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贵州卫视:整容狂人的毁容日记

9 05 2011年

http://www.pptv.com/p/11720661#1



北京电视台:“肖氏术”受害患者欲起诉肖传国

5 05 2011年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uerkPdPnBU/



视频:贵州卫视:吃玻璃喝毒药背后的不死秘密

27 04 2011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xNTkzMjIw.html



“抄袭门”背后的认定难题

24 04 2011年

2011-04-23齐鲁晚报
本报记者 杨凡 李文鹏
近日,山师一教师状告国家教育部门引起了各方关注,学术问题再次成了人们热议的焦点。为此,本报记者通过对著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中科院院士胡敦欣、省教育厅薛立魁等学术界、教育界和法律界人士的采访,试图为读者揭示出学术抄袭认定的规则。通过采访我们发现,抄袭认定,其实不简单。
西安交大原教授李连生因涉嫌抄袭造假被解聘、李连生却又状告举报者侵犯其名誉权;因雇凶打人而获刑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肖传国刑满释放后,与举报者方舟子又起争端;著名学者朱学勤涉嫌抄袭事件虽已有定论,但争议声仍不绝于耳……近年来,因学术不端、涉嫌抄袭所引发的纠纷屡见报端,但在抄袭的具体认定上,却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简单。
不鼓励学术问题由法官辨别
“抄袭与过度引用、学术失范是不同的概念。抄袭是个法律概念,而过度引用和学术失范并非法律概念。”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屈小春说。
屈小春说,关于“抄袭”与“剽窃”,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1999年的一份答复文件中明确:著作权法所称抄袭、剽窃,是同一概念,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如果作者对引文都标明了出处,那么从性质上讲,就不构成抄袭。”
由于法律中缺乏对抄袭认定标准的具体规定,在此前涉嫌抄袭的案件中,曾不断有人引用《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维权。该规定明确规定,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两千五百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但专题评论文章和古体诗词除外。
“这是从数量标准认定是否构成抄袭,但该细则早已废止,司法实务中单纯地从量上认定是否构成抄袭已不复存在。”屈小春说,这个“十分之一”的数量规定出自一个已经失效的法规,当事双方均不再应以此为依据进行诉讼。
“抄过来别人的文字,只是注明出处,国外标准认为这也是抄袭。因为即使注明出处,你也必须用复述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改写,这样才不叫抄袭。”方舟子看来,注明出处并非意味着就能排除抄袭。
“为什么不鼓励涉及到学术问题由法官辨别,因为法官很难认定涉及到学术问题的纠纷。”方舟子认为,尽管法官对法律很熟悉,但是对学术规范却不一定熟悉,对抄袭的认定也不一定熟悉,“即使告到法院,还是要由其他部门作出鉴定。”他认为,在当前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国际惯例应该得到严格遵守。
认定抄袭不能光看重复率
随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学术打假呼声日高,加强学风建设、净化学术环境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2007年,为向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举报和咨询渠道,科技部成立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接受对科研不端行为的举报,组织和协调调查处理工作。教育部也下发多个文件,并成立了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对大学科研道德建设予以指导和推动。2009年,山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净化学术环境的意见,列出了八种必须进行严肃处理的“学术不端”行为。其中,第一条即“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而关于该如何认定“抄袭”,记者采访的学术界专家和教育部门负责人
都持谨慎态度,表示不能一概而论,难以有具体和精确的规范。
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副处长薛立魁介绍,现在有一个核对论文抄袭的全国学术期刊文章库,把论文输进去,就可以自动搜出其与论文库中其他文章的重复率。“但是重复率多的也不一定就是抄袭,重复的里面也可能就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反过来说,重复少的也不一定就不是抄袭。”薛立魁认为,学术的问题比较复杂,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不能过于简单化、量化。
“认定抄袭不是量的概念,而是质的问题。”著名物理海洋学家、中科院院士胡敦欣认为。曾任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的
胡敦欣说,“假定别人做了一个东西,我也做了这个东西,做的东西和别人一样,人家的文章已经发表了,我却不提人家的,那肯定就是抄袭。但是如果说别人做了个东西,你来引用这个东西,你说我做出同样的结论来,你是证实前人所做的成果,那这就不算抄袭。”
方舟子眼中,对抄袭的认定标准似乎更加苛刻。“所谓的抄袭就是用到了别人的观点和文字,但是没有做恰当的说明,抄几句话也可以认定为抄,没有说百分之几的,百分之几只不过是情节严重还是轻的问题”,方舟子说,“文字的抄袭一目了然,而观点的抄袭不容易认定,只有请专业领域的专家来认定。”
学术打假程序也讲合法不合法
既然学术抄袭人人喊打,为何却屡禁不止,且争议不断?
“我自己就被起诉过侵犯名誉权十几次”,长期进行学术打假的方舟子说,在国外有关抄袭的司法纠纷较少,除了属于道德领域的问题外,还有就是教育训练不够的问题,很多被举报抄袭的人对学术规范并不真正了解,缺乏学术规范的教育。
他举例说,比如美国,学生从小就进行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和做一些训练,很明确地知道“你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改写”。
“国内科研人员投到国外期刊的论文,经常被发现这样的情况: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需要归纳总结前人的成果,就直接从别人论文里摘一句注明出处,但是这种情况如果被审稿的发现就会认定是抄了,必须要进行恰当的改写。我们现在必须和国外接轨。”
薛立魁和方舟子还都认为,目前高校普遍追求的与论文数量挂钩的考评机制也带来了浮躁和功利的学术风气,加剧了抄袭之风。“爱因斯坦可能就那一两篇文章造就了他成为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因此不能用论文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的学术水准。”薛立魁直言不讳地说,现在高校将论文每篇量化到分数,达到多少分才可以评教授,但实际上一个教授一辈子能达到学术制高点的著作不一定很多,只要能代表他的水平就可以了。
“对抄袭的举报查处和申诉,科技部一个部门规章对学术不端行为有一个规定,在这里面有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实体认定和程序性规定,在调查报告出来之前,对被调查人设置了申辩和救济的机会。”屈小春说,其他部门在对抄袭的举报进行查处时,也应有类似的公证程序作为保障。
屈小春认为,从程序上讲,任何对作者不利的决定,特别是行政部门作出的具体决定,在作出之前是应当给作者申辩机会的。“否则,程序是不合法的。”



