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也可能有毒?

18 12 2011年

记者:赵鹏 邹凤娇 唐洁
2011年12月17日羊城晚报

有机蔬菜价格明显高于普通蔬菜,但仍然受到不少顾客追捧

在食品安全备受质疑的今天,标榜生产过程无公害、无污染、纯天然的“有机食品”成为宠儿,价格飙升,“有机农业”也成为冉冉升起的朝阳产业,甚至有人过起了“有机生活”……

然而,近日,“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博客中发文炮轰“有机食品”;

农业专家作出回应,指出种种“有机”误区……

羊城晚报记者 赵鹏 实习生 邹凤娇 唐洁

“打假斗士”方舟子近日炮轰“有机食品”,引起热议。

12月10日,方舟子在其博客中发表题为《有机食品就一定是健康食品吗?》的文章,毫不留情地指出“有机食品”的四大潜在危害:

一、使用天然农药,也具有一定毒性。有机农业并非完全不使用农药,只不过用的是源于细菌、植物的所谓天然农药。有些天然农药已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毒性。

二、天然毒素高。植物自身会分泌一些天然毒素,抵御病菌的感染和害虫、鸟的食用。在常规农业中,由于使用化学农药能有效消灭害虫,农作物自身产生的植物毒素比较少。相反地,有机农业中使用的天然农药不像化学农药那么有效,植物就不得不多分泌一些毒素来保护自己。有机农作物中的天然毒素含量通常要比常规农作物高10%-50%。

三、感染病菌的风险高。有机农业不使用化肥,而是使用有机肥。相当一部分的有机肥来自家禽、家畜和人的粪便。如果粪便中含有病菌、寄生虫虫卵,它们就会污染农产品,生吃农产品或没有煮熟的话,就有让食用者食物中毒或被寄生虫感染的危险。施用粪便肥料还隐藏着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四、霉菌毒素强。害虫和其他动物对农作物的伤害还会让植物在伤口处滋生霉菌,而霉菌会分泌毒性更强的毒素。

他认为,有机食品未必就比普通食品安全,甚至还可能是有毒的!

方舟子此言一出,网上哗然,评论无数。

那有机食品是不是躺着也中枪的冤大头呢?记者就有机食品问题,采访了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杨少海教授等专家,他们的解读,给了我们一个科学平视有机食品的角度。

1

有机,成为一个概念

标榜不用化肥、不施农药的有机食品,安全是它的一大卖点。大量的广告宣传和媒体宣传在民众心目中确立了“有机食品=健康食品”的观念。这一观念经过商家的推波助澜,得到进一步延伸:“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更有益健康,所以更贵。

记者走访了海珠区上渡路的乐润百货、新港西路的百佳超市、客村立交附近的华润万家、天河区员村家乐福、越秀区农林下路吉之岛等大型超市,发现各大超市均有有机食品销售,其中某些超市,光有机大米就多达七八种。

我们采访了有机大米的促销人员和前来买米的市民。

记者:有机米为什么会卖这么贵?

促销员:有机米是使用良质米作为栽培品种,不使用农药,含有极少化学物质。采用自然的方式栽培,因此煮出来的米饭有自然的香味,且市售有机米一般均为新鲜的米,质量好,买着放心。

一位老伯前来购买有机大米,一公斤装,27.5元(普通大米不过几块钱)。

记者:大爷您好,您贵姓?

老伯:姓杨。

记者:我们是羊城晚报的记者,想找您了解一下,您平时是吃有机米吗?为什么买这种高价米?

老伯: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呀,买有机米比较放心。不过,身边的朋友和邻居买有机米的并不多。有机米的价格贵,但是无公害,健康,有营养。我们家一般是给小孩吃,他的抵抗力弱,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很让人担心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看来,商家正是抓住民众普遍担心食品安全的心理,把“有机”做成了一个概念———“有机”等于健康、营养、放心———有机米竟成了“特供”孩子吃的高档食品!

2

有机食品,安全还是有毒?

那么,有机食品到底是安全还是有毒?

我们就此采访了广东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山大学园林及生态经济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植物学博士钟晓青,他并不认同方舟子的观点。

他明确表示,方舟子关于“植物自身会分泌一些天然毒素,抵御病菌的感染和害虫、鸟的食用”的观点是毫无科学依据的。植物动物都属于整个大生态食物链中的一环,植物本来就有提供动物和人食用的足够的生物量,作为食物链底层的植物,它不可能自身分泌毒素来拒绝处于食物链上层的动物的食用。【方舟子按:植物这么富有奉献精神?好吧,有请钟博士吃发芽的土豆。】甚至少数有毒植物都会被动物当做食物,更别说绝大多数无毒的植物了。

对于方舟子“作为有机肥的动物粪便可能受到寄生虫和抗生素污染”的观点,钟晓青博士从肥料科学和植物学两个方面给出了回应。“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之后,进入土壤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相反还会改善土壤环境。这并不是说有机肥没有污染,粪便排入水体中当然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污染不污染主要看肥料是不是放对了地方。植物的根系只能吸收小分子颗粒,这是一个植物学常识,抗生素属于大分子颗粒,绝对不会被植物吸收到体内。方舟子的说法是违背植物学常识的。”【方舟子:我写的《有机食品就一定是健康食品吗?》一文观点全都有学术文献和实验依据,这位植物学博士钟晓青无视文献和实验,只会攻击我“毫无科学依据”“违背植物学常识”,还搞笑地把抗生素当大分子,这就是中国的砖家】

