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补碘该不该?

19 08 2009年

    1994年起中国开始推行全民食用加碘盐,这项国策显然比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容易得多。据2008年的抽查,全国碘盐覆盖率已达到了97.48%。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媒体上突然一面倒地爆发出质疑、批评这一政策的呼声。有一位时评家甚至站在政治的高度,把推行碘盐视为“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中央集权行为”,“说明我们的社会依然信奉一个万能型的‘全权社会’”,呼吁“还我不吃加碘盐的权利”云云。

    其实这并非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政策,而是中国政府对联合国呼吁的快速反应。1993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各国用全民食盐加碘的方法消灭碘缺乏病。在此之前,许多国家已经这么做了。其中最早这么做的恰恰是怎么也算不上“全权社会”的瑞士和美国,他们自上个世纪20年代起就已实行全民食盐加碘,消灭了碘缺乏病,在那里好像并没有听到有人抱怨“我们连吃自然盐的权利都没有啊”。

    这次声讨碘盐的发起者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一名退休教授,向媒体控诉碘盐“是个害人的东西”。该教授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中国营养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日均盐摄入量为11克,农村居民达到17克,“这意味着,根据目前市面上多数碘盐中每克盐含碘20~50微克计算,中国人每天摄碘量达到了惊人的220~850微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200微克/天的安全线。”

    有医学院教授的头衔,听上去颇为权威,但是这账却没算对。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碘盐从出厂到销售过程中,碘含量会丧失20%,而在烹饪过程中,又会丧失20%,这意味着中国人每天从碘盐摄入的碘量实际上只有140~540微克,并不那么惊人了。而且,世界卫生组织并没有划定200微克/天的安全线。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成人每天应摄入150微克碘,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则应增加到200微克,碘盐的含碘量就是根据这个推荐量,考虑耗损和盐摄入量而制定的。

    这是推荐量,并非安全线,如果达不到这个量可能会使身体缺乏碘,超出了却未必就不安全。例如,据调查,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的碘摄入量大约是每日500微克,远超该教授划定的安全线,也没见到他们的医学院教授惊呼“是个害人的东西”。那么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安全线是多少呢?是每天每千克体重30微克碘。对一名60千克体重的人来说,就是每天1800微克。过量的碘很容易通过肾脏从尿液中排出,许多人每天摄入的碘量超过了这一安全线,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日本人由于在饮食中大量地食用含碘量非常高的海藻,每天摄碘量通常高达2000~3000微克。

    有人把吃碘过量说得非常可怕,说是会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这是没有证据的。有人把近年来国内某些地区甲状腺疾病的增加归咎于推行碘盐,这倒是很可能。国外也发现了这种情况,在碘缺乏地区推行碘盐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发病率会增加。这实际上是人体的一种“自然反应”。碘是甲状腺素的成分,在缺碘的环境中,人体为了合成足够量的甲状腺素,不得不增大甲状腺的体积,那么一旦摄碘量变充足了,甲状腺一时还调节不过来,甲状腺素的分泌量反而过多,就会出现甲亢。但是这是暂时的现象,过一段时间甲状腺的大小和甲状腺素的分泌量都会变得正常。

    有少数人对碘特别敏感,摄入过量的、甚至推荐量的碘会诱发甲状腺疾病,不过这种情况是可控制、可治疗的。相反的,碘缺乏的后果要严重得多。一提起碘缺乏,一般人都知道会得“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其实这种疾病毕竟还可以治疗、逆转,还不是很可怕。碘缺乏病最严重的后果是对智力发育的影响。孕妇如果缺碘,胎儿、婴儿的大脑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进而导致不可逆转的智力障碍。儿童如果缺碘,智力发育、学习能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智商低下。即使是在中度缺碘的情况下,儿童智商也会降低10~15。碘缺乏是导致智力障碍的最主要的可预防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在1994年估计,全世界有近16亿人口生活在缺碘环境中,有2千万人因此智力严重受损。在这方面,中国尤其严重。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每年还有121.9万新生儿没有得到碘保护。

    有的时评家声称国家应该把补碘的权利交给老百姓自己,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话听上去很好听,但是只是句空话。一般人平时哪会留意自己或家人的摄碘量够不够,是否应该特地补碘。碘缺乏对婴儿、儿童的智力伤害一旦造成,后悔就来不及了。全民食盐加碘对预防碘缺乏病不仅有效,而且极其便宜,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每人每年因此增加的费用只有5美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对消灭碘缺乏病很有信心,并把它当成和消灭天花、小儿麻痹症同样伟大的成就。但愿这一伟大进程不会因为一些中国时评家的口水而付之东流。

    推行碘盐不等于就要杜绝无碘盐。有些人的身体状况不适宜吃碘盐,或者时评家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死活不吃碘盐,也应有其自由。在高碘地区,并无强推碘盐的必要。不过,这些地方的人如果担心摄碘过量,首先要担心的是海产品。海鱼的含碘量为163~3180微克/千克,平均832微克/千克;虾、贝类的含碘量为308-1300微克/千克,平均798微克/千克,远比碘盐更“害人”。

2009.8.17.

(《中国青年报》2009.8.19)



怎么看待对进化论的质疑?

18 08 2009年

    进化论是生物学的基础,大家在中学课堂上都学过一点。但是在报刊、书本上我们还经常看到对进化论的质疑,甚至说进化论是一个过时的学说,早就被最新的科学发现推翻了,说得头头是道,让人觉得好像很有道理,用中学课堂上学到的那一点进化论知识,根本对付不了,有些人就跟着怀疑、否定进化论,还把这当成时髦呢。

    有关进化论的争论有的是进化论内部的学术争论,争论的双方都认为生物是进化来的,但是对生物是怎么进化来的,它的细节、机理等等,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存在这样的争论,说明进化论还是一门很有生命力的学科,还在发展之中。任何一门科学研究都难免会有争论,没有争论就说明这门学科已经死了。有人想用进化论内部的争论来说明进化论靠不住,这是把两个不同的问题混淆起来了:大家争的是生物怎么进化来的,不是争的生物是不是进化来的。

    还有一类有关进化论的争论争的就是生物是不是进化来的。这类争论不属于学术争论。科学界对生物是进化来的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生物进化被当成了一个科学事实。质疑这个科学事实的,基本上都是科学界以外的人,抱着别的目的,主要是由于宗教信仰。如果他们信仰的宗教经书告诉他们生物是上帝创造的,那么他们就只好坚决不接受进化论。但是他们为了迷惑人,又故意说自己是从科学上否定进化论的,列出很多“科学证据”指出进化论的种种不是。这些“科学证据”在生物学家看来当然是不值一驳,却也的确能迷惑不少外行,让他们以为进化论真成问题。

    反对进化论的人经常会说,虽然育种学家培育出了许多动、植物新品种,但是人类无法创造出一个新物种,可见物种是不变的,不是进化出来的。

    品种和物种有什么区别呢?不同的物种之间通常是不能交配繁殖的,而一个物种内的不同品种之间是可以交配繁殖的。比如说,狗的品种大约有1千多种,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是还能相互交配繁殖,所以属于不同的品种,而不是不同的物种。

    那么我们是不是无法培育出新物种呢?不然。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俄国生物学家卡普钦科就成功地将萝卜和甘蓝杂交。萝卜和甘蓝不仅是不同的物种,还是不同的属(相近的物种组成一个属):萝卜属于萝卜属,甘蓝属于芸苔属。杂交的结果,它们的后代绝大部分是不育的,这是预料中的。但是有少数杂交后代可以自行繁殖,而且无法再和萝卜或甘蓝杂交了。这些后代就成了一个新物种。卡普钦科做这个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验证进化论,而是想制造出一个有经济价值的新物种:如果这个新物种长着甘蓝的叶子和萝卜的根,那就全株都可以食用,不会浪费了。可惜的是,这种新物种偏偏长着萝卜的叶子和甘蓝的根,一点经济价值也没有。

