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方舟子在北京卫视谈复旦副教授抄袭被诉事件
19 10 2009年 评论 : 1篇评论 »分类 : 访谈录
本报记者 吴成贵
《华商报》2009.10.13
有“伪科学斗士”之称的方舟子又“开炮”了,这次被方舟子质疑的是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10月10日,方舟子发表博文称,杨玉良根本没有获得过德国最高科研奖莱布尼兹奖,属于履历造假。
昨日,方舟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质疑,是因为杨玉良违反了游戏规则。对此,复旦大学表示,方舟子的说法缺乏证据,更多靠推断,是不负责的,他们不会、也没必要回应。
方舟子:杨玉良窜改了莱布尼兹奖的性质
在该篇名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第一桶金》中的博文中,方舟子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对杨玉良是否获得过莱布尼兹奖。方舟子介绍说,10月7日,一名复旦大学老师向他举报说杨玉良的履历有假,这才引起他注意的。他通过查阅网站资料进行了核实。
在上海《杨浦区志》中,对杨玉良的介绍中提到,1988年杨玉良曾获得莱布尼兹奖。但方舟子经过核实发现,莱布尼兹奖获奖者名单中并无杨玉良的名字,获得莱布尼兹奖的是“Spiess教授研究小组”【方舟子按:获奖者应是Spiess教授】,只不过杨玉良当时在该研究小组做博士后研究,“杨玉良为了沾光,愣是窜改了莱布尼兹奖的性质”。
同时,方舟子还指出,虽然杨玉良在该研究小组做研究,不过,他的第一篇论文却是在1987年8月底才发表的,此时距离Spiess获奖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应该早已过了提名期限了,“而按常理推断,不难认定Spiess教授获得莱布尼兹奖的成果应该是在杨玉良加入其研究小组之前就已经做出了,和杨玉良一点关系都没有。”方舟子因此认为,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杨玉良课题组关于“杨玉良的研究成了获奖的主要内容”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
复旦大学:不会予以回应
昨日,记者致电复旦大学宣传部。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方舟子的质疑没有实际的证据,比如Spiess教授的确认等,更多的是推断,他们不会予以回应。
该负责人表示,《杨浦区志》对于杨玉良的介绍,内容并没有经过复旦大学的核实。而在复旦大学所有和杨玉良有关的简历,包括人事处杨玉良的早期档案中,并没有提及任何杨玉良获得莱布尼兹奖的内容。至于杨玉良的研究成果是否和“Spiess教授研究小组”获奖有关联,方舟子应该自己去求证,而不是靠简单的推断。
对于方舟子认为杨玉良能“发迹”和他在德国的留学、“获奖”经历有直接关系,该负责人表示“可笑”,“杨玉良校长有许多研究成果,根本不需要靠一个上世纪80年代,还是求学阶段的一个成果说事。”
而据复旦大学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质疑杨玉良的履历问题。前几年,在杨玉良刚当选复旦大学副校长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但最后均不了了之。
方舟子简介
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1985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0年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自由职业者。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几十起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学术腐败现象。
◎对话方舟子
没有公开,哪来正义?
地位越高 造假危害越大
记者:近一两年,学术界造假可谓层出不穷,在你看来,为什么中国学术界会有这么多的造假行为?它的症结在哪里?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方舟子:如果一种不良现象泛滥成灾,那就是系统性的体制问题了。学术造假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官本位的科研体制和只看数量不看质量的评估机制刺激了造假,也在于对造假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处罚。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相应地建立起监督和处罚机制,并对科研体制和评估机制进行改革。
记者:在许多人看来,你似乎专门和地位高的人“过不去”。
方舟子:学术造假这么泛滥,我不可能每个都去关注,只能是有选择地把地位高的人做为重点打击的对象,因为他们地位越高,造假的影响就越恶劣,而且因为这些人掌握的资源多,他们造假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记者:对于你的行为,坊间同样争议不断,有人赞赏,觉得你是为了公众的利益而打假;有人不屑,认为你不是科学打假,而是娱乐炒作。你持之以恒的打假,寻找真相究竟是为了什么?
方舟子:看到国内学术造假这么严重,又没有人出来管,我刚好手上有一个可以支配的网站,就利用它来揭露一些真相,让国内公众少受一些骗,算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既然干的是得罪人、坏人财路的事,那么受到各种各样的攻击,那也是意料中的。没有公开,哪来正义?在一个造假横行、大家见怪不怪的社会,我这种人本来就显得很另类。
打假10年,胆子小的人不敢造假了
记者:伪科学斗士、公共知识分子、一个有良心的华人……哪一个才是你的标签?
方舟子:我不喜欢被贴上标签。我喜欢说自己是自由人。
记者:此前,你曾请辞“公共知识分子”这个称号。但在现在的文化圈,更多人愿意挂这个名头,觉得是一种更大范围的认可。你认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主要是什么?目前社会上这些公共知识分子尽到他们的责任了吗?
方舟子:公共知识分子应该是起到相当于社会良心的作用,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告诉公众事实真相。但不应该因为以良心自居就可以乱说话,尤其不应该在自己不熟悉的科学、环保领域信口开河、哗众取宠。国内一些被视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人,恰恰更擅长做秀、煽情,发表误导公众的不负责任的言论,所以我不屑于与他们为伍。
记者:因为打假,你也没少惹官司,有时甚至面临生命威胁,会不会觉得有压力?
