    第三,西方文化中的环保理念,也是古已有之,据西方学者研究,可以一直
追溯到古希腊,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辨。(参见”CON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The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Studies of
Selected Pivotal Ideas, edited by Philip P. Wiener,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73)西方环保运动便是这一传统理念的发展结果,在其发展过程中,并
没有受到“东方思维”、“东方文化”的影响。崇尚自然本来就是西方思潮中的
一支重要流派,其中有的名著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被介绍到了中国。该读者质
问“要不然像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和卢梭《一个孤独漫步者的思想》
在西方社会怎会被视为罕见”,便是因为只读了介绍到中国来的个别名著,便以
为它们代表了西方思潮的全部。以美国为例,与梭罗同时代还有George Catlin、
John James Audubon、George Perkins Marsh、Frederick Law Olmsted等众多
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在提倡崇尚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并影响到美国
政府的决策,在世界上首创国家公园系统。该读者为了夸大东方文化的影响,声
称“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西方国家不是悄悄而是光明正大地引进了
东方文化:天人合一。”则属毫无根据的一厢情愿。在网上检索“天人合一”的
几种常见英文译法,都各只有区区几十个网页,而且大多是中国人自己写的,不
知西方国家光明正大地引进“天人合一”的现象体现在何处?我并不否认可能有
个别汉学家在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时会谈到“天人合一”,或某些西方环保人士到
中国来推行环保运动时为了迎合中国听众也会谈到“天人合一”,但是这怎么能
算成“西方国家”行为?“天人合一”的本义,是指“天道”与“人道”相通、
相类,和环保理念毫不相干,它从来没有因此阻止过中国历史上对自然环境的肆
意破坏,也没有使中国人对环境比西方人更有保护意识。现在有人在西方环保运
动的影响下,古词新用,赋予“天人合一”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类的现
代含义,让环保在中国带点中国特色,本来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因此以为拥有了
拯救世界的秘密武器,则未免自大得可以。

    第四,如果像该读者那样,把中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怪罪为“比西方还西方”,
把西方国家的环保成绩归功于“悄悄引进了东方文化”,坏的算别人的,好的算
自己的,到了这种乾坤大挪移的境界,当然是丝毫看不出季先生是在“把自己的
短处当成拯救世界的灵丹妙药来宣扬,甚至为此而丑化西方文化”。“国学大师”
追随者胸怀东方、放眼世界的信念坚定到连“全球学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
也可以做为东方文化将要统治世界的证据,按此逻辑,中国全民学英语,岂不表
明中国早就被英美文化所统治了?我等凡人没有乾坤大挪移的功夫,也没有异乎
寻常的坚定信念,在聆听了“国学大师”的预言及其追随者的“指摘”之后,还
是看不明白:东方文化要凭什么去统治世界?

2005.9.23.

