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污染很严重

23 02 2018年

春节期间,除了吃吃喝喝,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放烟花、放鞭炮,一直要放到元宵节。放烟花鞭炮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平时大家都在抱怨雾霾严重,pm2.5多么有害,而烟花、鞭炮制造的pm2.5的量,要比平时的雾霾多得多。国内研究人员曾经测量过2006年元宵节北京的空气污染情况,发现pm2.5的量比平时高了6倍,就是烟花、鞭炮带来的,非常吓人。国外逢年过节不放爆竹,但是放烟花。比如美国独立节晚上各地都要放烟花,通常是集中在晚上9点到10点这段时间放。美国气象局在2015年报告说,就在这一个小时,美国全国pm2.5含量平均增加了21微克/立方米,有的地方pm2.5含量达到了大约500,赶上北京雾霾严重时候的量了。

 

放烟花、鞭炮不仅产生的细颗粒物超过了雾霾,烟花、鞭炮爆炸时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二氧化硫等等,也比雾霾多得多。烟花为什么会有各种颜色?因为是各种金属在燃烧,例如燃烧铝产生白色,铜产生蓝色,锂和锶产生红色,钡产生绿色,这些金属都是有毒的。烟花还会用到含汞、砷、铅等重金属的化合物,毒性更大。这些有毒金属被炸成了颗粒物,然后被人吸了进去。在放过烟花后,这些金属在空气中的含量是平时的十几、几十倍,锶的含量能是平时的一百多倍,钡的含量能是平时的上千倍。这些有毒物质从空中落下后,还会进一步污染水源、土壤。

 

有的人可能觉得,反正一年就放几天烟花、鞭炮,又不是天天放,对人体应该没什么影响。其实重金属一旦进入人体,是很难排泄出去的,而是会在体内积蓄下来。虽然一年只放几天烟花、爆竹,日积月累,也会对身体逐渐产生危害。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比如说心脏病人,对烟花、鞭炮的危害更加敏感。印度排灯节会放很多烟花,印度研究人员根据污染程度估计,节日期间心脏病死亡率是平时的1.25倍,心脏病发病率是平时的1.75倍。何况放烟花鞭炮还会把人炸伤,还会造成火灾。

 

可见放烟花鞭炮其实是一个陋习,是为了短暂的赏心悦目却带来长期的危害,完全可以用别的娱乐方式代替,例如为了听噪音可以放鞭炮录音,为了看色彩可以用激光秀代替烟花。

 

2017.1.28

 

(头条号首发)



春节怎么吃

22 02 2018年

春节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吃喝,不仅要吃年夜饭,在整个春节期间都有各种各样的聚餐、宴会,吃的都是大家认为好吃的东西。但是我们认为好吃的东西不等于就是健康的食物,实际上好吃的食物往往是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高盐分,对健康是不利的。但是整个春节期间,这一类的东西恰恰是我们吃得比较多的,满满的一桌年夜饭主要都是大鱼大肉、油炸的食品,还有腌肉、咸肉,以及各种小吃、甜点。而被认为比较健康的食品如蔬菜、水果,反而比较少,一桌子饭可能就有一两盘蔬菜,最后上一盘果盘点缀,一桌子的人一分,量是很少的。所以春节饮食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饮食不均衡,营养结构被打乱了。另外一个问题是吃得太多,比平时要多吃很多,特别是那些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东西在整个春节期间吃得比较多,不仅容易长胖,还会带来健康方面的隐患。

 

春节期间大家难免要喝酒,平时滴酒不沾的人这个时候都会喝点,不喝的话别人也会劝你喝。平时就喝酒的人这个时候更是拼命地喝。适当喝点酒是可以的,但是喝酒过量不仅会让人醉,还会不知不觉地对健康造成多种危害。只要有几天的时间喝酒太多,脂肪就会在肝脏堆积起来导致脂肪肝。酒精还会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会导致一种叫做酒精性心肌病的心脏病,其中一个表现是心律不齐,有可能就会导致各种心脏病甚至猝死。特别是平时不怎么喝酒的人,这个时候喝多了心脏更容易出问题,医学界有一个说法叫做假日心脏综合征。

 

所以,春节实际上是健康饮食的一个红灯期,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首先要做到饮食均衡,各种食品都要适量地吃,谷物、蛋白质类、奶制品、水果、蔬菜,各种类群的食物都要适当地吃。特别是要注意增加蔬菜水果的份量,不要一味地只吃那些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对高糖分、高盐分的食品要节制,尽量少吃。其次要注意饮食的量,不要放开了肚皮去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喝酒千万不要过量,不是说不能喝,要适量地喝。在喝酒的同时注意随时补充水分,避免身体脱水。

 

2017.1.17

 

(头条号首发)



草甘膦究竟会不会致癌?

12 02 2018年

2017年11月27日,欧盟以18国赞成、9国反对、1国弃权投票通过欧洲委员会提出的提议,将除草剂草甘膦在欧盟的使用期限延长五年。至此,欧洲关于草甘膦的监管风波告一段落。这场风波是由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5年把草甘膦这种最常用的除草剂归为很可能的致癌物引发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致癌物的评估偶尔会引起风波,特别是会引起利益相关方的反弹,例如它把肉制品列为致癌物引起食品界的不满,把马兜铃酸列为致癌物则引起中药界的反对。不过,以前的风波都没有草甘膦风波那么大,这是为什么呢?

 

草甘膦是孟山都公司研发出来的(专利早已过期),孟山都还研发了能够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是目前种植最多的一类转基因作物,因此反对转基因的人连同草甘膦也反对。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草甘膦评为可能的致癌物,就被反转基因的人看成是一大胜利,借机要求禁用草甘膦。相反地,有些支持转基因的人就针锋相对地为草甘膦辩护,为此攻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有人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以前是不知名的机构,是因为草甘膦的风波才出了名。还有人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不是研究癌症研究的权威机构,没有必要把它的评估当回事。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是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以前就非常出名,也是癌症研究方面的权威机构,它对致癌物的评估非常详细,对致癌物的分类经常被引用。我以前的文章里就经常引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评估结果。正因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很著名很权威,它对草甘膦的评估结果才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如果是个不出名不权威的机构,就不会有人把它当回事了。

 

还有人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自己不做原创性研究,只做综述,不足为凭。这是对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工作的误解。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职责是评估某种物质是不是致癌,把已有关于该物质与癌症的关系的各项研究结果做了总结,进行分析,做出评估,这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是在多项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往往要比单项原创性研究结果更可靠。各国监管部门在评估某种物质的安全性时,自己也不做原创性研究,也是根据已有研究做的评估,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性质是一样的,能够说都不足为凭吗?

