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有没有用?

7 04 2009年

    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淼经常给报刊写科普文章,也爱发一些不着调的议论。最近读到他的一篇文章,把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归咎于中国人太功利,总要追问某项科学研究对大众生活有什么用,而其实有些重大科学发现是没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的。他举的例子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我们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固然不必太功利,基础研究的结果也未必都有实用价值,不过这位研究员的例子却没有举对。主要应用于高速状态、微观世界和宇观世界的爱因斯坦相对论似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它也有实用价值,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十几年前,GPS还是高尖端的东西,而现在它已进入了普通人家,只要花几百块钱给车辆装一个GPS导航仪,或花一、两千块钱买一个带GPS的手机,就可以随时知道自己在地球上的准确位置。

    GPS是靠美国空军发射的24颗GPS卫星来定位的(此外还有几颗备用卫星),每颗卫星上都携带着原子钟,它们计时极为准确,误差不超过十万亿分之一,即每天的误差不超过10纳秒(1纳秒等于10亿分之一秒),并不停地发射无线电信号报告时间和轨道位置。这些GPS卫星在空中的位置是精心安排好的,任何时候在地球上的任何地点至少都能见到其中的4颗。GPS导航仪通过比较从4颗GPS卫星发射来的时间信号的差异,计算出所在的位置。

    GPS卫星以每小时14000千米的速度绕地球飞行。根据狭义相对论,当物体运动时,时间会变慢,运动速度越快,时间就越慢。因此在地球上看GPS卫星,它们携带的时钟要走得比较慢,用狭义相对论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每天慢大约7微秒。

    GPS卫星位于距离地面大约2万千米的太空中。根据广义相对论,物质质量的存在会造成时空的弯曲,质量越大,距离越近,就弯曲得越厉害,时间则会越慢。受地球质量的影响,在地球表面的时空要比GPS卫星所在的时空更加弯曲,这样,从地球上看,GPS卫星上的时钟就要走得比较快,用广义相对论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每天快大约45微秒。

    在同时考虑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后,GPS卫星时钟每天还要快上大约38微秒,这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GPS系统必须达到的时间精度是纳秒级的,这个误差就非常可观了(38微秒等于38000纳秒)。如果不校正的话,GPS系统每天将会累积大约10千米的定位误差,是没有用的。为此,在GPS卫星发射前,要先把其时钟的走动频率调慢100亿分之4.465,把10.23兆赫调为10.22999999543兆赫。此外,GPS卫星的运行轨道并非完美的圆形,与地面的距离和运行速度会有所变化,如果轨道偏心率为0.02,时间就会有46纳秒的误差。由于地球的自转,GPS导航仪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移也会产生误差,例如当GPS导航仪在赤道上,而GPS卫星在地平线上时,由于位移产生的误差将会达到133纳秒。GPS导航仪在定位时还必须根据相对论进行计算纠正这些误差。

    可见GPS的使用既离不开狭义相对论,也离不开广义相对论。GPS的使用是1993年开始的,但是早在1955年就有物理学家提出可以利用在卫星上放置原子钟来验证广义相对论了,GPS实现了这一设想,并让普通人也能亲身体验到相对论的威力。一名研究相对论的理论物理研究员不知道这一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也正因为他是以专家的身份宣称相对论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就更容易误导读者,以为相对论还只是数学上的抽象和实验室里的玩意儿。

    国内有不少否定相对论的人,在网上到处宣扬他们已证明了相对论是错误的。他们还成立批判相对论的“学术”组织互相抱团打气,在火锅城之类的地方“隆重”举行“学术研讨会”。其中还不乏大学教授。我就曾经收到河北一所高校的教师寄来的论文,用官方哲学理论否证相对论。这不由让人想起文革时期对相对论的批判。这些人的思想还停留在30多年前,他们不知道我们的日常生活早已离不开相对论,倒也情有可原。现在他们知道了,是否会改变立场?恐怕不会。这个世界上偏执的人很多。比如,还有很多人坚定地相信地是平的,即便卫星早已拍下了地球的照片,即便人类早已登上了月球,他们也认为这一切不过是一场骗局,只有他们的信仰是永远正确的。

2009.4.6.



环保及食品安全知识系列问答(十三)——垃圾

2 04 2009年

问:家庭生活中会产生哪些有毒、有害的垃圾?

答:有许多家用产品含有腐蚀性、毒性、易燃物或能发生化学反应(易爆炸或释放有毒气体)的成分。这些家用产品包括:清洁用品,例如消毒剂、去污剂、漂白剂、清洁剂;装修和建筑产品,例如油漆、涂料、木材防腐剂、去铁锈用的酸、沥青、焦油;园艺和控制虫害产品,例如杀虫剂、除草剂、灭蚊剂、鼠药;汽车产品,例如汽油、机油、防冻剂;家电产品,例如灯泡、干电池、电视、计算机(含镉、铅、汞、氯化物、溴化物)等。

这些家用产品如果被废弃,就成为有害废弃物,必须学会妥善处理。如果简单地把它们倒进下水道、倒在地上或扔进垃圾堆,是不合适的。这么做的后果可能并不明显,但是能够污染环境,从而对健康造成威胁。

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有效办法,是一开始就减少消费,在购买之前,先考虑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个产品?能否买二手货?能否借用别人的?在使用和储存含有害物质的产品时,要注意防止在家中出现任何事故。绝不要把有害产品存放在食品容器中,而要放在原有容器中,并且不要撕掉标签。不要把有害废弃物和其他产品混合,否则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燃烧、爆炸,或无法被回收。

(编写:方舟子)

问:应该怎么处理废弃的药物才不会对环境、健康造成危害?

答:废弃药物如果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特别是水体,影响野生动物的发育和繁殖,或促使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还有的废弃药品流入非法药贩手中,经过重新包装后销售到药店和诊所,危害公众健康。

处理家庭废弃药物时,首先应考虑正规的药品回收渠道。中国许多地区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经实施了家庭过期药品回收计划,在医院、药店、零售商店和社区等设立回收点,将废弃药品回收后集中销毁。

如果附近没有这类回收点,丢弃废弃药品之前要先把它们从原包装中取出。为了防止废弃药品被儿童误食或被“回收利用”,可以将药片与一些无法食用的垃圾混合,用没有标识的袋子装好,再丢进垃圾桶。除非说明书上有相关指示,否则不要把药片通过下水道冲走。

http://www.whitehousedrugpolicy.gov/drugfact/factsht/proper_disposal.html

(编写:碧声)

问:我有时候会听到关于“电子垃圾”的新闻,它究竟有什么危害?

电子垃圾,就是因为损坏或者被淘汰而被废弃的电器或电子设备(因此它们的正式名称是“电器与电子设备废弃物”)。当你把一台收音机扔进垃圾箱的时候,你就制造出了一件电子垃圾。电子设备含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环境下很难降解,而且其中一些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例如,许多电子设备是用含铅的焊锡焊接而成的,而铅是有毒的重金属。又如,荧光灯管通常含有少量的汞,这也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如果不加以妥善的回收,电子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就可能进入到环境中。

不过,在现实世界中,电子垃圾面临的问题既包括没有回收,也包括回收不当。由于电子垃圾中含有许多颇具经济价值的金属,如金、银、铜和锡,它们通常会被拆解回收。然而在拆解过程中回收者可能没有使用恰当的回收手段,或者只回收了想要的部分,而随意抛弃其余被认为“无用”但是仍然有毒的部分。这都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根据联合国环保署2006年的一项数据,全世界每年制造出的电子垃圾最多可达5000万吨。其中许多电子垃圾被运输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加以回收。这些地方对电子垃圾回收常常缺乏监管,造成了污染物危害环境。

(编写:柯南)

问:如何处理电子垃圾?

答:电子垃圾并不因为含有“垃圾”二字而可以像普通生活垃圾那样随意扔进垃圾堆。你也不应该自己处理电子垃圾,因为许多电器中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拆解的过程可能对你造成伤害,而且你通常也没有正确处理拆解后的物质的能力。正确的做法是把报废的电子产品交给电子垃圾处理机构。有一些电子产品(例如激光打印机的硒鼓)的生产者同时也担负起回收它们的责任。有时候产品说明书上提供了如何回收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回收机构都能正确处理电子垃圾。不正确地处理电子垃圾有时候反而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伤害,例如有些回收者只回价值高的物质,把价值低但有害的物质随意倾倒在环境中。你应该把报废的电子产品交给有资质的电子垃圾处理机构。

(编写:柯南)

问:如何减少家庭电子垃圾?

答:首先,你应该选择对环境危害小的电子产品。例如,一些电子设备的电路板含有铅,这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当你把报废后的电子设备抛弃之后,这些铅可能进入环境中。除了铅,电子设备可能还含有其它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因此选择对环境危害小的产品总是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其次,尽量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让它们物尽其用。如果你有一台过时但仍然可以工作的电脑,你不应该把它简单地扔掉,而可以把它转送给需要的人,或者把它作为二手电脑出售。一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越长,也就意味着它越晚变成电子垃圾。那些更新换代特别快的电子产品特别适合重新利用,例如手机和电脑。让它们继续发挥余热总比把它们变成电子垃圾更好。

(编写:柯南)

问:电视机、计算机等电器报废了,该怎样处理呢?

答:由于损坏或是过时,家里偶尔会有废弃电器(电视、电脑、冰箱、洗衣机、空调)要处理。对这些东西,我们千万不要自作主张扔到垃圾箱里。这些废旧电器,可回收利用率在60%—80%之间。很好地回收利用废旧电器,不仅可以减少处理垃圾(如掩埋或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可以重复使用废旧电器的原材料,以进一步减少从头获取这些原材料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现在,最好的处理废旧电器的办法,是将它们卖给废旧电器回收公司。关于废旧电器回收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中国国家发改委准备出台《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在这个管理条例中,家电经销商和售后服务机构都有义务回收废旧家电。如果不接受生产企业委托或拒绝消费者交售废旧家电的,按规定最高可处以10万元的罚款。

(编写:太蔟)

问:我买了一部新的手机,那么原来的手机应该怎么处理呢?

答:回收废旧手机能够帮助节省资源,防止手机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到环境中。手机中含有可供回收的金属和塑料物质。据估计,在1吨的旧手机中存在约140公斤的铜、3公斤的银、300克金等金属。根据美国环保署的数据,仅在美国每年就有上亿部手机被弃用,全部回收这些手机中的金属的价值可达上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手机中大量的塑料成分。

如果你的旧手机还能使用,你可以把它送给别人使用或者卖给二手手机商贩,尽量让旧手机物尽其用,这是最好的回收利用的形式。如果旧手机已经损坏了,你需要注意手机的回收方式(较新的手机在出厂时附有一张清单,说明该手机含有哪些对环境有害的物质,你可以借此了解手机对环境的影响)。查阅你的手机的说明书,上面有时候会提供如何回收废旧手机的信息。无论如何,不要把废旧手机直接扔进垃圾箱,尤其是不要把电池放在生活垃圾中丢弃。

(编写:柯南)

问:以前我经常把用完的电池随手扔进垃圾箱,后来听说废弃电池应该回收,这是为什么?