附:
答方舟子先生

南方周末    2005-09-22 15:36:48

  答方舟子先生
  □读者回音
  8月18日本版方舟子《东方文化“统治”世界?》一文发表后,反馈不少。
现从中择一未署名文章发表,以飨读者。
  ———编者
    
  读到方舟子先生《东方文化“统治”世界》一文疑惑颇多,现指摘如下:
  第一,方先生坦言自己孤陋寡闻,佩服!众所周知,正如方先生所言,季老
先生偏重印度研究,可问题关键不在这里。季老先生的印度研究是从语言开始的,
对印度中世纪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梵文文学的研究均做出重大贡献。其
研究成果及译著对我们了解、认识和研究佛教弥足珍贵。佛教自汉入中土以来,
其影响可谓大矣。在中国本土文化与其相互摩擦、融合过程中,佛教文化逐渐本
土化,并获得新的生命力,自此渗透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并与之水乳交融,和中国
本土文化一起共同推动和构筑中国文化的繁荣灿烂。即此,季老先生对国学有无
重大贡献,问题本身已够荒谬。
  第二,文中提到东西方基本思维模式的问题,方先生引述了季老之言“东方
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它照顾了事物的整体,有整体概念,讲普遍联系,接近唯
物辩证法”,由此结论“季先生似乎忘了,唯物辩证法并非国粹,而是舶来品”。
我以为方先生在这里混淆了实践层面上的思维和哲学意义上的思维二者之间的区
别,也即是行为文化和典籍文化的区别。与综合、整体相对应的是分析、部分,
季老先生在文中分析得很清楚。况且,唯物辩证法是到了马克思这里才有了合法
的身份,而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学者的唯物和辩证思想,只是未曾有人将二者联
姻,整合为系统理论。我想说的是,方先生绕那么大弯子追到古希腊,是想证明
唯物辩证是西方人的专利吧,我们自己没有吗?!戏剧性的是,唯物辩证法作为
“最纯粹的西方思维、西方文化”在西方却不能开疆拓土,倒是在中国得其所用,
怪事!?
  第三,第三段谈到文化拯救,我们姑且不论谁是谁的救世主。历史证明,文
化都有一个反噬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当其达到鼎盛而至盛极而衰之时,它必然
要寻求新的突破口以求得生存,西方的经济主义也概莫能外,环保理念也就应运
而生。中国的经济主义群体起步较晚,现在正拼命追赶,几乎是在复制着西方的
经济主义者们曾经走过的路,乐此不疲。如是,当今环境的罪魁不是中国的文化
比西方还西方,而是中国的经济主义者们比西方还西方。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
繁的今天,西方国家不是悄悄而是光明正大地引进了东方文化:天人合一。要不
然像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和卢梭《一个孤独漫步者的思想》在西方
社会怎会被视为罕见。
  第四,“我毫不怀疑东方文化、中华文化有值得继承、发扬乃至推广之处,
但是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短处当成拯救世界的灵丹妙药来宣扬,甚至为此而丑化
西方文化”。我毫不怀疑方先生的学养,但在季老先生的文章中我丝毫看不出
“把自己的短处当成拯救世界的灵丹妙药来宣扬,甚至为此而丑化西方文化”,
试问方先生是何居心?
  今年7月底,世界汉语大会召开,会上反映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汉语热,全
球学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难道这能说跟中国文化毫无干系吗?语言是一个
国家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化最有力的工具。当然,汉语热现象的出现跟中
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综合国力的提升息息相关,世界各地有更多的人
知道了中国,并愿意去了解和认识中国。我以为,只要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
之间能持续实现良性互动,只要中国文化能够传承,人心能够维系,东方文化的
复兴是可以预期的。

(XYS2005122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评陈杰人《为什么要质疑何祚庥院士?》

18 12 2005年

【评】

《北京科技报》刊登的《又见妖魔化何祚庥》一文是我的专栏文章,而不是
对我的专访。一个在吃记者饭的人连专栏文章和专访的区别都分不清或看不清就
“大跌眼镜”、这才是令人“大跌眼镜”的。

我的文章说得明明白白,我反对的是那些以“无冕之王”自居的人连起码的
理论物理知识都没有就敢于胡乱质疑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理论物理水平和成就,
而“无冕之王”陈杰人却能弯弯绕给绕成了“对于他这种以学术身份出席与本行
毫无关系活动的不当行为,我们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理论物理知识,就可以提出合
理的怀疑。”还能义正词严地质疑我,这种乾坤大挪移的质疑水平,自然是战无
不胜,我们对他只有佩服的份,连对话的基础都没有,因为我们使用的是两套完
全不同的话语和智力系统。

你们什么问题都敢质疑,都敢评论,为何何院士参加一下社会活动,去当个
比赛的评委就成了“不当行为”?这不是只许你们这些州官放火嘛。

令人不解的是,中国这些伪自由主义“无冕之王”,连起码的阅读能力和逻
辑思考能力都不具备,更不要说新闻素质了,为何却个个不可一世?

(方舟子)

为什么要质疑何祚庥院士?

陈杰人
学术批评网

就在中国院士选举结果揭晓并由此引发公众对院士制度质疑之际,《北京科技报》刊登
对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的专访。在此专访中,方氏对有关媒体质疑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
庥“不配当科学家”的言论表示愤慨。

事情的起因是,《南方人物周刊》此前刊登访谈文章,对何祚庥的理论物理水平进行了
质疑,一个例子是,这位何院士曾经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证明层子的存在,而这种
论证被国际上证明是错误的。

针对此,方舟子通过《北京科技报》的专访诘问媒体:如果我是何院士,我会不客气地
反问记者,你是学什么出身的?学过理论物理吗?我写的有关论文你看得懂吗?你有什
么能力、有什么依据来评判我的理论物理水平高低、成绩大小、院士资格和层子模型?
怎么就自以为什么都懂,可以居高临下地质疑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院士资格和理论物理
院士的理论物理水平和贡献?还真把自己当成了“无冕之王”不成?