 

在国外对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这个评估结果最为不满的,除了孟山都公司,就是化工行业了。有一个在比利时工作的加拿大人以前替化工业当说客,后来搞起了说客培训,化名写了很多篇文章抨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他挖出了参与草甘膦评估的专家中有一名是一个环保基金会的顾问,还是美国一起起诉孟山都的诉讼的专家证人,认为这说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草甘膦的评估结果有利益关系。有的人就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出了丑闻。其实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关于草甘膦的评估报告里,就注明这个人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退休人员,从一个环保基金会拿兼职工资。他担任起诉孟山都诉讼的专家证人则是评估报告出版以后的事。这个人虽然很积极地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辩护,曾经拉了几十个专家联名支持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草甘膦的评估结果,但是他只是评估草甘膦工作的特邀专家,并不是评估小组的正式成员。对草甘膦的评估,是来自11个国家的17名专家集体做出的,即使这名特邀专家有问题,总不能说他指挥了这17名专家吧?

 

路透社最近连续发表报道,也号称挖出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丑闻。路透社记者从孟山都那里搞到评估报告的草稿,跟最后的报告版本做对比,发现有些关键的部分被改掉了,例如原来认为某项研究结果是不致癌的,在最后的版本中变成致癌。路透社质问,究竟是谁改的?言下之意是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对报告做了篡改。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路透社的报道一一做了回应。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是对别人的原始数据做自己的评估,并不照搬结论,评估结果跟原来的研究结论可能不同。报告的草稿一开始用的是原来的研究结论,经过讨论后认为那个结论不成立,所以做了改动。改动是所有专家同意后做的,并不是某个人擅自改的。所以这也不是什么丑闻。

 

就在欧盟投票的前夕,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表一项研究结果,认为草甘膦的使用和各种实体肿瘤、淋巴癌的发病率高低没有关系。有些人认为这是给草甘膦平反了。不知欧盟的投票结果是不是受到了这项研究结果的影响。那么它是不是给草甘膦平反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项研究是怎么做的。想要知道使用某种农药会不会导致癌症,我们没法拿人做实验,只能是做流行病学的调查。调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找一批农民,询问他们使用农药的情况,然后把他们分成用过草甘膦的和没用过草甘膦的两组,对比他们之间癌症发病率。这叫做回溯性研究。另一种调查方式同样找一批农民,询问他们使用草甘膦的使用情况,但是把已经得了癌症的那些人给排除掉,只留下那些没有癌症的,然后跟踪这些人,看其中有多少人后来得了癌症,对比使用草甘膦和不要草甘膦的人的癌症发病率,这叫做前瞻性研究。前瞻性研究需要跟踪很多年,工作量比较大,但是它比回溯性研究可靠,因为回溯性研究依赖于被调查的人的回忆,回忆容易出偏差。此外,流行病学调查是不是可靠,还跟调查的人数多少、跟踪的时间长短有关系,调查的人数越多、跟踪的时间越长,就越可靠。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机构的这项研究是前瞻性研究,调查了5万多名农民,跟踪了20年,调查的人数比较多,跟踪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是比较可靠的研究。但是光靠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是没法给出定论的,而且这项调查发现草甘膦的使用增加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只是因为病例太少,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但是还是值得重视。所以这篇论文最后说,关于草甘膦使用和癌症发病率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并没有给出定论。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本身不做调查,他们是根据别人的几项调查研究认为使用草甘膦增加了非霍奇金淋巴癌的发病率。但是他们根据的这些调查都是回溯性研究,不那么可靠。所以关于草甘膦能不能在人身上致癌,证据并不充分,只有有限的证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动物实验的证据是充分的,证明了摄入草甘膦能够让实验动物得癌症,而且还有实验能够阐明草甘膦致癌的机理,所以就把它归为很可能的致癌物,也就是2A类致癌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致癌证据的强弱,把物质分为四类:致癌证据比较充分、可以确定是致癌物的,归为1类;证据比较有限、很可能致癌的,归为2A类;证据比较弱、可能致癌的,归为2B类;没有证据表明能不能致癌的,归为3类;有充分证据表明不会致癌的,归为4类。

 

别的评估机构,例如欧洲食品安全管理局、德国风险评估研究所、美国环保署,都不把草甘膦归为致癌物。这种差别主要是两个原因引起的。一是采用的数据不完全一致。这些政府管理机构用到了厂商提供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是不公开的,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只根据公开发表的论文做评估。二是对同样的数据,可以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分析,得出的结论就不一致。例如美国环保署有一组小鼠实验的数据,最初他们分析认为实验结果表明草甘膦会致癌,后来改了方法,认为不致癌。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用自己的方法对这组数据做了分析,认为会致癌。

 

总之,草甘膦究竟会不会致癌,还是个悬而未决的有争议的问题。即使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只是说它很可能致癌,并不确定。即使草甘膦是致癌物,也不是就不能用,还要看致癌风险的高低,以及有没有更好的除草剂能够取代它。虽然草甘膦会不会致癌有争议,但它是低毒的除草剂,这是没有争议的,如果找不到比它毒性更低的除草剂,也只能继续使用它了。如果草甘膦能致癌,受影响的主要是使用草甘膦的人,只要控制它在食品中的残留,对消费者是没什么影响的。

 

草甘膦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除草剂,不仅转基因作物在用,非转基因作物也在用,实际上非转基因作物用的比转基因作物还多。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有关报告出来后,欧洲出现了要求禁用草甘膦的呼声,但是欧洲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很少,草甘膦基本上都用在非转基因作物上,如果禁用草甘膦,受影响最大的是非转基因作物。不管草甘膦致不致癌,它都跟转基因的安全性没有关系,是反转基因的人硬把二者扯在一起的,支持转基因的人如果也跟着把二者扯在一起,非要强行替草甘膦辩护,甚至抨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是在反对转基因,那就上了反转基因人士的当了,让人误以为一个国际权威机构真的在反转基因。

 

2017.12.11

 

(《科学世界》2018.1)

 

 



克隆猴来了,克隆人还有多远?

