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数学家羞辱数学

6 09 2024年

前面我谈到了“中专数学天才”事件,网上质疑的声音很多,但作为竞赛主办方阿里巴巴达摩院装死不给回应。这么说有点冤枉他们了,我现在才注意到他们其实给过回应的。我刚开始质疑这个事件时,印卧涛到我的推特下给了答复。印卧涛以前是美国UCLA的数学系教授,后来被阿里巴巴挖过去,任达摩院一个实验室主任,是这次竞赛的组委会成员。组委会只有三个人,另外两个分别来自北大和哥廷根大学,都不是阿里巴巴的,所以实际负责这次竞赛的就是印卧涛博士。他的回应当然可以算是代表了竞赛组委会的官方看法,但那个回应太弱智,被我当成水军拉黑了。我那条推文下面有几百个水军在轰炸,除了破口大骂,就是用非常弱智的理由为姜萍狡辩。

 

他的回应跟那帮水军一样胡搅蛮缠。我指出姜萍在黑板上抄笔记也抄错,他回应说:“是她习惯性地把求和符号写成‘一横下面一个Z’,笔顺的问题,不是抄。拿之前的笔记和试卷出来一看就知道。中考能拿621分,不会连求解符号都看不懂。”但是,她拿在手上抄的笔记本不是姜萍的,是她老师王闰秋的。正因为王闰秋笔记本上面写的求和符号“∑”的确有点像“/2”,才被什么都不懂的姜萍给写成了“/2”。中考621分并不是高分,即使自费上重点高中,当地的分数线最低也要638分。而且中考的成绩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考的只是初中的知识,初中并没有学求和符号“∑”,高二上统计课才会学到“∑”符号。她现在是高二,是不是学到了,我不知道,不过中专的数学比普通高中学得少,可能没有学统计,也就不知道“∑”符号。再退一步说,即使她知道“∑”符号,也不等于她看到笔记上的公式就认识那是“∑”符号,完全是两回事。而且我说了,姜萍在黑板上不只是“∑”符号抄错,别的符号和公式也抄错了。公式里该写上标的没写,不该写上标的写成了上标。印博士怎么对别的乱写不给回应呢?难道认为那些也是书写习惯吗?

 

关于我指出的中学生怎么能熟练使用LaTex的问题,印博士说:“LaTex繁琐但并不难学,我带过2次高中生科研,3次参加中学生丘赛评比,会用LaTex的中学生很常见。”他带过的高中生都是数学特长生,为了写论文或者交作业会学用LaTeX,但会用跟熟练使用是两个概念。会用不等于很熟练,要反复、经常地使用才会熟练。对于姜萍来说更是两回事。她是一个以前数学很差的中专生,并不是数学特长生,不需要用LaTeX写论文或者交作业,根本就没有机会使用LaTeX。她连查字典都还在用《英汉小词典》,而不是用电子词典或者到网上搜索,说明她对这些电子产品、计算机程序很不熟悉,平时可能连使用电脑的机会都很少。也许他们学校对使用电脑和上网控制很严,所以查单词都要拿《英汉小词典》查,怎么可能会熟练地使用LaTeX呢?

 

你看,印博士的辩护理由是不是跟那帮水军一样弱智?这就是为什么被我当成了水军拉黑。印博士可不是普通人,不是在阿里巴巴这种商业公司混饭吃的随便一个人,他曾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拿过数学博士学位,还在UCLA当过数学系教授。脑子这么糊涂,思维这么不严谨,居然也能当数学系的教授。

 

跳出来为姜萍辩护、相信姜萍是数学天才的还有纽约州立大学数学教授赵如汉。赵如汉有一个笔名“北星”,写了一篇文章证明姜萍的确是真的数学天才。理由是什么呢?他仔细研究过姜萍写在黑板上的那道数学题,说数学证明是成立的,只不过不规范,这说明是姜萍自己想出来的,能够反映她的思考过程。姜萍是根据手上的笔记本往黑板上抄的,所以从黑板上看出来的所谓思考过程,反映的只是笔记本主人,也就是她老师王闰秋的思考过程,证明的是王闰秋的数学水平,跟姜萍有什么关系?她只是把别人的证明往黑板上抄而已,而且还抄得错误百出,怎么能拿黑板上的内容来证明姜萍的数学水平和思考过程呢?这也是一脑子浆糊,思维非常不严谨,居然也在美国大学当数学教授。

 

姜萍后来又被发现了很多问题,没法狡辩了,所以印博士不仅不再给回应,还把他先前的回应删了。昨天又发现姜萍一个很搞笑的错误,她在往笔记本上面抄的时候看不懂“对Z求导”的符号,给抄成了汉字“主”。她的老师王闰秋写在书上的“对Z求导”符号是在“Z”上面加了一点,这是牛顿式写法,有时候涉及到运动方程的求导就是这么写的(导数有三种表示法:莱布尼茨法“dz/dt”;拉格朗日法“z’”;牛顿法“z上面加一点”,只用于时间是自变量的运动方程),但是姜萍看不懂,就写成了“主”,有横有竖,明显就是一个“主”字,印博士对此有何解释?难道把“Z”写成“王”也是她的书写习惯?姜萍在同一页上就抄有“Z”,这个“Z”抄对了,写的就是“Z”而不是“王”,所以不能以抄写习惯来为她狡辩。

 

这个事件有一个新进展:有三十多名参赛并进入了决赛的选手联名致信组委会,要求调查姜萍的事。他们认为很可疑的两点理由就是我发的第一条推文提出的那两点。第一点是姜萍在抄写公式时出现了一堆抄写错误,第二点是姜萍作为一个中专生怎么能够熟练地使用LaTeX这个专门的数学排版软件。他们质疑姜萍的理由漏了很关键的一点,也是我以前提过的,那就是比赛题目绝大部分超出了姜萍自称自学过的高等数学的范围。她号称用两年的时间自学了三本书:同济的《高等数学》、谢惠民的“数学方面”(《数学分析》)、英文版的《偏微分方程》。初赛的七道题她得了93分(总分120分),意味着错了一道题多一点。她自称没做出来的那道几何题是凸几何题,是所有题目里最难的,可能枪手集团也没做出来,那么剩下那些题都应该做出来或者基本上做出来了。然而剩下的题都超出了她报的三本书的范围,需要系统学过数学本科的高等代数、概率论,才有做出这些题目的条件。也有数学系的人说,光学过数学本科还不行,还必须学过研究生课程,因为有的题目涉及的内容和解法比较偏僻。

 

那么她怎么能做出这些题目的呢?难道还偷偷自学了数学系的其他课程没有报出来吗?按她的说法,她上了中专以后才开始自学高等数学,至今还不到两年,而且用的是晚自习时间,哪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学这么多数学课程?难道她真的是超级大天才,可以不用学也懂吗?当然,这种天才是不存在的。数学没学过,连符号都看不懂,即使让高斯、欧拉复活,也必须把他们死后发展出来的数学领域学一遍,才有可能答这些题。对这个质疑的理由怎么辩解呢?没法狡辩。

 

这封联名信要求阿里巴巴达摩院的组委会调查姜萍事件,要求公布姜萍和王闰秋的答卷,其实没啥意义。数学的答案都差不多,更何况枪手集团在做两份答案时,应该会故意制造一些不同,不然分数就不会有差别了。所以,公布答案也不一定能够看出有啥问题;即使能看出问题,一般的人也理解不了。更简单的验证办法就是找姜萍直播重新解答一下这些考题,其实只解答一道就够了。第一道题比较简单,用初等数学就能解决,是一道送分题,也许她经过培训能够把答案背下来。那我们就从第二道开始考好了,只需要考一道就够了。后面那些题目即使知道答案,让她花再多时间去背也背不下来。那是她一辈子永远无法理解的天书。所以,要验证就太简单了,举手之劳,让她直播重做第二道题。

 

阿里巴巴作为比赛的主办方也有这个权利。大家都在怀疑你们推出来的“数学天才”有问题,那就应该去验证。现在却装死不去验证。作为这次比赛的具体负责人印博士,还在美国读过书、教过书,当过教授,居然也对考试作弊这么宽容,对人们这么多质疑都置之不理,这不就是在鼓励、纵容作弊吗?

 

中国数学界对于这次作弊事件也非常宽容。直到现在,我还没有见到中国数学界哪一个数学家、数学教授出来质疑这个事件、质疑“中专数学天才”是不是真的;反而有好几个教授出来支持、鼓励这个“数学天才”。浙江大学的数学院士表示,姜萍的天赋和对数学的兴趣让他感到非常兴奋,邀请姜萍去参加他们的暑期学习班,要给予专业的指导。浙江大学数学系的教授也邀请姜萍去报考浙江大学。她一去不就马上露馅了吗?姜萍已经表示过她不会去学数学。这些人的表态不管是客套还是真的想邀请姜萍去学习,不也就相当于肯定姜萍这事是真的吗?复制大学复旦的教授也有几个出来表示对姜萍的肯定,一个数学教授说,姜萍的答卷水平超过了数学系95%的学生。有人说这是讽刺,即使他有讽刺的意思,一般人也听不出来,那些媒体、自媒体都把复旦大学数学教授的这番话作为对姜萍的认可。

 

不只是中国媒体这么认为,国外的媒体现在也这么认为。美联社、美国的NBC、澳大利亚的ABC,也都报道中国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数学天才”。写这些报道的都是中国人。现在有一批中国人在国外的媒体混,专门负责报道中国的事情,把国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直接降低到中国媒体的水平。他们在报道姜萍时,除了引用中国官媒的说法,也引用了那些数学教授的说法,说江苏大学、浙江大学数学系都在邀请姜萍去学习。也就是说,这些数学教授的说法,不管是客套,还是讽刺,是真信或假信,都被国内外媒体当成了对姜萍的肯定,让他们相信这事是真的。

 