方舟子:压力不能说一点都没有,至少对自己的行踪会更加小心了。但是如果因此而害怕、不敢再打假了,那么那些人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不知不觉,你打假也已经十年了。能对这个十年做一个总结吗?或者说,这十年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方舟子:这十年来,虽然学术界的状况还没有根本的改观,但是还是有了一点进步,例如,学术造假问题开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一些胆子比较小的人不敢再造假了,许多学生也受到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对此,还是让人感到些许的欣慰。
昨天我公布了北京新闻广播谈中国科大招生腐败事件的节目(里面包括对我和中国科大招生老师的采访)音频链接后,中国科大校方做贼心虚,动用关系让北京新闻广播网站删掉了该节目的录音存档。中国科大并动用关系让新浪博客删掉了我原来的张贴,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动用关系让国内网站删我的文章,无耻之极。
现重新发布该节目音频,看中国科大有多大的能量能把天下人的嘴都堵住。请选择以下任一链接下载:
http://ultrashare.net/hosting/fl/a01fd7e9b5/bjr20091011
http://www.filefront.com/14719363/bjr20091011.mp3
http://www.91box.net/?2L1LOEAEA52QY89EIFP0
如果以上链接过期或超载,请选择以下任一链接下载(第一个链接仅在海外有效)。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0/bjr20091011.mp3
https://xys.c6.ixwebhosti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0/bjr20091011.mp3
https://xys4.dxio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0/bjr20091011.mp3
【按:中国科大校方做贼心虚,动用关系让北京新闻广播网站删掉了该节目的录音存档,请改到以下网页下载:
http://ultrashare.net/hosting/fl/a01fd7e9b5/bjr20091011
http://www.filefront.com/14719363/bjr20091011.mp3
http://www.91box.net/?2L1LOEAEA52QY89EIFP0
如果以上链接过期或超载,请选择以下任一链接下载(第一个链接仅在海外有效)。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0/bjr20091011.mp3
https://xys.c6.ixwebhosti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0/bjr20091011.mp3
https://xys4.dxio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0/bjr20091011.mp3
】
有对招生老师的采访。
下载(第32分钟开始):
http://res.audio.bjradio.com.cn/xwgb/bwtx/bwtx2009101122002782.wma
在线收听(第32分钟开始):
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401&start=200910111210000
“打假斗士”严厉驳斥“细胞食物”
人民网海南视窗10月12日讯(宁远报道):
可以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脑萎缩、乙型肝炎、白内障、牛皮癣、青春痘、抓伤、癌症等近百种病症,还可以延缓衰老……那么,被商家说得神乎其神的“细胞食物”究竟是什么东西,真的具有“包治百病”的功效吗?人民网海南视窗记者昨日联系采访了以学术打假而闻名的“打假斗士”方舟子,方舟子毫不客气地指出, “细胞食物”就是一个忽悠人的伪概念。
“打假斗士”严厉驳斥“细胞食物”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85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0年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罗切斯特(Rochester)大学生物系、索尔克(Salk)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1998年起主要从事写作和网站建设。 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基因皇后伪造学术背景”、“滥用脑白金将引发中风”“核酸营养商业大骗局”等多起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领域的腐败现象。被媒体和民间誉为“学术打假第一人”。
在通过电子邮件回答本网记者提出的“细胞食物真的象其宣传的那样具有那么神奇的效果吗?”、“细胞食物的真实成分是什么?”等问题时,方舟子毫不客气地驳斥了有关“细胞食物”的种种虚假宣传,他指出,“细胞食物”是一个伪概念,在生物学、医学上根本没有这种说法。有关它的种种神奇宣传都可以归为伪科学的虚假广告。其实质就是把维生素、矿物质之类的营养素包装后通过虚假宣传卖出高价钱。
“细胞食物”的模糊身份
尽管销售商家在介绍“细胞食物”,一再强调其由美国原装进口,但一篇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透视迷雾中的美国“超级神水”——“细胞食物”骗局_网易新闻论坛》文章却指出,按照我国现行法规,对食品、药品的管理分类可分为药品(国药准字)、保健食品(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和普通食品(卫食准字)三大类,但凡是从国外进口的、宣称有功能的食品还有一个专用批文号“国进食健字”。其中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审批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管辖,而食品的审批由地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如卫生厅、局)管辖。但是迄今为止,在市面所能见到的“细胞食物”产品不仅无一例有“国进食健字”批文,就连最起码的“卫食准字”批文都没有。
至于“细胞食物”的有关检验检疫证明,该文指出,国外货品在进入中国海关的时候,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机构在检验检疫合格后均会发放“卫生证明书”,其证明的只是该批货品符合中国卫生检疫标准,并不对产品的功效负责。
因此,“细胞食物”仅仅只是由美国一公司生产的一个普通食品,迄今在中国境内没有获得任何食品、保健食品或药品的有效批文。但是,就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进口食品却在国内被某些商家精心编织种种“高科技”的外衣,鼓吹对疾病的神奇治疗效果,蒙骗消费者,以牟取高额利润。
消费者不要轻信“科学术语”
近年来,“打假斗士”方舟子陆续揭露了一大批虚假保健品的骗人伎俩,他曾在自己的《科学成就健康》一书中告诫消费者,对于常见医疗、保健骗局,书中告诫,第一不可轻信其广告中堆砌的“科学术语”,尤其是那些紧跟形势跟得特别紧的,比如跟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后面推销“基因食品”、“基因药品”的,跟在“纳米技术”后面推销“纳米产品”的,跟在“干细胞技术”后面推销“干细胞保健品”的,更不要相信。
因为一项科学成果要得到应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而不会一夜之间创造出奇迹;第二不要相信有利益关系的“科学家”;第三不要轻信所谓“权威机构”的“鉴定”。第四不要轻信名人的“证词”,在科学上,一种保健品、药品是否有效,个人的证词不足以信赖,只有依靠双盲的、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才能验证。
本报记者 雷宇 叶铁桥 孙海华
中国青年报2009-09-23
近年来,从硕士、博士,到教授、院士、大学校长,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不断被揭发出来。但是,一方面,这些被举报的不端行为很难得到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得到一个切实的结论;另一方面,即使是社会公众都有能力分辨的学术不端行为被曝光后,在面对所涉及人员为校长、院长、院士等人士时,监督处罚依然无力。
“我们面临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拿学术造假者没有办法。”作为全国政协常委、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葛剑雄在今年两会上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他指出,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没有被授权对学术造假行为进行调查,“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倡导一下,呼吁一下”。
学界官员尚且如此,个人学术打假的艰难就更不必说了。
这不禁让公众感慨,学术不端行为到底该由谁来认定?“零容忍”为什么只是口号?
