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质疑“虚假宣传” 蒙牛称生产的皆放心奶

14 05 2007年
记者 李明思
2007年05月13日 法制日报

  近日,蒙牛集团为旗下的高端低脂牛奶产品———蒙牛特仑苏低脂牛奶的亮相,在第七届博鳌经济论坛举办了“金牌牛奶———特仑苏人生”答谢酒会。与此同时,知名反伪科学人士方舟子抵蓉城,此行目的是为宣传新书《科学成就健康》,却始终没有忘记的“老本行”,在当地开办了一个小时的科普讲座。他“指名道姓”再一次“揭露”蒙牛推出的高端牛奶(特仑苏OMP牛奶),论证其“造骨牛奶蛋白(OMP)”是一种在学界研究多年的蛋白,蒙牛只不过换了名字,这种蛋白并不具有该公司在宣传中所称的作用。

  方舟子对《法制日报》记者表示:“这就是一个保健骗局,生物医学的专业人士打着科学旗号做虚假宣传,商业宣传也不能这么浮夸虚假,否则还要广告法干什么?”

造骨牛奶蛋白实为IGF-1

  蒙牛的官方网站和新浪网的宣传页上完整或部分写着:“蒙牛乳业通过对国内外技术的研究,发现了造骨牛奶蛋白,这种蛋白在有效提高人体骨密度方面具有独特的机理和效果,并给这种蛋白命名为‘OMP’,此蛋白可增加人体内‘成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骨骼合成代谢,从而有效促进健康骨骼的形成,促使骨量增加。”

  方舟子有些无奈,解释大部分的人都在支持自己,所以他会用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相。他强调:“《新语丝》论坛原就有人猜测‘造骨牛奶蛋白’可能是IGF-1,我随后查阅了国内外的相关科技文献,并没找到OMP的相关研究情况。3月28日就在博客上发表文章《以“蛋白”的名义》抨击特仑苏宣传误导公众,4月2日再次发表博客文章《蒙牛特仑苏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究竟是什么东西?》,认为OMP就是已在国内外研究多年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蒙牛特仑苏不过换了个名字而已,因为IGF-1也是含有70个氨基酸,分子量也是7649道尔顿,‘功能’和OMP的功能相似。”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士刚坦言,他并不会购买“特伦苏”牛奶来喝:“退一步来说,如果真是蛋白质的话,所有的蛋白质都将在消化道中被消化、降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而不可能直接进入体内发挥其‘造骨’功能。牛奶含有丰富的钙,喝牛奶能帮助人体增强骨密度,并不是所谓的造骨蛋白在起作用。”

  “任何声称能用特殊蛋白质有益身体的口服保健产品都可以视为骗局,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顾名思义,其结构与胰岛素相似,是一种具有胰岛素一样的功能的激素,也参与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DNA合成,对人体几乎所有细胞———当然包括骨骼细胞———都能产生作用,参与骨代谢不过是它众多作用之一罢了,岂能单单把这一次要作用拎出来,并改称之为‘造骨牛奶蛋白’。”方舟子侃侃而谈。

OMP检测并没有科学依据

  7年来,蒙牛平均9天申报一项专利,平均6天就有一个新产品问世。蒙牛称中国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委托国家有关权威专业机构对这种蛋白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动物和人体的临床实验,实验证明:“OMP在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量丢失方面具有作用。”这个“证明有效”至今还印在特仑苏的包装上。

  蒙牛集团公司法律顾问、法务部主任刘信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确有此事,这也进一步说明我们质量很好,有权威机构的保障,现在网络上某些人宣称的并不是事实。”

  曾有媒体报道“蒙牛”确实对实验鼠、人体进行了实验,持续时间约半年左右。在特仑苏官方网站页面上,蒙牛液体奶本部研发部技术总监母智深在介绍实验的过程中,显然没有提到曾对人体进行的试验。不过,其中有一句话却是这样写:“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提示:OMP可能增加绝经期前正常女性的骨量和骨密度,对预防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这一点,一些专家表示不能认同:“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功课,不知道老鼠的实验是否严密,但也不能因为老鼠骨密度和骨量有增加就认为对人体也具有同样效力。所以OMP声称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量丢失方面的作用,显然并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何士刚分析道。

  “消费者要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怀疑、理性、实证的科学精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要相信‘神奇功效’,不要相信所谓的‘科学术语’,不要相信有利益关系的‘科学家’、‘权威鉴定机构’和名人、患者的证词。”方舟子这样提醒道。

“私下沟通”各执一词

  对于方舟子此类言论,刘信语气不屑地说:“对此人并不熟悉,身上所披的‘打假’光环,都是看准了国内的大名牌来忽悠,城乡结合部真正的造假却不闻不问,很显然,全都是为了个人利益。”

  质疑声中,方舟子曾自陈“打假”完全是一分钱不赚,还要倒贴调查成本在里面,与“王海”打假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不同。“蒙牛曾通过各种关系试图和我联系做私下沟通,但我拒绝了,我不愿意和任何被我批评到的企业做私下的沟通,如果是公开的讨论我则愿意。”方舟子对记者毫不讳言。

  但此话遭到了刘信的严辞反驳,他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的依据在哪里?公司内部也有正规的程序。蒙牛生产的都是放心的牛奶,并不需要此类无谓的接触。以前打假公司也来找过我们,我们都没有理,公司中我们负责的就是打官司,如果他有这方面的想法,可以找我们。当然,善意的建议我们还是欢迎。”

 



北京科技报:眼保健操是不是伪科学

12 05 2007年
眼保健操是不是伪科学
不正确手法按眼可导致角膜变形,眼部感染

北京科技报2007/04/23

  网友发帖引发社会对眼保健操的关注,在中小学推广了40余年的眼保健操遭到了来自学生、老师、专家等方方面面的质疑。坚持做眼保健操究竟能不能预防近视?为何中国推广眼保健操这么多年,近视发病率却居世界第二,人数居世界之首呢?

  新闻缘起

  网友新语丝发帖质疑眼保健操

  近日,一个署名为石泉的网友在新语丝网站上发表了一篇《眼保健操是不是伪科学》的帖子,对眼保健操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眼保健操可以“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同用眼卫生相结合,可以控制近视眼的新发病例”等介绍是“故弄玄虚”,眼保健操的“经络穴位之说没有科学依据”。
  另一名署名为张定兴的网友也提出质疑,并表示“中国多年来推行眼保健操,从没有医学统计说中国学生近视比其他国家的学生少”。
  而一名署名为伍岭,自称是高中班主任的网友在跟帖中则直接表示“眼保健操所倡是地道的伪科学”。
  4月17日该帖被北京某媒体披露之后,引起了广泛争论和关注。对于眼保健操科学依据遭各方质疑一事,教育部表示,尚未考虑对眼保健操进行修改调整。

  记者调查

  三大问题直指眼保健操

  目前,每天两次眼保健操仍是每个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记者在走访了海淀区几所中小学后发现,老师和学生对眼保健操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问题一:学生疑惑眼保健操保护视力的功效

  天天做眼保健操,但近视发病率仍很高,因此,许多学生认为做眼保健操没有用。
  令海淀区某中学高三年级学生罗晓(化名)不解的是,自己从小学就开始很认真地做眼保健操,但是仍然戴上了眼镜,有的同学从来不认真做眼保健操,视力却特别好。他告诉记者,许多同学都有这种疑惑,而把眼保健操当成学校的一种任务,做做样子“糊弄”老师的同学也大有人在。
  问题二:不正确手法有害眼睛

  穴位找不准、动作不规范恐怕是中小学生做眼保健操时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记者了解到,曾经有人专门针对此问题做过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
1662名小学生和1458名初中生,结果发现,做眼保健操时不知如何查找穴位者小学生为95.85%,初中生为90.
40%;不知操作力度者小学生为97.11%,初中生为94.24%;不知揉、按、挤、刮等基本手法者小学生为91.94%,初中生为82.
85%。
  据专家介绍,眼保健操不正确的手法可能无效,甚至有害,有些小孩将“轮刮眼眶”变成“轮刮眼球”,结果导致角膜变形,影响视力。而用不干净的手按“睛明穴”,容易导致眼部感染。

  问题三:动作枯燥流于形式

  眼保健操推广40多年以来,除了在1972年将原8节操简化为5节,并做了部分改动以外,一直延续至今都无变化。
  据北京一所中学的校医介绍,眼保健操在北京推广得比较早,1963年就开始在中小学中试行,在北京的一些家庭,可以说祖孙三代做的都是同一套眼保健操。
  “长时间地重复同一个动作使许多学生没有耐心认真做,老曲调、老动作不仅让学生感到厌烦,也使一些老师感觉曲子缺乏新鲜感、太过时。越是到高年级,眼保健操越流于形式。”
  有专家认为,广播体操几年就更新1
次,到现在都推广到第8套了,眼保健操确实应该改革了。

