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冒出一个“侠客行创办人”
6 03 2010年【方舟子按:不久前冒出了一个科学松鼠会的“竹人”自称“新语丝创办人”,现在偶然发现还有一个“侠客行创办人”。这个“非常内向、老实”的董晓阳胆子可真够大的,我还没死呢,“侠客行”的第一代巫师和玩家也还没死绝呢,居然就敢把我在1995年10月设计、创建“侠客行”的经过绘声绘色地套到了自己的头上。我在1997年10月放弃“侠客行”的时候,还不知道有“董晓阳”这个人,当时他肯定是连最低级的巫师都不是。据一位网友说:“97年前后侠客行在国内的第一个站点是上海站,也是差不多那个时候董晓(董晓阳在上海侠客行的ID)还只是一个玩家,后来才逐渐加入巫师队伍,并主持了全真教的开发,然后渐渐成为巫师中的实权者。”原来是在我离开后才加入侠客行巫师队伍的,难怪我不认识他(我在的时候侠客行还没有“全真教”),现在在国内就敢以侠客行设计者、创始人的身份招摇撞骗了。】
董晓阳:1995-2007侠客归来 - [人物访问]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daochuanggongzhu.blogbus.com/logs/10541906.html
临时被叫去采访的一个人物。关于网游的事几乎都不知道,问了下废柴弟弟,仍然没谱。最后宽慰自己,千山万水奔到中关村,已经够意思了,人家不会太在意的。去了之后,感觉董非常内向、老实,中关村大概还有很多角落,窝着这样的人。还没有发大财,但所有的人都觉得他们早就大发了。没办法,身为有了点年纪的中年男人,又智勇超群过,这样的压力是甩不掉的,即便某一天自动抽空,自己也还容易纠结不休。希望可能已经不太大了,但也可能还是有的。就像一个黄昏时刻摆地摊的小贩,可能没生意了,又可能最后还能来大主顾。总之轻易放弃是不可能的吧……
董晓阳:1995-2007侠客归来
文:符淑淑
董晓阳,三个字念起来,属于很寻常的组合,知道他的人也的确不太多。但是,如果你是从90年代走过来的人,跟随互联网游戏世界跌宕起伏、玩过《侠客行》这样的mud游戏的骨灰级玩家,那么“董晓阳”三个字对于你来说就兴许值得收藏一下了。因为他的缘故,你的年少时代多了几许娱乐的色泽。在漫长而寡淡的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是这个人带来的游戏,多多少少改变了记忆。
时间退回到1995年,董晓阳设计了“侠客行”。这款在斯坦福大学宿舍里整出来的游戏两年后传回中国大陆,遂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文字MUD游戏。风靡盛况,一时无俩。然而,世界不断的改变改变,时间不停的走远走远。我们的记忆注定无法长久地停在那1995年。属于董晓阳的精彩,也很快被后起的逐鹿者所覆盖。面对洗牌后的局势,震荡后的天下,董晓阳和他的侠客行行将何处?赵客吴钩,白马流星,十步千里,事了拂衣的侠客梦又是否可以重写续传?
最初就是为了自己玩
Q:《侠客行》通常被冠以的名头就是全球第一款中文网络游戏,诞生到今天已经过去11年,作为一个最早带它问世的人,你怎么看待它?
A:对,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最初我没有想过要让它进入商业运营。它就是一个普通的游戏。因为当时我们还在美国念书,手头没有中文游戏。而我想玩,加上学的也是计算机,所以……
Q:求人不如求己?
A:对,就干脆自己弄一个出来吧。
Q:那从有这个念头到最后出来这样一个东西,隔了多久?
A:大概两三个月吧。
Q:这么快,是因为实在很想玩了的缘故吗?
A:呵呵,当然这是说那个最初的样子,后来的完善还是又花了很多时间的。
Q:出来后,宿舍里的人的反映怎么样?
A:他们都还喜欢,玩的人普遍高兴。
Q:你自己呢?应该也觉得很牛吧?