我很敬佩方氏过去在学术打假方面的胆略和成绩,但这次他为何祚庥的辩护,却让我大
跌眼镜。他以霸道的口吻试图禁止媒体对某个人的质疑,不仅违背了公众监督的普遍性
原则,而且有偏袒之嫌。

按照方氏的逻辑,不是理论物理学者,就不能质疑理论物理学家,那么,不是法律学者
,就不能质疑司法活动,不是官员,就不能监督政府机关的工作,推而广之,只有同行
可以监督同行,甚至,只有具有相等学术水平或者具备同等信息资源的人,才可以进行
监督,最终的结果,必然只有自己才能监督自己。

我们不否认,在某一专业领域,专业人士具有信息资源、学术资源和技术资源等各方面
的优势,但这并不能构成拒绝公众监督的理由。公众监督的一个原则就是普遍性,即公
众中的任何一员,都有权针对某个机构或者某个人的言行提出合理的怀疑,至于这种怀
疑是否成立,则应当交由具备专业水平的相关人员或者机构来认定。

以对司法的监督为例,众所周知,司法活动是具备专门法律知识的人员,依照法律规定
的程序和实体要求所为,但这并不构成否定和拒绝公众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的理由。因
为,公众监督一方面是依据常识进行监督,这种监督的作用在于发动专业监督程度,另
一方面,其重要意义更在于,不管是多么高深的知识或者专业活动,其基本前提是不要
违背常识,而对于是否违背常识的判断,公众最具有发言权。作为公众代言人的媒体,
就理所当然有权提出任何合理的质疑。

再以对何祚庥的质疑为例,众所周知,这些年以来,这位所谓的理论物理学家以院士头
衔频频出席和自己专业毫无关系的活动。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三年前,他以院士身份
而不是公民身份充当全国律师辩论大赛的评委。对于他这种以学术身份出席与本行毫无
关系活动的不当行为,我们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理论物理知识,就可以提出合理的怀疑。

中国科学界的虚假和形式之风由来已久,院士们不务正业的现象也愈演愈烈,正是看到
了这一点,公众才对包括何祚庥在内的许多科学界人士在当选院士之后鲜搞科研却以学
术身份出席与本行毫无关系的活动表示了强烈不满,并由此导致了媒体对院士和院士制
度的质疑。

我们质疑何祚庥,不仅是对他个人学术品行的考验和拷问,更是对中国科学界不良风气
的诘难,甚至是对中国社会风气的警醒。这种质疑,只要符合基本常识,就可以提出。
任何试图压制这种质疑的言行,要么是心虚的表现,要么有霸道的嫌疑,要么是不懂常
识。对此,我们应当给予坚决回击。

(XYS2005121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又见妖魔化何祚庥院士

15 12 2005年

何祚庥院士因为一贯站在反对伪科学、邪教和学术腐败的前线,虽然已经
78岁高龄,仍然直言无忌,得罪了无数的人,对他的攻击、污蔑、造谣也就无
日无之。我以前已经写过两篇文章澄清针对他的一些常见谣言(见《何祚庥、
“毛子”与谣言》,载《北京科技报》2005年2月23日;《妖魔化何祚庥院士
的背后》,载《北京科技报》2005年10月12日),今天看了《南方人物周刊》
对何院士的专访,才知道对何院士的妖魔化已经从网络张贴蔓延到了媒体报道,
觉得还有必要再说几句,算是构成一个三部曲。

这个专访叫做什么“追问何祚庥:科学家?哲学家?反伪斗士?”,明显
就是要质问何院士的,采访之后,又拒绝让何院士看稿。之后,《南方人物
周刊》将一份号称是原稿的访谈录贴到网上论坛,加了一个引导大家批判何院
士的按语。正式出版的访谈录则有所收敛、有所删节。这两个版本都没有经过
何院士的核对,据何院士说,里面充斥着断章取义、捏造之处。