  追本溯源

  眼保健操1963年开始推广

  北京市中小学从1963年开始推广眼保健操,眼保健操由当时的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体育教研室刘世铭主任自创。最开始的眼保健操一共有8节,有文字性的说明介绍,也配有穴位图。1972年眼保健操简化为5节,一直延续至今。

   著名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

  近视遗传因素占80%,无证据表明“用眼卫生”能防近视
  眼保健操究竟是否能防治近视呢?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新语丝网站负责人,著名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在给记者的回复邮件中,方舟子称,眼保健操是根据中医的经络理论设计的,但是经络理论并没有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甚至已被现代医学所否证,因此眼保健操并无科学依据。近视的原因是眼球轴长变长,通过按摩怎么可能防止它的发生?如果有人非要把不科学的东西说成科学,那就成了伪科学。
  既然眼保健操并无科学依据,而且也没有临床试验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做眼保健操能够预防近视,那么就没有必要再要求学生做它了。中国推广眼保健操这么多年,近视发病率却居世界第二,人数居世界之首。
  此外,方舟子认为,一般的近视是所谓“生理性近视”,在少儿时期开始出现,逐渐加深,到眼睛完全发育后就定型了。一个人是否会近视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大。通过对孪生子的比较研究发现,近视的遗传因素占80%以上。
  对于眼保健操促进血液循环对保护眼睛有好处的观点,方舟子表示并没有看到证据表明促进血液循环对保护眼睛有好处。要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也不必非要按穴位做眼保健操。

  眼科专家陈跃国

  不能阻止眼球轴长变长,只能缓解疲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近视治疗专家陈跃国认为,从西医的角度看,近视的发生原因是眼球轴长的变长。近视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通过遗传因素起作用的。另外,还可能跟人种相关,亚洲人得近视的就比较多,换句话说,黄种人比白种人更容易患近视。在人群中,本身就具有容易导致近视的倾向,有的人不注意用眼卫生也不会近视,有的人稍微不注意就会近视。
  做眼保健操对防治近视没有根本的作用,它只能缓解疲劳,让眼部的肌肉放松,但不能阻止眼球轴长的变化。
  但不能一概而论眼保健操就是伪科学,从保健和让神经放松的角度来说,眼保健操还是有积极作用的,所以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因此,陈跃国认为预防近视应该鼓励减轻孩子们过多的课业负担,多让孩子做户外的体育锻炼,但不一定非得强制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可以保留,但是必须做进一步科学的研究,看看它到底对保护视力的作用有多大。



原来大家都“迷茫”

12 05 2007年
【迷茫的人这么多,看来《SOHO小报》应该再出一期“迷茫”专辑】

  我也迷茫——科学杂志为何在中国没有市场?

  土摩托
  http://www.bullog.cn/blogs/immusoul/archives/55736.aspx

  方舟子昨晚写了个博客,叫做《我的“迷茫”——科学为何在中国没有市场》。看完后我也有点迷茫。
  这次在英国我去参观了《新科学家》杂志。根据独立统计公司(ABC)发布的数据,该杂志的发行量近年来稳步上升,去年年底达到了每期17万5千多册,而人家是周刊!中国任何一种科学杂志每期发行量大概都不会超过5万(《国家地理》这类杂志除外),而我们的都是月刊。相比之下,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新科学家》还告诉了我一个有趣的事情:他们卖的最好的封面故事都是有关理论物理,或者宇宙起源之类的选题。如果是涉及到养生或者治病什么的,往往就卖得不好。依我的经验,在中国,情况正好相反。
  为什么英国有那么多人会对科学,尤其是和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关系的理论物理学感兴趣呢?对方的解释是:因为英国出了个霍金,所以英国人对理论物理感兴趣。
  这个解释也许有其道理,但并不能完全说服我。霍金在中国的知名度也不低,《时间简史》甚至被小说家王朔都当做了思想武器。另外一个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则更是热门,现在哪个读过一点书的没听说过相对论?哪个写字的没玩过时间空间之类的概念?可是,中国的科学杂志读者却远远不如英国多,而且他们喜欢的都是和提高物质生活质量相关的话题。这是为什么?
  中国不是一直都这样。想当初,《科学画报》发行量好几百万,我每个月都眼巴巴地盼,每篇文章都仔细地阅读,至今还记得很多东西。如果当年也有粉丝一说,我是绝对的“叶子”(叶永烈粉丝)外加“谈子”(谈祥柏粉丝)。可现在,如果叶永烈不是写了点历史,大概没有多少80后会知道他。而谈老呢?估计大家都把他忘了吧?
  仔细阅读《新科学家》,我发现他们也逐渐在适应新的时代,文章日渐短小,追求趣味和好读。但是,他们的文风并不花哨,每篇文章的信息量很大。反观我们的科普杂志,生怕读者看不懂,每篇文章都变着法儿地追求“娓娓道来”,明明是说植物进化论的也一定要先拿木子美做开头,结尾再稍上李银河,总之一定要好玩,火爆,形容词一定要用足了,图片一定要多过文字。一句话:把科学杂志当娱乐杂志来做。
  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做其实是不尊重读者的智商呢?起码我就不喜欢看那种小学自然课课本式的行文方式,太小儿科。可是,回过头去翻看我自己写的一些文章,竟然也有这种倾向。
  难道现在的中国读者都厌倦思考了吗?难道我们一定要让读者“不费脑子学知识”?难道纯粹的科学思考就不能带来乐趣?
  在国内的时候我整日埋头写稿,没怎么想过这些事情。就像下面这副表情,乐呵呵的。只有在出国之后,有了距离,再回头看看,就能看到我一脸愤怒。

  迷茫的何止方舟子

  作者:减肥鼠

  刚看完老方的《我的“迷茫”:科学为何在中国没有市场》,不由的悲从中来。一个不停的被人误解漫骂甚至是造谣攻击却还心平气和的讲真话,讲实话的有良知的学者,终于在中国这个有几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迷茫了。
  其实迷茫的何止是老方,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每一个关心这个民族的人都迷茫了。从五四到现在快一百年了,呼唤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快一百年了,德先生没来而赛先生只来到了课本里却从没来到人的心里。
  以我为例,我从接触新语丝开始,就开始相信老方关于中医的观点以及一些其他问题的观点不可能错。因为老方的文章通俗易懂,只需要简单的逻辑和初中学到的生物物理化学知识就可以判断对错。所以我经常在自己的圈子里宣传老方关于中医中药的观点。可是朋友却都把我当成了精神病。一开始和我辩论,辩论不过我就抛出如下观点:1中医着你惹你了,你批中医不是吃饱了撑的吗?2说中医不好是因为你没见过真正的中医高手。3你根本不懂中医。4老祖宗的东西就是比现代人的高明。甚至聊天的时候一提中医中药就没人和你聊了,因为没人愿意和‘精神病人’聊天。还能说什么呢!当你好心的把正确的东西告诉别人的时候别人却把你当成精神病。换了谁能不迷茫呢!!
  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老先生算是把中国人看明白了,所以他说的是反对而不是中国特色,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啊!一个千疮百孔的楼房再怎么维修也是险房,只有推到了重建才能解决所有问题。
  所以 是反对!
  所以 老方只能迷茫!!
  所以 你我只能迷茫!!!

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者:个子

  昨天晚上在《新语丝〉看到方舟子的《我的“迷茫”:科学为何在中国没有市场〉,感觉从没有过的悲凉。三年了,从没有看到过方舟子在文章中感情的流露。以前方兄的科普文字精当凝练,驳论文字逻辑严密,访谈时温文尔雅,很少感情流露。这一次也许是遇到了以前没有预料到的思想困境,才能使一向很理性的方兄迷茫了。当然方兄的迷茫很微妙,也许不是真的迷茫,因为是“迷茫”。

  我是能感觉到这样的迷茫的,因为我要是在生活和思考中不迷茫,我就会“随其流而扬其波”。不会到《新语丝〉来了。和蒙昧挑战,遇到的阻力太大了。我迷茫是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不够,那么像方兄这样的能力也感觉迷茫。事情就真的复杂了。

  如果说丘魏的“成果”专业性太强,以法官的知识难以做出准确判断的话。那么武汉的“国际期刊”的定义,西安的蔑视教育部的意见就太让人感到茫然了。随后,团中央的官员在西译说的话,就跌破我的眼镜了。“这个方舟子反中医很不得人心,西译维权是维护全国民办教育的尊严”这句话的上半句和下半句能挨得上吗?中医是怎么回事,他们能不清楚吗?但是,人家没有让你说话的时候你就说话了,这就是罪。

  今天心绪很乱,但是我想把话说完。方兄做了自己能做的,我也能看懂方兄所做的一切。如果,现在方兄就此罢手,我还是认为方兄是一条汉子。如果方兄“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我在道义上支持到底。我还是觉得相机行事好些吧。