答:你提到的用完就扔的电池是一次性电池,亦称为原电池。与其相对的是可充电电池,在另外的条目中已经介绍过关于可充电电池回收的知识。对于一次性电池,是否需要强制回收取决于电池对环境的危害程度。

目前在市场上常见的一次性电池包括最普通的干电池(碳锌电池)和碱性电池。碳锌电池是由金属锌、碳、氧化锰和电解质(通常是氯化铵)组成的,碱性电池的材料构成和碳锌电池类似,但是把电解质换成了氢氧化钾。对这两种电池的最大的担心是其中含有少量的汞。随意抛弃这些电池可能造成汞污染。碱性电池的含汞量尤其高,一些电池回收项目就是因此而诞生的。不过,近年来电池的含汞量已经大幅度下降。中国自从2005年以来禁止生产汞含量超过0.0001%的电池,通常,标明无汞的电池可以作为普通垃圾处理,不需要特别的回收程序。另一类可能对环境有害的常用电池是纽扣电池,尤其是一些氧化银纽扣电池(电子表和计算器中使用的电池)。它们含有汞,不能随意丢弃。无汞型氧化银电池是近来才出现的。

(编写:柯南)

问:我常听人说使用可充电电池代替一次性电池更加环保,但是可充电电池也会造成污染吗?

答:可充电电池通常可以充放电数百甚至上千次,因此一节可充电电池在其几年的使用寿命中相当于代替了至多上千节一次性电池,这节省了大量的制造一次性电池的材料、避免了报废的一次性电池被随意丢弃在环境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使用可充电电池确实比一次性电池更加环保。

然而,如果可充电电池不加以妥善回收,它们也可能造成环境问题。铅蓄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铅,它的毒性已经广为人知。一种在家庭中广泛使用的可充电电池是镍镉电池(Ni-Cd)电池。这种电池利用了镉元素作为电极。镉是一种有毒金属,人体长期慢性摄入镉可能造成肾脏和骨骼的损伤。吸入镉的粉尘还可能损伤肺。镉矿和镉制品工厂(例如电池厂)都可能造成污染。世界卫生组织的镉每周摄入耐受量是每公斤体重7微克。

目前镍镉电池仍然是最流行的充电电池之一,更新的镍氢电池(NI-MH)用稀土元素取代了镉,但是镍镉电池比它更廉价,而且放电电流更高,在短时间内可能还不会被彻底淘汰。作为消费者,你可以尽量选择镍氢电池,同时不随意丢弃报废的镍镉电池。

(编写:柯南)

问:我有一大堆“古老”的光盘,已经没有用了。直接扔掉它们会不会对环境造成什么不良影响?

答:你不应该把光盘当成垃圾简单地扔掉。光盘(包括以前的LD光盘,目前仍然流行的CD、DVD光盘,以及下一代的蓝光光盘)是由塑料和少量的金属组成的。一张典型的CD光盘的片基材料是聚碳酸酯塑料,在其一侧涂有微量的铝构成的反射层,之上还有保护层和印刷的图案和文字。目前全球每年生产出的光盘可达数百万吨。可以想象,其中许多光盘最终会被人抛弃。

这样的一张CD光盘是不可降解的。换句话说,如果把这样的光盘投入垃圾填埋场,那么它们可能在几百年的时间内都不会分解。另外,由于光盘主要是由塑料构成的,它们也不能被焚烧,因为这样可能产生有害的污染。因此,废旧光盘应该像其他塑料制品那样回收利用。回收后的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甚至重新制成光盘。

(编写:柯南)

问:我家已经用更加环保的节能灯代替了所有的白炽灯,这些节能灯损坏之后也应该回收吗?

答:用节能灯替换白炽灯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通常一盏10瓦的节能灯就可以代替普通的60瓦白炽灯用于室内照明。而且普通白炽灯的寿命也远低于节能灯。

在节能灯损坏之后,需要对其加以回收。这主要是因为节能灯的灯管中含有数毫克汞(不同的灯的含汞量不同),这些汞是节能灯工作时必须使用的。如果把汞释放到环境中,可能造成污染。同时,节能灯通常还含有玻璃、金属和一些可回收的电子元件。因此回收节能灯可以促进物质的循环利用。不仅仅是节能灯,许多电脑的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的光源也类似于节能灯,同样含有汞,因此也需要回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节能灯必须妥善回收。简单地把节能灯敲碎加以回收反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你应该把报废的节能灯交给指定的回收机构。

(编写:柯南)

问:我家养了一只猫,应该怎么处理猫粪?把猫粪倒进马桶冲走,这样做合适吗?

答:猫如果捕食寄生了弓形虫的老鼠、鸟或其他小动物,就有可能被弓形虫感染,猫粪中就会有弓形虫。如果随意丢弃猫粪,土壤会受到弓形虫的污染(弓形虫能在土壤中存活一年以上),进而污染饮用水。如果把猫粪倒进马桶冲走,弓形虫进入了下水道,最终会随生活污水排到河流、海洋,贻贝、螃蟹等动物在过滤水进食时,弓形虫会进入它们的体内累积起来。海獭等动物吃了被感染的贻贝、螃蟹等食物,也会被弓形虫感染。近年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海滩上发现有大量的海獭死亡,找不到明显的原因,被怀疑是因为感染了弓形虫导致的。人也会被弓形虫感染而患上弓形虫病,如果受感染者免疫功能缺损(如有艾滋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会导致严重后果。如果孕妇感染了弓形虫,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直接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婴儿畸形、失明或大脑损伤,是人类先天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所以,把猫粪倒进马桶冲走是不合适的,更合适的做法是把猫粪放在双层塑料袋中,做为生活垃圾丢弃,在垃圾填埋场处理。养猫者如果把猫限制在室内活动,不让其到室外捕食小动物,则可以避免被弓形虫感染。

(编写:方舟子)

问:狗粪会对环境造成什么问题?

答:狗粪除了含有会散发出令人不悦的气体的成分外,还有寄生虫、细菌等对人有害的微生物。如果不及时处理(如由主人将狗粪装到塑料袋中,然后扔到垃圾箱中),狗粪不但会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还会随着雨水进入下水系统中,污染河流乃至地下水。

一般人可能会对狗粪会造成环境污染这个说法不以为然,但现实中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据加拿大广播公司于2000年11月10日报道,墨西哥首府墨西哥城市政府经过调查,将该城臭名昭著的空气污染的罪过,除了常规嫌犯(如汽车尾气)外,还归到了狗的头上。墨西哥市大约有1百20万只狗,每年制造着近12万吨狗粪。这些狗粪,没有被及时清理,干燥后变成粉末,经风一吹,混入空气,弥漫到墨西哥城的各个角落。这些狗粪粉末,和其它污染气体一起,给墨西哥城的居民带来健康方面的困扰,如引起或加重支气管炎、过敏和哮喘等。

(编写:太蔟)



菠菜炒豆腐该不该

1 04 2009年

    美国系列经典动画片《大力水手》(Popeye)中最经典的一幕是:瘦小的“大力水手”卜派吃下一罐头菠菜后,就会突然变得力大无穷,轻而易举地击败坏人布魯托。据说《大力水手》的流行也促进了菠菜的销售,美国有几个生产、加工菠菜的产地都为“大力水手”塑像,让他成为菠菜代言人。

    很少有蔬菜被如此神化。但对许多儿童来说,菠菜并不是一种受欢迎的食物,家长经常要逼迫他们吃下去。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菠菜的含铁量非常高,吃它能够补血,使身体强壮。现在又有人说,这是一场误会,是当初测定菠菜含铁量时,小数点的位置向右错移了一位,根据最新的测定结果,菠菜里的铁和其他的蔬菜差不多,甚至还不如别的蔬菜里的铁含量高。

    这个错误是德国科学家凡·沃尔夫在1870年造成的,早在1937年就被纠正了。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测定结果,100克水煮菠菜的含铁量3.57毫克。这在食物中仍属于比较高的。相比之下,100克水煮大白菜的含铁量只有0.3毫克,100克猪肉馅的含铁量只有0.88毫克。不过,植物中的铁很难被人体吸收,远不如肉食中血红素所含的铁那么好利用。所以要靠吃菠菜补铁恐怕不可行。但是菠菜仍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A、C、E、叶酸、镁的含量尤其高,还是值得吃的。

    常见的一种吃法是菠菜炒豆腐。但有人却认为菠菜与豆腐不能一起吃,据说是由于菠菜的草酸含量很高,能与豆腐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结晶,不能被人体吸收,从而降低了钙的吸收与利用。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损失一点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那么菠菜炒豆腐究竟会损失多少钙呢?假定这道菜是用200克菠菜炒一块(约300克)硬豆腐。200克菠菜大约含1500毫克草酸,如果它们全部与钙结合,可让食物损失掉近700毫克钙。菠菜本身含有200毫克的钙,豆腐损失的钙大约是500毫克,差不多相当于2杯牛奶的含钙量。这个损失是非常大的。当然,菠菜中的草酸未必全都与钙结合,在烹饪过程中究竟生成了多少草酸钙,是需要具体测定的。但是并没有见到有人做这方面的研究。

    还有人认为,菠菜炒豆腐时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草酸钙,不仅不是坏事,还是好事。他们的想法是,如果菠菜中的草酸进入人体,和体内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在尿液中析出,就会导致肾结石。所以菠菜炒豆腐减少了草酸的摄入,能预防肾结石。

    草酸钙是肾结石的主要成分,大约80%的肾结石是草酸钙结石。但是,人体内的草酸可由肝脏合成,或由体内维生素C的降解生成,只有一部分是从食物中吸收的。来自食物的草酸对尿液中的草酸含量有多大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议。有的研究认为尿液草酸只有10~20%来自食物,因此减少食物中的草酸含量并不会降低形成结石的风险。有的研究则认为尿液草酸近50%来自食物,食物草酸的影响不容忽视。

    但是即便是持后一观点的人,也发现在日常饮食中,食物中草酸含量的高低变化并没有带来尿液草酸含量的变化。食物草酸的含量只是影响草酸吸收的一个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草酸的可利用率、食物中可与草酸结合的离子(钙、镁等)的含量、食物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大肠中能降解草酸的细菌的活性等等。在肠道溶液中,草酸钙可能很块就处于过饱和状态,大部分都结晶出来了,那么即使吃的是草酸含量很高的食物,也不会增加人体对草酸的吸收了。菠菜炒豆腐和清炒菠菜相比,究竟会对尿液草酸的含量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好是坏,也都是需要做实验证明的,但是也没有见到有人做这方面的研究。

    没有具体的实验研究,只有一些理论上的简单推想,未必能反映出体内复杂的状况。然而,不管是菠菜炒豆腐的支持派,还是反对派,却都言之凿凿,俨然真理在握,其实是既没有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也没有注意到有关的研究。一般人说说倒也罢了,如果以专家、专业人士的身份下断言,就误导了读者。科学的态度应该是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没有留意过有关研究,或者是留意过但发现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研究结果出来之前,喜欢吃菠菜炒豆腐的人,但吃无妨。从现有的知识看,菠菜炒豆腐就算没有什么益处,也不至于对身体造成比清炒菠菜更大的危害。

2009.3.29.

(《中国青年报》2009.4.1)



科学史上著名公案——数学天才伽罗华之死

30 03 2009年

    美国数学家埃里克·坦普尔·贝尔在1937年出版了一部至今还在印刷的科普名著《数学大师》,其中最令人心酸的莫过于对在20岁时死于决斗的法国数学天才伽罗华的描写:在决斗的前夜(1832年5月29日晚),伽罗华预料到自己将会死去,通宵达旦奋笔疾书,与时间赛跑,力图把他的所有数学成果纪录下来,时不时在一旁写下“我没有时间”、“我没有时间”。贝尔说:“他在黎明前那些绝望的最后时刻写下的东西,将会使一代代数学家忙上几百年。”“他一劳永逸地发现了一个折磨了数学家几个世纪的谜团的答案:在什么条件下一个方程有解?”