从这个“访谈录”可知,《南方人物周刊》对何院士的了解,基本上来自
邪教攻击何院士的造谣、宣传材料,而且他们也对这些邪教宣传深信不疑,
当成事实摆出来质疑何院士,误导读者。我只举一个例子:

《南方人物周刊》:您应该知道,有些人对您的理论物理水平乃至您的院
士资格表示怀疑。您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论证层子的存在,如今国际上也
有证明是错误的。

何祚庥:我不知道。我没看到(这样的评价)。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在
进行理论物理研究时,每年发表文章10篇以上,算是高产的了。至于说贡献有
多大,最好自己少说,由历史做结论。

《南方人物周刊》:由历史做结论,的确。但有人也由此揣测您转向所谓
科学哲学以及后来反伪科学、对众多社会事务发言,是因为您在自己的专业——
理论物理领域成绩不大、无以慰藉。

里面的“何祚庥”说他不知道有这样的评价,这话可能是真的,因为据我
所知何院士并不注意邪教怎么骂他。我是注意过的,所以知道《南方人物周
刊》其实只是当了邪教的传声筒,那些评价都是从邪教的宣传材料搬来的,
何院士不知道这个背景,一谦虚,正中了《南方人物周刊》的圈套。

何院士面对这种完全是在羞辱人的质问,实在是太心平气和,太谦虚了。
如果我是何院士,我会不客气地反问《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你是学什么出
身的?学过理论物理吗?我写的有关论文你查过吗,看得懂吗?你有什么能力、
有什么依据来评判我的理论物理水平高低、成绩大小、院士资格和层子模型?
怎么就自以为什么都懂,可以居高临下地质疑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院士资格和
理论物理院士的理论物理水平和贡献?还真把自己当成了“无冕之王”不成?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研究层子模型的中国物理学家,虽然据说是从毛泽
东“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得到的启发,但是是用量子力学进行论证、计算的,
是真正的理论物理研究,并非“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论证层子的存在”,
那纯属邪教宣传资料的污蔑。

层子模型在国际物理学界获得的评价并不低,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
者、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温伯格在《最初三分钟》一书中就曾提到中国物理学家
提出的“层子模型”,说它类似于国外物理学家稍早提出的夸克模型。所谓
“如今国际上也有证明是错误的”云云,那是邪教证明的,不是学术界证明
的。

其实层子模型并非何院士一人提出来的,他只是参与该项研究的众多中国
核物理学家之一,是因此在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四名主要完成人
之一。邪教因为痛恨何院士,连层子模型也恨上,实际上就是在诬蔑众多中国
核物理学家。

质问一名78岁的老人为何不再搞理论物理学研究,把这也当成何院士不配
当“科学家”的一条理由,也实在是太卑劣了。莫非他们不知道科学家的学术
活动也有其活跃期和退休期?莫非他们以为搞科学研究是和信口开河、造谣污
蔑一样,是可以活到老、干到老的?

我一向认为,科研的主力是中、青年科学家,老一辈科学家利用其威望参
与社会事务,特别是普及科学知识、捍卫科学尊严、打击伪科学和学术腐败,
起到的作用绝不亚于发挥余热继续从事前沿的科研,这是值得我们赞赏的,而
不应该去嘲讽。当然,和没有良知的人谈这些,那是对牛弹琴了。

2005.12.11.

(北京科技报2005.12.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评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若干说法

13 12 2005年
    有关云南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议,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3年10月,一些“环保”非政府组织(NGO)得知怒江要进行梯级电站开发后,在媒体上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活动,导致政府高层在次年2月对怒江开发计划做出暂时搁置的批示。这一事件被“环保人士”称为中国环保NGO史上“值得浓墨重彩地写一笔”的案例(1)。