  出师未捷心不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央视在搞些什么名堂 

作者:西风独自凉

  看了方舟子〈我的“迷茫”:科学为何在中国没有市场〉一文,很是感慨:我们处在一个巨大的忽垃圈里。
  忽垃圈者,忽悠文化垃圾圈也:美化帝王独裁的垃圾影视汗牛充栋,新儒家尊孔读经的贱言甚嚣尘上,鼓吹文革、红卫兵、专制朝鲜、恐怖主义的人渣到处收获掌声,公然号召取消“伪科学”的学者、类似余秋雨这样的墙头草更是数不胜数。
  亦忱云:若有谁“每天都去看8个小时那个无时无刻不在标榜自己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央视,看看它们天天都在播些什么东西:灾难可以变成荣誉,丑闻可以变成政绩,腐败可以变成功劳,谎言可以变成真理,特别是当你看着那些个满屏幕起死回生的满清王公大臣和格格贝勒们在你面前活灵活现时,如果你不产生时空错乱的感觉,在我看来,要么是你脑子当年被门夹过或被驴踢过不好使了,要么就是对大清电视台情有独钟”。
  中共高层一再号召追求真理、讲真话,央视这方面做得如何?百家讲坛讲了些什么?三国明清孔老2慈禧陈谷子烂芝麻可劲地往外倒。被认为是胡智囊的人士最近发表《民主是个好东西》,鱼刺认为民主不但是个好东西,还是个死东西。即“民主是一个固定的东西,是个必然的东西,是个简单的东西,是个直观的东西,是个科学的东西,是个标准的东西,是个可定义的东西,是个可衡量的东西,是个可实验的东西,是个可重复的东西,是个绝对的、无条件的、屡试不爽的、是个一加一等于二的东西”。
  最恶心的是在百家讲坛看到因恶捧专制朝鲜而臭名远扬的孔庆东,一本正经地为金庸荒诞不经、乱劈柴似的武功描写,寻求物理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傻到家了。
  《百家讲坛》似乎根本就没打算讲民主与科学,五一开讲的《红旗渠的故事》,就有部分观众表示:该栏目抛弃历史风云,却转向充满政治意味的主旋律故事,有点煞风景;让一位政府官员来开讲座,是否有资格?
  历史风云也要看你讲的是什么样的历史风云。易中天《走近顾准》写得很好,除了孔明是个帅哥,他讲人权讲自由一样是个高手。耍权谋、动歪脑筋、来虚的,中国人不用你教,在酱缸文化里浸泡了2000年,个顶个都是师傅,但愚昧程度和科学人文素养之低下依然令人叹为观止,从传销以及蛤蟆功虾爬功龟头功蒙骗的人数之多危害之烈时间之长即可见一斑。响应中共号召,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弘扬科学、民主、自由、人权、宪政等等普世价值,央视作为主流中的主流责无旁贷。
  方舟子等人在电视上数度与“伪科学”人士交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对手和主持人的水平太低。虽然央视主持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毕竟平台影响大,为什么不能请方舟子等人开办科普系列讲座?是怕中国人太愚昧接受不了,还是嫌中国人不够愚昧?
  说咱们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何不请袁伟时讲讲中国近代史,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人除了继续追求自由、民主、科学、宪政,再无第二条路好走!
  季羡林虽然躺在病榻之上,但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媒体的关注。这次,他的一本新书刚一上市,媒体就闻风而动,炒作的热点是季先生要给自己“摘帽”,摘去三项戴了多年的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与“国宝”(见《傅国涌:季羡林摘帽意愿应得到尊重》)。
  大师泰斗国宝?乖乖,不知道鲁迅陈独秀胡适又算什么?没有道义担当、大义凛然的爱国情怀,凭什么当大师?书读得再多不过是个知道分子。
  瞧,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小虫在挣扎:“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今后主导世界”,“只有‘天人合一’才能拯救全人类”、“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就是季大师的水平?国宝还是耍宝?有志气,肚子吃不饱的时候惦记着解放地球,刚塞满牙缝就记挂着拯救全人类了嘿!好大一股晚清士大夫的哈喇味。操女祖德贱强一类的炒作太低级了,又是变性又是走光口水横飞的。看,咱们新书上市,都不用脱衣服(也没啥好脱的),把莫须有的帽子摘下来爆光率就上去了。谦虚的美德将主导世界,尽情地赞美我吧,1箭5雕的功能都有,岂止河蟹,姜还是老的辣,吻腚了都。

《我的“迷茫”:科学为何在中国没有市场》读后感

  看了减肥鼠对方先生这篇文章的回复,我深有同感,正是因为我们科学的和理性的去看待日常生活和人的交往,我们往往被其他人认为是精神上”有病”的人,我感触特别深的是,每次辩论都会以我伤心哭泣然后闭嘴而告终,所以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可以在一起高谈阔论的朋友了,我周围的朋友们都关心的是挣大钱,住豪宅,开好车,
羡慕不劳而获的幸福生活.我做不到,我感觉我慢慢和这个社会疏远了,宁愿自己一个人背上包去旅行以冲淡我因为生存而每天装出的和人交往的那份虚伪.不知道我们还能走多久.
  记得看过一则小故事说:一个国家的国王发现整个国家的人因为喝了一口井里的水都疯了,他千方百计到处找药希望治好大家的病,但所有人都拒绝吃药,都认为国王疯了,最后国王不得不也喝了井里的水变疯,于是举国欢腾,庆祝国王变得正常,但实际上这个国家彻底变成了疯子的国度
.
  这个小故事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非常适合,我不知道我是否也该喝口这井里的水呢,从此天下太平,但真正的我已经死去.

(orchid)

  没有市场的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科学技术还是比较有市场,比如上海的磁浮列车和刚刚运行的耻辱号(CRH)动力车。我们的国家很热衷于购买别人的先进技术却不懂得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是要遵循科学的方法,依靠具有科学精神的人去创造出来。

(领悟中)

  但是这注定了是一个赝品流行的时代。在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低到只有几个百分点的国度,在一个煽情比理性分析更受欢迎的社会,再虚假的产品、再荒诞的学说都不难找到庞大的市场。
  -------------------
  无情的支持这句话。
  个人的观点,现在人类社会还是处在非常低级的阶段,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这是个非常无奈的现实。
  有时候自己也很迷茫,读到博士你就会发现周围绝大多数人的肤浅和缺乏独立思考,但是这种思想只能在心里,否则会招来无情的攻击。
  现在流行的就是简单,肤浅,快乐,不需要动脑筋的东西。呜呼!
  可是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商人的地位如此之高的社会,大部分人都是想着钱,想开名车,住豪宅,想不劳而获,想。。。。。。
  大家拒绝思考,喜欢及时行乐,喜欢肤浅,喜欢流行,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社会现实啊。
  本人也很佩服郎咸平先生,他的观点建立一个干净,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是我心中向往的圣地。
  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专长,在一个干净,公平,公正的社会里生活,呵呵,这就是我理解的共产主义。
  迷茫归迷茫,痛苦归痛苦,信奉科学和理性的兄弟们也不必太过清高和神伤。多做点自己能做的,多改变一些自己能改变的吧,与大家共勉。

(湍流)

  方先生,你好
  我是新语丝的忠实读者,今天看到你写的《我的“迷茫”:科学为何在中国没有市场》,我想告诉你,因为有你,我已学会了一点点科学地看待事物的方法。因为你的《科学成就健康》,我的父母也学会了更科学的养生方法,认识到保健品危害。昨天我爸爸说,他感谢你!

(清溪)

  我不相信中医,也不服用中药,这点得益于方先生的系列文章和演说。
  我可以说服我倔强的老婆尽量不去服用中药,包括她经年服用的乌鸡白凤丸——事实说明服不服一个样,经前两天的小腹疼痛是改不了的一个事实。
  但我却阻止不了我才过两岁的宝贝儿子因为有些便秘,或舌苔厚重去服用黑乎乎的中药丸子和粘稠的散剂,原因才于儿子是由德高望重的岳母所带,她的经验就是懿旨。
  我时不时会把某中成药里搀了西药的新闻讲给她听,以把她从对中药迷信的泥潭里拉出来,但见效甚微。
  现实中的迷茫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还是在努力。

(dd)

  有啊,方老师,现在科学的传播途径只剩下网络了。像电视媒体,书籍,基本上都被利益集团垄断了。

  科学在思想上已经占据了不小的市场。

  但是要想让老百姓为科学花钱。还要认真思索一条可行的途径。

  如果探索出一条途径,善莫大焉。土摩托的科学杂志想法很好。不如方老师组织一批人搞一个科学杂志吧!