    《数学大师》的浪漫笔调激励了许多年轻人投身于数学研究,甚至成为著名数学家,其中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后来的科普文章在介绍伽罗华时也多沿用贝尔的描述。据称,伽罗华在这一晚写就的几十页手稿开创了数学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支——群论,被20世纪著名数学家赫曼·威尔称为“可能是人类全部文献中最重大的一篇文稿”。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伽罗华的不幸早逝,人类数学研究的进展推迟了几十年。

    这些描写和评论都是为了增添天才早逝的悲剧色彩的夸大其词。群论的创建足以使数学家忙上几百年,但并非一夜之间的事。自17岁起伽罗华就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写了几篇论文,送交法国科学院或在期刊上发表,其中有3篇在1830年发表。他的遗书中的相当篇幅是在为这些论文做注释和更正。至于那句著名的“我没有时间”,则只在遗书手稿的旁边注释中出现了一次:“要完成这个证明还需要做些工作。我没有时间。”

    1832年5月30日清晨,伽罗华在决斗中被击中腹部,被路过的农民送往医院。第二天早晨10点他死于医院,临终前拒绝接受神甫的祈祷,对他的弟弟阿尔佛雷德说:“不要哭,阿尔佛雷德!我需要全部的勇气在20岁时死去。”按照伽罗华在决斗前夕留下的遗书中的说法,他是做为“一个下流的风骚女人的牺牲品”而死去的,但是阿尔佛雷德认为他是被谋杀的,后来也有很多人怀疑这是一个保王党清除激进的共和党人的政治阴谋。

    伽罗华对政治的热衷丝毫也不亚于数学。他生活在法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惨败后,法王路易十八复位,实行君主立宪制。1824年路易十八死后,由其弟弟查理十世继位。但是到了1830年,议会中的自由派占了多数,查理十世面临被废黜的危险,于是他在这一年的7月颁布敕令,解散议会,修改选举制度,限制新闻出版自由。这激起了街头革命。查理十世被迫逊位,议会推举路易-菲利浦继承王位。

    受其父亲影响,伽罗华很早就是一位反对君主制的共和党人。“七月革命”爆发时,伽罗华正在巴黎师范学校读书,该校校长为阻止学生上街作战,关闭校门,使伽罗华失去参加革命的机会。伽罗华在报上发表来信攻击校长,被开除。在正式被开除之前,伽罗华已离开学校,参加拥护共和的国民卫队炮兵队,并加入当时最激进的秘密革命组织“人民之友社”。不久,政府解散国民卫队炮兵队,并逮捕其19名军官,指控他们阴谋推翻政府。这些军官后被无罪释放。1831年5月9日,在庆祝这些军官获释的宴会上,伽罗华高举匕首高呼“为路易-菲利浦国王干杯”,第二天以“企图暗杀国王”的罪名被捕。一个多月后被宣告无罪获释。7月14日“巴士底日”(后来的法国国庆节)那天,伽罗华身穿炮兵队制服,携带步枪、手枪和匕首,与法律系的学生杜沙特雷一起带领群众在街上示威,再次被捕,被判入狱6个月。1832年4月29日伽罗华获释,1个月后就迎来了那场致命的决斗。

    那位引起决斗的“风骚女人”,有人说是一位妓女,也有人说是一位政府密探、内奸,其实她是伽罗华出狱后居住的旅店的医生的女儿。伽罗华为了她主动挑起决斗。和伽罗华决斗的人是谁?伽罗华在遗书中说约他决斗的是两名“爱国者”。根据大仲马的回忆录,决斗者是当初被捕的19名军官之一德艾尔宾维尔。但是根据决斗几天后一家报纸的报道,与伽罗华决斗的是和他一起被捕的“人民之友社”成员、他的好友杜沙特雷。不管究竟是谁,这两人都是狂热的共和党人,也不是政府安插在共和党人中的内奸——内奸名单曾在1848年被公开,这两人都不在其中。由于是朋友决斗,所以没有采取手枪对射的方式,而是采用“俄罗斯轮盘赌”,用枪口互相顶着对方开枪,其中只有一把枪装着子弹。

    所以,伽罗华决斗不太可能是一场政治阴谋,而是由于一次恋爱事件。虽然伽罗华的死被后人过度渲染,但无论如何,这不管对伽罗华个人还是对科学发展而言,都是一场大悲剧。伽罗华如此轻生,也许与他因怀才不遇而厌世有关。他曾经两次报考被视为法国最高学府、大科学家云集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该校当时的教授包括拉格朗日、拉普拉斯、傅立叶、泊松、科里奥利这些在科学史上声名显赫的大科学家),却都落榜,第一次是由于没有做好考试准备,第二次是由于顶撞考官。不得已才去上较差的巴黎师范学校。从此他就有了受迫害妄想。

    他曾经三次向法国科学院寄去数学论文,前两次下落不明,最后一次被退稿。第一次是在1829年,在他中学最后一年,提交了关于群论初步研究结果的论文,审稿人是著名数学家柯西。柯西意识到这一论文的重要性,曾在一封信中提及将在科学院的会议上对之做介绍。但是在那次会议上柯西却只介绍自己的工作。为何柯西没有按计划介绍伽罗华的工作,成了一个谜。有人猜测是因为柯西建议伽罗华将其研究写成更完整的论文参加科学院的数学大奖赛。伽罗华于1830年2月提交论文参加该大奖赛,寄给当时科学院终身秘书傅立叶,但傅立叶在5月去世,伽罗华的论文也没了着落。1831年1月,应泊松的邀请,伽罗华再次向科学院投稿。但泊松又以伽罗华的工作无法理解为由退稿。接到退稿时伽罗华正因政治活动入狱,在一次酒醉后曾试图用匕首自杀,被同牢犯人制止。因此有学者怀疑所谓的决斗其实是伽罗华为了让自己成为革命烈士而安排的自杀。果真如此的话,他的目的倒是达到了,有两、三千名共和党人参加了他的葬礼。

    但是革命烈士的荣耀总是很短暂的。伽罗华被埋在一块普通墓地,很快就被人遗忘,现在已找不到其坟墓。留下的,只是他的数学天才的英名。

2009.3.25.

(《经济观察报》2009.3.30)



环保及食品安全知识系列问答(十二)——塑料和纸

29 03 2009年

问:实施“限塑令”之后,有些商场改免费提供纸袋,纸袋是不是比塑料袋更环保?

答:纸袋并不比塑料袋更环保。有以下四方面理由:

1. 能源和资源方面。生产一个纸袋要耗去生产一个塑料袋四倍的能量。而且生产纸袋需要纸浆,而纸浆又是从树来。生产纸袋的过程要释放温室气体。被砍掉的树本可以吸收一部分温室气体。所以生产纸袋在排放温室气体上有倍加效应。

2. 污染方面。生产纸袋的过程会产生许多污染空气和水的物质。生产纸袋比塑料袋多产生70%的空气污染,50倍的水污染。

3. 回收方面。回收一个塑料袋所需能量大约是回收一个纸袋的十分之一。纸袋的回收率一般高于塑料袋的回收率,但两者都很低(<20%)。而且,我们要记住,每一个新纸袋都要用新纸浆,以增加强度和弹性。

4. 可降解性。有研究表明,纸袋并不比塑料袋更快降解。

总之,为了环保,我们最好既不用塑料袋,也不用纸袋。我们应该用可重复使用的袋子。

(编写:太蔟)

问: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购物袋比较环保?

答:在一般的超级市场购买食品时,超级市场为顾客方便往往会提供纸袋和塑料袋供顾客免费选用。这两种选择在环保上各有千秋,都存在一定的危害。塑料袋使用后作为垃圾遗弃,在自然环境中极难降解,会成为长期的污染并对野生动物和鱼类有直接的威胁。纸袋子成为垃圾后容易降解,但纸的生产过程中能源耗费巨大,也不是一个环保产品。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尽量不用超市提供的袋子,而自带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现在包括中国的很多地方开始限制或禁止塑料袋的使用,将有助于消费习惯的改变。

高档的服装、礼品等店往往附送一些质地优良、印刷精美的纸质购物袋,使用时很得心应手。这种高级袋子的生产成本比一般的纸质购物袋还要高,作为一次性使用的商品对环境影响更大。但同时因为这种袋子不容易被损害,如果被顾客用作重复使用的购物袋的话,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编写:程鹗)

问:生物降解材料是不是真的很环保?

答:生物降解指的是生物在自然环境中把高分子材料分解成低分子化合物。什么样的材料能被算成是生物降解材料并无统一的定义。欧盟认为那些能在6个月内被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有机物的材料可称为生物降解材料,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则认为某种材料在暴露在空气、湿度、细菌或其他生物之下时,在比较合理的短时间内被降解成在自然界发现的物质,就可标记为“可生物降解”。但是市场上的生物降解材料未必都符合这些要求,那些要几百年时间才能降解的,或者降解成有毒物质的,也可能被当做生物降解材料。

生物降解产生的物质未必就是无毒无害的。例如,著名的农药DDT能被生物降解成DDD和DDE,但是这两者都比DDT的毒性更大。在垃圾填满场,无氧条件下的生物降解会产生有毒的甲烷。所以,环保的生物降解材料应该是指其降解产物无毒,而且能在自然界中被循环利用。

即使是生物降解材料,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被降解,例如需要阳光、氧气、水分和微生物。但是生物降解材料做成的产品被废弃、在垃圾填埋场掩埋后,与外界隔绝,却未必具有这些生物降解的条件。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垃圾填埋堆中还能找到25年前的热狗、玉米穗轴和葡萄,50年前埋入的旧报纸依然可以阅读,而这些东西本来都是生物可降解的。如果往垃圾填埋堆中注入氧气、水和微生物,会促进生物降解,但是成本太高,难以推广。所以,试图依赖使用生物降解材料来解决垃圾堆积的问题未必可行。更重要的是减少、再使用和回收废弃物。

(编写:方舟子)

问:PVC塑料会带来什么环保问题?

答:聚氯乙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塑料建筑材料,有时也会根据其名字的英文缩写简称为PVC塑料。因为这种塑料强度大、耐用、容易制作成各种形状,再加上造价便宜,聚氯乙烯逐渐取代了各种传统材料成为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用聚氯乙烯作得水管轻巧耐用,又不易被腐蚀,因此很容易地取代金属成为上下水道的管子。用聚氯乙烯做成的板块也正在取代木材或混凝土被用作地板和墙面。聚氯乙烯塑料还具有很好的绝缘功能,常被用作电线外面的包皮。在日常生活中,聚氯乙烯塑料也被广泛地用在各种塑料用品中,包括一些小孩玩具。

聚氯乙烯的大规模运用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因为塑料制品经常需要掺入一些化学物以改进其特性,这些高分子材料,比如增塑剂,可能会在一定条件下被释放出来危害健康。为安全起见,一些医院正在逐渐避免使用含乙烯的塑料用品。在聚氯乙烯工厂里工作的人因为长期吸入氯乙烯会增加得肝癌的可能性。

塑料的经久耐用既是它作为产品时的显著优点,也是它作为垃圾时的最大毛病。一旦塑料用品被丢弃成为垃圾便很难处理。被当垃圾掩埋的塑料可以历经几百年不被分解,而那些被倾倒至江河湖海中的塑料垃圾更是会随着水流污染海洋,给鱼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即使是回收的塑料也因为不容易分解而基本上没能做到重复使用。如何才能分解或降解塑料正式当今环保科学的一大难题。

(编写:程鹗)

问:怎么回收不同类型的塑料制品?

