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不用学,走也不用学

25 02 2008年

我的老家有一句讽刺好高骛远的谚语:“未学走先学飞。”其实,人去学飞固然浪费时间,学走也不是必须的。

即使是鸟,也不必学飞。我们看到翅膀初长成的雏鸟在笨拙地扑打着翅膀试图飞起来,就以为它们是在学飞,而实际上那只是在锻炼翅膀的肌肉。飞行是鸟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只要翅膀长好了就自然而然地会飞行,不用靠后天的学习。鸟不用学飞行,就像鱼不用学游泳,马不用学奔跑,以及人不用学走路一样。

但是一般人想当然地以为如果大人不对婴儿进行训练和引导,他们是不会走路的。这还有“狼孩”传说为证。数百年来印度一直有传说称有的新生儿被父母遗弃后由母狼养大,后来被人们发现时,有狼一样的习性,不会讲话,也不会直立行走,只会像狼一样用四肢奔跑。但这些传说都是无稽之谈,不足为凭。最著名的是1920年发现的女“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因为是一位名叫辛格的印度传教士发现的,而且辛格还写有日记记载整个过程,被认为是所有狼孩传说中最可靠的一个。其实那本日记是伪造的,所述经不起推敲。比如它声称“狼孩”的眼睛在黑暗中能像狼眼似的闪闪发光,再热也不出汗,而是象狼一样张大嘴巴喘气,就明显是不懂生物学的人捏造的:人眼不具有反射层,不会因为和狼一起生活就能够发光,人身上的汗腺也不会因为被狼抚养大就全部萎缩。母狼的哺乳期只有4个月,人的婴儿显然不能光靠狼奶来抚养,也不能像小狼一样断奶靠吃生肉生存。所谓的“狼孩”不可能真是由狼抚养大的,其实只是一些先天患有残疾的智障儿童,他们无法直立行走,不是由于没有学习的机会,而是由于残疾造成的。

健康的婴儿即使没有机会学习走路,在其相关骨骼、肌肉发育好之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开始走路。北美印第安人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婴儿出生后就被包裹起来,被直直地绑在木板上,只露出头来。他们相信让婴儿的背部、四肢一直保持笔直状态能让婴儿的身体变得更强壮。这样要一直绑一年左右。被绑着的婴儿的脚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更不可能学走路。但是研究表明,被绑着的婴儿与没被绑的婴儿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按相同的顺序,发育出相同的运动技能,包括走路。

这项经典的研究是在1940年对美国霍皮人的婴儿做的。当时也发现霍皮人的婴儿会走路的时间晚于白人。这并不是由于绑婴儿引起的(因为对霍皮人的婴儿来说,被绑的与没绑的会走路的时间无差别)。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40年后,另有研究人员对霍皮人婴儿做了调查,在证实被绑不影响其走路的同时,却发现霍皮人婴儿会走路的时间与40年前相比平均提前了2个半月,与白人婴儿无区别了。这很可能是因为霍皮人的饮食营养获得改善导致的。

但是育儿书还在教父母应该如何教一岁左右的婴儿学走路,心急一点的父母可能在婴儿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教了。除了手把手地教,人们还发明了学步车,这大约是在17世纪中叶发明的,至今还非常流行,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婴儿使用过学步车。人们认为用学步车不仅能帮助婴儿学会走路,而且让婴儿获得乐趣,能够很安全地自得其乐,不用父母时时盯着。

其实学步车不仅不能帮助婴儿学走路,反而会妨碍其正常的运动机能和心理发育。学步车只能锻炼到小腿的肌肉,但是锻炼不到大腿和髋部的肌肉,而后者才是与走路密切相关,最需要锻炼的。由于学步车能够很容易地让婴儿到处跑,反而降低了婴儿走路的欲望。更严重的是,学步车容易对婴儿造成损伤。它们在碰到玩具、地毯之类的障碍物时容易翻倒。最常见的事故是学步车带着婴儿从楼梯上一头栽了下去。由于学步车扩大了婴儿的活动范围,使得他们能够进入危险区域,接触到火或有毒物质。学步车行动速度很快,能达到每秒1米,父母在发现危险时已难以阻止。大多数学步车的事故都是父母在场的时候发生的。估计12~40%使用学步车的婴儿曾经受到过伤害。