学术造假几成显规则
今年年初,有“学术测谎仪”之称的“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开始登陆全国高校,检测的结果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不查也知道,一查真麻烦。”武汉一所高校参与调查的博士生导师张胜(应要求化名)告诉记者,在应用此系统检测硕士生毕业论文后发现,问题异常严重,“复制、粘贴”者大有人在。
张胜说,对此学校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部处理面太大,但也得做出点姿态”。最后,该校“分类型、分程度”分别给予违规者以取消学位、重新答辩、修改论文等处理意见。
学位论文中的不端行为,也许只是当前学术不端行为冰山之一角。
7月10日,中国科协发布了5年一次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这份问卷量达3.2万人次的报告展示出一幅更加“宏大”的图景:调查显示,55.5%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分别有43.4%、45.2%和42.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和“一稿多投”现象相当或比较严重,认为“侵占他人成果”现象相当或比较普遍的比例高达51.2%。
造假行为几成学术科技领域“显规则”。西安交大退休副教授陈永江告诉记者,自己所在专业6名教授曾联名举报一名长江学者学术造假,学校领导前来做工作时的一番话让人感喟,“西方发达国家也有30%左右的学术不端,何况我们发展中国家呢?沿海地区70%到80%造假,西北的老实人还要打假,学校以后还怎么发展?”
“上梁不正下梁歪”,6位举报教授之一、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退休教授杨绍侃说:“如果我们教师都有抄袭、造假、捏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那我们还怎么敢理直气壮地处理学生考试作弊?还怎么跟他们宣扬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
“风气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严重侵蚀了年轻一代的学术心态。”陈永江说,也正是在这种担忧之下,他才不顾各种压力多次举报造假。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往往一起举报案公布后,都有师生愤愤不平:干吗在一些小事上找高校老师麻烦,跟我们过不去?!看看周围,无数的贪官,无数的造假售假者,造成成千上万的受害者,社会巨额的损失。与这些相比,高校老师的一点剽窃……
就在陈永江所在的学校校园网上,有网络跟帖认为:这种举报是“吃里扒外”。
“外界不穷追猛打,谁会自曝家丑?”
一年前,湖北一省属高校体育学院副院长杨明(化名)分管学院科研工作。尽管在他任期内并没有处理过学术不端行为,但对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却熟记于心:“学校面子大于天,一旦有举报,小范围处理。”
当学校一级接到有关不端行为的举报时,如何处理?记者采访了多所高校,发现程序基本相同:接到举报后,学校领导会责成监察、纪委或学术委员会调查核实,如举报属实,会在被举报人所在单位小范围内公布处理结果。
“只要不是校外举报或社会舆论‘穷追猛打’,处理结果的知晓范围很小,就像蜻蜓无意中掠过水面。”张胜多次参加校内外职称评审会和科研成果鉴定会,据他的观察,举报不端行为多集中在职称评定、成果报奖、升官晋级等关键时刻。一旦调查属实,大事化小、“赖着不管”是常用的手段,大不了职称下次再评,不予报奖,暂缓提升。
不端行为接连曝光的同时,偶尔有个别大学校长“自曝家丑”。在张胜看来,这恰似一则冷幽默:“在当前体制下,‘自曝家丑’的校长肯定是面临退休或离职,在任的校长承受不了背后的压力。”
著名学者方舟子就发现:这么些年来,学术不端行为被揭发后,除了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兴荣教授被指严重抄袭后主动辞职,还没有听说过其他任何一起主动辞职的情况,“胡兴荣还是外籍教师(原籍马来西亚),内地不但没有听说过谁主动辞职,相反往往还会狡辩,辩护的人也很多,什么荒唐的理由都敢拿出来说。”
校方的暧昧态度助长了学术造假行为
“面对不端行为不做严肃处理,这是集体功利主义在作怪。”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生邵士权从事高校管理多年,他说,特别是知名学者出现不端行为时,一旦公开处理,人才必然流失;但正是有集体功利主义庇护,个人功利主义才拥有生存空间。
在他看来,时下对高校的评价体制,也助长了高校对校内学术腐败行为的容忍和包庇。
当前,学术成果与项目、资金等种种优势资源紧密挂钩,为获得更多教育资源,校方会千方百计地做大学术成果的蛋糕,而对学术腐败行为能忍则忍,能捂则捂。一些学校为了达到扩招、硕博点申报等目的,对学术腐败行为采取默许态度。以至于,一些人的学术腐败行为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但校方仍装聋作哑,或低调处理,或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或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方舟子认为,科研造假大量出现是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提出科研产业化和教育产业化,大笔资金投入进来。因此现在的造假,很大程度跟经济利益有关。
方舟子说,更可怕的是,学术造假问题已不是一种个体行为,某个人得到的好处不仅是给本人的,而且也是给学校的和某个利益集团的。 “现在造假获益很大,风险很低,为什么不去造?而且,现在学术腐败跟国内的其他腐败一样,很有基础。很多人痛恨腐败,不是因为痛恨这种现象,而是痛恨没有腐败的机会,如果他们有机会,也去腐败。”
外界的干扰和压力也直接影响高校在学术不端行为处理上的态度。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曾在全国两会时表示,当今可能很多大学为获取某些资源,会屈从于权势、权威,但大学不应这样,不论怎样,在惩治学术腐败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够有任何的屈从。
造假频发凸显机制缺陷
“造假案不断浮出水面,固然和学者自律和学术道德建设存在的弊端有关,但关键,还在于学术机制上存在的缺陷。”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当前学校的学术打假主要针对硕士生,一旦发现他们抄袭马上可以取消他们的硕士学位甚至开除,“其实他们很弱势,最核心的应该是教授、领导。”