11 02 2018年

1996年克隆羊多莉诞生后,人们马上想到,能不能克隆人?“能不能”有两层意思:伦理上允不允许?技术上可不可行?我当时曾写过文章论证,认为从宗教、伦理的角度反对克隆人是站不住脚的,反对克隆人的理由能成立的只有技术障碍:因为成功率太低,或者结果不安全,不能贸然去做。

 

人和绵羊都属于哺乳动物,但是亲缘关系还是比较远的,克隆羊能成功,克隆人就不一定。我们不能草率地拿人做实验,想要证明克隆人可行,首先要能克隆出猴子出来。人和猴子都属于灵长类,亲缘关系很近,能在猴子身上做出来的,一般也就能适用于人。

 

但是在多莉之后,虽然有二十多种动物都被克隆出来了,各国多家实验室克隆猴的尝试却都失败了。现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克隆出了两只猴子,轰动了世界。别人都做不出来,他们为什么做得出来呢?

 

我们这里说的克隆,指的是体细胞克隆。从一个供体的体细胞取出细胞核,把它移植到去掉了细胞核的卵子中(或者让供体体细胞直接与去核卵子融合),再让这个卵子发育。但是体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里面的基因组发生了很多变化,跟没有分化的胚胎细胞里的基因组是不一样的。其中一个主要变化是基因组很多位点的组蛋白加上了甲基,叫甲基化。为了让体细胞中的基因组回到没有分化的状态,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使用了去甲基化酶。这是他们能够成功的关键。

 

参与这个课题的一个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克隆人已经不存在技术障碍,但是他们是不会去克隆人的。真的如此吗?前面我说了,反对克隆人的理由是克隆技术还不成熟,成功率低,不安全。那么克隆猴是不是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呢?并没有。

 

我们先看安全性。这项研究其实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用成年猴子体细胞做克隆,一部分是用流产的猴子胎儿体细胞做克隆。克隆成年猴子并不成功,生下的克隆猴很快就死了。克隆成功用的是胎儿体细胞。这说明要克隆成年体细胞要比克隆胎儿体细胞困难。但是我们说的克隆人,指的是做为一种辅助生育方法克隆成年人。没有人会去克隆流产胎儿,那没有意义。所以克隆猴的实验反而说明了克隆人不安全,活不下来。

 

我们再来看看效率。克隆成年猴子让42只母猴代孕,有22只怀孕,最终只有两个生下猴子,都很快死了。克隆猴子胎儿让21只母猴代孕,有6只怀孕,最终也只有两个生下猴子。可见克隆猴的效率是很低的。

 

所以我当初指出的体细胞克隆的两个技术问题,不安全和效率低,在克隆猴诞生后并没有得到解决,要用克隆猴的方法克隆人是不可行的,技术障碍并没有消除,害怕克隆人的人没有必要心慌,希望看到克隆人的人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当然,目前科学家并不以克隆人做为奋斗目标。克隆猴的目的不是为了下一步克隆人,它的意义主要是基础研究方面的。

 

2018.1.28

 

(头条号首发)

 

 



火烈鸟的羽毛为什么是红色的?

9 02 2018年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动物园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动物园,在离动物园入口不远的地方,生活着一群一百多只火烈鸟,欢迎游客的到来,是动物园的一个主要景点,很多人都围在那里照相。我也晒了一张照片,引起很多人的好奇,火烈鸟的羽毛为什么是红色的,鲜艳得像是一团团烈火?

 

你也许以为火烈鸟的羽毛天然就是红色的。其实不是,它的羽毛原本是灰白的。是因为它吃的食物里的色素跑到了羽毛里,才让羽毛变成了红色。火烈鸟的食物主要是蓝绿藻、硅藻和一种叫卤虫的小型甲壳动物,这些食物里都有很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是一种色素,正是它让火烈鸟羽毛变成红色。你也许觉得奇怪,卤虫是一种甲壳动物,和虾、螃蟹是同一类动物,怎么也含有类胡萝卜素啊?不是植物才有类胡萝卜素吗?如果它含有类胡萝卜素,为什么它自己不是红色的?甲壳动物也含有一种类胡萝卜素,叫虾青素,虾青素在甲壳动物里面和一种蛋白质结合在一起,自身的颜色显示不出来,显色出来的是这种蛋白质的颜色,也就是黑色。如果把甲壳动物煮熟了,蛋白质变性,虾青素脱离了蛋白质,它本身的红色才显示出来,所以虾、螃蟹煮熟了就变成了红色。同样,甲壳动物被火烈鸟吃了,蛋白质被消化、代谢掉了,剩下的虾青素就变成了红色,相当于把羽毛染红了。雄性火烈鸟吃下的类胡萝卜素越多,羽毛就越红,就越能吸引雌性火烈鸟,因为颜色越红意味着它吃的食物越多,越健康。

 

如果人工喂养火烈鸟,不让它吃含有类胡萝卜素的食物,火烈鸟羽毛的颜色就不会是红色的,而是灰白色的。所以动物园要在火烈鸟的食物中添加类胡萝卜素,保持它的羽毛一直很鲜艳。

 

类似的还有三文鱼。三文鱼的颜色之所以是红色的,也是因为三文鱼的食物以虾为主,虾青素在三文鱼的肉里积蓄下来。人工养殖的三文鱼,为了让它的肉也是红色的,就要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虾青素的费用占了三文鱼饲料的大约20%。

 

我们吃虾的时候,是不吃它的壳的,不吃虾青素。虾青素是一种抗氧化剂,有些研究认为吃抗氧化剂可能对人体健康有益,所以市场上也有虾青素保健品在卖。其实关于虾青素的保健作用都只有很初步的研究,并没有得到证实的。保健品很贵,每次吃的量不多,所以也不用担心吃了太多虾青素导致人的颜色改变。

 

但是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有很多也含有类胡萝卜素,最明显的就是胡萝卜。我们吃下的类胡萝卜素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头发颜色呢?不会,但是会影响到我们皮肤的颜色。只不过我们通常吃下的类胡萝卜素量都不多,看不出来。如果吃得非常多,皮肤就会变得很黄,不过这是暂时的,也没有危害,过量的类胡萝卜素很快会被代谢掉,皮肤颜色又会恢复正常。

 

2018.1.18

 

(头条号首发)

 

 



智商高低并非都是天生的

1 02 2018年

最近美国出了一本披露白宫内幕的畅销书,让美国总统川普的精神状态和智力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川普发推特怒气冲冲地宣布他最大的财富是精神稳定和聪明,自己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天才”。有媒体向白宫索要川普智商测试分数,当然是没有回音。

 