(皮皮狼)

  中国愚昧的人太多了,一部分受不到教育(大约有10亿人),还有一部分受到的是伪教育(大约有不到3亿人),被企图愚弄愚昧的人的人洗脑,而自己还懵然无知(我也曾算一个),可悲可悲。。。
  中国的问题还是教育,教育不行,科普很累。教育的目的不明确,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人更加智慧,但中国的教育的目的实质上就是要使人更加愚蠢(听话就行,好管理)。可悲可悲。。。
  中医的问题咱们的最高(弱智的)权力机构是怎么看的,还没放个什么屁吗?东北有句话叫:咬着屎橛子给麻花也不换。可悲可悲。。。

(支持方舟子的人)

  路边有人玩翻牌的把戏骗钱,我暗示上当者,不仅招来托儿的怒骂,还招致上当者的白眼。————迷茫。

(南)

  不能指望大家都讲科学了,老方的打假还一样有作为。
  哈利伯特的大胡子校长说:选择正确的,而不是选择容易的。
  老方在做的事情还是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有的甚至很坚定。这就是这个国家的希望。你不能指望人人都明白事理,懂得科学,方舟子(文学青年老方除外)还依然有市场。
  如同蜘蛛侠,等等XX侠一样,英雄在胜利以前总是要被坏人打得死去活来。
  所以现在老方还算不得英雄。
  其实老方当初也就图个痛快,估计没有想清楚代价。
  当初再厉害也就是嘴仗,压根没什么代价,现在才是真格的。而且我觉得这才是开始,也就赔个钱啥的,比起真正的英雄还差很远。
  娘的,这个国家就是愿意做英雄的人太少了。

(bluesea)

  老弟话不能这么说,那些英雄都是不论给打多惨下个镜头就恢复如初的,连个疤痕都不留地,这里可不是电子游戏可以到处拣血包的。再说了现在支持的人没有人能象斑竹一样公开的出来的。这就好象一个步兵师跟在大坦克后边一样,小兵们都是支持坦克的可是如果坦克真给打爆了跟在后面的步兵多半只有四散逃命的份即使昏参在后面督战也没有用。所以步兵的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的防止坦克给打掉。一句话,大家伙有钱的捧个钱场有人的捧个人场哪怕赚个吆喝也比不出身的好。

(蓝隼)

  这个国家最大希望在于一杆子烂到底,先死而后生
  现在慢慢烂下去真耗费时间,本老中认为最有效的就是帮他烂下去,不仅不打假,而且是参与鼓励造假,假到所有中土国老中自己的生存都受到威胁,无法在中土国继续活下去,他们就完全有这个动机大规模参与打假,因为不打就无法活。所以中土国的假科学,假食品什么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多到每天都毒死个市长县长,中土国老中在国际上信誉扫地,那才能达到tipping
over point.
  那个时候全国都是方舟子,斑竹也就能退休了。

(老中一号)

 



转:剥开“刘太衣”

10 05 2007年
  剥开“刘太衣”

  新闻佃农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u/4c70d3e501000939

  正当“刘太医系列从书”热销各地书市并迅速聚集起众多“信徒”之际,一记当头棒喝却从斜刺里传出:该丛书的作者刘弘章、刘浡父子是两名“大忽悠”,不仅其书中的许多论断是错误的,就连其“御医后人”、“医学博士”的身份也是假的,隐藏其后的是赤裸裸的功利目的。首先向“刘太医”开炮的,便是因“学术打假”
而闻名于世的专栏作家方舟子。

  方舟子何许人也?他于1967年9月生于福建省云霄县,1990年自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后定居加州。他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1999年4
月率先在互联网上批判“法伦功”,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多起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领域的腐败现象。喜欢仗义执言的他2006年底曾因扛起“废除中医”的大旗而遭到大多数国人的责骂,不过当他率先站出来痛揭“刘太医”的羊皮时,国内的“无薪学术警察”们立即原谅了他,并又与他站到了同一个炮台上去。

  方舟子等人向“刘太医”开炮

  在2006年“愚人节”以前,自称是“刘太医后裔”的刘弘章,其公开身份还只是采用中医手段治疗癌症的“名医”,仅以“瘤科世医”的招牌出现在世人面前。刘弘章宣称自己的家族从1475年起就一直在治疗癌症,是中国唯一的“瘤科世医”,而他则是这个“世医家族”的第24代后裔。

  为了证实自己的“家学渊源”,在中医界名不见经传的刘弘章赋予了自己传奇的“履历”。在其自撰的《瘤科世医刘弘章》一文中,他宣称自己从1967年起就在父亲的指导下治疗59种恶性实体瘤,到1997年共治疗国内外病人18963例,病人一般2年癌肿完全消失;3年生存者高达13919例,占病人总数的
73.4%;未经放化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达100%,死亡人群则全部都是做过化疗、放疗后才由他接治的。也就是说,他包治未经任何其他治疗的癌症病人。

  其后,刘弘章又为自己找到了一件更加光鲜的外衣。他宣称自己于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2001年5月荣膺“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授予的“世界名医奖”,且这个奖项是联合国为了奖励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医生而设立的全球医学最高奖,他是唯一一位获得该奖项的治疗癌症的中医专家。此外,他还声称自己是“联合国科学与医学双博士”、“肿瘤生物学研究员”。

  等到和儿子刘浡一道“涉足养生学”后,刘弘章也为刘浡披上了同样光鲜的外衣——1977年出生的他5岁起就跟着爷爷学医,16岁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进修时使用中药救活了数名癌症病人,被美国同行称赞为“小博士”;26岁时“考取了联合国医学博士”,成为“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授予的“联合国自然医学大奖和功勋奖”得主……

  刘弘章将其父子所获的“联合国证书”照片发到了自己所能触及的各种网站、报刊上去,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由于不可思议的内容,许多读者都可能怀疑我是个文盲,是个医盲,是个从地下突然冒出的专家。然而看了这些证书,读者就会明白。”

  看到如此恬不知耻的“履历”后,方舟子坐不住了,他很快撰文揭露刘氏父子的真实面目:所谓“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实际上是自称“国际交流医科大学博士、教授,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主席、勋爵”的余海若“自办”的,莫过是打着“联合国”旗号欺骗国人的诈骗组织。余海若系河北唐山人,1942年
12月出生,原为北京新华印刷厂的退休厂医,此人自诩为“1994年4月荣获首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最高级金杯奖,被联合国国际交流医科大学特别会议一致评选并授予国际医学博士学位”,但事实是,“世界传统医学会议”的准确称谓为“世界另类医学大会”,是一个世界各地的江湖医生的聚会,主办单位位于斯里兰卡的“补充医学开放国际大学”——所谓“另类医学”与“补充医学”,都是指不被医学界主流承认的医术。

  既然“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联合国世界名医奖”、“联合国自然医学大奖和功勋奖”的炮制者是个欺世盗名的十足骗子,刘弘章父子履历中最华彩的篇章也就不攻自破了。何况方舟子等人接着又提出了多个疑点,譬如公元1475年尚无影像学和血液标志物检查等诊疗手段,更没法做病理切片检查,刘太医家族是如何确诊癌症的?

  层层剥开“太医后人”的伪装

  方舟子等人于2005年5月首发的披露文章,并未令刘弘章父子收敛起其自我标榜的虚妄态度,反而促使了刘氏父子尽快“著书立说”,以铁定自己在“世界自然医学界”的领袖地位,“刘太医系列丛书”因而很快出炉,刘氏父子所获的各种“世界级证书”也赫然印在了这些图书中。于是,一篇题为《揭露刘弘章父子的真实面目》的文章,于2006年11月10日出现在了方舟子主办的《新语丝》网站中,再次对刘氏父子鼓吹的“联合国世界名医奖”、“自然医学金牛奖”和“功勋奖”进行揭露,并斥责“中医就是让这些打着中医幌子的骗子们给搞到今天这步田地的!”

  这篇文章刊出后,立即引来了众多热心学术打假的网民,并很快揭开了有关“联合国世界名医奖”、“自然医学金牛奖”和“功勋奖”的骗局。原来,联合国从未设立过“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该机构的真正“设立者”余海若却用它来大肆敛财,在全国招收了上千名会员,任何人只要交纳2500元人民币就能成为会员,交纳1万至5万元即可“出任”各地分支机构主席,交纳0.3万至15万元便可获授“世界名医奖”、“世界医学贡献奖”、“国际自然医药大奖”、“自然医药杰出人才奖”等各类奖项。也就是说,刘氏父子在国内交钱后便可买到全套史诗般的“海外建树”。

  有网民发现,刘弘章曾于2005年明确表示“文革”耽误了自己的学业,以致他“连一个中国大陆的学士学位也没有得到”,然而《病是自家生》一书中,他却宣称自己是“科学与医学双博士”,这更印证了刘氏父子花钱买奖项的事实。此外,刘弘章还花费甚巨地推广他创办的“太医网”,以便将名气“做大”后更方便大把捞钱,自2002年7月起就接受了百度网站的竞价排名服务以推广“太医网”,同时使用了49个关键词。

  也许是太草根但又太富有“阿Q精神”的缘故,刘弘章在编造刘浡的履历时同样没能处理好漏洞,以致网民“良忠”一眼就看出了诸多问题:“到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进修的人,应当有一定的专业资历,很难想象一个16岁少年的医学水平已经足以到美国的专业机构中去进修了。所谓‘使用中药救活了几个癌病人’更是天方夜谭,他何来的处方权?而且还是使用药理不明、未经美方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认证的中药,这可能吗?‘考取……博士学位’,这算什么说法?充其量只能说获得读博的资格,只是个博士候选人而已!”