A:是有点……觉得也还高兴吧,大家都乐呵的话。
Q: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小说的缘故?
A:有一部分是这个,另外也是因为李白的《侠客行》。那首诗里的侠客盖世称雄之外,还很高洁,“事了拂衣去”。一点都不留恋什么。
Q:拿这样的命名,是不是也有点自比的意思啊?神气活现的。
A:可能也有一点,呵呵。
Q:后来它就传开了?
A:对,在留学生中玩开了,后来我自己毕业了就将它托给我的一个朋友管理,再后来这个朋友也毕业了,实在没人管,我就又拣起了这个东西。
Q:后来它传回国内,很火爆,是你预料中的事吗?
A:没有料到,都是他们告诉我说玩的人多。1999年我回来过一趟,当时在一个餐厅,也就像网友聚会的意思,楼上楼下我发现全都是这个游戏的玩家,他们包了个场,有人说他玩这个,每个月的网费高的时候有两三千。这个倒让我挺吃惊的。后来我又去网吧也转了下,都在玩这个。
在硅谷等于在天堂
Q:那这个刺激你了么?这么大好的形势……
A:好像也没有,就是觉得嗯,还不错,大家喜欢。
Q:因为你根本不想靠它赚钱?
A:是的,没去想,或者至少是没去仔细想。
Q:因为当时你已经赚到大钱了是不是?
A:呵呵,还凑合吧。
Q:我听说你毕业第一年就弄到了宝马。
A:对,但是我当时去订宝马的时候,排了三个月的队。你知道吗?都卖光了。我得说我赶上了美国最好的时光。经济繁荣,处处莺歌燕舞的。我所在的公司,5月份我进去,8月份它就上市了,我分到的股票,一直都在涨,其他人也过着好日子,每个季度我们就去狂欢,旅行,感觉都躺在钱山里。
Q:多好啊,钱山里的生活。
A:对,就是呆在天堂。我去的那几年都应该算天堂日子。读书的时候,每个月奖学金也都有1400美金。那是1994年,我上海的同学的工资在三四百块左右。
Q:你当时应该会觉得自己一直就在那呆下去了吧?
A:差不多,当时我们那一批人的念头,应该也就是在硅谷,做一个不错的软件工程师。
回国后几乎全泡汤
Q:那这样的话,应该就不会有2001年回国这一出了。一切都朝你想的方向在走,最后什么让你改变主意?
A:当时有件事,我的一个朋友让我帮忙设计一个程序,他当时在国内,弄出来后,因为那会他也没太多钱,就说给我一些股份,我当时没要,因为觉得这是小事情,后来我的朋友的公司就拿到了很大一笔风险投资,这个让我很吃惊,我想国内这样一个刚出来的公司就能碰到这样的事,这个诱惑就很大了。加上一些朋友的建议,包括一些很有商业头脑的朋友都认为这个事情值得去做。所以我们就开始组建公司。公司当时阵容挺豪华的。斯坦福的MBA,哈佛的MBA,花旗银行管IT这块的博士副总……
Q:但是回来后,事情好像并不算很顺利?
A:的确,回来的时机已经不太好,互联网泡沫一个个灭,我们去找风险投资,但最后种种缘故,钱到不了位。我是春天回来的,8月份的时候,我记得为了推广,还曾经上过一次电视节目,当时嘉宾有成思危。
Q:是《对话》么?
A:没错,底下还坐着一些vc,柳传志什么的。
Q:这是一次争取投资的机会。
A:是的,但可能也是我们事先重视不够,我也没看过这个节目。我当时在上面讲了我们的网络游戏前景,网页要收费的话人们不买单,但是游戏,玩家会乐意掏钱的。
Q:底下的大佬,无动于衷?
A:嗯,基本上都将信将疑,疑的人更多一些。大家觉得这个还是要观望一下才好说。但是那天,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来自一个姓金的先生。他说你们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将是zero。
Q:zero?
