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究竟有多可怕?

11 11 2010年

    食用油的安全问题时不时地会成为舆论的热点。前一阵子国内媒体热炒过地沟油,最近又开始热炒“植物奶油”或“氢化油”,说它们富含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酸,“被专家列入人类食物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并称现在不少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对氢化油封杀、叫停,但在国内仍然可以看到普遍使用氢化油的情形。

    果真如此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是反式脂肪酸。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很反面,但其实是根据其分子结构命名的,很中性。脂肪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脂肪酸的样子像一条长长的链条,是由一个个的碳原子串起来的,碳原子上面还有氢原子与之结合。碳原子的化合价是4价,可以跟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氢则是1价。在链条中间的碳原子,由于已与两个碳原子相连,最多还可以结合2个氢原子。如果链条上每一个碳原子都尽可能多地与氢原子结合,我们就说这种脂肪酸达到了饱和状态,称之为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和某些植物油(包括椰子油、棕榈油和可可油)富含饱和脂肪酸。

    在饱和状态下,链条中的碳原子彼此是以单键相连的。有的脂肪酸的链条中间的两个碳原子彼此是以双键相连的,这时这两个碳原子都分别只与一个氢原子结合,处于不饱和状态,我们把这种脂肪酸叫做不饱和脂肪酸。这两个以双键相连的碳原子,如果它们的氢原子位于同一侧,叫做顺式,这种脂肪酸就叫顺式脂肪酸。如果它们的氢原子分别位于两侧,就叫做反式脂肪酸。顺式脂肪酸的链在双键的地方打了一个弯,性质不稳定。反式脂肪酸则和饱和脂肪酸一样是直链,比较稳定。

    在从前,食用的脂肪主要是动物脂肪,例如黄油、奶油、猪油,它们比较稀少、昂贵。植物油倒是便宜,但是供食用的植物油的脂肪酸基本上都是顺式脂肪酸,它们很不稳定,是液体,而且容易变质,这是由于自由基攻击链条中的双键造成的。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威廉·诺曼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给植物油中的双键提供氢原子,让它们变饱和,这个过程称为氢化,这样制造出来的油就叫氢化油。如果所有的双键都被氢化、饱和了,顺式脂肪酸就变成了饱和脂肪酸。但是通常只有部分双键被饱和,由于工艺的原因,在氢化的工程中剩下的双键两头的碳原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的氢原子由顺式变成了反式。这样,氢化油就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植物油氢化之后,变成了半固体,性质稳定、不容易变质,可以代替动物脂肪使用,而且价格要便宜得多。从德国、英国开始(而不是像国内某些专家说的,是美国人干的“好事”),氢化油很快地被大规模生产,在食品加工业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被用来制作糕点、调味品和油炸食品。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已认识到摄入动物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植物油相对来说比较健康。这个时候,使用氢化植物油取代动物脂肪,被认为不仅经济上合算,而且对健康也更有利。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氢化植物油对健康的危害实际上比动物脂肪还要大。这主要是由于其中的反式脂肪酸引起的,它增加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动物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还高。衡量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的一个标志是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胆固醇有两种,一种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它的含量过高,就会慢慢地在动脉管壁沉积下来,形成粥样小瘤,导致动脉硬化。一种是“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防止粥样小瘤的形成。饱和脂肪酸能增加“坏”胆固醇的含量,相应地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反式脂肪酸除了能增加“坏”胆固醇的含量,同时还能降低“好”胆固醇的含量,相当于双重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顺式脂肪酸则没有这个问题,有的顺式脂肪酸反而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即使在摄入的量很少时(只占食物热量的1~3%),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仍然很明显。反式脂肪酸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危害,但还没有确证。反式脂肪酸除了能给人体提供能量之外,没有营养价值,反而有害,那么就应该尽量减少摄入它,越少越好。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酸的量不要超过食物热量的1%,大致相当于不要超过2克,吃一份炸薯条就远远超过这个量了(大约含5~6克反式脂肪酸)。所以如果经常吃快餐、糕点、油炸食品、零食的话,是很难不超过这个限量的。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酸的量是5.8克。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考虑是否用政府的力量来限制、禁止反式脂肪酸的使用。但是目前只有丹麦等个别国家和纽约等个别城市采取了行动。一些厂家被迫或自愿改变配方,推出“不含反式脂肪酸”的产品。但是这类产品往往是用动物脂肪或棕榈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来代替氢化植物油,同样对健康有害。“植物奶油”固然不好,天然奶油也最好避免。在反对使用反式脂肪酸的同时,还要提倡使用顺式脂肪酸,才是健康之道。

2010.11.8.

(《中国青年报》2010.11.10)