熊丙奇认为,这恰恰暴露了当前学术委员会的致命弱点:它是不能独立运作的,因为它所在的学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不平衡,它往往受制于行政力量。
方舟子也认为,学术不端行为难得到处理,关键在于科教体制的问题,“体制上,我们的学术权力都掌握在行政人员手里,但对于部里的司长和处长而言,科研搞得好不好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不过是被安排在那样的位置上管理这些资金而已”。
方舟子说,学术共同体要能够自我净化,学术的权力就应该掌握在专业人员手里,并且是真正的活跃在第一线的科研人员而非专业出身的官员手里,“如果权力掌握在官员手里、掌握在行政人员手里,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净化。”
西南交通大学处理副校长黄庆论文造假引入第三方的做法让熊丙奇眼前一亮。该校刚开始揭露这个事情之后就请了校外的专家,进行盲审得出结果,学校还成立了学术道德委员会再投票,最后让校外专家进行了一个鉴定。“这成为国内学术共同体无法正常发挥效用之后的修复。”
熊丙奇说,在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规则成熟的哈佛、耶鲁、剑桥如果出现这种学术不端,只要是有这种苗头,那么这个学者马上就道歉辞职了。
“学校和社会之间还是应该有个防火墙。”熊丙奇说,不管社会有多少不诚信问题,都不是高校学术不端的理由。国外大学一直强调一种相对独立性,就是不希望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且可以通过它的独立性来影响社会。
在熊丙奇看来,大学的灯塔作用正在越来越淡化。“我们曾经说过教授有学术的尊严,大学是学术的殿堂,大学是象牙塔,如果连这个都没有的话,就会加速社会整体的迷失。”
方舟子相对要乐观一些,他认为,学术腐败不只是学术界本身的问题,“它是跟其他领域的造假和腐败纠缠在一块,不是学术界本身在搞的,各方面因素都掺杂在其中。”(实习生黄伟对此文亦有贡献)
中国网络审查制度的无端牺牲品——新语丝被封锁
作者:曹聪
翻译:Yush
2009年9月1日
合众社亚洲《记录中国》专栏
原文见http://www.upiasia.com/Society_Culture/2009/09/01/an_unlikely_victim_of_chinas_censorship/4073/
中国北京——众所周知,在中国,互联网并非可以自由访问。但谁能想到,海外中文网站新语丝(www.xys.org)居然也在被限制访问的网站之列。在中国境内从谷歌和百度上搜索“新语丝”,甚至得不到该网站的链接。
新语丝不是反中国政府网站,不是色情网站,与被取缔的法O功邪教无关,更与台独、藏独、疆独无涉。它所做的,仅仅是揭露中国的学术不端行为。
新语丝由居于美国的中国公民方是民(以笔名方舟子而闻名)主持。方舟子毕业于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中国科技大学,后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方舟子未再从事学术或商务职业,而是成为科普作家和打击中国学术不端的斗士。
由于缺乏揭露学术界中的“烂苹果”的正式渠道,中国人只好求助于互联网,新语丝因此独树一帜。该网站鼓励实名举报(发表时可匿名);对于匿名投诉,方舟子也谨慎处理,经深入调查予以核实。
据方舟子,自1997年以来,新语丝已曝光至少几百起骗局,主要是剽窃、伪造假冒数据、吹嘘研究成果、滥用科研资金、以及推销品质可疑商品。更有一英文网站专门追踪新语丝曝光的案例。【译注:指China’s Scientific & Academic Integrity Watch,见http://fangzhouzi-xys.blogspot.com/】
近年来,中国的科学和教育权威机构,包括中国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科学院,已经制定了一些处理学术不端的规则。但是,几乎未见这些权威机构曝光处理过学术不端事件。
与此相反,中国媒体却采纳了一些源于新语丝的案例进行报道,这对有关人员和机构施加了压力。某些案例已经被认真调查,一些被指控者最终受到惩罚。
这就证明,新语丝的存在成为(并且将继续成为)那些行为不端者的恶梦。在中国越来越关注学术诚信的情况下,这些人会成为新语丝的下一批打击目标。
这些潜在打击目标中的某些人纠集起来纷纷攻击新语丝,不顾新语丝所曝光的案例有充分坚实的根据,反而指责新语丝完全捏造事实。他们指控新语丝网站利用文化大革命攻击政敌的“大字报”手段污蔑学术界。有些人甚至打官司控告方舟子诽谤。
尽管方舟子本人被中国媒体频繁采访报道(最近刚在科普方面被中国官方通信社新华社采访报道),这些人仍把他刻画为敌对势力。最终,新语丝被封锁,所受待遇与那些色情或反共网站无异。
新语丝网站帮助维护中国学术界的诚信。对新语丝的审查封锁显然不会对中国的科技进步带来任何好处。
作者曹聪现任纽约州立大学Neil D. Levin国际关系和商业研究生院高级研究员。1997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曹聪博士从事科学技术的社会学研究(侧重于中国)。
1、您认为从广义上来讲,科普的目的是什么?具体到中国和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您认为在中国进行科普工作的目的又是什么?(之前您曾和连岳有过争论,他认为科学也要讲究“政治正确”,科普在中国就是要为弱势群体服务。您不赞同他的观点,您也在博客里阐明了具体的理由,非常有说服力。您能否具体阐述一下科普工作的目的到底应该是什么?)
答:科普的目的就是让公众理解科学,包括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这三个方面。在中国进行科普工作,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要完成现代化,科学理性应该成为社会主流。由于伪科学、迷信在中国社会势力很大,在中国进行科普,不仅要传新(传播科学新知),也要反伪(反对伪科学和破除迷信)。
认为科普要为弱势群体服务,和文革时期要求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一样荒唐。这实际上是把科普当成了政治工具。全社会都需要科普,强势群体同样也需要。实际上,由于强势群体有更大的权力、影响力和更多的资源,他们不讲科学造成的社会危害会更大。
2、您认为科普的对象应该是普罗大众还是本身就对科学感兴趣的人群?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众科学精神的欠缺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有没有具体的事例?