答:美国塑料工业学会在1988年把所有的塑料制品按其材料分成7个类型,用1~7的编号表示。其他国家(包括中国)有的也普遍使用这套编号系统,因此你能够在规范生产的塑料容器的底部发现一个小小的“身份证”,是一个三角形回收符号,三角形里有一个数字编号表明塑料类型,以便于回收。

回收利用得最多的是编号1的塑料制品,其材料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用于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药瓶等,回收后除了用于生产塑料瓶,还可以用做睡袋、外套、救生衣的填充物,以及生产绳子、梳子、磁带、家具等。

编号2的塑料制品也回收得比较多,它们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制造,用于装牛奶、果汁、清洁剂、洗涤剂、洗发液、机油等较耐用容器。回收后用于生产玩具、绳子、塑料管等。

另一种回收得比较多的是编号6的塑料制品,它们用PS(聚苯乙烯)制造,用于快餐盒、碗装泡面盒、一次性杯子、塑料泡沫等。回收后能用于生产磁带、绝缘材料等。

编号3的塑料制品用PVC(聚氯乙烯)制造,通常用于塑料管、浴帘等;编号4的塑料制品用LDPE(低密度聚乙烯)制造,用于保鲜膜、塑料膜、购物袋等;编号5的塑料制品用PP(聚丙烯)制造,用于生产微波炉餐盒、食品储藏盒等。这三种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很低,较少被回收。

除了以上塑料类型以外的其他塑料被编为7号或不标号,例如PC(聚碳酸酯)。它们最难回收利用,因此通常不被回收,消费者可以把废弃的这类塑料制品送回厂家由他们去处理。

(编写:方舟子)

问:为什么回收塑料瓶时应该去掉瓶盖?

答:许多人在把塑料瓶送去回收时,都盖着瓶盖。这么做通常是不合适的。这不是由于用来制造塑料瓶盖的塑料不能被回收——大多数类型的塑料都能被回收利用。而是因为用来制造塑料瓶盖的塑料和用来制造瓶身的塑料通常不是同一种类型,而如果两种类型的塑料混在了一起回收,相当于让一种塑料污染了另一种塑料,从而降低了其利用价值,或者在处理时要耗费人力将二者分开。

不回收瓶盖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回收中心对塑料瓶进行处理时,瓶盖有可能卡住机器。此外,瓶盖有可能威胁到回收工人的安全。回收来的塑料瓶在运走之前多数都要压扁、打包。如果塑料瓶的盖子盖得紧紧的,瓶身又没有被压破裂,那么在温度上升时,就可能因瓶内气体膨胀而发生爆炸,使工人受伤。

所以,在回收塑料瓶之前,把瓶盖取下、扔掉,其实是比较负责任的做法。有些回收中心可能也接受瓶盖的回收,但也应将瓶盖和瓶身分开放。

(编写:方舟子)

问:包装家具电器的纸盒和泡沫塑料一般该怎么回收?

答:外包装用的纸盒与纸箱的回收很简单,可以把它们送回造纸厂化浆,用于重新生产纸箱。泡沫塑料的回收问题相对复杂一点。泡沫塑料是发泡聚苯乙烯塑料。大块的泡沫塑料通常用于吸收冲击,是包装减震材料。回收的泡沫塑料可以粉碎制成减震和填充材料继续使用,之后还能制成建筑材料。也可以回收后用于制油或者重新制成化工原料苯乙烯。

需要注意的是,你不应该随便抛弃泡沫塑料。泡沫塑料在自然环境中无法降解,同时由于它的密度很低,小块的泡沫塑料很容易随随风飘散从而造成污染。

(编写:柯南)

问:我知道纸的原料来源是木材,对纸的大量需求可能造成森林减少。除此之外,造纸还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答:人类有数千年的造纸历史。秸秆、棉花、竹子等材料都可以用来造纸,但是现代最主要的造纸原料是木材。

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为了从原料木材中获取纤维素,造纸厂首先要进行一个制备纸浆的过程。就像我们用来粘贴邮票的胶水,木质素在木材中也起到了粘合纤维素。造纸厂通常使用化学物质(有时候是碱液)把原料木材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分开。这个过程产生了富含纤维素的纸浆。同时,它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液——造纸行业通常称之为“黑液”,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木质素)和碱。之后,纸浆还需要经过清洗和漂白才能制成纸张。即便采用机械方法制备纸浆,在后续的工艺中纸浆仍然会经历清洗和漂白的过程,这也将产生废液。

在中国,造纸行业排放出的有机物废液占了工业排放有机物废液总量的很大一部分,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此外,造纸还会消耗大量的水,生产1吨纸需要100多吨清水。

(编写:柯南)

问:我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印刷品上写着“用再生纸印刷”。 回收使用纸张很重要吗?

答:是的,回收纸张有多方面的好处。正如你已经知道的,纸张主要是由纤维素构成的,而造纸用纤维素的主要来源又是木材,造纸就意味着需要砍伐森林——无论是商业种植的森林还是自然生长的森林。如果不把纸张加以循环利用,而总是使用“原生”木浆造纸,那么随着社会对纸张的需求不断增加,被砍伐的森林数量可能达到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程度。

回收纸张重新造纸就是把被回收的纸张重新利用的过程。比较常见的再生纸是新闻纸。由于报纸的时效性强,过期的报纸通常会被送到造纸厂,在去除杂质和油墨之后与一定数量的新鲜纸浆(由木材制成)混合后重新制造出新闻纸。

除了节省资源,回收纸张还因为避免了初次制造纸浆的过程从而节省了能量,这样也就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水资源的消耗。根据美国环保局网站提供的数据,每回收1吨纸可以节省20多吨水和2立方米的垃圾场填埋空间,同时还能减少1吨的碳排放。

(编写:柯南)

问:纸回收以后除了用于造纸,还能用来制造别的产品吗?

答:可以。被回收的纸除了用于造再生纸,还可以用来生产箱纸板、涂布白纸板、瓦楞纸和蜂窝纸板等。我们熟悉的烟酒、食品、服装、医药、鞋类的包装盒,一般就是用涂布白纸板做成的。包装家具和电器(尤其是大型家的),则一般用瓦楞纸或蜂窝纸板。

回收纸的再利用,有多种好处,包括节省木材(从而保护环境)和节省掩埋垃圾用地等。

(编写:太蔟)

问:日常生活、工作中如何尽量减少浪费纸张?

答:纸张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书写和包装用品。今天的造纸技术的原理与几百年前没有太大的不同,绝大部分的纸张是采用木料制作。只有很少部分的纸是用回收的纸质物品重新制作而成。因此,我们使用纸张,也就是在砍树,而节省纸张的使用,也就是挽救自然界的树木。

个人计算机在开始普及时,曾被视为实现“无纸办公室”的一大突破。如果大家都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工作和通讯,纸张的使用就必然会大大减少。不幸的是现实的发展恰恰相反,因为打印机的普遍适用,人们经常打印的文件、图表和各种公用的和私人的材料反而更多了,使用的纸张不仅数量上增多,而且因为打印机的需要,质量上要求更高了。这些纸张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制作、运输等过程中所耗费能量是很显著的。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减少纸张的使用和浪费呢?

第一,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自己家里,尽量减少打印的文件。大部分文字材料可以直接在屏幕上阅读和处理,并不需要印到纸上。当然,不要忘了为自己的电子文件作备份。
第二,好的打印机可以自动支持双面印刷。同时用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可以轻易地节省用纸的一半。
第三,很多计算机软件还可以把需要打印的文件缩小,使得在两页的内容可以同时印在一页上。这样虽然打印出来的文件字体小一些,但也能节省一半用纸。如果同时用双面印刷,则将用纸量降到只是原来的四分之一。
第四,已经打印出来的单面文件不需要了之后还可以利用其反面做印刷或平时的草稿、笔记用纸。
最后,用过的纸张只要磨损不是太严重,都是可以回收作重复使用的。这样利用回收的纸张再造纸,可以减少很多树林的采伐。

(编写:程鹗)

问:用打印机打印文档,有什么办法可以更环保?

答:我们熟知纸张的使用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了人们一个希望,那就是信息传递可以完全电子化,从而降低甚至消除对纸张的需求。然而,现实并不是那么美妙,因为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和打印机的普及,世界对纸的消耗量反而增长了。

让人们完全不用纸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改进一下用纸方式,节省纸张的使用。下面是关于用打印机打印的一些环保建议:

1. 在打印前,先用一般软件都有的预览功能,看看有没有几乎空白的页。如果有,你可以调节一下页边的空白,消灭空页。

2. 只打印你需要的页。有些文档有几百页,而你可能只对其中十几页感兴趣。如果不小心,你可能会把整个文档都打印了出来。一般软件都有让你精确选择要打印的页码的功能。好好用它。

3. 每页纸上打多页,如打双面,或是在纸的一面上打双页。在眼睛允许的前提下,尽量用小字体。

这些建议中的方法,一个人做起来,可能后果不起眼,但如果千千万万人一起做起来,我们就会节省许多纸张,从而为环保做出贡献。

(编写:太蔟)



环保及食品安全知识系列问答(十一)——有害物质

28 03 2009年

问:如何保护儿童避免有害健康的环境?

答:根据美国环保署的建议,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儿童健康呼吸:自己不要也不允许他人在你家中、车中抽烟。尽量保持室内清洁,灰尘、霉菌、某些害虫、二手烟和宠物毛屑都有可能引起哮喘或过敏。空气污染严重时减少室外活动。开车时减少怠速空转。避免露天焚烧东西。

二、防止儿童铅中毒:到医院检查儿童身体的铅含量。检查室内油漆是否含铅。让儿童吃东西之前洗手;经常洗奶瓶、奶嘴和玩具。经常清洗地板和窗台以避免孩子跟含铅油漆和灰尘接触。在取饮用水之前,先让自来水冲流直到水变得尽可能冷再取。

三、防止儿童接触农药和其他有毒化学物质:将食物以及垃圾置放于密封储物箱内以防止害虫进入室内。尽量使用捕虫饵或捕虫器并放置于儿童拿不到的地方。阅读产品使用说明并照办。把农药及有害化学品存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不要让儿童在刚刚喷洒了农药的地方玩耍。在吃水果和蔬菜之前用水冲洗,尽可能削皮。

四、防止儿童一氧化碳中毒:对炉灶、烟道、烟囱作年检。不要把煤气炉当暖气炉用, 不要在室内或车库内烧烤。不要在使用煤气或煤油暖气炉的不透风的房间里睡觉。不要在车库内长时间开动车辆或割草机。睡觉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警报器。

五、防止儿童受到太阳损伤:出外戴帽子、太阳镜和穿保护性衣服。六个月以上的小孩要擦SPF 15+ 防晒霜;避免让阳光直射婴儿。中午时候减少室外活动。

六、防止儿童接触到汞:饮食均衡,但避免汞含量高的鱼类。用数码温度计取代含汞温度计。不要让孩童接触汞。不要加热或燃烧汞。如果汞泄露,不要用吸尘器清理,应遵循正确的处理方法。

http://yosemite.epa.gov/ochp/ochpweb.nsf/content/tips.htm

(编写:方舟子)

问: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铅吗?铅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铅是一种很常见的重金属元素,用处非常广泛。汽车用的蓄电池里用铅做电极,很多建筑材料使用含铅的合金或用铅着色。早期的油漆和汽油也普遍含铅。

作为重金属,铅会导致一系列的中毒反应。铅中毒主要表现在恶心、肚子痛、失眠、缺乏精力或多动症、胸痛、头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生抽风和昏迷。小孩子铅中毒后大脑的发育会受影响,学习能力急剧下降。而小孩子偏偏又是最容易获得铅中毒的人群。孩子到处爬,抓到什么都爱放在嘴里舔或嚼。如果这些物体表面含铅,就很容易被孩子吸收进去。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汽车国家所用的汽油都是掺了铅的,因为掺铅的汽油可以让那时候的汽车发动机运行比较平稳一些。但这样也使得大量的铅通过汽车尾气排放出来而造成广泛的铅污染。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期间,加铅的汽油被逐步取代直到被禁止。在中国,所谓无铅汽油(其实不是完全无铅,只是不添加铅)的推广还处于初级阶段。

