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狗血剧看中国科研怪相
9 08 2019年最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演了一出狗血剧,其内分泌科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陆炎服安眠药自杀,自杀前发帖揭露说三年来他给该科室的一名女博士生送车、送房、送珠宝、送硕士论文,还送了5篇SCI论文,结果还是被抛弃。陆炎自杀未遂,据说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看了这则消息,我才知道中国医院现在有了专职做科研的研究员。医生的首要职责本来应该是行医,如果有兴趣、有能力再顺带做点科研。但是中国的医生要评职称、获得奖励都要求有论文,这就逼得医生都要去做科研、发论文,科研也成了医生的主要工作,没有能力、没有时间做科研的医生就只好去造假论文或买论文,这是中国学术造假泛滥的一个因素。所以我一直认为应该取消对医生的论文要求。那么,医院有了专职做科研的研究员之后,医生是不是就不用做科研了呢?我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的网页看了一下,那里的医生从主任医生到主治医生,其介绍里都列出一大堆论文。看来有了研究员,并没有让医生从科研任务中解脱出来。医院设研究员的目的,想必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多地申请科研经费。这家医院申请到的科研经费想必不少,所以研究员的待遇也很高,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在上海那种地方居然送得起房子给情人。
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陆炎说他送了这名女博士生5篇SCI论文。那名女博士生才是二年级,科研刚刚起步,做生物医学研究是有实验和发表周期的,如果没人送她论文,怎么可能短时间内就有5篇论文呢?所以陆炎所述应该是实情。所谓SCI论文,指的是被SCI这个论文索引收录的期刊的论文,中国科研机构特别强调SCI期刊论文,以表明不是在野鸡期刊上发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期刊档次有高有低,我看了一下陆炎说的那5篇论文,档次最高的,是去年在英国《自然·通讯》上发的这篇论文:
Proteome-wide analysis of USP14 substrates revealed its role in hepatosteatosis via stabilization of FASN
Bin Liu, Shangwen Jiang, Min Li, Xuelian Xiong, Mingrui Zhu, Duanzhuo Li, Lei Zhao, Lili Qian, Linhui Zhai, Jing Li, Han Lu, Shengnan Sun, Jiandie Lin, Yan Lu, Xiaoying Li & Minjia Tan
Nature Communicationsvolume 9, Article number: 4770 (2018)
有趣的是,这篇论文有3个第一作者,3个通讯作者。陆炎是3个通讯作者中倒数第3个,那个女博士生是3个第一作者中第3个。大家可能觉得奇怪,第一作者不就是排最前面的作者嘛,怎么冒出三个第一作者呢?生物医学论文的第一作者,本来是指主要做实验的人,该论文的实验大部分是他做的。有时候一篇论文涉及很多个实验,有多人都参与做了实验,其中有两个人很难说哪一个实验做得最多,这时候就会在论文里注明这两个人对论文的贡献相等,都作为第一作者。但是一篇论文有三个第一作者就不可思议了,难道这三个人都分不出谁做的实验多?
至于通讯作者,本意就是起通讯作用,让编辑、读者找得到人,一般就由课题负责人来当联系人,因此通讯作者就演变成了论文的负责人。这篇论文声明了负责人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谭敏佳,那么由他担任通讯作者就可以了,但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李小英、陆炎却也都是通讯作者,难道是怕编辑、读者联系不上谭敏佳,有两个备份?
当然不是。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之所以经常出现多个第一作者、多个通讯作者,与中国特殊的考核制度有关:一篇论文,只有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才算数,其他的共同作者都不算。所以论文作者都要争当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的数量就膨胀了。一篇论文有3个第一作者、3个通讯作者已经不算多了,我见过有4个、5个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最夸张的有一篇论文13个作者全部都是第一作者(注明“所有的作者贡献相等”),当然这都是中国科研人员的杰作。多年前我就预言过,以后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前面一堆第一作者,后面一堆通讯作者,其他作者没了。
我原以为这么干只是为了对付考核,现在才知道,原来还便于送论文。以前送论文的都是送挂名作者,不实用了,要送就送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反正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想要几个就可以有几个。在这方面,中国科研人员的智慧是无穷的。
2019.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