答:主要的对象应该是普通公众。比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异功能”热,现在的“风水”热,都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对中国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其根本原因就是大众科学精神的欠缺。
3、您认为科普应该如何做到既尊重科学事实又通俗易懂?对从事科学普及工作的人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您认为科学松鼠会目前的科普方式(趣味性的科学问题讨论和小组活动)有什么问题?您认为最好的科普形式是什么?国外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
答:科普工作者最好是科学专业出身的,如果没有受过科学训练,要理解科学就会比较困难,也就不容易做好科普。科普工作者本身应有合格的科学素质,能够分辨科学与伪科学,不轻信二手资料,有比较严谨的学风和文风,并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这样就能做到既尊重科学事实又通俗易懂。
科学松鼠会小圈子倾向过于严重,太自恋,对中国科普前辈缺乏应有的尊重,自以为是在领导科普新潮流。网站建立没多久就通过四处拉票的方式给自己弄一个没有多少含金量的“全球最佳博客”头衔到处宣扬,在媒体上炒作自己,这种过于势利、功利的做法也让人看不惯。在科普方法上,不够严肃,不够严谨,立场不够坚定,对伪科学太宽容了。为了招徕读者、迎合媒体,一味追求趣味,有靠插科打诨来吸引眼球之嫌。科学本身就有很有趣的内容,没有必要特地去咯吱读者。
科普可以有多种形式,很难说哪一种是最好的。
中国的科普工作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太大。就形式而言,差距最大,也最难赶上的,是科普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科普场馆的建设。华盛顿的科普场馆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设备先进,而且都是免费的,这是在北京难以想像的。到华盛顿旅游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参观科普场馆,而有多少人去北京旅游是冲着科普场馆去的?国家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而且不应该赢利。
4、有人认为,网络上进行的科普活动,应该以点击率来衡量效果,并因此认为,您的网站的点击率不如某些个人或组织,所以不如别人成功。您不赞同这种观点,您认为应该如何衡量科普工作的效果?为什么?
答:我的网站的点击率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不堪。每天阅读新语丝网站文章的读者人数(不是点击率)大约有十万人(光是用邮件订阅的人数就有上万人),我不知道国内有哪个科普网站会有如此庞大的读者群。而且我们的读者以高校、研究所的教师、学生为主,通过他们能进一步扩大影响。衡量科普工作的效果还不能光看网上的影响力,还要看在网下的影响力,看能否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我也不知道国内有哪个科普网站会像新语丝那样,经常会由于某个科普话题、特别是揭露伪科学的话题,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例如核酸营养品事件、蒙牛特仑苏牛奶事件、对眼保健操的质疑,等等)。
5、您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普工作(官方和民间)的成效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果想要改变现状,应该从何入手?
答:成效并不好。存在的问题我以前归纳过:一,科普在中国的地位很低,被当成了“小儿科”,在人们的心目中,科普创作是面向少年儿童的,说某人是科普作家,就跟说某人是儿童文学作家一样,要比真正的作家低一档次。二、中国科学家不愿从事科普。中国科学家的研究经费是向政府申请来的,公众没有发言权,因此中国科学家们不觉得有向公众介绍自己的工作的必要,而把科普工作当做是浪费时间。中国科学界也没能形成舞文弄墨的传统,乐意花时间普及专业知识的很少,乐意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的更少,而文理兼通、文笔好的更如凤毛麟角,有时为应付任务而写些科普文章,也难以被普通读者看明白。三、中国科普作家素质很差。中国的科普写作长期以来是由一批非专业出身,甚至本身就没有受过科学训练的人靠东抄西凑在维持着,立场之模糊,观念之胡涂,知识之陈旧,水平之低下,也就可想而知了,也难怪许多伪科学的著作都被当成科普著作也风行一时了。四、反科学思潮流行。像北大、清华一些号称在研究科学传播、掌握科普理论话语权的教授,其实都是在传播反科学思潮。这在国际上是个绝无仅有的怪现象。五、因为中国科普创作水平与美国差距实在太大,以翻译引进代替创作就成了中国科普出版的大趋势,简直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许多在美国默默无闻的平庸著作,甚至是在美国恶评如潮的劣质著作,也被当做是优秀著作引进。真正的优秀著作,也因为翻译水平太差而被糟蹋了。中国科普出版的根本出路,在于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家,这是需要科学界、出版界、新闻界和教育界的通力合作才有望做到的,而第一步,必须打破对本国科普创作的偏见。
6、您能否对自己近年来的科普工作进行评价?您未来有什么想法和打算?