  有的网民在刘浡的“博士证书”上看到了“The Ope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字样,经上网检索,发现竟是一个设在印度的公开叫卖博士学位的替代医学机构,每个博士学位叫价仅800美元。刘弘章2007年2月
14日在做客新浪聊天室回答网友提问时,被网友问及其博士学位的事,竟语无伦次地回答说:“联合国医科大学应该叫自然医学研究所,这个东西它的本部在印度,在国际上还有一定名气的,他所发的证书还有一定的影响,这个东西不在乎学历,他是论文博士,他跟你带出来的博士不一样,没什么多大的价值,没什么用途……甭讨论那个,我就是要饭的我写的书有用大家看就完了,别扯这事。”由此可见,刘弘章的博士学位与刘浡也同出一炉。

  刘氏父子给人看病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有网民送身患癌症的母亲到刘弘章家中时,见抽着劣质卷烟的他显得比书中照片老出许多,举止谈吐中丝毫看不出名医、双博士的影子。见到病人后,他始终没有切脉,也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或建议,却一直在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在海外的影响力,直到最后才表示:患者必须先喝3个月的“牛蹄筋汤”,接着买一个由他经销的特殊仪器检测确认癌细胞被包裹住后,再交5000美元会费成为“刘家会员”,才有资格服用其每套售价近万多元人民币的“控岩散”,理由是“控岩散”极为稀少、珍贵,只能给白领以上的、对人类有贡献的高级人群服用……

  有网民追查了刘氏父子号称历史悠久的香港国际知名公司“刘家药行”,发现注册时间为2005年11月,是一家斯里兰卡药行的办事处,在香港无人知晓。由此看来,此前的“香港刘家药行”要么属无证经营,要么就是子虚乌有。

  还有网民发现,中医自18世纪传入美国后就一直被当作不科学的“巫医”,创建于1862年的美国FDA对药品进口有严格规定,中草药只能以保健品或饮品上市,不得标注疗效。刘弘章标榜他的医术在美国备受推崇,且FDA对其1960年以前登陆美国的中成药免检,这简直就是在说谎,且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拿到美国的行医执照,更不可能只伺候美国人。

  这些证据,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了一个结果:刘氏父子是两个大骗子!

  众多网民突显“搜底”力量

  刘弘章父子自称是宋末名医、明代太医之后,但有网民指出,祖传、世袭之类的民间医技往往存在独门里的偏见与偏私(如传男不传女、本门不外传等),与中医药原本的传承大相径廷,不一定就是中医药的真传;且由于受封建专治的桎梏与束缚,宫廷太医若将绝活私传下来是要被灭九族的,因为御方、御药不能外泄,故太医的儿孙大多都已改行易辙。由此看来,刘弘章父子是否确属“太医之后”还值得推敲,因为有不少网民都坦陈了自己对刘弘章的感观:“他既不是大中专院校里的科班卒业,也不似来自民间的师承,似是半路出家的‘医生’;他既不了解什么是中医药文化,也不了解中医的过往;他很有可能是无证行医,有证也是近十年里的事。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他在书中和‘太医网’上虽然介绍了其家族遍及海内外,但对国内医疗行当却失之确切的了解,所以油然而生一种‘狂态’。”

  有网民甚至提出:新中国对祖传家学一直给予保护,对太医之后更是别有青睐,政府对京、津、沪一带的名医都逐个相请过。按理说,刘弘章的父辈若真是太医之后且仍在行医,一定早就名满中医界了,且他家传的那些老册子也必定早捐献给国家了,为何“医学渊源”如此深厚的刘氏家族没享受到如此雅遇呢?喜爱古玩收藏的网民于是认真揣摩了刘弘章所谓的祖传“明朝永乐太医刘纯著作”,结果发现加盖在这些“古书”上的印章尺寸、图案都与明代官府的明文规定不符,绝非御医所用之物;书册的印刷格调也与明朝版的古籍相去甚远,颇似近几年的复制品……网民们于是断言:这批造假手段并不高明的书册均为赝品,是天津文化街里的地摊货。

  在《李跃儿教育论坛》网站上,对“刘太医”身份提出质疑的网民也层出不穷。一位网民对刘弘章称其祖上刘纯“奉旨以囚试医”一事质疑说:“如果真的是‘奉旨
’,‘以囚试医’这件非常不合常理的事情在正史中应该有记载。”结果网民们翻遍了明史也未找到相关记载,另一位网民跟帖称:“中医理论认为‘人各异、时各异’,即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从不以概率为依据,更不可能进行大规模活体试验。”可见,刘弘章的文字充满浮夸造作,大都似是而非,实际上是利用国内医药环境差的形势蛊惑人心而已。”

  刘弘章称其祖上刘纯是明朝太医中的“主治太医——安亭侯、正二品官员、太医院院使”,但网民们在《明史·职官三》中发现,明代太医院院使仅为正五品官员;刘弘章称刘纯的儿子成了永乐皇帝的乘龙快婿,但网民们发现永乐皇帝的5个女婿中竟没有一个姓刘。

  在《明清医史》中,有的网民还找到了对刘纯的确切记载:“刘纯(约1340—1412年),字宗厚,明初著名医家,撰有《医经小学》、《玉机微义》、《杂病治例》及《伤寒治例》等。刘纯祖籍吴陵(今江苏姜堰、如皋一带),他早年居淮南,为朱丹溪再传弟子,《玉机微义》序言中称‘宗厚穷而在下,不能躬耕自食其力,故托迹于医,以自养自晦也’;中年时移居陕西咸宁以医为业,曾随军医疗至凉州(今甘肃武威)等地,晚年定居甘州(今甘肃张掖),在陕西、甘肃行医约
40余年。他医术精深,著作渊博,被誉之为“神方妙术”,死后其著作由陕西布政使司刊刻,流传至今,是明初丹溪学派在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医家。”

  这就是说,刘纯绝非“中国金元四大医学家之首刘完素”的后裔,其医术也并非来自家传;他在世72年,而非刘弘章所说的在世126年;他一生奔波潦倒,从未当过太医,且在永乐皇帝“驾崩”之前10年就过世了。但刘弘章父子在介绍自己的“祖先”刘纯时,居然将其字号由“宗厚”改作了“景厚”,将其籍贯由“江苏姜堰”改为了“湖北咸宁”,并为其网织了大量华光异彩的“履历”,其目的只有一个:假借老百姓无证可查的劣势大肆行骗。而读者的盲从,也成了刘弘章父子造假的社会根源——毕竟谎言说一千遍也会看上去像真理。
 



我的“迷茫”:科学为何在中国没有市场

10 05 2007年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电视辩论节目,和一位从美国一所被称为“文凭工厂”的函授学校获得“博士”文凭、台湾来的“另类营养专家”讨论健康保健问题。这个节目的主角是这位“博士”,我只是到节目接近尾声时才上场和他切磋,大部分时间坐在台下看他的表演。他很有表演才华,也知道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窍门在于时不时地以不容质疑的坚定语气抛出一个个耸人听闻的观点:
   
“牛奶是给牛吃的,不是给人吃的,喝牛奶有害健康……一天吃一个红薯,保证你不会得癌症……香蕉的营养都在皮里面,要吃就吃烂掉的香蕉皮……千万不要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让营养物质丧失97%……我看过700篇论文,证明吃动物蛋白会让你得癌症……”
   
推销谬论很容易,一句话就够了,而要反驳起来却十句话都未必够用,何况节目留给我的时间并不多,只足够让我反驳其中的一、两条谬论。我只能寄望于观众的自我识别能力了。要具体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固然需要用到生物医学的专业知识,但是靠生活常识、常理并不难觉察其荒唐。
   
然而,这些谬论却风靡了海峡两岸。该“博士”宣扬其观点的健康指南几个月来一直名列畅销书的榜首,让无数的人从此不敢喝牛奶、吃肉,改吃能导致营养不良的什么“排毒餐”。他到某个城市上一堂课,就能让当地的红薯卖疯了,“防癌蔬菜”价格狂飙。是因为他吓人的“博士”头衔,出色的表演才能,还是因为迎合了公众的心理,或者是因为别的什么东西?
   