    像这样把不同属的物种进行杂交,因为它们的亲缘关系很远,所以叫做远缘杂交。有的远缘杂交产生的新物种是有经济价值的。比如将小麦(小麦属)和黑麦(黑麦属)杂交后得到的新物种小黑麦,具有小麦的高产,又有黑麦抗锈病的能力。这种杂交种已在许多地区广泛种植。

    如果是同一个属内的不同种进行杂交,那就更容易创造出新物种了。通过种间杂交的办法,育种学家已培育出大量的植物新物种。光是兰科,已登记的至少有几万个人工种。这些人工种能够自身繁殖,而且无法再跟其他种交配,因而是新物种,而不是品种。许多观赏花卉的“品种”,比如郁金香、鸢尾花的“品种”,事实上都是新物种。

    在自然界,我们也能观察到类似的现象。一类叫做婆罗门参的野花原产于欧洲,在二十世纪初,三种婆罗门参被引进到美国。在随后的几十年间,这三种野花开始在美国西部大量繁殖,混杂生长。它们杂交产生的后代是不育的。但是到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在美国华盛顿州突然出现了两种新的婆罗门参,它们看上去是原来婆罗门参的杂交后代,但是能够繁殖后代,而且无法再与原来的婆罗门参杂交。也就是说,这是两个新的物种。

    动物也能找到产生新物种的例子。大西洋北部的法罗群岛原先并没有家鼠。在大约250年前,家鼠跟着人到了该岛。现在,该岛的家鼠与普通家鼠在形态结构上已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分类学家已把它另立为一个新物种。

    质疑进化论的另一个常见理由,是说找不到所谓“过渡型化石”。根据进化论,现有的物种都是从过去的物种逐渐进化来的,那么在进化过程中,就会出现介于旧物种和新物种之间的过渡型物种,它们也能留下化石。而据反对进化论的人说,至今仍然没有科学家找到种与种之间,或类与类之间的过渡型化石。

    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生物体能够形成化石是很偶然的,因此过渡型不一定能形成化石,形成了也不一定能被人们发现。因此毫不奇怪,时至今天,仍然有许多过渡型化石没能找到,而且可能永远无法找到。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没有任何过渡型化石;恰恰相反,我们已找到了许许多多过渡型化石。最著名的过渡型化石是我们在生物课本上学到过的始祖鸟化石。始祖鸟大小和乌鸦差不多,它有一些鸟类的特征,最主要的是长有羽毛。但是,它的大部分特征都是爬行类的,最明显的是长长的尾骨(达二十块)和前肢(翅膀)上有三个分开的指骨,上面长有爪子。可见,始祖鸟很明显是从爬行类到鸟类的过渡型,证明了鸟类是从爬行类进化来的。始祖鸟化石已被发现120多年了。近年来,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中国的辽西发现了很多种与始祖鸟类似的过渡型化石,这些化石已充分证明了鸟类是从一种恐龙进化来的。

    在类与类之间的过渡型化石中,除了始祖鸟,著名的还有从鱼类到两栖类的过渡型(总鳍鱼,鱼石螈,棘石螈)、两栖类到爬行类的过渡型(蜥螈)、十几种从爬行类到哺乳类的过渡型(似哺乳动物爬行类)、陆地哺乳类到原始鲸类的过渡型(巴基斯坦古鲸)。在种与种的过渡型中,最著名的有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一系列非常完美的过渡型,和从古猿到人的过渡型。

    科学家还在不断地发现新的过渡型化石。例如最近发现的比目鱼过渡型化石。长着两个眼睛的动物一般都是左右对称各一个,比目鱼的眼睛却是挤在身体一侧。如果比目鱼是从两侧对称的鱼逐渐进化来的,那么一开始时,有一侧的眼睛只是向头顶移动了一点,变得不那么对称。现存比目鱼中最接近过渡型的是大口鳒(俗称左口),它的一只眼睛接近头顶,似乎刚刚从另一侧迁移过来,但是两个眼睛也都已在同一侧,并非人们心目中的过渡型。以前因为找不到过渡型化石来证明比目鱼的进化,反对进化论的人幸灾乐祸,经常举比目鱼为例来“驳斥”进化论。但是他们笑得太早了。比目鱼过渡型化石最近被找到了,而且是两种。它们的眼睛虽然是一边一个,但是有一侧的眼睛位置偏上,靠近头顶。把这些生活在始新世(距今约4千500万年前)的比目鱼祖先化石与大口鳒和其他现存比目鱼依次放在一起,可以清楚地显示比目鱼的眼睛是如何一步步迁移的。

    反对进化论的人还经常说,生物体的构造是如此复杂而有序,它们不可能是随机自然形成的,而只能是由一个智能设计者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他们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人的眼睛。人的眼睛由许多部分组成,缺了视网膜不行,缺了晶状体也不行,而且各个部分的位置都必须很精确,不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眼睛就没什么用处,这么复杂巧妙的器官怎么可能是进化来的呢?

    是不是像反进化论者所说的,不完善的眼睛就无法起作用,就不能在进化中发挥功能呢?当然不是。轻度近视要好过高度近视,高度近视要好过失明,还能感受亮暗的失明要好过没有眼睛,并不是只有完善的眼睛才有助于生存。当我们说到眼睛时,马上想到的是人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长着像人眼一样复杂的眼睛,而是存在着从非常不完善和简单的到完善和复杂的许许多多的不同类型,都是其拥有者的生存所不可或缺的:如果它们的生存不需要眼睛的话,就会完全退化掉,就像生活在黑暗的洞穴的盲鱼那样。最简单的眼睛功能只能感受光明和黑暗,听上去好像没什么用,但是许多动物(例如扇贝)就长着这样的眼睛,可以用它来区别白天和黑夜,甚至可用于躲避敌人(如果周围突然变暗,可能意味着是敌人的身影)。有的简单的眼睛不会动,只能盯着一个方向看,这也很有用处,比如海底动物可以靠它判断哪里是海面。总之,复杂程度不同的眼睛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你过的是复杂的生活方式,才需要复杂的眼睛。

    由于眼睛难以形成化石,我们无法从化石直接了解到眼睛是如何进化的。但是,如果我们把现有动物的各种各样的眼睛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在一起,那么就可以推导出复杂的眼睛是如何一步步进化出来的。

    寒武纪物种大爆发历来是反对进化论的一个理由。寒武纪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5.1亿年前,是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纪之前的地层的动物化石较少,而在寒武纪的地层中,发现了种类繁多的动物化石,有的古生物学家甚至认为动物各门的祖先在这个时期都已出现,称为“寒武纪物种大爆发”。

    反进化论者在介绍寒武纪物种大爆发时,试图给人这种印象: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同时突然出现的,以后只有灭绝而没有进化。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首先,在寒武纪之前,动物已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古生物学家已在世界各地发现了大量的寒武纪之前的多细胞生物乃至动物,寒武纪的动物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从这些前寒武纪生物进化而来的。其次,寒武纪的动物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持续了几百万年。再次,“几乎所有动物的门”在寒武纪地层出现并不等于“几乎所有动物的种”在那时候都已出现。事实上,寒武纪的动物一般地只是那个门的原始物种,以后几乎全都灭绝了,后来的物种是进化来的。比如,寒武纪只存在少数几种原始的脊索动物,而丰富多彩的脊椎动物各类群,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和鸟类,都是在寒武纪之后从原始脊索动物逐渐进化来的。现代脊椎动物各物种更都有了几亿年的进化史。

    反对进化论的理由、谣言还有不少,但是只要我们对生物学家多一点信任,对进化论多一点信心,多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就不容易被其迷惑。

2009.4.19   

(《中学生天地》A版2009年第7~8期)



宝贝,宝贵的贝壳

13 08 2009年

    当你亲切地称呼某一个心爱的人“宝贝”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你其实是把她叫做一种贝壳。宝贝的本义是宝贵的贝,是宝螺科(又称宝贝科)贝类的统称。全世界的宝贝大约有200种,共同特征是贝壳为卵圆形,极其光滑,背面布满各种斑点和花纹,腹面有一条缝状开口,开口的两侧各有一排齿纹。甲骨文的“贝”字画的就是宝贝腹面,两侧各画两颗牙齿。后来两侧的牙齿连接成了两条线,下面又伸出两根触角,就成了繁体的“贝”字。