这次竞赛有一个庞大的指导委员会,人数比组委会多多了,都是达摩院请来挂名的著名数学家。但除了从国外请来的那些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中国出了一个超级天才,那些中国院士、著名数学教授,田刚之流,他们肯定知道这事,肯定知道出了一个“中专数学天才”,那么他们是信还是不信?如果相信中国真的出了一个超级数学天才,作为研究数学的人应该非常兴奋,就应该赶快去验证一下是真是假。如果不信,为什么不吭声?为什么就听任一个数学白痴在那里冒充数学天才呢?所以,数学就这么被阿里巴巴达摩院羞辱了一遍,又被中国数学家们羞辱了一遍。

 

2024.06.22录制

 

2024.07.14整理



阿里巴巴野鸡数学竞赛可休矣

4 09 2024年

证明所谓“中专数学天才”姜萍其实是一个数学白痴的证据很多,其中最直观、最引起人们兴趣的一条,是她把求和符号“Σ”写成了“/2”。但还是有些人坚持认为她写的就是“Σ”,只不过像“/2”而已,不能因此证明她不懂那是求和符号。不过我注意到,在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的宣传视频中,刚好有一段展示了她在黑板上写求和符号。看了这段视频就知道,她的确不知道那是求和符号,而是当成“/2”来写的。如果知道那是求和符号,就会先写中间的“Σ”,然后写下标表示求和的起点,再写上标表示求和的终点。但姜萍是从上往下一路写下来的,表明她不知道那是求和。另外,因为这是求和符号,所以下标要写得很小,长度不应该超过“Σ”;但姜萍把下边一串数字写得很长,不是下标了。也就是说,她误以为那是另外一个式子。看了这段视频,应该不会再有人怀疑她真的是把“Σ”写成“/2”了。

 

我以前提到,姜萍往黑板上抄板书时,手上拿的笔记本是她老师王闰秋的。有什么证据呢?达摩院为了证明姜萍平时就在自学高等数学,说那个笔记本就是她学高等数学的笔记,还拍了里面的内容,但笔记本上的字是用红笔写的。一般是老师才会用红笔做笔记,学生不会用红笔做笔记,因为老师要用红笔批改学生的作业,所以有的老师就习惯用红笔来做笔记,王闰秋就是这样。王闰秋现在也出名了,他的母校江苏大学给媒体提供了一张王闰秋数学笔记的手迹,从上面可以看出他的确是用红笔做笔记,而且字体跟姜萍拿在手上的笔记本里的一样,这就证明笔记本是王闰秋的。

 

达摩院为了宣传姜萍,还拍了她声称平时边查《英汉小词典》边看的那本英文《偏微分方程》,上面也有红笔写的中文注释。注释里有一个词“定理”,媒体晒出的王闰秋的笔记里刚好也有“定理”,两个“定理”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出是同一个人写的,证明那本《偏微分方程》不是姜萍的,而是她老师王闰秋给她作道具的。所以,达摩院晒出来宣传姜萍、证明她平时就在自学高等数学的视频,反而证明了都是假的。姜萍这个数学白痴冒充数学天才,证据太确凿,已经没有什么疑问了。

 

达摩院之所以要把一个数学白痴包装成数学天才进行宣传,我上次说是为了炒作他们的野鸡“全球数学竞赛”,有些人不服:你为什么要把“全球数学竞赛”说成是野鸡数学竞赛呢?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第一,这个数学竞赛的名称起得就很野鸡;第二,设计的竞赛规则也很野鸡;第三,对问题的处理也很野鸡;第四,达摩院就是一个野鸡机构。我一条一条往下说。

 

先说名称很野鸡。比赛的名称叫做“全球数学竞赛”,听上去像是一个世界性、国际性的数学竞赛。因为冠“全球”名称的,大家马上就想到是国际之间的比赛,但它其实是一个中国人自己玩的比赛。只不过因为通过网络比赛,所以世界各地的中国人,不管是留学、生活、定居还是工作,都可以上网参赛,所以就把它叫做“全球数学竞赛”,还要强调姜萍拿的是“全球第12名”。如果这样,所有网站都可以自称是“全球网站”,因为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使用。微博也可以自称“全球微博”,不只是中国人在玩的微博。所以,这个名称起得很野鸡,是为了吓人的。野鸡机构、野鸡大学、野鸡事件、野鸡比赛,都喜欢取一个很吓人的名称来误导人。

 

第二,制定的竞赛规则也很野鸡。野鸡到什么程度呢?野鸡到初赛居然是开卷考试,而且两天的开卷考试没有任何监督,完全靠自觉,只要愿意谁都可以作弊,试题从网上下载后找谁做都可以,找个团队来做也可以。没法排除有人作弊,这样的比赛结果就不可信。有人说,不是还有决赛可以把关吗?如果要靠决赛把关,就不应该宣传初赛结果,不应该对初赛结果排名,因为排名没有任何意义。什么“全球第12名”,又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第12名,完全可能是造假作弊得的第12名,怎么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宣传初赛全球第12名呢?这是不是很野鸡的规则?

 

即使所谓可以把关的决赛,号称闭卷,也是在线上考,并不是真正闭卷考试。按一般人的理解,所谓的闭卷应该是线下考,把人集中在某一个地方,有人监考,防止作弊。达摩院所谓的闭卷考也是在线上自觉去考,只不过比初赛多加一个电脑的摄像头,这就能起到监督、防止作弊的作用吗?不行的,中国人早就把这种线上考试的作弊方法玩坏了。2020年疫情期间,美国的SAT、托福考试允许在家里线上考,发现中国考区的分数比前一年高了非常多,很可疑。后来被曝光出来,就是因为中国线上考的造假早就是一个产业了。

 

再退一步说,即使不用任何高科技造假手段,按照阿里巴巴的规则也完全可以作弊。规则规定,在决赛的8小时考试时间,考生有两次休息的机会,每次30分钟,而且在这30分钟休息期间可以离开摄像头。这就好办了。第一次休息可以把试卷的内容带出去,让别人或团队去做,第二次休息把答卷再拿回来。甚至还可以在非休息时间离开摄像头,只要不超过10分钟就可以被接受。

 

它的规则设计还有一个漏洞。决赛只是要求一天之内有8小时答卷窗口,那么只要牺牲掉一个账号作为配合,让这个账号零点登录,把试卷搞到,别人就可以赶快把题目做完,等最后一个窗口再上去答卷。这就相当于有整整一天答卷时间,而且不受监督,可以有一个团队在那里研究。甚至如果多搞几个账号,还可以搞到不同赛道的试卷。考试分成几个赛道,每人只能选一个赛道,多几个账号登录不同的赛道,就可以把不同赛道的试卷都搞到手,就知道哪个赛道的考题比较容易或比较拿手,选一个做就可以了。现在已经知道王闰秋团伙至少有4个人进入了决赛:姜萍、王闰秋和王闰秋的妻子周玲玲,以及王润秋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去年、前年都曾经联系过别人一起和王闰秋参赛作弊。除了这4个人,很可能还有别人,很容易通过牺牲账号的做法作弊,集体研究拿一个名次。这些规则的制定根本就没有考虑预防作弊,完全就是靠考生的自觉,所以整个规则的设计非常野鸡,不像是搞数学的人搞出来的很严密的规则设计。

 

竞赛设计预防不了作弊,但它又规定了严禁作弊。没法预防就只能事后追究。也就是说,如果怀疑作弊或者被揭露作弊,就应该调查、处理,这才叫做严禁作弊,但阿里巴巴达摩院并没有这么做。初赛结果出来,一个中专生得了“全球第12名”,只要有一点数学脑子就知道很值得怀疑,那么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验证真假。达摩院看到这个结果反而做宣传片趁机炒作,甚至参与造假,炮制骗局。后来尽管被发现的确造假、作弊了,所谓的数学天才是一个数学白痴;尽管证据那么多、那么确凿,怀疑的人那么多,但达摩院除了发一个声明撇清了一下,说他们没有让姜萍再次答题,就置之不理了。没有再给任何回应,没有去调查,更没有进行处理,甚至连表示要进行调查这种表面文章都不做。这像是一个正规机构的做法吗?一个正规机构搞了一次有全国性影响的比赛——且不说世界性影响了——现在被那么多人怀疑有假,而且晒出了那么多证据,就应该进行调查,做出处理。他们假装没这回事,躲起来了,说明所谓“严禁作弊”只是说说而已,他们根本不在乎进入决赛的选手是不是靠作弊进来的,甚至最终获得名次的选手是不是也靠作弊而来。

 

这个比赛之所以搞得这么野鸡,归根结底是因为达摩院本身就是一个野鸡机构,从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叫达摩院?因为马云痴迷于武侠,特别喜欢金庸的武侠,达摩院是武侠小说里少林寺的研究机构,所以马云把他的公司的研究机构叫做达摩院。《天龙八部》里少林寺达摩院出了一个天下第一高手扫地僧,所以阿里巴巴达摩院的人也以扫地僧自居,他们发布宣传视频的账号就叫“扫地僧”。金庸笔下的扫地僧是一个很卑微的人,没有拜过老师,无师自通成了第一高手。他们推崇扫地僧就是推崇“高手在民间”,认为有无师自通的天才。但数学没有无师自通的天才,也没有“高手在民间”,因为数学是一个最严谨、最系统化的学科,一环扣一环,没有谁可以不经过学习就懂,就把数学摸透了。

 

达摩院号称是研究数学的机构,对于数学的看法却是完全错误的,抱着一种反智主义的观点,迎合了中国现在流行的反智主义思潮。这样的所谓研究机构是不是一个很野鸡的机构?一个野鸡机构办一个野鸡数学竞赛有什么意义呢?应该停办。继续办下去不是在弘扬数学,而是在亵渎数学、侮辱数学,在鼓吹反智主义,而数学刚好是最不反智的。

 

2024.06.20录制

 