我们这个民族历来就特别注重养生保健,而且还特喜欢扎堆跟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种号称能包治百病的莫名其妙的保健偏方让全国上下都一起发疯,喝凉水、打鸡血、养红茶菌、练气功、吃保健品……不过,现在的情形却和以前有所不同。以前的这些折腾,其始作俑者并不可考,并非某一个人扇乎起来的,基本上是在民间自发形成的,而且热衷者往往要论证其如何的科学,甚而获得官方机构、科学界人士的认同、支持。而现在的保健潮流,却往往是打着某个人的品牌,而且公然与主流科学界对抗,以“另类”为荣、为号召,即使主流科学家联名出来驳斥,也无济于事。
   
时代毕竟变了。在这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另类不再意味着可耻。而在一个昔日权威被打倒、社会主流正在发生变化、新的权威缺乏公信力的转型时期,藐视一切权威和主流甚至成了时髦。
   
即使是曾经被视为真理的化身、最为客观和牢靠的科学,在现在的中国也成为被嘲笑的对象。文人学者、“思想精英”、“舆论领袖”们准备好了一顶顶“科学主义”、“科学迷信”的帽子,随时准备往那些不过是希望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人们的头上扣。
   
但是,在许许多多问题上,科学固然不是万能的,没有科学却是万万不能的。健康保健的问题即是如此。有位有点名气的文人很不屑地说,不懂科学有什么大不了的,难道普通老百姓不懂化学成分、中毒机理,就不知道砒霜有毒吗?以一个极端的个案为论据,正说明此人该去学点科学方法。像砒霜这样的急性毒药是可以通过经验而不是通过科学研究知道其有毒的,但是那些毒性比较缓慢或不明显的,却必须了解其化学成分、用科学方法检验才能知道其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例如,许多历来被认为无毒的中草药,在经过科学方法检验后都已被发现有严重的毒性。另一方面,不少风传有毒的东西,却经不起科学的检验。例如许多人对抗虫害转基因食品发出了“虫都不能吃,人怎么可以吃”的疑问,而在有专业科学知识的人看来,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一个社会的主流的形成不一定有很合理的基础,因此容易发生变化、逆转。社会的主流也不意味着就是正确的。但是科学的主流则不然。一个科学观点能够成为主流,必然有其非常确凿的证据,轻易不会发生动摇,要推翻它需要更加确凿的证据,也就是所谓“非常不寻常的主张需要非常不寻常的证据”。因此科学的主流虽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但是一般来说都是正确的。科学界的主流观点不是靠某个人的三寸不烂之舌吹出来的,而是最有专业判别能力的人在推敲、比较方方面面的证据之后得出的共识。因此,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科学主流观点是错误的之前,接受它是最明智的选择。如果仅仅因为科学主流观点有可能出错,就轻信、追随另类观点,是非常不明智的。热衷于“另类医学”、“另类营养学”,是在拿自己的身体当试验品,追求健康最终却可能损害了健康,金钱的损失倒还在其次。如果科学都靠不住,还有什么是可靠的?
   
但是这注定了是一个赝品流行的时代。在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低到只有几个百分点的国度,在一个煽情比理性分析更受欢迎的社会,再虚假的产品、再荒诞的学说都不难找到庞大的市场。何况,不仅有以吸引眼球为最高目的的媒体的追捧,更有司法机关的保驾。你甚至没有揭露伪科学、学术造假的言论自由,否则就有法官以“科学是发展的,真理是相对的,因此谁都无权说人在搞伪科学、学术造假,‘伪科学’一词本身也是伪的”为由判你个损害他人名誉权的罪名。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谬误已经走遍了世界。当伪科学、反科学耀武扬威的时候,科学只有在角落里舔舐伤口。

2007.4.10.

(为《SOHO小报》2007年第四期“迷茫”专辑而写)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转:也谈蒙牛“特伦苏”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

3 05 2007年
  也谈蒙牛“特伦苏”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引发多种癌症

  作者:Renzhuli

  在国外看到国内的新产品,新发现的报道,本该满心欢喜才是。但实际上有时是忧心忡忡,有时是哭笑不得,有时是悲從中耒,有时则是满腔怒火。因为有的是报道失实,有意造假,自我吹嘘,骗取国家科学基金;有的是有意误导,欺瞒忽悠那些心地善良,但缺乏科学知识,易于轻信广告,名人,媒体,专家,学者的善良老百姓。五花八门,
应有尽有!都是唯利是图昧着良心的宣传!如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蒙牛新产品“特伦苏”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
(OMP)。几年前我曾研究与骨骼有关的课题,从来没有见到过“造骨牛奶蛋白”的报道,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也没有听到过这方面的消息。如果是近一,二年来的新发现,恐怕连作用机制都来不及搞清楚,怎能这么快就用到人身上?后来从“新语丝”上读到方舟子等人的文章,质疑此造骨蛋白不是什么新发现的蛋白质,而是国内外都早已熟知的胰岛素样生长因-1(IGF-1),只不过给换了个名称而已。从他引用的梅方权教授的资料:“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大部分由肝脏合成。。。含有7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649”。,我也认为它是胰岛素样生长因-1。因为氨基酸数目和分子量数值都相同,一点不差,若非胰岛素样生长因-1,那就是它的“同分异构体”了。这种可能性极小极小。在我多年的生物医学研究中,还从来没有碰到过。
  质疑文章登出已一个月余,有的报纸记者还采访过蒙牛公司和它的首席科学家母xx,至今未见蒙牛公司发表任何出来澄清的文章或申明,这就是说:默认“造骨牛奶蛋白”就是“胰岛素样生长因-1”。若是如此,问题就很严重。因为胰岛素样生长因-1(IGF-1)能引发多种癌症。血液中IGF-1高的人,易患多种上皮细胞癌(1,2,17)。
除了乳腺癌(3,18)外,还会引发前列腺癌 (4-8),肺癌
(10-13)和结肠直肠癌(14-16)。可能还增高患膀胱癌的风险(19)。这样,喝了蒙牛“特伦苏”牛奶就会出现俩种可能性。第一种是按照蒙牛公司的宣传,IGF-1能以完整无缺的形式通过消化道,在体内发挥所谓的造骨作用。但实际结果是造骨不成(蒙牛公司没有证明它的(IGF-1)对人才体有增强骨密度,促进骨量增加的作用,即使用大白鼠做的动物试验,也没有得到明确的结果),反而很多人可能将患上前列腺癌,或乳腺癌,或肺癌,或结肠直肠癌(这是大量国际医学研究成果证明了的)以及可能的膀胱癌。这就迹近“谋财害命”了。第二种结果是目前生物医学知识所认为的:喝进的造骨牛奶蛋白(IGF-1)在胃肠道中被消化、降解,而不会被完整地吸收进血液中,至少对新生儿之外的其他人是如此(见方舟子文)。那么所谓的“造骨牛奶”只不过补充了一些氨基酸(或一些小肽片段)而已。就与喝普通的牛奶完全一样。结论是:“特伦苏”牛奶对人体不是有害就是无益,消费者千万不能光顾,不要上当受骗。
  写到这里,不禁要请问蒙牛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母先生:您们宣称OMP是“由蒙牛乳业的科研人员发现并命名的”,这真是一种新发现的蛋白质?若是的话,请问它的氨基酸组成或结构,与IGF-1有那些不一样?消费者有知情权(生产工艺您们可以保密,或申请专利)。若是IGF-1,这是几十年前就被发现的蛋白质,您们为什么要欺骗消费者?而更严重的是它的致癌作用,您们为什么只字不提?登在“科学”上的这篇有关IGF-1致癌作用的文章,是1998年的事(4),是九年以前的事,这样重要的文献您们不可能不读;而且还有大量关于IGF-1致癌作用的文章,有几篇研究工作还是以中国人为对象做的
(8,
11)。您们对这么多研究报道却视而不见,这只能说明您们有意忽悠消费者。您们的科学良知何在?您们作为普通人的良心又何在?这些问题同样要请教梅方权教授。您是“造骨牛奶蛋白”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农业部情报研究所所长兼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凭您的学识和工作条件,若“造骨牛奶蛋白”就是IGF-1,您对它应了如指掌。您为什么不介绍它的主要功能(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和令人心驚的致癌作用,而仅仅介绍它的“显著改善骨骼合成代谢,增强骨密度,促进骨量增加,延缓骨骼衰老“等次要功能?!您也是在有意忽悠消费者?国外的科学界是千方百计减低人体血液中的IGF-1水平,以减少患癌症的危险(9,14,
18)。而您们却在牛奶中添加大量的IGF-1,真让人“匪夷所思”!
  生活在这唯利是图,官场腐败,是非颠倒,无公平正义可谈,人治大于法治,枉法枉判(如武汉和西安几家法院对肖,方和丁,方等案件的判决)的年代,甚至许多人处于被“逼良为娼”的环境中,要做到“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确非易事。但至少可以做到不“推波助澜”,不“招摇过市”,不“以耻为荣”吧。
  最后,还是要请二位科学家和蒙牛公司,明确说明OMP究竟是一种由您们新发现的蛋白质?还是IGF-1?若您们不加以澄清,一旦喝了“特伦苏”牛奶,而又患上前列腺癌,或乳腺癌,或肺癌,或结肠直肠癌,凭您们的新产品宣传内容和大量的国际医学报道,消费者就有权向蒙牛公司索赔。人命关天,可不是儿戏啊!