    为什么把这种贝壳称为宝贝呢?不仅因为它是最漂亮的贝壳,而且因为在远古时期它是做为货币使用的,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货币。所以我们的祖先用“贝”造出了很多与财富有关的字:财、货、贪、贫、贾、资……有的经过简化已看不出和“贝”的关系,例如买、卖。有的在繁体字中也难以觉察与“贝”的关系,在甲骨文中才露出贝的影子,例如:“得”,本字只有右半部分,上面是“贝”下面是“手”,意思是拿到了财富;“贯”,上下部分都是“贝”,是一根绳子把两个贝穿在了一起,本义指的是穿钱的绳子;“朋”,是两串贝,一串5个,本义是钱的单位(10个贝)。

    宝贝成为人类第一种货币,并不偶然,它天生就是当货币的料:美丽、轻便、耐磨损、多数地方不生产、除了用做装饰没有实际用途,而且很关键的一点,它无法假冒,不怕会出现假币。后来人们也用铜铸造宝贝当货币用,但是三岁小孩也很容易把它们与真宝贝区分开来。用陶瓷也许可以制造出可以乱真的宝贝,但是制造的成本必然极高,得不偿失。因此,除了中国,在世界其他地方,特别是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等许多地方,也都曾经使用宝贝当货币。虽然宝贝有200种之多,全世界的人们却都只选用两种宝贝当货币:黄宝螺(因此也叫货贝)和金环宝螺(也叫环纹货贝)。这是不约而同,还是从共同祖先那里传下来的传统?

    中国从西周末年开始金属贝逐渐取代了天然贝,春秋以后,金属贝也逐渐被其他的货币取代,到秦始皇改革币制时,明文规定禁止用贝做货币。但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有的一直到19世纪还在用宝贝当货币。大量的货贝被从非洲东岸支付给不产宝贝的西非,光是1867年一年,从尼日利亚拉多斯港口就运走了3400吨的货贝用来购买含油种子。这必然导致通货膨胀,难怪到19世纪末,货贝就迅速贬值,不值钱了。

    世界上的贝壳已知至少也有好几万种,为何独独选了宝贝当货币?除了宝贝有较规则的形状便于辨认、携带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宝贝与其他贝壳相比,更为光滑亮丽,就像珠宝一样显得更为珍贵。贝壳的表面覆盖着珐琅质,使贝壳有了光泽。但是在生活中珐琅质会磨损,如果长了海藻或藤壶,更会破坏了贝壳之美。宝贝在行动时,它的外套膜通常从壳中伸出来,包住了整个贝壳。外套膜分泌珐琅质,生长、修复贝壳,并保护它不受磨损和寄生物的侵害,所以宝贝的贝壳会一直那么光滑。

    宝贝的外套膜长着很多枝叶,色彩通常非常鲜艳,看上去就像海兔。宝贝外套膜的色彩、图案往往与贝壳差别很大,一旦受到惊吓,就迅速缩回壳内,露出截然不同的贝壳,让捕食者感到困惑。而宝贝长着两排“牙齿”的开口看上去就像一个吓人的大嘴,也许能把捕食者吓跑。

    用货贝当货币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只有一种面值,单纯以个数计算,遇上大宗的买卖就很不方便。一种变通办法是用宝贝的大小设定面值的高低。《汉书·食货志》详细记载宝贝的五种等级和对应的价值,根据的就是其大小。最低一级的宝贝不足一寸二分,值钱三文,这显然指的就是最通行的货贝,平均长度大约2厘米。而最高一级的宝贝四寸八分以上,值钱二百一十文,常见宝贝中能大到这种程度的,只有一种,那就是虎斑宝贝(也叫黑星宝螺),平均长度大约8厘米,能长到15厘米。

    虎斑宝贝不仅是宝贝中最大的,也是最漂亮的。像货贝这样的小宝贝收藏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变得黯淡,但虎斑宝贝的珐琅质非常厚,只要保存得当,很多年都能一直光彩照人。虎斑宝贝的图案也非常美丽,布满大小不一的黑褐色圆斑,就像披着美洲虎的皮。它的图案千变万化,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图案的变化除了遗传的因素,还深受环境的影响。生活在黑暗地带的虎斑宝贝的底色通常较深,而在明亮地带的虎斑宝贝则底色较浅,甚至白化成了白色,这被认为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因此虎斑宝贝成了最受欢迎的宝贝收藏品。中国将它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所有宝贝中唯一受保护的,按法律规定应该禁止出售、收购。不过你不必担心买不到。在国内海滨旅游城市的小摊上,花几块钱就可以买到品相完好的大型虎斑宝贝。它们并非当地出产,而是从国外进口的。虎斑宝贝在国际上并不受保护,产量极高,用集装箱满世界运输,批发价一个只有大约10美分。在这种情况下,还把虎斑宝贝列为保护动物,除了让政府部门借以收取资源保护费(现行的收费标准是一只50元),以及让觉得自己是在收藏保护动物标本的收藏者产生不必要的愧疚外,没有多大的意义。

2009.8.9

(《中国青年报》2009.8.12.)



西方也有“阴阳五行”

5 08 2009年

    近年来国内有不少人倡导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例如卜卦、风水、中医)树立为“东方科学”,以与被称为“西方科学”的现代科学相对抗。“东方科学”的主要特色,就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的。“东方科学”在国际上没能获得承认的原因,据说是由于西方人理解不了阴阳五行。其实在西方历史上,也曾经流行过类似阴阳五行的学说,统治西方思想界达两千年之久,那就是源自古希腊哲学的四元素学说。这个思想体系非常精致、巧妙而庞杂,其“博大精深”的程度丝毫也不比阴阳五行说逊色。

    这个思想可以一直追溯到西方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约公元前625-547),他是第一个尝试完全用自然因素解释自然现象的人,并提出了这么一个大问题:物质归根结底是由什么构成的?他猜测宇宙万物都是由同一种基本元素构成的,那就是水。

    其他古希腊哲学家都跟着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分别给出自己的答案,连师生都会为此互相吵架,真正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例如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546)认为基本元素不可能是水,而是某种不明确的无限物质。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585-525)则认为基本元素是气,气稀释成了火,浓缩则成了风,风浓缩成了云,云浓缩成了水,水浓缩成了石头,然后由这一切构成了万物。那位留下了“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一名言的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5-475)认为万物由火而生,所以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0-430年)对此来个兼容并包,综合了前人的这些看法,再添加“土”,就有了水、气、火、土四元素。特别看重几何学的柏拉图(公元前427-347)把四元素几何化,认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形状分别是体现其性质的一种正多面体:火原子是最为锐利的正四面体,气原子是几乎让人感觉不到的正八面体,水是像小球一样滑溜的正二十面体,土是能够堆砌起来的立方体。

    正多面体共有5种,还剩下一种正十二面体没有元素可与之对应,柏拉图说它是神用来排列天空的星座的。柏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认为组成天体的元素与地球不同,是纯粹的“以太”。多了这一第五元素,各种元素倒是可以和各种正多面体一一对应了。不过亚里斯多德不像他的老师那样痴迷几何学,对这种做法并不感兴趣。

    亚里斯多德把四元素学说发展成了一个能自圆其说的体系,看上去很迷人。例如,这个学说能解释为何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井然有序:土最重,组成了地球的核心;水较轻,覆盖在地球的表面;气、火更轻,笼罩着地球或向上飘扬;以太最轻,位于天上,绕着地球运行。

    亚里斯多德认为,四种两两互相对立的原始性质才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冷-热、干-湿。不同的元素是由这些性质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火是热加干,气是湿加热,水是冷加湿,土是干加冷。因此元素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把水加热,水中的冷被热取代,水就变成了气。

