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日报》采访方舟子:无论到哪儿我都是漳州人

27 05 2006年
学术打假第一人方舟子:无论到哪儿我都是漳州人

2006-5-17闽南日报

  学术打假并非靠一个人的力量

  采访的地点选在晓风书屋。与书墨飘香的氛围相映衬,方舟子的谈吐文质彬

彬,充满着浓郁的学者气质,让人一时难以将他与学术打假的尖刻锐利联系起来。

  方舟子在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近年来

一直奔波于国内,为揭露学术界腐败、净 ...



我们有必要吃复合维生素片吗?

26 05 2006年
   和中国一样,保健品(在美国称为“膳食补品”)在美国也有庞大的市场,一年的销售额达230亿美元,其中主要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复合维生素片。超过一半的美国人经常吃这类产品。这种风气也逐渐传到了中国。在目前中国市场上,也开始流行复合维生素产品,有的是进口的,有的是国产,更有的号称是针对中国人的饮食缺陷量身订作的“黄金搭档”。在各色各样虚假保健品被揭露、打击之后, ...


英国《自然》:中国流行指控学术造假

26 05 2006年
中国流行指控学术造假,有人担心文/革式迫害

记者:David Cyranoski英国《自然》2006年5月24日

(方舟子译)

  中国科学有着被一把双刃剑切割的危险:一方面是猖獗的科学不端行为,另

一方面是基于虚假指控的迫害。

  由于对官方恰当地处理造假事件一事缺乏信心,这导致人们越来越依赖于那

些质疑中国科学家的履历和著作的网站。但是许多人担心这种未经试验 ...



【旧作】略评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华杰的造谣谤文

25 05 2006年
【按:刘华杰的造谣谤文据闻被杨玉圣当成宝贝拿到最近一期的《社会科学论坛》上发表。我还没有见到。等见到了再决定如何处理。】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华杰在其把持的北大反科学传播中心网站发表

了一篇造谣诽谤文章《回顾一下方舟子的“搬运术”——打假英雄的双重标

准》,文章的主要内容早在2004年2月刘副胡译《怎样 ...



破解蜜蜂的舞蹈

25 05 2006年
   在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许多生物学家认为蜜蜂和其他昆虫都没有色觉。

难道花朵鲜艳的色彩竟会不是在吸引蜜蜂的来访?德国生物学家卡尔·冯·弗里

希(Karl vonFrisch)对此不以为然。他开始做实验测试蜜蜂的色觉能力。在一些有不同的灰色程度的纸张中放一张有色的纸,然后在色纸上放上一个小玻璃

盘,里面装糖浆。弗里希发现,附近蜂巢中的蜜蜂能够识别 ...



【旧作】假做真时——美国皇帝诺顿一世传奇

24 05 2006年
(诺顿一世像。)

旧金山主要报纸《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1880年1月9日的头版头条是“Le Roi Est Mort”(法语“君王驾崩”),宣布:“美国皇帝和墨西哥保护者诺顿一世逝世。”

众所周知,美国独立之前是英国殖民地,独立之后一直实行共和制,1月9日又不是愚人节,怎么冒出了一名皇帝出来?这位皇帝当然是自封的。古今中外,以皇帝自居者数不胜 ...



评《经济学季刊》关于杨瑞龙、刘刚被指抄袭的声明

22 05 2006年
【方舟子按:

一、《经济学季刊》编辑部和主编对“抄袭”的看法可真够奇特的,杨瑞龙、刘

刚借用他人方法和思路、采用他人的插图、照抄他人的定义而未注明出处,属于

“学术不规范”,却不叫“抄袭”,不知该刊究竟认为什么才算抄袭?莫非要从

头抄到尾才算?这不正是“窃书不能算偷”吗。想起来了,这位主编姚洋也是邓

正来手下的108将之一,联署 ...



【旧作】剽窃的层次

22 05 2006年
   美国《电化学学会杂志》最近发表一篇社论,对剽窃行为做出了严厉的

批评,特别提到吉林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王金忠博士等人去年在《晶体生长杂

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抄袭了《电化学学会杂志》和《应用物理通讯》上的

论文,并已将这篇文章撤销。事实上,早在去年4月初王金忠等人的论文刚

发表时,就有人向我反映过这起剽窃 ...



美国《商务周刊》:有关中国科研造假的争议正在失控吗?

20 05 2006年
科学摩擦:有关中国科研造假的争议正在失控吗?

By Bruce Einhorn, with Catherine Arnst in New York美国《商务周刊》2006年5月29日

  正当美国大学加紧与中国大学结成联盟,有关科研造假的指控的喧嚣正笼罩

着中国。北京政府要让中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决定看来已创造出了一种类似美国西

部蛮荒时期的气氛,顶级科研人员在要求出成果的紧张 ...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中国学术造假泛滥

19 05 2006年
中国学术造假泛滥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6年5月16日

Robert Marquand报道(Yush翻译)

  中国一项研究发现,百分之六十的博士侯选人承认剽窃和贿赂。

  北京-中国研发业中心的欺诈伪造行为水落石出,令人震惊。这说明那些勇

于揭露中国高校的造假腐败现象而正得到支持的学者们言之不虚。

  就在几天前,权威机构透露,用来提高国产计算机技术的 ...