日常生活中接触到铅的另一大机会是油漆。早期的油漆里普遍掺了铅,因为这样可以使油漆干得快,不容易被水侵蚀而掉色。但这样的油漆,尤其是在刷到小孩玩具表面时,对孩子的健康可以造成巨大的威胁。无铅油漆在中国也正在逐渐推广,但我们还常常能听到小孩玩具含铅的新闻。

完全不用担心的是铅笔。所谓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做的,并不含铅。

(编写:程鹗)

问: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汞吗?汞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汞,也就是水银,是唯一一种在常温常压下下呈液态的金属。汞的用处很广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温度计、气压表、血压表、日光灯、霓虹灯管等等仪器都普遍地用到水银材料。水银还可以在新型的太阳能发电过程中作为传热流质使用。作为矿物质,中国的水银产量居世界领先。

然而,汞具有很强的毒性。它可以被人呼吸时从空气中吸入体内,也可以通过皮肤渗透。水银中毒可以引起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的退化,减低人的协调能力。小孩子水银中毒后还会发生头发、牙齿、指甲脱落,脸发红,皮痒等症状。孕妇水银中毒后可能导致婴儿先天性残疾。

汞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的有毒元素。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化,市场上的鱼类食品普遍地含汞。如果过多的吃鱼,尤其是在食物链顶端的大鱼,也会发生慢性水银中毒现象。一般来说,应该避免吃鲨鱼、剑鱼等等含汞量大的鱼。同时每周吃鱼次数不超过两次,以避免摄入过多的水银。

大气层中也含有一定程度的水银污染。用煤炭做燃料的火力发电站会排放相当大数量的含汞废气,火山爆发也会把大量的水银气体倾泻进大气层。前面说的那些使用水银材料的仪器,尤其是温度计和灯管等等,破裂后其中的水银蒸汽也会逃逸,甚至与人体发生直接接触。这些仪器破裂后,应该立即设法通风使泄漏的水银蒸汽扩散,并不要让婴儿在附近玩耍。

因为水银的毒性,现在有些国际组织正在设法推动全面禁止在家用仪器中使用汞作材料。

(编写:程鹗)

问:家庭用品中有哪些含有汞?如果泄露了怎么处理?

答:玻璃水银体温计、血压计含有一定量的汞,荧光灯中也含有少量的汞。一支体温计打碎后,如果外泄的汞全部蒸发,能使一间15平方的房间的室内空气汞的浓度达到22.2mg/立方米。一支荧光灯破碎后,所含的汞蒸气能使周围空气中的瞬时汞浓度达到10-20mg/立方米,都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最大容许浓度0.01mg/立方米。

万一发生泄露,要注意:一、不要用吸尘器清理,这会让汞飘到空气中,增加被人体吸入的危险。二、不要试图用扫帚扫掉汞。这会让汞破裂成小珠并滚得到处都是。三、不要把汞扔进马桶或水池冲进下水道。这会造成污染。四、如果衣服直接接触到汞,不要用洗衣机去洗,这会污染洗衣机或下水道。应该把衣服丢弃。五、如果鞋底沾上了汞,不要穿着它走动,以免扩大污染范围。

如果水银温度计破裂,在清理之前,让房内的人员都离开房间,离开时注意不要踏到被污染的区域。开窗、开门通风15分钟以上后再返回房间。如果房间有空调,应将它关掉。清理时带上橡胶手套。如果泄露在地毯、窗帘或其他吸收性物体上面,应将被污染的部分剪下丢弃。如果泄露在地板等硬表面上,用下面的方法处理:一、把玻璃碎片捡起来,放进能密封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二、用硬纸板把散落的汞珠收集在一起。注意汞珠在硬表面上能滚得很远,要注意检查整个房间。如果房间光线较暗,用手电筒贴近地面照射,看是否有反光小珠。三、用滴管吸取汞珠,小心地滴到湿纸上,放进塑料袋中密封好。四、用胶带粘剩余的小汞珠,把胶带也放进塑料袋中。五、在污染区域撒上硫磺粉,它们能与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小汞珠结合,颜色从黄色变成棕色,这样就可以辨认、收集。注意不要吸入硫磺粉。六、把装汞珠的塑料袋、清理材料、手套放进垃圾袋中,询问环保部门如何丢弃。

如果荧光灯破碎,在清理之前也应先通风。然后用如下仿佛处理:一、用硬纸或纸板小心地刮起碎片,将其放进玻璃瓶中,盖上瓶盖。二、用胶带粘剩余的碎片、粉末,然后用湿纸巾或湿布擦洗污染区域。把胶带、纸巾、湿布也都放进玻璃瓶中。三、询问环保部门如何丢弃,可能按一般垃圾丢弃即可。

http://www.epa.gov/mercury/spills/index.htm

(编写:方舟子)

问: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砷吗?砷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砷是所谓准金属的一种,有相当的毒性。比较常见的三氧化二砷就是我们俗称的砒霜,是极易致死的毒药。砷也是一种矿物质,在中国很普遍。中国出产的砷就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一半。砷化镓就是一种很好的半导体材料。

除了正常的生产过程以外,砷还会通过污染的方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健康造成危害。最常见的是被砷污染的水源,这在中国、东南亚和北美一些地区比较常见。被污染的地表水如果不加处理而被饮用,就会造成砷中毒现象。砷曾经被当作药用,或广泛地运用在果树的杀虫剂里,其应用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砷还经常被用在传统中药里,借它使人感觉灼热来“证明”中药的疗效。但实际上,这样的中药不仅对人疾病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使人慢性中毒。

砷除了能令人中毒致死以外,慢性中毒还会引发各种癌症,包括皮肤癌、肺癌、膀胱癌等等。

(编写:程鹗)

问: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石棉吗?石棉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石棉是几种不同的纤维状矿物质的总称,具有良好的隔热、绝缘和耐磨损性能,被用于制造建筑材料、纺织品、隔热产品和绝缘产品等。石棉瓦、石棉水泥板、石棉隔热手套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石棉制品。

开采石棉、制造石棉产品、建造或拆除使用石棉建材的建筑、在石棉建材处理不当的建筑物里生活或工作、修理汽车刹车片、制造和修理船舶、穿着石棉服装等,都会明显增加对石棉的接触。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1.25亿人在工作环境中接触石棉,每年至少有9万人死于石棉相关疾病。

石棉被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列为“对人类致癌物质”,它是最重要的职业性致癌物之一,所造成的死亡占职业性癌症所致死亡的一半左右。石棉会导致肺、肺膜、胃、食道、结肠、直肠、声带和肾脏等部位癌变,70%至80%的间皮瘤(一种发生在胸腔或腹腔内壁的癌症)病例与石棉相关,长期大量吸入石棉纤维还会导致石棉肺。这些疾病不会立即出现症状,而是在患者接触石棉多年后出现。

不同类型石棉对健康的影响不同,其中温石棉致癌危险性的阈值尚未确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停止使用各类石棉,部分国家已全面禁用石棉,但温石棉在发展中国家仍然被大量使用。

http://toxtown.nlm.nih.gov/text_version/chemicals.php?id=4
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6627
http://whqlibdoc.who.int/hq/2006/WHO_SDE_OEH_06.03_chi.pdf

(编写:碧声)

问:甲醛有什么危害?

答:甲醛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气体或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它在工业上的用途十分广泛,许多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产品都含有甲醛,包括装修材料、家具、清洁剂、油漆乃至化妆品等,它们会向空气中释放甲醛。燃烧木材、煤和天然气会产生甲醛,香烟烟雾和汽车尾气中也含有甲醛。

甲醛会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等途径进入人体。空气中甲醛含量超过0.1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时,对甲醛较敏感的人就会感觉眼、鼻、咽喉和皮肤等部位有烧灼感。环境中甲醛含量更高时,人会出现肺部积水、气短、支气管发炎和心跳加快等症状。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眼睛和皮肤会产生严重过敏反应,并出现类似哮喘的过敏症状,如咳嗽、气喘、胸闷、体温降低。饮用大量甲醛会致死,眼睛直接接触甲醛会导致永久性的眼部损伤或失明。

研究显示大量或长期接触甲醛会导致鼻咽癌和鼻腔癌,并可能导致白血病。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于1995年将甲醛列为“对人类可能致癌物质”,2004年根据新的研究成果将它重新划分为“对人类致癌物质”。

http://www.cancer.gov/cancertopics/factsheet/risk/formaldehyde
http://toxtown.nlm.nih.gov/text_version/chemicals.php?id=14

(编写:碧声)

问:二恶英会有什么危害?

答:二恶英是一些结构和性质相似的化学物质的总称,包括三个类别、几百种物质。其中PCB(多氯联苯)类二恶英是一种化工原料;CDD类和CDF类二恶英是人类活动的副产品,也可由天然过程产生。有时“二恶英”一词用于指代这些物质中毒性最大的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恶英(TCDD)。自然界中的二恶英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污染和垃圾焚烧。

高剂量的二恶英会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最常见的二恶英相关疾病是氯痤疮,患者皮肤上长出痤疮状的疹子,主要发生在面部和上半身。动物实验显示TCDD会导致脱毛、体重减轻、免疫功能下降。二恶英最受人关注的危害是致癌作用,研究证实长时间接触高剂量TCDD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包括肺癌、软组织肉瘤、淋巴瘤和胃癌等,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将TCDD列为“对人类致癌物质”。

此外,动物实验显示,长时间接触低剂量的二恶英可能会对生殖和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孕期动物接触TCDD后流产率升高,后代发育畸形、免疫力低下的风险增大。但尚不清楚二恶英对人类是否有类似影响。

http://www.cfsan.fda.gov/~lrd/dioxinqa.html
http://www.epa.gov/ttn/atw/hlthef/dioxin.html
http://www.dioxina.org/file/file1/dioxin4.htm

(编写:碧声)

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危害有多大?

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指沸点较低、在常温常压下容易挥发成气体的有机化合物,有很多种类,例如醛类物质、酮类物质、其他一些小分子碳氢化合物等。室内VOC的浓度通常比室外要高几倍,原因是许多室内用品都可能向空气中释放VOC,包括油漆、涂料、清洁剂、有机溶剂、空气清新剂、家用杀虫剂、建筑材料、家具、办公设备等等。进行脱漆等装修活动之后几小时内,室内VOC浓度可能暂时达到室外浓度的几百甚至上千倍。

不同的VOC对健康的影响不同,有的毒性很高,也有的暂未被发现会危害健康。室内VOC浓度特别高时,人会感到眼睛、鼻子和喉咙受刺激,出现皮肤过敏、头痛、头晕、恶心、身体失去平衡、记忆障碍等症状;长期接触VOC会使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许多VOC能够使动物患上癌症;某些VOC被证实对人类有致癌作用,有的被怀疑对人类有致癌作用。幼儿、老人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受VOC伤害的风险更高。多种VOC混合后可能产生什么危害,目前人们还知之甚少。

为了减少接触VOC的风险,应避免购买VOC含量高的产品,做好室内通风,严格按说明使用家用化学品、对废弃产品进行妥善处理,避免把两种以上的产品混合使用。

http://www.epa.gov/iaq/voc.html

(编写:碧声)

问:如何减少接触有害的含氯化合物?

答:氯气和含氯的化合物是日常生活很常用的消毒和杀菌用品。我们饮用水和游泳池里用的漂白剂、洗衣粉、清洁剂等等都是利用氯的杀菌功能。这样一般剂量的氯对人体没有显著的危害。但大剂量的氯对人是有毒害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作战双方使用毒气作武器时很多用的就是氯气。

人如果吸进太多的氯气,会有立即的咳嗽、呼吸困难和嗓子疼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眼睛、耳朵、鼻子灼热疼痛、呕吐及吐血。如果氯气太强烈(如化工厂或仓库发生大规模泄漏事故),则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氯气有难闻的气味,而且人对其反应很快,因此很容易马上察觉。平时我们使用各种洗涤剂时,应该尽量保持通风,使用橡皮手套以避免直接接触氯化物。如果不小心将洗涤剂弄到皮肤上或眼睛里,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如果自来水里漂白剂气味偏高,可以考虑喝比较纯的瓶装水。此外,家里厨房卫生间等储存洗涤剂的地方要特别注意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小孩接触。

也不是所有的氯化物都是有毒的。比如说,氯化钠就是我们每天都必不可少的食盐。

(编写:程鹗)



我们为什么会发烧?