这次真能吃上无添加?

24 04 2011年

北京晚报2011年04月22日

这次真能吃上无添加?

 

不知道哪些没被添加

秋鱼儿~丹丹(526025853):现在已经是在闭着眼睛吃东西了,只能说不知道哪些是没被添加的。我觉得,道德滑坡是否应该从根本上来关注?

小兔(106330874):在孩子们最爱的零食中,最大的和最普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恐怕就是反式脂肪酸了。某食品在本国销售的都不含氢化植物油,而在我国生产和销售的都有。建议政府赶快出台相关政策吧,不然孩子们很快都成了“三高”了!

想治理就一定有办法

全亚军:浮躁,急功近利,让一些商贩道德缺失。另外,行业标准的制定滞后、含糊不清也让部分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既然不能自觉规范,严格执法不失为一种方法。

那百川:中国食品加工业的介入门槛太低了,只要在工商部门注册了,不管受没受过专业培训,都可以开。有些小作坊和小饭馆为了竞争降低成本,不惜冒险和违法去走歪门邪道。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和放任又推波助澜。这才有了那么多的骇人听闻的害人事件的出现!

王琳:那些研究、“发明”、推广各种有害化学添加品的“砖家”和“叫兽”,看来仍然没进入打击目标。

三聚氰胺、瘦肉精、牛肉膏、染色剂……各式各样的食品添加剂,正冲击着我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昨天,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通知明确要求,将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并从严审核、制定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国家标准,2011年年底前,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志标准将会出台。

一场针对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战斗正拉开大幕。人们在欣慰地看到政府严管食品添加剂举措出台的同时,仍不禁要追问,非法食品添加剂为什么会屡禁不绝?商家乱施添加剂的动力和机会又在哪里?

追问1

添加的东西不在检测范围,我们怎么办?

赵淑(56岁,已退休,发现身边可以买的安全食品越来越少):

现在能吃不能吃的,真是乱了套了,恨不能每周都有新花样。最可恶的是,这些你基本都吃过。你说他们怎么会想出这么多骗老百姓的花样呢?我觉得不光是他们的问题。我看新闻,好多添加剂原来根本不是用在食品里的,结果就加到牛奶里了。这能是养牛的人想出来的办法?我还上过大学呢,都不知道三聚氰胺这个东西,养牛的人能知道吗?说明还是有人主动引诱,让他们犯错误。但如果商家添加的东西不在检测范围内,那我们还不是照样吃下去?