    四元素学说渗透进了西方传统学术的各个方面,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370)据此提出的四体液学说。它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分别与四种元素相对应:由肝制造的血液(气),肺制造的粘液(水),胆囊制造的黄胆汁(火)和脾制造的黑胆汁(土)。人之所以会生病,是由于四种体液失去了平衡所致,治病就是要让体液恢复平衡,因此衍生出了放血、发汗、催吐、排泄等疗法。西方传统医学用整体的观念看待人体和疾病,主要用草药入药,认为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冷-热、干-湿属性,可以借助它们让体液恢复平衡。处方往往同时用很多味草药,讲究不同草药之间的相互搭配。这些观念和做法都与中国传统医学很相似。

    第一个认真地质疑四元素学说的学者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27-1691)。他在1661年发表《怀疑派的化学家》,对古代元素学说进行了批判,认为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元素。他提出,元素应该是指既不能由其他物质生成,也不能相互转换,无法再分解的某种原始、简单的东西。他并提出,元素的种类有很多,什么东西能被算是元素,要用实验来确定。对古代元素学说的否定,可以视为化学创建的一个标志。四体液学说的寿命还要长一些,直到19世纪还有很多医生相信,随着现代医学的兴起才遭到了彻底的否定。现在西方学界实际上已无人还相信四元素学说,但是在民间还有人信奉,例如星相术仍然把它当成理论依据之一。

    四元素说其实并不是很离谱,可以把它看做是四种物质形态的象征:土、水、气、火分别对应着固态、液体、气态、等离子态。但是那毕竟只是古人对世界本源的一个充满臆想的朴素看法,不管其体系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在现代科学兴起后,在西方就被无情地抛弃。而更为简陋的阴阳五行说却至今风靡中国学界,甚至被当成了科学,继续用它来指导治病看风水,这倒是很有东方特色的。还有人幻想用“东方科学”来拯救“西方科学”、西方文明,则是对西方思想史的无知。

2009.8.2

(《中国青年报》2009.8.5)



《爱因斯坦信上帝吗?——方舟子解读科学史著名谜团》序言、推荐和目录

4 08 2009年

einstein_cover.jpg

                                 科学家也是人(代序)

    科学史是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一方面,科学问题,特别是重大的科学问题,往往是在激烈的争论中得到解决的。另一方面,科学家的所作所为,有时也会引起争端。

    本书介绍的,就是围绕着科学家的品行的争议。这里面,有的是人人知道、举世敬仰的大科学家:伽利略、牛顿、达尔文、巴斯德、爱因斯坦……,有的科学家你可能从没有听说过,但是他们也曾经有过惊人之举。

    本书介绍的事件,有的是你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布鲁诺由于信仰日心说被烧死、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落体实验、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苯环结构、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素……,但是你读到过的,可能只是一个简化的、歪曲的、乃至编造的版本。这里将试图还原事实的真相。还有的事件,你可能闻所未闻,但是一样的扑朔迷离、曲折有趣。

    由于科学力量的伟大,让科学家也跟着沾光,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科学家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但是科学家也是人,人性的弱点和光辉他们也都具备。科学家中有卑劣小人,他们浮夸、造假、剽窃、侵吞别人的成果……。科学家中也有高尚的圣人,他们睿智、诚实、勇敢、坚强、谦逊……。

    当然,科学家中更多的是凡人,他们的道德水平并不普遍高于一般人。科学家未必高尚,这并不能成为怀疑、贬低科学的理由。只要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时是诚实的、符合学术规范的,就是个合格的科学家。科学方法之奇妙,就在于它能够超越人性的弱点,通过有着种种人性弱点和主观偏见的研究者,最终得出客观的研究结果。科学家造假即使能够欺骗一时,却不可能长期欺骗下去,最终不可能影响科学结论。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宽容造假,因为它能够妨碍科学的发展。

    “读史使人明智”、“科学使人深刻”(王佐良译培根语),读科学史能使人既明智又深刻。希望你在阅读了本书之后,能对科学研究这个行业有更清醒的认识,对科学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能感受科学的魅力。

       方舟子     2009年5月30日

推荐

一本饶有趣味,继承《春秋》笔法——“不溢美,不虚饰,不为贤者讳”的好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何祚庥

很多人对科学家的理解,来源于美化了的故事;有些科学家也编造一些漂亮的故事。这些都导致人们对科学家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本书将一些科学史上的原本故事,讲给大家听,使人们对科学家有更真切的了解。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饶  毅

科学家的逸事广为流传,其中也有不少是以讹传讹,甚至是蓄意捏造的。本书的各个公案不仅以翔实的史料还原真相,而且以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家也是人,人性的一切弱点也同样会反映在科学家身上,然而,由于科学体制本身具有完善的纠错机制,科学仍然可以成为最可靠的知识体系。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赵南元

爱因斯坦信上帝吗?——方舟子解读科学史著名谜团

方舟子 著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书号:ISBN 978-7-80763-312-9/N-4
定价:25元
212幅插图
263页

目录:

科学家也爱当赌徒?
被冤枉的数学家
布鲁诺是不是科学烈士?
伽利略有没有做比萨斜塔实验?
牛顿-胡克之争
牛顿-莱布尼茨之争
石头也能说谎
数学天才伽罗华之死
谁是海王星的真正发现者?
达尔文-华莱士之让
达尔文-华莱士之争
达尔文是近亲结婚的受害者吗?
达尔文得了什么病?
达尔文晚年后悔创建进化论了吗?
孟德尔豌豆实验是否有假?
孟德尔的发现为何被忽略?
凯库勒的梦中发现之谜
巴斯德是否骗人?
谁发明了阿司匹林?
神秘的N射线
“六〇六”的真实故事
密立根油滴实验是否有假?
“不死的细胞”疑云
“皮尔当人”骗局
产婆蟾的“黑色指垫”
神秘的有丝分裂射线
青霉素的发现
链霉素的发现
卢姆岛上的“有趣植物”
爱因斯坦信不信上帝?
艾弗里为何没得诺贝尔奖
被当成反科学偶像的科学英雄
神秘的“聚合水”
著名心理学家伯特造假事件
白鼠身上黑
达马迪安为何没得诺贝尔奖?
米德是否受骗?
谁发现了艾滋病毒?
轰动全美国的巴尔的摩事件
冷聚变闹剧
一起离奇的学术破坏案件
编造出来的新元素
古人类化石的“心理年代测定法”
美国枪支管制和学术造假
印度也出大学校长剽窃案
明星科学家舍恩浮沉记
波氏兄弟“假的真文凭”事件
加拿大出了一个学术巨骗
“白蚁吃了我的数据”
“最高科学家”的陨落



阿基米德的镜子

29 07 2009年

    公元前213年春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罗马执政官马塞卢斯率领一支60艘战船的舰队,攻向西西里岛上的希腊城邦叙拉古。

    此时,迦太基统帅汉尼拔正带着大军在罗马大地上游荡。罗马军团不敢与之正面交锋,试图切断汉尼拔大军的补给线。叙拉古正是从汉尼拔的北非老家到意大利这条补给线上的关键港口。叙拉古原来一直与罗马结盟,在3年前汉尼拔大败罗马军团后,就倒向了迦太基。

    罗马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海军,每艘战舰有三层甲板,由150名桨手行驶,载着75名士兵,25名军官和水手。其中有8艘战船经过改造,每两艘连在一起,载着一架威力巨大的攻城机。罗马军队用它来攻城,几乎攻无不克。但是马塞卢斯知道这一次非同寻常,因为叙拉古城里住着古代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和工程师阿基米德。阿基米德靠给政府设计武器获得报酬,因此得以衣食无忧地研究纯学术问题。

    当罗马战船驶近城墙时,它们遇到了阿基米德的第一种武器——巨大的投石机抛出大石头,向甲板、桅杆和水兵砸去。有的战船躲过了被砸沉的命运,驶得更近了,这时阿基米德的第二种武器派上了用场,小型的投石机从墙洞射出石头,虽然石头较小,但是速度更快,更密集,罗马水兵纷纷被击落水。有一些战船还是驶到了墙底下,开始攻城了。这时从墙头伸出一根根又长又粗的木梁,扔下沉重的铅块,把战船和攻城机砸烂。然后,罗马水兵见到了他们从未见过的奇怪武器:一架架起重机从墙后伸出来,晃动铁爪,钩住了船头,把战船垂直地吊起来,一松开铁爪,战船就被翻了个底朝天。马塞卢斯见了此情此景,感叹道:阿基米德在用我们的船从海里舀水。

    最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一群叙拉古士兵出现在墙头,一致地晃动手臂,一道白光射向一艘还在一箭之遥的战船,这艘船就被点燃了。然后又射向第二艘、第三艘……罗马战船一艘艘地烧了起来,马塞卢斯赶快下令撤退。在这场被马塞卢斯称为罗马舰队与阿基米德一个人的战争中,阿基米德取得了胜利。马塞卢斯必须另找攻占叙拉古的办法。

    这一切真的发生过吗?