2024.07.11整理



阿里巴巴参与制造“中专数学天才”骗局

2 09 2024年

上次我谈到“中专数学天才”的骗局,之后又看到一些新的资料,能够进一步证明这就是一个很拙劣的骗局。“数学天才”平时的数学成绩很差,今年4月中专数学的月考,150分才得了83分,今年3月的另一次月考才得了51分,差得不能再差了。中专的数学是非常简单的高中数学,试卷极其简单,数学好一点的学生不得满分都会觉得很丢脸。即使有时候发挥失常或粗枝大叶,往往也就是一两道题看错了或者算错了丢分的,不可能失常到不及格。更不要说数学天才,做这种题目肯定都是满分或接近满分。姜萍也承认自己平时的数学成绩不好,但她说是因为喜欢复杂的数学题,不愿意做简单的考题。如果她这么有个性,就会交白卷,因为那些考题全都非常简单,她应该一道都不做,怎么还做了50多分、80多分?这个很弱智的借口居然还有很多人信。

 

姜萍不仅数学差,英语也很差,月考成绩只有60多分(满分100分),勉强及格。阿里巴巴达摩院给她拍宣传视频时还拍了她一边查字典,一边读英文原版的《偏微分方程》,这么差的英语怎么能读懂原版的《偏微分方程》呢?她说是查着字典读的,摆拍镜头晒她用的那本《英汉小词典》收词量很小,只适用于她这种英语非常差的英语初学者,怎么可能用来边查边看英文版数学教科书呢?查找数学术语得用专业的英汉数学词典,普通英汉词典都查不到,更不要《英汉小词典》了。

 

阿里巴巴达摩院的宣传视频为了表明姜萍平时的确经常在做高等数学习题,还拍了她做高等数学题的笔记。她拿在手上写板书的那本笔记,实际上是她老师王闰秋的笔记。王闰秋现在也变成了一个名人,央视和其他媒体都采访过他,所以他的笔记也被晒出来了。将两个笔记一对照就知道是同一个人的。王闰秋把自己的笔记给姜萍,冒充她平时学高等数学的笔记。

 

从达摩院拍的笔记的内容,我们知道姜萍为什么会把求和符号“∑”写成了“/2”,因为王闰秋笔记里写的“∑”就有点像“/2”。只不过他写的“2”跟上面一横是向左对齐的,最后一笔也是写的一横,介于“∑”的正规写法和“/2”之间,所以懂的人还是能看出是“∑”。但姜萍不知道那是“∑”,就直接抄成了“/2”,下面的“2”没有跟上面的横向左对齐,而是放在正中间;最后一笔不是一横,而是一提。她板书里的“/2”,只要跟她“∑”的写法对比,就知道她的确是把“∑”写成了“/2”。而且,所有“∑”全都写成了“/2”,表明她根本就不认识求和符号,也不认识希腊字母∑。

 

板书里出现的其他希腊字母她也都乱写。我上次举例,她把伽玛函数大写的“Г”写反了,变成了“T”。除此之外,还有一个Ψ函数,正式的写法像把叉子,她一开始写对了,后面变成了“Φ”。“Ψ”写潦草了是有点像“Φ”,但如果知道这是两个不同的希腊字母,而且代表两个不同的函数,就不会混着写。她这么乱写,只能表明她不知道那是希腊字母,对她来说就像天书,所以乱写。

 

她不只是希腊字母乱写,对用到的公式因为不懂也乱写。我上次举过的伽玛函数的余元公式,也叫做欧拉反射公式,她就是乱写。还有一个多伽玛函数的反射公式,其中有一项上面是“d^n”,她把“n”抄丢了;下面是“dz^n”,但她抄成了“d^zn” ,就完全错了。这表明她根本就不理解这个公式的意义,照抄也抄错,反映的就是中专生水平。

 

姜萍最近频繁接受采访,可知她对数学的理解也反映出她对数学的认知只有中专生水平,完全不懂高等数学。她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自学高等数学的经过:先看了同济的《高等数学》,“然后学习了关于谢惠民的数学——方面”。谢惠民那本书叫做《数学分析》,说成“数学方面”不是口误,因为她在“数学”和“方面”中间停顿了一下,是在想下面那个词是什么,结果说成了“方面”。这表明了,第一,她不熟悉“数学分析”这个词。这对中专生来说太正常了,很多中专生都不知道、没听说过“数学分析”。第二,她根本就没有看过《数学分析》这本书。如果她真学过这本书,怎么可能连书名都记不住,迟疑一下才说出很可笑的“数学方面”?

 

她在接受采访时还说,那七道竞赛题目可能有一道几何题没做出来,因为作图太复杂,没法直观地表现出立体结构,所以找不到解题的思路。这也完全表现出一个中专生的水平。她对于几何题的理解,就是要先作图,再从图中找思路。她不知道的是,那道几何题是凸多面体几何题,是没法作图的,解答时也不需要作图。高等数学的几何题往往没法做图,也不需要做图。

 

她还说,在考试的那两天,除了吃饭、睡觉,一直在低头做题,太困了、太累了,就想睡觉。这表明一个中专生对于所谓数学难题的理解,就是不停地低头计算。她不知道高等数学难题的时间主要花在思考上,开卷考试还要花时间找资料,而不是埋头计算。

 

她还说因为一直在低头做题,所以做完了以后太累,出去走了走,回来直接就睡觉了。这表明她不知道做完题还没结束,还要把低头写的草稿输入电脑,用LaTeX排版提交,这也很花时间。说明她不知道还要用LaTeX软件排版,可能都没听说过LaTeX,因为数学、物理方面的论文作业才用得到,中专生根本就用不到。说明提交答案的是别人,跟她没有关系。所以,做题、提交答案自始至终都跟她无关。

 

面对质疑,那些维护姜萍的人反击时最强大的一个理由是,当初达摩院也觉得一个中专生不可能考这么好的分数,让姜萍又把题目答了一遍,过了一星期,核实无误了才公布结果。他们说,都已经验证过了,是你方舟子懂,还是达摩院的人懂?然而现在达摩院为了撇清自己,澄清说他们没有让姜萍重新答题进行验证。达摩院发了这样的声明,是不是就能够撇清自己呢?也不行。达摩院虽然没有让姜萍重新答题,但的确派团队对姜萍进行了摆拍、采访,目的是为了宣传她。而且有笔记为证,有她在黑板上板书抄她平时写的证明题为证,证明她的确自学了高等数学。这就是在造假。

 

我刚才说到,姜萍在接受采访时说,看了谢惠民的“数学方面”,达摩院在后期编辑视频时发现闹了大笑话。为了掩盖姜萍的错误,免得露马脚,就把“数学方面”删了。删了之后还必须从别的地方找姜萍说的“数学分析”塞进去,但她没有说过“数学分析”,也没有说过“分析”,只好找了一个发音相近的“分心”塞进去。仔细听的话,宣传视频里就变成了“谢惠民的分心”,但字幕写的是“谢惠民的《数学分析》”。这不就是在造假吗?所以,达摩院就是参与了骗局。

 

达摩院如果真要撇清自己,很简单,就像网上传说的,让姜萍重新把考题做一遍就可以了。如果真是她自己做的,如果她真的懂,那么再做一遍,直播给大家看。姜萍即使已经知道了答案,让她准备再长的时间,她也答不出来,因为对她来说,那些答案是她一辈子永远无法理解、永远记不下来的天书。

 

当然,达摩院不可能真的去证实事件的真假,它本来就参与其中,本来就是骗局的同谋(如果不是主谋的话),怎么可能戳穿骗局打自己的脸呢?达摩院本来就喜欢炒作这种事。我注意到他们去年就已经炒作过类似的事情了。那时炒作的是一个外卖小哥入围了数学竞赛的决赛。现在更厉害,拿一个中专生来炒作。但是,他们把一个数学那么差的中专生包装成“数学天才”,制造一个差生逆袭的神话,炒作他们的野鸡“全球数学竞赛”,这不就是在羞辱那些数学好的学生吗?

 

数学本来是最容不得弄虚作假的,它是最客观、最难以作假的,居然有人敢拿数学作假,达摩院也参与作假,这就是对数学的亵渎。达摩院搞“全球数学竞赛”号称是为了“弘扬数学”,打的标语说什么“数学的力量改变了世界”,实际上是在侮辱数学、亵渎数学。这种造假非常无耻,达摩院就是一个很无耻的造假机构。

 

2024.06.18录制

 

2024.07.09整理



骗人的“中专数学天才”

1 09 2024年

中国的媒体、自媒体这段时间在铺天盖地地宣传一个“中专生数学天才”。江苏涟水17岁的中专生姜萍自学高等数学,参加“全球数学竞赛”获得了93分的高分(满分120分),获得预赛第12名,进入了决赛。我以为她参加的是一个国际数学竞赛,如果能获得这样的成绩,当然是很了不得的。我查了一下,原来她参加的是阿里巴巴搞的竞赛,参加者以中国人为主,也有海外华人参加,就自称“全球数学竞赛”了。而且预赛是开卷考,有两天准备时间,线上提交,没有任何监督,是否作弊完全靠自觉。中国是造假大国,即使闭卷考都有人雇枪手代考,更不要说这种没有任何监督的开卷考,找枪手甚至组成一个团队代考都完全有可能。所以这事本来就让人觉得很可疑,再具体地看姜萍的情况,更让人觉得可疑。

 

一般来说,学习好的人参加中考,考得好是不会去上中专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还包分配工作,有些学习不错的学生为了尽早出来工作,拿到一个铁饭碗,就不上高中而去上中专。后来国家不再包分配,这么干的人就几乎没有了。上中专的都是因为中考没考好,被分流去上中专、职业高中,而不是上高中准备考大学。

 

但是网上有一个说法,说姜萍中考成绩很好,被当地的重点中学(所谓“四星中学”)录取了,只不过出于经济的原因,为了拿到中专的奖学金,才去上了中专。我查了一下,涟水2022年中考的总分满分780分,姜萍只考了621分,这是很差的成绩,上不了重点中学。涟水有两个重点中学,录取分数比较低的那个重点中学,自费生的录取分数线也是638,比姜萍的621还高。所以,她即使愿意自费读重点中学,也进不去,她的成绩只能上普通高中。在江苏这种高考大省,上普通高中几乎不可能考上稍微好一点、正规一点的大学。对她来说,上中专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她上中专是因为中考没考好,成绩很差。

 

中考没考好通常也就意味着数学不好,因为数学好的人都比较聪明,其他功课也不会差到哪里,特别是物理、化学也都会好;即使偏科,文科比较差,也不会差到哪去。她中考没考好,意味着初中数学没学好。作为她数学不是很好的一个证据是,她上中专后,4月份参加了一次月考(跟她参加所谓的“全球数学竞赛”同时),数学考了83分,满分150分,也就是不及格。她语文考了91分,比数学还好。中专的数学是很简单的高中数学,连初中数学、比较简单的高中数学都考不好,怎么可能自学高等数学,而且还能参加高等数学比赛呢?