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并不是靠自己说的,别人能够通过其言行感觉出来。但感觉毕竟是很主观的,人们希望有一个客观标准来衡量人的智力,智商测试因此诞生。实际上智商只是测试了智力的某些方面,并不能全面评估一个人的智力。智力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没有什么简单的测试能够全面反映,也难以定量。但是在找到更恰当的评估智力的方式之前,智商测试还是可以作为评估智力的一项指标存在。

 

智商测试是想要测出一个人天生智力的高低,理论上不应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大约只有一半是基因决定的,营养、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同样重要,智商高低也不例外。

 

从1932年到1978年,美国人平均智商每过十年就上升3点,这被称为弗林效应(这个现象最早是詹姆斯·弗林发现的),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现象。这显然不可能归为基因改变的结果,只能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教育。学生们对智商测试这种考试方式更为熟悉,也就容易获得更好的成绩。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营养的改善。营养不良会对胎儿、儿童的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智力低下。其中很关键的一个营养素是碘。孕妇、儿童缺碘是儿童智商低的重要原因。美国在1924年开始推广碘盐。有学者比较了在1921-1927年出生的美国军人的智商,发现在1924年之后出生的军人比1924年之前出生的智商高出15点,在全美范围内,碘盐平均让美国人智商增加了3.5点。

 

但在发达国家,智商增长趋势可能已经到头,甚至出现下降。例如,丹麦军人的智商从1988年到1998年增加了1.5点,但是从1998年到2004年反而降低1.5点。英国14岁儿童的智商从1980年到2008年降低了2点多。

 

有人把这归咎于人类遗传质量的下降,这是说不通的,人类基因库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出现大的改变。更合理的一个解释是发达国家近年来接受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移民,发展中国家因为营养、教育比较差,平均智商相对较低,其移民拉低了发达国家的智商。这些国家的极右势力因此把这作为反对接受移民的理由之一,这是误把智商当成是天生决定的。移民的后代在享有发达国家的营养、教育之后,智商又会上升。

 

发达国家的智商下降可能还有别的因素,例如,发达国家的儿童虽然无营养不良之忧,但是高糖分、高脂肪、高盐分的不健康饮食也许也会对儿童智力发育有不良影响。而且,现在的小孩沉迷于电子产品,阅读能力不如以前的小孩,也会影响智商测试结果。这些因素如果是真的,更值得重视。

 

2018.1.17.

 

(《环球时报》2018.1.21。按:该天的《环球时报》评论版没有上网)



有什么办法返老还童吗?

23 01 2018年

到年终了,就有各种各样的年会、论坛。在《财富》全球论坛上,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表示:“国家863计划研究结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长寿命大约10%。”据说,该研究“获得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尹烨总裁的高度认同及全场嘉宾的热烈掌声”。华大基因CEO尹烨随后解释并非“高度认同”,只是“礼节性点头”。如果你当时也在现场当嘉宾,听到这个说法,当然不应该高度认同,也不应该礼节性点头赞同,或跟着鼓掌。而应该问一下,这么说,有什么依据?

 

广药集团说有依据,他们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课题功能性食品安全评价因子研究项目,通过对576只老鼠样本做为期两年的安全性试验,发现王老吉凉茶实验组的大鼠存活率比对照组高了大约10%。听到这么说,我们还应该问一下,这个研究结果可不可信?一项研究不可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研究结果完全是造假,没有做过这个实验,胡编出实验结果,或者虽然做过了,根据需要篡改实验结果。中国学术造假非常严重、非常普遍,听到耸人听闻的结果,首先要怀疑其真实性,免得上当。还有一种情况,是没有造假,的确做过这个研究,也的确得到这个结果。但是这也不等于实验结果就是可信的,因为有可能是实验设计不严密、不合理才出现了这样的结果。例如,如果喝王老吉的那一组和对照组饮食情况存在大的差异,那么实验动物寿命长短也不同,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但是这项研究并没有写成论文发表,我们不知道其研究的细节,无从判断。

 

退一步说,即使这个研究结果是可信的,即使喝王老吉的老鼠寿命比对照组老鼠长了10%,也不能因此就说王老吉能够延长人的寿命10%,因为老鼠的实验结果最多只能算是初步结果,不能简单地推广到人。如果动物实验的结果就能作为有效性的依据的话,癌症已经被征服了无数次了,人类也已经发现许多种延年益寿的方法了。

 

可见,说喝王老吉可延长寿命10%,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耸人听闻的说法,完全是虚假宣传。相反地,凉茶里含有中药材,其中有的已知对人体有害,例如王老吉里含有夏枯草,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长期或大量服用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夏枯草还有肝脏毒性。因此喝凉茶是一种对身体有害无益的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禁止。但是对于企业为迎合乃至推广不良生活习惯而生产的产品,却应该加强管理,对做虚假宣传的,应该处罚。

 

那么有没有什么靠谱的方法能够延缓衰老呢?找到一种延缓乃至逆转衰老的方法,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广药集团想要利用的,就是这种梦想。各种自我吹嘘、传说、甚至百岁老人的经验之谈,都是不足为凭的,只有科学研究结果比较可靠。科学研究需要做实验,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很难拿人来做实验,动物实验倒是做了不少。其中做得比较早、比较多的是限制饮食热量摄入实验。和王老吉实验不同,这些实验都是公开发表的,而且许多实验室都重复过。多项实验结果都表明,如果让鼠类的食物包含完备的营养物质,但是把食物中的热量减少25%~60%,它们在中年后得慢性病的危险降低了,而寿命也延长了大约30%。限制饮食热量对老鼠和其他动物的健康和寿命的积极作用已被充分证明了,它是不是也适用于灵长类和人类呢?美国有两个研究小组对罗猴做过实验,由于罗猴的寿命很长,大约40年,实验持续了很多年才有了结果。不幸的是,这两个研究小组的实验结果并不一致,威斯康星大学发现限制饮食热量能显著降低罗猴的死亡率,而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发现虽然限制饮食热量让罗猴显得更健康,在免疫、运动协调性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但是寿命却没有延长。

 

因此我们现在还不清楚限制饮食热量是否确实能够延长灵长类的寿命,更不要说能够延长人的寿命了。即使能,这也不是一个吸引人的做法。正常人一天需要从食物中吸收2000~2500大卡的热量,如果把热量供应降低30%,那么每天只能吸收大约1500大卡。如果长期如此,身体会变得非常精瘦,丧失了大部分脂肪,体内将没有足够的脂肪作为骨骼缓冲物,坐下的时候臀部的骨骼会因为被压着而感到疼痛。走路也会感到疼痛,因为脚底没有脂肪垫着。并且总是感到饥饿和寒冷,需要有极强的意志力才能做到,而且不能保证每个这么做的人都能长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一名教授拿自己做实验,身体力行限制食物热量。他声称自己因此至少能活到120岁,但是在79岁时就因为运动神经疾病导致的呼吸系统衰竭去世了。