    我们可以确定发生过这场战斗,而且罗马舰队被击退了。同样可以肯定的是阿基米德设计的武器在击退罗马人的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可靠的记载表明罗马舰队饱受石头、铅块的狂轰乱砸,也遭遇铁爪起重机的重创。但是早期的记载都没有提到阿基米德还用了能点燃战船的秘密武器,甚至根本就没有提到罗马战船起火了。

    到了公元2世纪后期,罗马诗人卢坎才首次说到阿基米德用科学办法把敌人的船只点燃。此时距离这次战斗已过了400年,而且卢坎也没有具体地说阿基米德用的什么办法,可能只是用了更普通一些的点火办法,例如向甲板抛掷装了硫磺、油脂、沥青的火罐。还要再过300年,才有一名希腊数学家首次记载,根据传统说法,阿基米德用镜子点燃了一箭之遥的敌人舰队。

    可见这个传统说法缺乏可靠的史料,很可能只是一个传说。这个传说有没有可能是真的呢?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阿基米德研究过光学,显然知道用凹面镜能够聚焦阳光。但是当时的技术是制造不出一面足够大的凹面镜的。替代办法是用很多面平面镜排列成一个抛物面,同样能够聚焦阳光。传说阿基米德就是这么设计的,让许多士兵人手一面镜子,排成了一个镜子阵。

    阿基米德掌握了足够的光学知识能设计出这种光学武器。但是这样的武器真的能派上用场吗?轻信的古人从不怀疑,文艺复兴之后就不同了。笛卡儿认为那是虚构的故事,而布封却在1747年用实验证明阿基米德能够办到。布封用168面20×15厘米的镜子聚焦阳光,点燃了大约50米外的木头。1973年,希腊科学家试图重现当时的情景。阿基米德时代古希腊人还不会生产玻璃镜子,只能用的是铜镜或磨光的盾牌。在雅典的一个海军基地,士兵们举起了70面1.5×1米的铜镜,瞄准了50米外的一艘小木船。起初,许多人没法聚焦,经过反复练习后,终于对准了,几秒钟后木船开始冒烟,很快就烧了起来。

    2005年10月,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在校园里做了演示,把127面30×30厘米的镜子对准30米处的木船模型。对准大约10分钟,木头烧了起来,他们让它烧了一分钟再扑灭,在木板上烧出了一个洞。随后他们到旧金山,对停泊在海上的真木船做实验。这回用了300面镜子,让船舷冒烟、烤焦,有一个地方出现小火,持续燃烧了2个小时后只烧出了一个小洞。但是并没能点燃木船。

    这些实验结果不足以令人信服,用到实战上就更成问题了:叙拉古士兵如何知道要准确地把光线对准哪一点?即使目标被一致对准了,罗马战船怎么会保持静止一段时间让他们聚焦?浸泡在海水里的战船是否能像干木头那样被点燃?如果点燃了,火势很小,会不会很快就被船上的士兵扑灭?

    即使这一光学武器在理论上可行,在实战中也不实用,还不如发射火箭或用抛石机发射火团更好用。但是它听上去比火箭、抛石机神奇多了,更适合用来讲故事,传说于是出现。就算明知它不可信,人们还是会津津乐道,让它一直流传下去。

2009.7.27.

(《中国青年报》2009.7.29)



“网瘾”是不是病?

24 07 2009年

    1995年3月16日,纽约心理医生伊凡·戈德堡在一个心理医生网络贴了篇帖子,声称“网瘾障碍”的患者数量正在急剧增长,宣布为此在网上成立“网瘾支持小组”,并列出了网瘾的诊断标准。“网瘾”一词自此面世。不过那是一篇搞笑的帖子,所谓网瘾的诊断标准是参照赌瘾(病理性赌博)的诊断标准列出来的,在网上成立“网瘾支持小组”就和在赌场成立“赌瘾支持小组”一样好笑。戈德堡本人到现在也不相信有“网瘾障碍”这么一种心理疾病。

    但是戈德堡创造出的这个词语却有出乎意料的生命力。有一些心理医生并不把这当成笑话,还正儿八经治起了网瘾。在戈德堡发明“网瘾”一词的第二年,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玛丽莎·欧扎克就在她工作的医院开了专治网瘾的门诊。她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网瘾患者,在发现自己玩电子游戏玩上瘾之后才想到这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

    美国精神病协会编的《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编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精神疾病部分都没有把“网瘾”列进去。不过,这两本权威指南的最新版本出版的时间都比较早:前者在1994年,后者在1992年,都在网瘾问题被提出之前。《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预计在2012年出版新版本,有的专家提议把网瘾列进去,有的则反对。

    我们耳闻目睹有很多人由于沉迷于上网而严重影响到生活、学习、工作,会直觉地认为这是心理有病,但是为什么有些心理学专家反对把网瘾当成一种心理疾病呢?一个理由是,沉迷于某种活动并不等于就是一种病态行为。比如,有很多人整天坐在电视机前消磨时间,也会因此严重影响到生活、学习、工作,是不是该认为这些人得了“电视瘾”,必须加以治疗呢?

    另一个理由是,有网瘾的人往往有其他心理疾病:青少年沉迷于上网,可能是由于有严重的心理发育问题,例如患有注意力缺乏症(即俗称多动症)或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忧郁症或焦虑症患者把上网聊天做为一种释放心理紧张的手段;有人上网赌博难以自拔是由于有赌瘾,等等。上网过度是这些疾病的表现,但是本身不是病。对这些患者,应该是针对他们患的心理疾病进行治疗。例如,对沉迷于上网赌博的患者,应该是让他们戒掉赌瘾,而不是试图去戒掉网瘾,否则他们即使不上网,也会在网下继续赌博。

    既然学术界在目前对有没有网瘾这种心理疾病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并没有权威的诊断标准,又根据什么判定某人是否患有网瘾需要治疗,如何治疗,治疗的效果又是如何呢?提起网瘾,人们很容易想起“毒瘾”、“酒瘾”、“烟瘾”、“赌瘾”。但是网瘾和它们有着显著的不同。毒品、酒精、香烟和赌博都有害无益,戒除它们的目标是做到彻底告别它们,而不是减少使用。例如酗酒者在戒酒时往往要记录自己已有多少天滴酒不沾,如果某一天又开喝了就前功尽弃,必须从头开始戒。但是互联网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通讯工具,戒除网瘾的目标显然不是要完全放弃上网,否则反而会对生活、学习、工作造成不便。何况对许多人来说,上网是其谋生手段,整天泡在网上是常态,排斥上网反而不正常。

    有一项研究认为,大部分沉迷于上网的人在一年后都自觉减少了上网时间,表明这是一种可以自我纠正的行为。有些人认为自己上网过度,主动寻求心理治疗,当然也是其权利。但是这样的治疗都带着试验性质,就应该遵循医学临床试验的规范和伦理,对治疗方法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做恰当的评估。国外治疗“网瘾”的方法和治疗“酒瘾”类似,比如提供心理辅导和采用认知行为群体疗法。这些疗法至少不会对寻求帮助的人造成伤害,符合“首先要无害”的医学伦理。

    国内一度采用电击疗法治疗青少年网瘾,便违反了医学伦理。电击疗法被用来治疗心理疾病,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也是最有争议的疗法,并有显著的副作用。目前电击只被用以治疗少数几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用以治疗严重的忧郁症,有临床试验研究认为有一定的效果。通过对脑部施加电击诱发抽搐并改变大脑功能,其机理至今不明,但已知能损害记忆和认知功能。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普遍采用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再施加电击的步骤,以减轻电击的痛苦。只有极个别国家还在进行不加麻醉的电击。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在世界范围内禁止不加麻醉的电击。从国内接受电击治疗的网瘾青少年事后痛苦不堪的描述来看,他们显然没有被麻醉,违反了国际惯例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这是把电击疗法当成了惩罚措施,是一种很不人道的虐待青少年的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危害,可能比网瘾还要大得多。

    在有关电击治疗网瘾的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卫生部终于发函停止了这种做法。但是对一种违背医学伦理并用以赢利的试验性疗法,不应只限于事后姗姗来迟的叫停,还应该追究医院、医生的责任。

2009.7.20

(《中国青年报》2009.7.22.)