转基因鱼风波

28 10 2010年

    三文鱼原是西餐和日本料理的主要原料,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有益心血管健康的奥米伽-3脂肪酸,近来在国内也开始流行。三文鱼种类不少,在国内市场上最常见的是大西洋鲑,比如前几年挪威首相在北京超市推销过的“挪威三文鱼”,就是大西洋鲑。野生的大西洋鲑因为过度捕捞,已濒临灭绝,市场上卖的大西洋鲑99%以上是人工养殖的。
    大西洋鲑的生长速度缓慢,第一年体重只增加20~30克,一般要养三年才能上市。动物的生长速度取决于体内生长激素的含量。我们可以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动物体内生长激素的含量。一种做法是给动物体转入生长激素基因,比如给大西洋鲑转入体型最大的三文鱼——大鳞大麻哈鱼的生长基因。
    这种生长基因只有在温暖的季节才起作用,为了让它一年到头都能工作,需要给它带上一个常年开着的“开关”——学名称为启动子。这个开关是从美洲大绵鳚那里转来的。美洲大绵鳚血液内含有抗冻蛋白,使得它们能在接近冰封的水域生存。这种抗冻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就是常年开着的。把这种启动子取出来,和大鳞大麻哈鱼的生长基因放在一起,转进大西洋鲑中,会让大西洋鲑生长非常快,大约一年半就能上市。而且它们吃的比较少(饲料利用率高),可以省下10%的饲料。
    我们通常会觉得长得快的动物肉不好吃,不过试验表明,转基因大西洋鲑的形态、口感和味道都和普通大西洋鲑没有区别,试食者区分不出来。看来这种转基因鱼不仅成本低、价格便宜而且不损失味道,应该会同时受到养殖者和消费者的欢迎才对。开发这种转基因鱼的美国公司在1995年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交了上市申请,直到2009年才满足了FDA提出的所有要求。今年9月FDA针对它开了三天的听证会,但是并没有立即做出批准上市的决定。
   早在1994年FDA已批准第一种转基因食物上市,此后转基因作物在美国广泛种植。2009年,美国种植的甜菜的95%、大豆的91%、棉花的88%、玉米的85%和菜子油的85%都是转基因的。但是到现在美国还没有批准转基因动物食品上市,历史上也很少有食品拖了这么长时间还未被批准上市。为什么对转基因动物食品的控制如此之严呢?
    提起转基因食品,很多人马上想到是不是安全有问题。但是这并不是FDA担心的。FDA已经认定,转基因大西洋鲑的化学成分、生物成分等方面与普通大西洋鲑没有区别,如果上市的话可以不做特别标志。有人担心吃转基因鱼会引起过敏,这毫无道理,因为转入的那个基因并不生产过敏原。引起争议的主要是转基因鱼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动物和植物不同,是可以到处乱跑的。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鲑鱼从养殖场逃逸到野外。人们担心,如果转基因鲑鱼逃到野外,与野生鲑鱼交配,会把野生鲑鱼的基因给“污染”了(鲑鱼有大约4万个基因,转基因鲑鱼只是多了1个外源基因)。更担心转基因鲑鱼在野外与野生鲑鱼争夺食物和配偶,有可能导致野生鲑鱼灭绝。因为野生大西洋鲑本来就已濒临灭绝,这个问题就更显得严重。
    因此,在放养转基因鲑鱼时,不仅要把它们养在陆地封闭的环境中防止它们逃到野外去,而且为了保险起见,只出售鱼卵,而且这些鱼卵在发育时经过高温处理,孵化出的绝大部分(98%以上)都是不育的雌鱼,这样即使个别的转基因鲑鱼逃出去,也不会和野生鲑鱼交配生子。研究表明,在野外条件下,转基因鲑鱼的生存能力其实很差,它们的鱼苗更好动,更爱冒险,因此容易被天敌吃掉;在食物不足时,它们的生长速度还不如普通鲑鱼。
    实际上养殖转基因鲑鱼对环境也有正面的影响。由于可以就近在陆地养殖,减少了运输费用和二氧化碳排放。由于养殖的鲑鱼生长迅速,能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也就能减少捕捉野生鲑鱼的压力,反而有助于保护野生鲑鱼。
    这些好处是“环保主义者”所忽视的。他们更关心的是虚拟的潜在风险。捕捉或养殖鲑鱼的渔民反对转基因鲑鱼的理由则要实际得多。他们担心的是自己的饭碗。不过,他们的担忧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担心由于转基因鲑鱼不加标志地上市,导致人们从此不敢吃鲑鱼,毁掉整个鲑鱼产业;一方面又担心由于转基因鲑鱼价廉物美,导致人们从此只吃转基因鲑鱼,让传统鲑鱼产业破产。

2010.10.23.

(《中国青年报》2010.10.27)



“一夜白头”有可能吗?

20 10 2010年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忧愁能让人头发变白的说法,据称甚至还有人一夜之间愁白了满头青丝。最著名的有伍子胥一夜白头过昭关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被楚平王所杀,只有他逃了出来。楚平王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悬赏捉拿。伍子胥逃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那里盘查很紧,伍子胥过不去,满怀忧愁,一夜间头发全白,面貌变了,才被他混出关去。

 

文学作品也喜欢用一夜白头来凸显悲情。比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就有“瑛姑一夜白头”的情节。故事中,瑛姑哀求南帝用一阳指为她重伤的私生子疗伤,遭到拒绝后,书中借南帝的回忆如此写道:“那时她只不过十八九岁,这几个时辰惊惧、忧愁、悔恨、失望、伤心,诸般心情夹攻,鬓角竟现出了无数白发……我见她头发一根一根的由黑变灰,由灰变白。”

 

不仅是文学描写,纪实报道中也可见“一夜白头”的说法。近日读到一则新闻报道,称贵阳出了一个“白毛女”。因强迫拆迁,一位中年妇女的房子被夷为平地,自己和两个儿子被抓进监狱,女儿失去工作。突然间没有了家,也失去了所有的生活来源,她满头的青丝一夜间完全白了。该报道还附了一张其满头白发的照片,以证其真。

 

强迫拆迁的悲剧在现在的中国早已让人见怪不怪了,这篇报道吸引眼球之处正在于主人公“一夜白头”。我在微博上指出头发一夜间完全变白是不可能的,遭到了很多批评,除了骂我太“冷血”,还有说我太孤陋寡闻或太自以为是的,有人声称自己曾经见过别人一夜白头或一夜长出很多白头发。有记者采访医生,都说不能说“一夜白头”不可能。一位神经科医生解释说,头发变白,主要是由于黑色素和相关色素的缺失,而忧伤、悲伤和精神受到刺激等情况,会使黑色素的形成发生困难。“但这个代谢是个长期过程,不可能在几小时或者几十小时内完成,但是不排除因遗传或一些罕见疾病造成‘一夜白头’的可能性。”一位皮肤科医生也说,白发是由于头发毛囊下的黑色素细胞由于络氨酸障碍,不能生成黑色素。这主要与精神因素及免疫系统有关系。但目前的理论还没有进一步弄清楚为什么白发的真正原因。“在没有找到确切的病因之前,就不能绝对地说‘一夜白头’不可能。”

 

这两位医生解释的是长出白发的原因,说的是精神刺激或罕见疾病有可能长出白发,却不能以此说明已有的黑发能够变白。如果已有的黑发不能变白,一夜白头就是不可能的。

 

那么黑发有可能自然变白吗?答案是否定的。头发之所以有颜色是因为其中含有黑素颗粒。黑素颗粒是由毛囊里的黑素细胞合成的。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这个合成过程出现了障碍,新长出的头发不含黑素,就会是白头发。但是黑素合成过程出现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到已长出的头发部分,也就是露在头皮外的部分。头发里面没有血管、神经和细胞,实际上是死物质,身体发生的变化不会让已有头发的成分发生改变,里面的黑素不会因此被去除掉,当然也就不会变成白发。

