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示众】中国农业大学段勇抄袭方舟子

1 02 2009年

方舟子按: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师段勇著《自组织生命哲学》一书“第7章幸存哲学”全盘照抄方舟子《寻找生命的逻辑——生物学观念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多字。虽然有一个地方注明了出处,但是不等于就可以不用自己的语言做恰当的改写,逐字照抄,连特定的表述都搬过去,否则写书就太容易了,那基本书照抄、拼凑,再写个出处就行了嘛。还有两个地方则连出处都不注明。对比如下:

 

方文:

  当亚里斯多德以超凡的博学审思考察世界万物时,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摆在了他的面前。在他看来,生命的本质,是由于有灵魂:植物有营养灵魂,动物有感觉灵魂,而只有人类才有理性灵魂。在西方渡过了蒙昧的中世纪,重新发现古希腊的经典著作之后,亚里斯多德对生命的看法,就象他的其他教导,被捧为真理。到了十七世纪,才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挑战亚里斯多德的教导。笛卡尔的挑战,表面上看来乃是出于神学的理由:灵魂是不灭的,如果动、植物也有灵魂,意味着它们在死后也将上天堂,而这是不可接受的。所以,笛卡尔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而其他生物是没有灵魂的。那么,它们是什么呢?是自动运转的机器。这种结论,实际上是时代的产物。这时候的西方,正进入所谓“科学革命”时代,时钟之类的自动机器代表着此时的最高技术成就。笛卡尔的论断,正是这个正在兴起的机械世界的反映。因此,笛卡尔的机械主义风靡一时,并且在无神论兴起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当时的无神论者看来,既然并不存在不灭的灵魂,人和动物也就没有本质的差别,也就是说,人也是机器。这种极端的机械主义,在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 1709-1751)在1749年出版《人是机器》一书时,达到了顶峰。

 

段文:

  亚里士多德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有灵魂:植物有营养灵魂,动物有感觉灵魂,而只有人类才有理性灵魂。在西方度过了蒙昧的中世纪,重新发现古希腊的经典著作之后,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的看法,就像他的其他教导一样被奉为真理。

  到了17世纪,才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挑战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笛卡尔的挑战,表面上看来乃是出于神学的理由:灵魂是不灭的,如果动植物也有灵魂,意味着它们在死后也将上天堂,而这是不可接受的。所以,笛卡尔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而其他生物是没有灵魂的。那么,生物是什么呢?笛卡尔认为是自动运转的机器。迪卡尔的机械主义风靡一时,并且在无神论兴起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当时的无神论者看来,既然并不存在不灭的灵魂,人和动物也就没有本质的差别,也就是说,人也是机器。这种极端的机械主义,在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1749年出版《人是机器》一书时达到了顶峰。

 

方文:

  在进入十九世纪之后,随着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机械主义便被更为精致的物理主义所取代。生命不再被当成简单的机械运动,而是更为复杂的物理过程,特别是动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反应过程。物理主义者相信,用生物体内的原子运动、力的相互作用和能量变化,可以解释一切的生命现象。

 

段文:

  在进入19世纪之后,随着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机械主义便被更为精致的物理主义所取代。生命不再被当成简单的机械运动,而是更为复杂的物理过程,特别是动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反应过程。物理主义者相信,用生物体内的原子运动、力的相互作用和能量变化可以解释一切生命现象。

 

方文:

   
生理学家们较多地受到机械主义、物理主义的影响,而对于那些亲身观察、感受到生物世界的奇妙的博物学家来说,将生命和非生命混为一谈,是难以忍受的。事实上,在《人是机器》一书发表的第二年,在伦敦就有人匿名发表了《人不是机器》与之针锋相对。起初,这种对抗只是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辨。随着物理主义对生物学的研究在十九世纪开花结果,博物学家们也被迫去寻找一种具有科学意义的观念,这样,就有了所谓“活力主义”。活力主义者承认物理、化学作用可以部分地解释生命现象,但是,生命还有自己特殊的物质或力。活力主义一开始就是以对抗机械主义、物理主义的形式出现的,在活力主义者当中,具体见解多种多样。有的认为生命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被称为“原生质”,细胞质就被认为是由原生质组成的。由于原生质被认为有一种特殊的“胶质态”,甚至有一门新的学科,“胶质化学”,被创立起来专门研究这种状态。有的认为生命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不遵循物理定律的力,被称为“活力”。更有人认为生物具有灵力、意志力。许多的活力主义者同时也是目的论者,相信生命是为了某种确定的目的而存在。

 

段文:

