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听方舟子谈科普
15 04 2011年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位“知名科普作家”要来参加我们中科院的科普工作会议,你会想到谁?如果给此人加个定语“颇具争议的”呢?——还是猜不到?但如果说这是一位“学术打假斗士”,大家都会说,那一定是方舟子了。
很显然,方舟子已经成为中国学术打假的品牌,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科普作家身份。
这是在2011年4月10日西双版纳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暨标本馆科普网络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上。主办方卖了个关子,会议日程上显示一位“知名科普作家”将谈谈“当前科普工作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方舟子一上来就解释说,“我的本职工作不是打假,而是科普创作”。到他的“新语丝”网站了解一下就能知道,10多年来,他已经写了数百篇文章以及10多部书,的确是位高产的作家。
我对方舟子了解不多,虽然十多年前与他通过email探讨过一些问题,但没有深交。这次见了“大活人”,感觉挺瘦的,难得他捱过那沉重的铁锤。交谈之后,发现电视外面的他很是低调谦和,彬彬有礼,而一旦走上讲台,不用讲稿和ppt,侃侃而谈,自信且对于科普工作的见解很是深入精辟。这让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回到主题,方舟子谈了科普工作中的五个基本问题:
1)科普是什么立场的问题。
科普的立场应该是科学的立场。科学与政治无关,不讲利益,不讲圈子,只讲是非,只谈事实。
2)科普应该面对谁?
我国好像习惯于把科普的对象定义为孩童和青少年等“小儿科”,其实不然。科普是让“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面向的是“general reader”(普通读者),这些人应该是成年人,应该通过他们影响孩子。科普的对象也包括专业人员、科学家。因为出了各自的研究领域,他们也不是专家。方舟子列举了美国三个层面的科普:Discovery 面向大众;Scientific American 面向白领和知识分子;American Scientist 面向其他领域的科学家。
3)应该由谁做科普?
这里方舟子把“学文的人”“贬低”了一回,说他们总觉得自己比科学家更理解科学,站在更高的层次。其实真正了解科学的人,才是做科普的最佳人选,那就是科学家本人,如霍金、道金斯、古尔德等。方举例说国外很多科学和科普杂志的编辑都是学理工出身的人,虽然编辑更像是文科背景人的专长。“只有懂得科学,才能报道科学”——方舟子强调说。
4)科普是什么?
方认为科普应该“普及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但也“不回避争论”。他强调主流,是因为有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未获得学界大多数人承认,但为了私利极力推销,有时甚至是为了推销与之有关的相关产品。
5)什么样的科普才是好的科普?
第一、科学性最重要,这是科普的基础。第二,趣味性也很重要,因为要吸引读者读下去。但也不必恶搞,不要降低了科普的品味。第三、具有思想性和一定哲理,也就是超越对知识的介绍。这点是比较高的要求了,能有最好,但不必强求。好比解答生命科学问题的三个层面:What(是什么)、How(怎样运作,如何实现)、Why(为什么如此)中,“Why”的角色。
因为时间有限,方舟子只讲了40分钟,然后是回答问题的时间。我没有记下全部问题,但有两个比较有意思:一个问“中国目前的科普做得不好,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以及“写科普文章是否也要列资料来源和出处”。对于前一个,方认为的确有体制的问题,中国是当官的说了算,而不重视科普,问题会很严重,如公众对转基因的误解。第二个问题显然是有所指,因为最近有人指责方的科普文章有抄袭之嫌,这也引起中科院一些做科普的学者的疑惑。方舟子认为,科学论文如果不列出引用资料出处,大家会认为这是你介绍自己的成果,不引用会引起误解;而科普文章不同,一般认为科普文章是介绍别人的观点,或科学界的共识。当然科普也有抄袭,那是“文字的抄袭”,不是观点的抄袭。这样一解释,的确让很多人豁然。
应该说,听了方舟子的报告,的确很有收获。短暂的接触和聊天让我对他本人也有了更深的了解。特记录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