 

如果一个人的所有发囊都开始长白头发,也必然是一点一点地从发囊里长出来的,此时发根是白色的,发梢则还是黑色的(或是褐色、黄色等其他固有颜色)。只有把黑色的部分剪掉,才会出现满头白发。头发的生长速度很慢,一天大约长0.4毫米,一个月大约长1.25厘米,所以不仅一夜白头不可能,几夜、十几夜白头也不可能。像照片中那位女士那么长的头发要全部变白,至少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

 

如果你发现某人的头发突然全部变白,那么有几种可能:他人为地把头发漂白了;他原来头发就已经全白了,只不过染了发,后来不染了;他把头发黑色的部分剪掉,露出了原来掩盖着的白色部分了。

 

已长出头发是死的,不可能再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市场上那些号称含有滋养头发成分的洗发精、护发素都在误导人。它们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或其他神秘的因子最多能够通过让头皮吸收而营养新生的头发(能有多大的作用也很可疑),而不可能营养已长出的头发。这么说并不是否认洗发精、护发素能够通过清洁、润湿等方式对头发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头发分叉、断裂。

 

文学描写当然不值得用科学较真。但是如果有人要把伍子胥一夜白发过昭关当成历史事实,那就值得较真。因拆迁一夜间头发全白,那是新闻报道,也应该较真。中国文人的老毛病,就是不分幻想与历史,不分虚构与纪实,全搅在一起煽情,还觉得特有人情味,有人质疑就骂人“冷血”。却不知魔鬼在细节中,力量在真实中。

 

2010.10.18

 

(《中国青年报》2010.10.20)

 



当你遭遇袭击

12 10 2010年

 

    你一个人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之间,从路边跳出一个人,然后你的眼睛看到一团白色雾状的东西,并感到刺痛。你的鼻子则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这些信息被收集起来传到了丘脑。丘脑就像一个信息中转站,来自各种感官的信息在这里被迅速地转给大脑底部一个杏仁状的结构——杏仁核进行过滤,判断其中是否有危险的信号。杏仁核得到的只是一些没有经过大脑皮层处理的模糊信息,下意识让你知道:“有人朝我喷白色雾状刺激性东西。”

    这一信息虽然模糊,却足以让杏仁核感到危险,向丘脑下部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下达命令。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内脏和内分泌活动,一旦接到发现危险的命令,马上就会把全身各个器官和腺体都调动起来,让整个身体进入高度警戒状态,做好搏斗或逃跑的准备。

 

    你感到呼吸变得急促,这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吸入更多的氧气。你没有感到的是下丘脑同时也命令支气管扩张,这样每次呼吸时,肺都能吸入更多的氧气,送到血液中。你感到心脏怦怦地跳得厉害,让血液循环加速。你没有感到的是,与此同时,储存在肝脏中的糖原转化成葡萄糖,也送到了血液中。

 

    氧气和葡萄糖都是提供能量所必需的物质。不管你是选择搏斗还是逃跑,最需要能量的都是四肢的肌肉。心脏急速地把血液里的氧气和葡萄糖送到了四肢的肌肉,其他部位的血液供应相应地减少,以节省能量。例如,消化系统的各项活动都停止了。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里面的血都流去供应肌肉。你因此感到毛骨悚然,一股寒意传遍全身,甚至打起冷战。这时如果旁边有人看着的话,会看到你被吓得脸色苍白,其实就是脸部皮肤的血液流向了最需要它们的地方。

 

    奇怪的是,你一边感到寒冷,一边却开始出汗,所谓吓出一身冷汗。这是因为下丘脑也能命令汗腺分泌汗液,为散热做准备。不管是搏斗还是逃跑,肌肉在激烈的运动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热,必须通过出汗把它们散掉,否则会影响机能。

 

    下丘脑也给眼睛发去了指令,让瞳孔扩张,更好地看清前面的物体。这时候你清清楚楚地看到一个年轻男子手举一个喷雾器对准你。这个信息传到了视觉皮层,再结合嗅觉皮层接受到的信息,“有人朝我喷白色雾状刺激性东西”就成了你有意识地做出的一个清楚的判断。

 

    那是什么东西?这个人想要干什么?信息传到了专门储存记忆的海马脑回,迅速地进行检索,根据气味和刺激性初步判断,可能是一种效力没有那么强的辣椒水。然后你想起了有关辣椒水的所见所闻,又想起了不久前一个朋友遭到两名歹徒的袭击,于是得出了结论:“我也遭到歹徒袭击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是跟歹徒搏斗还是逃跑?

 

    这时在下丘脑的命令下,肾上腺大量地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和乙酰胆碱、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一起,让你的头脑保持清醒,对周围的环境异常警觉。你迅速对周围环境进行扫视,即使仅仅一瞥,也显得非常清晰:马路没有车,对面是一个小区的围栏,没有门……你甚至能注意到平时忽视的细节,比如围栏上挂着的标语。

 

    同时,大脑中各个与记忆、思维、判断有关的功能区都活跃起来,你必须马上做出决策,是搏斗还是逃跑?歹徒手里有凶器,可能还有其他歹徒在身后,搏斗没有胜算,逃跑是最佳选择。这个决策从大脑前额叶皮层传到了运动皮层,运动皮层向下肢发出了命令。你撒腿就跑,闪过前面的歹徒,横穿马路向路对面冲去,还不忘转头左右看看有没有车过来,却瞥见身后有一歹徒紧追着,手举铁锤对着你的头部挥舞。此前已经积蓄好能量的肌肉突然之间爆发出来,你就像一名短跑运动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狂奔,把歹徒远远甩到了后面。

 

    你脱险了。但是这一幕的每个细节都已经存进了大脑的记忆区域,成了经验的一部分。大脑会对这些记忆进行分析、归类,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单身一人活动很危险,遇到袭击选择逃跑确实管用……这也是一个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如果再次遇到类似的袭击,你的反应也许会更快。当然,谁也不能保证你还能再次逃脱。