方舟子(著名科普作家,生化博士):

造成目前非法添加横行的局面,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管理缺失。目前的现状是执法部门根本就没怎么去管,只有等媒体曝光了或者出事了,他们才出来进行针对性执法,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起来用于清理大众关注的这个事件,而对这个焦点之外的其他方面的监控则基本没有。就是对这种大众关注事件中非法添加的监督、执法,也是等到大众注意力转移以后就基本放弃。比如三聚氰胺最近又出来了,当年那么轰动的事情,执法为什么不能持之以恒?这种一阵风式的执法方式,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这种方式下的监督、执法,没有足够的威慑力,执法力度也不够,起不到惩戒作用。非法添加如此猖獗,执法不作为是最根本的原因。

追问2

我的举报电话十次有九次打不通怎么办?

方舟子:

从已经曝光的事件来看,非法添加获利大、风险小、成本少,于是不仅仅是小作坊涉足其中,很多大企业居然也这么干。大企业参与其中甚至是主动要求,这才是对老百姓信心的毁灭性打击。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举报渠道不畅通。其实,再多的非法添加事件,整个非法添加的链条中涉及很多当事人,甚至老百姓这些最终消费者都有可能注意到或者发现其中的问题。但是,所谓的监督举报电话很多都是形同虚设,举报渠道基本处于缺失状态。消费者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在餐馆吃到不新鲜、变质食品时,打所谓的食品监督、举报电话十次有九次打不通,打通了也没有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来处理。次数长了,那些进行非法添加的生产者是不是更会有恃无恐?

追问3

为了迎合消费者就要让馒头变白猪健美?

杨帆(白领,平日负责家中食品采购):

是谁给了非法添加剂生存的空间?现在大家都有一种倾向,就是喜欢买化妆后的食品,馒头一定要雪白的,猪肉一定要没一点肥油的,这不符合自然规律啊。不符合自然规律怎么办?这科技手段自然就上马了。什么吊白块、瘦肉精,说白了还不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吗?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老百姓这种过度追求色香味俱全的不理智消费行为,也要对添加剂负一定的责任。

方舟子:

非法添加在我国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种状况,商家追求利益是其中一个原因,但这仅仅是一方面,生产者迎合消费者购买心理也是原因之一。现在很多消费者买东西,都喜欢买白、漂亮的,吃的时候也愿意拣着漂亮的吃,但是有很多东西它本来就是不好看的,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生产者或者中间流通商就对这些食品进行加工,最后我们的馒头变得雪白、牛百叶也被化学品处理得雪白,这些其实都不是食品的正常状态。(周明杰 吴楠)



[视频]贵州卫视亮剑打假:旅游欺诈和非法传销

20 04 2011年

叫我如何不宰你——旅游欺诈内幕

卧底非法传销组织的爱情保卫战



[转载]听方舟子谈科普

15 04 2011年

原文地址:听方舟子谈科普作者:无尾两栖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位“知名科普作家”要来参加我们中科院的科普工作会议,你会想到谁?如果给此人加个定语“颇具争议的”呢?——还是猜不到?但如果说这是一位“学术打假斗士”,大家都会说,那一定是方舟子了。

 

    很显然,方舟子已经成为中国学术打假的品牌,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科普作家身份。

 

    这是在2011年4月10日西双版纳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暨标本馆科普网络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上。主办方卖了个关子,会议日程上显示一位“知名科普作家”将谈谈“当前科普工作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方舟子一上来就解释说,“我的本职工作不是打假,而是科普创作”。到他的“新语丝”网站了解一下就能知道,10多年来,他已经写了数百篇文章以及10多部书,的确是位高产的作家。

 

    我对方舟子了解不多,虽然十多年前与他通过email探讨过一些问题,但没有深交。这次见了“大活人”,感觉挺瘦的,难得他捱过那沉重的铁锤。交谈之后,发现电视外面的他很是低调谦和,彬彬有礼,而一旦走上讲台,不用讲稿和ppt,侃侃而谈,自信且对于科普工作的见解很是深入精辟。这让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回到主题,方舟子谈了科普工作中的五个基本问题:

 

    1)科普是什么立场的问题。

    科普的立场应该是科学的立场。科学与政治无关,不讲利益,不讲圈子,只讲是非,只谈事实。

 

    2)科普应该面对谁?

