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专访方舟子谈健康、保健品、鲁迅
2 03 2007年
文/本报记者 年月 图/本报记者 姚凡
2007-02-28 厦门日报
在人们大谈乐活过年的春节期间,有一本名为《科学成就健康》的科普著作风靡全国,一版再版。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纷纷推介,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称这是“一本有益于人民健康的书”。
书的作者,读者想必不会陌生,他便是祖籍漳州的科普作家、学术打假斗士方舟子,他曾于2006年5月1日出现在本报的“人物面对面”栏目,说:“好友造假,我也不留情面!”
人文领域同样呼唤科学精神!正月初五,《海燕》邀请回老家漳州云霄过春节的方舟子做客“文学会客厅”,以健康为题打开科学这扇门。
嘉宾名片
方舟子,1967年9月生于漳州云霄县。留美博士、科普作家、学术打假斗士。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和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多起学术腐败现象,美国《科学》曾两次专文介绍。
方舟子已出著作:
《进化新解说》、《法/轮/功解剖——一位海外学子的立场》、《网路新语丝》(主编)、《方舟在线》、《进化新篇章》、《叩问生命——基因时代的争论》、《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长生的幻灭——衰老之谜》、《江山无限——方舟子历史随笔》、《餐桌上的基因》、《基因时代的恐慌与真相》、《寻找生命的逻辑——生物学观念的发展》、《科学成就健康》
主要学术打假战事:
“哈佛最年轻的教授”夏建统事件、“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北航抄袭事件”、吴征假文凭事件、杨雄里院士抄袭事件、王铭铭剽窃事件、汪丁丁事件、清华“十面博士”董关鹏事件、朱苏力招生事件、薛涌事件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健康长寿,但目前是保证大多数人健康长寿的最可靠途径
记者:在人们大快朵颐、享受美食的春节期间,正是您的新作《科学成就健康》一版再版的时候。我是个美食主义者,主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爱吃多少就吃多少,但您在书里给读者很多的提醒,这个不能吃,那个要少吃,比如,鲨鱼不能吃,葡萄酒只能喝两小杯。您说,牺牲这么多的享受美食的人生乐趣,值得吗?况且我并没有因为大吃大喝而发胖,体检时各项指标正常着呢。
方舟子:是想要没有节制地享受美食,还是要有健康的身体?这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问题,人们有选择的权利。我的书并不是人生指南,只不过是根据已知的生物医学知识,对那些关注身体健康的人提供一些建议。当然,由于存在个体差异,这些知识和建议只是适用于大多数人,并非适用于每一个人。也许你很幸运地属于那些身体状况较不受饮食方式影响的少数派。但是我也想提醒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有时是要到中、老年时才表现出来的。
记者:您说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健康长寿,但目前是保证大多数人健康长寿的最可靠途径”,在您眼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子的?如何做到?
方舟子:健康的生活方式表现在这几方面:一、避免“慢性自杀”:不吸烟,饮酒要适度。二、合理的饮食:既要避免营养不良,也要避免营养过剩,尽量适应低脂肪和营养丰富,特别是含丰富蔬菜和水果的饮食结构。三、适当的锻炼。四、过放松的、有智慧的生活。五、不要轻信保健品。
记者:我们知道长生不老是天方夜谭,但没有一个人不希望青春长驻,很多保健品、化妆品也都以“延缓衰老”招徕顾客。请问是否有能让人保持青春的灵丹妙药﹖
方舟子: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幻想有一种灵丹妙药,可以永葆青春。从秦始皇开始人们就一直有这种追求,但是很遗憾的是到目前来说,在可预见的将来,可以说是找不到的。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什么样的药物可以延缓衰老,更不要说让衰老逆转了、返老还童了。但是大家看保健品打的都是延缓衰老、逆转衰老、让老年人回到年轻态的这种旗号。我想告诉大家,如果你看到哪一种保健品打这种旗号,肯定都是一种虚假的宣传,千万不要去相信它。
记者:现在有关健康类的书汗牛充栋,您的《科学成就健康》与其他健康类的书籍有多大的区别?
方舟子:有很大的区别。目前市场上有关健康类的书,特别是畅销的健康类的书我看了一下,有的观点是比较标新立异的观点,跟生物医学界的主流不相容,甚至是反对医学界主流的观点,可以说是不科学的一种观点。我这本书跟他们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从科学的角度谈健康问题。是想培养一种科学的健康观念,介绍的时候完全遵循生物医学界的主流观点。这就是最大的一个区别。另外一个区别,这本书除了介绍一些最基本的生物医学知识,一些科学的方法,其中还揭露了不少虚假的保健产品,假药、假保健品,所以这个也是跟其他的健康类书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健康类的书揭露别人,好像我没有见到过。
保健品有国家批号,并不等于在科学上就没有问题
记者:您在书里批评了多种保健品,比如核酸、褪黑素(脑白金)、蜂王浆、花粉、螺旋藻、阿胶,还有许多人都喝过的磁化水,但那些厂商指责你不具有权威性,他们卖的保健品都是拿了国家批号的,绝对没有您说的毒副作用。
方舟子:我对某些保健品的批评,并非是个人标新立异的观点,而是根据生物医学的常识和生物医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做出的,都有权威的来源,如果我对哪一种保健品的批评批错了,欢迎有根有据地具体地指出来。这些保健品有国家批号,只不过表明它们可以合法地在市场上销售,并不等于它们在科学上就是没有问题的,连审批更为严格的药物也经常会被发现存在问题呢。更不等于保健品在拿到国家批号后,就可以做夸大、虚假宣传。更何况在保健品审批过程中还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至于说保健品没有毒副作用,如果不是过于无知,就是有意欺骗消费者。连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的都存在毒副作用,何况是那些人体根本不需要的保健品?