美国月球探测器发回阿波罗登月遗留物图片

21 07 2009年

针对“阿波罗登月造假”阴谋论,我写过两篇文章:《“阿波罗登月”是否是骗局》、《再说“阿波罗登月”是否是骗局 》,做过视频访谈《辩论会2—美国登月是骗局?》和电台访谈《方舟子在北京新闻广播谈“阿波罗登月造假” 》。已经说得够清楚的了。现在再补充一点新证据。

美国宇航局在上个月发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于6月23日进入月球轨道,并在7月11日到15日陆续发回阿波罗11号、14号、15号、16号、17号登月点的图片,预计几周内会发回剩下的阿波罗12号登月点图片。以后该飞行器将进入更低的轨道,有望发回分辨率更高的照片。不过从现在发回的照片已可以看出这五次登月遗留下的登月舱,最清楚的是阿波罗14号登月点,还能看到遗留下的科学仪器和宇航员的足迹。我们不能指望这些新证据能改变阴谋论者的观点。他们的思想已僵化,会再抛出一个阴谋论,认为这些照片是伪造的。

ap14labeled_540.jpg

apollo11labeled_256x256.jpgapollo15labeled_256x256.jpg

apollo16labeled_256x256.jpgapollo17labeled_256x256.jpg



科学大争论——地球是不是宇宙的中心?

20 07 2009年

    除了一些狂热的原教旨宗教信徒,今天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地球和其他行星在围绕着太阳运行。但是在古代,除了少数的另类,人们都相信所有的天体,包括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在围绕着地球运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正如一个人在婴儿时期会觉得全世界都应该围绕着他转,随着长大才慢慢地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思考,人类在其幼稚时期也不可避免地会以自我为中心。各种宗教也在强化着人类的自恋。如果人类是上帝根据其影像创造出来执行其计划的,那么人类居住的地球就没有理由不会是宇宙的中心。

    这种观念也符合人们的日常观察。我们每天早晨都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非常直观地表明太阳在围绕着地球运行。同样,每天晚上也能看到月亮、星星都在天空中做周而复始的运动,也表明它们全都在围绕着地球运行。古巴比伦天文学家通过仔细观察天体的运行,甚至能够通过数学计算预测天体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古希腊哲学家首先提出了天体运行的模型。

    特别喜欢几何学的柏拉图也对天体运动做了一番几何抽象,认为天体都是以固定的速度围绕着地球做完美的圆周运动的,看似杂乱无章的行星运动轨迹,都可以看成是几个圆周运动的组合。他的学生欧多克斯据此在公元前4世纪提出了第一个用来预测天体运行的数学模型。他认为天体都位于某个透明的球形壳层上,由这些水晶球层带着它们围绕地球运行,地球位于球层的中心。为了解释同一个天体的不同周期运动(例如月亮除了每天的运动,还有每月的变化),他认为一个天体有多个球层:太阳和月亮各有3个,五颗已知的行星各有4个,再加上最外面的一个恒星球层,总共有27个球层。柏拉图的另一个学生亚里斯多德基本上采纳了欧多克斯的模型,只是做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改动(在各个球层之间加了一些不必要的不动球层)。

    古希腊天文学家注意到,行星的运行显得很古怪。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置是固定的,而行星的位置却是变化的,运行速度和方向都在变,例如,它们有时运行速度会慢下来,然后反方向运行一段时间。欧多克斯给每颗行星加了4个球层:一个解释行星每天的运动,一个解释行星在黄道带上的运动,另外两个球层的转动方向相反,用于解释行星的逆行现象。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解决行星的逆行问题。而且欧多克斯的模型还有个缺陷:因为它们是以地球为球心的同心球,每个行星与地球的距离是固定的,那么从地球上看,它们的亮度应该没有变化,而实际上除了金星的亮度大致不变外,其他行星的亮度是会有变化的,表明它们与地球的距离会改变。

    为了解决行星逆行和亮度变化的问题,阿波罗尼奥斯在公元前3世纪末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在他的模型中,天体还继续在以地球为球心的球层上运行(称为均轮),但是它们一边沿着这个大圆圈向前运行,一边又在绕一个小圆圈(称为本轮),也就是说,天体在本轮上绕行,而本轮又在均轮上绕行,这样从地球上看,天体与地球的距离就有所变化,有时会出现逆行。同时,为了解决行星运行在黄道带上的反常运行,阿波罗尼奥斯又提出均轮不是以地球为中心的,而是以偏离地球的某一点为中心的,它们是偏心圆。阿波罗尼奥斯用“本轮”和“偏心”巧妙地保留了柏拉图天文学的两个根本观念: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体运行是完美的圆周运动。

    公元2世纪,托勒密根据阿波罗尼奥斯提出的这些观念,补充了一些新观念(认为行星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等角速运动),并与实际观测结果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能够相当精确地描述天体运行情况的模型,成了古希腊天文学的集大成者,以至现在我们提起地心说天文学,首先想到的是托勒密。

    在以后的一千多年,虽然托勒密模型在西方世界占了统治地位,但是并没有被天文学家们普遍接受。托勒密模型实际上已不认为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破坏了几何之美,这让一些坚信天体必定在做完美的运动的天文学家很不满。而且托勒密的模型非常复杂、繁琐,为了能让其模型符合观测结果,解释天体运行的种种反常,就必须增加均轮和本轮的数量,到16世纪时,据说要用到80个左右的这些轮才能符合当时的观测结果。

    因此有一些天文学家提出其他模型试图替代他们认为存在缺陷的托勒密模型。这些模型也都是以地球为中心的,直到16世纪才出了一个另类——哥白尼(1473-1543)在1543年提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其实日心说并不是哥白尼首先提出的,它的出现比托勒密模型还要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已提出恒星和太阳静止不动,地球和行星在以太阳为中心的不同圆形轨道上绕太阳运行,地球每天绕轴自转一周。

    托勒密模型很难解释的许多天文现象,日心说能够轻而易举地解释。例如行星的逆行问题,很容易解释成是因为行星环绕太阳运行,从同样在环绕太阳运行的地球上观察时产生的视差。

    日心说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确定各个行星轨道的次序。在柏拉图的模型中,各个天体与地球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是月亮、太阳、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和恒星。而在托勒密的模型中,这个顺序则是月亮、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和恒星。最成问题的是水星和金星,究竟哪一个与地球的距离更近,用地心说难以确定。改用日心说模型,则可以确定是金星更靠近地球。

    在地心说模型中,各种天体不管它们多么不同,与地球的距离有多远,都每隔24小时环绕地球一周。这很难让人理解。但是改用日心说模型,这个现象的原因就简单明了:那是地球自转造成的假象。

    日心说也就是地动说,把天体的东升西沉解释为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转动造成的假象。但是这带来了新的问题。地球的自转速度应该非常快(按现在的测量结果,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那么为什么人们觉察不到地球的运动?就像在快速行驶的车上人们能感觉到迎面吹来的风一样,地球以这么快的速度自西向东转,那么就应该有东风持续在吹,为什么没有?我们从塔上抛下一块石头,在它落地的时候,如果地球在自转,它应该落到了后面,为什么还落在塔底?同理,为什么飞鸟和云彩没有被地球的自转甩到后头?这些日常生活的观察似乎都与地动说相矛盾。