 

    但是恐惧中留下的记忆也会给你的生活带来阴影。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单身外出会让你觉得不安全,走在路上你会时刻对周围的人保持警惕。在经过遭受袭击的地点时,或者有人无意中蹿到你前面时,你都有可能回想起遭到袭击的那一幕,甚至可能会做出应激反应: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出汗……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会逐渐淡化。但是,身体的创伤容易痊愈,心理的创伤却很难。这是你为了能够及时地应对危险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2010.10.11

 

(《中国青年报》2010.10.13)

 

 

 



“试管婴儿”在反对声中成长

10 10 2010年

    本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出乎意料地授予研发出体外授精技术的英国生物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在今天看来,这项技术似乎没什么创新,只是把已经在动物试验成功的技术应用到了人身上,而且似乎很简单,不就是把卵子从身上取出,在培养皿里授精,然后再放到子宫吗?以至国内有人评论说“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能是最不花钱的研究项目”。
    而实际上,体外授精技术看似简单,是因为爱德华兹等人已摸索出了最适宜的条件。从上个50年代开始,到1978年7月25日首个“试管婴儿”诞生,爱德华兹研究了二十多年。如此费时的项目当然不可能是“最不花钱的研究项目”。它需要大量的研究经费。英国政府不愿提供资助,幸好有几个美国私人基金会提供了经费,但是这还不够,爱德华兹的合作者、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不得不通过做人工流产赚钱贴补费用。
    这个研究项目也许倒称得上最有争议的研究项目,从一开始就备受指责。不仅政府官员、民意代表反对,神学家、伦理学家反对,甚至连某些医生、生物学家都反对。美国著名生物学家、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者之一詹姆斯·沃森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曾经当面指责爱德华兹“杀婴”,因为在做体外授精实验时,有些受精卵会被销毁。在许多人看来,受精卵就等于婴儿。即使在今天,体外授精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为了保证成功,仍然会多培育几个受精卵,多余的受精卵以后也要被销毁。
    当时反对体外授精技术的另一个理由是,没有先在猴子身上做实验,就直接用在人身上,过于草率,如果生下的婴儿有缺陷,如何是好?而且,这项技术号称是用来治疗不育症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将不育症治好,是一种“不诚实”的医疗手段。当然,还有人指责生物学家、医生是在扮演上帝角色——任何与生育、遗传有关的技术都难免这种批评。有人因此认为体外授精技术是不道德的,应该永远地禁止它。
    这些批评难以抵挡不育夫妇因为此项技术得以享有为人父母的幸福。长期的追踪研究也证明当初对该技术安全性的担忧是多余的,“试管婴儿”与其他婴儿一样健康。体外授精成了治疗不育症的常规技术,到现在世界各地已诞生了400万名“试管婴儿”。反对的声音逐渐平息,主要的反对声音来自宗教界,特别是天主教。梵蒂冈发言人批评授予爱德华兹诺贝尔奖的决定,要爱德华兹为卵子买卖和冰冻在冰箱中的胚胎负责。
    当年反对“试管婴儿”的理由后来全都被用来反对另一项生殖技术——人的克隆。由于人的克隆技术风险更大,带来的伦理问题更复杂,遭到了几乎一致的反对,即使是生物医学界也普遍认为至少在目前不宜从事人的克隆研究。
    与此相似的还有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只不过,生物医学界基本上都支持这方面的研究,反对的阻力主要来自神学界、伦理学界和政界。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分离出来的,胚胎会被销毁。反对者因此认为这是在“杀婴”。分离胚胎干细胞的材料通常来自进行体外授精时遗留下来的多余胚胎。反对干细胞研究的人通常并不反对“试管婴儿”,奇怪的是,他们对制造“试管婴儿”过程中产生的多余胚胎被销毁视而不见,但是当它们被“废物利用”来分离干细胞时,这些人却无法忍受了。
    也许再过30年,人们也会对现在有关人的克隆、胚胎干细胞的争议感到好笑。一项与生命有关的新技术难免会产生争议。一项技术越是尖端,越是难以被外行理解,产生的争议就可能越大,限制也会越厉害。如果爱德华兹是在今天才开始研究体外授精技术,不仅不能得到政府资助,甚至很可能会被禁止。这一技术也许在学术上算不上多么高超,它产生的社会影响却是非常重大、深远的。难怪有一位美国生物学家评论说,诺贝尔奖委员会授奖给爱德华兹,是在抗议那些反科学、反妇女选择权(指反对人工流产)的右翼宗教狂热分子。
2010.10.6
(《新华每日电讯》2010.10.9)




你有必要补维生素吗?