 

人们仍然想找到一种更吸引人的延缓、逆转衰老的方法。这几年比较受重视的一种方法是输血。一直有传说有些高官、富豪靠定期输入年轻人的血液来永葆青春。不知是不是受这种传说的启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在2005年做了一个实验,把年轻老鼠和年老老鼠的血管接在一起,让它们共享血液循环,几周后发现年老老鼠的一些指标都获得了改善,例如记忆力增强,似乎变年轻了。这个研究发表后,在媒体上引起了轰动,让人觉得似乎年轻血液里有什么神奇的物质能够返老还童。实际上这项研究并不是很严谨。两只老鼠的血管接在一起后,它们不仅共享血液,还共享各个器官,年老老鼠能够利用年轻老鼠的肺、心脏、肝脏、肾脏、免疫系统,这些都有可能让它们变得年轻。所以这些研究人员后来做了更严谨的实验,不让年轻老鼠和年老老鼠共享器官,而只是相互换一半的血,也就是年轻老鼠的血有一半来自年老老鼠,年老老鼠的血有一半来自年轻老鼠。结果那些换了年轻血液的年老老鼠的各项指标改善很小或没有改善,并没有变得更年轻,反而是那些换了年老血液的年轻老鼠各项指标都老化了。这说明并不是年轻血液里有返老还童的物质,而是年老血液里积累了让身体老化的有害物质。年老老鼠换上年轻血液后身体状况有所改善,也只是因为血液里的有害物质被稀释了。

 

所以,换上年轻血液是不是会延缓衰老,并没有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即使得到了证实,也并不一定适用于人。而且对人来说,长期、大量的换血并不是一个可行的做法,反而相当危险,有可能出现免疫排斥反应,导致器官衰竭。总之,目前并没有找到什么简单的方法能够延缓衰老。想要健康长寿,没有捷径可走。不抽烟,少喝酒,饮食合理,坚持锻炼,心态放松,这些似乎平常的方法,仍然是获得健康长寿的最可靠方法。

 

2017.12.26.

 

(UC名家首发)

 

 

 



百兽之王的厄运

15 12 2017年

谁是百兽之王?这要看你问什么人了。如果问东方人,大抵会说是老虎,中国民间传说老虎的额头上就写着“王”字,好像老虎也懂汉字似的。如果问西方人,则会说是狮子,迪斯尼有部电影就叫《狮子王》嘛。老虎和狮子谁是真正的王者,是网上经常在吵的一个话题。老虎和狮子的生活范围几乎没有重叠,不存在竞争关系,即使偶尔碰上了双方也会避免冲突,在野外难以目睹它们打起来。想知道谁更会打,就要人为地把它们放在一起。古罗马有个皇帝提图斯就爱干这种变态的事,经常让孟加拉虎和非洲狮打架,据历史记载,古罗马的狮虎斗每一次都是老虎获胜,老虎是当之无愧的百兽之王。

这个百兽之王现在已濒临灭绝了。一百年前,老虎在野外还有大约十万头,到2011年只剩下了3200头,2016年调查的结果发现老虎数量有所上升,达到大约3860头,大部分在印度,有2226头,而中国野外只剩下了大约7头。传统上把老虎分成9个亚种,其中有3个亚种已经灭绝了:里海虎、巴厘虎和爪哇虎。里海虎也叫新疆虎,也就是说在我国新疆也曾经有过老虎的,现在当然没有了。在其他国家没有分布的华南虎在野外也已经灭绝了,只有几十头在动物园里苟延残喘。剩下的5个亚种,除了孟加拉虎还有2千多头,东北虎、印支虎、马来虎、苏门答腊虎都各只剩下了几百头,都岌岌可危。今年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猫科动物分类小组对老虎重新分类,只分成两个亚种,那些生活在大陆的为一个亚种(包括孟加拉虎、东北虎、印支虎、马来虎、华南虎、里海虎),生活在岛屿的为一个亚种(包括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这么一来,让老虎的现状显得好看一些,我们不用再哀叹老虎有三个亚种已经灭绝、一个亚种已经在野外灭绝,老虎的所有亚种都还在呢。但是如果不好好保护,老虎整个物种都要在野外灭绝了,再怎么分亚种也没用。

导致老虎濒临灭绝的原因之一是栖息地的缩减。一百年来老虎栖息地减少了90%以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建立保护区,例如我国建有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印度早在1973年就开始建老虎保护区,当时印度老虎的数量只剩下1200头,保护区的建立挽救了老虎的命运,到2000年的时候,印度老虎的数量增加了2倍,达到了3500头。但是到了2007年,印度老虎数量突然锐减一半,只剩下1400头。这是因为老虎还面临着另一个严重的威胁——偷猎。
tiger5.jpeg

(假虎鞭)

偷猎老虎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赚钱,除了虎皮能卖高价,虎的其他部分还能作为昂贵药物卖给中国人,其中最著名的是虎鞭(也就是老虎的阴茎)和虎骨。奇怪的是,虽然《本草纲目》记载了虎骨、虎肉、虎膏、虎血、虎肚、虎肾、虎胆、虎睛、虎鼻、虎爪、虎牙、虎皮、虎须乃至子虚乌有的虎魄、恶心人的虎屎都能当药,却没有虎鞭。虎鞭被当成灵验无比的壮阳药来用,不知始于何时,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上的虎鞭都是假的。反正几乎没人见过真正的虎鞭是什么样子,伪造起来也很容易。人们想像虎鞭一定很长,所以一般用牛鞭冒充。传说虎鞭头部布满了长长的肉刺,所以还要费心对牛鞭进行加工,在头部雕刻出吓人的肉刺。其实这都是臆想出来的。真的虎鞭是什么样子的呢?美国渔业与野生动物服务局为了帮助工作人员鉴定他们没收的虎鞭的真假,专门做了介绍:真实的虎鞭长度只有大约14厘米长,头部的确分布着突起(用于刺激排卵),但是非常小,只有0.7毫米长,晒干了就几乎看不出来了。这么不起眼的东西如果拿去卖,反而要被当成假货吧。市场上的虎鞭都是假的,却传说吃了很有壮阳效果,无非是心理作用。即使是真的虎鞭,吃了也不可能真有壮阳效果。它的成分和一般的肉没有什么两样,不会有神秘的特殊成分。

