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央视《今日说法》“中医药与知识产权”节目现场亲历记
23 04 2007年央视《今日说法》“中医药与知识产权”节目现场亲历记
作者:酷爱星辰
4月19日下午,我和难知去参加了央视《今日说法》“中医药与知识产权”节目的录制,照例当观众。这次的观众不多,大约20人,录制地点在军博的东楼。到那里才发现原来央视有一部分演播厅和台在军博,大约是央视大楼没地方,在军博租的。
言归正传,这次节目实际上是为4月26日(知识产权日)央视“我们在行动”节目准备的,主题是探讨中医药与知识产权保护。这次的嘉宾有方舟子先生、闫希军先生(天津天士力集团总裁)和柳长华(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据主持人张绍刚介绍说,本来节目组联系了国内多家中药生产企业,比如同仁堂,九庆余堂等来参加节目,但是这些企业考虑再三,最后都决定不来了。
节目的主要话题是关于中医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主持人从知识产权保护入手,和三位嘉宾来探讨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当然,这其中不可避免的探讨到对中医态度的问题,方先生的态度就是“废医验药”。我的理解就是利用中医积累的有效的经验,舍弃传统中医不科学的理论,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来指导中药的研究,分析其有效成分,明确其毒副作用。柳先生的态度就我的理解则是西医和中医是两套体系,西医的研究方法和检验体系不适合于中医。闫总作为药品生产厂家的代表,我感觉他的态度是位于方、柳两位先生之间。从药品生产的角度来讲,他支持“验药”的观点,并且说他们企业也是这么做的,还举了复方丹参滴丸的例子。据他介绍天士力集团在做“数字中药”的研究,就是使用现代的方法来研究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获得有效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控制手段,比如复方丹参滴丸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些较为单一的有效成分(闫总说了一个名词,我没有记住)。而对于中医理论的态度,我感觉闫总没有很明确的表述,只是说他们药品制造要利用中医的经验。总体来讲,我感觉闫总对于中医药的态度是比较务实的,相当于支持“验药”的观点。
关于中医药的知识产权问题,首先闫先生和柳先生介绍了目前中医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实际上目前的大多数中成药的药方都是公开的,与文革前和文革中,许多老字号的秘方被公布有关,所以许多药厂生产的中药成药依据的方子都是一样的,这个就没有什么专利保护可言。不过许多中医药厂家都有秘方,这个是作为商业机密(比如同仁堂的一些秘方)和国家机密(比如云南白药的配方)存在。由于是秘方无法做到公知,是不能申请专利保护的。柳先生还讲了方与药的区别,大意是中医不是靠药治病,是靠方,不过我没有搞的很清楚方与药的区别,现场中大多数人也没有搞清楚,大家认为方必然要变成药才能治病,这个柳先生始终没有解释清楚,也许是我们都不是学中医的,认识上不同吧。
三位嘉宾对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观点还是像对中医的观点一样,方、柳两位先生各执一端,闫先生居中。方先生认为,如果要想用知识产权的方法来保护中药,那么现有的方式肯定是不适合的,因为目前对于中药的有效成分认识很模糊,按照目前的专利保护是没办法保护的,如果要利用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法规来保护,中药就是要研究清楚有效成分,申请专利的话就要做到公知,利用专利保护期来保护。而柳先生的基本观点我概况就是我们靠专利保护是不行的,因为在药物有效成分的研究上我们搞不过西方国家,所以就是要把秘方都保密起来,或者国家出台一个什么专门保护中医药的政策法规,不要把中医药和西药按照同一个规则竞争,否则我们根本没有胜算。闫先生则是中庸一点,他讲他们搞数字中药,并且靠专利来保护自己研究出的中药有效成分和工艺手段,现在已经有几百个这方面的专利,以后还是按这条路走下去。
观众提问则是更侧重嘉宾谈话中设计到关于对于中药药理实验的问题。其中《中国中医药报》的女记者(似乎姓崔,名字我没记住)质疑在现代医药研究对药物实验中采用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的有效性,不过就我感觉是她没搞懂为什么要先做动物实验,再做临床实验的原因。此外,她提问中提到云南白药,说云南白药有几千年历史,这明显是弄错了,其实云南白药只有105年的历史(1902年研制成功)。其他两位提问的嘉宾武警总医院的纪小龙主任和一位中医院的副院长(忘记了是哪个医院的,姓名也没记住)基本上也是就中医药理实验的有效性进行了争论。
这次节目不是很长。应该说只是各方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观点,没有什么太多争论,但是也是观点很相克的,毕竟中医中药的问题比较复杂,靠几十分钟来说清除,还是不太可能的。
(XYS200704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