3 10 2010年

    除了从食物中吸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这些需求量比较多的营养素,我们还需要两类需求量比较少的营养素,才能保证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健康。其中一类是有机物,即各种维生素,一类是无机物,即各种矿物质。
    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共有13种,必需的矿物质有20几种,它们都是人体无法自己合成的,必须从饮食中摄入。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食物中的含量非常丰富,或人体对其需求量很少,从日常饮食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我们不必担心会缺乏它们,例如泛酸、生物素、维生素B6、维生素K、磷、钴、锡、硼、硅、镍、钒等。我们没有必要特地去补充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无需在意它们。
    有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容易因为从饮食中摄入不足而影响健康。它们才是值得我们特地关注,注意补充的。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钙、铁等等。
    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有一大类就是以补充上述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下合称维生素)作为卖点的。但是,补充维生素最好的办法是从膳食中摄入,而不是服用维生素制剂。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通常能保证获得充分的维生素。不过,对一些特定的人群,却应该推荐其服用某种维生素制剂。这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准备怀孕以及妊娠头三个月的孕妇应每天补充400~600微克合成的叶酸。如果怀孕早期孕妇体内缺乏叶酸,能够导致胎儿出现神经管缺陷。这是最严重也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1~2个有神经管缺陷。叶酸广泛地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但是食物中的叶酸很不稳定,在收割、储存、加工、烹饪过程中,一半以上的叶酸活性都会丧失掉。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水煮时更容易丧失。而且,天然叶酸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只有大约50%能被人体吸收。相反的,合成的叶酸极其稳定,可以储存几年都不丧失活性,而且几乎能100%被人体吸收。服用叶酸制剂比靠膳食补充叶酸要可靠得多。虽然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孕妇服用叶酸制剂,但是神经管缺陷是在怀孕的第一个月发生的,这时候孕妇都还不知道自己已怀孕,等到发现怀孕再补充叶酸就来不及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准备怀孕时就应该补充叶酸。
    第二种情况是50岁以上的人应通过服用维生素制剂或吃强化食品每天补充2.4微克结晶形式的维生素B12。这是因为研究表明,达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已无法从膳食中吸收天然的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恶性贫血。
    第三种情况是母乳喂养的婴儿、老人、肤色深的人以及经常晒不到太阳的人应从强化食品或维生素制剂补充维生素D。含维生素D的食物很少,人体必需的维生素D主要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刺激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为增强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维持血液中钙和磷的正常浓度,以形成和保持强壮的骨骼。如果缺乏维生素D,儿童骨骼生长不正常,导致佝偻病,成人导致骨软化症,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不足,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最迟从第2个月开始每天必须补充200国际单位(5微克)的维生素D。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由于配方奶粉中已含有足够量的维生素D,无需额外补充。婴儿、儿童和少年如果每天未能饮用两杯(约500毫升)添加维生素D的配方奶粉或牛奶,也必须补充2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5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为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效率下降,应考虑补充维生素D。同样,不经常晒太阳的人也应考虑补充维生素D。成人维生素D的目前推荐量是每天400国际单位,但是近年来有很多项研究表明,这个量不足以预防骨质疏松,每天800国际单位才能见到效果,而要让血液中维生素D保持最佳浓度,需要每天服用1000国际单位甚至更高。如果维生素D吃过量了会有副作用,目前的限量是2000国际单位,但也有研究指出要到10000国际单位才会有危险。
    此外,也有比较确凿的证据表明绝经期妇女同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能增加骨质密度和降低骨折的风险。患有中期老年性黄斑病变(可导致失明)的不吸烟成人推荐服用三种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和锌。但是服用维生素制剂也能带来副作用。有证据表明定期吃β胡萝卜素片能够增加吸烟者得肺癌的风险。有初步的研究认为,吃硒、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会增加老年人得食道癌的几率,吃维生素D和钙则会增加得肾结石的风险。
    如果要补充维生素制剂,应该选择到药店购买大药厂的产品,比较可靠。不要购买保健品、直销或传销的产品,因为这些行业缺乏监管,其产品的质量没有保证,而且往往卖得很贵,物非所值。

2010.6.8.

(《健康管理》2010年第7期)



转基因恐慌

30 09 2010年

    每隔一段时间,媒体上就会出现有关转基因食品如何有害的传闻。最近的这一个尤其恐怖。《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声称,他们经过4个月的调查,发现山西、吉林部分地区出现大老鼠消失、母猪爱生死胎、狗肚子里都是水等等动物异常现象。他们认为这是由于3年前那些地区开始种“先玉335”玉米引起的。这种玉米是杂交玉米,其母本为PH6WC,父本为PH4CV,但是记者查了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上关于PH4CV的专利介绍,发现它是转基因玉米,“如果是这样的话,山西、吉林等地的各种动物异常反应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转基因玉米让动物大量死亡!这则消息在网上疯转,并且成了一些报纸、网站的头条新闻。这些人转之前也不想想,其可信度有多高?如果该报道的结论能够成立,那将是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作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人,在听到耸人听闻的说法时,不能轻信,要抱着怀疑的态度,多问几个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是,那些动物异常现象是否真的出现了?记者所谓的调查,其实只是采访了几个农民,听了他们的说法。这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调查,更没有定量的统计、对比。别人做类似的调查,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山西农业厅针对该报道,组织11名专家成立了联合调查组,根据报道中提到的线索进行了调查取证,对乡、村防疫员和养猪户进行了询问,近年来都未发现有普遍的母猪产仔少、死亡率高的现象。这就说明,所谓动物异常现象并不是一个可以确认的事实,至少是有争议的。

    即便真的出现了动物异常现象,就是由于种植“先玉335”玉米引起的吗?记者提供的理由是二者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同时发生的事件并不等于存在因果关系。山西农业厅组织的调查似乎认可老鼠变少变小的现象,但是却提供了另一个解释:当地乡、村干部和农民普遍认为是由于猫的饲养量增加产生生物抑制作用,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村民住房由砖瓦结构改善为水泥结构,老鼠不易打洞做窝而造成的。这个解释显然更为合理。

    如果动物吃了“先玉335”玉米之后身体会出现损伤乃至死亡,这是很容易用实验证实的。记者花了4个月时间去搜集没有说服力的道听途说,却不愿找实验室做一下简单的实验看看究竟,表明他们其实并没有把问题搞清楚的诚意。而对于别人来说,完全没有浪费时间去做动物实验的必要,因为没有理由相信一种被广泛种植、食用的玉米品种有如此吓人的毒性。

    对《国际先驱导报》的记者来说,似乎只要证明了“先玉335”的父本PH4CV是转基因玉米,就找到了问题所在。但是在这里他们摆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大乌龙。他们知道去查美国专利说明,却看不懂或有意歪曲了专利的内容。专利说明很清楚,PH4CV是自交系玉米,是由单株玉米连续自交多代培育而成的“天然”玉米,既非杂交玉米也非转基因玉米。专利内容里提到转基因,是在权利说明里头的,意思不过是说该自交系玉米可以用做培育转基因玉米的材料。如果因此就说它是转基因玉米,那么在权利说明里还说到该自交系玉米可以用来培育杂交玉米,它岂不又成了杂交玉米?

