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方舟子:不管谁有假,我们都有权来打
15 05 2006年“不管谁有假,我们都有权来打”——
对话方舟子
本报记者 高明勇 本刊校园记者 熊颖婷(南京林业大学)
《江南时报》 ( 2006-05-14 第10版 )
“学术必须诚实,新闻必须真实,网络必须踏实。他们都应该与虚假无缘。
如果有人不遵守游戏规则,不管地位多高,名气多大,我们都要揭露他。”这就
是被媒体称为“学术打假第一人”方舟子的打假宣言。秉此理念,经过六年多的
打假经历,他和他的“新语丝”引起越来越多公众的注意。
5月10日,晚上7点。微风。无雨。应南京林业大学的邀请,方舟子独自一人
来宁演讲《打击学术腐败,建设学术规范》,尽管事先没有消息传出,但是到场
的学生仍然水泄不通。
演讲当晚,方舟子在他下榻的酒店就有关问题接受《江南时报·青年新闻周
刊》的独家专访。
学术打假
一切皆拜互联网之赐
记者:方舟子先生,资料表明您是研究自然科学出身,属于科学范畴;而您
现在在公众中的形象却是一名知名的“学术打假专家”,这属于道德和法治范畴。
二者似乎关系不大,请问您是何时走向学术打假之路的,契机是什么?
方舟子:契机就是互联网的兴起。2000年前后,国内互联网开始兴起,
国内报刊纷纷上网,这样在国外的人也可以及时了解到国内的动态。我当时主要
在美国,但是比较关心中国的科技发展情况,从网上留心了一下这方面的报道,
发现浮夸虚假的特别多,特别是有一些留学人员回国后招摇撞骗,更加令人难以
容忍,但是又见不到有人站出来揭露,所以才决定利用自己主持的新语丝网站来
做一点揭露工作。没想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方面的作者、读者越来越多,新
语丝也逐渐从一个文学网站变成了以揭露学术造假和伪科学为的网站。许多造假
行为利用的是国内外信息的不对称,如果没有互联网,国内发生的弄虚作假的情
况在国外的人没法及时知道,国外学者的揭露也无法及时反馈回去,同时,互联
网也成为了调查和聚集志同道合者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所以,一切皆拜互联网
之赐。
记者:您一个人长时间坚持不懈地进行学术打假,“不图名,不图利”,甚
至还会有风险,遭报复,请问一下你的动机是什么,动力又是什么?
方舟子:我的动机很简单,从事学术研究、科学研究本身是在追求真理,是
最不能弄虚作假、最不能腐败的,学者、科学家是这个社会的良心,大家为什么
那么相信科学家呢?就是因为把他们当做追求真理的人来看待,认为他们说出来
的话特别权威,有公信力。所以在学术上弄虚作假,是让我觉得是最无法容忍的。
我有点理想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倾向,比较较真,又不怕得罪人,看到看不
惯的事情就想指出来,特别是没有别人说的时候更忍不住要说。有能力去做,对
社会又有利,为什么不做呢?
记者:根据您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您认为我国高校的学术腐败现象到底有多
严重?都有哪些特征?哪些危害?
方舟子:学术造假在历史上、在其他国家都曾经有过,但是像我国目前如此
泛滥,却是前所未有的。它已经不是个别人的偷偷摸摸的行为,而是比较普遍,
具有广泛性,不仅涉及的人数多,多到让人见怪不怪的地步,而且涉及的层面也
比较广,从院士、校领导、教授、副教授、讲师、研究生到本科生都有。它带有
集体性,有些造假行为是在领导的支持、纵容乃至直接领导下有组织地进行的。
中国的学术腐败还具有交叉性,与其他领域的腐败,比如政治的、经济的、司法
的、新闻的腐败,都是互相勾结、纠缠在一起的。
所以,中国的学术造假有自己的特色,许多表现形式是在其他国家罕见的或
没有的。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假学位、假文凭、假学术地位这种危害是最大的。
造假者到国外转一圈,靠着一张嘴就当上教授,对辛辛苦苦读学位的这些人很不
公平。
从科学研究角度来说,剽窃、抄袭、弄虚作假的危害是最大的。假成果总是
要比真成果出得多、出得快,科学资源、科研基金被他们占用,就形成一种不正
当的竞争,对踏踏实实搞研究的人危害比较大。从社会角度来说,危害最大的是
那些以自己学术界的身份替伪劣假冒产品做广告,利用科学家的威望来欺骗消费
者,从消费者那里骗取钱财。
记者:这几年国内部分领域的“铁腕”改革,大多被称为“风暴”,比如众
所周知的“审计风暴”、“环保风暴”,大都是自上而下的。最近一段时期内,
清华大学的刘辉事件、四川大学的丘小庆事件、中科院的魏于全院士事件都备受
关注,而您可说是功不可没。于是不少人称您是一个人掀起了中国的“学术打假
风暴”,请问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方舟子:我认为不应该夸大个人的作用。我所能起到的作用,主要就是把本
来捂着的盖子给掀开了,引起社会各界对学术腐败问题的关注,共同思考怎么办。
同时由于有这么一个网站的存在,能发挥一点舆论监督,也能起到一点威慑和教
育作用,让比较正直的科研工作者能做到洁身自好,让学生能够受到教育。
从2000年以来,我们进行学术打假已经有6年了,每年都有一些事件在
曝光之后在社会引起比较大的反响。最近媒体对学术造假更为关注,管理部门也
开始重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进步——有了关注,才会有改变现状的希望。
记者:针对学术腐败现状,您所期待的方法和措施是什么?