 

tiger3.jpg

(真虎鞭)

和虎鞭不同,虎骨倒是自古以来就被中医当成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的药物,一度被载入中国药典。《本草纲目》对虎的其他部位的介绍都很简略,唯独对虎骨大书特书,隆重推出,可见其重要。为什么虎骨能够祛风通络、强筋健骨呢?《本草纲目》引用前人的解释说:“风从虎者,风,木也;虎,金也。木受金制,焉得不从?故虎啸而风生,自然之道也。所以治风病挛急,屈伸不得,走疰,骨节风毒,癫疾惊闲诸病,皆此义也。”“虎,阴也;风,阳也。虎啸风生,阳出阴藏之义,故其骨能追风定痛。”意思是风属木、属阳,虎属金、属阴,木受金制,阳出阴藏,所以虎大叫一声就能够生出风来,而吃虎骨也就能追风定痛,治疗各种风病了。所谓虎啸生风只是一个比喻,并不是虎叫真的能够扇出风来,老虎嘴巴又不是吹风机。既然虎啸不能生风,按照中医的推理方式,岂不也该说吃虎骨并不能追风定痛?可见中医解释虎骨效用的理论荒诞不经,不值一驳。有人可能会说,也许是中医在实践中发现了虎骨的药用,才编出一套理论解释呢?但是虎骨的成分和其他哺乳动物骨头的成分不会有什么大的差异,并没有什么神奇物质,吃虎骨和吃别的动物骨头不会有任何不同,最多只能补一点钙,而且是极其昂贵的低效率补钙。

最神奇的还得属虎魄。这是什么东西呢?《本草纲目》是这么介绍的:“凡虎夜视,一目放光,一目看物。猎人候而射之,弩箭才及,目光即堕入地,得之如白石者是也。”说的是:老虎在晚上的时候,会一个眼睛发光(手电筒啊?),另一个眼睛看物,这时候猎人向它射箭,老虎被射死之前目光坠落进入地下,去那里挖掘,挖到白色石头,就是虎魄,可以“主治惊邪,辟恶镇心”。这么奇怪的东西,古代也有人不信,认为是胡说,李时珍专门反驳,说这是真实可信的,不懂的人才觉得是胡说。那些把《本草纲目》当权威的人,是不是也该相信李时珍力挺的虎魄呢?找一堆白色石头当成虎魄卖给他们,倒不至于危及老虎的生存。

华人对虎骨、虎鞭的推崇,和李时珍对虎魄的力挺一样,都是一种迷信。正是这种迷信刺激了对老虎的灭绝性捕杀。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境内的老虎几乎被杀光了以后,中国还有100多家药厂在生产虎骨酒,哪来的虎骨呢?当然要从国外进口了。国内生产的虎骨酒和其他含虎骨成分的中成药还要出口给海外华人。1987年,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禁止虎制品的跨境贸易。但是在1990-1992年间,中国还向26个国家出口了2700万份含虎骨成分的药物。到了1993年,中国终于禁止出售、收购、运输、携带、邮寄虎制品,取消虎制品药用标准。但对虎骨的迷信并没有就此消失,交易转入了地下,偷猎仍然在继续。

如果野外老虎灭绝了,老虎作为一个物种还有望通过人工圈养残存。现在人工圈养的老虎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野外老虎的数量。光是中国境内圈养的老虎就有6000头之多。但是圈养的老虎已失去老虎习性,徒具老虎形态,还是老虎吗?不过是大猫。如果我们不想让这个美丽的物种变成了大猫,让它能在野外繁衍生息,至关重要的是,要破除对虎制品的迷信。

2017.11.27.

(UC名家约稿)



永生仍然只是自欺欺人的妄想

22 11 2017年

因为非法经营罪入狱四年的著名网络推手“立二拆四”刑满释放后推销起了通过人工智能造就第一批“永生”人的项目,据称已拉到了5百万元风险投资。他的这个项目不知是不是受到研究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科学家库兹韦尔的启发。库兹韦尔同时是个喜欢对世界发展做出预测的未来学家,据说他以前做出的很多预测已一一应验,而他最惊人的一个预测是,到2045年人类将达到“奇点”,能够获得永生。为了能够活到那一天,今年已经69岁的库兹韦尔每天要吃200片药片和保健品,声称这样能让他比实际年龄年轻20岁,万一不幸他死得早了,他还有备用方案,安排把他的尸体冷冻保存,到合适的时候将他复活。

相信这个“奇点主义”的人为数不少,谷歌甚至还建了所“奇点大学”。时不时地会有读者来问我对库兹韦尔关于“奇点”和永生的预测怎么看。我很惊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一个计算机科学家关于生物医学发展的看法那么当回事。库兹韦尔关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预测我不敢妄议,但他关于生物医学的看法却表明他是十足的外行。实际上,库兹韦尔那些号称应验的预测都是关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并不惊人的预测,而他关于生物医学进展的预测全都是错的。例如他曾在1999年预测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在2019年将达到100岁以上,在2006年他预测到2019年发达国家将征服导致95%的死亡的所有主要疾病。2019年还有一年多就到了,其预测的不靠谱显而易见。

全球平均预期寿命现在是71岁,显然不可能在两年后猛增30岁。当然,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已经足够惊人,一百年来翻了一番。但是如果因此就推断人类平均预期寿命会一直这么无限地增长下去,则大错特错。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主要是靠减少了夭折和过早死亡获得的,增长的空间已经很有限。医学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人活到了其“自然”寿命,老人越来越多,但是衰老仍然不可避免。人类的最长寿命并没有因此增长。有史以来最长寿的人是法国人卡门夫人,她活了122岁。她在1997年去世后,20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人能打破其记录。

想要让人突破其“自然”寿命,甚至长生不老,就需要延缓、终止衰老过程。但是我们对衰老的机理仍然所知甚少,对干预的方法更是几乎一无所知。可以确信的是,有很多基因和环境因素与衰老有关,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能够找到终止衰老的办法。库兹韦尔认为生物学家们低估了“指数增长”。20年来基因组测序的速度直线上升,费用直线下降,很快费用就会降到每个人有必要都可以获得自己的基因组序列,知道了基因序列不就可以对基因重新编程,不就可以改变衰老过程了吗?库兹韦尔如此这般的推理,正表明他缺乏生物学的基本常识。获得了基因序列,不等于就知道那些基因都在干什么,更不等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改变它。虽然基因组序列的数据在“指数增长”,但是对数据的解读和应用却要缓慢得多。

认为什么都可以“指数增长”,任意外推结论,其实是一种简单化的工程师思维。但是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不同,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可预见的未来,想要获得永生,仍然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妄想。假如未来某一天,科学发展出现了出乎意料的重大突破,人类发现了能够获得永生的方法,也未必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如果获得永生的方法极为昂贵,只有少数达官贵人能够享受,那么只是让人类社会更加两极化。如果获得永生的方法非常便宜,人人都做得到,那么人类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现在有的发达国家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多岁,就已经面临社会老龄化问题,试想一个充满了几百岁、几千岁、几万岁人口的社会又会是多么可怕,还有后代子孙的生存空间吗?