    中国目前没有批准转基因玉米的种植。如果研发出“先玉335”的杜邦先锋公司胆敢拿转基因玉米冒充杂交玉米,这是很容易揭穿的非法行为。做一个分子检测实验就可以测定一个玉米品种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记者与其在那里凭空推测,何不花点钱找一家检测机构坐实杜邦先锋公司的罪名?经常声称在中国市场上检测出食品含“非法转基因成分”的绿色和平组织这回却不好意思出声了。

    和中国不同,美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玉米已有14年的历史。今年美国种植的玉米中有86%是转基因玉米。美国种植的玉米大量地作为食品和饲料供人、畜食用,却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声称:“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卫生部等部门发表的文献说明了世界各地由于使用转基因饲料出现异常的案例,包括内脏发生异常的老鼠,假孕或不育的猪和非正常死亡的母牛。”这纯属谣言。这些部门从未发表过这样的文献,恰恰相反,它们发表的报告都一再确认了现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否则根本不可能批准其上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也指出:“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尚未发现可验证的、因食用由转基因作物加工的食品而导致的有毒或有损营养的情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没有定论”是媒体上常见的说法,但是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国际权威机构都认可已上市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指出的:“人们认为食用当前存在的转基因作物及其食品是安全的,检测其安全性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恰当的。这些结论反映了国际科学理事会所研究的科学证据的共识,而且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一致。”

    新的事物往往会让无知者感到恐惧。中国政府已把推广转基因作物作为农业政策,但是这并不能打消许多人的疑虑,在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谣言还会一再出现,恐慌也还会一再发生。

2010.9.27

(《中国青年报》2010.9.29)



有关转基因作物的种种新谣言

21 09 2010年

(这是今年4月份我应邀为《科学世界》写的。这些谣言到现在还有人在传播,我就登一下。“转基因玉米让大老鼠消失、母猪爱生死胎、狗肚子里都是水”这个最新谣言我已简单驳斥过,以后再写篇文章)

    整整七年前,当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社会争论被一个自称“国际环保组织”的反科学组织从欧洲引进到中国时,我曾为本刊写过一篇长文《转基因作物恐慌与真相》加以剖析(2003年第3期)。从那以后,在国内媒体、互联网上仍然时不时地会出现有关争论。最近农业部给抗虫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证书,更使这一争论达到了白炽化程度,一时难以平息。如果说以前的争论还可以见到一点学术含量的话,当前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舆论,则基本上是靠耸人听闻的谣言来支撑着。这些谣言并非都是网上匿名人士散发的,有些还是由有头有脸的“著名学者”公然炮制、传播的。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近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广西在校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报告》,指出大学生超过一半精液质量异常。这个研究成果被媒体报道后,有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联想到一则网络消息:“广西已经和美国的孟山都公司从2001年至今在广西推广了上千万亩‘迪卡’系列转基因玉米。广西广大农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种了1026万亩。”于是断言,广西大学生的精液质量异常是因为大面积种植转基因玉米引起的。这一断言还得到了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的力挺。

    这个谣言很容易戳穿。不管是孟山都的网站资料、品种申报材料还是学术论文,所有可靠的材料都表明,在广西推广的迪卡007玉米是杂交玉米品种,而不是转基因品种。中国目前还没有哪个地方已在商业化种植转基因玉米,何况是2001年。而且,全国大学生的精液质量都普遍有问题,和国内其他地方的大学生相比,广西大学生的精液质量并不算太差,没有理由认为有特别的原因造成广西大学生的精液质量下降。

    退一步说,就算广西早已大面积种植转基因玉米,就算广西大学生的精液质量全国最差,就能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吗?不能。同时发生的事件并不等于就能互为因果。已知有很多环境因素能导致精液质量的下降,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是其中的因素。你不能毫无根据地把什么坏事都怪到转基因食品头上,就像一位网友讽刺的:“广西大面积种了转基因玉米,广西男大学生体检精液不合格;广西大面积种了转基因玉米,广西连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广西大面积种了转基因玉米,广西一民房昨倒塌;广西大面积种了转基因玉米,广西一家火锅店发生爆炸;广西大面积种了转基因玉米,广西昨日一青年女子坠楼;广西大面积种了转基因玉米,广西……”

    但是这位“著名经济学家”却乐此不疲。最近西南大旱,他又怪罪给转基因,声称“种植转基因桉树是西南大旱的罪魁”!事实上,世界上现在根本就没有转基因的桉树,在西南种植的桉树没有一棵是转基因的。也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种植桉树能够引起干旱。发生干旱的广西西北部不种或极少种桉树,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广西东南部和中部却不是旱区。桉树的原产地澳大利亚到处是桉树,并没有因此干旱连连。

    推广抗虫害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大量地减少杀虫剂的使用,从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有人反驳称,“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表明种植转基因作物反而增加了农药的使用。实际上,他们引用的数据来自美国一家反对生物技术、提倡有机食品的民间组织“有机食品中心”(Organic Food Center)在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而且指的是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增加了除草剂的用量。即使是这份由反对转基因的人士发布的报告,也不得不承认,从1996年到2008年,由于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美国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达6400万磅。

    该报告关于“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增加了除草剂的使用”的结论,也被认为是根据不可靠的数据和不准确的假设得出的错误结论。英国咨询公司PG Economics在2009年10月发布的报告认为,1996~2007年年间,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分别减少除草剂的使用4.6%、6.0%和15.1%。

    其实,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主要好处倒不在于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而在于可因此使用低毒广谱除草剂草甘膦。有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却把这种除草剂描述得非常可怕,声称:“为了除掉杂草,农民不得不使用孟山都的除草剂‘抗农达’。‘抗农达’不仅杀死了阿根廷的庄稼,还伤害了牲畜,造成动植物畸形。长期接触那些农药,人也频繁出现恶心、腹泻、呕吐,造成皮肤伤害。’”

    孟山都的除草剂“农达”的活性成分为草甘膦,这是孟山都公司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专利早过期了,现在许多农药公司都生产(包括中国的公司,阿根廷农民用的草甘膦除草剂相当大一部分是从中国进口的)。这是国际公认的低毒除草剂,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危险。此人对该除草剂的毒性的描述,纯属谣言。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目的,是为了在用除草剂的同时保护庄稼。同类的非转基因作物同样要用除草剂除草,往往要用几种较有针对性、毒性较强的除草剂。如果不用除草剂,靠耕耘除草,不仅费时费力,还耗费燃料、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水土流失,反而破坏环境。