26 03 2009年

    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生活会感到头痛的一件事是,美国人还在使用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抛弃的华氏温标。华氏温标的设定非常古怪,把水的冰点定为32度,沸点定为212度,中间分成180度,不容易记忆和换算。华氏温标这一古怪的设定是历史的产物:德国人华伦海特在1714年发明该温标时把冰、水和盐的混合物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定为0度,把健康人(据说是其妻子)的体温定为96度(后人将其修正为98.6度,即37摄氏度)。

    华伦海特如此设定,显然以为健康人的体温是一个恒定的数值。其实不同的人的体温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身体状态下的体温也不完全一样,甚至一天之内都会有变化。在身体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也不一致。口腔温度在36.1~37.5摄氏度之间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腋下温度偏低约0.3度,肛门温度则偏高约0.5度。

    所以体温根本就不适合用来定温标。不过,我们既然属于恒温动物,体温的变化还是受到了严格的调控。这个调控中心位于大脑内一个叫视丘下部的区域,它通过两个途径收集体温变化的信息,再发出升温或降温的命令。一个途径是从皮肤上的热、冷感受器送来的信号,这些感受器极其敏感,只要温度升高0.007摄氏度或降低0.012摄氏度,它们就能觉察到。另一个途径是直接感受流经视丘下部的血液的温度。如果视丘下部觉得体温过高,就会发出信号,让身体做出降温反应。体内热量主要是新陈代谢过程产生的,减少新陈代谢就可减少热量的来源,让皮肤血管舒张、出汗则能增加热量的散发。反之,如果觉得体温过低,就会增加新陈代谢制造热量,让皮肤血管收缩,或用颤抖的方式让肌肉运动产生热量。   

    有时体温会高到超出了正常范围,这时我们就知道自己发烧,生病了。其实发烧本身不是病,而是生病的症状。有很多种原因能够导致发烧,最常见的是病菌、病毒感染。这些病原体进入体内后,引起了一连串反应。它们遇到血液中的巨噬细胞(一种白细胞),刺激它释放白细胞介素之类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随着血液循环到了体温调控中心,刺激那里的细胞释放出前列腺素E2。前列腺E2会使感热神经元的放电速率降低,或者说,把“正常体温”的设定值给调高了,让身体觉得体内热量不足,于是就要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肌肉运动是增加产热的一种快速方法,因此发烧的人会不由自主地颤抖。为了减少散热,皮肤的血管收缩,那里的血液被送到体内深处,因此发烧的人会觉得发冷。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等药物能够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因此它们是很有效的退烧药。

    吃了退烧药,或者病好了,烧退了,体温设定值恢复正常,身体要把多余的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出汗。所以退烧会导致出汗,但是许多人却倒因为果,误以为是出汗导致了退烧,因而在民间流行着这样的土办法:发烧后多穿衣服、多盖被子,捂出汗来病就会好。

    由此可见,发烧是人体在遇到病原体入侵时产生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一些无脊椎动物在感染了病原体后,也都会出现类似的反应。这不能不让人猜测,发烧是否是进化而来的一种抵御病原体的有效方法?它在总体上对身体是有益的?

    理论上,体温升高能加速某些免疫反应,比如能加速白细胞的增殖和运动,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并能抑制某些对温度敏感的病原体的增殖等等,这些都有助于身体的康复。动物实验支持这一猜测。让蜥蜴感染病菌,体温较高的,则生存率也较高。人为升高老鼠、兔子、猪、狗等哺乳动物的体温,发现它们对某些病毒、病菌的抵抗力增加了。初步的人体临床试验也表明发烧可能有些好处。例如,小孩患水痘,从发烧、出疹到完全结痂,大约要1周,如果用扑热息痛退烧,和用安慰剂相比,这个病程要多一天。成人患普通感冒后服用阿司匹林,鼻涕里感冒病毒的量要比服用安慰剂的人多。

    当然,如果体温过高也是有害的。如果是高烧(肛门温度高于41摄氏度),会对细胞、组织造成损伤,也可能导致身体丧失了对体温的调控。当体温达到42摄氏度时,感热神经元的放电速率达到了最高峰,感冷神经元的放电速率则跌到了最低谷,无法对体温做进一步的调控。因此一旦发高烧,会很危险,必须立即采取手段让体温下降。

    但是如果是一般的发烧,却未必就要急着吃药退烧。在通常情况下,吃退烧药只是让病人觉得舒服一些,无助于身体康复,反而可能还会有所延误。至于“XX退热颗粒”、“XX清热颗粒”之类的传统药物,连是否真有退烧的疗效都很值得怀疑,服用它们更是有害无益。

2009.3.23.

(《中国青年报》2009.3.25)



环保及食品安全知识系列问答(十)——清洁

22 03 2009年

问:使用洗发液、护发素、染发剂这些美发用品对环境和身体有没有什么危害?

答:洗发液以及其他美容产品通常含有对羟基苯甲酸做为防腐剂,它有多种形态,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乙、丙、丁、异丙、异丁酯等。动物实验表明羟基苯甲酸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活性,大约是人体天然产生的雌二醇的10万分之一。有些雌激素能刺激肿瘤的生长,因此这一实验结果使得有些人担心对羟基苯甲酸是致癌物。2004年,有一项研究称在人的乳腺肿瘤样本中发现了羟基苯甲酸,更加重了这种担心。但是这一研究结果有争议。至今并无研究能够证明羟基苯甲酸能增加某种癌症的风险。由于美容产品中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很低,羟基苯甲酸又不太可能能够穿过皮肤在体内累积,因此微量的羟基苯甲酸不太可能造成健康危害。欧洲消费品科学委员会在2006年的声明称,根据现有的数据,无法对美容产品中的羟基苯甲酸含量不高于0.4%(欧盟允许的限量)时是否安全这一问题做出定论。

市场上用来染黑色、红色和金色头发的染发剂多数含有4-氨基联苯(4-ABP),这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深色染发剂,增加了患淋巴瘤和骨髓瘤的风险。另有研究表明,使用永久染发剂的人,患膀胱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1倍。此外,永久染发剂使用p-苯二胺和过氧化物,能引起过敏。

J Appl Toxicol. 2004 Jan-Feb;24(1):5-13.
http://ec.europa.eu/health/ph_risk/committees/04_sccp/docs/sccp_o_074.pdf

(编写:方舟子)

问:市场上在推销抗菌洗手液、肥皂,它们比普通肥皂更好吗?

答:大部分抗菌肥皂和洗手液里的抗菌成分是一种叫做三氯生的物质,或者与它类似的三氯卡班。三氯生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生长,并有一定的抗病毒和抗真菌能力,被当作添加剂广泛用于日用化学品,除肥皂和洗手液之外,还有淋浴露、洗发水、漱口水、洗面奶、化妆水、洗衣液和空气清新剂等等。在日用化学品中,三氯生的含量一般在0.1%至0.45%之间。

日用品生产厂家通常在广告中声称,抗菌肥皂比普通肥皂的抑菌功能更强、能够更好地保护健康。但科学家对1980年至2006年间发表的相关医学研究论文进行总结后发现,迄今进行的试验都没有发现对上述结论有利的证据。对于咳嗽、发烧、腹泻和皮肤感染,坚持使用含三氯生或三氯卡班的肥皂或抗菌液洗手,并不能起到比用普通肥皂洗手更好的预防作用。有一些试验表明抗菌肥皂对抑制手上的细菌生长更为有效(你经常可以在电视广告中看到类似的演示),但前提是三氯生浓度远超过日用化学品的里的通常含量,或者连续多天频繁地长时间洗手。也就是说,用正常方式洗手的话,市面上抗菌肥皂的抑菌效果并不比普通肥皂更好。

研究还发现,使用抗菌肥皂有可能会帮助细菌产生抗药性,包括对三氯生本身的抗药性,以及对一些临床使用的抗生素的抗药性。但这方面的数据还不充足,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至于几年前曾在我国引起轩然大波的“三氯生致癌”传言,迄今还没有确切证据支持这一点。

http://deepblue.lib.umich.edu/handle/2027.42/55477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4/19/content_2851048.htm

(编写:碧声)

问:公共卫生间有的提供纸擦手,有的用吹干机,哪一种更环保?

答:这又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问题。吹干机要用电,而在许多中国城市,电一般来自火力发电站。火力发电站或烧煤或烧油,会产生大量的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以及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纸巾表面看起来不用电,而且干起手来比吹干机快,似乎优于吹干机。但是,生产纸巾不仅要消耗木材,而且也要用电,还会产生许多污染环境的工业废水。另外,运输纸巾也要消耗燃油,收集和处理用过的纸巾往往还涉及到塑料垃圾袋、掩埋或焚烧垃圾。这些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为纸巾如此长的从生产到处理的链条,相对环节比较少的吹干机,在环保方面它要劣一些。所以,一般而言,干手用吹干机比用纸巾更环保。况且,用吹干机干手,会比纸巾更彻底些(少留一些适合细菌生长的湿润角落)。

当然,如果你不在乎卫生,最环保的干手办法,是洗完后,甩甩手,然后在裤子上擦一擦。:-)

(编写:太蔟)

问:衣服干洗会带来什么健康、环境问题?

答:干洗并不“干”,而是使用有机溶剂去除衣物上的污垢。大多数干洗使用四氯乙烯做为主要溶剂。四氯乙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带有刺激性的香味,很容易挥发。它的去污能力很强,不会使衣服缩水或掉色,不会燃烧,能被反复使用,经济上比较划算。

但是四氯乙烯是一种有毒物质,对身体健康和环境都能造成危害。四氯乙烯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浓度有多高和接触时间有多长。如果接触到高浓度的四氯乙烯,即使时间很短,也会出现头晕、头疼、恶心以及皮肤、眼睛刺痛等症状。长期接触四氯乙烯能对呼吸道和肝脏造成伤害。四氯乙烯还是一种致癌物质。一些研究表明,干洗工人由于长期接触四氯乙烯,患某些类型的癌症的风险较高。女干洗工人的自然流产率是一般女性的两倍,男干洗工人有较低的精子数量和较多的精子畸变。干洗之后工人会试图将四氯乙烯从衣服中清除掉。虽然衣服中仍然可能含有少量的四氯乙烯,其量不太可能对一般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在干洗过程中,多数四氯乙烯通过窗口、通风设备、空调进入室外空气中,能在大气中存在几星期,然后降解成其他物质,有的降解物有毒性。四氯乙烯本身不会破坏臭氧层,但是其降解产物有的被怀疑能破坏臭氧层。干洗产生的垃圾、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四氯乙烯,如果进入土壤、水道中,能毒害植物、动物,并且污染饮用水。

(编写:方舟子)

问:如何减少衣服干洗带来的健康、环境问题?