方舟子:要改变现在这种状况,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学术界、
新闻界和政府的通力合作。政府应该成立一个真正管事的、能让公众信任的全国
性机构,专门调查和处理学术腐败行为,一旦有了结果就发布详细的公告,做出
处罚,整个过程一定要公开、透明,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
揭露学术腐败,一定要指名道姓,不能为其隐讳,否则起不到监督、威慑作
用。一旦揭露出来,认定了,就应该严肃处理。现在的问题是很少有人揭露,揭
露出来了也没人去管,腐败分子照样逍遥。各个高校、各个学术团体应该制定学
术道德准则,但不要只是要求自律,而应该具体规定一旦被发觉有学术腐败行为,
将如何做出处理。同时还要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应该在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中开
设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可以在现有的政治课的框架
之下,分出其中的一部分学时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倡导规范
高校应开学术道德课
记者:我发现最近一段时期内,您一方面忙于在“新语丝”上不时发出种种
打假之声,另一方面又奔波于部分高校,宣传您的打假主张,比如今天晚上您在
南林大做的报告“打击学术腐败,建设学术规范”。截至目前,您认为这些演讲
的效果都怎样?师生们都有什么反应?
方舟子:最近这一个多月我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暨南大学和南京林业大
学等院校都做了类似的演讲,效果都非常好,反响非常热烈。老师、学生们都非
常关注这个问题,提问很踊跃,每次都是因为时间限制不得不中止提问。
记者:您目前的精力好像主要集中在名校的名师身上,那么名校之外的其他
学校其他老师呢?还有就是现在不少高校不仅教师队伍学术之风不正,这种不良
风气也严重“传授”给了学生,对此您有何高招?
方舟子:我们并不是就放过了一般高校的老师或学生,其实在我们揭露出来
的事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一般高校的老师和学生所为。只不过,由于举报实
在太多,我又是业余在做这项工作,不可能对每一起举报都做调查、公布,因此
只能是有重点地打击那些性质比较恶劣的、比较典型的事件。
学术地位高的人,比如名校教授、院士,一旦造假,其社会危害性特别严重,
影响也特别恶劣,因此理所当然地就成了我们的重点打击对象。至于学生,他们
造假的危害不大,学术生涯才刚刚起步,还是要以教育为主。
记者:作为打假专家,在学术规范方面您对青年学子有何建议?据了解,目
前高校学生中也有不少造假现象,固然有自身道德觉悟不够的因素,也不排除老
师在有意或者无意致使学生造假,而学生对此一般不敢反抗,对此又该怎么办?
方舟子:学生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至少可以通过自学学习一些学术规
范的知识,并自觉地遵守。要知道,维护学术规范,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对
于你提到的这种情况,我也有些了解,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有时候学生造假有其
可以理解、同情的地方。
但是学生还是应该尽力起来反抗的,而不要同流合污,因为一旦事情败露,
学生往往就会被当成替罪羊。如果不敢向管理部门、媒体反映情况,也可以争取
换导师。
引发争议
对造假者本应一棍子打死
记者:经常上网,我听到一些对您的打假行为进行质疑的声音,有人说新语
丝是方舟子一个人的舞台,你自己把握着话语霸权,也就是说对你有利的,你在
上面发表,对你不利的,你就不予采用,不能真正体现公共精神,您对此有何解
释?