答:我以前主要是从事反对伪科学、破除迷信方面的科普工作,特别是针对医疗保健领域的欺诈、炒作方面,应该说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让很多人不再受骗。从收到的读者反映看,有很多人,包括不少的中学生,由于阅读了我的文章、著作,而对伪科学、迷信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这几年来我又把主要精力用来创作正面的科普,在一些报刊上办了科普专栏,出了几本书,还比较受欢迎。未来可能会多花点时间从事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着眼于下一代的培养,那样成效可能会更显著一些。
附:发表的报道
新华网北京8月25日电 特写:中国民间科普的明星——“科学松鼠会”
吴陈 杨丽娜 王珂
为什么放在口袋里的耳机线很容易缠在一起?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某个场景似曾相识?为什么人在吸水时会呛到,吸鼻涕却不会……
这些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中国普通百姓打开了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也让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解答的“科学松鼠会”走到了中国科普的前台。
这个科普机构于去年4月创办的群博网站songshuhui.net日点击率超过5万,还在不断增长。他们在豆瓣、twitter上的小组也有众多追随者。
“年轻一代(科普作者)更加熟知当下的传播方式和手段,能够获得比老一代人大得多的影响力。”“科学松鼠会”创办者嵇晓华说。
“科学松鼠会”的组织者“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他们的目标是“让科学流行起来”。
为了实现“流行”的目标,让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松鼠”们在网上翻译外国科普文章,解答科学问题,并组织一系列线下活动:观看科学纪录片,邀请科学家进行交流,组织参观不向公众开放的科研场所等。线下活动也受到追捧,7月22日去上海观看日全食的消息发布后3小时名额就报满了。
20岁的小吴和母亲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从福建到上海,虽然当天的大雨让观测活动“泡汤”,但见到自己喜爱的“松鼠会”作者还是让她觉得不虚此行。这名大二学生对天文、地理、环境以及自己的专业生物学都很感兴趣。她被“松鼠”们平实又幽默的文风所吸引,“我从没看过这样风格的中文科普文章”。
32岁的嵇晓华在复旦大学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期间以笔名“姬十三”开始科普写作。2007年,博士毕业的姬十三决定放弃科学研究,致力于科普事业。“在学校做兼职时,发现科普可以面对更广大的人群。取得了一点成功之后,开始觉得那是我的责任”。
他希望有一天,科学能成为人们在餐馆、咖啡厅、酒吧和家里谈论的话题。
“松鼠会”现有90名左右的兼职作者,多是一线科研工作者,科学记者、编辑,以及科学作者和译者。2008年底,这些作者的文章结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出版。
在2008年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赛上,“松鼠会”摘取了“全球最佳博客公众奖”和“最佳中文博客公众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将“‘科学松鼠会’人气蹿红”与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等并列为“2008中国十大科普事件”。
姬十三说,虽然科学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神圣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式微,“大众(在生活中)很排斥科学,却相信星座和血型分析”。
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情形相去甚远。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期,科学技术受到重视。然而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学事业受到破坏,各种科普活动被取消和中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科协全面恢复工作,中国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和科普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科普创作也繁荣起来。
但近年来,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下对短期利益的追逐让科普事业再一次陷入低谷,从事科普工作的民间团体和个人也越来越少。“伪科学”和“迷信”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致力于揭批学术腐败和反伪科学的方舟子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异功能热”和现在的“风水热”,都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对中国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其根本原因就是大众科学精神的欠缺”。
他认为科普的目的之一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要完成现代化,科学理性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流”。他说,科普作者在中国的地位很低,这一现状需要得到改善。同时,国家也应加大科普投入,如学习其他国家的方式,多建设一些不盈利的科普设施和场馆。
目前,姬十三和他的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科普惠及更多人群,“孩子和老人也非常需要科普,但由于主要依赖网络,我们目前只能把受众定位在受过教育的都市年轻人群体”。
“科学松鼠会”新近计划打造5位“明星作家”,除了有受欢迎的写作风格,口头表达能力、甚至外貌也会成为选拔的标准。同时还会为他们单独出书,并组织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各种方式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我们在探索一切可行的方法让科学‘流行’起来。”姬十三说。
(上海)青年报·生活周刊2009.8.6 第1274期
在“公众人物”里,方舟子绝对算得上是一道风景线。专业是生物化学,传播科普、为基因技术鼓与呼,是分内事。但他又是学术论坛“新语丝”的创办者,当年一篇《功到雄奇即罪名》,史学功底令人惊诧。他还猛烈抨击中医,喊出了“废除”的口号,惹起巨大争议。
2000年起,方舟子盯上了“学术造假”,以“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坚韧地敲打着中国学术腐败的神经。
文/唐骋华
打假初衷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现在看来,方舟子的“预感”很准:被遮掩许久之后,“学术造假”曝光事件层出不穷:2004年北大教授王铭铭被曝剽窃,2006年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指责云南大学教授王卫东剽窃自己的论文,2007年复旦大学公布了3起剽窃事件。今年,学术造假更有“井喷”之势:辽宁大学教授剽窃、浙江大学教授剽窃、西南交大副校长造假……闹得更大的则是“中国最年轻市长”周森锋大学期间涉嫌抄袭,方舟子有文章剖析、揭露,他坦言,既然没人肯直面严重的学术腐败,他就来当那个说出真相的“坏小孩”。
生活周刊:从2000年起您在“新语丝”上设立了“立此存照”栏目,主要用于学术打假,初衷是什么?
方舟子:2000年国内互联网兴起,报刊有了电子版,我在国外可以即时了解国内科技动态,惊讶地发现虚假现象这么严重,却没人做具体批评。我决定利用自己管理的网站,提供一个揭露假学术、假新闻的平台。我对中国学术腐败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像皇帝穿着“新衣”招摇过市,大家还说很漂亮,那我来当那个说出什么也没穿的“坏小孩”就是了!
生活周刊:“立此存照”设立以来,影响最大、最成功的“学术打假”是哪一件?
方舟子:2001年上半年揭露核酸营养品的骗局。该案例牵涉众多生物化学界的人士,一个学过生物化学的人都能看穿的骗局,竟然有那么多中国生物化学家捧场、狡辩,令我这个学生物化学出身的人感到震惊!这个案例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连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都发了通知。美国《科学》杂志为此专文报道了我在网上打击学术造假的事迹,很少有中国人有这种殊荣。
生活周刊:“打假斗争”收到预期效果了吗?
方舟子:比预期要好。通过这些年的努力,让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学术造假,了解到学术造假有多严重,把黑幕揭开了,有关注才有改变的希望。我们这个网站的存在算是让国内学术界有了一点舆论监督,对一些比较胆小、脸皮比较薄的人起到了震慑作用,对学生、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也起到教育作用,下一代学人有望有所好转。
回应质疑 我用国际标准打假
无疑,方舟子对学术打假的贡献很大,特别是揭露周森锋论文造假,获得了普遍赞誉。但他也遭人质疑“走极端”“偏颇”。去年,他指责北大著名教授孙立平抄袭自己的文章,引起争议;最近,他向刚逝世的季羡林“发难”:季老主编的《百年美文》收录了方舟子的文章,却因未送样书、稿费,被斥为“盗用”。
生活周刊:有人批评你是“吹毛求疵”地论证造假,也有人质疑你用自己的标准判定别人是否抄袭,缺乏权威性和公正性?