 

阿里巴巴所谓的“全球数学竞赛”虽然没什么含金量,但它的考试题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都是高等数学,需要系统学过高等数学才能考好。但姜萍自己说的自学高等数学的经过也很奇怪。她先学中国大学非数学系学生用的入门教材《高等数学》,但是看不懂,就在数学老师指点下看《数学分析》教材;还看不懂,就看英语版的《偏微分方程》教材。这完全不合常理,就像有人要学中文,看不懂最简单的儿童读物,就去读成人的读物,还看不懂,就去读古文。

 

但这毕竟只是可疑,有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她的确是造假、骗人呢?有的,有几条证据可以证明。

 

我们先看第一条证据。阿里巴巴的数学竞赛总共7道题,其中有一道组合题、一道几何题、两道概率题、两道代数题,这两道还不是普通的线性代数,是数学系才会上的高等代数。这些题目都超出了姜萍自学的范围,因为她说她对高等数学只自学了高等数学的入门教材、《数学分析》和她津津乐道的《偏微分方程》,而这些都不在考试范围内。考试涉及到的高等代数、组合、概率、几何,她都没学过,怎么能考出93分的成绩呢?明显就是别人帮她考的。

 

第二条证据是阿里巴巴达摩院给她拍了一段视频,让她在黑版上抄写了一个高等数学的证明。她手上拿着笔记本往黑版上抄,以此证明她没有作假,的确懂高等数学。但仔细看她的版书会把你笑死。她把多次出现的求和符号“∑”全都写成了“/2”,说明她根本不知道那是求和符号,是希腊字母∑。伽玛函数的符号“Γ”,她写成了“T”,也意味着她根本不知道那是希腊字母,连Γ都不知道,哪知道什么伽玛函数?她用到了余元公式,最后一项抄成了指数,变成了上标,完全抄错了。ψ函数后面有一个“n”,应该是上标,她反而没写上标。所以,不该写上标的成了上标,该写上标的反而没写上标。还有一个地方,她写的是求和“0->∞”,但是她把上面的“∞”写成“-1”,变成了“0->-1”的求和,这算怎么回事?所有这些都表明,她没有学过高等数学,压根就不懂高等数学,所以看不懂这些高等数学符号。让她根据别人的手书来抄,也是乱写、乱抄,都抄错了。

 

第三条证据。我看到复旦大学的一个教授说,有同事看到姜萍的答卷是用LaTeX提交的,而且表明她比95%的数学系学生还能熟练使用LaTeX。LaTeX是一个数学排版软件,因为数学符号用普通的软件没法写,就要用专门的排版软件。这个软件入手本来就比较麻烦,要熟练使用更麻烦。有一些小工具能帮你入手,但要熟练使用就要经常用。姜萍作为一个中专生,根本就没有使用LaTeX的机会,那是要在电脑上用的,从采访视频看她的宿舍并无电脑。她号称是自学,不需要提交作业,更不用发表论文,所以没有使用LaTeX的条件和机会。那她怎么能熟练使用LaTeX来提交呢?而且她根本不知道她的答案是用LaTeX提交的,以为就是线上随便提交了。因为接受采访时她说,等到答完题,她都困得要睡觉了。难道她睡一觉醒来,又赶快用LaTeX排版再提交吗?这表明是懂LaTeX、会熟练使用LaTeX的数学专业的人代为做题、提交的。

 

姜萍的比赛成绩是假的,是有人帮她造假,铁证如山。那么是谁在造假呢?姜萍是一个17岁的未成年人,背后应该有大人在指使她,把她推出来。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就是她的数学老师,她的数学老师也参加了这次比赛,也进入了决赛,只不过名次没那么好。名次没那么好有几种可能。一种是他对某些题目没把握,就让姜萍的答卷用一个答案,他自己用另外一个答案,结果他自己用的答案错了。另一种可能是不同的人阅卷,让分数出现了差别。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故意控分,压低自己的分数。这个老师在搞考研培训,通过造假把姜萍推出来是有动机的,培养出了姜萍,他就出名了。造假者很可能不只是她的老师一个人,有可能是一个团队。他的老师应该会有一些同学、朋友也是研究数学的。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阿里巴巴达摩院也参与了造假。达摩院的人给姜萍拍过视频,只要是懂一点点高等数学的人,一看姜萍板书那些乱写的数学符号,也知道姜萍其实根本就不懂高等数学。阿里巴巴愿意跟她配合造假,说不定她的成绩也是假的,完全有可能是阿里巴巴造出来的。阿里巴巴有什么造假的动机呢?炒作。推出一个“中专生数学天才”,轰动了全国,大家就都知道有这么一个比赛了。在那之前,我不知道有什么“全球数学比赛”。这就跟当年《萌芽》搞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动机一样,推出差生韩寒也是为了炒作这个赛事。

 

要证明姜萍是真是假很简单,找一个数学系老师给姜萍随便出一道很简单的高等数学题。我敢说,姜萍肯定是答不出来的。要验证真假很容易,但阿里巴巴没有动机去验真假,政府部门也不会去验真假。官媒已经都出动了,央视、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全都在宣传姜萍,省的宣传部也出来宣传她了。这时去戳穿她,政府丢不起这个人,官媒也丢不起这个人,所以他们不可能去验明真假,明明知道她是假的也会继续宣传下去。正因为这样,中国造假才这么流行,因为肆无忌惮,不怕被戳穿。

 

连闭卷考试都能作弊,都能造假,更不要说开卷考试了。看这次“全球数学竞赛”的预赛结果,入围决赛的除了中专生姜萍,还有不少人也很可疑,里面还有十几个初中生,二十几个高中生。我刚才说了,要在这次高等数学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必须系统地学过数学系的数学课程。中国居然有这么多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都已经系统地学过了高等数学课程,都是天才,政府也乐于见到中国有这么多天才冒出来。现在要赶英超美,要弯道超车,要在科技上超过美国,所以需要有天才,需要有高手在民间。这么多天才就是新时代的“祥瑞”,所以政府也不会去打压这些天才,更不会去戳穿他们。

 

司马南连续做了两期节目,都在吹捧姜萍,说她是一个数学天才;而且希望政府号召人们向姜萍学习,把她作为青年人学习的榜样树起来。司马南现在已经变成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骗子的吹鼓手,只要能够扬我国威,是正能量,管它是真是假。如果这个时候再出来一个“神功大师”,司马南也很可能会当他的吹鼓手,因为那也能扬我国威。

 

2024.06.16录制

 

2024.07.08整理



世上哪有什么“健康中餐”

17 08 2024年

丁香园网站发了一篇文章,标题叫做《是时候为中餐正名了》。文章说,中餐长期以来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不健康的饮食,现在中国团队拿出了最硬核的临床试验数据为中餐正名,证明了中餐是健康的。北京大学牵头做研究,还发表了论文,搞出了“中国心脏健康饮食模式”,通过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拿出了最硬核的结果,可以跟地中海饮食(世界公认的最健康的饮食)同台PK。结果表明,这种“健康中餐”只要吃一个月,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十年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话一听就是很没有常识的无稽之谈。再健康的饮食也要长期吃才有效果,再好的效果也要长期坚持才有可能一直保持,怎么可能只吃一个月饮食,就可以保证十年之内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降低?吃一个月就能管十年健康,这吃的不是饮食,而是药,并且是世界上没有的神药。丁香园号称是专业的医学科普网站,发表的文章背后都注明了哪个专家审稿,居然拿出这么荒唐可笑的文章,只要有一点医学常识的人就知道是在胡说八道,这种所谓专业的医学科普网站也不能相信。

 

丁香园引用的那篇北京大学牵头做的关于中餐的研究论文,早在2022年就已经发表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才来炒作。而且那篇论文并没有他们说的吃一个月管十年的结论。

 

那篇论文研究的是什么呢?他们搞出一个“中国心脏健康饮食”,用来跟普通的中餐做对比。找来200多个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吃他们的“健康中餐”,一组吃普通的中餐。所谓普通的中餐就是当地的饮食。临床试验是在北京、上海、广东、成都4个地方做的,那么当地的饮食对应的就是鲁菜、淮扬菜、粤菜和川菜。一个月之后再测血压,发现吃“健康中餐”这一组血压降低很明显:收缩压降低了5.0、舒张压降低了2.8,证明吃“健康中餐”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是有效的。但论文并没有说以后就不用再吃,而且十年之内都有效。如果要保持这个效果,就要一直吃“健康中餐”,才能将血压一直维持在比较正常的水平。一旦恢复吃当地的普通中餐,就会反弹。

 

这个研究能不能为中餐正名呢?所谓正名,意思是说原来的好东西被污蔑、抹黑了,还它清白。但这项研究用普通的中餐、当地的饮食作为对照组,也就是认为普通的中餐、当地的饮食是不健康的,怎么能说是为中餐正名呢?反而证明了中餐的确不健康,才需要发明出“健康中餐”。“健康中餐”是原来没有的,是为了跟人们平常吃的普通中餐做对比而新发明出来的;而号称它要“同台PK”的地中海饮食,是地中海一带的传统饮食,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很多人这么吃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现在凭空捏造出一个现实中从不存在的“健康中餐”,怎么好意思跟历史上、传统上就存在的地中海饮食同台PK?