    日心说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如果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上观测恒星,应该看到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出现了视差,星座的形状在一年之中会出现变化。但是肉眼和最初的望远镜都看不到恒星视差,星座的形状保持不变,这似乎意味着地球并没有在围绕着太阳运动。看不到恒星视差的真正原因是由于恒星离地球非常远,它们与地球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极为细微,但是这意味着宇宙非常浩瀚,超出了古代天文学家的想像,所以他们不考虑这种可能性。没有恒星视差被认为是日心说的一个致命弱点。

    另一个观察也对地心说有利。金星的亮度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差不多,这似乎表明金星与地球的距离保持不变,符合地心说模型,用日心说则难以解释,按日心说,金星和地球都在围绕太阳运转,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金星的亮度也应该发生变化。

    由于这些原因,虽然日心说早就有人提出,但是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何况阿利斯塔克提出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定性模型,并不能用于预测天体运行。哥白尼为日心说创建了第一个数学模型,试图与实际观测结果结合起来,但是其精确程度还不如托勒密模型。这并不奇怪,托勒密模型本来就是根据实际观察结果拼凑起来的。其实,在数学上日心说和地心说模型可以做到等价,达到相同的精确程度。但是哥白尼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天文观测者,而且他的某些观念比托勒密还落后(例如坚持认为天体只能做匀速正圆运动),虽然为了能符合观测结果,他也保留了托勒密模型中的行星本轮,但是精确度仍然不如托勒密模型。

    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几十年间,几乎没有人接受他的观点。除了托勒密模型比它更实用外,还有宗教和哲学的原因导致人们排斥日心说。当时在西方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天主教会支持地心说,很容易从他们信奉的基督教《圣经》里头找到依据。这本来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圣经》是古人写的,当然会反映出古人的天地观。另一方面,地心说也更符合当时西方学者信奉的亚里斯多德物理学。亚里斯多德物理学认为世界由土、水、气、火四种元素组成,此外还有一种叫以太的元素组成了天体。在这五种元素中,土最重,组成了地球的核心;水较轻,覆盖在地球的表面;气、火更轻,笼罩着地球或向上飘扬;以太最轻,位于天上。那么,由最重的土形成的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由最轻的以太形成的天体环绕地球运动,是最自然不过的了。而按照哥白尼的模型,要让最重的地球反过来做运动,最轻的以太反而不动,似乎是很荒谬的。

    不过,日心说模型对行星运动的解释更简单明了,这一优势仍不容忽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1546-1601)试图把日心说的理论解释优势和地心说的实际观测优势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调和模型。在第谷的模型中,地球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但是其他的天体则围绕着太阳运动。

    第谷被认为是天文望远镜发明之前最伟大的天文学家,手中掌握着当时最精确的行星观测数据,需要有人加以整理。1600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去第谷的天文台工作。分派到的活儿是根据第谷的数据确定火星的运行轨道。开普勒对自己的数学能力非常自信,跟第谷的弟子隆哥蒙塔努斯(1562-1647)打赌说用8天的时间就可以完工。开普勒远远低估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事实上他花了5年的时间才找到了答案。

    开普勒一开始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他认为已发现了行星运动模型。和第谷不同,他坚信日心说,在1597年出的一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日心说模型,把各个行星的运行轨道分别用一种正多面体分隔开来。由于正多面体只能有5种(四面体、六面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和二十面体),也就意味着行星最多只能有6颗,刚好是当时已知的行星数目。开普勒认为这正说明了日心说模型是上帝的安排,因为在地心说模型中,月球是第7颗行星,没法放进这个模型中。这个模型看上去非常优美,但是却无法与第谷的观测数据相吻合。开普勒只好放弃这个他自以为是受到上帝的启示发现的模型,另找突破。

    起初,开普勒像哥白尼那样认定行星在做匀速圆周运动,但是采用哥白尼所反对、托勒密使用的偏心圆方法来求解火星轨道模型。在经过大约70次尝试后,终于让火星轨道和观测数据基本吻合。但是这个模型很繁琐,而且结果还有一点误差,在某些地方模型和观测数据有8分(即1.133度)的差距。对此开普勒仍不满意。他开始意识到无法找到一个符合第谷的观测数据的圆形轨道,试着把轨道用卵形来表示。

    如果火星的轨道不是圆形,它与太阳的距离就是变化的。开普勒认为是太阳发出的力在推动着行星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越远,推动力越弱,运动速度就越慢。在远日点速度应该最慢,而在近日点速度应该最快。这样,在开普勒看来,行星就不是在做匀速运动了,不过他仍然想找到某种类似匀速的东西,认为火星在轨道上速度最慢与最快的这两点,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他进而把这个结论推广到轨道上的所有点,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叫面积定律)。

    接下来开普勒试图据此计算出火星的整个轨道。他是把轨道当成卵形来计算的,在失败了大约40次之后,终于在1605年想到火星轨道应是椭圆,发现椭圆轨道与火星的观测数据都吻合之后,开普勒进而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行星运动第一定律(也叫轨道定律)。此时第谷已经去世4年了,开普勒对能否使用第谷的数据问题与第谷继承人发生争执,一直到1609年才出版《新天文学》一书和《论火星运动》一文,公布了这两个定律。之后,开普勒在编制星表时,用了9年的时间,发现了行星公转周期和轨道大小之间存在着关系: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同行星轨道半长径的立方之比是一个常数。此即行星运动第三定律(也叫周期定律)。

    开普勒的椭圆轨道模型精巧地描述了天文观测的结果,不必用到“本轮”、“偏心圆”这些奇怪的概念。这是非常大胆的创见。开普勒的日心说模型不仅极为简单,只用7个椭圆就取代了几十个圆周,而且非常精确,很容易让做实际观测的天文学家接受。

    开普勒从小因病眼力受损,没法自己做天文观察。日心说的天文观测证据是由伽利略(1564-1642)提供的。伽利略手中多了一样第谷所没有的东西:天文望远镜。1610年1月,伽利略发现有4颗卫星围绕着木星运行。这对托勒密模型是一大打击,因为按照托勒密模型,所有的天体都应该围绕着地球运行。对托勒密模型最致命的打击发生于1610年9月,伽利略发现金星像月球一样会出现周期性的盈亏变化。金星与月球一样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在托勒密模型中,金星在太阳轨道内围绕着地球运转,看上去只能始终像弯弯的新月那样,而不可能出现圆满。但是在日心说模型中,金星和地球都围绕着太阳运转,金星的轨道在地球轨道之内,那么由于金星、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从地球上看到的金星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也就在不断变化。因此,金星的位相变化正是日心说所预测的,托勒密模型则完全无法解释。在伽利略公布了这一发现后,大部分天文学家就不得不放弃托勒密模型,改用日心说模型或第谷模型。金星的位相变化也解释了为何从地球上看金星的亮度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差不多:金星接近地球时光盘面积增大导致的亮度增加恰好被位相变化导致的亮度减少抵消了。

    伽利略的其他发现也在颠覆着天文学的传统观念。伽利略发现月球表面起伏不平,布满了坑坑,这与天体都是由完美无缺、永恒不变的物质组成这一传统观念直接冲突,说明天体可能是由和地球一样的物质组成的。伽利略还发现,用望远镜看来,行星都是有确定形状的圆盘,但是恒星却仍然看不清形状,这说明恒星与地球的距离要比行星远得多,宇宙比托勒密模型认为的浩瀚得多。此外,伽利略还发现银河其实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恒星的数量比以前认为的多得多。

    如果日心说是正确的,那么不仅地心说是错误的,亚里斯多德的物理学也出了问题。亚里斯多德物理学认为,运动或不动是物体的内在属性。地球有不动的属性,所以它必然是宇宙的中心,而天体有运动的属性,所以它们绕着地球运行。但是伽利略指出,运动并非物体的内在属性,而是外在的过程,地球在这方面与天体并无不同。而且,物体一旦运动起来,不靠外力也能持续下去,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惯性。惯性概念的提出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地球在自转。例如,从塔上抛下一块石头,为什么落在塔底,而没有因为地球的自转而让它落到了其他地方?这是因为石头抛出时由于惯性也在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运动。