方舟子:学术研究应该严谨,严格要求不叫“吹毛求疵”。何况我们揭露的案件,即使用比较宽松的标准也属于明显的造假。我采用的是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标准,不是我自己发明的。
生活周刊:成崇德是清史研究专家,近来人民大学教授米辰峰却在新语丝网站上称他为“学术首骗”。作为生物化学博士,你是否管得太宽了?
方舟子:我主要针对生物、医学领域的造假,这和专业有关。其他领域,如果不需要用到很高深的专业知识,我也会关注。“成崇德事件”我并没有发表多少意见,新语丝主要是提供平台,供各行各业的专家举报。
生活周刊:国际上到底如何界定“剽窃”“造假”和“过度引用”的?
方舟子:剽窃指用他人的观点或文字而没给出恰当说明。即使注明出处,也不能照抄;照抄必须直接引用,否则也构成抄袭。所谓“过度引用”,指在明确标明引用的情况下,引用的篇幅过大。两者的区分在于有没有说明用的是别人的观点或文字。
痛心疾首 只能靠个人力量打假
对造假者,方舟子始终“气势汹汹”,但“打假英雄”也有为难处:他揭露了、举报了,造假者却依然“学术研究”着。谈起中国目前的打假力度,方舟子很不满,也因此越来越“自恋”,更为看重“坏小孩”的价值。
生活周刊:对造假者你都是直接点名,即便像被称为中国最年轻市长的周森锋,你也直接揭露,不怕得罪人?
方舟子:批评不点名就起不到监督作用,我敢站出来以真实身份打假,就不怕惹上麻烦!如果因为担心得罪人就缩手缩脚,还打什么假?每天都有人在网上谩骂、威胁我,我也有过被人跟踪、送恐吓信的经历,更多的是被人起诉损害其名誉权,有11起诉讼。但我有十分的把握才会打假,起诉我的还没有一例是被冤枉的。他们无非是想给我的生活制造点麻烦,看能不能把我吓唬住。
生活周刊:那究竟有多少造假者受到了严惩?
方舟子:对学术造假的打击一直是光打雷不下雨,力度很弱。像我们揭露的“珍奥核酸”,至今还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3·15晚会上大做广告,所以也不能算很成功。
生活周刊:没有制度支撑,个人打假能走多远?
方舟子:我不认为个人打假是最好方式,因为个人的能力、资源有限,缺乏权威性,也没处罚权,并不规范。但当前,中国缺乏值得信赖的处理学术造假的正规渠道,所以个人打假起到了正面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反对个人打假就是反对一切学术打假!即使有了值得信赖的正规渠道,也离不开个人打假的协助和补充。本质上,个人打假是一种舆论监督。
深度建议 全面改变体制
饱尝“个人打假”的局限和“危险”之后,方舟子的思考显然深了一个层次,把目光投向了制度。他对当下教育体制的剖析和攻击,闪烁着真知灼见;他对国外学术审查的引介,也有着借鉴作用。毕竟,方舟子只有一个,而个人的力量从来都是有限的。
生活周刊:学术造假泛滥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方舟子:纵容造假的社会风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处罚,正是学术造假泛滥的主要原因。科研教育体制也要承担很大责任,如受官场腐败影响的官本位的科研体制,刺激造假的学术评估体制,对学生缺乏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等。我是打假人士,还经常被人抄袭,你说学术造假多猖狂。另一方面,如死板的论文发表制度。本科生并无科研能力和科研时间,没必要写学位论文,有的专业硕士也没必要写,非要他们写,就造成几乎所有人都抄。
生活周刊:在欧美国家,教授造假将面临怎样的惩罚?
方舟子:美国等国有专门的政府机构对学术造假进行调查,一旦认定有学术不端行为,会指名道姓地公布结果,由学校、科研机构做出行政处理,如降级、开除等,政府部门会禁止其几年内申请政府资金或在政府委员会任职。严重的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最严厉的一个例子是,2005年,原佛蒙特大学医学院教授波尔曼被发现在1992年到2002年期间,捏造数据申请获得290万美元资金。美国政府为此终身禁止他申请联邦政府科研基金和参与联邦政府项目,并提起刑事诉讼,波尔曼被判入狱1年零1天。最近,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科研诚信办公室在7月7日宣布,阿拉巴马大学助理教授Juan Luis Contreras的7篇论文伪造实验结果,禁止其在3年内申请政府科研资金和在政府委员会任职。
生活周刊:如何杜绝造假?