1)    Khandwala
HM et al. The effects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on
tumorigenesis and neoplastic growth. Endocr. Rev. 21:215-44.
2000.
2)    Jerome L.
et al. Deregulation of the IGF axis in cancer: epidemiol. Evidence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Endocr. Relat. Cancer.
10:561-78. 2003.
3)    Yu H. et
al. Joint effect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and sex steroids on
breast cancer risk.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and Prev.
12:1067-73.2003.
4)    Chan JM,
Stampfer MJ, Giovannucci E. et al. Plasma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and prostate cancer risk: A prospective study. Science
279:563-6. 1998.
5)    Chan JM,
Stampfer MJ, et a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 as predicators of advanced-stage
prostate cancer. J. Natl. Cancer Inst. 94:1099-1106. 2002
6)    Shi R.,
Berkel HJ, Yu H.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and prostate cancer:
a meta-analysis. Br. J. Cancer. 85:991-6. 2001.
7)    Oliver SE
et al. Screen-detected prostate cancer and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axis: results of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Int.
J. Cancer 108:887-92. 2004.
8)   
Chokkalingam AP et a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and prostate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in China.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and Prev. 10:421-7. 2001.
9)    Voskuil
DW et al.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system in cancer
prevention: potential of dietary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and Prev. 14 (1):195-203. 2005 Jan
10)    Yu H. et
al. Plasma levels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binding
protein-3 and lung cancer risk: a case-control analysis. J. Natl.
Cancer Inst. 91:151-6. 1999.
11)    London
SJ. Et a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binding protein-3 and
lung cancer risk   in a
prospective study of men in China. J. Natl. Cancer Inst. 94:749-54.
2002.
12)    Lee HY.
Et a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 inhibits the
growth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ncer Res. 62:5530-7.
2002.
13) Liu C. et al. Lycopene supplementation inhibits lung squamous
metaplasia and induces apoptosis via up-regulating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 in cigarette smoke ferrets. Cancer
Res. 63-3138-44. 2003.
14) Vrieling A. et al. Isolated isoflavones do not affect the
circulatio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system in man at increased
colorectal cancer risk. J. Nutr. 137 (2):379-83. 2007 Feb
15) Giovannucci E.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plasma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and binding protein-3 and risk of
colorectal neoplasia in women.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and
Prev. 9:345-9. 2000.
16)Giovannucci 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and colon cancer: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J. Nutr. 131:3109s-20s. 2001
17)    Renchan
AG. et a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1, IGF binding
protein-3, and cancer risk: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Lancet. 363:1346-53. 1994.
18)   
Furstenberger G. et al. Serum levels of IGF-1 and IGFBP-3 during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primary breast cancer. Breast
15(1):64-68, 2006 Feb.
19)    Zhao H.
et al. Plasma levels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and binding
protein-3,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bladder cancer risk. J.
Urology 169(2):714-7, 2003 Feb.

(XYS200705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眼睛保健的事实与误传

29 04 2007年
(方舟子摘译自美国眼科科学院2004年出版的宣传小册子Eye CareFacts and Myths: A Closer Look)

“在昏暗光线下读书会损害眼睛。”对还是错?

   
错。在昏暗光线下用眼不会对眼睛造成损害。许多个世纪以来人们在夜间都是在烛光、煤气灯或煤油灯下阅读、缝纫。不过,良好的光线使阅读更容易,能防止眼睛疲劳。

“用计算机会损害眼睛。”对还是错?

   
错。在计算机或显示屏前工作不会损害你的眼睛。长时间看显示屏,就和阅读或做其他近距离工作一样,通常会使你的眼睛眨眼的次数变少。这会使眼睛干燥,可能会让人感到眼睛疲劳。不妨试试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向上看或望房间的另一头。看远处的东西通常会消除眼睛的疲劳感。让脸和屏幕的距离保持在45~60厘米,看的角度略微朝下。也可考虑使用人造眼泪。如果你的视觉变模糊或眼睛容易疲劳,你应该找眼科医生做检查。

“看电视距离电视机太近会损害小孩的眼睛。”对还是错?

   
错。小孩的眼睛要比大人的眼睛更好地适应近距离观看而不感到疲劳。他们通常会形成把阅读材料凑在眼前看或坐在电视机跟前看电视的习惯。没有证据表明这样做会损害他们的眼睛,而这种习惯通常随着小孩的长大而消失。近视的小孩为了看清楚影像通常会坐得离电视机很近。

“视力不好的人应该避免阅读小字体书籍。”对还是错?

   
错。有一种说法声称视力不好或戴眼镜的人如果阅读小字体书籍或做很多细活将会很快让他们的眼睛“磨损掉”。这种把眼睛当成肌肉看待的观念是不正确的。眼睛更像是一个照相机。照相机不会仅仅因为被用来拍摄精细的照片就很快磨损掉。你在用眼睛时不需要担心会磨损它们。

“眼镜度数不合适会损害眼睛。”对还是错?

   
错。眼镜是用来使你的视觉变敏锐的工具。虽然正确的眼镜会帮助你看得更清楚,但是戴错了眼镜或不带眼镜不会对你的眼睛造成实质性损害。不过,8岁以下的小孩如果需要戴眼镜的话应该戴为自己定配的眼镜,以防止患上弱视。

“戴眼镜会让你变得离不开它。”对还是错?

   
错。眼镜是用来纠正模糊的视力的。既然戴眼镜获得的清晰视力好过不戴时的模糊视力,你会发现你因此更频繁地戴眼镜。虽然这会让你觉得你变得离不开眼镜了,而实际上你只是习惯了想要看得更清楚而已。

“小孩的斜视长大后会自己变好。”对还是错?

   
错。小孩的斜视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变好。斜视的小孩的一只眼睛的视力可能会变弱,因为大脑会忽略来自弱视眼睛的图像。除非强迫使用这只弱视眼睛,否则它不会形成正常的视力,这通常采用遮盖视力强的眼睛的办法。看上去有斜视的小孩应该让眼科医生检查。一般来说,斜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疗方法包括戴眼罩、眼镜,用眼药水、手术,或以上这些方法的结合。

(XYS2007042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当眼保健操成为传统

26 04 2007年
   “为革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保健操现在开始……”我们这一代人,是每天伴随着这个富有时代色彩的口令长大的。时代早就变了,但是眼保健操却在学生中一代代延续了下来,只不过口令略有变化而已。
   
然而,有没有什么科学的理论、临床试验或调查统计证明做眼保健操确实能够预防近视呢?没有。某个人自称自己因为做眼保健操所以不得近视甚至逆转了近视,这不是证据,因为个案证明不了疗效。世界上只有中国在推行眼保健操,而中国学生的近视率却排世界第二,小学生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不做眼保健操的美国,近视率却只有25%。
   
我们从小就被告诫,看书时眼睛不要离书本太近、看书每隔30分钟要让眼睛休息一会、不要在昏暗的光线下看书、不要在颠簸的车上看书……否则就会得近视。这些忠告有没有依据呢?也没有。反而有多项调查表明,近距离看书或在昏暗的光线下看书并不会增加得近视的风险。
   
我们一般说的近视指的是生理性近视,是因为眼球轴长变长,成像不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引起的。它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逐渐变化,到成年时,随着眼睛发育的结束就定型了。
   
既然生理性近视是伴随着眼睛的发育出现的,那么在这个演变过程中,遗传(先天)因素和环境(后天)因素的影响各有多大呢?国内权威媒体曾报道说“有90%的孩子近视是由于环境因素不良造成的”,据称这是专家观点。而事实上,调查表明近视的产生受遗传的影响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大得多。如果父母两人都是近视,子女也会是近视的可能性高达33~60%;如果父母只有一方是近视,子女近视的可能性降低到23~40%;如果父母两人都不近视,则子女近视的可能性只有6~15%。
   