答:你如果进入干洗店后能闻到干洗溶剂气味,这表明该店的溶剂使用或干洗技术等方面存在问题,应考虑换另一家干洗店。

如果新干洗过的衣服上能闻到溶剂气味,表明干洗溶剂没有清理干净,应要求干洗店进行处理。衣服上残留的微量溶剂无法闻出来,为保险起见,刚刚干洗过的衣服不要马上穿,可先在室外晾一晾,以减少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

现代干洗机一般采用“干-干闭合回路技术”,从干态的脏衣放入机中开始洗涤,到干态的净衣从机中取出,都在一台机器内,把排放物减至最低程度。但是有的干洗店可能还在使用“双机转移法”,用两台机器,一台洗涤,另一台烘干,衣服是在干洗剂浸湿状态从一台机器转入另一台机器的。这种方法增加了干洗溶剂的排放,应避开这种干洗店。

大多数干洗店使用的干洗溶剂四氯乙烯对健康、环境有危害,要减少衣服干洗带来的健康、环境问题,应改用其他更加环保的溶剂,例如使用硅氧烷溶剂,它对身体和环境无危害,将降解成水、砂和二氧化碳。另外一种解决办法是改用“湿洗”,它与传统的干洗、水洗都不同,使用水性界面活性剂和水,并通过控制洗衣机转速,找出一个最小缩水率,开机洗涤几分钟后便脱水、烘干,既能防止缩水,又能达到最佳洗净效果。下次去洗衣店干洗时,记得问问有没有更环保的洗涤方法可供选择。

(编写:方舟子)

问:洗衣粉中的成分会对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答:洗衣粉的主要去污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了有更多更强的洗涤功能,洗衣粉还添加了其他成分:软水剂能软化水,从而保护表面活性剂增加去污效果。碱剂提高碱度,更易于污垢的水解和分散。漂白剂可以减轻衣物的泛黄程度。荧光增白剂能让衣物颜色更亮。香精能掩盖化学成份的固有异味或衣服中的汗味。柔软剂、纤维素酶、抗静电剂、护色剂等能保护织物、改善织物手感。

但洗衣粉中添加的物质越多,对健康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就越大。表面活性剂、碱剂与皮肤接触后,会洗掉皮肤上的油脂,破坏皮肤角质层,使皮肤变得粗糙。强力洗衣粉配入了更多的碱性物质,更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荧光增白剂是致癌物质。香精会引起一些人过敏。这些物质做为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湖泊、海洋之后,都有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含磷洗衣粉使用的软水剂为三聚磷酸钠,磷排入河流、湖泊能使水富营养化,藻类繁殖特别迅速,使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因此应该尽量选购成分较为简单、对水质污染小的洗衣粉,像增白剂、护色剂、香精这些成分都是不必要的。要避免让洗衣粉直接接触皮肤,用手洗衣物时,最好用肥皂而不用洗衣粉。

(编写:方舟子)

问:为什么不要用含磷的洗涤剂?

答: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之一,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磷肥来增加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但过量的磷会使河流、湖泊和海洋出现富营养化污染,藻类等浮游生物暴发式生长,水中含氧量急剧下降,藻类分泌物还可能使鱼虾和贝类窒息或中毒,最终导致水生动物大量死亡。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往往使水体呈现红、蓝、白等异常颜色,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中称为赤潮。

在自然条件下,水体中磷积累的速度缓慢。人类活动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其中生活污水里的磷主要来自含磷洗涤剂。含磷的合成洗涤剂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其普及,水体磷污染开始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在60年代末,美国约有1万个湖泊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北美五大湖之一伊利湖一度成为鱼类几乎绝迹的“死湖”。1980年,目前欧盟25国有近90%的水域富营养化,整个欧洲的污染比例约为45%。

美国、欧洲和日本关于遏制磷污染的努力于70年代开始,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取得较明显的进展。有关行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限制洗涤剂中的磷含量,二是加强污水处理。这使一些水域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伊利湖和瑞士日内瓦湖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由于美国越来越多的州制订禁磷或限磷的法律,美国的含磷洗涤剂生产约在1994年左右自发停止。欧洲部分国家实现了洗涤剂无磷化,日本的洗涤剂无磷化程度在80年代末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http://pubs.usgs.gov/wri/wri994007/
http://www.epa.gov/grtlakes/gls/gls02.html
http://www.zhb.gov.cn/tech/hjjc/xcd/200604/t20060421_76083.htm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water/pollution/phosphates/pdf/phosphates_xsum.pdf

(编写:碧声)

问:各式洗涤剂排到下水道中,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么?

答: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我们要用到许多种洗涤剂和其它化学用品,包括洗衣用的洗衣粉、洗衣剂和柔软剂,洗澡用的沐浴液、洗发液和护发素,以及厨房用的洗碗剂、洗水果剂,另外还有洗手液、马桶清洁剂等等。这些洗涤剂和化学用品,用毕会被冲到下水道中,最终会进入河流。

为了确定这些化学物质对环境(主要是对河流中生态系统)的影响,日本科学家在2004年做了大量实验。在实验中,他们采用在河流中常见的水蚤为实验对象,观察测量不同浓度的洗涤剂对它们行动能力的影响。科学家们发现,最有毒的是洗衣服用的洗衣粉(剂)和柔软剂,毒性最轻的是洗发液和护发素,洗碗剂、洗手液等居中。因为水蚤处于食物链的低端,所以排放到河流中的洗涤剂对环境是有负面影响的。

http://sciencelinks.jp/j-east/article/200424/000020042404A0869530.php

(编写:太蔟)

问:如何减少洗涤剂的使用?

答:洗涤剂通过下水系统,最终进入到河流,会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我们不可能不使用洗涤剂,但是可以通过改变习惯以及使用新技术,尽量减少洗涤剂的使用。比如说,我们洗衣服,应在脏衣服积累到够一缸时集中去洗,而不是零散地去洗。另外,尽量用温水洗,以强化洗涤效果。这两项措施,都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洗衣剂的使用。现在有的洗衣机可以不用洗涤剂。如采用它,会对环保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洗浴频率也不应太高,比如在冬天就可以缩减洗浴次数,否则会消耗不必要的洗浴洗发用品。厨房清洗,也应象洗衣一样,尽量将用过的碗筷等餐具集中清洗,而不是零零散散。有的洗碗机,通过高温蒸汽洗涤消毒餐具,对洗涤剂的使用非常节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

(编写:太蔟)

问:听说清洁剂含有有害健康的化学物质,是真的吗?

答:有不少研究表明清洁剂等家用清洁产品中含有一些能带来健康风险的化学物质。

清洁剂通常含有丁基溶纤剂做为溶剂,是一种有害空气污染物,具有神经毒性、肝毒性和肾毒性。清洁剂通常还含有萜烃(某些植物挥发油的成分),它与地面上的臭氧混合时能生成致癌物质。

清洁剂普遍含有次氯酸盐,容易分解产生氯,挥发到空气中产生有害气体氯气,对呼吸道造成刺激,能使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发生病变,可导致多种呼吸道疾病。

许多清洁剂含有四氯乙烯,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四氯乙烯能对呼吸道和肝脏造成伤害。四氯乙烯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有的清洁剂含有结晶二氧化硅,对眼睛、皮肤和肺有刺激性,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编写:方舟子)

问:浴巾多长时间洗一次,既卫生又环保?

答: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问十个人,可能会得到十个不同的答案。但有一点是大部分人都认同的,那就是在夏天,因为洗浴得频繁,浴巾应比冬天常洗常换。

据网上的讨论,有的人每次洗浴后都要换一个新浴巾,有的每两三天换一次,有的每星期换一次。当然,还有极端懒惰或不讲卫生的人,一直要把浴巾用到有味才换洗。

住过卫生条件较好又有环保意识的宾馆的朋友,可能会在床上看到一个纸片,建议为了节省用水,不要将只用过一次的浴巾扔到地面(意思是请服务员换新的)。

浴巾洗得过频,会浪费水电,用的洗涤剂也会污染环境。一条浴巾使得过长,则可能会滋生细菌,带来卫生问题。将两个因素折衷考虑,一般在夏天,每两三天换一次为好;在冬天,每星期一次就可以了。

(编写:太蔟)



科学史上著名公案——“最高科学家”的陨落

19 03 2009年

    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迫切地想成为科学强国,更把做出科研成果当作是为国争光吗?有的,韩国。韩国在某些技术研发领域可与美日竞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却相当落后,乏善可陈。因此,当有人破天荒地声称做出了领先世界的科学成果,而且还通过连续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了世界科学界的认可,各种崇高的荣誉也就纷至沓来,国家封他为“最高科学家”这个连牛顿、达尔文都不曾得过的称号,而民众更视之为民族英雄。不幸的是,这阵狂热仅仅持续了一年多,国光就成了国耻。

    黄禹锡如果不是在韩国,绝无可能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当然也不至于摔得那么惨。他的研究工作,和世界各国的许多科学家的工作一样,只是对英国科学家在1997年一项惊人的科研成果的拓展。那一年,伊恩·维尔穆特等人宣布用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绵羊“多莉”,这项改写了教科书的成果采用的是一项并不新颖的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他们从一头六岁白羊的乳房取出一个细胞做为供体,从一头黑脸羊的卵巢中取出未受精的卵母细胞,除去细胞核做为受体。把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也就是说,乳房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了卵母细胞中),在电击刺激下,这个细胞像受精卵一样开始分裂、扩增,生成了胚胎细胞。胚胎细胞植入另一头母羊的子宫,五个月后生出了一头羊羔。

    这项技术已存在多年,很多实验室都能掌握。很快,其他实验室纷纷跟进,用相同的方法照葫芦画瓢克隆出了其他动物。1999年,韩国首尔大学兽医学院教授黄禹锡宣布克隆出牛,成了韩国宣称克隆出动物的第一人,他从此开始成为韩国的科学明星。不过,此时已有4头克隆牛在其他国家诞生了,而且他并没有发表任何数据来证明他的宣称,在国外并无影响。

    2004年2月,黄禹锡宣布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人的胚胎,从中分离出干细胞,并在美国《科学》发表了论文。此前已有美国公司宣称克隆出人的胚胎,但并没有从中分离出干细胞,所以黄禹锡的宣称立即引起了轰动。克隆人胚胎的目的不是为了克隆人(所谓生殖性克隆),而是为了研究如何利用它来治疗疾病(所谓治疗性克隆),就必须能够从中分离出能够分化成各种细胞的干细胞。更令人震惊的是,黄禹锡宣称其成功率很高,比较实用:仅尝试了242个卵子就成功克隆出1个胚胎干细胞系。

    2005年5月,黄禹锡宣称他的克隆结果又有了重大改进,成功率高得惊人,仅仅用了185个卵子就克隆出了11个胚胎干细胞系,而且是用9个不同年龄、性别和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的体细胞做供体克隆出来的,为实现治疗性克隆又迈进了一步。这个成果随后又发表在《科学》上。8月,黄禹锡宣布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狗,并在英国《自然》发表了论文。

    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接二连三做出领先世界的成果,一下子让黄禹锡也成了国际科学明星。黄禹锡被政府封为韩国“最高科学家”,获得了创纪录的科研经费:自1998年以来黄禹锡从韩国政府获得的科研资助一共是658亿韩元,再加上企业的资助,超过700亿韩元(约等于7千万美元)。

    但是他的麻烦也已经开始了。给他带来麻烦的是曾经参与在2004年《科学》上发表的论文工作的一名姓柳的同事,他由于不满黄禹锡的做法而离开了研究小组。6月1日,柳某给韩国MBC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PD手册”的网络举报箱发去一封电子邮件。几天后,节目编导对柳某做了匿名录音采访。在采访中,柳某称黄禹锡实验存在伦理问题,所用的卵子是逼迫研究小组中女成员捐献的,而且黄禹锡实验室并没有技术能力能够获得2005年《科学》论文的结果,可能造假。