另外,钟晓青博士解释说:“任何植物受到虫子伤害后,自身都会产生反应,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毒素达不到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级别。方舟子说植物伤口处容易滋生霉菌,霉菌会分泌毒性更强的毒素,完全是一种夸大。当然,如果虫子数量太多,给植物造成了很大伤害,植物伤口霉变的地方产生较多的毒素的情况也不是完全没有,但问题是,当虫子数量多到成灾后,被虫子侵害的农产品也不会有人去吃了。片面夸大虫子对植物的影响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方舟子的这篇文章,混淆了有机农业和受到污染的所谓‘有机农业’的区别,严格意义上的有机农产品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

另一位农业专家杨少海则认为,方舟子的观点有点吹毛求疵。有机食品未必就安全健康,但也不能说有毒。【方舟子按:没毒?那么英国把含伏马毒素的有机玉米下架干吗?】

他指出,关于有机食品是否更安全健康的争论,并非现在才出现,早在2009年,英国食品标准局(FSA)就曾委托伦敦卫生与热带医药学院(LSHTM)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系统整理。他们把这些研究中检测过的几百种营养成分分为11类,对所有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在营养方面没有差异”。

这个研究结果公布后,引起轩然大波。该研究团队中一位叫阿兰·登格尔的成员在《时代在线》杂志上发表文章呼吁大家不要盲目崇拜有机食品。美国哈德森研究所研究员阿莱克希在接受《科学新闻》杂志访问时说,从来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或健康。

事实上,“有机”只是农作物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大量的宣传、盲目的崇拜和利益的驱动,使之泛滥,并成为一种时尚。

“即使是从常理判断,有机食品也并不会比普通食品更加健康和安全。”杨少海说。

有机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土壤和肥料的要求非常严苛,不能使用化肥,只能使用有机肥,而有机肥却供不起产量大的农作物生长。杨少海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产量比较低的作物就好比一个身材瘦小的人,给他很少的东西他就能吃饱,并且不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产量高的农作物就如同一个强壮的人,太少的食物不仅不能让他吃饱,还会伤害到他的身体。假如产量大的农作物都采用有机生产方式,就正如吃不饱的人,本身就是不健康的,吃这种不健康的有机食品怎么会让人健康呢?

“很多有机米在口感上就不好吃,这就是不健康的表现。很多有机食品本身就不是健康的,更遑论有营养了。”杨少海的说法得到了市民的证实。记者向购买有机米的市民询问这种大米的口感,超市顾客杨伯说:“有机米煮出来的饭也感觉不出与其他米有啥不同,有时候还不如普通米好吃。”

对于方舟子提出的有机肥中可能含有的病菌、寄生虫虫卵会污染农产品的说法,杨少海说:“从农业科学的角度,任何一种肥料都是有毒的,但是只要不超过一定的量,这种毒素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有机肥的生产过程有一整套的国家标准,只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生产,有机肥的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证的。问题是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有机肥并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来生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机肥。”

看来,有机食品不用化肥农药,农药残留减少了,这方面的安全较有保证,但要真正达到商家宣传的“纯天然,健康,无污染”并非易事,不按标准生产的“假有机”,则极有可能“无毒”变“有毒”。

3

有机生产,难以监管

《羊城晚报》“天天315”栏目在今年的8月30日曾经登过一篇题为《青怡“有机菜”身份有疑》的报道。经过记者谭超的深入调查,发现广州的有机食品市场乱象丛生。网上有不少卖家兜售3分钱一个的“有机食品”标签,记者亲自体验了“生产”有机食品的过程:拿3分钱一个的“有机食品”标签一贴,3分钟就能造出“有机菜”。

12月1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以假充真“有机菜”》,报道了山东济南一些大超市高价售卖的有机蔬菜并非有机,化学农药、化肥仍在源头使用。

这些报道引起强烈反响,民众呼唤对有机食品企业的有效监管。但是,对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全面监管,可行吗?

对此,杨少海教授的观点非常鲜明:做有机食品只能靠境界和道德,全程监控是不可行的。

有机食品生产无从监管主要源于管理上的政出多头和技术上的无能为力。“现在有机食品的认证机构太多,没有统一的管理,有些企业花钱就能买到有机认证,而且现有的技术根本检测不出所谓的‘有机食品’是否使用了农药和化肥,只要普通食品没有农药残留,商家硬说它是有机食品也是没办法检测的。”杨少海说。

有机食品的行政监管主体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认监会。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获证单位和个人、获证产品及生产、变更情况等进行有效跟踪检查,即年度换证例行检查。例行检查至少一年一次。

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获得国家认监会批准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有20多家,这些机构存在着不同的认证标准。认证机构既是生产企业能否通过认证的监管者,又是向其收取认证费用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尴尬关系的背后,使得“花钱买证”现象层出不穷。谁来监管这些认证机构,是目前有机食品行业面临的棘手问题。

“仅靠国家认监会一个部门很难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农业部门管生产,认监会管认证,工商部门管流通,卫生部门管餐桌,哪个部门都说得上话,但哪个部门也不是完全说了算。谁来监管?”