    我国好像习惯于把科普的对象定义为孩童和青少年等“小儿科”,其实不然。科普是让“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面向的是“general reader”(普通读者),这些人应该是成年人,应该通过他们影响孩子。科普的对象也包括专业人员、科学家。因为出了各自的研究领域,他们也不是专家。方舟子列举了美国三个层面的科普:Discovery 面向大众;Scientific American 面向白领和知识分子;American Scientist 面向其他领域的科学家。

 

    3)应该由谁做科普?

    这里方舟子把“学文的人”“贬低”了一回,说他们总觉得自己比科学家更理解科学,站在更高的层次。其实真正了解科学的人,才是做科普的最佳人选,那就是科学家本人,如霍金、道金斯、古尔德等。方举例说国外很多科学和科普杂志的编辑都是学理工出身的人,虽然编辑更像是文科背景人的专长。“只有懂得科学,才能报道科学”——方舟子强调说。

 

    4)科普是什么?

    方认为科普应该“普及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但也“不回避争论”。他强调主流,是因为有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未获得学界大多数人承认,但为了私利极力推销,有时甚至是为了推销与之有关的相关产品。

 

    5)什么样的科普才是好的科普?

    第一、科学性最重要,这是科普的基础。第二,趣味性也很重要,因为要吸引读者读下去。但也不必恶搞,不要降低了科普的品味。第三、具有思想性和一定哲理,也就是超越对知识的介绍。这点是比较高的要求了,能有最好,但不必强求。好比解答生命科学问题的三个层面:What(是什么)、How(怎样运作,如何实现)、Why(为什么如此)中,“Why”的角色。

 

    因为时间有限,方舟子只讲了40分钟,然后是回答问题的时间。我没有记下全部问题,但有两个比较有意思:一个问“中国目前的科普做得不好,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以及“写科普文章是否也要列资料来源和出处”。对于前一个,方认为的确有体制的问题,中国是当官的说了算,而不重视科普,问题会很严重,如公众对转基因的误解。第二个问题显然是有所指,因为最近有人指责方的科普文章有抄袭之嫌,这也引起中科院一些做科普的学者的疑惑。方舟子认为,科学论文如果不列出引用资料出处,大家会认为这是你介绍自己的成果,不引用会引起误解;而科普文章不同,一般认为科普文章是介绍别人的观点,或科学界的共识。当然科普也有抄袭,那是“文字的抄袭”,不是观点的抄袭。这样一解释,的确让很多人豁然。

 

    应该说,听了方舟子的报告,的确很有收获。短暂的接触和聊天让我对他本人也有了更深的了解。特记录于此。



造假,损害科学的生命

14 04 2011年

hangzhou-47406879xa0e17b41808b690.jpg

方舟子认为学术不端分三类: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剽窃

造假,损害科学的生命

2011年04月14日钱江晚报

我们今天谈学术腐败,其实以官方的说法这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学术不端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是世界各国都有的,为什么我们坚持把中国的学术造假、学术不端行为称为学术腐败?是因为发生在中国的学术造假,有自己的特点,我把它叫做“中国特色的学术腐败”。

造假最多的是论文抄袭

 

 

发生在其他的国家的学术腐败,是个别人偷偷摸摸的个别行为,一旦被发现,后果特别严重。但在中国发生的这些学术造假,常常不是个别人的行为,还和其他领域的腐败相结合,有的甚至是半公开进行的,即使是有人把它揭露出来了,也常不了了之。

比如学术造假中,有的是领导造假,有的是集体作假,有组织地进行作假,被揭露了之后,不仅不去处理他们,有关部门还要包庇他们。所以,学术腐败涉及到各个层面,不仅仅是学生、普通老师的造假,还有名牌大学教授的造假,院士的造假,各个层面的都有。光是院士的造假,我们就揭露过几十个,校长的造假也揭露了几十个。

这里面涉及到的造假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多的就是论文的抄袭,包括博士论文的抄袭,还有涉及到一些是履历的造假。