A:是的,零。
Q:这打击太直接了。
A:我们当时很郁闷。被他们泼了这么盆冷水后,就回去了。然后也就把它也搁了一阵。当然那段时间正好也是有别的事要做,接了摩托罗拉的一个活。
忍看朋辈成“传奇”
Q:接这样的活也是出于生计,毕竟拉扯了这么大一帮子人跟着你做事。
A:是啊,但是尽管这些活也都还不错,我们的好时机还是错过了。
Q:就像你的游戏最高峰的时候玩家过百万,创造了网游史上的传奇,但最后,“传奇”却发生在盛大?
A:呵呵,是的,那期节目后不久,陈天桥就开始着手行动了,他应该也是看到这个后有启发。8月份我们在电视上说这事,10月份的时候他们进军在线游戏运营市场。2002年春天,我的一个风险投资商说有个人在上海做这块不错,介绍我相见,见了面后我才知道,哦,是陈天桥。
Q:他告诉你是看了你们节目,受的启发么?
A:没有,呵呵,他没这么说。当时他打算拿两三千万来与我们合作。我后来想,他当时其实还没赚到那么多钱,这个价钱应该是他相当大甚至说全部资产。
Q:肯这样投这个游戏,也是相当重视了。
A:不过,当时我们还是没答应。现在回过头来,不是说这个(陈天桥),但的确有很多机会是被放过了的。
Q:所以有人说你是技术派,但是太技术派?
A:的确,这些也算是给我上了一课。一直以来我也称不上一个合格的商人。顶多算一个高级点的工程师。遇到商业上事,怠慢了,也大意了。比如说当时是有几家投资我们是没足够利用好的,像德生啊,摩托罗拉啊等,现在想想应该全要了的,管它谁的钱,百度最困难的时候,不也是google帮了它么?
Q:你现在会觉得商业运作比技术影响更大么?我看你的桌上全是兵法啊,用人啊,策略啊这样的书。
A:呵呵,是的,以前我从不看这类东西。2004年前都没看过,但是现在我会觉得它们重要,而在商就得言商,并且懂商。
从下一代网游中抢口粮
Q:但是技术对于你来说,仍是你的优势吧?
A:技术、研发能力都是我们的长板。目前我们也在有意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比如程序员、动漫设计师等等,我们都会有专门的培训课程。这些设置都是根据最当下的实际需要而制定的,现在的研发人才能直接产生效益的不多,企业招到人后,都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培养过程,培养出来后,基本也是人才跳槽的时候了,这样成本也挺高的。以往挖我们公司的人才的公司也有很多,既然你们这么缺人才,我们顺便也就帮你们输送吧。所以就这样,跟清华有了这样一个合作。
Q:跟清华?门槛会很高吗?普通家的孩子如果对这个有兴趣,可以报名吗?
A:呵呵,门槛当然没有那么高。不是说你一定要考上清华,但是我们有不同层次的培训课程。这个就是给普通家孩子提供的。
Q:除了这个,你目前的精力主要是在哪块呢?
A:我们在研发下一代的网络游戏。现有的这些魔兽世界也好,角色扮演的这些我们将它称为第一代网络游戏,而新一代的网络游戏将改变这个市场。它们具有更大的能量。现在你看到我们的网络游戏市场,尽管已经经历过一次洗牌,700多家公司人间蒸发了,剩下二三十家在这里扛顶着。但是整个市场是在蓬勃发展的,从30个亿的收益扩大到80亿,时间不过短短一年多。而它未来的潜力仍旧是无可限量的,我相信这个惊人的市场上会出现惊人的奇迹,超级工厂会分到属于它们的口粮,小一点的工厂也会分得应有的一瓢。总之只要坚持,大家会活得不错。
Q:而你希望自己是分得超级口粮的那一个?
A:我希望是这样。
档案:
董晓阳,1970年生,福建莆田人。1986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1994年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获计算机硕士,现博士在读。在学校期间,业余时间经营了1999年以前最大的中文MUD网络游戏。2001年在中关村成立北京侠客行公司,获得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10万元创业资助。作为中国MUD即多人交互网络游戏的创始人,董晓阳的公司正参与数字奥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