    转基因作物之所以受到农民的欢迎,推广得很快,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能大幅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节省了相当大的开支,同时还降低了农药对农民健康的不良影响。2005年4月29日,《科学》杂志发表中美科学家合作完成的论文《转基因抗虫水稻对中国水稻生产和农民健康的影响》指出,转基因抗虫水稻比非转基因水稻产量高出6%,农药施用量减少80%。如果种植转基因作物反而要增加农药使用,农民又何必去种它?但是反对转基因作为的人士却声称,农民种植转基因作物,是因为在市场上买不到“天然”作物的种子,所以不得不种。这也是无稽之谈。即使是在中国转基因品种推广最成功的棉花,市场上也仍然有非转基因棉花种子在销售,这是只要去销售种子的网站上查一下就可以知道的。

    有一种说法称,种植转基因作物无法留种,是种子公司剥削农民的阴谋。其实,给作物转入抗虫害、抗除草剂、抗病害等基因是不会影响作物的繁殖能力的。当然,也可以转入某些特殊的基因让作物种子失去繁殖能力,这种所谓“终结子技术”虽然已被开发出来,但是并没有获得应用。那么为什么转基因作物的种子往往也无法留种呢?这是因为它们用了杂交的品种,没有留种是杂交导致的,和转基因没有关系。非转基因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同样也没法留种,农民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可怕的事。

    有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给我们介绍了“法国科学家的惊人发现”,“他们的结论是,三种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能让老鼠的肝脏、肾脏和其它器官受损。”“他们这个试验是非常仔细的,仅仅是肾脏就观察了尿磷、尿钠、尿钾、尿肌酐清除率、尿素氮和肌酐等等九个指标。”还提供了论文的下载地址。

    但是如果你真的把这篇法国人的论文下载来看一眼,就可以发现这又是在造谣。这三个法国人根本没有做过任何试验,他们在论文中说得清清楚楚,采用的是孟山都提交给欧洲政府公开的实验数据。也就是说,这个“非常仔细的,仅仅是肾脏就观察了尿磷、尿钠、尿钾、尿肌酐清除率、尿素氮和肌酐等等九个指标”的实验,是孟山都自己做的。这三个法国人是用孟山都的实验数据,用一套没有获得公认的统计方法重新进行分析,才有了所谓“惊人发现”。对这篇论文的结果,法国生物技术高级咨询委员会并不认可,认为这篇论文没有提供任何可接受的科学证据。

    有关转基因的谣言还有很多,光是与转基因作物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美国有关的,就有好几条:“美国人已经开始放弃种植转基因了”(事实上在美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美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都是当饲料的”(事实上美国市场上70%的食品含转基因成分),“美国刚刚召回一种转基因食品”(事实上该召回事件与转基因毫无关系,是一种含牛奶成分的墨西哥食品未标明含牛奶成分而被召回)……

    有些人反对转基因作物,是因为缺乏科学知识,不知转基因为何物,盲目地反对。如果能做好科普,就有可能让他们改变立场。但是也有些人反对转基因作物,是出于信仰或政治目的,属于别有用心,他们提出的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决策的透明度、农民利益、国家利益、消费者知情权等等问题,不过是借口。他们自己其实也清楚,他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反对意见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才要借助谣言混淆视听。这些人的立场不可能通过科普或学术争论加以改变,也没有必要去改变,对他们应该是进行揭露,以免公众受其蒙蔽。

2010.4.5.



疫苗接种的恐慌

15 09 2010年

    在疫苗接种被发明之前,“出疹子”(麻疹)和“出痘”(天花)是几乎每个儿童必过的两个关口。麻疹虽然不像天花那么可怕,但也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并发脑炎导致智力障碍。严重的能引起死亡,当儿童营养不良时,病死率可高达10%。

    麻疹和天花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但是只要得过了,身体就终身对引起它们的病毒有了免疫力,不会再得了。疫苗接种的原理就是人为地让身体接触到没有毒性或毒性减弱的病毒,从此对该病毒产生免疫力。例如,我们把麻疹病毒放进受精的鸡蛋中培养,让病毒适应了鸡胚细胞的环境,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就减弱了。注射这种减毒疫苗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却能让人体对麻疹病毒产生免疫力,一旦免疫成功,就不会再得麻疹了。

    麻疹和天花一样,人是它们的唯一宿主,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对它们产生了免疫力,病毒没有了藏身之地,就会永远消失。因此,在通过疫苗接种消灭了天花之后,麻疹(以及脊髓灰质炎)就成为了人类希望能够消灭的下一个传染病。它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已被消灭。例如,通过强化免疫计划,美国在2000年宣布消灭了麻疹。

    风疹和腮腺炎是另两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在儿童中也非常常见。它们同样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从前,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疫苗是分开接种的,每种疫苗要接种两次,总共要打6针,两针之间至少要间隔1个月,在等待打下个疫苗的过程中,就有可能染上还来不及预防的传染病。有人就想到,如果能把三种疫苗混在一起打,总共打两针就可以了,而且可以同时就预防了三种传染病。这种三联疫苗(麻风腮疫苗)在上个世纪70年代首次在美国开始使用,逐渐传遍了世界各国。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直到1998年,英国王家自由医院的医生瓦克菲尔德等人在著名的《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调查了在王家自由医院就诊的12名自闭症儿童,其中有8名儿童的医生或父母认为是在注射了麻风腮疫苗后开始出现自闭症症状。这篇论文虽然没有断定麻风腮疫苗接种与自闭症有关,但是在新闻发布会上,瓦克菲尔德建议这三种疫苗还是分开接种为好。

    起初这篇论文没有得到媒体太多的关注。2001年和2002年,瓦克菲尔德在一份鲜为人知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综述介绍其1998年的发现,又发表了两篇实验报告,宣称从患自闭症和肠道疾病的儿童的组织样本中检测到麻疹病毒。瓦克菲尔德的发现突然引起了英国媒体的兴趣,成了2002年英国最重大的科学新闻,据统计,那一年有关麻风腮疫苗与自闭症的关系的新闻报道多达1257篇。

