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辐射是不是一定就无害?
30 01 2017年国内有一份网络科普刊物,名为《赛先生》,自称是由“国际著名科学家”担任主编的,标榜“其主旨是通俗准确地传播科学知识,介绍科学人物,反映其中的科学精神。”然而时不时地刊登反科学、伪科学以及科学妄想者写的文章。新年伊始,其主编、麻省理工学院理论物理教授文小刚发了篇新年感想,说现在互联网上为了商业利益而大肆宣传的伪科学文章可谓俯仰可拾,举了“手机辐射致癌”的例子。文教授认为如果坚持科学精神,具有科学知识,就会坚定地相信“手机辐射无害”,理由是:如果定量比较各种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会发现阳光才是对人体影响最大的辐射。和晒太阳相比,手机辐射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只有比紫光波长还短的辐射,如X光,才对人体有害。而比红外光波长长的辐射,如手机的微波辐射、高压线的辐射,则对人体没有危害。其唯一的影响就是加热效应。如果你感觉不到热,这些辐射就对你没有危害。
文教授自以为很有科学精神,其实他这种思维方式,就完全是科学妄想者的思维。科学妄想者的思维特征之一,是外行指导内行,偏要到其一无所知的专业领域指手画脚。文小刚自称是国际著名科学家,但是他著名的是理论物理学,而手机辐射是否会致癌,则是个生物医学问题,与文小刚的专业领域相差甚远,他怎么就那么自信这是个伪科学问题呢?实际上,有很多生物医学专业人士都在研究手机辐射是否会致癌的课题,例如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研究所有一个项目就是研究手机辐射致癌,在2015年发布初步报告,研究人员用和手机信号相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波刺激老鼠,做了两年实验,发现在雄性老鼠中有两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所增加。难道在文小刚看来,这是在搞伪科学?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02年将高压线辐射列为可能致癌物(2B致癌物),在2011年将手机辐射列为可能致癌物(2B致癌物),难道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是伪科学机构,都不如文小刚懂科学?
科学妄想者的另一个思维特征是极端简单化,以为懂一点常识就可以包打天下。例如文小刚认为手机辐射唯一的影响就是加热效应,如果你感觉不到热,这些辐射就对你没有危害。实际上,不管你能不能感觉到热,手机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产生的能量是能够被人体组织吸收的,那么就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影响。例如,有人提出,手机辐射能够降低体内褪黑素的水平,而已知褪黑素能够抑制某些癌症。还有人提出,手机辐射能够影响葡萄糖的代谢,因此能影响脑细胞的活动。这些说法都没有得到证实,手机辐射有可能通过什么机制对人体产生影响,目前是不清楚的,但是这不等于就是像文小刚说的那样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即使不清楚手机辐射对人体影响的机制,也还可以通过做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来研究手机辐射是否会致癌。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也还没有定论,有些研究发现手机辐射能够增加脑部某些癌症的风险,例如2004年的一项研究称,平均每天使用30分钟手机,连续用10年,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增加40%。有些研究发现不会增加风险。例如,根据对1990年到2007年年间358403名丹麦手机用户的分析结果,未发现长期使用手机能增加脑瘤(包括神经胶质瘤和脑膜瘤)的风险。所以不同的权威机构看法也不一样,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手机辐射可能是致癌物,而美国癌症学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欧洲科学委员会都认为目前的研究不足以确认手机使用与脑瘤存在关联。
总之,这是一个还有争议的问题。对有争议的问题,要通过严谨的研究、寻找进一步的证据加以解决,这才是科学的态度。目前我们只能说,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手机辐射是否能致癌,而不是断然截然地宣布“手机辐射无害”是“科学常识”,把有关研究都当成是伪科学。
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