 

正因为普通的中餐不健康,所以才需要发明“健康中餐”。但是丁香园公布的一份“健康中餐”的菜谱看上去很不自然,发明得很拙劣。该菜谱早餐吃蔬菜花卷,但谁会在花卷里放蔬菜呢?如果嫌花卷没有蔬菜,要搭配蔬菜,干嘛不直接吃菜包子?在花卷里放蔬菜,那还叫花卷吗?菜谱里还有一个主食是燕麦米饭,但做米饭的时候谁会放燕麦,那能吃吗?现实中也没有人吃菜谱中的玉米面馒头,以前生活比较困难,北方人有吃窝窝头的,跟它比较接近,但现在谁还会吃玉米面做的主食?“健康中餐”还要喝脱脂牛奶,这明显也是不属于中餐的东西。中国的传统饮食很少喝牛奶,过去喝不起,后来提倡喝牛奶,什么“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虽然市场上牛奶多了,但基本上也都是全脂的,脱脂牛奶比较难找。我以前在北京生活时,要喝脱脂牛奶都找不到。

 

所以,这种新发明出来的、很拙劣的“健康中餐”,根本就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很难坚持下去。一旦试验停止,大家就恢复吃原来的、当地的所谓普通中餐了。这种研究也就是发发论文作为业绩,作为提职称的工具而已,很难推广开去。

 

这篇论文里对比了他们发明的“健康中餐”和普通中餐的成分,我们可以看出它在成分方面究竟做了哪些改造,从而知道普通中餐哪些方面不健康、问题出在哪里。

 

对比结果表明,“健康中餐”减少了普通中餐里的脂肪含量,增加了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减少了钠(食盐)的含量,增加了钾的含量、钙的含量。但是钙的含量还没有达到它想要的每天1000毫克的目标,最多只增加到800多毫克。因为他们发现让中国人吃奶制品不习惯,就想通过增加豆腐等豆制品的方式来增加钙的摄入,但很难,所以最终还是没有达到目标。

 

从对比结果反过来看,我们也就知道中餐的不健康表现在:脂肪太高,特别是猪油、牛油之类动物脂肪吃得太多;蛋白质偏少;纤维素也偏少;盐太高;钙吃得太少。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并不只是某个地方才这样,因为这项研究是在4个城市做的,针对的是广东菜、淮扬菜、鲁菜、川菜四大菜系,覆盖了绝大部分中国人的饮食。也就是说,中餐普遍存在着这些不健康的因素。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尽量少吃盐、少吃油,特别要避免动物脂肪;要少吃精白面、白大米,多吃全谷物;要多吃水果、新鲜蔬菜,烹饪时尽量不要煮得太熟、太烂;要多吃奶制品,有助于补钙。

 

从这项研究还可以知道,不一定要去发明什么新的饮食,更不要像这个研究一样炮制很不自然的、完全不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饮食,只要在自己的日常饮食中多加注意就可以了。

 

2024.05.25录制

 

2024.06.20整理



怎样识别国外野鸡科学院

4 08 2024年

早在2021年曾经发生过一件事轰动一时,中国航天投资集团的老总请两个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吃饭,请他们推荐自己当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这两个院士没有答应,老总一气之下就把他们打了一顿。我当时分析过,国际宇航科学院虽然不算野鸡机构,但也并不是有含金量的机构,很水,不宜把加入国际宇航科学院的人称作“院士”。我提醒大家说,国外有很多类似的科学院,也都很水,甚至是野鸡机构,不要把它们当回事。

 

这几年来,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最近就爆出了一件事。欧洲自然科学院一下子吸收了40多个中国人当外籍院士,被揭露要先交40万元。也就是说,所谓的院士是买来的。有些人就把这种院士叫做“野鸡院士”,说国外的这种科学院不是政府办的,是野鸡科学院。有一些人对这种说法有不同意见,认为国外的情况跟中国不一样,有的正规科学院也是民间机构,不应该因为某个科学院是民间机构,就把它叫做野鸡科学院,人家也是登记过的,在法律上也是一个正规机构,获得了国家和政府的承认,并不是骗人的机构。

 

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某个国外的机构不是政府的机构,而是民间组织,就把它叫做野鸡机构。毕竟国外有很多很权威的、很著名的机构,包括私立大学,都是民间的,不是政府办的。但同样是民间组织,有正规机构,也有野鸡机构。我们并不是仅仅因为这些所谓的科学院是民间组织,就把它叫做野鸡机构。我们说它们是野鸡机构,指的是不正规的机构。

 

怎样区分正规机构和野鸡机构呢?就科学院而言,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国外某个科学院是正规科学院,还是野鸡科学院呢?

 

第一要看名称。野鸡科学院往往把自己的名头起得特别大,而且往往为了蹭那些很权威、很正规的科学院,就故意在名字上起得跟它们非常相近。它们利用的是很多国家有结社自由,跟中国不一样,谁都可以登记注册一个科学院,起什么样的名称都可以,只要名称没人用过,像什么“欧洲自然科学院”“俄罗斯工程院”“乌克兰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等等。正规的民间机构会尽量避免引起人们误会,所以在起名时都要跟其他正规机构尽量保持距离。但野鸡科学院却故意在名称上做文章,就是要让人们误以为它们是正规的、权威的机构。最极端的甚至有两个“欧洲科学院”,二者只在原文上有差别。其中一个“欧洲科学院”的原文是拉丁文,那是个正规的科学院;另一个“欧洲科学院”用的是英语名称,翻译成中文,两个名字一模一样,没法区分。这是故意引起混乱,才好骗人。

 

第二,加入野鸡科学院没有门槛,或门槛非常低。“欧洲自然科学院”在中国的代理人说,我们不是野鸡机构,加入我们这个科学院也有门槛,要有博士学位、没有犯罪记录、发表过5篇论文或有3个以上的国家专利、获得过省级科学奖才可以。但这个门槛是非常低的,中国大学的教授、副教授,基本上都能达到要求。

 

第三,这些野鸡科学院是为了赚钱的,不然的话花那么多心思专门去注册一个机构,搞什么科学院干嘛?为了赚钱,就必然会把门槛定得很低,只要交了钱就能够加入。“欧洲自然科学院”只要交30万就能当院士,收费标准还算是比较低的,有的“科学院”要交70万才能当它的院士。交的钱越多,并不意味着它含金量越高,只能说它宰人宰得更狠。正规的科学院是不会要钱的,最多交很少一点点会费。

 

不管这些野鸡科学院要不要钱,也不管它要多少钱,毫无例外的是,它们在国际上都没有获得学术界的认可,这一点才是至关重要的。之所以被称为野鸡机构、野鸡科学院,不是它们含金量很低,而是一点含金量都没有,也就意味着国际上没有人认可它们。

 

但根据我前面列的3条标准,一般人很难做出判断,也不可能真的去查这些科学院是真是假、是正规还是野鸡。不过对于一般的中国人来说,有一个很容易掌握的判断办法,那就是这些国外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是不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如果不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却是某个国外科学院的外籍院士,那么基本上可以认定这个外国的科学院是没有含金量的,甚至是一个野鸡机构。

 

一个外国的正规科学院,要接收某个中国科学家当外籍院士,是因为这个中国科学家已经有了国际名声。而一个科学家要有国际名声,首先要有国内的名声,要先在国内出名,才会在国际上出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当然也有,但极其罕见,不是规律,不可能有很多人都属于这种情况。中国的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本来就非常水了,连这么水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都没有拿到,却能拿到一个外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只能说明外国那个科学院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还要水,基本上可以认定它是野鸡科学院。

 

这么水、这么野鸡的科学院为什么在中国还有市场呢?那么多中国科研人员为什么都愿意花那么多钱去买一个野鸡科学院的野鸡院士呢?因为第一,可以给自己挂一个院士的头衔。第二,有了国外科学院外籍院士身份,还有经济上的好处。有一些省对于获得国外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是有奖励的,拿到野鸡科学院外籍院士头衔可以获得政府资助,在学校搞院士工作站,学校也有好处,当然愿意花几十万买一个野鸡院士当当。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有该针对性。首先,只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才能够叫做院士,国外的科学院,不管是正规还是野鸡,都不应该把它们的成员叫做院士,人家本来的头衔也不是院士,比如美国科学院的成员就叫“成员(member)”,是中国人很有中国特色地把美国科学院的成员叫做院士。对于美国科学院这种很权威的机构,已经约定俗成地把它的成员叫做院士倒也罢了,就这么叫好了,但其他的国外科学院,即使很正规的,也没有必要把它的成员叫做院士。

 

其次,中国的政府部门、官方机构、大学,不应该对外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有特殊待遇、特殊资助。哪怕是很正规、很权威的科学院,哪怕是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也不应该给予特殊的待遇。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人能够获得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那么他几乎必然已经是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已经有了院士的待遇,不需要再给另外的特殊待遇。需要用外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拿待遇,往往表明他们的水平不够,才要靠国外的野鸡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拿待遇、资助。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两点,不把国外科学院的成员叫院士,不给院士的头衔,也不给院士的待遇,那么国外的野鸡科学院在中国也就没有了市场。

 

2024.05.15录制

 

2024.06.08整理



从崔永元受罗永浩的骗谈酵素产品之骗人

1 08 2024年

崔永元和罗永浩掐起来了。崔永元说,出于对金星、罗永浩的信任,买了他们代言的减肥产品“多燕瘦蓝莓活酵素果冻”,买来后才发现是骗子产品。金星没有对此作出回应,罗永浩则为自己辩解说,他在带货直播间推荐过这种产品,但并没有代言;只是讲解了这种产品有哪些成分,并没有说它具有减肥的功效。