三类学术不端行为

在科研中,有一些失误是正常的,比如说受条件的限制,或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了一些错误,这是无可厚非的。有一种是如果严格按照实验的操作程序,不可能出现错误的结果,但由于马虎等原因出错了,这是要批评的,但这也不属于造假。

我们说的有意的造假,在国际上叫做不端行为。不端行为一般分为三类,分别是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剽窃。

捏造数据、篡改数据是什么区别?捏造数据是这个实验你根本就没有做过,编造一个数据。篡改数据是做了这个实验,但觉得数据不够漂亮,作了一些修改,让它符合想要得到的结果。所以在学术规范上一个很基本的准则,就是要忠实地记录和保存原始数据。

数据处理之后论文要发表了,就有一个论文撰写的环节,这个环节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剽窃和抄袭。剽窃是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语句时,没有做恰当的说明。剽窃分了两类,一个是抄别人的观点,一个是抄别人的文字。抄别人的文字是很容易认定的,抄别人的观点需要一些专业人士来鉴别。但是有些人的抄袭是非常拙劣的,从头抄到尾,有的文字原封不动抄过来,你只要是认识汉字,认识英文,做一个对比就知道是抄袭了。

涉及到剽窃的问题有几种误区,一是有的人说抄几句没有关系;还有人说抄别人的数据才是剽窃,抄别人的语句不算剽窃;有的人说我只要是注明出处就可以直接抄了。

事实是,借助前人的结果,直接从别人的论文里摘录几句话,即便在后面注明了出处,也算抄。在这种情况下,要做恰当的改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不要直接照抄别人的话。

如果要照抄别人的话,要用引号引起来,表示是直接的引用。

科学理性要成为社会主流

问:请问您是受了什么样的影响而积极打假?

方舟子:这个里面有一个性格的原因,我是理想化一点,热爱科学,容不得别人来玷污科学,尤其是学术界造假更是无法容忍。科学界内部的造假行为,损害科学的生命。

另一方面我们中国要变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科学理性一定要成为社会的主流。造假阻碍了科学发展,也阻碍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发展。所以,我想尽我的力量,来推动中国的科学化的发展。

问:您打假的出路在何方?

方舟子:打假不是我的出路,不是我的目的,打假是顺便的,我的主业写科普文章。10年前管了这个闲事,如果说我不干了,很多人会失望的,所以我一直管了下来,但是更多的精力是放在科普的方面。

我知道自己做的是得罪人的事,甚至得罪的是很庞大的利益集团。有的人天天在骂我,甚至是建立了一个网站在攻击我,这我都习惯了,怎么骂都没关系,恰恰说明了被我打中了他的要害。

还有对我的打击报复,我要采取一些防范的措施,不能为此把命给丢了,但是没有必要因此就不做事了。

转基因的风险被夸大了

问:方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学生物的研究生,我想问一下您关于转基因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家已经批准了转基因的东西是可以销售的,您对于我们吃这些转基因食品潜在的风险有什么看法?

方舟子:转基因的风险是夸大了,现在已经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经过了最严格的评估,认为安全才上市的,如果你怀疑了评估的结果,实际上是怀疑了我们整个食品评估的体系。

问我吃不吃转基因?我当然吃了,我在美国经常吃转基因的玉米。美国1996年就有了,80%的玉米都是转基因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的,还有一些玉米做糖浆,不知不觉你就吃了很多了。我的理解是,转基因食品农药的残留会比较少,更安全一些。所以说不是我吃不吃,而是我吃了很多。(袁春宇 尹炳炎)

 



