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中医,我主张“废医验药”
27 06 2007年本报记者 高明勇
2007年06月26日江南时报
近日,“陈晓旭被中医害死”、“要建国家级中医药博物馆”等声音为持续一段时间的中西医之争平添几分热度。昨日本报专访了知名打假专家方舟子博士,他近日所撰写的《科学成就健康》一书,也被称为其“正式向中医宣战”。同时,本报将就这一话题进行系列关注。
江南时报:我们知道,一直以来您是站在反对中医的立场上的,对吗?特别是您最近出的新书《科学成就健康》,被称为是“正式向中医宣战”。能否简要概括一下,您对中医的明确立场和理由?
方舟子:《科学成就健康》主要是涉及到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在《批评中医》一书里头有我对中医更系统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中医理论乃是古人对人体、疾病模糊、粗浅、错误、不科学的认识,应该废弃其理论体系,代之以现代医学理论;二、中药、针灸等中医的具体疗法包含着千百年的医疗实践经验,有不少合理的因素,但是也含有许多谬误,应该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把其可取的部分吸收变成现代医学的组成部分,这样中医药的历史贡献才会得到认可和保留。这个主张可以说是“废医验药”。
江南时报:记得去年10月份,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张功耀教授起草《关于征集告别中医中药签名的公告》,指出“采取适当措施,让中医在5年内全面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使西医成为国家唯一的主流医学……”同样都是反对中医,您认为他这种提法合理吗?
方舟子:这些主张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是目前在实际上做不到,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还相信中医,中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涉及到巨大的经济利益,政府不可能对其有太大的动作。当前应该做的,是学术界、科普界应该加强科普,让公众了解中医药的真相,不要轻信中医,不要以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政府应该停止把科研经费浪费在研究中医理论上,而是应该用于检验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监部门应该加强对中药毒副作用的监控,工商部门应该加强打击中医药的虚假广告。
江南时报:几天前,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要建国家级中医药博物馆”。并且指出,“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有中医药文化,有中医药传统。”与民间反对声音相比,这种来自专业管理者的声音无疑会更为权威,您认为有这种必要吗?为什么?
方舟子:我完全赞成把中医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来研究、保存,将其送入博物馆是最好的方法。最好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划归文化部管辖。但是不要把中医当成科学,不能用不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医疗。小孩应该学习科学知识,包括现代医学知识,而不应该灌输不科学的知识。
江南时报:前些日子,原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去世后,引起很大反响。何祚庥先生的“中医害死论”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甚至在6月份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公益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面进行了严厉批驳,“这是借人们喜爱的影视演员攻击中医药的言论,很不严肃、很不道德、很不科学!”能谈谈您的理解吗?
方舟子:乳腺癌如果及时用现代医学方法治疗,有比较高的存活率,而目前并无可信的证据表明中医药能够治疗乳腺癌。陈晓旭不接受现代医学治疗,却轻信中医药,最终过早地去世,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她是被中医害死的。这是提醒人们要从陈晓旭之死吸取教训,要相信科学,不要讳疾忌医,以免悲剧重演,这是很严肃、很道德、很科学的。
江南时报:日前,江苏译林出版社翻译了一套《YOU身体健康手册》,通俗易懂,由钟南山推荐,卖得很火,不过也有人认为西医,或者说是西方的医学观点未必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健康定义。因此,我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像广告说得那样“中西医结合”?
方舟子:所谓西医,也就是现代医学,是医学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既然物理、化学、生物学都适合中国人,为什么医学科学就不适合中国人呢?科学和非科学的两套体系是不可能结合在一起的,正如化学不可能与炼金术相结合,天文学不可能与占星术相结合。当然,某些有效而安全的中药、针灸可以在经过科学检验后在现代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