资源是有限的,死亡不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一代代人的死亡,就没有一代代人的发展。能够坦然地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至少可以少折腾、不受骗。不管库兹韦尔吃再多的药片、保健品,他也必定活不到“奇点”。而他的尸体在冷冻过程中其神经细胞必然会遭到不可逆的破坏,不可能复活。与其妄想永生,不如实实在在地健康地活着,尽量给后代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度过有意义的短暂一生。

2017.11.17.

(《环球时报》2017.11.18.)



老来心易堵,能饮一杯无

21 11 2017年

上个世纪80年代,法国科学家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法国人的饮食脂肪含量非常高,而且主要是黄油、奶油、奶酪等动物脂肪食品。动物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风险。在动物脂肪摄入量都很高的西方国家,冠心病死亡率非常高,但是法国却是个例外。其中对比最明显的是法国和芬兰。这两个国家膳食中动物脂肪的量差不多,但是芬兰冠心病死亡率是法国的大约5倍。虽然几十年来两国冠心病死亡率时高时低,这个比例却基本不变。法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相比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例如英国与法国的动物脂肪摄入量相同,但是英国冠心病死亡率是法国的大约3倍。这个现象,被称为法国悖论。

怎么解释法国悖论呢?有人认为这只是统计的假象,是因为法国医生在判定死亡是不是冠心病引起时采用的标准与其他国家不同,导致很多冠心病死亡没有被算进去,所以死亡率就显得低了。这种情形的确存在,但是在根据国际标准做了修正后,法国冠心病死亡率仍然远远低于其他西方国家。

最早发现这个悖论的法国科学家对比的是当时饮食情况和冠心病死亡率。有人指出,这个对比没有考虑到迟滞效应。并不是吃了动物脂肪很快就会增加冠心病风险,而是要过十几年、二十几年才表现出来。所以当时法国冠心病死亡率低,不能说与当时的法国饮食有关,而要看十几年前甚至更早期的法国饮食习惯,而那个时候法国饮食中动物脂肪含量并不高。但是随后有人研究了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的法国饮食,认为其动物脂肪含量一直就与其他西方国家相似或更高。而且即便法国饮食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动物脂肪含量才增加的,从那以后三十多年过去了,法国冠心病死亡率还是显著偏低,用迟滞效应没法解释。

所以法国悖论是存在的,并非假象。但是还是有人认为这个悖论并不成立。这个悖论存在的前提是摄入动物脂肪多增加了冠心病风险,而医学界一直就有人试图为动物脂肪平反,认为这个前提本身就不成立,甚至反过来以法国冠心病死亡率低来证明摄入动物脂肪多不增加冠心病的风险。然而,对大多数国家的研究都发现了动物脂肪的摄入量与冠心病风险相关,也有很多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医学界主流观点仍然认为摄入动物脂肪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既然悖论成立,那就要去找出原因了。最明显的因素是,在法国饮食中还存在某种东西,能够抵消动物脂肪的不良影响,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例如,有人认为,法国饮食中虽然动物脂肪多,但是橄榄、花生、橄榄油、花生油等食品也多,是芬兰的30倍,这些食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所以他们把法国人冠心病死亡率低的原因归功于植物油。不过,提起法国饮食,人们马上会想到葡萄酒。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法国人也有在吃饭时都要喝葡萄酒的习惯,而且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多数法国人并不是集中在周末暴饮,而是每天少量地喝。一年一个法国人平均要喝掉40多升葡萄酒,平均每天大约喝120毫升,差不多一杯。有些调查发现每天少量喝葡萄酒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很多人就认为法国悖论的答案就是葡萄酒。这个观点十几年前在美国大众媒体上大肆宣扬后,甚至刺激了葡萄酒在美国的销量大幅度上升。

如果葡萄酒就是法国人冠心病发病率低的原因的话,是其中的什么物质在起作用呢?葡萄酒区别于其他酒的一个特点是含有多种多酚类物质,其中被研究得最多的是白藜芦醇,之所以叫这么个名字是因为它最早是从草药白藜芦的根提取出来的。葡萄、花生、苹果、西红柿、浆果、巧克力等食品都含有白藜芦醇。葡萄的白藜芦醇主要在葡萄皮上合成,红葡萄品种的含量比白葡萄品种高得多,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也比白葡萄酒高得多。对西班牙人饮食的研究发现,他们摄入的白藜芦醇98.4%来自葡萄酒,1.6%来自葡萄或葡萄汁,其他食品来源不到0.0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白藜芦醇成了保健品中的明星,相关的论文有成千上万篇之多。白藜芦醇不仅被认为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还具有抗癌、抗衰老、预防糖尿病、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等保健作用,大家最为关心的各种慢性病,它似乎都能派上用场。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相当初步的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真正能够用以证实功效的随机对照人体临床试验寥寥无几,而且规模都很小,结果并不一致,有的发现有效,有的发现无效。例如,在2015年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45名体重超重的试验对象每天口服150毫克白藜芦醇或安慰剂各4周,将口服白藜芦醇时的情形和口服安慰剂时相比,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的各种标志物的量都没有变化。那些发现有效的临床试验,白藜芦醇的每天摄入量都在150毫克或者更高,低于这个量就看不到效果。各种食品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的是红葡萄酒,含量大约是2毫克/升。也就是说,每天至少要喝75升红葡萄酒才能让里面的白藜芦醇起到保健作用,早已经酒精中毒而死了。也许白藜芦醇以后有望被证实具有保健作用甚至成为药品,但是很显然,即使喝葡萄酒是法国悖论的答案,也无法归功于白藜芦醇的作用。