2001年美国儿科学会发布过一份有关学步车的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光是在1999年就有8800名15个月以下的美国婴儿因为与学步车有关的伤害而接受急诊治疗(实际受伤害的人数可能是接受治疗人数的10倍)。1973~1998年间有34名美国婴儿因学步车事故而死亡。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禁止学步车的生产和销售。2007年美国儿科学会重申了这一立场。但是即使禁售学步车也禁不住父母使用学步车的热情。加拿大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禁售学步车,但父母仍设法获得二手货或从美国进口,因学步车受到的伤害仍时有发生。

人们很难仅凭经验区分先天的本能和后天习得的能力,因此会固执地相信一种天生的本能是需要引导的,而且即使明知有危险也要去做。当然,无用而危险的学步车不要用,手把手“教”婴儿学走路还是值得提倡的。父母在“教”的时候,自己享受到了乐趣,也有助于婴儿身心的发育,婴儿锻炼了肌肉,可能会促进婴儿获得走路的能力,缩短能够走路的时间。但是这是一个锻炼过程,而不是学习。

2008.2.20

(《经济观察报》2008.2.25)

(XYS20080225)


操作

文章信息

39篇回复 to “飞不用学,走也不用学”

25 02 2008年
陈博 (18:46:01) :

这篇文章让我扎扎实实学到东西了。希望方老师多发一些关于育儿的文章,我发现我们观点中的误区太多了。

25 02 2008年
gonewithwind (19:10:08) :

我们这里有句尽管很夸张但却能说明情况的老俗话:宁托千斤(重的东西),不抱肉墩(胖胖的小宝宝)。照看小孩的确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我想这也许是学步车始终“颇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我也给我的孩子用过那东西。

另外,方先生的这篇文章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句前几年才寿终正寝的中国官方的习惯用语,当某地方的老领导班子“培养”新的“接班人”时,总是爱一脸关切地说:对新的领导班子,我们一定要先“扶上马”,然后再“送一程”!

舆论对此哗然已久,但只是近几年才敢出声。舆论说:一个被“扶上马”、然后再被“送一程”的领导班子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战斗力?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而残酷的国际环境中,它又能把中华民族未来领向一个什么样的方向?

可喜的是,不管有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但这种沿用很久的政治用语已经“寿终正寝”了。

25 02 2008年
没头脑不高兴 (19:17:40) :

您这个比喻非常好,老领导班子就是学步车呗,按着方舟子给我们的科普,反而是这种学步车影响了宝宝们(新领导班子)的走路,新领导班子的大腿和髋部肌肉没有得到煅炼,所以独立应对一些事情,有点困难。

挺有意思,太有想象力了。

25 02 2008年
ko (19:54:13) :

nice article

25 02 2008年
lw56102 (20:59:53) :

老方这篇文章我想转到我的博客里,但想把名字改一下,叫做《学步车的危害》,希望引起更多像我一样快要拥有孩子的人的注意,不知道是否允许?

25 02 2008年
无敌法王 (21:07:29) :

我想起了小时候学走路的情形。我父母把我抱到公园,在一片草地上拉开一定距离相对而坐。在父亲的招唤下,我从母亲那边跌跌撞撞地走到父亲那边,然后又在母亲的招唤下,从父亲那边走到母亲那边。如此循环,也不知走了多少来回。我只记得那时天色很暗,我在小草的“林子”里穿梭,草穗儿打在脸上,隐隐生疼。那时我就小草那么高啊,真正的赤(尺)子啊。

25 02 2008年
大家好 (21:10:39) :

to 无敌法王
厉害,不知道你是几岁学走路的,能把当时情形记得那么清楚

25 02 2008年
zeroyear (22:11:52) :

[5] By 无敌法王
看来你会走路可够晚的,这都还能记得:),神人啊!

25 02 2008年
alpha000001 (23:26:28) :

原来是这样,看来有些东西是不用刻意学的。

八卦下,是不是方舟子真的有小baby了?

26 02 2008年
陈博 (00:24:07) :

哈哈,楼上的朋友好建议,方老师最近都很少发照片了。我印象中上次是那个和何院士推手的。
支持楼上,不如方老师把全家福发上来大家看看。

26 02 2008年
alpha000001 (01:46:28) :

得罪人的人还是不发家人的照片好,就像司马南一样,都容易被别人报复。

26 02 2008年
内含子(intron) (02:37:01) :

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影响力。。以为教走路很有用。。其实许多生活水平低的人们根本没有心情“教”孩子走路,只是把孩子扔在地上自己玩,到时候自然就会走了。从前见过一些,以后大概不容易见到了。毕竟教走路也是很好的亲子交流。
可是人们又常常忽略自己的影响力,比如以为小孩什么都不知道,也记不住,而忽略婴幼儿的心情感受。。

26 02 2008年
Nemo (04:52:11) :

方舟子才是 Mythbuster :)

26 02 2008年
付强 (09:32:12) :

原来“狼孩”的故事也是假的,国内的很多教课书(甚至一些科普书)还把这个故事当作经典来传播呢!
读完方先生的文章再次感到震撼!
“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广告语让多少无知的父母不惜重金的买来各种各样神奇的营养品、学习工具。
中国的科普工作者啊,你们在忙什么呢?