很显然,近视的发生深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这个影响究竟有多大呢?通过对孪生子进行比较,可以定量地估计出某种性状的遗传率。遗传率的大小在0和1之间。如果人的视力差异完全是由遗传差异引起的,遗传率为1,如果与遗传差异毫无关系,遗传率为0。2001年英国研究者对226对同卵孪生成年人和280对异卵孪生成年人的研究表明,近视的遗传率高达0.89,也就是说,近视主要受基因控制,与后天因素的关系不大。差不多同时丹麦研究者对53对同卵和61对异卵孪生成年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2004年,英国研究者进一步发现,有一个被称为PAX6的基因可能与近视有关。
   
这意味着如果你没有近视基因,那么不管你在多么恶劣的条件下频繁用眼,也不会得近视(虽然你的眼睛可能会有其他损伤)。而如果你有近视基因,那么就会逐渐变近视,环境因素是不重要的。不过,基因的表达离不开环境因素的作用,某些环境因素(例如阅读)可能是近视的诱因。调查表明受教育的程度与近视发生率存在相关性,在某些地方近视发生率逐代增加,都说明某些人在某些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天生就比较容易得近视。
   
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有什么可靠的办法能够预防近视的发生,也许从小就什么书都不读,完全去除近视发生的诱因,会是个有效的办法。例如,在爱斯基摩人中,只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才会得近视。但是为了预防近视而去当文盲,这种方法一点也不吸引人。各种预防、逆转近视的仪器设备(例如至今仍有人在推销的近视磁疗眼镜)都不过是异想天开。
   
至于那些有关预防近视的种种“眼睛保健”忠告,也只是想当然尔。遵循这些忠告不会有什么坏处,可能对眼睛还有其他方面的好处,例如消除眼睛疲劳。但是,做眼保健操却并非完全无害的。经常用不洁的手接触、揉按眼睛,增加了眼睛感染乃至呼吸道感染的风险(病毒会从鼻泪管进入上呼吸道),并非一个良好的习惯。
   
历经几十年的代代相沿,眼保健操已经成为了中国校园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变成了一种集体仪式和生活习惯。一种东西一旦成为了传统,就具有了天然的合理性,质疑它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何况是从小就被灌输的东西,更难以理性地看待。

2007.4.22.

(《中国青年报》2007.4.25)

(XYS2007042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预告:方舟子在重庆讲座和签名售书

25 04 2007年
时间:4月26日(周四)下午2点

地点:重庆解放碑纽约纽约大厦底层精典书店

内容:方舟子、袁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中医博士)做树立科学健康观、理性看待保健品和中医药的讲座。讲座之后方舟子签售《科学成就健康》和《批评中医》二书。



“另类营养”试不得

23 04 2007年
   近日卫生部的网站史无前例地刊登了一篇15位专家联合撰文驳斥“牛奶有害论”的文章,批驳一位从美国一所被称为“文凭工厂”的函授学校获得“博士”文凭、近来红遍海峡两岸的台湾“另类营养专家”。这些专家很不理解,一名“博士”为何会有“喝牛奶不补钙反减钙”的错误观念。其实这并非该“博士”的发明,而是他从国外“另类营养专家”那里拿来的,不过是加点“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之类的噱头吸引听众而已。
   
认为“喝牛奶不补钙反减钙”的一条常见证据是,那些有饮牛奶习惯的国家例如美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而没有这一习惯的国家例如中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反而低。且不说把是否有饮牛奶的习惯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高低简单地联系起来是站不住脚的,实际的情形很可能恰好相反:根据美国骨质疏松症基金会的估计,美国大约有一千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而根据2005年“世界骨质疏松日”时中国官方发布的数据,中国大约有八千八百多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显然,中国人的发病率要比美国人高得多。只不过因为这种疾病在中国受关注、重视的程度远远低于美国,绝大部分中国患者都未就医,因此给人以中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低的错觉。
   
调查表明这种情形可能与中国人膳食普遍缺钙有关(每日平均不到500毫克钙,低于每日1000毫克钙的推荐量)。有不少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都表明,通过喝牛奶来补充钙,能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在这里只举几项近年来的研究结果:
   
2001年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对200名绝经期华人妇女做了随机对照试验,一组每天喝用50克奶粉(含800毫克钙)冲泡的牛奶,一组不喝牛奶。试验持续了2年,发现喝牛奶能有效地防止骨质丧失。2003年,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对200名绝经期华人妇女重复该试验的结果,结论相同。2007年,他们报告对试验对象随访的结果,发现在试验结束近两年后,牛奶组的骨质仍然比对照组强。2005年澳大利亚迪金大学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对167名50岁以上的男子做了类似的试验,结论相同。
   
流行病学的调查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2003年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报告对3251名白人女子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少儿时代喝牛奶能显著改善成年时的骨质,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例如,那些少儿时期每天喝牛奶少于一杯的人,成年后骨折的风险是少儿时期每天喝牛奶一杯或以上的人的两倍。作者估计有11%的女性骨质疏松骨折是由于少儿时期喝牛奶太少导致的。
   
这些都是最新的研究成果,而并非像那位“博士”说的提倡喝牛奶是过时的观点。由美国政府部门发布的《2005年美国膳食指南》也在提倡喝牛奶。该“博士”的另类营养观点远远不止“牛奶有害论”这一条。近日我有机会和他一起在电视台做了一次辩论,见识了其表演,他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时不时会以不容置疑的语气抛出一条条耸人听闻的另类营养观点:“不要用微波炉煮东西,会让营养物质丧失97%以上,只剩下没有营养的热量”、“吃香蕉要吃皮,最好吃烂掉的皮”、“每天吃红薯,保证不得癌症”、“吃动物蛋白会得癌症,鱼、蛋、奶、肉都不能吃”、“一天要喝水3000cc以上,而且要喝没有煮过的含氧的水”、“要强化排毒效果,每天吃植物综合酵素”……
   
这些观点或者是从国外另类营养专家那里抄来的,或者是该“博士”的异想天开,不管如何,都经不起推敲,甚至有害。我在现场没有时间一一反驳,在这里也只能简单地谈一下:
   
针对所谓“微波加热破坏营养”的说法,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发布的资料说:“微波烹饪与普通烹饪相比,并不会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事实上,用微波炉烹调的食物可能保留了更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为微波炉的烹饪速度更快,而且不必加水。”
   
如果不考虑农药残余、病菌污染等问题,吃水果要尽量吃皮,这是为了多摄入一些纤维素,而不是因为水果皮含有什么神奇的东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果皮都能吃,对腐烂、发霉的水果皮更不要吃,里面含有毒素、致癌物。
   
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吃红薯能抗癌或吃动物蛋白能得癌症。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都是有同样的氨基酸组成的,也都是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被吸收,只不过就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而言,动物蛋白更优质。如果完全不吃动物性食品,会导致营养不良,例如缺乏必需氨基酸、维生素B12。
   
我们从食物中已摄入了大量的水,没有必要特地饮用大量的水。喝水过多会破坏体内电解质平衡,导致血钠过低。水中的氧不会被人体利用。人体需要的氧是靠呼吸获取的。
   
该“博士”推销的“酵素”也不会有任何的特殊益处。所谓“酵素”是台湾对“酶”的说法,酶是指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吃下去后就都会在消化道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不会进入体内发挥其“酵素”作用。
   
面对质疑,该“博士”的最后一招是劝大家“试试看,试几星期不会有害处的”。其实,去尝试“另类营养”是会有害的。如果尝试该“博士”的“排毒餐”,就很可能患上营养不良,也可能不知不觉地摄入了慢性毒素,怎么能说不会有害处?何况,不健康饮食的危害往往是要在很长时间内才慢慢表现出来的(例如缺钙的饮食导致骨质疏松,摄入致癌物导致的癌症,都不是短期效应),只有科学研究才能发现其因果关系,靠个人的短期试验和感觉根本无法觉察。即使你在试了“排毒餐”之后出现“头痛、虚弱、感到不舒服、拉肚子”等等营养不良或中毒的症状,该“博士”已预先说明,这反而是身体“好转反应”,是“很好的现象”,鼓励你“继续服用”。
   
如此另类的“营养学”居然能够风靡全国,甚至该“博士”到某个城市做一场讲座,就能让当地的红薯卖疯、“防癌蔬菜”价格狂飙,正与许多人“不妨一试”的心态有关。这些人本来是最在乎自己的身体健康的人,却如此轻信,如此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负责任,不惜当“另类营养”的试验品,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如果要试,也应该先试试科学主流的观点,因为那是已经有无数人替你试过了,有无数最有专业辨别能力的专家在比较了方方面面的证据之后得出的共识,是最为牢靠的。当然,科学主流观点也有可能出错,但是其可能出错的概率之低,与某个“另类营养学家”的信口开河相比,不可以道里计。许多人毫无理由地怀疑主流科学会出错,却一点也不怀疑“另类科学”,这不也是非常奇怪的吗?

2007.4.11

(《经济观察报》2007.4.23)

(XYS200704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