    但是日心说还遗留了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如果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上观测恒星,应该看到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视差。由于恒星的距离极为遥远,不仅肉眼看不到恒星视差,早期的望远镜也看不到。直到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耳(1784-1846)才用太阳仪首次观测到恒星视差,证明了地球的确在围绕着太阳公转。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1819-1868)在巴黎先贤祠的大厅做了“傅科摆”实验。大厅的穹顶悬挂着一条67米长的绳索,系着一个重达28千克的摆锤,当摆锤摆动时,摆锤上的指针会在下方的沙盘上面留下轨迹。但是和一般人设想的不同,它在沙盘上留下的不是唯一一条轨迹。由于这样的摆基本不受地球自转影响而自行缓慢地摆动,因此由于地球带着沙盘自转,每个摆动周期留下的轨迹都会有所偏离。这就证明了地球在自转。19世纪的这两个观察为地球的两种运动提供了直接证据,从而最终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当然,这时候科学家已知道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

    但是在科学界之外,日心说并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许多人仍然习惯于把地球当成宇宙的中心。200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五分之一的美国人相信地心说。这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无知。也有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由于宗教原因坚持地心说。有一个叫“圣经天文学家联合会”的国际组织,据说在20几个国家都有会员,负责人有天文学博士学位。他们认为地心说才符合基督教《圣经》,把地心说当成了宗教信仰,却要为其找科学依据,出了一本“学术”季刊专门用以论证地心说的正确性,已出了一百多期。

    还有一些信奉文化相对主义的反科学人士认为科学无所谓对错,日心说并不比地心说更正确、更科学。比如国内有人这么说:“究竟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还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即使牛顿力学,也只能回答:看你以谁为参照系。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系,假定地球静止,那就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运动是相对的,这个问题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国内还有教授给考生出考题:“试论托勒密的天文学说是不是科学?”其答案是托勒密的天文学也是科学。

    用运动的相对性并不能把水搅浑。如果仅仅考虑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情形,以地球为参照系还是以太阳为参照系固然没有区别,但是如果同时考虑其他行星的情况,以太阳为参照系无疑要更为合理。更重要的是,地心说认为太阳(以及其他行星、恒星)的东升西沉是在围绕着地球旋转,而其实那是地球自转导致的假象,这个错误就不是用日-地运动的相对性能够狡辩的了。托勒密模型虽然也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测行星的位置,但是进一步的观察已证明托勒密模型最多只是一个数学模型,不能反应行星运动的实际状况,已被更仔细的观察所否定,成了错误的理论,当然不成其为科学。



金合欢的关系网

16 07 2009年

    在非洲东部的大草原上,生长着许多金合欢树。其中有一种金合欢树除了像其他金合欢树一样长满了锐利的刺,还长着一种特殊的刺,刺的下端膨大,里面是空的,风吹过时,发出像哨子一样的声音,所以它们被叫做哨刺金合欢。

    金合欢之所以遍布锐刺,是为了防止食草动物吃它们。不过这可难不倒长颈鹿等大型食草动物。长颈鹿的舌头能够小心翼翼地躲开刺,去吃金合欢树上的嫩叶。哨刺金合欢还有第二条防线。在哨刺里头,住着一种褐色的小蚂蚁,它们的腹部能往上举,所以叫举腹蚁。长颈鹿吃树叶时扯动了树枝,让举腹蚁觉察到了,它们便蜂拥而去,拼命地叮咬长颈鹿的舌头,迫使长颈鹿离开。

    举腹蚁为什么这么爱护金合欢树呢?因为金合欢是它们的家。那里的土壤在雨季来临时灌满了水,而到了旱季则变得干裂,因此不适合蚂蚁在地下建巢。举腹蚁便把家安在了金合欢树上,住在空心的刺里头。金合欢树为了留住蚂蚁当保护神,还为它们准备了美味食物:在树叶基部有蜜腺分泌蜜汁供举腹蚁享用。

    除了这种褐色举腹蚁,还有两种举腹蚁(一种颜色偏黑,一种黑头红腹)和一种细长蚁也以哨刺金合欢为家。一棵金合欢树上只能生活着一种蚂蚁。如果有两种蚂蚁撞到了一起,它们就会展开你死我活的决斗,直到有一方独霸金合欢树。在战争中,褐色举腹蚁往往占优势,大约50%的哨刺金合欢树都被这种举腹蚁占据。黑头红腹举腹蚁则在战斗中经常落败,它们采取了一种自我保护策略,把金合欢的侧芽咬掉,让金合欢长不出侧枝,不会和旁边的金合欢树碰在一起,也就不会把其他树上的蚂蚁给引过来。细长蚁也经常在战斗中被打败,它们干脆采取焦土政策,把金合欢树上的蜜腺都给破坏掉,让举腹蚁觉得这棵金合欢树没有价值,不来占领。

    1995年,一些美国生物学家在6片金合欢树周围围起带电栅栏,不让长颈鹿等大型食草动物吃它们的叶子。他们以为在人为的保护下,金合欢树会更加茁壮成长。十年后,他们却惊讶地发现这些受保护的金合欢树日渐枯萎、死亡,而没受保护、任由长颈鹿啃吃的金合欢树却依然长势良好。这是怎么回事呢?进一步的研究解开了这个貌似反常的谜团。

    原来,长颈鹿不再来吃金合欢树的叶子之后,金合欢树就“觉得”没有必要讨好蚂蚁,不愿意再浪费能量去制造空心刺和蜜汁,空心刺和蜜汁的量都大为减少。这么一来,褐色举腹蚁反过来觉得金合欢树没有太大的价值,不愿为其着想了。有一种害虫——天牛的幼虫会在金合欢树干上钻孔危害金合欢树,以前褐色举腹蚁会尽力消灭天牛的幼虫,现在则听之任之了。金合欢树分泌的蜜汁少了,褐色举腹蚁就饲养一种能分泌蜜汁的介壳虫解馋。褐色举腹蚁平时也养一些介壳虫,但是量不多,金合欢树不再分泌足够的蜜汁后,褐色举腹蚁才成倍地扩展介壳虫饲养业。这种介壳虫靠吸食金合欢树的汁液为生,本来就对金合欢树的生长不利,而且还传播疾病。

    褐色举腹蚁在空心刺里做巢,在那里养育后代。空心刺数量减少,褐色举腹蚁失去了托儿所,数量减少了近一半,遇到入侵的其他蚂蚁时,一方面兵力少多了,另一方面也没了保卫家园的动力,无心恋战,因此在战争中经常被打败。统计表明,在受保护的金合欢树中,褐色举腹蚁丢掉了大约30%的领土。取而代之的是黑色举腹蚁,领土扩张了2倍。黑色举腹蚁经常到树下捉昆虫吃,蜜汁的减少对它们的生存影响不大。空心刺的减少对它们更毫无影响,因为它们并不住在空心刺中,而是住在天牛幼虫挖的洞中。因此黑色举腹蚁不仅不消灭天牛,还鼓励天牛到金合欢树上产卵。黑色举腹蚁的到来对金合欢树是一场灾难,金合欢树的生长变得缓慢,死亡率要比生活着其他蚂蚁的金合欢树高出一倍。即使金合欢树死了对黑色举腹蚁也没有什么影响,它们在死树上照样能生存。

    因此用电栅栏保护金合欢树的效果适得其反。对哨刺金合欢树来说,被食草动物吃一些叶子,反而是有益健康的好事。能被吃到有时也很重要。电栅栏容易拆掉,保护物种却不那么容易:长颈鹿、大象等大型食草动物的数量正在急剧地减少。即使没有电栅栏,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哨刺金合欢树不必担心被吃掉叶子。我们可以预测,它们会因此短视地不再犒劳保护它们的举腹蚁,让危害它们的举腹蚁乘虚而入,结果反而让自己陷入绝境。在金合欢树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一环扣一环,一个环节的消失能够导致出乎意料的灾难性后果。不只是金合欢树,每种生物都生活在某个关系网中。

2009.7.12.

(《中国青年报》200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