26 02 2008年
LL (09:54:27) :

我觉得无敌法王的描述不太准确。

“我只记得那时天色很暗,我在小草的“林子”里穿梭,草穗儿打在脸上,隐隐生疼。那时我就小草那么高啊”

依我的经验,成年后能记住的儿时事情最往前也就是到三岁左右,而且能在差不多与自己一样高的小草的林子里穿梭(尽管“林子”可能很稀疏)恐怕也不是两岁的孩子能办到的。所以无敌法王描述的恐怕不是“小时候学走路的情形”,而是已学会了走路在与父母同乐的情景。

26 02 2008年
gonewithwind (11:44:30) :

韩国有句俗语:老天不造无用之人。跟中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比较近似,但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个案”令人百思难得其解。

方先生说“人去学飞固然浪费时间”,但偏偏有人用一生的时间去致力于“飞翔”。比如,中国有许多连起码的物理常识为何物都不知道的“民间科学巨人”,楞是宣称自己打倒了牛顿、超越了爱迪生、推翻了“学霸”爱因斯坦……….而且他们个个都是满嘴“极具说服力和鼓动性”的警句格言,什么“有志者,事竟成”、“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每每看到这些人,我都想笑,但又总是笑不出来。难道上帝造就这些人就是为了给这个世界提供一些苦涩而荒唐(象唐吉.珂德)的笑料吗?不然他们为什么又会用一生的时间去诠释和演义什么是“执迷不悟”、“异想天开”、“偏执与愚昧”和“荒唐与青涩”?

中国有个“其父善游”的典故。说一个妇人把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丢进了河水里,理由是“他的父亲是个游泳能手,所以他的孩子也应该会游泳”!——这位妇人显然不懂什么是“先天的本能”,什么是“后天习得”。

如果有一个人为了实践和体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名言警句而纵身跳入洪流湍急的长江里,那是名言警句的错吗?

26 02 2008年
南风 (13:42:33) :

楼上,赞一个!

26 02 2008年
无敌法王 (14:01:00) :

中国有个“其父善游”的典故。说一个妇人把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丢进了河水里,理由是“他的父亲是个游泳能手,所以他的孩子也应该会游泳”!——这位妇人显然不懂什么是“先天的本能”,什么是“后天习得”。
==================================================
论述尚不严密。被丢的孩子只是“刚刚出生的孩子”。就算是先天本能,也得等个体发育到相应程度才能体现出来。如果把刚啄破蛋壳的麻雀从空中丢下,它也会摔死。

26 02 2008年
无敌法王 (14:08:33) :

电视上见过水中分娩的婴儿一出生即会游泳,这是怎么回事?莫非这个编“其父善游”故事的人,只是想当然而已,他没有可能做这种实验。

26 02 2008年
readinglover (14:09:15) :

有道理,平时还真没想过这样的问题,呵呵。

26 02 2008年
上帝之脑 (14:45:16) :

好文章,原来如此,我们要正视一些常见的误区,就像眼睛保健抄误区一样

26 02 2008年
laura (17:14:08) :

我就没教过孩子走路,不到一岁的时候,有一天,她突然从床的一头走到我面前来,我惊奇的不得了。原来孩子本来就会走路啊,呵呵。
我同学的小孩因为缺钙走路比较晚,谁都说看不出来是刚学会走路的,和其他同龄的孩子走得一样好,原来他们本来就该是这样

26 02 2008年
laura (17:24:05) :

我曾听人说刚出生的孩子放到水里会游泳,因为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也是液体环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我想要孩子会游泳却没在她刚出生的时候那么做,觉得有点遗憾,但一直怀疑那样做孩子真的不会溺水吗?