 

既然罗永浩承认自己带货过这种产品,那么带货和代言都是推销产品,两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这个产品名称叫“多燕瘦”,有一个“瘦”字在里头,本身就是以减肥为卖点的。“多燕”又是谁呢?是韩国“健身明星”郑多燕,专门代言各种各样的减肥产品。这种产品的介绍也说吃了可以轻体,那不就是减肥吗?人们买这种产品就是为了减肥,不管罗永浩推荐时有没有说能不能减肥,推荐它就是在推荐一种减肥产品。

 

网上有传言说,这种产品吃了之所以能够减肥,是因为里面含有泻药。罗永浩在声明里还为此进行了辩解,说在代言之前找有关机构做过检测,不含有泻药成分。这种产品是不是含有泻药成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郑多燕代言的别的减肥产品曾经在2019年被台湾检测出含有西药的泻药成分,台湾药监因此就把她代言的减肥产品禁了。同一个“健身明星”代言的减肥产品,既然以前代言的减肥产品含有泻药成分,那么现在代言的减肥产品也很有可能同样含有泻药成分,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所以,罗永浩的这番狡辩很弱智,但还是有很多人会信他,因为罗永浩有很多粉丝。这就是我以前说过的,智商不满80的人在骗那些智商不满70的人。这种人在中国很多,这就是骗子在中国这么有市场的原因。

 

金星、罗永浩代言的产品不只一种,特别是罗永浩代言的产品很多,为什么崔永元会去买这一种呢?崔永元没有说。不过崔永元自己也在推销产品,他号称揭露骗子产品的视频就发在他推销产品的微博号上,叫“崔永元真选”。崔永元代言推销过很多产品,都号称“真”:“崔永元真面”“真菜”“真牛”“真鱼”“真茶”等等。这些产品我以前一再揭露过,都是一些卖高价的骗人的产品。所以,崔永元和罗永浩其实属于同一种人,是同行,都在推销骗人的产品。同行是冤家,因此有竞争关系。那么崔永元买这种产品来揭露,很可能就是为了打击同行。因为崔永元推销各种各样的产品都没有火起来,他竞争不过罗永浩,感到眼红,要揭露一个他代言的骗子产品去打击他。同时也炒作一下,让自己网店能火起来,可以继续摆他的谱,表演民族英雄为中国消费者维权。

 

另外一种可能性是,崔永元的确出于减肥的目的去买了这种产品,买回来以后发现受骗上当了。他没有说为什么会觉得受骗上当,但减肥产品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不会吃了以后体重马上就降下去,所以他那么快就发现是骗人的产品,有可能是吃了之后拉肚子,于是怀疑里面加了泻药。

 

如果崔永元真的是为了减肥,他为什么要相信金星、罗永浩推荐的减肥产品呢?崔永元说,因为信任他们。他认为金星、罗永浩都是实在人,不会骗人。金星我不了解,说罗永浩是个实在人,就非常可笑了。罗永浩我太了解了,就是一个骗子,以前干一行骗一行,都被我揭露过。以前做英语培训骗人,被我揭露过;后来做手机骗人,被我揭露过;再后来又推销电子烟、检测基因算命骗人,也被我揭露过;最后去搞什么带货,带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骗人的产品,我也揭露过。罗永浩是一个职业骗子,崔永元竟然说他是一个实在人,这不非常可笑吗?被一个职业骗子给骗了,完全就是活该。

 

退一步说,即使是一个实在人,也不等于他推荐的产品就不骗人,因为他自己也不了解,完全有可能自欺欺人。金星、罗永浩推荐减肥产品,为什么要信他们呢?他们又不是减肥产品的专家。金星是一个舞蹈演员,她的本行跟减肥产品和医学没有任何关系。罗永浩则什么都不是,连高中都没有毕业,更不是什么专家,更别说是生物医学方面的专家。为什么要相信他们推荐的生物医学方面的产品呢?在中国,即使是专家也不靠谱,也不能轻信,更不要说外行推荐的产品。

 

韩国“健身专家”郑多燕代言的产品同样不能相信。郑多燕本来是一个室内设计师,因为结婚生小孩发胖了,在医生指导下成功地瘦了下来,就因此变成了健身专家。她能够减肥跟这个产品没有关系,她是减肥成功之后再来推荐、代言这类产品的。所以本来就不该相信这些人代言、带货的减肥产品,不该相信这些外行的胡说八道。

 

崔永元自己是不信专家的。比如在转基因领域,他本身就是一个大外行,却认为自己比研究生物医学的人都更懂转基因。他本身就不信专家,相信外行比专家更懂行。更可笑的是,崔永元还忠告金星和罗永浩,说不熟悉的领域不要去碰。他认为金星、罗永浩不是有意骗人,而是因为不熟悉这个领域,本身也受了骗。崔永元还好意思忠告别人不熟悉的领域不要碰,他觉得自己对转基因非常熟悉吗?

 

现在中国市场上类似“多燕瘦”的酵素产品非常多。酵素产品是什么玩意儿?号称是把蔬菜、水果放在一起进行发酵得到的产品,就把它叫做酵素产品。这种玩意儿最早是在日本出现的,后来传到台湾,在台湾火起来了,被当作一种保健食品。然后又被一帮台湾的骗子推销到了中国大陆,现在在大陆也卖得非常火。

 

酵素本来是生物学以前对酶的称呼,是从英语ferment翻译过来的。ferment在英语里本来指的就是酶,是enzyme以前的说法,中国以前也跟着把酶叫做酵素。但现在都说酶,英语也都叫enzyme。然而中国现在说的“酵素”指的不是酶,而是把发酵的产物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叫做“酵素”,英语没有这种说法。所以,中国“生物发酵业专家”制定了一个标准,不能再把“酵素”翻译成ferment,要用拼音来翻译。这意味着英语里就没有和中国说的、现在市场上卖的“酵素”对应的说法。英语世界没有这种产品,这是中国特色的产品。酵素产品号称是保健品,一个保健产品如果真的有效,早就推行得满世界都是了,不会只在中国才卖得这么好。在英语世界连对应的说法都没有,还要用拼音来翻译,就意味着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也就意味着它很可能是骗人的。

 

它究竟是不是骗人的呢?中国研究“酵素”的食品行业专家号称做了很多研究,发表了很多论文来证明酵素不是骗人的,吃了以后的确能起到保健作用。这些论文可能都是那些卖“酵素”和保健品的公司资助的。既然发了论文证明“酵素”的确能起到保健作用,里面究竟有啥东西呢?我看了一下他们发的这些论文,说“酵素”有效是因为里面含有多种植物活性酶,SOD(超氧化物岐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等等。即使里面真的含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活性酶,那跟起到保健作用有啥关系?我们身体没法利用植物里的各种酶。退一步说,即使里面有什么植物的酶能在人体内起到什么作用,而酶是蛋白质,吃下去后会在消化道里消化成氨基酸,再被人体吸收。所以,吃植物酶是没用的。

 

那些论文还说,“酵素”会有保健作用,还因为经过发酵之后,里面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真菌之类的微生物。即使里面含有什么有益的微生物,吃下去后也基本上全都被我们的消化系统杀死了,也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从原理上就可以知道,这玩意儿是骗人的。

 

有一些发酵的产物的确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最明显的就是酸奶,那是对我们人体有益、能起到保健作用的。但是,这种发酵产品是在很严格的发酵条件控制下进行的。比如酸奶,它的成分很单一,就是牛奶用乳酸杆菌发酵,我们清楚地知道里面有什么成分对人体有益。但“酵素”是把一大堆蔬菜、水果都放在一起发酵,成分很复杂,发酵的条件也没有什么控制。“多燕瘦”号称用了30多种蔬菜、水果发酵,以为越多越好,其实是不对的。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食物放在一起发酵,实际上就是在那里腐烂,跟泔水一样。这种一大堆东西放在一起,经过没有控制的发酵过程,就意味着里面什么微生物都有。发酵的结果,里面可能有一些有益成分,但更可能含有有害成分,比如各种各样的霉菌在发酵中生长、腐烂,就极可能含有霉菌毒素。

 

所以,像“酵素”这种东西,不仅是骗人的,而且是害人的。不管谁推荐、谁代言、谁带货,专家也好、非专家也好,实在人也好、骗子也好,都是骗子产品、害人产品,大家都不要去买、去吃。

 

2024.05.05录制

 

2024.06.06整理



从“国师”张维为的国籍问题说起

31 07 2024年

被称为“国师”的张维为,最近去马来西亚的马来亚大学演讲,在问答环节有一个学生问他:“张维为老师,我想申请瑞士永居,你作为过来人能不能给一点建议?”引起了哄堂大笑,张维为很尴尬,没有回答,也没有否认自己曾经有过瑞士永久居民的身份。

 

张维为1988年去瑞士,直到2012年“毅然回国”,在瑞士呆了20多年的时间,应该有永居身份,所以他才没好意思否认。网上还有一种说法,说他加入了瑞士国籍,证据是中国官媒在2010年曾报道他是“瑞士学者”。张维为对此倒是否认过,2021年发了一篇网文驳斥说:

 

“一位朋友对我说,网上有人称我为瑞士学者,你要不要驳斥一下?我说真有人会傻到相信这种谎言吗?他说倒也是,让傻瓜继续傻下去吧。……我当时的身份应该是旅瑞中国学者,而非‘瑞士学者’,估计写会议报道的小编一时疏忽,犯了个低级失误,这种失误在中外报道中时常发生,心智成熟的人看了大都一笑了之,或者参照一些其它权威信息,瞬间即可确立真相。…… 我早在2006年就给美国《纽约时报》国际版撰文,概述了美国模式在非西方世界的失败,预测美国模式恐将竞争不过中国模式。大概是这种在广泛国际比较中确立的中国自信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使中国公知和境外邪恶势力恼羞成怒,他们竟会利用一个中国小编的偶然失误来做文章,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只是显示了他们的无聊和弱智。”

 

但是,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是因为张维为还在瑞士生活、工作时,曾经有一段时间频繁回中国活动,中国官媒那时的报道都说他是瑞士学者,人们才把他当成瑞士学者。既然官媒那么报道,为什么人们跟着说就错了呢?为什么官媒那么介绍就属于失误,而人们跟着官媒叫就变成了傻、弱智、无聊、心智不成熟、恼羞成怒呢?中国官媒需要他的瑞士学者身份来拔高他参加的所谓国际活动的国际性的时候,张维为从来没有否认过,之前一声不吭,过了十多年才来否认是瑞士学者。自己不做澄清,怎么好意思倒打一耙骂别人呢?