    第二个阶段,在今年年初,印度洋海啸在中国媒体上引发了一场关于人类是否应该敬畏大自然的争论。以“环保人士”为主的“敬畏派”在争论中援引怒江搁置开发做为例子,引起了以“反伪科学人士”为主的“反敬畏派”对此事的关注。今年4月,一些“反敬畏派”人士为此到怒江考察,之后在云南大学发表演讲,针对“环保人士”在怒江问题上误导公众的一些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称之为“伪环保”(2)。演讲记录在网上公布后,再度引发了对怒江是否应该开发水电的争议。

    有的“环保人士”将批评者视为“伪科学”、“资本”、“强权”的代表(3),网上更是有不少人指责他们被利益集团收买反对环保云云。这些指责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这些人都是真正的非政府人士,或者是科学家,或者是自由撰稿人、节目主持人,业余长期反对伪科学和关心中国的环保问题,以特立独行、不怕得罪人著称,与水电开发和环保部门都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

    “反伪科学人士”与“环保人士”之间的争论,不是反对环保与要求环保之间的争斗,而是不同的环保理念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表现在,环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还是为了大自然?环保应该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还是诉诸于反科学、迷信?环保必须兼顾到发展,还是反对发展?

    怒江之争,正是这种理念冲突的必然结果。

一、“反坝”

    “环保人士”在反对怒江开放时,虽然很少自称是反坝人士,但是其论证往往是一般性地反对水电开发、建大坝,提及公众参与、决策、能源、脱贫、移民、腐败等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并非怒江项目所特有,是建任何大坝,甚至其他工程建设都会遇到的,并且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我们显然不能因为存在这些一般性的问题而停止一切建设。如果怒江项目在这些方面具体存在什么问题,当然值得提出来讨论、解决,否则的话,只是泛泛而谈,并不具有什么意义。

    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极端环保主义思潮和反坝运动,受其影响,国内“环保人士”在反对怒江建坝时,也经常发表一些反坝言论,例如“水电不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大坝的寿命只有短短50年(或不超过100年)”、“美国已进入了拆坝时代”等等。一些水利水电专业人士已经对此做了详细的反驳,我在这里仅根据基本事实简单地做个澄清。

    近几年来国际上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可再生能源国际大会、世界水资源论坛上,都一再肯定水电做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地位,并强调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增加水资源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学术界的主流意见。所以,“水电不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说法最多只能算是一种非主流的另类意见,不能用以误导公众,更不能做为决策的依据。与火电相比,水电无疑是更为清洁的。与同等规模的火电相比,怒江中下游规划的水电站,每年将节约标煤370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0.63亿吨、二氧化硫88.92万吨、氮氧化物33.6万吨、一氧化碳0.85万吨,少产生粉煤灰约1100万吨,减少了处理这些污染物的大量费用,省却了火电厂所需要的冷却水运行和排放,既可节约水资源,又可避免对水环境造成热污染。

    “大坝的寿命只有短短50年(或不超过100年)”的说法是很容易被证伪的,国内有些著名水电站建成运行的时间早就超过了50年(例如1912年建成的云南石龙坝电站,1942年建成的吉林丰满水电站),国外有许多现役水坝的寿命也已超过了百年(例如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旧坝于1902年建成,美国密歇根的波德曼水坝建成于1894年)。最近著名的“环保人士”梁从诫把大坝的寿命延长到了200年(4),这固然可以暂时避免被证伪的尴尬,但是仍然是没有根据的说法。水坝就像一切人工建筑,当然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环保人士”因此认为水电并非永不枯竭的可再生能源,这个推理却不成立。一座水坝报废了,并不等于一条江的水电资源枯竭了,完全可以再在江上建新的水坝继续利用;一条江的水电资源枯竭了,也不等于全世界的水电资源枯竭了。只要地球上还存在着有落差的江河,水电资源就是永不枯竭的。

    “美国已进入了拆坝时代”则明显是一个谣言。既然水坝有一定的寿命,那么必然会逐年拆掉一些年代已久、丧失功能的废坝、弃坝,这方面,中国拆掉的比美国的还多。美国也没有停止建大坝,在近五年,完建或在建的大坝有几十座(例如在1999年建成的Seven Oaks大坝,坝高193米,加州在建的Olivenhain大坝,高97米)(5)。

二、“原生态河流”