学生造假有时候是被逼出来的

9 04 2011年

方舟子杭州演讲:学生造假有时候是被逼出来的
钱江晚报2011年04月09日
本报记者 袁春宇
“这大概能创下我们学校开办学术讲座以来的上座率之最。”主持人这样形容方舟子昨天下午在杭州师范大学的演讲。他被人们冠以打假斗士,他的粉丝数将近60万,几乎他的每次报料打假,总能掀起轩然大波。因此,应杭州科学大讲堂、浙江人文大讲堂之邀,昨天方舟子的一场带点学术味的讲座,照样让杭师大报告厅爆棚。
演讲的主题本来是“反对学术腐败,建设学术规范”。不过这样的内容显然让现场的听众觉得不够过瘾,于是从最近的“抄袭门”、遇袭事件的后续,到大学生该不该写论文,从新闻事件到科普理念,方舟子被揪住问了个遍。
打假斗士身陷“抄袭门”
最近网上炒得很热的是,《法治周末》连续报道的方舟子涉嫌抄袭事件。报道称,方舟子全文约1600字的《科学是什么》中,有900字左右几乎原文引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教授的《神创论是科学的理论吗》一文。
昨天,面对本报记者的提问,方舟子也坦然回应,该校学术诚信负责人James M.Pivarnik今年1月26日发给他的备忘录明确指出:“我拒绝他们(指举报者)的挑战,因为没有可信的证据能够支撑他们的指控,而且你的网上文章并不是为了满足大学学业的要求。”
方舟子为自己辩护的理由是,“我写的是科普文章,和学术论文很不一样。如果是学术论文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语句时没有恰当说明,算是剽窃;而科普文章本身就是介绍别人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不存在剽窃。我的科普文章都做了恰当的改写、注释、阐明,所以也不存在抄袭。”
遇袭事件后,还会继续申诉
“你在遇袭事件后,采取什么保卫措施了吗?”学生抛出直接的问题,一贯犀利的方舟子幽默了一把,“其实我的本职是写科普文章的,最后却偏离了我想干的,搞起了打假。我知道做的是得罪人的事,谩骂我都无所谓。不过要是像拿锤子来打我这样的,我肯定要防范起来,不过防范的措施这个得保密,不能让别人知道了。”
肖传国刚刚出狱,但方舟子和他的恩怨似乎还在继续,方舟子对记者直言,会向最高法院申诉,这样的寻衅滋事罪可以判5年的,现在的判罚远远不够。
方舟子还表示,他和他的律师悬赏40万元寻找一个肖氏手术成功的患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相反目前他手中已经掌握了300多位肖氏手术失败患者的案例,其中40%的患者残废了。“肖传国说了,不希望医好的患者站出来,这关系到他们的隐私。但当初他又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治好的患者,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到底谁对谁错,大家应该看得清楚。”
有人对方舟子这种犀利的作风不太感冒,称之为“文革体”。方舟子说自己很推崇鲁迅的一句话“骂一个良家妇女是婊子,那是骂人;你说一个婊子是婊子,那不是骂人,是指出了一个事实。”
学生造假有时候是被逼的
有大学生问,方舟子为什么只对名人开炮?高校中本科生、研究生论文抄袭也很严重,你管吗?“我重点打击地位高的人,因为他们造假的危害更大,他们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对青年科学家、青年研究者的影响更大,而且这样媒体才会关注。”
至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方舟子表示,他们根本没有必要写学术论文。本科生还是以课程的学习为主,甚至是硕士也没有必要写学术论文,但可以综合别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这是学术训练的一部分。写原创性的论文当然值得鼓励,但我们不应当作为一个要求,学生造假有时候是被逼出来的。
方舟子的这番话,引来了大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造假者地位越高越有兴趣打假

