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莫过于中国的孩子

22 08 2025年

福建泉州晋江有一个姓朱的儿童,从小学下围棋,下得很好,曾经得过全国围棋比赛幼儿组冠军。今年才9岁,已经是业余六段。他现在在中国围棋院杭州分院办的智力运动学校学下棋。他父亲跟他一起去杭州住。最近小朱在家坠楼身亡。网上的说法,他是因为经常遭到父亲家暴,下棋输了怕挨打,所以跳楼轻生。目前警方并没有证实这个说法,我们不知道他是不是跳楼自杀,还是出了意外。

 

我们知道的是,在他坠楼的那一天,杭州棋院有内部的围棋比赛,小朱都输了,输了两场比赛。其次,我们知道小朱平时经常挨打,下棋下输了,甚至赢了但是有哪一招没下好,都要挨打。他父亲承认自己经常打儿子,但是轻描淡写地说只是打三、四下手心。不过棋院其他的家长、工作人员,以及围棋协会的工作人员,都证实老朱经常打小朱,打得非常厉害,在小朱的身上可以看到有伤,而且老朱打小朱是当众打的。在比赛的现场,小朱棋没下好,就被拳打脚踢,其他家长曾经报过警,肯定是打得很厉害才会报警。但是大家也知道,中国警察对这种事情从来不会处理,认为是家务事,对家暴,特别是管教小孩的家暴,根本就不会管。

 

不仅警察不会管,法院也不会管。小朱的父母在他6岁的时候就离婚了,离婚的原因也是因为家暴,他妈妈受不了他爸爸老是打她。小孩这么小就离婚了,一般来说法官会倾向于将小孩的抚养权判给母亲,更何况父亲是一个家暴男。但是法官居然认为将小朱判给父亲更有利于小朱学棋,把小朱的抚养权判给了家暴男。法官认为小朱能够在围棋上有发展,要比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更重要,所以就判给了一个家暴男去折磨小朱。

 

小朱从4岁开始就学围棋,在短短的一生中,就在不停地学棋、下棋、参加比赛以及挨打的循环往复当中度过了。小朱这种情况不是个案。全国这样的“围棋儿童”多达300万人。小朱所在的福建泉州晋江,号称是全国围棋之乡。在泉州,专门培养小孩下棋的机构多达70家,有大约3万名的儿童都在学下棋。培养围棋人才号称要“越早越好”,从娃娃抓起,所以这些围棋儿童一般是从3岁就要开始学下棋,5、6岁就要到处去参加比赛,考级考段了。

 

这么小就要花这么多的时间,接受这么高强度的训练,参加这么多的比赛,肯定是不乐意的,没有什么兴趣的,怎么办?打,家长打,教练也打。中国有一个姓周的围棋世界冠军,他的父亲总结培养的经验就说是“打出来的”。既然靠打能够打出世界冠军,那么其他的家长、教师、教练当然更把“打”当成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方式。小周这种情况应该是相当普遍的,只不过因为没有发生类似的坠楼死亡的事故,没有暴露出来而已。

 

因为这些小孩很小,所以去学棋,特别是去外地的棋院学棋,以及去全国各地参加比赛,都要父母陪着。所以父母要全身心地投入,不仅是时间、精力的投入,还有金钱的投入。我看到一篇报道说,培养这种围棋儿童,等到培养成了职业棋手,获得职业初段,要花大约100万元。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家长愿意投入这么多培养自己的小孩学下棋呢?也是出于很功利的目的。如果小孩能够成为职业棋手,或者能够在重大比赛中获得名次,那么以后高考就可以加分了,说不定还可以以下棋为生。如果能够下出了很好的名次了,成为了著名的棋手,还可以赚大钱发财了。

 

我一直提倡小孩如果有兴趣的话,应该鼓励他们学下棋,学下围棋、象棋都可以。但是前提就是他们要有兴趣,不要逼着,而且应该只是作为一种业余兴趣,不是以培养职业棋手作为目标。如果以此作为目标,要把小孩培养成一个下棋的机器,小孩就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以后人生也不会快乐。

 

下棋本来是很有意思的,很快乐的一种游戏,但是一旦把下棋当成了一种职业,当成了一种工作,那就没有什么乐趣可言了。所以那些职业的棋手并不值得人们去羡慕。尤其是现在人工智能已经把人类棋手彻底打败了,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棋下得好更不值得让人羡慕了。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从小孩那么小就想让他定型了,就想让他一辈子就靠下棋为生了。

 

并不只是这些围棋儿童过得很苦,其他的中国儿童也过得很苦。普通的儿童虽然不用整天地学棋、下棋、参加比赛,但是他们要整天地学习、做题、做作业、参加考试,也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中国人即使到了美国,也同样想把中国的那一套做法搬到美国。当然,到了美国是不能再打小孩了,如果打小孩被发现了,会被剥夺抚养权,跟中国完全不一样。没法打小孩了,也有别的办法,软硬兼施,逼着自己的子女要多花时间学习,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光是学习好还不行,美国的名牌大学招生不完全看学习成绩,所以还要逼着小孩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号称很“超脱”的饶毅,不也是通过弄虚作假的手段,把自己的女儿打扮成了一个科学天才,就为了能够进美国的名牌大学。

 

中国的家长不认为儿童有自己的世界,是把儿童当成了小大人来看待的。培养子女的目的是想在子女身上实现自己曾经想要实现而实现不了的目标,或者认为自己比子女更知道他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所以想把他们一辈子的路子就这么给定好了。让自己的子女能够上名牌大学、成名成家,就认为培养子女培养得很成功,能够光宗耀祖,觉得自己很有面子,脸上有光了。

 

但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很平庸的,小孩同样是这样,绝大部分的小孩都是很平庸的。并不是谁都可以上名牌大学,并不是谁都可以成名成家,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果不能认清残酷的现实,非要拔苗助长,通过加大投入、高强度的训练,要让自己的小孩去上名校、成才,即使能够成功,小孩也不会幸福,这一辈子可能过得并不会快乐。何况在美国跟中国还不一样,子女一旦上了大学了,就不会再听你的话了,你设计的那一套,对他们来说是没有用的。所以对于华人家长来说,他们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了美国的名牌大学,然后就觉得大功告成了。

 

但是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想让自己的子女以后能有一个好工作、能够成才。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要让小孩能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道德感、有共情心的好人,以及能够过得幸福。如果自己的子女以后虽然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是一个好人,过得很幸福快乐,跟一个上了名校、出了名、赚了大钱,但是是一个恶棍、坏蛋,过得也不幸福的人相比,哪一种的教育算是成功的?所以我们应该创造条件,放小孩到自由的天地,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2025.6.1.录制

 

2025.6.22.整理


操作

文章信息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