    “PD手册”节目组随后进行了一系列调查。他们以拍摄介绍韩国生物技术的专题片为幌子,对2005年论文的一些共同作者做了采访,获悉11个干细胞系中只有两个(2号和3号)做过证明是干细胞的实验,而且是从汉城MizMedi妇女医院那里得来的。10月,节目组又到美国对论文的另一作者金善钟做了暗访。金善钟此时在黄禹锡的合作者、匹兹堡大学教授杰拉尔德·夏腾实验室工作。节目组编导告诉金善钟,他们已掌握了黄禹锡造假的证据,并欺骗他说,韩国检察机关已经开始调查此事。金善钟承认他对两个细胞系的照片进行复制,用来代表11个细胞系,但是是在黄禹锡的指示下这么做的。节目组用暗藏的摄像机录下了对金善钟的采访。

    可能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夏腾在11月11日突然宣布中断与黄禹锡的合作关系,他们已合作了两年,一起发表了《科学》论文。夏腾说是由于他发觉黄禹锡所用的卵子的来源有问题。11月21日,论文作者之一、负责向黄禹锡提供卵子的汉城MizMedi妇女医院理事长卢圣一举行新闻发布会,承认他给每位卵子提供者支付了1400美元。第二天,“PD手册”播出了调查的第一部分“黄教授卵子出处疑问”,指控黄禹锡在论文中对卵子的来源说谎。

    此时对黄禹锡的指控还只限于他对卵子的采集有违生命伦理。黄禹锡痛快地承担了责任,他在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有两名助手自愿捐赠卵子,其他妇女则因为提供卵子而获得报酬。他声称他事先并不知情,但愿意为此道歉,将辞去研究中心主任的职务。

    新闻发布会后,大多数政府官员、媒体、公众都表示支持黄禹锡。数百名韩国妇女宣称她们乐于捐赠卵子给黄禹锡做实验。“PD手册”则成了众矢之的。MBC电视台的网站论坛上贴满了观众指责“PD手册”的帖子。“PD手册”节目所有的赞助商都撤销了广告。12月7日,MBC暂停了“PD手册”节目,决定不播出指控黄禹锡论文造假的后续节目。

    但是在2天前,韩国生物研究信息中心的网站上出现了一个匿名帖子,标题是:“这个节目必须继续……”指出黄禹锡2005年《科学》论文所用的一组干细胞照片明显是用两张照片重复“克隆”出来的。第二天,另一个匿名帖子指出该论文还存在重复使用DNA指纹图的问题。这些指控在网上激起了热烈讨论,随后又在韩国传统媒体上获得报道。12月12日,首尔大学宣布启动对黄禹锡的调查。MBC也播出了指控黄禹锡论文造假的后续节目。

    12月29日,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正式宣布调查结果,黄禹锡2005年论文中所称的11个克隆干细胞系全都是假的:其中的9个根本不存在,是重复使用2个细胞系的数据冒充的,而这2个干细胞系并非克隆而得,而是普通的胚胎干细胞系。2006年1月10日,调查委员会又宣布黄禹锡2004年的论文也是捏造的,不过克隆狗是真的。第二天,《科学》撤销了黄禹锡的这两篇论文。

    1月12日,黄禹锡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歉意,请求宽恕。但是他只承认夸大了数据,否认造假,认为是MizMedi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调换了样本陷害他。此前黄禹锡已宣布将辞去首尔大学教授一职,但首尔大学不许他辞职,而是在2月9日解除了黄禹锡及与造假有牵连的6名教授的职务,并在3月20日将黄禹锡开除。3月21日,韩国政府剥夺黄禹锡“最高科学家”荣誉称号。5月12日,韩国检察厅正式起诉黄禹锡犯有夸大学术成果骗取赞助款项、挪用研究基金、违反生命伦理三大罪名。此案还未审理完毕。目前黄禹锡担任新成立的私人研究机构韩国水岩生物工程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带着他的研究团队继续从事动物克隆。韩国政府禁止他再从事人胚胎克隆。

    黄禹锡造假事件引起了媒体极大的关注,一时间让他成为当代最著名的学术造假者。韩国媒体不必说,美国和中国媒体也对这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不断追踪报道、评论。

    美国媒体感兴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干细胞研究在美国是一个受到高度关注、争议又非常大的话题。宗教保守势力要保护胚胎的“生命权”,反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美国联邦政府屈从于保守势力,对干细胞研究做出了种种苛刻的限制。科学界一直在强调干细胞研究将会造福人类,在医学上会有广泛的应用,会成为治疗许多不治之症的强大武器,限制干细胞研究是愚蠢的。黄禹锡的研究成果似乎使这个“美丽新世界”如在眼前,增加了科学界向政府讨价还价的砝码。它的破灭使人们对干细胞研究的成效产生了怀疑。

    美国媒体对黄禹锡事件感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有美国大学的教授也被卷了进去,而且黄禹锡造假的论文,是发表在美国刊物《科学》上的。黄禹锡两次骗过《科学》,似乎让《科学》觉得很丢脸,其主编曾表示要考虑改进现在的论文发表程序,以防范以后类似事件的发生。以前也有造假者骗过《科学》,但并没有引起这样的反思。其实《科学》在这一事件中并没有不当的做法,遵循的是学术期刊的发表惯例,先让三名同行审稿才发表。同行审稿时主要是看论文本身提供的证据是否充足,成果是否重大,并不会轻易怀疑论文的作者造假。除非假造得很拙劣,否则也不太可能在审稿时被发现有假。

    《科学》的主编说要改变这一已在学术界实行多年的惯例,以后对类似的成果可能要采取先由其他实验室验证过了,再发表论文的做法。其实这种做法在历史上也曾经有学术刊物采用过,这会大大延长论文的发表周期,不利于学术交流。因此现在的通行做法是先发表论文再说。这并不是说科学成果无需经过他人的检验就能获得承认。发表论文只是成果获得承认的第一步,但是并非等于定论,还要看能否经得起他人的检验。是否能被独立地重复出来,永远是一个科学成果能否成立的必要条件。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成果都会有人有兴趣去重复,实际上大部分成果都没有人重复,但是重大的成果是肯定会被重复的,弄虚作假很难不被发现。

    先发表论文,再检验,如果检验不出来,就不承认你。先信任你,如果发现你辜负了这种信任,就严厉地打击,让你从此没法再在科学界混下去。这种“后发制人”的做法是现在科学界的游戏规则,虽然无法防止造假,却可以保证造假者难以得逞,而且造假的代价太大,让人不敢轻举妄动。即使通过弄虚作假获得很大的名声、利益,也会有身败名裂的一天,黄禹锡就是前车。

    中国当前学术造假之所以这么泛滥,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游戏规则没有被遵守。造假容易得逞,获利很大,而成本很低,低到几乎为零,即使事情败露,其名利也不会受什么影响。中国虽然还没有出现类似黄禹锡这样的世界级科学明星,但是国家级科学明星、院士被发现造假的已经不少,有哪个受到了调查、处理的?有哪个敢于面对公众,表示歉意的?如果黄禹锡是中国的“最高科学家”,现在恐怕还过得好好的。

    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之争离我们很遥远,国际科学界的游戏规则是否需要改进也不是当务之急。我们关注黄禹锡现象,更应该反思中国自身的问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政府机构来说,应该向韩国学习,要管事,要敢于揭家丑,出了问题就要认真调查、严肃处理,而不要视若罔闻,乃至遮掩、包庇。甚至黄禹锡敢于开新闻发布会面对公众,表示歉意,引咎辞职的勇气,也是值得中国学术造假者学习的。

2009.2.25

(《经济观察报》2009.03.16)



进化论的敌人

18 03 2009年

    有报道称,根据一项民意调查,“半数英国人不信进化论”。有人联想起2003年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71.8%的中国公众认可“人类是从早期动物进化而来”这个结论,于是感叹进化论在中国有多么流行,达尔文未必能料到他的进化论会在中国受到如此厚爱。
    其实比较用不同方法做的调查结果没有什么意义,用相同的调查方法才能说明问题。同样对英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2005有近75%的英国公众认可“人类是从早期动物进化而来”这个结论,比中国还要高些。
    不过,也有些发达国家的公众对进化论的接受程度不如中国。最明显的是美国,只有40%的美国人认可“人类是从早期动物进化而来”。我们不要因为中国人接受进化论的比例远高于美国人就觉得中国人厚爱进化论。应该奇怪的是为何美国人如此排斥进化论,对进化论的接受程度在发达国家中倒数第一,对不起其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的地位。
    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不是因为美国人更富有怀疑、批判精神,恰恰相反,是因为美国人更加盲从——对宗教信仰的盲从。美国是原教旨基督教的大本营,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坚信必须按字面的意思理解基督教《圣经》上的每一句话,而既然《圣经》清清楚楚地说了上帝在六天之内创造了世界万物并按其影像创造了人,那么进化论就只能被当成是离经叛道的歪理邪说。
    那些主张科学和宗教能够和平共处、把科学和宗教的对立当成过时观点的人应该睁眼看看美国战场上弥漫的硝烟。那些声称美国学校教进化论比中国教得如何高明的人,应该先去看看美国中学课堂是什么样。根据2007年的调查,大部分美国中学的生物课只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草草教完了与进化论有关的课程,有的甚至完全避免教进化论。美国中学生物教师中,认同美国科学院关于进化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这一说法的只有四分之一,认为人类进化与上帝无关的不到三分之一,相信上帝在引导人类进化的倒有近一半,相信人类是在一万年前由上帝创造出来的占六分之一,把神创论当成科学理论教给学生的占了八分之一——尽管美国法律禁止在公立学校教神创论。
    美国进化论教学的惨状让美国科学界人士痛心疾首,却让某些中国学者当成学习榜样,岂不滑稽?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把中国公众接受进化论的程度高于某些西方国家当成是反常而要反思其成因。中国公众对进化论并没有“厚爱”到让人放心的程度,值得反思的倒是,为什么还有近30%的中国人不接受进化论?
    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能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从未接触过进化论。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还有9%的人是文盲,他们显然对进化论一无所知。即便如此,仍有20%有文化、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排斥进化论,而他们通常并不排斥原子论、相对论等其他科学理论。中国虽然没有排斥进化论的文化传统,但是当神创论伴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渗透进来时,其影响仍不容小觑。一些文化人把信仰基督教当成了时尚,而他们皈依的往往是原教旨基督教,因为原教旨教派最有传教的狂热。
    相应地,神创论的著作也被有组织地引进到中国,而且不是做为宗教读物,而是以科学著作的名义引进的。在北京一家图书大厦的科普柜台,《物种起源》被许多本“科学神创论”著作《达尔文的黑匣子》、《审判达尔文》挤到了一旁,而进化论的当代科普著作则难得一见。这就很容易给读者造成这样的印象:进化论是一百年前过时的古董,“科学神创论”(或美其名曰“智能设计论”)才是最新的科学。
    影响所及,就连某些不信教的文化人也把怀疑、批判进化论当成了开明、进步的表现。这些人本来对进化论就无好感。进化论认为人类起源于低等动物,这让他们觉得有伤人类尊严,而进化论那种机械的、看上去很冷酷的世界观,也不能满足他们对神秘世界的向往。“科学神创论”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否定进化论的“科学”依据。
    进化论的时间尺度以亿万年计,得出的结论往往与人们的生活经验相违背,本不容易理解。但是进化论看上去又很简单,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分子式、数学公式(其实一般人并不知道,进化生物学是生物学中定量化程度最高的学科,要掌握它离不开分子式、数学公式),又让人觉得即使不懂生物学也可以对它指手画脚,轻而易举地想出一些理由加以否定。这些人还会觉得自己很有科学精神。
    在西方,反对进化论被主流媒体视为落后保守、愚昧无知、盲目迷信、没有科学素养的典型。而在中国,却恰恰相反。反进化论思潮在中国媒体上能获得同情乃至推崇,这才是更为反常的,也更值得反思。

2009.3.2

(《中国青年报》2009.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