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杂感

11 06 2010年

(按:5月22日~6月5日我在上海期间,曾5次去世博园,看了地球生命馆、非洲联合馆、意大利馆、国家电网馆、太空家园馆、太平洋联合馆、文莱馆、印度尼西亚馆、柬埔寨馆、新西兰馆、新加坡馆、世界气象馆、塞尔维亚馆、西班牙馆、比利时-欧盟馆、中国船舶馆、德国馆、澳大利亚馆、中国铁路馆、突尼斯馆、阿尔及利亚馆、安哥拉馆、尼日利亚馆、俄罗斯馆、土耳其馆、爱沙尼亚馆共26个馆,随后在新语丝论坛和新浪微博发了一些小杂感,汇总如下。)

世博敬老不爱幼。入园口以及大部分场馆老人和残疾人有绿色通道,婴儿、幼儿则必须和大人一起排队。只有个别馆为婴幼儿提供绿色通道,包括俄罗斯馆、印尼馆、新加坡馆,值得表扬。如果到了大热天排长队,儿童会比老人更容易出意外。在中国,儿童从来被组织者视为累赘。

世博会的绿色通道允许老人或残疾人有一个亲友陪同。老人要查证,看是否70岁以上。残疾人似乎不用查。世博园大概是世界上残疾人密度最高的地方。是否有假装残疾人,我没有见到,但是新民晚报登过志愿者给市委书记的一封信,反映这种现象很普遍。

去世博就是去多走路,但多走路有的是人为造成的。世博入口周围禁止车辆通行(除非你坐的vip车),下车要走很长的路才能到入口,最长的要走3个blocks。出来搭车也是如此,那时更让人觉得道路的漫长。只有在浦西的2号门例外,车可以直接开到门口。

世博的安检缺乏规范。第一次我带的防晒霜被放行,第二次却死活不让我过,非要我去寄存。

6月4日上海世博园过安检时多了一项查验——查纸张。我口袋里的几张打的票也被要求拿出来看了一下。一开始很奇怪,后来才明白过来,原来是个特殊的日子。

为了体验世博园里的中式小吃是否真像网上传说的那么难吃,特地去了欧洲广场的“上海老城隍庙小吃王国”。并不难吃,把我吓住的是卫生条件。可能为了环保,没有一次性筷子、勺子。可能为了节水,自取的筷子、勺子都油乎乎的像没洗过,不少勺子上面还粘着食物残渣。

疯狂盖章成了上海世博一大景。传说盖满章的世博护照能卖5000块钱,盖章成了许多人逛世博的第一要务。有人手捧一堆护照去盖。本来没什么人去的小馆也被盖章族炒成需要排长队。有的不用排队入场的馆却要排长队盖章。一些馆不再提供盖章服务。澳大利亚馆则干脆把章固定住,让游客自己哄抢。

逛世博的绝大部分是中国人,听口音以上海周边为主。外国人加起来可能还没有各国家馆的工作人员多,至少游客中的金发女郎数量远少于德国馆内讲汉语的金发美女。算是拉动内需了。

在世博连3D电影的眼镜都有人偷。中国铁路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的3D影院有200多个座位,但现在一次只能放150个人,因为3D眼镜被偷得只剩这么多了。中国铁路馆在企业馆中算是布置比较好的,细看可以学到很多火车知识和了解中国火车的现状。相比之下,船舶馆的展示没什么内容,可以不去。

远大馆本来计划以健康和环保为主题,请我当顾问。我看了其方案后,只和他们见了一次面提了些意见,以免他们受假保健伪环保的误导,但没答应当顾问。这次路过远大馆,没有进去,看外形与我看到的设计图完全不同,主题大概也变了。

还有一个国家馆请我当科学顾问,邀请我访问其国家,我也没有答应。我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和某个国家或企业联系上。如果再在人民网之类的媒体上见到我成了某家公司顾问或推荐某个品牌的产品的新闻,肯定是假新闻。