即使整合了这些认证机构,统一了国家认证标准,对有机食品的监管还是无从谈起,因为用现有技术,根本检测不出有机食品和普通食品的区别。杨少海从农业科学的角度解释:“无论使用化肥还是有机肥,肥料中的营养成分比如氮、磷、钾等都必须被分解成小分子结构才能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使用了化肥和使用有机肥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并没有任何区别,通过高科技手段也甄别不出来。连植物是不是有机的都不能检测,更别说有机奶、有机猪肉了。”

在中国,想做真正的有机食品,必须有很高的自律性、毅力和境界,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

4

有机农业,无法取代传统农业

“有机农业”刚兴起的时候,有人欢呼人类找到了未来农业的发展道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实验显示:由于有机肥供不起产量大的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过程中完全放弃化学肥料,根本无法养活全球现有的70亿人口。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日证实:“在确保全球粮食安全方面,粮农组织并不认为有机农业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农业生产体系。”

丹麦环境保护署的一个研究报告也指出,有机马铃薯、蜂蜜和草籽的产量仅仅是常规农业产量的一半。

广东省农科院曾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不同的肥料对蔬菜产量的影响。在采访杨少海教授时,我们拿到了这份实验报告(见下表):

从这个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仅仅施用有机肥,作物的产量会比施用化肥低很多。完全施用化肥的产量却不如有机肥和化肥同时施用。

杨少海教授说:“化肥主要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而有机肥的作用则是改善土壤环境。如果说化肥是让作物吃得更饱,而有机肥则是让作物吃得更有营养。两者的作用不尽相同,所以搭配使用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未来的农业,不仅不能停止使用化肥,而且还要更科学更合理地使用化肥,一方面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环境,另一方面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才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看来,有机农业充其量只是现有农业生产体系的一个补充,以人类现有的技术条件,还不能用有机农业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

处理方法 第一茬菜心 第二茬菜心 第一茬包菜 第二茬包菜

产量(t/hm”2) 产量(t/hm”2) 产量(t/hm”2) 产量(t/hm”2)

不施肥 15.01 4.13 18.40 7.08

化肥 25.73 18.51 57.55 40.68

鸡粪堆肥(有机) 22.62 13.36 36.89 25.12

猪粪堆肥(有机) 22.12 14.73 36.79 26.64

牛粪堆肥(有机) 23.12 13.59 36.51 30.86

鸡粪/化肥各1/2 26.74 17.81 53.53 36.26

猪粪/化肥各1/2 26.33 18.76 55.42 36.30

牛粪/化肥各1/2 27.86 17.04 52.90 39.23

有机食品在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大背景下,不断被我们误解和神化。其实,有机农业只是众多农业生产方式中的一种,大众应该打破对有机食品的盲目崇拜,理性地看待这种新生事物。

方舟子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说得好:有机农业和常规农业只是生产农产品的不同方式,不管用什么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要达到了安全标准,就可以放心食用。但是,如果管理到位,常规农产品能达到安全标准,那么又何必花大价钱去购买昂贵的有机农产品呢?如果管理不到位,有机农产品的安全性也存在问题,更没有购买它的必要。

链接

有机食品的兴起

有机食品的生产条件

有机食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20年代,到了30年代,“有机食品”已经有了一批狂热的粉丝。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有机食品并没有形成气候。上世纪90年代,疯牛病和大肠杆菌极大地打击了人们对传统食品生产方式的信心,借此东风,有机食品顺势兴起,成为一种时尚。

有机食品的生产条件

有机食品的生产条件非常苛刻,单是在基地的选址上,就要满足:

1、周围没有明显和潜在的污染源,尤其没有化工企业、水泥厂、石灰厂等;

2、基地附近要有丰富的有机肥源;

3、有清洁的灌溉水源;

4、土壤背景状况较好,没有严重的化肥、农药、重金属污染历史;

5、地块离交通要道要有一定的距离,要设立明显的缓冲隔离带。

除了对生产环境的要求,有机食品还要满足种植过程不使用非天然的人工合成物质,生产技术非为基因修饰技术,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环节不受到污染等条件。

假如一个曾经种植过非有机产品的农场,要申请有机产品认证,中间需要经过1-3年的转换期。在这1-3年内,农场要完全按照有机认证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但其产品不能叫“有机产品”,只能叫“有机转换产品”,只能使用相应的“有机转换标志”。

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求严苛,根据规定不能使用化肥而只能使用有机肥,但是,有机肥却供不起产量大的农作物生长。这样一来,适合发展有机生产的农作物种类也受到了限制,茶树、产量比较小的叶菜比较符合有机生产的条件;而大米、水果、生产量比较大的蔬菜则不适合采用有机生产方式。

因此,若不具备上述条件奢谈“有机”,则不是空想就是造假。


操作

文章信息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