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筛查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16 08 2025年

大约40%的人在一生中会得癌症。得了癌症并不是都很可怕,如果是癌症的早期,经过正规的治疗,不找死去找中医的话,那么基本上都能够治愈。只是到了晚期,扩散了,治疗效果才没那么好。但是癌症早期通常没有症状,很难发现。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号称能够早期就查出来一个人有没有癌症,有所谓的筛查——对于没有症状的人也要检测,看能不能尽早地找出他得了癌症。

 

这种筛查有没有必要做呢?一般的人认为当然有必要做,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啊。问题没有那么简单。首先有一个成本的问题。有一些癌症非常罕见,或者在比较年轻的人当中非常罕见,那么就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的资源、成本去做大规模的筛查了。即使有必要筛查的那个人群,也要考虑到筛查的方法是不是准确。如果准确率很低,大部分的癌症查不出来,那么也没有必要做筛查了。即使准确率很高,还面临着一个问题:查到的阳性结果未必就是癌症。有可能别的因素导致了阳性的结果,也就是假阳性。所以筛查的结果只是一个初步的判断,并不能作为诊断。

 

要诊断的确得了癌症,还要进一步地做活检。将怀疑有癌症的组织摘下来,在显微镜底下看看是不是的确发生了癌变。做活检是一个有创的手术,就有可能出现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甚至会死亡。如果活检并没有查出有癌症,却因此被折腾了一番,得了并发症、住院乃至死亡,那么就亏了。

 

即使诊断得了癌症,还面临着一个问题:要不要治疗?有一些人可能觉得奇怪,既然已经发现得了癌症,为什么不马上治疗呢?这是因为癌症跟癌症是不一样的。有的癌症进展非常缓慢,即使发现了,在早期也不一定就要治疗,有可能到死了都没有进展到表现出症状,为什么要治疗?例如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进展往往都非常慢,在多数的情况下其实是没有必要治疗的。

 

但是一旦发现了癌症,病人还是很担心,为预防万一还是想要治疗。因为是早期,治疗的效果会很好,能够治愈。但是治疗的结果有可能出现并发症,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带来别的问题,对生活的质量和影响很大。如果不治疗,那么还要观察、监测,终身折腾。所以对于有一些癌症,你完全没有必要去知道你得了。很多人死了都不知道自己得了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因为没有表现出来,死后做尸体解剖才知道生前得了甲状腺癌、前列腺癌。

 

我们就举前列腺癌为例。因为前列腺癌对于比较年轻的人是非常罕见的,55岁以下的人得前列腺癌的很少,对于55岁以下的人没有必要去做筛查。而对于70岁以上的人也没有必要做筛查,因为前列腺癌非常常见,上了70,有一半的人去查都能够查出得了前列腺癌。但是因为前列腺癌往往进展很缓慢,如果是70岁得了前列腺癌,到死了都未必有症状。即使等有了症状再治疗,不一定死于前列腺癌,还没治疗结束,可能已经死于别的疾病了。所以对于上了70的人,即使发现得了前列腺癌,对于预期寿命通常也不会有什么影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何必知道你有没有得了癌症?进行治疗,或者要不断地进行监测,都会影响到生活的质量。

 

所以对于前列腺癌来说,有必要做筛查的局限于55岁到69岁。即使是这个年龄段的男人,做筛查也未必就是利大于弊。用得最多的前列腺癌筛查的方法是抽血查血中PSA的含量。PSA是“前列腺特异抗原”的缩写,它是前列腺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如果前列腺发生了癌变,血液里的PSA含量会比较高。但是还有别的前列腺的疾病也能够导致PSA含量增加。例如良性的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都能够导致PSA增加。所以检测到PSA的含量比较高,不等于就是得了前列腺癌,还需要做活检才能够确诊是否得了前列腺癌。

 

如果对1000名55到69岁的男人做PSA的筛查,能够查出230人是阳性。其中220人要去做活检,把前列腺组织通过穿刺的方式取出来。这是有创的手术,就会有并发症。有2人会因为做了活检导致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做了活检会发现,大部分不是前列腺癌。这220个人只有100个人诊断得了前列腺癌。

 

得了前列腺癌未必要治疗。医生会根据病理诊断的结果判断前列腺癌的癌细胞凶险到什么程度,需不需要马上治疗。这100个人当中,有65个人医生会建议马上就治疗。治疗的方式是把前列腺摘除,或者做放疗来杀死癌细胞。剩下那些人进行监测、观察,但是其中也有15个人后来会做治疗。治疗就会有并发症。这80个人当中,由于做了治疗,会有50个人性功能出现障碍,没法勃起,还有15个人会尿失禁。即使经过了筛查、诊断、治疗,这1000人当中,最后还是会有5个人死于前列腺癌。通过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死于前列腺癌只有1.3人。这么一对比,就会觉得做筛查虽然有好处,但是好处不大。

 

那么有没有必要做前列腺癌筛查呢?目前的建议是,如果属于55到69岁这个年龄段的,跟医生讨论,权衡利弊,由患者做决定要不要筛查。

 

美国有一些专业的医学的机构都在对癌症的筛查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其中比较权威的一个机构是美国卫生部组织的“美国预防服务工作小组”,它建议做的筛查,法律规定医保都必须报销。这个工作小组对于要不要做筛查的建议分成五级:A级是强烈推荐,也就是说表明筛查有非常好的好处;B级是推荐,也就是说筛查的好处一般;C级是不推荐也不反对;D级是反对;还有一个I级,意思是目前的证据不足,没法判断究竟要不要做筛查。刚才说的前列腺癌的筛查,55到69岁年龄段推荐的级别是C,也就是说不推荐也不反对;而70岁以上级别是D,反对做筛查。

 

这个推荐指南会根据研究结果改变。例如乳腺癌的筛查推荐就变过几次,最新的推荐是40岁到74岁的女人建议做筛查,推荐的级别是B,做X光的照射,看乳腺有没有长了肿瘤,建议每两年做一次筛查。到了75岁,目前是不推荐也不反对筛查乳腺癌。

 

女性容易得的另外一种癌症——宫颈癌,目前的建议是21岁到65岁每三年做一次筛查,推荐的级别是A;不到21岁的,或者超过65岁的,目前反对做筛查,级别是D。

 

对于结肠癌的筛查,目前的建议是45岁到75岁这个年龄段建议做筛查。45到49岁推荐的级别比较低一点,是B;而50岁到75岁推荐的级别是顶级的A。对于结肠癌的筛查,有多种的方式。有的是一年查一次便潜血,或者大便里有没有DNA;有的是做结肠镜的检查,每十年做一次。

 

对于肺癌,目前的建议是50到80岁有吸烟史的人,现在还在抽烟,或者戒烟的时间还没有超过15年,每年做一次低剂量的CT进行筛查。如果戒烟的时间超过了15年,就不用再做了。

 

还有的癌症是反对做筛查的,包括卵巢癌、睾丸癌,以及在中国做得很多的甲状腺癌筛查,级别都是D。还有的癌症做筛查的级别是I,也就是证据不足,包括口腔癌、包括皮肤癌、膀胱癌。

 

这个工作小组的推荐,根据的是美国的情况,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中国有特殊的情况。例如这个工作小组对胃癌筛查没有给出指南,因为在美国胃癌发病率非常低。但是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很高,有可能有必要用胃镜做筛查。在胃癌发病率同样很高的韩国和日本,就对胃癌做胃镜筛查。

 

2025.5.22.录制

 

2025.6.11.整理


操作

文章信息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