    尽管此后有很多项样本更大、更严谨的研究否定了麻风腮疫苗与自闭症有关,但是很少引起媒体的注意。2004年起,主要由于调查性记者迪尔的调查,瓦克菲尔德的问题才逐渐暴露出来。他被发现曾经从一家致力于起诉疫苗制造者的机构获得55000英镑的资助,但是没有在论文中表明利益关系。他还申请了一个与麻风腮疫苗竞争的疫苗专利。瓦克菲尔德论文的一些合作者撤回了论文的结论。英国医疗管理机构开始进行调查,在2010年认定瓦克菲尔德犯有学术不端行为,吊销其行医执照。《柳叶刀》也撤销了瓦克菲尔德等人的论文。

    但是瓦克菲尔德事件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媒体的大肆渲染下,许多人不敢接受疫苗接种。在1998年事件发生之前,英国麻风腮疫苗的接种率为92%,麻疹发生病例为56例;而到了2008年,英国麻风腮疫苗的接种率降至80%,麻疹发生病例增加到1348例,死亡2例。

    这并不是历史上首次由于疫苗接种导致的社会恐慌。在上个世纪70年代,英国有一名医生声称百日咳疫苗能导致神经损伤,90年代,法国有乙肝疫苗导致多种硬化症的传闻,美国则有很多人相信疫苗保存剂硫柳汞与自闭症有关,都曾引起很大的社会风波。在中国,以前很多地方出现过把打疫苗说成给小孩打绝育针的谣言,而最近,也有人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计划说成是一个毒害儿童的阴谋。

    这些恐慌往往只局限于某个国家,似乎只有那个国家的人才对某种疫苗特别敏感。这些恐慌往往是由某个或者别有用心或者不学无术的医疗工作人员以专家的身份散布的,并由媒体推波助澜误导公众。例如这次强化免疫恐慌的始作俑者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系的一名副教授,发明了一个“疫苗抗药性”理论,声称:“注射疫苗并非多多益善,从理论上说,接种次数越多越容易产生抗药性,自身患上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显然是把注射疫苗当成了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让人奇怪对免疫学如此无知的人居然也能在中国名牌大学从事免疫学研究。

    近年来发生的几次严重事件让中国卫生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大为下降,它实施的大型公益行动本来就不容易获得公众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谣言大有市场,由“专家”散布的谣言更容易触痛公众敏感的神经,产生重大的社会危害。那么,对那些危害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谣言制造者,是否应该追究其学术责任或法律责任?

2010.9.13

(《中国青年报》2010.9.15)



不必害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11 09 2010年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一阵子我的主要时间都用于和警方配合调查、应付媒体采访,没有心思关注其他新闻。直到今天网上网下认识不认识的全来问我麻疹疫苗该不该打,我的小孩也带回了一份“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知情同意书”要我签字,我才注意到卫生部决定于2010年9月在全国范围开展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而网上有谣言称这次所用的疫苗其实是“从美国进口的慢性毒药”,是美国“共济会”要灭绝中国人的阴谋。

    虽然卫生部疾病控制中心及时辟谣,此次所用麻疹疫苗全部来自国产,已使用多年,质量是有保障的,但是仍然不能消除很多人的疑虑。北大医学部一位经常发表耸人听闻的言论的副教授更是以专家的身份吓唬大家不要注射疫苗。其他的人也提出了一些疑问:目前并无麻疹流行的疫情,为什么要统一注射疫苗?家中儿童此前已经注射过麻疹疫苗,还有必要再注射一次吗?

    这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计划,不是因为有疫情,而是为了实现全国消除麻疹的目标。2006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确定了到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将麻疹发病率降到0.1/10万以下,消除本土麻疹病毒传播。我国相应地制定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但是这几年来我国麻疹报告发病率都接近10/10万,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消除麻疹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要实现这个目标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已提供了两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但是还有一部分儿童未能获得常规免疫服务,少数儿童虽接种过麻疹疫苗却未能产生免疫力。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强化免疫运动就显得很有必要。

    这是指在短时间内统一对易感人群注射疫苗,让足够多(至少95%)的人产生了抗体,才能形成免疫屏障,阻断病毒传播。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做法,并非中国卫生部的发明。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2000年至2008年期间,共有13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407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有效地降低了当地和全球的麻疹发病率。例如,美洲各国早在1989~1995年期间进行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和每4年进行1次后续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2002年11月以来,美洲未发现有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这也不是中国第一次进行强化免疫活动。自2004年以来,陆续有27个省开展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针对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的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更是在全国、全省范围内经常进行,世界卫生组织还为此在1988年设立了世界强化免疫日(每年的12月15日)。只不过这些活动的动静不像这次那么大,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而已。

    有人觉得奇怪,家中儿童已经接种过一次甚至两次麻疹疫苗,为什么还要求也一起再接种一次?这是因为麻疹疫苗接种后,仍有一小部分人免疫不成功。免疫不成功的人群虽然比例很小,但是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麻疹局部暴发。强化免疫为这些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免疫不成功的人群提供了一次补种的机会。理想的状况当然是对已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进行检测,看是否产生了针对麻疹病毒的抗体,如果已产生了就不必再接种,没有产生再接种。但是实际上要一一检测每个个体体内是否有麻疹抗体,成本很高,组织很困难,是不可行的。最简单的办法是大家一起补一针,这样即使有一小部分人没接种成功,也会受到保护。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在进行强化免疫时不考虑是否已有免疫史。曾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可以再接种一剂或多剂麻疹疫苗而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中国这次强化免疫行动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和赞赏,却在一些公众中引起了不安和恐慌。这固然与此前的“疫苗质量事件”导致中国卫生部门公信力下降有关,也是某些人故意散布谣言混淆视听的结果。强化免疫活动必须要有足够多(95%以上)的易感人群接受了接种并产生了抗体才能成功,如果有太多的人因为听信谣言不参与,就会使整个计划失败。那么,对那些以专家的身份造谣惑众,破坏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人,是否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呢?

    卫生部有关这次活动的材料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家长有权利让自己的孩子得到预防麻疹的机会,同时也有义务为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保护我国儿童不受麻疹疾病的侵扰作出贡献。”我的小孩虽然此前已接种过两次含麻疹疫苗的疫苗,有99%的可能已对麻疹免疫,但是我还是要根据要求让其再接种一次。今天让我们的孩子多挨一针,是为了未来的孩子能够从此不挨针。

2010.9.7.

(《新华每日电讯》20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