方舟子:改变官本位体制,把学术权力从行政人员手中转移到科研人员手中;改变评估体制,不要只看表面文章、只算论文数量,更要看实质成果;改变刺激造假的科教体制……当前能够做的,一方面要加强舆论监督,引起社会各界对学术造假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要对被揭露出来的事件进行认真的调查,公开、公正地进行处理。
2009年08月19日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陈抒怡 罗剑华 宋 杰 郁文艳 覃柳洁
花几千元测一下基因,就能知道孩子将来是否会早恋,未来能不能成为“姚明”、“郎朗”?沪上有基因公司推出“儿童天赋基因检测”项目,宣称只要取出儿童口腔内壁的黏膜,就能测出孩子抑郁、早恋、酗酒、网络成瘾等40多种基因。
也有人将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称之为“基因算命”。世界卫生组织专门负责“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方面媒体联络的新闻官员Olivia Law-Davies告诉晨报记者,到目前为止,她没有听说过基因检测可以预知一个孩子是否有音乐、绘画等天赋或早恋等倾向。
“一些公司推出的天赋基因检测是一种欺骗手段,目的是为了骗父母的钱,只能算是骗局。”知名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在谈到儿童天赋基因检测时,一连用了3个“骗”字。
检测机构:口腔黏膜能测儿童“早恋基因”
在Google上搜索“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可以搜索到国内有数十家公司从事这项业务,其中不少检测机构与上海两家基因公司有联系——上海新春苗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春苗”)和上海奇芯基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奇芯基因”)。“一套儿童天赋基因检测3900元,包括 40个基因检测项目。”“奇芯基因”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有“天赋基因检测”服务,可以通过基因检测了解儿童在性格、艺术、智商、情感、运动、成瘾、环境、保健等多个方面的“天赋”情况,并称准确率在90%以上。找出儿童具备的优势天赋基因型,然后再由天赋管理专家针对检测结果提出个性化教育培养模式。
工作人员还表示,检测过程也非常简单。“如果不方便前来,我们将提供DNA取样的工具给顾客在家自己取样,只需提取孩子口腔内壁的黏膜即可。”
记者在该公司的宣传资料上看到,艺术基因检测包括“表演基因”、“音乐基因”等内容,而情感基因检测则包括“早恋基因”等内容。如果检测出“早恋基因”过高,这名儿童以后在成长中的恋爱问题就要特别注意。“新春苗”公司的检测方式和内容与“奇芯基因”基本一样,一整套检测的价格为4180 元。
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号不代表有专利
在这两家公司采访时,记者没看到有家长带儿童前来检测。但据了解,两家公司在国内发展了不少代理商,除了南京、重庆、广州等大城市,在温州、义乌、慈溪等小城镇也有。此外,在新加坡也有一家代理商。“奇芯基因”宣称,天赋基因检测的方法来自于该公司下属奇芯研发中心与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儿童个性化教育培养基因芯片”,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810034637.7)。不过,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中输入专利申请号,查询结果是“没有检索到相关专利”。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专利申请号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的一个标识号码,就好比在银行办业务先要拿号一样。专利申请号只能表明该公司申请了专利,还不能表明申请已获审批。
据了解,前几年本市曾出现一阵基因专利申请热,我国知识产权部门对于这类基因专利申请的审查比较谨慎。
推广人员:检测结果其实只能作为参考
面对社会的质疑,一家从事天赋基因检测市场推广的负责人昨日向记者坦言:“宣传上确实有些容易让人误解。”他告诉记者,这种天赋基因检测主要是给家长一种参考,让家长了解儿童在性格、成长上可能存在的一些潜力和问题,并不能因为一名儿童“音乐基因”高,就判定他会成为音乐家。也不能因为他“早恋基因”高,就断定他长大后会早恋。
他认为,一些机构在宣传上有些用语并不恰当,比如“早恋基因”并不存在,其实是通过基因来检测该儿童“是否性早熟”,以此来判断小孩长大后是否可能有早恋倾向。同时他也表示,特别是在性格测试上,个别家长在做过测试后,会觉得和现实有些不符,这主要是因为小孩性格的后天因素也很重要。
卫生部门:商业机构不能做诊断性基因检测
昨天,记者在网上搜索基因检测,发现上海有大大小小数十家基因检测机构,不少机构宣称,除了能够提供天赋基因检测外,还能够提前诊断疾病,但检测的报价天差地别。有机构检测一个基因报价为人民币600元。另一家报价却高达一个基因3000元。有企业称天赋基因检测技术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合作,但昨天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秘书王艺向记者明确表示,该机构从未参与天赋基因检测。
那么基因检测到底能不能做?在哪些地方检测才安全呢?“一些已被证实成熟有效的基因检测可以在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商业机构不能做诊断性基因检测。根据2007年国家卫生部出台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基因检测已被明确列入临床检验项目目录,但是基因检测内容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只能检测包括大肠癌易感基因的基因检测、家族性乳腺癌基因的基因突变检查、血友病A、B基因突变检查等在内的20多项。业内人士承认,国内目前还缺乏基因检测方面的行业规范。
三问天赋基因检测
“天赋基因”是否可信?
基因不能判定天赋
“目前这种检测技术毫无正面价值――除了能够给相关单位带来经济价值之外。”方舟子表示,现在一些做天赋基因检测的公司纯粹是故弄玄虚。“天赋不是用基因测得出来的。”方舟子说,目前基因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对它们的功能所知甚少,还未有定论。他解释说,天赋是极为复杂的现象,并非由某一个基因决定的,涉及许多个基因彼此之间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与智能有关的基因也许有几十、上百个,只知道其中的某一个基因,说明不了一个人的智能高低。即使将来某一天所有与智能有关的基因都被发现了,也难以用来预测一个人的智能,因为一个人的智能高低深受后天因素的影响。
基因检测可否推广?
技术不成熟不宜推广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钟扬教授介绍,业内一些专家确实在研究天赋基因。美国有科学家发现,有一些人天生就具有“绝对音感”,通过筛选后发现,一个人是否具有“绝对音感”与某个高度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有关,尽管之后有很多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但这一观点还未被证实。目前哪些基因与哪些天赋有关这一问题也还在研究中。
钟扬表示,虽然很多天赋基因都是国外科学家发现的,但是就他所知,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没有正规机构提供检测天赋基因的服务。他认为,天赋基因检测是一项尚不宜推广的技术。
业内人士称,目前各企业所应用的检测方法是参照了各科研院所发布的基因位点进行检测,但是这些位点究竟是不是主宰着人类的天赋还不确定,国际上对此也没有统一标准。
对培养孩子有无益处?
可信度低还涉及伦理
上海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早教专家方凤建议家长通过动态观察来了解孩子具有何种能力,并在了解孩子的兴趣之后,给孩子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方舟子则坚持认为,不可能仅仅根据某个或少数几个基因来揭示某个人的潜在智能,以此来建立儿童培养计划是极其不负责任甚至有害的,本来天赋很高的儿童完全有可能被误测为天赋低而扼杀了其天才;反之,天赋低的儿童也很可能被误测为天才而拔苗助长。
钟扬认为,天赋基因检测也带来了生命伦理问题,即使检测结果可信,是否意味着天赋不行就不能工作了?另外,谁有权知道其他人的天赋情况?这些都提醒人们对待基因检测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