 

可见,张维为这个人是一脑子浆糊。别看他是所谓的“国师”,讲话都没有条理,根本经不起推敲。这种人说的话我们不能轻信,即使他否认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相信他,更何况他否认的理由听上去就不符合常理。

 

他说自己在国外生活了20多年,一直保留着中国公民身份,用过十几本中国护照。这听上去就很奇怪,因为中国护照的有效期长的有10年,短的也有5年,20多年用了十几本,平均每两年就用一本。有什么必要这么频繁地换中国护照呢?我在海外生活的时间比张维为长多了,一直保留着中国公民的身份,到现在也只有过4本中国护照。他是不是有十几个国家的护照,说漏嘴了?所以,即使张维为否认自己曾经是瑞士国籍,我们也不能轻信。

 

我们不仅对他的国籍要存疑,对他的履历也不能轻信。比如他喜欢说自己曾在1991年到很牛的牛津大学当过访问学者,美国的《政客》网站两年前曾经去牛津大学查过,没有查到张维为在牛津大学工作的记录。他的说法本来就不合常理,他是1994年才获得博士学位的,1991年刚开始在瑞士读博士生,怎么可能就到牛津大学当访问学者呢?是不是读书期间曾经到牛津大学玩过一趟,就自称是牛津大学的访问学者了?就像我以前揭露过的唐骏,去加州理工学院玩了一趟,就说自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

 

张维为还喜欢说自己从2004年一直到回国这段时间都是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他那段时间回国活动,官媒对他的身份介绍也是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这个学校听上去名头很大,挺吓人的,但实际上是一所2003年才创办的私立野鸡学校。

 

张维为的支持者曾经为他辩护,说这所学校也没有那么不堪,不能说是野鸡学校。为什么呢?据说这个学校的创办人是曾在联合国工作过的美国外交官,而且还邀请中国前外交部长杨洁篪和戈尔巴乔夫去做过演讲,授予过他们荣誉博士学位。

 

但这些都不能证明这个学校就不是野鸡学校。以前的外交官完全可能创办一所野鸡学校。请一些名人做演讲,授予他们荣誉博士学位,这也是野鸡学校喜欢干的事,可以以此来拔高自己的地位,误导人们以为它是一所多么正规的学校。这些名人被请去演讲并接受荣誉博士学位的时候,未必做过调查,不知这是一所野鸡学校。何况以前的外交官有一些人脉关系,说不定杨洁篪就是通过张维为的关系找去的。

 

一个学校是正规学校还是野鸡学校,要看这么几点。第一是创办的时间。如果一个学校刚创办没多久,当然就是野鸡学校。这个学校是2003年才创办的,张维为号称2004年就去那里当教授。创办才一年,至少在当时是一所野鸡学校。第二要看有没有权威机构认证它是一所正规的学校。根据我刚才提到的美国《政客》网站的调查,这所学校没有获得认证,没有办学资质。该校不服,在它的网站上有专栏列着“认证资质”,点进去可以看到列着几个认证机构,但并不表明它获得了这些认证机构的认证。其中居然有一个是ACE,即美国教育理事会。美国教育理事会是一个美国大学的联盟,不认证国外的大学。把ACE这些机构列进“认证资质”,还介绍它们是什么样的机构,这不就是要误导人们,以为它曾经获得过这些认证机构的认证吗?它实际上没有获得认证,不就是在骗人吗?这不就是野鸡学校的做派吗?

 

第三,看一个学校是野鸡学校还是正规大学,要看它是盈利性还是非盈利性的。野鸡学校都以赚钱为目的,不以公益为目的。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要收很高的学费,不仅本科收学费,硕士收学费,连读博士也收学费。正规大学一般对博士生是不收学费的,有时候还要给奖学金、助学金。我没有听说过国外哪个正规大学读博士还要交学费,都是免掉的。这就表明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纯粹就是为了赚钱办的,就是卖文凭。

 

我最近还看了张维为的一个视频,是他参加电视节目的一番讲话。他说以前中国比较落后,人们才会想移民国外;现在中国强大了,中国没有人愿意移民了。张维为在国外生活了那么长时间,一直到2012年才回国,难道他在国外的20多年,中国都很落后吗?难道2012年中国进入新时代变强大了,他才“毅然回国”的吗?

 

他2006年曾在《纽约时报》国际版发过一篇文章,这是他最津津乐道的。直到现在,他还一直拿它来表明自己在国际上多么有影响力。他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现在非常强大了,西方国家没落了,表明中国的模式是成功的,而美国的模式是失败的。也就是说,至少在那个时候,张维为认为中国已经很强大,已经超过西方国家了,那么他为什么还在瑞士生活,还在当他的瑞士学者或者旅瑞学者,还要过几年才“毅然回国”呢?

 

即使中国现在好像变得很强大了,为什么走线偷渡美国的中国非法移民那么多,成为美国非法移民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群体呢?乃至于中国现在有些地方都不颁发护照了,就怕人们走线偷渡。难道这些不是中国人吗?张维为是不是认为现在这些移民国外,甚至通过非法途径移民国外的人都不是中国人,都不认他们是中国人了?

 

一个人愿意移民到国外,乃至加入外国国籍,是人的自由,本无可厚非,不能指责他们。但我们为什么要追究张维为的移民、国籍问题呢?因为他不是常人。他一直在吹嘘中国多么、多么强大,西方国家多么、多么败落,中国人就不应该移民。但如果张维为自己就移民,甚至还加入了外国国籍,这不就是在打自己的脸吗?为什么要去水深火热的西方国家生活呢?难道是为了体验西方的水深火热?

 

张维为一直在唱衰西方,认为西方国家不行了,却又很喜欢标榜自己是西方国家名牌大学毕业、曾经到西方国家名牌大学当过访问学者,曾经在西方国家的野鸡大学当教授也成为了他的资本。甚至在《纽约时报》国际版发过一篇文章也津津乐道,作为自己在国外多么有影响力的证明。《纽约时报》国际版跟《纽约时报》不是一回事。《纽约时报》不仅在美国有影响力,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力。《纽约时报》国际版跟《纽约时报》是两回事,没啥人看。他2006年在一个没什么影响力的《纽约时报》国际版发过一篇文章,竟然标榜自己在国际上多么有影响力,影响力大到了让人嫉妒的程度。这一切都表明了什么呢?都表明他实际上内心非常自卑,崇洋媚外。

 

2024.05.11录制

2024.06.06整理



“中国新冠疫苗之父”被抓了

26 07 2024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因为严重违法、违纪,西藏人大常委会罢免了杨晓明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也就是说,杨晓明被抓了,才把他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罢免了。

 

杨晓明是谁?他是国药集团原来的总工程师和首席科学家。他是藏族,所以被分到全国人大的西藏代表团,但他实际上跟西藏没有什么关系。他出生于甘肃,在兰州医学院上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1997年去美国NIH(国家健康研究院)做访问学者,研究百日咳疫苗。在那里干了5年后,2002年号称“谢绝高薪聘请毅然回国”。这当然是吹牛,访问学者很难在美国长期待下来,想长期待下来就要换身份、签证,这很不容易。他回国后跳槽去了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之后又去了国药集团下面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先当总经理,后当总裁,最后当了董事长。

 

现在落马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被抓的呢?公告里没有说,我们只能推测,估计跟新冠疫苗有关。在新冠疫情期间,杨晓明号称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中国第一款新冠疫苗,也就是后来接种得非常多的国药疫苗,被称为“中国新冠疫苗之父”。我早在三年前就说过,杨晓明是一个骗子,他负责研发的国药疫苗,数据是假的,是骗人的东西。

 

杨晓明曾经吹嘘过,他带领团队只花了98天就研发出了新冠疫苗,不仅速度很快,而且质量很好,处于世界前列。他用的技术是传统的灭活疫苗技术,但又不承认灭活疫苗是落后的技术。他说他研发的是新型的灭活疫苗,用了西方国家掌握不了的最新技术。他说,西方国家正因为掌握不了最新技术,做不出新型灭活疫苗,所以才不得不去做信使RNA疫苗。这就好比说,我们研制出一辆最先进的新型马车,而西方国家研究不出,所以只好去研发汽车。敢这么说的人,不是非常无知,就是骗子。

 

但是,不能说杨晓明在疫苗研发上很无知。他曾经在美国做健康医学研究的很权威的机构NIH研究过疫苗,而且他的上司是很著名的疫苗研究专家,曾经因为研究疫苗获得了拉斯克奖(那是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最高奖)。他在美国研究过五年疫苗,不能说他对疫苗很无知。既然他并不无知,就只能说他在骗人,是个骗子。一个骗子研发出来的疫苗就不能轻信了,因为他拿出来的数据完全有可能是假的,是编造出来的。他们公布国药疫苗的临床试验数据后,我仔细地研究过,做过一期节目、写过一篇文章进行分析,指出数据的确是假的,是编造出来的。那么,疫苗当然也是假的,是骗人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个疫苗的确是个骗人的疫苗。

 

国药疫苗不仅研发速度非常快,被批准上市的速度也非常快。它没有做完三期临床试验就申请上市,第二天国家药监就批准了。只隔了一天,连看申请材料的时间都没有。这是一个世界记录,从来没有过一种药品或者疫苗只用一天时间就被批准上市。这说明其实已经定下来要批准它上市,让它申请只是走个过场。