  生理学家们较多地受到机械主义、物理主义的影响,而对于那些亲身观察、感受到生物世界的奇妙的博物学家来说,将生命和非生命混为一谈,是难以忍受的。在《人是机器》一书发表的第二年,在伦敦就有人匿名发表了《人不是机器》与之针锋相对。起初,这种对抗只是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辨,随着物理主义者对生物学的研究在19世纪开花结果,博物学家们也被迫去寻找一种具有科学意义的观念,这样,就有了所谓活力主义。认为生命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不遵循物理定律的力,被称为活力。更有人认为,生物具有灵力、意志力。许多活力主义者同时也是目的论者,相信生命是为了某种确定的目的而存在。

 

方文: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随着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创立和发展,活力主义不可避免地衰落了。细胞质被发现是由细胞器、大分子、膜等多种组分组成的,并不存在一种特殊的原生质,所谓的胶质态可以用生物化学解释,“原生质”一词和“胶质化学”一起消失了。以前被认为存在“活力”的“神秘”现象,逐渐地都可以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的反应加以解释,“活力”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终被证实和广泛接受,也终结了与活力主义息息相关的目的论。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活力主义已在生物学界被完全抛弃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活力主义已在生物学家们当中失去市场之后,却有一批物理学家试图复活活力主义,包括伟大的物理学家波尔和薛定谔。他们认为在生物体中存在着特殊的未知的物理定律,只在生物体中起作用。

 

段文:

  进入20世纪后,随着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创立和发展,活力主义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以前被认为存在活力的神秘现象,逐渐地都可以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的反应加以解释,活力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终被证实和广泛接受,也终结了与活力主义息息相关的目的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活力主义已在生物学家们当中失去市场之后,却有一批物理学家试图复活活力主义,包括伟大的物理学家波尔和薛定谔。他们认为在生物体中存在着特殊的未知的物理定律,只在生物体中起作用。

 

方文:

   
从机械主义、物理主义到物理-化学主义,一脉相承,实际上都属于同一个哲学阵营:还原主义。它相信,某一层次的现象,都可以通过分析较低一级的各个组分的性质和相互作用而得到解释。这实际上是现代科学的一个传统:用物理作用解释化学现象,用化学作用解释生命现象,用生物作用解释心理现象,用心理作用解释社会现象。

   
活力主义所试图对抗的,正是这种还原主义的传统。在活力主义消亡之后,又出现了整体主义或机体主义对抗还原主义。整体主义者承认生命中不存在违背物理、化学原理的现象。但是,他们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当各个组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时,即出现了新的性质,而这种性质,无法通过分析各个组分的性质和相互反应推导出来。因此,生物体做为一个整体时,就存在不可能用物理、化学作用来解释的新现象。

 

段文:

  从机械主义、物理主义到物理-化学主义,一脉相承,实际上都属于同一个哲学阵营:还原主义。它相信,某一层次的现象,都可以通过分析低一级的各个组分的性质和相互作用而得到解释。这实际上是现代科学的通用方法:用物理作用解释化学现象,用化学作用解释生命现象,用生物作用解释心理现象,用心理作用解释社会现象。活力主义所试图对抗的,正是这种还原主义的传统。在活力主义消亡之后,又出现了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对抗还原主义。

  整体主义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和,当各个组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时就出现了新的性质,而这种性质无法通过分析各个组分的性质和相互反应推导出来。因此,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时,就存在不可能用物理、化学作用来解释的新现象。

 

方文:

  生物学的发展史已一再告诉我们,许许多多曾经被认为无法还原、分析的整体现象,以后都一一被还原、分析。我们在后面还会谈到,发育生物学的最新成果,给了整体主义最为致命的一击。

 

段文:

  生物学的发展史已一再告诉我们,许许多多曾经被认为无法还原、分析的整体现象,以后都一一被还原、分析。发育生物学的最新成果,给了整体主义最为致命的一击。(方舟子.寻找生命的逻辑——生物学观念的发展[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46-148.)