记者:一种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吃保健品,即使没用也不会吃死人。”所以,保健品市场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而长盛不衰。民间的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方舟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而且相当危险。有的保健品在长期服用后会产生毒副作用,对身体造成损伤。即便其成分就像白开水一样完全没有毒副作用,也同样在害人,因为保健品的消费者往往是那些患有疾病的人,如果由于听信了虚假广告而将它们当成灵丹妙药使用,乃至放弃了正当的治疗,就会因此贻误病情。
记者:既然连您都承认并不是所有的保健品都没用,那么,对于某部分人来说,保健品是他们必购的,请您支招:怎么买保健品才更安全?
方舟子:我的建议是买那些成分明确、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比较清楚可靠的保健品。在目前,属于这一类的保健品只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例如复合维生素、钙片。
记者:维生素、钙片是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呢?比如,很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预防感冒,大量服用维生素E可抗衰老。
方舟子: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预防感冒、抵抗衰老、防止癌症,这种说法源于美国著名化学家鲍林。医学界对维生素C每日推荐量是60毫克,而鲍林的推荐量是每天服用10克。而医学上公认最有说服力的试验是有安慰剂(假药)作为对照的双盲试验,迄今至少有30个双盲对照实验对大剂量维生素能否预防感冒进行了验证,结果毫无例外都是否定的,相反地,过量服用维生素C会有副作用,例如腹泻或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值得指出的是,鲍林鼓吹大量服用维生素有其商业背景:世界上最大的维生素C片厂家是其研究所的最大捐助者。同样,维生素E服多了也不好,维生素E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人们从正常饭食中每天吸收的维生素E大约是
14国际单位,但是许多人每天固定服用一片维生素E,一片维生素E的最低含量100国际单位,常见量是400国际单位,如此高剂量的维生素E是否真的对人体有益呢?再来,补钙也不是多多益善,每天摄入的钙不宜高于2500毫克,否则可能导致血钙过高、捐害肾脏、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人体一次最多只能吸收
500毫克的钙片,因此不要买每片含量高于500毫克的钙片,否则只是浪费。
鲁迅教我为人,教我处世,教我作文
记者:您在大学所受的教育基本上是理工科的,比如,您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时,方向就是分子遗传学,而今,您更多的是从事文字工作,短短几年出了13部著作,并为多家报纸写专栏。您的经历总让人想起鲁迅的“弃医从文”。说说鲁迅对您的人生影响吧。
方舟子:我自小喜读鲁迅文章,以后也不曾远离过,如此熏陶之下,难免潜移默化受其影响,例如疾恶如仇的性格、不留情面的文风,都有鲁迅的影子。我几年前写的《我的经典》一文中,对此已总结得很好:“对这套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在初中、高中、大学时代和现在不同的时候读,总能有新的感受;在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来读,滋味也不会相同,所以也就可以时时、不停地读下去。先生所教给我的,并非人生观——我觉得人生观是应该靠自己去领悟的,无人可教──而是更为实际的东西,教我为人,教我处世,教我作文,甚至也教我写诗。我对现代诗歌的最初的感悟,就是在把《野草》反反复复读了无数遍、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其中的每一句话所以不必再读以后所得来的。”
记者:您曾说过“文学的影响是会逐渐消失的,鲁迅思想的价值却可以是永恒”。“永恒”之处在哪儿呢?
方舟子:他对中国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博爱的胸怀和超人的姿态,对邪恶绝不妥协和宽恕,在绝望中作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精神,至今仍然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记者:七八十年前,当中国的仁人志士欲以西方文明变法图强的时候,鲁迅却指出西方文明早已产生了“偏至”,这些仁人志士想要引进的“物质”和“众数”这两样“新文明”,其实正是在西方已经走到了末路的“迁流偏至之物,已陈旧于殊方”,不过是“由旧梦而转入新梦”而已。因此,有人借此批评鲁迅是反科学的,您怎么看?
方舟子:此处的所谓“物质”,指的并不是科学!鲁迅从未反对过科学,在《科学史教篇》中,他盛赞科学道:“故科学者,神圣之光,照世界者也,可以遏末流而生感动。时泰,则为人性之光;时危,则由其灵感,生整理者如加尔诺,生强者强予拿破仑之战将云。”他所反对的,是由于科学的发达而导致的物质主义,或者说,本来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芸芸众生只知追求物质享受,不知精神为何物:“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十九世纪文明一面之通弊,盖如此矣。”这在当时是怎样的眼光和胆识!即使是在现在,也是怎样的眼光和胆识!
记者:您对鲁迅很推崇,可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比如朱大可、朱学勤等评论家。当有人骂鲁迅时,您似乎很不高兴,会起而驳之。文学评论难有客观标准,允许人说好,也允许人说不好吧?
方舟子:文学评论的是非有的是有客观标准的,起码不能捏造、歪曲史实。我对朱大可、朱学勤等人的批评,恰恰就是属于这种“客观”的文学评论,因为他们为了骂鲁迅,不惜采用捏造、歪曲史实的手法,例如朱大可伪造鲁迅暗恋刘和珍、在刘和珍牺牲后才移情别恋的史实(其实鲁迅与许广平谈恋爱远在刘和珍牺牲之前),例如朱学勤伪造鲁迅遗嘱。我从来没有说过对鲁迅只能推崇而不能批评,我只不过认为要批评某个人,鲁迅也好,其他人也好,都应该有根有据,不应该捏造事实。我揭露的是他们为了搞臭鲁迅采用了什么样的下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