葡萄酒中含量最高的物质除了水当然就是酒精了。也有人认为,葡萄酒能保护心血管其实就是酒精在起作用。如果是那样的话,不仅喝葡萄酒,喝其他的酒,也有可能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认为适量喝酒有利心血管健康的历史要悠久得多,一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病理学家在解剖那些因为酗酒导致肝硬化而死的病人尸体时,有一个出乎意料的发现,这些人的大动脉管看上去特别干净,粥样斑块很少。粥样斑块是血液中的脂质在动脉管壁内沉积形成的瘤一样的突起,粥样斑块很多的话会使血管管腔变得狭窄,甚至堵塞,血液供应不畅直至被截止,也就是所谓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了冠心病。粥样斑块少说明冠心病的风险低。一个很明显的解释是,这些酗酒者死得太早,粥样斑块还没有来得及在血管壁中累积下来。但是也有人猜测酒精能够溶解血管壁中的粥样斑块。

20世纪60年代的一项调查似乎为后一种解释提供了佐证。这项调查研究生活方式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的关系,其中有一项结果是调查者完全没料到的:那些不喝酒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似乎更高。以后在多个国家对不同人群所做的多项调查也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适量的喝酒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美国心脏协会在1996年的报告就已得出结论:每天喝一到两杯酒能够降低冠心病风险30%到50%。“一杯酒”相当于360毫升啤酒(也就是一听易拉罐装的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45毫升40度白酒,约含14克纯酒精。

在得出这个结论后,对酒精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的研究仍然在继续,证据越来越强。在2000年,意大利和芬兰的研究者合作分析了以前28项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每天摄入25克酒精(相当于两杯酒)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要比不喝酒的人低20%。同一年,美国哈佛大学等学校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对18455名无心血管疾病史男性医生跟踪7年的结果,发现那些从原来一周饮酒不超过一杯增加到一周饮酒2~5杯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29%。2002年11月,在美国心脏协会的会议上,美国加州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项统计结果。在1978-1985年间,他们共检查了128934名病人,其中16539人已在1978-1998年间死亡,有3001人的死亡是由于冠心病导致的。对这些病人的统计表明,那些每天喝一、两杯酒的人,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要比不喝酒的人低32%。2011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统计了1950~2009年间的84项研究成果,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每天喝一、两杯酒的人,有最低的冠心病死亡风险。2017年,英国大规模(近2百万人)、跟踪7年的调查结果再次确认,适量喝酒(每天男人不超过30毫升纯酒精,女人不超过20毫升纯酒精)能降低7种心脏病发病率12%~56%,其中降低无先兆冠心病死亡达56%。

有人指出,这些流行病学研究存在一个漏洞。有些不喝酒的人其实是以前酗酒后来才戒了,他们在酗酒的时候心血管已经遭到损害,那么得冠心病的风险自然比适量喝酒的人高,所以这些研究结果其实表明了酗酒增加冠心病的风险,而不是适量喝酒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在这个漏洞被指出来后,有些研究就只选择从来就没有喝过酒的人作为对照,结果还是表明,适量喝酒的人得冠心病的风险显著低于从来不喝酒的人。

那么,酒精是如何降低了冠心病的风险呢?如果不能证明酒精的作用机制,这种统计结果总是无法让人完全信服的。多项研究表明,适量喝酒能够改善血脂状况。血液中的胆固醇由脂蛋白来运输。脂蛋白有两种: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大多数胆固醇都由LDL运输,但是如果血液中LDL-胆固醇含量高,它们就会慢慢地在动脉管壁沉积下来,形成粥样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LDL-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HDL-胆固醇则被称为“好”胆固醇,它能够把血液中胆固醇送回肝脏,甚至清除动脉管壁中沉积下来的胆固醇,防止粥样斑块的形成。酒精能够增加血液中“好”胆固醇的含量,降低“坏”胆固醇的含量,意味着血管壁会更干净。酒精还能降低血液中血纤维蛋白原(能导致血液凝结)的含量和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栓,这也有助于防止冠心病。

如此看来,不论是统计调查还是生理研究都支持适量喝酒能降低冠心病风险的结论。但是饮酒过度又是有害健康的,不仅不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反而能导致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心律不齐、心肌病),而且能导致多种其他疾病,例如肝硬化、胰腺炎、大脑萎缩。酒精是一种致癌物,喝酒会增加口腔癌、食道癌、咽癌、喉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此外,孕妇喝酒能导致胎儿畸形。所以,关键在于“适量”。那么怎么算适量呢?男人一天不要超过两杯,女人一天不要超过一杯,就算适量。逢年过节、朋友聚会的时候,能不能放纵一下呢?那也不能放开了喝,男人一天不能超过4杯,女人一天不能超过3杯,而且放纵过了,以后就要不喝或少喝,要维持在一周之内男人平均一天不超过两杯,女人平均一天不超过一杯。如果在30天内,至少有一天喝酒达到5杯或超过5杯,那就属于喝酒过量了,如果在30天内,至少有5天喝酒达到5杯或超过5杯,那就属于酗酒。

如果你本来滴酒不沾,是不是从此应该开始喝点酒呢?也未必。适量的喝酒只对那些得冠心病的危险性比较高的人,才可能有好处。这些人包括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总胆固醇的量偏高、高密度脂蛋白的量偏低、男人在40岁以上、女人在50岁以上。如果你不属于这个人群,喝酒可能对你没有好处。特别是年轻的女性,她们一般不容易得冠心病,因此喝酒不太可能再降低得冠心病的风险,反而增加了得乳腺癌的风险。酒精是致癌物,致癌物是没有安全值的,少量的喝酒仍然增加了患癌的风险。

那么应该喝什么酒比较好呢?有一些研究表明不管喝什么样的酒只要适量都能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并没有差别。也有些研究发现葡萄酒似乎比喝其他酒更有助于降低冠心病危险,可能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物质还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例如有一项研究发现,那些每天喝葡萄酒的人,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要比喝啤酒的人降低25%,比喝烈性酒的人降低34%(吸入的酒精量相同)。但是,由于喜欢喝葡萄酒的人一般来说其生活方式也更健康(例如不抽烟、饮食较平衡),因此很难说这种危险性的降低是否真正是葡萄酒引起的。

“不抽烟不喝酒”的金科玉律也许可以改成“不抽烟少喝酒”。适量的喝酒可能对某些人的健康是有益的,但是这不应该成为酗酒的借口。喝酒过量仍然危害身体健康。而对于孕妇或准备怀孕的妇女,以及未成年人,则应该做到滴酒不沾,喝酒对这些人没有任何好处,只有坏处。

2017.10.5

(《科学世界》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