9 04 2011年

2011-04-09今日早报
皮鞋擦得锃亮,裤腿烫得笔挺
方舟子昨天杭州开讲语出惊人
造假者地位越高
越有兴趣打假
通讯员 杨晓云 本报记者 洪慧敏
自称可能是“中国树敌最多的一个人”的方舟子,昨天马不停蹄地赶到杭州“传道授业”。
不改“炮轰”本色的方舟子,南下继续“开炮”。从“中国院士”到“中国校长”,再到“美国院士”,方舟子对于地位比较高的炮轰对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昨天,本报记者与方舟子面对面,听他的惊人之语和他特有的方舟子式“炮轰工作模式”。
现场回应
所著科普书籍
不应视为抄袭
方舟子在杭州师范大学的报告定于下午3点开讲。下午2点多,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的报告厅内已座无虚席,通道上早已黑压压的站满了学生。
2点26分,方舟子在市科协副主席张贵书等人的陪同下,讲课地点从第一站的杭州市党校“转战”到了杭州师范大学。在报告厅一隅的偏厅内,刚抵达学校的方舟子马上被媒体记者包围。
方舟子的声音很小,桌上摆着一杯为他专门沏的香茶,他时而捧起茶杯小饮几口,时而滔滔不绝为自己为何“炮轰”大牌、涉嫌抄袭等做解释。他的黑皮鞋擦得锃亮,裤腿烫得笔挺。
一位仰慕他的杭州读者,捧着方舟子所著的科普读物上前索要签名,方舟子马上停下采访,微笑地站起来,欣然在书页上留下“墨宝”。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90年,他大学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5年后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而让一介书生方舟子声名鹊起,则是新语丝网站和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在这些网站上,他揭露过一系列名人造假事件,也因此遭到过人身攻击。
最近,方舟子又跟歌坛巨星王菲“掐架”,还“炮轰”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童话很黄很暴力。
不过,这位炮轰别人造假抄袭的方舟子,最近也被人炮轰其所著的科普书籍,属于抄袭。他解释,“科普书籍不像学术论文,科普书籍是介绍别人的科学成果的,所以引用他人材料不应视为抄袭造假。”
“地位高,我更有兴趣打假”
方舟子身陷“是非门”,原因跟他的“炮轰工作模式”有关。
“新语丝已经成了一个举报中心。”方舟子说,“每天我会接到几十封‘举报信’。”
每天,他要对几十封举报信,一一筛选,最终选出一小部分。“匿名或无法联系的不要,涉及经济腐败等无关学术造假问题的不要,涉及举报个人生活问题的也不要……选中的一般是那种有证据的举报。”方舟子说,选定的学术造假举报信,随后会在他的个人网站上公开,继而引起媒体关注,形成舆论监督攻势。
方舟子的一个个“炮轰”中,被炮轰者大多颇有地位和声望。“若一个人的地位较高,我会更有兴趣打击他。”方舟子宣称并解释,“因为地位较高,对青年学生等危害更大;因为地位较高,更能引起媒体和公众的重视。”
方舟子选定炮轰对象后,从来都是指名道姓,“我就要指明道姓批评人,若不指名道姓,起不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光院士造假我就揭露了几十个,校长这一级别的造假也揭露了几十个。”
话音刚落,台下一片掌声。
“我的打假,是民间舆论监督”
“上午在市委党校做讲座,我是以科普作家身份;下午,我以打假斗士身份。”方舟子在杭州师范大学的讲座上,给自己的身份做了一个“明确”的定位。
既然是“打假斗士”,“炮轰”在所难免。在昨天下午的讲座上,方舟子又炮轰了一系列学术界“名流”。
报出一串被炮轰者的学术造假劣迹后,方舟子又继而解释打假目的。“我不是警察,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维护学术规范,也是维护每一个老实做科研者的利益,因为那些靠学术造假,爬得高、爬得快的人,上位后最终会打击那些踏踏实实做科研的人,危害大家利益。”
“打假不是我的目的和出路,我的主业是写科普文章和科普图书,也许以后学术环境改善了,就不需要我打假了,但这个改善的希望还很渺茫。”方舟子说,“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个自由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为什么会出现众多学术造假?方舟子认为,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此外,社会风气对造假过分宽容。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语丝和方舟子的民间学术打假,这些年来,因为大部分的打假是有根有据,因此获得了公信力。
“我的打假,是民间的舆论监督。”方舟子说。
在讲到大学生写学术论文一事,方舟子又语出惊人:“其实,我认为大学生甚至硕士研究生都没有必要写学术论文。我在美国读博士时,也没有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大部分还没有研究能力,造假也被逼出来的。”
“权威的话不是证据”
这几年,方舟子一直在从事一些揭露伪科学的工作。那么什么是科学?方舟子说,给科学下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义很难,但这并不等于科学就成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东西。“其实,我们更关心的是判断科学和非科学的标准。我们可以简单地把科学说成是逻辑加实证。而伪科学就是那种被说成是科学的非科学。”
方舟子说,在如今一些“灵丹妙药”和神奇疗法的宣传品中,充斥着治病救人的感人故事或患者的现身说法。这些轶事即使是真的,也没有任何科学上的价值。“只有经过大规模的有对照的试验,才能确定某种药物或疗法是否真正有效。”
“权威的话不是证据。”方舟子说,人们倾向于相信权威。同样一句话在权威和普通人口中说出来,有截然不同的份量。“一个科学理论是否成立,只看是否有充足的证据,而不是某位科学家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