 

方文:

  当整体主义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史末资( Jan Christian Smuts,
1870-1950)首次提出来代替活力主义的时候,只是做为一种形而上学的观念出现的,并不具有科学意义。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
1901-1972)在四十年代创立一般系统论,代表着试图将整体主义改造成科学工具的最初努力。近年来开始崭露头角的盖娅假说(The
Gaia Hypothesis),则是反抗还原主义的最新的几近绝望的挣扎。

 

段文:

  当整体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由史末资(Jan Christian
Smuts,1870-1950)首次提出来代替活力主义的时候,只是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观念出现的,并不具有科学意义。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1901-1972)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一般系统论,代表着试图将整体主义改造成科学工具的最初努力。近年来开始崭露头角的盖娅假说(The
Gaia Hypothesis),则是反抗还原主义的最新的几近绝望的挣扎。

 

方文:

  但是在1962年,英国动物学家维因-爱德华兹(Vero Copner Wynne-Edwards,
1906-1997)认为自然选择也可以对集体进行选择,“集体选择”学说可以很容易地解释动物的利他行为,它们是为了集体(特别是物种)的利益而牺牲了个体利益。但是许多进化生物学家怀疑集体选择是否能够发生。他们坚持达尔文的观点,认为自然选择只是对个体而不是群体做出选择。如果个体只是为了集体而牺牲自己和后代的利益,就会被集体中的自私自利者坐享其成,这种纯粹利他的个体的后代要么也变成自私自利者,要么就被淘汰,因此利他行为为自然选择所不容。抨击集体选择学说最有力的是美国生物学家威廉斯(George
C. Williams,
1926-),他在1966年出版的《适应性与自然选择》一书给了“集体选择”学说致命的一击。威廉斯进而指出,基因才是自然选择的真正目标,自然选择是经由基因之间的竞争而实现的。这个“基因选择”学说后来被英国动物学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1941-)形象地称为“自私的基因”,成功地进行了普及而广为人知。

 

段文:

  1962年,英国动物学家维因-爱德华兹认为自然选择也可以对集体进行选择,“集体选择”学说可以很容易地解释动物的利他行为,他们是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了个体利益。但美国生物学家威廉斯1966年出版的《适应性与自然选择》一书给了“集体选择”学说致命的一击。他认为个体如果只是为了集体而牺牲自己和后代的利益,就会被集体中的自私自利者坐享其成,这种纯粹利他的个体的后代要么也变成自私自利者,要么就被淘汰,因此利他行为为自然选择所不容。这个“基因选择”学说后来被英国动物学家道金斯形象地称为自私的基因,成功地进行了普及而广为人知。

 

方文:

  英国生物学家汉密尔顿(W.D.Hamilton,
1936-2000)把达尔文、荷尔登对利他行为的解释加以改进,提出了“亲属选择”的概念:一个个体能够通过帮助亲属的繁殖而影响自然选择的结果。亲属选择概念被成功地应用于破解社会性昆虫的利他行为之谜。蚂蚁等社会性的昆虫有一套独特的遗传系统:受精卵发育成雌蚁(新蚁后和工蚁),未受精的卵则发育成雄蚁。因此雌蚁的基因组一半来自蚁后,一半来自蚁王,而雄蚁只有来自蚁后的那一半,基因组是雌蚁的一半。在遗传学上,雄蚁属单倍体,雌蚁属双倍体。蚁王当然也是单倍体,它的精子不必象卵子那样要经过减数分裂(即把二倍体变成单倍体)丢掉一半基因,而是把全部的基因都传给了雌蚁。因此,对于雌蚁来说,她们的基因来自蚁后的那一半最可能有二分之一相同,但是来自蚁王的那一半则是完全相同的,姐妹们彼此之间的遗传关系不是象人那样只有二分之一,而是四分之三。如果她们生儿育女,与儿女的遗传关系不过二分之一,还不如姐妹们亲。这样,对于工蚁来说,与其生儿育女,不如一心一意照顾蚁后让她生产更多的姐妹,那样更有利于保存自己基因。

 

段文:

  后来英国生物学家汉密尔顿提出了“亲属选择”的概念:一个个体能够通过帮助亲属的繁殖而影响自然选择的结果。蚂蚁的受精卵发育成雌蚁(包括新蚁后和工蚁),未受精的卵则发育成雄蚁。因此雌蚁的基因组一半来自蚁后,一半来自蚁王,而雄蚁只有来自蚁后的那一半,基因组是雌蚁的一半。在遗传学上,雄蚁属单倍体,雌蚁属双倍体。蚁王当然也是单倍体,它的精子不必像卵子那样要经过减数分裂丢掉一半基因,而是把全部的基因都传给了雌蚁。因此,对于雌蚁来说,它们的基因来自蚁后的那一半最可能有二分之一相同,但是来自蚁王的那一半则是完全相同的,姐妹们彼此之间的遗传关系不是像人那样只有二分之一,而是四分之三。如果它们生儿育女,与儿女的遗传关系不过二分之一,还不如姐妹们亲。这样,对于工蚁来说,与其生儿育女,不如一心一意照顾蚁后让它生产更多的姐妹,那样更有利于保存自己的基因。

 


操作

文章信息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