    在反对怒江建坝的各种理由中,“保留一条原生态河流”大概是最著名也是最具号召力的一条。直到最近,8月25日由众多“环保组织”、“环保人士”联署的《提请依法公示怒江水电环评报告》公开信中,仍然在声称“这条江是中国最后两条尚未在干流上建坝的生态河流之一”。

    在地理学界和生态学界,并无“生态河流”的概念,这一说法,是“环保人士”的发明。如果“生态河流”指的是未在干流上建坝,那么怒江显然不属于“生态河流”,因为在西藏境内,怒江干流上早已建成两座水电站:1990年投产的比如电站(装机容量1.6MW)和1995年投产的查龙电站(装机容量10.8MW),这是怒江上游干流在那曲地区开发中的9座梯级电站中已建成的两座。在缅甸境内,怒江下游(萨尔温江)的干流拟规划建设5座梯级电站,其中一座(大山电站)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在云南境内,怒江干流尚未建水电站,但支流已建有许多座中小型水电站,包括怒江州境内的44座和保山市境内的51座。

    在云南境内怒江流域,历经河谷两岸世代居住的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的开发、利用(烧荒垦地、砍伐生活用柴等等),怒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此外,近年来实施的“村村通公路”的“民心工程”,也加剧了对当地植被的破坏。当地政府提供的材料说,怒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米至2000米之间的植被破坏严重,自然保护区都在2000米以上(规划中的怒江水坝在云南境内的正常蓄水位为1570米)。这符合笔者的观感。在笔者途径的300多公里河段,仅有几百米的一小段由于过于陡峭、人迹罕至而残留了原始森林,其他河段甚至连植被都不多见。这些植被都是次生的灌木丛、草坡或人工种植的用材林。

    由于水库淹没的是植被已受到严重破坏的区域,不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生态学研究的结果认为,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对当地陆生植物的多样性基本上不会造成影响,更不会导致当地特有植物、国家或省级保护植物的灭绝。当地环保官员还向我强调,怒江水电开发反而有助于保护怒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例如通过搬迁移民、开发替代产业减轻人口压力,减少对陡坡耕地的需求;通过以电代柴减少对森林的破坏,每年至少保护50万立方米的林业资源。并且将有用于环保的足够资金。怒江流域的贡山县60%以上的土地被划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不能开发,但是国家并未给予补偿,也没有专项拨款,保护经费靠地方自己解决,这对于一年财政收入仅有1千万元、支出却高达8千万元的贫困县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当地官员称,只有靠水电开发引进的资金和建成后的税收,才可能为环境保护提供急需的大量资金。

    受怒江建坝影响较大的主要可能是水生生物。这可以通过预留过鱼通道、保留一些天然河段,来减少建坝造成的影响。

    “怒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反对怒江开发时经常被提及的一条理由。事实上,云南省有关部门在划定“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传区域范围时,已采取“区域划出、高程控制、充分协调”的措施,为“三江并流”区域的开发建设留出了必要的空间。怒江规划也充分考虑到了对“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仅丙中洛水电站的地下厂房位于遗产地范围的地下山体内,马吉水库的回水在一年之内将有几个月对遗产地的缓冲区产生微度影响(影响面积占遗产地总面积的千分之0.33)。

三、原住民的权益

    “环保人士”反对开发云南怒江水电的一大理由,是开发怒江将会改变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破坏文化多样性,因此要求保护那里的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多样性是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引申而来的,其实并不妥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对应的,应该是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的主体是有尊严有意识的人,而不是动植物,外人对他人的文化应该尊重,却不应该自以为高人一等,要当他人的保护人,只许自己变,却不准他人也变,自己享受着现代文明、过着舒适的现代化生活,却要求少数民族继续保留其贫困落后的“原生态”,做为博物馆的展品供其研究、欣赏。

    怒江流域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2003年怒江州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48元,为全国的36%。全州还有22万人处于贫困线下,占农业人口比例的50%以上。年人均收入在560元以下的极端贫困人口有29个村、7万人;年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有51个村、13万人。有12.7万群众需异地安置。开发水电不失为怒江人民摆脱贫困的一个可行方案。“环保人士”提出的一个脱贫方案是开发“生态旅游”。事实上,由于交通闭塞,怒江地区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旅游业,而且,如果“生态旅游”真的得到了大规模开发,生态也会遭到极大的破坏。另一个替代方案是,把计划用于开发怒江水电的数百亿元投资改做为生态补偿救济金把怒江人民世世代代养起来。这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因为投资者并不是慈善家,不会把投资资金当善款,怒江人民也未必就愿意被永远养着,不能谋求自身的发展。