26 02 2008年
lw56102 (17:53:26) :

楼上显然有点想当然,孩子在子宫中确实是液体环境,但那时候是不用自己呼吸的,氧通过脐带从母体中直接摄取,胎儿的肺是不发挥功能的。一旦出生,胎儿必须通过自己的肺来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而肺显然是不能在水中呼吸的。

26 02 2008年
LL (17:56:34) :

TO 无敌法王
你说的,“水中分娩的婴儿一出生即会游泳”我在报纸上看过报道,却没在电视上见过实景。希望你能描述一下,尤其是婴儿在水中的姿态。

26 02 2008年
无敌法王 (18:08:28) :

口鼻露出水面,四肢在水里划动。

26 02 2008年
无敌法王 (18:32:47) :

小学时候看的新闻,记忆可能不太准确。当时看到场景是,在一个齐胸深的小池里,妈妈放开手中的宝宝,宝宝就像乌龟一样,划动四肢,向岸边游去。没游多远,迎面一个助产士就把宝宝抱起来了。

口鼻应该有露出水面。那时我还不会游泳(我小学五年级的暑假才学会游泳),看到这个电视画面,觉得自己很不光彩。

26 02 2008年
laura (21:48:41) :

to lw56102 :是我听说的,不是我想当然的,心里是怀疑的,但是我曾看过一个什么电影里好象说胎儿在母体内是可以把羊水那种液体吸入肺里的,电影里还有制造了那种液体让成年人吸入去做什么事,详细的记不清了,我一直是半信半移的,我以为“胎儿在母体内可以把羊水那种液体吸入肺里”是个合理的基础,虽然后面的情节可以是想象

27 02 2008年
万物生长靠太阳 (02:13:45) :

总感觉周围笨蛋很多 ,没思考力 。
看了这篇 , 发现本人也缺乏很多常识 。
我也买过学步车 , 汗 。

27 02 2008年
小S (10:24:35) :

受教

1 03 2008年
木筏子 (21:51:57) :

我还真以为走路得靠学习,并且也几乎完全相信了狼孩的传说。受教!

4 03 2008年
卖GOD (11:44:17) :

谢谢方舟子老师,我现在想知道,我们还有多少熟知的故事是假的。

13 04 2008年
木筏子 (10:22:59) :

不知辛格的日记有中译本吗?过路的君子们,有见过的吗?

13 04 2008年
Stephen.Li (13:37:12) :

Hi 木兄,这等猎奇的事儿怎么少了中国份呢?

:)

有的。

吉林人民出版社(所以下次买点儿值得收藏的书籍就不要买这个出版社了,这个出版社是猎奇用的~~)

http://book.hzu.edu.cn/book.htm?210885

http://www.dushu.com/book/10475648/

呵呵,怎么你会问起这个?

2 08 2008年
TTT (04:28:22) :

我有疑问

您在《比目鱼的眼睛》中提到:现代遗传学是否定用进费退的拉马克主义。也就是说,生物只能遗传生物的本能,而不能遗传生物后天的学习。
那么,如果直立行走现在已经是人的本能的话,在人的进化过程中,这个直立行走的本能显然是一步一步劳动学习而来的。
这似乎就和现代遗传学有些冲突!
我想,生物应该是可以遗传后天的改变吧,否则,如何进化的呢?
请您谈谈

2 08 2008年
intron (04:56:02) :

TTT:你根据什么得出“显然是一步一步劳动学习而来的”,实际上显然不是学来的。
比目鱼的眼睛也是一步一步移到一边的,但不是通过学习。
你的倒数第二句似乎表明你持的还是用进废退的观点,也就是说是根本的错误。
历史以及社会发展史书上讲人类的起源时只字不提自然选择,强调的是劳动和主观能动性,似乎暗示类人猿把自己改造成了人。这把很多人都带到了用进废退上面。但那都是哲学家的胡说。

7 10 2008年
Carl (01:19:33) :

印度的“狼孩”,我好像是中学的时候在科普类书籍上看到的,当时信以为真。直到今天才知道是个谎言

7 10 2008年
付强 (10:20:26) :

方先生:最近看《人与自然》,其中有个现象很奇妙。一种昆虫(好像是什么蜂)通过抓住苍蝇,将卵产在苍蝇身上,然后将苍蝇放飞。苍蝇飞到牛身上后,身上的蜂卵孵化落在牛身上。以此方法将后代传播到牛身上,真是神奇啊。这种产卵方法是怎么遗传的呢?这种昆虫又是怎么进化出这种产卵方法的呢?实在是想不明白,差点就相信“智能设计”了。

7 10 2008年
方舟子 (17:24:47) :

买本《方舟子走近科学》看看,里面有。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