方舟子:任何媒体都是有倾向性,有自己的发稿标准的,更何况新语丝网站
不是一个公共媒体,只是一个同仁网站,在许多问题上,例如在对待反科学、伪
科学、学术腐败的问题上,我们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倾向性。但是如果我们要组织
讨论某个问题、某种现象,我们仍然会做到程序上的公正,即使是被我们批评到
的人,也给他辩解的机会。
其实,即便我控制新语丝,也不等于控制全部舆论。这个网站不是官方权威
机构,无论是投稿人还是我自己,发表的都只是个人看法,对于学术真伪不具备
最终裁决权。即使我下结论,也只是我的个人结论,不具备什么强制力,行使的
更不是公权力。如果有人认为我错了,反驳文章又不能新语丝上面发表,他还可
以到任何舆论平台去反驳我。为什么人家会比较相信我说的话?因为我说的话都
是有根据的。如果我乱说,人家也不会信我,也不会有权威性。我已经有信用了。
如果我不珍惜这种信用,我自己的声誉就会被破坏了。这也是我非常小心的,我
是很珍惜我的名声的。
记者:有一些网友提出您的打假力度有点“过犹不及”,“一旦发现某位教
授存在腐败现象或者剽窃、造假嫌疑,就把他一棍子打死,似乎不够人道。并且,
现在造假的人太多了,但单揪着一个不放,太过于残酷了,也不够公平”。我发
现支持这种声音的人不在少数,您意下如何?
方舟子:对学术造假者本来就应该一棍子打死,清除出学术界,这是国际惯
例。但是我没有任何权力,不可能去处罚某一个我认为造假的人,当然更无法把
他一棍子打死。我不过是利用言论自由的权利,把我所掌握的事实真相说出来而
已。而事实上,即便在造假行为被我们曝光后,对绝大部分的造假者都毫发无损,
根本没有对他们的利益造成任何伤害,谈得上什么一棍子打死?至今我们已揭露
了500多起,受到处理的寥寥无几。我只不过是不替造假者隐姓埋名,不遮遮
掩掩,而是指名道姓、直截了当地揭发他们的造假,因为我认为只有这样才会起
到舆论监督作用。有人就说我不厚道了,他们怎么就不想想,对造假者厚道了,
就是对老实人不厚道,对被欺骗的人不厚道。其实那些批评我不厚道的人,他们
一旦骂起我来,还要不厚道得多。什么叫“过犹不及”?莫非他们认为我应该对
造假者温良恭俭让,冀望于他们良心发现、立地成佛,才更有利于打假?造假的
人多,并不能成为原谅造假的理由。小偷被警察抓住的时候,能够以“别人也在
偷东西”为由要求警察放他一马吗?
记者:在我们的观念里,学术打假之类的事情应该是政府的事情,而不是一
个人单枪匹马在向前冲。正因为如此,有人说您是“个人英雄主义”在作祟,甚
至有人对您的打假方式提出质疑,认为应该有一个专职的机构出面,维护学术的
尊严。您怎么看?
方舟子:我也一再呼吁中国应该建立规范的渠道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个人的
精力有限,掌握的学术资源有限,能够做的事情的数量也就有限。个人并不具有
权威性,所以不容易让人信服。在证明了对方造假之后,个人也不能进行处理和
惩罚。但是我鄙视有人以此为借口来反对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反对个
人打假,这实际上是希望对学术不端行为听之任之。在没有规范渠道的时候,需
要舆论监督,需要个人打假。即使有了规范渠道,也需要舆论监督,也离不开个
人打假。即使在比较规范的发达国家,同样有个人打假。官方渠道和个人打假本
来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监督的。
边际战争
任何人都有权来打我的假
记者:近日网上有一篇文章广泛流传,标题是《方舟子与环保组织和媒体的
边界战争》。如标题所说,作者把你们三方的博弈摆到桌面上来,认为媒体的职
责是维护社会正义,环保组织的功能是唤起公众注意,而您的主要“业务”是打
击学术造假,如今你们三方的“战争”,既是一种内耗,还会造成亲者痛、仇着
快的结果。作为其中一方的当事人,您对此论有何见解?
方舟子:我只看真假、是非,不看立场。即使是同一立场、同一战壕的人造
假,也应该加以揭露、打击,而不应该为了小圈子的利益而去袒护。更何况,这
些所谓“环保组织”、“自由主义媒体”的立场也是很有问题的,至少是言行不
一的,我并不认为他们是“亲者”。
记者:作为学术打假专家,您目前的所有活动虽然都是个人行为,但是客观
上又具有了某种公共性——毕竟您所关注的都是公共话题。那么问题就出来了,
你打别人的假,谁来打你的假?
方舟子:我是利用每一个公民都有的言论自由的权利来打假,我如果有假,
任何人也都有权利来打我的假。实际上,网上每天都有人号称在打我的假,只不
过都是一些造谣、谩骂,没有事实依据,并不能真把我怎样。
记者:打个比方说,现在您站出来坚持打假,是因为您的道德自律强,假若
现在有第二个方舟子或者更多的方舟子站出来像您一样打假,而他的自律性没有
这么强,该怎么办?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规范这种个人打假行为。不知道这个问题
您考虑过没有?
方舟子:很简单,言论自由也是要受法律约束的。对那些以打假的名义侮蔑
他人的,完全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XYS200605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