    有一些“环保人士”以怒江地区民意代表自居,似乎怒江地区的民意普遍反对怒江水电开发。这与民意调查结果不符。2004年对400名怒江中游沿江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68.4%的人赞成怒江中下游兴建水电站,7.4%无所谓,13.5%不赞成,另有10.7%未做回答。70.1%的人认为工程的兴建会使家庭收入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增加,62.7%的人认为对提高库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会有有利的影响。另有一位大学生做为“环保志愿者”,在暑期对怒江两岸居民也做了调查,发现大部分人都赞成水电开发,他把这视为怒江居民“愚昧”的表现。2004年5月16日,三名来自怒江的大学生应邀参加北京“环保组织”举办的讨论会,“环保人士”预计他们会反对开发怒江才发出邀请,没想到他们在会上反而支持开发怒江,令“环保人士”感到吃惊甚至失望。怒江傈僳族姑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学生和玲在会上发言说:“我了解的多数怒江人的想法,就是能过上好日子。而移民补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应该说搬迁问题不会遇到太大阻力。”(6)

    水库淹没和移民是水利水电工程最主要的生态影响之一,也是“环保人士”用以攻击建坝的一个重要理由。由于怒江地区人口稠密度低,整个工程中要搬迁的移民数量不多,仅涉及到5万移民,单位装机淹没影响人口数(人/万 kW)为23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9%,单位装机淹没耕地数(亩/万 kW)为28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均接近最低水平。有“环保人士”在文章中声称,怒江马吉水库建成后,“贡山县城全部被淹,在怒江河谷特殊的地形条件下,实际上也很难找到迁建县城的新址。”(7) 贡山县城实际上是一个只有一条街道、5千人口的小镇,县城新址也早就找好了,就是上游与西藏交界的丙中洛。贡山县城建国前就在丙中洛,建国后出于交通的考虑,才搬迁到现在的地址。但丙中洛的自然环境、生活状况都比较好,贡山县官员一直想搬回去,苦于没有搬迁资金,想借水电开发之机搬迁回去。

四、其他

    最近一些“环保组织”、“环保人士”发起《提请依法公示怒江水电环评报告》公开信,吸引了不少名流联署。这封公开信隐瞒不提的是,怒江水电环评报告是不可能“依法公示”的,因为按照水利部和国家保密局在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水利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有关国际河流的研究资料、规划报告都属于国家机密,而怒江正是一条国际河流。我也希望怒江水电环评报告能够破例“违法”公示,这显然有助于澄清公众从“环保人士”那里得来的对这一重大工程的一些误解。只不过,“环保人士”不应该用这种方式让人误以为怒江水电环评报告不能公示的原因是因为里面有需要向公众隐瞒的内容。

    必须指出,我虽然对反对怒江建坝的一些说法进行了批评、澄清,这并不意味着我本人支持怒江建坝。对怒江建坝一事,我并无预设立场。有可能有一些反对怒江建坝的很好的理由我还没有见到。对于一项影响重大的工程,应该权衡利弊,听取不同的意见,慎重行事。“环保组织”、“环保人士”本来也可以做为一支督促开发部门慎重行事的监督力量。遗憾的是,他们极端环保主义和反坝的预定立场,不科学、非理性的态度,不严谨、不诚实的作风,却使人难以认真对待其反对意见。

2005.9.17

(1)《怒江大坝突然搁置幕后的民间力量》,《经济》2004年5月。

(2)方舟子《直击伪环保反坝人士——2005年4月8日下午在云南大学的演讲》。

(3)廖晓义《敬畏自然,何罪之有》,《新京报》2005年1月24日。

(4)《怒江之争 发展模式的选择之痛》,《中国投资》2005年7月。

(5)林初学《三峡总公司谈三峡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

(6)《怒江大坝工程暂缓背后的民间力量》,《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5月。

(7)范晓《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对话》。

(载《权衡》试刊号,人民网2005.12.13)

(XYS2005121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论《时代人物周报》的倒掉

13 12 2005年

听说,《时代人物周报》倒了(12月5日停刊)。看看它在《年度十大公
开信》中是如何捏造事实报道于建嵘骂人事件、污蔑新语丝的,就可知是个惯
于造谣的黑媒体,倒掉了活该!