沙特馆的排队等候时间已达八小时了。沙特馆号称第一硬馆,平时也要排队四五个小时,只为了能进去看十几分钟的风光影片,其虔诚和朝圣的教徒有的比。不过大部分人去世博,也就是拍照和看电影(现在又多了盖章),甚至还有不少人把二者紧密结合,看电影时也对着屏幕拍照的。

西班牙馆占地很大,外表气派,里面却没多少东西。先是让游客围观一个舞女在舞台上睡觉,偶尔起来活动几下筋骨,又躺下去。然后是几段介绍西班牙风情的录像。最后是一个只会转头和眨眼的机器娃娃。没了。真是可惜了那么大的一块地。

突尼斯馆的展品中文说明显然是用翻译软件翻译的,会出现“野枣这个上等标”之类莫名其妙的句子。不过同样显然的是,几乎没有人会去看展品说明。为了立此存照,我给这处说明文字拍了照片,因为反光,多拍了几张。搞笑的是,旁边的几个人也跟着我一阵乱拍。

德国馆的互动性和娱乐性做得最好,很迎合人们看世博相当于逛庙会的心理。同样号称用声控(我怀疑其实是程序设定的),德国馆的“动力之源”巨球很有创意,而上海企业馆的“魔方”就很土。不过它并没有传说的那么震撼,也许是因为我没有排队,心理预期不一样。如果排三四小时队肯定要觉得不虚此行。

如果你去看世博会是为了长点见识,而不只是去凑热闹的,我推荐去看比利时馆(含欧盟馆)。在我看过的馆中,它是内容最为丰富的,说明详细,布置也很精致,值得细细地看。那里没有电影可看,所以人也不是特别多。那里卖的Godiva巧克力一盒8粒180元,比美国卖的贵。

意大利馆的展品其实很丰富,但是说明文字太简单,而且空间太局促,人的密度太大,人头攒动,让人无法静下心来看。

俄罗斯馆展品不多,但是建得很有童话梦幻色彩,是各馆中最唯美的,可惜也是由于人太多,让人无法进入童话境界。礼品标价精确到个位数,应是从卢布换算过来的。那套标价82669元的俄罗斯套娃真是迷人。

土耳其人似乎很痛恨插队。土耳其馆晚上人并不多,顺着人流就进去了,有一个女孩为图少走路,钻了一下围栏,当即被土耳其保安揪出,并强迫她回到入口处重走一遍。土耳其馆热卖的冰淇淋口感和味道都很奇怪,并不好吃。冰淇淋之类的甜点还是要吃欧美的。

土耳其馆展览的起点是一块唐朝汉语、突厥语两种文字刻写的巨碑,一般人都是拍一下照就往前走。我停下来研究了一番,我家宝宝见驮碑的乌龟可爱,摸摸它的头部,然后就有很多双手跟着伸过来摸,成了入场的一种仪式。那块碑是用塑料或纸板复制的,不用怕摸坏。

世界气象馆的队不长,但等的时间不短,因为每次只放十人进去。这是唯一一个我特地排队去看的,在人数最少的晚上去,也排了半小时的队。好处是馆内人很少,可以静心看说明。其科普气象的3D电影值得一看,在我看过的各馆电影中,只有这部算是有内容的。

新加坡馆是我看过的馆中最不值得挤进去看的,第一层是让人在几个垫子上蹦跳,第二层傻乎乎地让观众坐在那里看一部从技术到画面到音乐都乏善可陈、长达8分钟的KTV,第三层是一个花园。队还排得老长。馆旁卖的“新加坡美食”更是又贵又难吃。

爱沙尼亚馆最偷懒了,就是一个放映厅放了22个储蓄罐要人给城市发展提建议,猛一看像是在募捐。


操作

文章信息

一篇回复 to “世博杂感”

11 06 2010年
Dong (16:07:12) :

真去了5次啊?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