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严肃对待因打假而引来的诉讼

22 03 2007年

审判学术打假案件应尊重专业意见

16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严肃对待因打假而引来的诉讼

北京科技报:李婵 孙燕燕 (07/03/19 23:59)

  联名倡议

  编者按:两会期间,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打假以及由此引发的诉讼成为代表们关注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聂玉昕最近做了关于“论文造假”的调查,他呼吁改革现行的以论文数量为主要指标的科研评估体系。同时16名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严肃对待因打假而引来的诉讼”的建议。

  3月12日,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曹宏威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了“严肃对待因打假而引来的诉讼”的建议。在此项建议的联名附议代表签名附页上,李鹏飞、梁秉中等15名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建议中,曹宏威提出,近年国内涉及包括学术准则、科学真相在内的打假案件越来越多,其中不少需要根据科学与教育专业知识始能达至真理,但法庭往往出现罔顾实据、矮化真相,明显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八条所提出的“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等要求,不利于打击犯罪,不利于提倡文明,影响恶劣,冀望国家正视。

  “我们建议:

  (甲)法院审判任何与科学及教育有关案件,应尊重专业意见。

  (乙)法官应排除任何利益干预、秉公执法。

  (丙)判案应注重结案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不能放纵伪科学,不能鼓励真欺骗。”

  方舟子:这类案件判决理由有的非常荒唐

  就曹宏威代表提出建议一事,记者采访了近年来屡因打假而被诉讼缠身的著名科普作家、学术打假人方舟子。

  方舟子说:“近年来频频发生因反对伪科学、批评学术造假而成被告并败诉的名誉权诉讼案件。这些案件大多在原告所在地的地方法院审理,判决理由有的非常荒唐,在学术界影响非常坏,极其不利于《科普法》所提出的‘反对伪科学’的要求,不利于揭露学术不端行为和开展学术批评、学术讨论,也有损我国司法形象和法律尊严。”

  方舟子认为,这类案件往往是原告利用地方保护势力获胜,因此有关科学评价、学术批评的名誉权案件应该在被告所在地或第三地受理,而且应由中级人民法院作为一审法院。


操作

文章信息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