 

为什么能够先定下来要上市,再递交申请材料呢?原因很简单:走了上层路线。大领导发话了,就是要批准国药疫苗上市,杨晓明对此毫不隐瞒。有一篇报道说,为了国药研发的新冠疫苗,杨晓明曾经20多次去中南海。他的上级、国药集团董事长去过30多次中南海,拿到了尚方宝剑。杨晓明说,我们疫苗是习总书记寄予了厚望的。既然有尚方宝剑在手,国家药监当然必须批准它上市。不管它的数据是真是假,不管它有没有做完三期临床试验,都要批准。

 

不过杨晓明也说了,因为习总书记寄予厚望,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破釜沉舟,如果失败难辞其咎。现在国药疫苗明显已经失败了,那就该被追究责任。所以,很可能就因为大领导知道了这个疫苗是假疫苗,失败了要追究责任,就把他抓了。

 

如果是这样,该抓的可不止杨晓明一个。中国的新冠疫苗除了有“之父”,还有“之母”。谁呀?女将军陈薇院士。她也号称以极快的速度研发出了另外一款新冠疫苗,那款新冠疫苗现在当然也被证明是假的。她研发的新冠疫苗应该也是大领导寄予厚望的,因为曾经给她颁发过一条狗链子,嗯,金链子,现在失败了也难辞其咎。陈薇将军也是一个骗子,我也曾经揭露过她。这个骗子是不是也应该被抓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杨晓明或陈薇真的都是因为新冠疫苗失败被抓,公布出来的理由也不会是因为新冠疫苗的问题。不能承认新冠疫苗失败,只会另找一个理由,比如贪腐,以这个理由抓他们判刑。大领导不能承认自己被骗子骗了,不然的话脸上无光。

 

2024.04.27录制

 

2024.05.31整理



以色列领馆伪造中国人来信

15 07 2024年

以色列驻成都领事馆在微博上发了一封来信,号称来自一个陌生的中国人,有一页半,是用手写的。这很奇怪,现在一般人很少用笔写信,发信都用电子邮件。如果要比较郑重地寄一封纸质的信,通常也是先在电脑里输入好,打印出来签名,很少手写。我能够理解以色列领事馆的想法:如果登出来的是一封电子邮件或者打印出来的信,人们就会怀疑造假,所以就登一封手写的信来证明的确是中国人写的。但是,这封信其实是先在电脑里写好之后打印出来,用手抄一遍。其页面很干净,只划掉了一个错字,其他都没有做改动。而一般人写信,通常还是会有写错或者修改的,如果都没有,说明很可能先用电脑打印出来,再手抄一遍。

 

说它是抄写的,不完全是推测,还有证据。有一个地方多写了一个“的”字,如果是手写,按心里想的写下来,通常不会连续写两个“的”字。但如果是抄的,就容易出现这种错误,刚写过,忘了又再写一个;或者因为电脑输入的时候多敲了一下键盘,就多输入了一个“的”字,然后照抄下来。还有一处把“公元七世纪”的“公元”写成了国家公园的“公园”。如果边想边写,是不会出现这种笔误的,因为“园”比“元”更复杂,要出现笔误只会反过来,想写“国家公园”,却写成了“国家公元”。这表明是电脑拼音输入时同音词选错了,首先跳出来的是词频更高的“公园”,敲错了,抄的时候也就跟着错了。可见,这封信是一份手抄稿。

 

现在写信还喜欢手写的人,通常都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字写得不错,有显摆的成分在里头。但是这封信的汉字写得非常难看,歪歪扭扭、一笔一画,没有一笔连笔的,就像是小孩写的汉字。但这封信的内容明显不是小孩能写出来的,有的用语措辞很复杂,明显是一个大人写的信。大人写信,写出来的却是小孩的汉字,只有一种可能性,是一个学汉语的外国人写的。外国人学汉语,学得再好,汉字也写不好。我认识几个学汉语的美国人,他们有语言天才,普通话讲得非常标准,比我还标准,如果不看人,会以为是中国人在讲普通话。但他们一写汉字马上就露馅了,写出来的汉字就像中国小孩写的。他们写不了行书,只会写楷书,一笔一画,写得歪歪扭扭,没有任何章法。我们中国人写汉字是从小练出来的,在幼儿园、小学就被老师逼着一遍一遍地抄写同一个字。长大之后写汉字已经变成一种本能了,就写得很自然。虽然有的写字很好看,有的很难看,但字都是自然而然写出来的,不像小孩写的那样很别扭。学汉语的外国人,他们写的汉字不是从小练出来的,长大之后再怎么练也练不好。所以,外国人中是没有书法家的。日本、韩国的不算,因为他们的汉字书法从小就在练。语言天才是有的,写字的天才我没见过,这是必须从小就练的。

 

以色列领事馆公布的这封信,字一看就是小孩体,也就是一个学汉语的外国人写的。而且,由于这个人汉字写得不好,又是根据打印出来的文字稿抄的,所以有一些最常见、最简单的汉字也写错了。比如“分”上面本来应该是“八”,都写成了“人”。“且”字有的地方是对的,有的地方中间两横写成了三横。“真”里面本来应该是三横,结果反而写成了两横。“组”字有的地方写对了,有的地方又写错了,也是把“且”写成了三横。还把自己的“己”写成了已经的“已”。像这种最简单、最常见的汉字,中国人是不会写错的,因为从小学一年级甚至更早在幼儿园就已经在写了,少写一横倒有可能,因为写潦草了,但多写一横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是因为抄写的人并不是以汉语为母语的,是外国人学中文,写字不熟悉,所以才会出现这种错误。

 

我们再看这封信的内容。它的措辞、用语读起来也很别扭,不像是中国人写的,而像是一个外国人写的。比如里面有一个句子:“但凡是有点良知和认知能力的人都应该分辨的出来一个被全世界列为恐怖组织的哈马斯去疯狂攻击以色列平民的行为意味着什么!”念下来都要大喘气了,是不是很别扭?这么长的句子像是一个中国人写的吗?我们一般说话、写信不会用这么长的句子,这就是所谓的欧化句式,欧洲语言翻译成中文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仔细推敲的话,这句话实际上是不通的。“意味着什么”不能靠“分辨”出来,而是要用“知道”或“明白”。只能说“都应该知道意味着什么”或“都应该明白意味着什么”,而不是“都应该分辨的出来意味着什么”(“分辨的”的“的”又是拼音输入“得”时选错了的)。但是,如果原文是英语的“tell”那就通顺了。因为“tell”除了分辨的意思,还有明白、了解、知道的意思。所以,这个句子明显不是汉语为母语的人写出来的,是英语翻译过来的。可见这封信明显是假的,不是一个中国人写的,而是一个学汉语的外国人写的。

 

中国人当中支持以色列的人很多,为什么不找一个中国人写呢?因为找中国人写就有可能被说出去,不可靠,所以还是找以色列人自己写比较可靠。另外,也因为过于自信,高估了自己的中文能力,觉得写出来没问题,不会让人看出什么破绽。以色列经常干这种事。我以前在分析加沙浸礼会医院被炸事件时就提到过了。以色列军方为了证明医院是恐怖分子的火箭掉下来炸的,公布了一段号称窃听来的录音,是两个恐怖分子的对话。那些懂阿拉伯语的人一听就知道这段对话是伪造的。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也找懂阿拉伯语的人核实过,那段对话不是两个加沙人的对话,口音不像、用语也不像,而是两个阿拉伯语讲得不是很好的人的对话。为什么不找加沙人伪造这段对话呢,以色列人应该很容易找到加沙人,因为有不少加沙人在以色列打工啊?同样也是因为找加沙人不可靠,有可能被讲出去。其次也是对自己的阿拉伯语水平太过自信,跟伪造这封中国人的来信是一样的。

 

以色列人造假往往是过于自信,所以就显得很拙劣。我再举一个例子。以色列军方打入了加沙的儿童医院,说发现他们的地下室是关人质用的,因为在墙上看到了一个单子,日历上面有每一天看守人质的恐怖分子的签名。但是,懂阿拉伯语的人一看,所谓的恐怖分子的签名其实是阿拉伯语“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即使不懂阿拉伯语,用翻译软件做对比也知道那表示的就是星期。这也是一个很拙劣的造假。懂阿拉伯语或者不懂阿拉伯语,只要留个心眼,拿翻译软件翻译一下就知道是假的,但以色列军方就是敢把这么假的“证据”拿出来。

 

以色列政府造假前科累累,是我知道的最喜欢造假的政府之一。为什么他们这么喜欢造假呢?首先是因为觉得造假是一种正当手段,无所谓。认为自己有更崇高的目标,为了国家利益、反恐、消灭哈马斯,只要目的正当,可以不择手段,当然造假也是可以的。所以,以色列虽然号称是个民主国家,但它的做事方式很不民主,更像一个专制国家,造假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

 

另外,造假、造谣是占领舆论高地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一个事件发生了,先把谣言散布出去,把舆论造出来,过一段时间被发现是假的,被戳穿了,这时候已经没有太多的人还在乎这件事了,一个新闻周期已经过去,又有别的新闻吸引住人们的眼球了,所以造谣总是比辟谣有效。例如关于加沙浸礼会医院被炸事件,以色列军方一开始就说不是我们干的,是恐怖分子的火箭失灵掉下来炸的,列举了几条理由、证据。这些证据后来都被发现是假的,没有一条能够站得住脚,但那已经是以后的事了。等到人们陆陆续续发现那是假的,发现那些证据没有一条能够站得住脚的时候,很多人对这事已经不关心了,已经失去兴趣了。

 

所以,我们对于一贯喜欢造假的人、喜欢造假的政府,一定要留一个心眼。要有记性,不要轻信他们的说法,免得受骗上当。

 

2023.11.15录制

 

2024.5.2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