《时代人物周报》倒了,但是曾经在那上面造谣的李楠、孙彦德、李梓等
记者我们却不该就此放过,因为他们很可能还会流窜到其他报刊继续造谣,我
们仍然必须牢牢记住他们的大名,免得把他们写的小说当成新闻报道来读。

也听说,《南方人物周刊》执行主编徐列因为报道“敏感人物”被降职了。
看看几个月前他是如何策划以采访的名义设圈套、以报道的名义造谣想要搞臭
我,现在又想用同样的办法搞臭何祚庥院士,就可知他是个没有丝毫的新闻道
德和做人道德的人,降职还便宜他了。对这种人应该驱逐出新闻界。在《南方
都市报》的前老总受到不公正处理时,我曾经为他们鸣不平,尽了点微薄之力
帮助他们。如果徐列有一天也有那样的下场,我却要拍手称快。

这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不要什么都怪到政治打压。下一步我们就等着天
下第一黑媒体《南方人物周刊》的倒掉,在它倒掉的时候,我也要喊一声“活
该”,对那里的徐列、杨子、刘天时、曾繁旭、吴虹飞这些造谣记者,也一个
不能放过。

这种和黑社会一样黑的黑媒体不倒,这种和黑社会打手一样黑的黑记者不
倒,天理难容。难道他们横行的时候就没有想过总有一天会倒掉的吗?

活该!



中国不良记者名单

12 12 2005年

中国不良记者名单

【防火防盗防不良记者】

《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黎宛冰【滥用编辑权力为其父黎鸣当打手】
《新闻晨报》倪咏娟【造谣、打手】
《人民代表报》方红群【造谣、打手】
《21世纪经济报道》左志坚【造谣、流氓】
《南京晨报》潘瑞锴【造谣、打手】
《南方人物周刊》徐振江【造谣、欺诈、流氓】

(以下为2005年12月12日版)

《南方人物周刊》刘天时【造谣、欺诈】
《南方周末》笑蜀(陈敏)【造谣】
《南方周末》李海鹏【造谣、欺诈、流氓】
《南方周末》杨瑞春【造谣、欺诈】
《南方都市报》鄢烈山【造谣】
《长江日报》刘洪波【造谣】
《时代人物周报》李楠(李北方)【造谣】
《时代人物周报》孙彦德【造谣】
《时代人物周报》李梓【造谣】
《新闻晨报》郭翔鹤【造谣、流氓】

(以下为2005年7月7日版)

《南方人物周刊》徐列【造谣、欺诈】
《南方人物周刊》杨子【造谣、欺诈】
《南方人物周刊》曾繁旭【造谣、欺诈】
《南方人物周刊》吴虹飞【造谣、欺诈、流氓】
《新京报》曹保印【造谣】
《南方都市报》张超【造谣】
《外滩画报》邢林池(鲁朗)【造谣、欺诈】
《外滩画报》陈宇(南田)【造谣、欺诈】
《科学时报》杨虚杰【造谣】
《科学时报》熊卫民【造谣】
《科学时报》麻晓东【造谣】
《科学时报》赵路【造谣】
《科技日报》尹传红【造谣】
《光明日报》冯永锋(吕洞庭)【“纳米水”枪手】
《中华读书报》李鹏【剽窃】
《中国图书商报》吴燕【造谣】
《新民周刊》李泽旭【“金娣存款”枪手】
千龙网蒲红果【“金娣存款”枪手】
tom.com林白【“金娣存款”枪手】
新华社周长庆【“天仙液”枪手】
《人物周刊》唐朝【“核酸营养”枪手】
《成都商报》白雪飞【“核酸营养”枪手】
《成都商报》韩命军【“核酸营养”枪手】
《三联生活周刊》金焱【“核酸营养”枪手】
(XYS2005120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